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3: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班级:材料

姓名:李强学号:

104

1008020116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2012年5月21日早上,我们小组在毛概老师的号召下来到花溪公园,参观了戴安澜将军革命烈士的墓地。起初我还不是很了解这位将军,自看了墓地前面的碑文,让我对这位将军产生了深深的敬畏和佩服。“黄埔之英,名族之魂”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如此英雄人物正当是我们这些青年学习的榜样,不怕吃苦,艰苦奋斗,为我中华之崛起而拼搏。

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风和戴村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为黄埔系骨干。戴将军曾参加北伐战争、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昆仑关战役,1942年,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缅作战中,大战同古、收复棠吉等战役。1942年5月18日,戴将军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他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显赫,抗战胜利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他墓前,周恩来总理为他题的‘黄埔之英,民族之魂’很醒目的映入眼帘,这八个灼灼生辉的大字,集中评价了这位爱国将领的杰出贡献。戴安澜将军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黄埔第3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1938年的鲁南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因战功卓著,升任89师副师长。同年8月,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升任国民党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大战中,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取得重大胜利。1942年3月,戴安澜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他率领200师不惜冒孤军深入的危险,开进同古,逐次接替了英军的防务。为了掩护英军安全撤退,充分作好迎战准备,戴安澜率部日夜抢修工事,布下三道防线,阻击迟滞敌军前进。同古保卫战打响以后,200师全体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虽是孤军作战,后援困难,但师长戴安澜决心誓死抵御到底。他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以某某团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敌人的猛烈进攻,造成伤亡猛增,掩体被毁。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他还采取百米决斗术,等攻击的敌人到达50米处时,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或用手榴弹集中投掷,或用刺刀进行肉搏。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 战斗结束后,戴安澜在撤退过程中,遭敌袭击,身负重伤。由于缅北复杂的地形和连绵的阴雨,戴安澜终因缺乏药物医治,伤口化脓溃烂,在缅北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之地的茅邦村,壮烈殉国,时年38岁。国民党追认他为陆军中将,毛泽东,周恩来为其题词。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26年军校毕业以后,戴安澜将军就投身于北伐和抗日战争之中,功勋显著。1933年3月,戴安澜任国军17军25师145团团长,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因功获五等云麾勋章;1937年8月,台儿庄大捷后他荣获华胄奖章,并晋升为89师副师长;1938年夏天,他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立大功一次;1939年11月他又参加了昆仑关大战,获四等“宝鼎勋章”。这些虚荣并非戴安澜将军的奋斗目标。在国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十余年间,他时刻想着如何收复失地、挽救国家。。“父亲所在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列强猖獗。岳飞、文天祥这些民族英雄,就是他最好的榜样—— 精忠报国,死而后已!”戴藩篱说。

她拿出了珍藏多年的父亲抗战时写的日记和书信。

1937年8月3日:“爱国心的作用,是如何的伟大啊!……收复东北失地,(中日甲午战争以来)六十年的国仇,才可以从此昭雪!夜深了,带着愤怒的情绪,去寻觅必要的休息。”

9月18日:“今日为„九一八‟六周年,国难重重,悲愤已极!……我辈应不怨天,不尤人,不消极,不悲观,来拯救国家,复兴民族。”

10月10日:“要完成大业,必须人人有做中国男儿抱负,我们战争目的,是为救亡,日本终必败亡,只在我们奋斗耳。”

这些书信足足展示了一个鲜活的戴安澜将军的形象,他是一位不计个人得失,关心国家,把国家放在一切问题的首位,因为他明白只有保卫好国家这个大家,每个小家才能存在,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3月,戴安澜奉命率中国远征军二00师长驱奔赴缅甸战区,接替英军抗击侵缅日军。同古保卫战、棠吉攻坚战的胜利,重创日寇,扬威世界。后来在奉命转移回国途中,戴安澜不幸身中两枪,于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殉国,时年38岁。一位伟大的灵魂离我们而去,他的一生,在保卫国家中度过,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国家的安危,可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他不求在国家危难之时,安享荣华富贵,贪图享乐,而求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国家奉献终生,以为国家战死为荣。临阵脱逃,当国家的叛徒不会出现在他的字典里面。他身经百战,战功赫赫,但是他从不以此为荣,而是不断进取,在为国家考虑着,又能在哪些方面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收复国家的领土,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他也是一位正直、廉洁,善于用兵、育兵的难得将才。戴安澜将军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深刻认识到:“做人做官,而知识不如人,则危险实芸。”他认为,无论战争大小,凡败战,“非器之罪,乃人之罪也,要转败为胜,非有训练之指挥官,以后才有强悍之军队”。戴安澜将军律己甚严,时常自我反省,他曾经把《论语》上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写成条幅,贴在墙上作为座右铭。他的遗文《训令》《二十七年元旦日告官兵同志书》《军人的特性》《磨砺集》《用人要诀》等,阐述了他的军队教育思想。

戴安澜将军,不仅仅有善于用兵,育兵的才能,而且他还有一种伟大的爱国情怀和为国捐躯的无畏精神。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应该从中学习那种爱国情怀,要时时刻刻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另外我们也应该有一种努力奋进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克服困难,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为以后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进步,也就是为国家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反省自我,不断进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材料与冶金学院

材料104班

1008020116

李强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总结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_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心得体会

参观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参观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参观学习宜昌市革命烈士陵园策划书

烈士陵园革命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参观塞北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