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09汉本古汉语试卷A

发布时间:2020-03-02 00:09: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学院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本科班 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 A卷

学生姓名:班级:考试120分钟、考试课闭卷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塞向墐户”中的“向”用的是本义,意思是()

A、向北的窗户B、方向C、朝着、对着D、从前

2、“学而时习之”中的“习”用的是“习”的()

A、本义B、引申义C、假借义D、比喻义

3、“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诸”表示()

A、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B、众、各C、之于D、之乎

4、“卒为天下笑”中的“为”是()

A、动词,做B、介词,被C、动词,认为D、介词,因为

5、下面各组汉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车、本、牛、虎B、日、月、兵、人C、牛、目、贝、鼎D、又、皿、行、采

6、下面各句,不是判断句的是()

A、此必是豫让也。B、君者,舟也。C、梁父即楚将项燕。D、知之为知之。

7、下列属于古今词义相同的是()

A、川B、牺牲C、妻子D、行李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的词义是()

A、两次B、第二次C、又D、再一次

9、下列各组同义词,属于程度轻重不同的是()

A、奔、跑B、追、逐C、饥、饿D、沐、浴

10、“睡”的本义为坐着打瞌睡,后来指躺着睡觉。词义引申的结果是()

A、词义扩大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D、词义更替

11、下列句子中“是”字作指示代词的是()

A、此必是豫让也。B、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C、不知木兰是女郎。D、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

12、“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句中的“质”的用法是()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名词用如动词D、名词用作状语

13、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的是()

A、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B、欲辟土地,朝秦楚。

C、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D、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14、下列句中的“日”表示“每日”意思的是()

A、于是与亮情好日密。B、卒廷见相如,日毕礼而归之。

C、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D、道明则国日强,道幽则国日削。

1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句中的“死”的用法是()

A、动词的一般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意动用法

16、“而、乃”作为人称代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

A、主语B、宾语C、定语D、状语

17、下列句中“莫”作无定代词的是()

A、人之其一,莫知其他。B、小子何莫学乎诗?

C、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D、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句中“乃”表示()

A、肯定语气B、惊异语气C、判断语气D、测度语气

19、下列句中“而”用作连词表示因果的是()

A、玉在山而草木润。B、得其精而忘其粗。

C、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20、音韵学所谓的“今音”指的是()

A、现代音B、近古音C、中古音D、上古音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甲骨卜辞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命辞、占辞、

2、我国古籍是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其中经部的主要部分是

3、查考历代典章制度的工具书是,其中的《通典》是由唐代的编撰的。

4、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汉代的草书源于

5、音韵学按其研究性质和对象不同,可分为古音学、今音学和。

6、近体诗在平仄上要求一定要押

7、不符合粘对规则的叫,不合律诗平仄规则的句子叫

三、分析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指明以下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相应的今字。

(1)凡崩、薨,不赴则不书;祸、福,不告亦不书。

(2)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

(3)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

(4)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

(5)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2、分析下面一组句子,并综合说明其语法规律。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辨析下列句中划线的同义词的词义。

(1)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2)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3(4

4、说明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父子并卖官鬻爵。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3)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4)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5)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四、阅读理解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航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苇韦鬼反杭户郎反与音余下远与同狭音洽为于伪反[疏]笺一苇至喻狭○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向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谁谓宋远跂予望之笺云予我也谁谓宋国远与我跂足可以望见之亦喻近也今我之不往直以义不往耳非为其远○跂丘豉反[疏]笺谁谓至亦喻近○正义曰宋去卫甚远故杜预云宋今梁国睢阳县也言跂足可见是喻近也言亦者以喻宋近犹喻河狭故俱言亦定本无亦字义亦通

(1)上面一段古文中共涉及到几种注疏,请加以说明。(4分)

(2)上面一段古文中共使用了几种注音方法,为几个字注了音,请找出并加以说明。(4分)

(3)正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并加以说明。(2分)

2、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集解]徐广曰县名也今属巨鹿[索引]乐布传曰卖庸于齐为酒家人汉书作酒家保案谓庸作于酒家言可保信故曰庸保鹖冠子曰伊尹酒保也徐注云宋子县名属巨鹿者据地理志而知也[正义]宋子故城在邢州平乡县北三十里

(1)上文所出现的注解是何人所作?请详细说明。(3分)

(2)注释中对一处地名加以考证,请指出这个地名,并说明其考证过程和最终结论。(3分)

(3)以上面两段古文为例,简要说明古书注解的发展过程。(4分)

3、分析下面律诗的格律,写出其平仄格式(8分),并指明韵脚字(2分)。

夜泊水村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五、加标点及翻译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给一面一段古文加标点

苏 代 为 燕 说 齐 未 见 齐 王 先 说 淳 于 髡 曰 人 有 卖 骏 马 者 比 三 旦 立 市 人 莫 知 之 往 见 伯 乐 曰 臣 有 骏 马 欲 卖 之 比 三 旦 立 于 市 人 莫 与 言 愿 子 还 而 视 之 去 而 顾 之 请 献 一 朝 之 费 伯 乐 乃 还 而 视 之 去 而 顾 之 一 旦 而 马 价

十 倍 今 臣 欲 以 骏 马 见 于 王 莫 为 臣 先 后 者 足 下 有 意 为 臣 伯 乐 乎 臣 请 献 白 璧 一 双 黄 金 千 镒 以 为 马 食 淳 于 髡 曰 谨 闻 命 矣 入 言 之 王 而 见 之 齐 王 大 说 苏 子

2、翻译下面一段古文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廊坊师范学院专接本报名须知

廊坊师范学院专接本报名须知

读书笔记 汉本09 刘双双

电大古汉语试卷

廊坊汉威拓展

廊坊师范学院在校毕业生证明

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迎新晚会主持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乒乓球赛策划书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09汉本古汉语试卷A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09汉本古汉语试卷A.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