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英雄不论出生,只叹未走阳关道——品《水浒》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7: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英雄不论出生,只叹未走阳关道

——品《水浒》有感

宁波逸夫中学206班顾嘉业

指导老师:应春阳

初读施耐庵先生所著的《水浒》,只感觉浑身热血沸腾,豪气冲天,大有“替天行道”的好汉情怀。细细品味,则发现梁山好汉虽然气势如虹,义盖云天,却结局悲惨,因此我当时正想气愤地为好汉们打抱不平。深入探究,又发现梁山好汉的精神与品质是崇高伟大的,讲义气,嫉恶如仇,明辨是非,劫富济贫,在百姓眼里也算是一方豪杰,盖世英雄。之所以最后败落到“凄凄惨惨”的地步,只叹英雄未走英雄路。朝廷设下招安的陷阱恶狠地将这一帮绿林好汉的棱角磨掉了,梁山失去了实力,大哥宋江也只能虚心接受上级官员的命令,换一口俸禄吃。手下的弟兄们虽想的明白,却也无奈地跟上这条大船,最终要么与方腊军同归于尽,要么便自灭自亡。只叹:毁了名声,更搭上了性命!

纵观水浒情节,可以发现各路英雄都有“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的典型官逼民反的行为。而看本质,各路英雄都胸怀大志,各有各走江湖的本事。但因种种原因志向未成或未成志向被人陷害,受不了失败的压力与被人陷害的苦恼,生活无所容身。像林冲,卢俊义及柴进等官场的高官及名门大将都因此上了梁山。所以之前土气的梁山有了官场高干子弟的加入才有了后人所述的“忠、信、义”一个仗义勇为,威震敌胆,有血有肉的英雄群体。

这么一个好团体,终会落魄,而且几乎不留活口。致梁山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关键便是那位在好汉面前高高在上的“圣主”宋江。宋江是整个梁山的首领,没有了他的存在,梁山也不会日益壮大,但是他却一心想着招安,最终酿成大祸。也不得不说各人有各人的目的,

宋江接受招安行为,是想混个功名与官位。而方腊起义,是推翻腐败的朝政,得片江山。朝廷为保全利益,利用宋江的接受招安行为,让梁山好汉与方腊起义军拼个两败俱伤,最后得个渔翁得利。宋江终未实现招安的愿望,却亲手葬送了出生入死的铁兄弟们。梁山好汉被官逼到梁山的地步,对朝廷早已恨之入骨,可又要回归朝政,是个多么荒唐的事情。只敬佩好汉秉承“忠、信、义”的英雄原则,同宋江一起走向鬼门关。

品读《水浒》,壮豪气,但在豪气的背后掩盖了无尽的悲伤。梁山的败落是早已命中注定的事,官逼民反,再投靠官,冤家也会和好?可惜宋江一时的糊涂,酿成了大祸。其实在宋江踏入梁山半寸土地的时候,他该明白此时的自己已于朝廷誓不两立了,什么招安不招安的?梁山是自己的江山,英雄有自己的天堂!走到哪都是家!写到这儿,我也不由感悟了英雄的本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梦,而英雄要走自己的阳关道,成功与否并不在乎,只在乎活得精彩不愧本心!

点评:一部《水浒》勾起了多少人心中的英雄梦,本文的作者也同样有着英雄梦,只是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未局限于对这些梁山好汉的崇拜与敬仰。跳出英雄梦,反观这些英雄的悲惨结局,尤其以宋江为重点,分析好汉最终未成大业的种种原因,这是本文的亮点。对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能以这样的角度来解读《水浒》确实值得表扬。

读水浒,品英雄

英雄不论出生,只叹未走阳关道——品《水浒》有感
《英雄不论出生,只叹未走阳关道——品《水浒》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