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音乐表现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0: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音乐表现—演奏

一、器乐教学的意义、性质及任务的提出

谈器乐教学,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器乐教学的意义、性质和任务。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中,不仅将器乐“演奏”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演奏的教学因素。《音乐新课程标准 2011 版》中,不但将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定为推荐使用的课堂乐器,还对演奏教学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如:【7-9 年级】能够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能够选择某种乐器,运用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力求用优美的音色进行演奏;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作简单评价;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 2-3 首等。 器乐演奏教学的这一发展态势,既反映了音乐教育本体属性的全面回归,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充分发挥器乐演奏教学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作用的重要课题。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器乐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愉悦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演奏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器乐演奏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正是器乐教学的意义所在。

由于我们今天所谈的器乐教学隶属于音乐基础教育的大范畴之内,因此器乐教学的性质是由音乐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在我国,小学与初中阶段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器乐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音乐的体验,在学习器乐的进程中学习音乐,提高素养,乃至受益终生,这正是课堂器乐教学的性质所在。 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音乐学习领域,器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形式,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学习演奏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奏课堂乐器;在音乐听觉感知的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能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以音乐的形式与他人进行情感的沟通。

谈器乐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还应该明确器乐教学内容及关注乐器的选择。

二、器乐教学内容及乐器的选择

中学阶段器乐教学的内容主要有: 1.继续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在各项演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继续发展演奏乐器的技能; 2.发展学生合奏、独奏、伴奏能力。应至少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能积累独奏或与他人合作演奏一定数量的作品的经验。 3.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进行评价。

在课堂乐器的选择上,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用适当的乐器,充分运用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并发挥其功能,实现启迪学生智慧,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斟酌的问题。

乐器的选择,有这样几个原则我们需要注意: 1.必须要选择音色个性不强的乐器以适合于学生合作学习; 2.选择音准好、音色美的乐器; 3.还应根据学校和师资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目前,口琴、竖笛、口风琴、电子琴、电钢琴等已成了广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乐器,在音乐课堂中广泛使用。

三、器乐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

了解器乐教学的性质、任务、内容,是我们实践器乐教学的基础。而实际操作中,教师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器乐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掌握并有针对性的选择一定的器乐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器乐教学实效性。

(一)学习准确演奏

首先,我们认为,学生能准确演奏是实现器乐教学的目标,上好器乐教学的第一步。 准确演奏,指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奏方法,完成乐谱中对音准、速度、节拍、节奏、力度、音色等各方面的要求。这就直接关系到我们对于学生在音准、速度、节拍、节奏、力度、音色等各方面的教学策略选择与实施。因为我们很难想象学生们在没有稳定拍感、没有音准感念、没有力度对比的情况下,怎样主动感受、体验和合作表现音乐的美。

针对这些问题,下面就重点讲讲器乐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教学策略。 1.甄选优秀教材 2.优选教法、学法

① “趣”字当头的演奏法训练

② 借鉴先进教学法训练稳定拍感和节奏感 ③ 借鉴柯尔文手势训练音准及多声部合作能力 1.甄选优秀教材

(二)体验合奏的乐趣

因此,在器乐教学伊始,教师们就应该关注学生合作演奏的能力,多引导学生进行合奏的音乐实践,让学生在器乐合奏中体验合作表现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这里也有一个教学原则要遵循,即:因材施教。

器乐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各种不同措施,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一节课上完全弹会老师布置的乐曲,一些学生在弹奏上就会有一定困难,而另一些有基础的学生就会出现在知识、技能学习上“吃不饱”,如果教师只顾及某一群体,势必会造成另一群体对知识学习上的厌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多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例如:一位老师的器乐教学中,全年级学习同首作品《玛莉有只小羊羔》,进度慢些的班,就吹奏由三个音组成的改编版:

