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张鲁 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23:34: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张鲁“2010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申报材料

张鲁,男,24岁,中共预备党员,山东梁山人,聊城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2006级6班班长。曾先后担任班主任助理、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聊城大学“校园十佳”、“优秀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成功入围“2009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百强”。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作为中国海外志愿者赴非洲国家利比里亚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荣誉奖章及证书。

张鲁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让他从小便培养了勤俭节约、独立自强的个性品格。家庭条件的限制并没有妨碍他努力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反而激发了他奋发图强、立志成才的决心。通过刻苦勤奋的努力,张鲁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学农爱农:学习实践双提高

张鲁是所在院系的学生会主席和所在班级的班长。学习方面,他把学好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课作为自己的天职。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农、爱农、立志从事农业发展的思想,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给全体同学做出表率。结合农学专业特点,在专业学习中,张鲁还将传统的以‚学‛为重心的学习方法转变为以‚习‛为重心的学习方法,更注重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由于表现突出,张鲁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聊城大学各级奖学金,并被评为聊城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张鲁深知农学类专业是一门实用技术非常强的专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为此他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校院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同时使自己得到提高。

2006年9月入校以来,张鲁先后20余次带领同学深入山东各地组织开展各种支农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同时,作为国家级高校优秀学生社团‚聊城大学新农科技社‛的主要成员,张鲁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参与了国家级科技支撑项目《花生优质安全栽培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综合性大学农科类专业社团实践教学实验区》。由于成效显著,张鲁组织的活动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农业科技报》等媒体报道。

在2008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张鲁参加了聊城大学大学生赴基层(农村)挂职锻炼活动,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挂职农业科技指导员,开展科技支农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他带领同学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入乡村与群众交流,宣讲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则会认真的做好记录,并及时与专业指导老师联系,请教解决办法,耐心细致地帮助农民解答问题。由于成绩出色和社会影响较好,他所在的服务队荣获‚2008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个人荣获‚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做好联络官:爱心奉献同窗

除了抓好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以外,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工作方面,张鲁还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学生工作,为同学学习、交流和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引导其他同学更好的开展学习和生活,努力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联络官。入校至今他多次组织校内外各种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肯定和欢迎。生活方面,他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学,注重和同学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与大家进行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张鲁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大推进了班级、学生会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所在班级先后两次荣获‚聊城大学优秀班集体‛称号。他在帮助同学进步、集体提升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先后荣获聊城大学‚军训先进个人‛、‚ 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2009年,张鲁作为一名评委参与了聊城大学全运会志愿者的选拔工作,并通过选拔活动向其他同学宣传志愿者精神,号召各位同学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几年来的志愿者服务经历,使他对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有了全面的理解。志愿者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志愿者事业的发展,他对志愿者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到非洲去:青春价值在奉献中升华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300名海外志愿者项目。

2009年春天,张鲁报名参加了由共青团山东省委组织的海外青年志愿者招募活动。经过精心准备,张鲁通过了团省委的重重审查和考核,最终以唯一的在校本科生身份,成为12名中国赴利比里亚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在此之后,他积极地学习援非志愿服务所需的各方面专业知识,同时还把从各方面了解到的关于海外志愿者的相关事迹在学校向同学们宣传。6月,张鲁和其他队友一起踏上了赴利比里亚的行程,到遥远的非洲大陆开展志愿服务。

在利比里亚,张鲁的服务工作有两项,一项是在利比里亚农业部技术中心参与相关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并根据当地需要考察农产品种植情况,分析农产品种植模式,为当地人的农产品种植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了解并参加利比里亚农业检疫工作;另一项则是负责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的农场管理和种植,并根据土地和气候情况,对土地进行相应改良,还因地制宜地种植了各种蔬菜以及玉米、地瓜等作物。此外,他还和另一位农业志愿者一起对在利比里亚从事各种种植工作的中国人进行交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他们一起相互协助,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到利比里亚以后,经过短暂调整,张鲁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首先在利比里亚农业部参与了利比里亚农产品种植情况、种植模式、种植习惯以及相关农产品种植土地的状况调查,指导当地农场进行各种农业活动。此外,在开展对利比里亚农业工作调查了解的同时,张鲁还利用自己掌握的各方面知识,向当地人宣传各种农产品种植知识,向利比里亚人介绍我国的良好农业种植模式和种植习惯,还和我国驻利比里亚经商处一起,选拔利比里亚农业部官员到我国进行农业知识的学习培训,为促进中非友谊,加强中利两国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受到了利比里亚农业部的认可和高度赞扬。

这些认可与赞扬,使张鲁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利比里亚各方面的工作中去。初到利比里亚不久,张鲁便应邀参加了由利比里亚农业部和卫生部共同举行的关于成立利比里亚国家疾控中心的会议,这是一个旨在应对越来越严重的包括农业疾病在内的各方面全球性传染疾病扩散、控制,并宣传疾控知识的政府高端论证会议。在会上,张鲁针对我国的农业检疫和采取的多种疾控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使利比里亚官方人员对我国的疾控情况有所了解。2009年7月29日,ITC(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官员到利比里亚,实地考察利比里亚木薯种植生产情况,并在利比里亚蒙罗维亚举行了木薯种植知识宣传推广活动。张鲁陪同ITC的考察活动,并就我国一些地区木薯的种植情况向相关人员做了简单介绍。

几年前,利比里亚政府制定了号召国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回归土地计划‛。为了推广国家政策和影响国民,瑟利夫总统专门开辟了一块土地进行农业种植。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张鲁受利比里亚农业部委托,与另一位志愿者一起参与到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的土地种植管理工作中去。他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瑟利夫总统和当地人民的一致称赞,并受到国内各级组织的关注和肯定。为了感谢志愿者的工作和辛勤劳动,瑟利夫总统专程多次赶到张鲁的工作地点看望张鲁,对他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表示感谢和赞赏。与此同时,张鲁的工作也受到我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经商处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并受到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的接见。由于出色的成绩,2010年5月,他成功入围由教育部、团中央、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等多家单位媒体联合主办评选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百强‛,并于2010年6月荣获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荣誉奖章和证书。

青春作证:做永远的志愿者

从利比里亚返回到学校以后,他积极与同学交流。通过参加各种交流报告会,和他们一起分享服务经历,与广大同学、志愿者积极交流,向同学宣传青年志愿者精神,受到了同学的一致认可,在广大同学间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表现突出,张鲁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接见和慰问,并荣获‚聊城大学校园十佳‛、‚聊城大学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从象牙塔到金土地,从中国到非洲,张鲁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无私胸怀。他从小事做起,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把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从学校带到社会,从中国带向世界。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最需要的地方,创造出永恒的青春、无悔的人生!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炽热情怀。

张鲁联校召开

事迹鲁自玉

张丽莉事迹

张磊事迹

张明事迹

张丽莉事迹

张熙事迹

张丽莉事迹

张丽丽事迹

会员事迹(张)

张鲁 事迹材料
《张鲁 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