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程标准培训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3:06: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体会

2012年9月20日上午,我参加了蓟县教研室举办的《解读新课标 演绎新思维 创建新课堂》专题讲座。蓟县六小孟庆阳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近十年来的课改路程,使我深受启发。我感悟到: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通过培训有几点收获,结合孟主任的讲座和我从网络上了解的信息,我认识到修订后的课标有了很大的变化。

1.什么是数学?

修订后的数学意义表述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科学,数学是理论,数学是语言,数学是工具,数学是技术,数学是文化,数学是伙伴。数学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性、应用广泛性、严格性。数学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2.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修订版课标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表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可见,可以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3.从“两基”到“四基”,“两能“到“四能”。

过去的基础教育非常强调“双基”,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础技能熟练。但仅于此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于是,新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评价上,除了知识以外,还对过程、情感方面进行三维评价。修订版课标则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相结合,把课程总目标具体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4个方面。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即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过去提得较多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此次修订更加完整地表述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却更加重要,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轻愉快的学数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体会

新课程培训体会

新课程标准培训

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体会

新课程培训研修体会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体会

物理新课程培训体会

语文新课程培训体会

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体会

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体会

新课程标准培训体会
《新课程标准培训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