更灵气一些的学生(有一定的键盘基础),就分为主旋、伴奏两声部,按老师设计好的伴奏旋律(主

三、属三和旋分解),进行小合奏,效果极佳。这样,既让学得快的学生有发挥优势的场所,又不会使学得慢的同学感到灰心。课堂上的气氛活跃,学习兴趣高涨。

这样的分层合作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有助于学生们在音乐活动中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合奏是一种器乐演奏形式。由于合奏时各声部乐器按统一的节拍、速度、力度,在指挥的要求下演奏,所以必须要求学生们充分认识自己在合奏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整体和谐、统一协调、与人合作的能力与素质。合奏训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演奏技能,提高了演奏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得到提高。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电子琴教学中学生合作演奏的曲目。

通过这几段视频,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器乐合奏教学中学生的识读乐谱能力、器乐演奏能力、聆听能力、声部配合协调能力等均得以有效训练。这应该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器乐教学的努力方向。尤其对第一段课例和第三段课例想多说几句。第一段《雪绒花》。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器乐教学目标中有一点很重要,即:学习演奏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奏课堂乐器。可以说,学生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学习并掌握一些演奏技法,其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更加自信地表现音乐。这个片段课中,教师是一个有心人,她和学生一起创设了一个表演音乐的良好氛围。学生是在这个情境中完成合奏。不仅会对音乐及其表现情感有更深刻、直接的体验,也会在情境演奏中主动、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演奏技巧,包括对音色、音量的控制——这些器乐教学中的难题。第三段视频《故乡的亲人》。我们前面也已经提到,《音乐课程标准》中对 7-9 年级学生的器乐教学,明确要求:“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作简单评价。”这位教师践行了这一要求。没有正确评价就不能继续提高。对于被评价学生来说,同学、老师的中肯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不易发现的问题;对于评价者来说,要评价的有水平,首先要认真聆听,这本身就是对音乐聆听能力的很好的培养;还要从音乐表现出发,运用音乐术语,进行评价。这当然是对知识知识、技能的一个很好的学以致用的过程。评价者、演奏者在这个教学环节都得到了音乐审美能力方面的锻炼和条。当然,完成这样的器乐合作教学,老师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学生们在演奏速度上不能统一,声部配合上不够协调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但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也只有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音乐表现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才能得以不断提高。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找准、用对教学策略。

比如演奏速度不统一,我们除了可以在学生齐奏、独奏时多增加稳定拍感、内心歌唱的训练,还可以用各种不同的速度演奏同一个节奏型,这样学生易于体会到速度快、节奏紧凑,速度慢、节奏宽松的关系;在训练中力求做到慢速时能稳得住,快速时防止越奏越快,变化程度时重点放在渐慢与渐快的过程上,突然变速时要掌握新速度进行的准确性。另外乐器的演奏法也会影响速度,比如在较快速度中吹奏乐器(竖笛、口风琴等)的快吐演奏法

,这样的技术问题可以单独抽出练习,若仍然达不到要求,就应该适当地简化一下乐谱的节奏难度,切忌为了几个复杂的小节,无休止地练习,而引起学生的烦躁,使他们失去信心。

再比如合奏时各声部间不能互相倾听,协调合奏能力弱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们分声部进行击打节奏卡农的练习,训练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当然,要真正提高器乐合作教学的实效性,教师们还应有以下相应的教学策略做保障: ( 1 )合奏的规模、类型要根据各地和各个学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来组织。 ( 2 )选择曲目要与学生的演奏水平相适应,曲目的选择还要注意趣味性、艺术性。 ( 3 )教师要有详细的训练计划和目标要求,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 4 )教师的指挥应线条清晰,动作大方,节拍准确,乐曲情绪处理适当,学生能清楚的理解教师的指挥意图。

( 5 )重视学生的视奏训练。新作品练习前要指导学生先进行视唱、视奏,一方面解决了学生的识谱问题、指法、呼吸等技巧的统一问题,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能更好的把握作品情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6 )引导学生参与对乐曲的处理,允许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内容与风格的处理意见。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四、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通过前面的讲解,我们不难发现,要提高器乐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发挥器乐教学的重要作用,关键还在于授课教师们的教学专业素养,我把它们归纳起来,共有以下四点:

1.教师应有较强的范奏能力,这可以最直接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应有精准的听辨能力,以保证最快速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3.教师应具备分析归纳问题和对规律性知识提炼总结的能力,以期找到最有效的教学对策;

4.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器乐教学的实效性。

本讲内容说明:初中音乐表现领域的器乐演奏教学是一种审美教育,是培养与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课程。学校艺术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而非专业教育。我们器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个人演奏家或者少数几个艺术专业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的一种器乐感知和简单的演奏技能,让学生多一条获得审美的途径。然而在器乐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学习演奏,没有真正地乐在其中,所以本课主要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器乐演奏的兴趣方面进行一些说明。只有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懂得了主动学习,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詹家姆士·莫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这一席话,道出了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大意义。而兴趣又是促进各项音乐活动的巨大动力,也是提高音乐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也就是说,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对于学生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有意义的活动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不仅直接影响着学习音乐的效果,而且还影响到学生潜在的素质和智力、能力的发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喜欢乐器演奏,有学习的兴趣,才能让我们的器乐课堂生动起来,发挥器乐教学的功效。由此可见,学生学好音乐的关键是兴趣的培养。一般说来,学生都有着一定的爱好音乐的天性,如果家长和教师做耐心的、长期有效的培养和诱导,他们的音乐兴趣也容易被激发出来。然而,学生先天产生的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器乐本身及其发出音响的直接兴趣是并不十分专一,这就需要后天进行指导、培养,将学生对器乐的先天的好奇进一步发展为学生对乐器的演奏的浓厚兴趣。这时的兴趣就从“有趣”水平发展为“乐趣”,也就比较专

一、稳定化了。

一、注重初次接触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学生都有着一定的爱好音乐的天性,对音乐的兴趣也容易激发出来。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很多行为习惯还停留在小学生的层面上,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好奇。

1.“兴趣”是初中生学习器乐的原动力。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演奏的教学乐器给学生认识,如葫芦丝、口琴、口风琴、竖笛等,让学生观察乐器外形、讨论一下结构,听听乐器的音色 , 老师自己最好能够比较专业化地演(吹)奏一支乐曲,不行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乐器演奏的片段进行欣赏,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感受到乐器音色的美。

比如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竖笛的一些常识,并做一些必要的示范讲解: ( 1 )乐器名字:竖笛

( 2 )结构:有笛头、笛身、笛尾、吹口、六个按音孔组成。

( 3 )吹奏姿势和方法:上身直,头略低,斜拿笛,肩放松,孔按严,悄悄吹。 开门见山,用乐器与学生说话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竖笛原来是那么好玩的,激发了学生学竖笛、吹竖笛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等等。),把对竖笛的兴趣巩固下来并形成以后学习的良好习惯。

2.“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器乐的续动力,教师可选简单的乐器(如口风琴)作为演奏乐器,挑选班级表现欲较强的同学,让这几位同学上台尝试怎么“玩”,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发现乐器演奏的方式。学生通过自己吹奏,既感受了音色,也“玩”了乐器 , 其他学生会认为原来这么简单 , 我也想“玩”,每位同学都有跃跃欲试的想法。

3.“知趣”是初中生学习器乐的内动力,教师专业化的示范与专业化的传授是学习器乐中很重要的一点,比如吹奏的气息、口风、舌位,弹奏的手型、指法、技法等,只有一开始就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规范化的学习过程,才能有以后持续学习的可能,如果一开始就学习的不够规范,以后要更上一个台阶就很困难。教师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将自己表演的与老师表演的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激发出学生进一步提高演(吹)奏技术的愿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的思想从一时无意识的感性好奇转变到要进行比较长时间的理性学习的准备中来。

有位音乐家曾说过:“创造音乐美感的愿望实际上是器乐教学中的惟一有效的动机,假如失去了它,我们就失去了学习的意志。”在器乐教学中,我们要以音乐本身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将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对音乐的感受力作为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感受力,让音乐的魅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每次演奏带来的美感和内心的喜悦,从而使学生获得内在的学习动力,主动去克服学习困难。

二、继续学习时把握教学节奏,保护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在器乐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半途而废者比比皆是。

1.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灵活掌握教学进度

开始学习时,学生往往受好奇心的影响,对乐器的形状、结构、音色、演奏方法等处处感觉新鲜,学习兴趣很高,但这种兴趣随着时日增加、难度加大,慢慢变成昙花一现,不能持久。不管是哪种乐器,在演奏技巧的学习时都会有很多困难摆在学生面前,若学生意志薄弱,而教师不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就会使学生对这种乐器产生厌倦感。

因此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器乐教学计划,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解决技术难点,整体上把握好器乐学习的进度与节奏,让学生吃得好、够得着。而其中演奏技巧的学习则可看成是一种“顺带”解决的问题,不要用专业的水平去要求学生。

器乐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必须有不同的侧重,才能使学生逐步内化吸收各种演奏技巧。在教学中,不能一次给学生提出许多要求,这样急于求成,他们记不住、做不到,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烦躁、惧怕和反感等不良情绪。

2.适当把握教学难度,运用多种手段化解难度 在器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①如竖笛吹奏中吸气如闻花香, 呼气如吹蜡烛,使火焰摇而不灭;

②如 在口琴教学中更应注重充分利用直观手段 —— 如板图、板画,形象地指导学生学习改变口型、含六盖四等吹奏技巧;

新式单音奏法:

张大口,把口琴含得深一些(含 5 个孔),用舌头盖住左面主音以下的 4 个孔(流出右面一个空)(见图),由右唇边奏出单音来,无论在上行或下行,舌尖总在左边,并始终不脱离琴格(舌尖要在琴格上拖动,不能离开)。

后加和弦伴奏(简称“后加伴奏”)

后加伴奏含法与新式单音相同,当右唇边奏出清晰的单音时,把盖在左边琴格上的舌头很快地开放一次,又立即盖回原处。在舌头开闭动作的同时,右唇边的单音须连续奏出,不可中断,舌头开放时所出的“锵”声,就是“后加伴奏”。伴奏记号“∧”,“ 0 ”为单音记号(即不加伴奏)。

北京顺义仁和中学辛艳玲老师,特点图文并茂,手势辅助,概念清楚,遍顺口溜。 ③在口风琴教学中,穿指、跨指、缩指、同音换指等 指法的运用要有比较形象化的图示帮助解决。

通过这些学生便于接受、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展示形式,将抽象的演奏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把复杂的动作简单化,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才能始终保持住,学习的兴趣才会得以保护。

在每节课中,只能确定一个练习的重点和难点,最好先让学生唱熟需要演奏的乐曲,这样就适当降低了难度,然后再进行器乐教学及练习,学习器乐的时间最好也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使他们觉得难度适宜,增加了学习自信心,学起来较为轻松容易而意犹未尽,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将练习延伸到课后,从而轻松、自然、稳步扎实地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 3.坚持课堂随机评价,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器乐学习都是通过乐曲练习进行的,要掌握一支曲子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这不仅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毅力,更要有一定的耐力。很多学生往往因为坚持不下去而自己淘汰了自己。因此,在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并随时表扬鼓励,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以上这些问题,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切实地保护、巩固、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器乐教学并非是一种终结化、专业化的活动,而是普及化、大众化的教学活动,应为学生终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通过我们有限时空下的教学与引导,能使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保持对器乐的热爱,这无疑是最成功的教学!

三、精选乐器及练习曲目,巩固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合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学乐器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可以找一些合奏曲目练习,形式也可以多样,例如重奏、齐奏、打击乐伴奏等等,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一起体验到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使学生在合奏中理解对乐曲的感受,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

在音乐教学中,常见的教学乐器可分两大类:学生节奏打击乐器和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作为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乐器。一般来说低年级以学习打击乐器为主,如木鱼、碰铃、双响筒、铃鼓、三角铁等。让学生通过敲击、拍打、摇动等方法,使乐器发出声音,指导他们为课本歌曲配上打击乐,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相互协调的能力;到了中高年级和初中,可逐步加入有固定音高的竖笛、口琴等简易乐器,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在有些老师教学中有这样的配合,有的学生拿电子琴、电子合成器在演奏二胡声部,这是很好的一个教学策略。如果缺少某个声部,可以利用电子琴具有多种模拟音色的特点,让某些学生用电子琴来代替演奏一个声部、两个声部甚至几个声部,老师在这里边也可以代替演奏,使得缺失的声部可以得到补充。

器乐教学不是单纯的学习演奏的方法和技巧,而是通过演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所以器乐教学一开始就要尽快与演奏乐曲、表现音乐结合起来。对于少年学生来说,生动有趣的教材应该以他们熟悉的题材为基本前提,我们要结合课本但不能拘泥于课本,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 如一首日本名曲《 伴随着你 》,因被日本动画片《天空之城》作为片中插曲后而为学生熟悉与喜爱,它旋律简单明快,事实证明将它作为口琴、口风琴或竖笛的学习曲目都非常成功。挑选它拿来作为练习曲,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例如 清华附中胡军老师的课,这节课具有如下特点:①用音乐的方法学习音乐,在器乐教学中没有忘记音乐基本技能——学生听力的培养。②难点集中解决,无论通过唱还是奏。③先唱后奏,降低了学习单位时间的密度和难度。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插曲《我心永恒》也被师生们广泛喜爱。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乐曲的练习,不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技巧的演奏,更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受力与表现力,巩固了他们学习器乐的兴趣。

如果在农村中小学,更应重视课堂乐器的学习。没有能力买乐器,可以自制和土造,同样能达到传承音乐文化知识和艺术的目的。就课程安排来说,应当以趣味性、娱乐性为主,而对于技术水平及演奏能力不作太高的要求。通过演奏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音乐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为学生日后能在乐器演奏方面继续发展打下基础。还可成立乐器制作小组,了解笛子的历史及其构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动手能力,制作自己想象中的笛子,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最后还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使学生对学习乐器的兴趣更加浓厚。

四、搭建表现平台,发展巩固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培养一项兴趣不易,巩固一项兴趣,使之长久,更不易。孩子的注意力短暂,兴趣容易转移,“朝三暮四”是常有的现象。这时,老师就要开动脑筋,不断变换方式,创造多种环境,以巩固延续这种兴趣。 如何让兴趣转变成爱好?如何让动机产生?这些其实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由创作、表演、欣赏这几个基本环节组成的,其中演奏在表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后,他们就会非常重视音乐的表现,在注重音乐情绪体验积累的同时,更加注重音乐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对音色的关注,风格的把握,情绪的处理,新音响的探索,新音乐形象的创造等。这就是所说的对音乐的二度创作,是人运用音乐想象力的行为和结果,是学生创造能力的体现。

学习器乐的演奏是对音乐最好的感受与体验,因为所有的音乐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学生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表现音乐,总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与演奏实践,同时器乐的学习又扩大了他们的音乐视野。通过演奏实践,既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视奏、视唱、识谱能力,培养了学生音乐的听觉感、音准感。

“学生都有适应集体意志的愿望,有与集体合作的愿望,有优于别人的愿望,也有得到集体赞许的愿望。”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激发、培养学生器乐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适时引入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将器乐训练与歌曲演唱、律动、唱游、歌表演相结合,给学生表现、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听、唱、奏、动中感受乐曲旋律的强弱规律;还可采用齐奏、轮奏、重奏、领奏、伴奏等多种形式,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在班队活动以及校内校外的各种形式的文娱表演与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之,“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只有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兴奋起来,促使他去追求知识,探索其中奥秘。因此,在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讲究教学艺术、手段和方法,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他们的成绩得到大家的肯定,不仅他们的自信心得到锻炼和加强,而且也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促使他们产生克服困难、继续学习的内驱力,对器乐教学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他们学习器乐的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

音乐文化的社会表现

初中物理教学艺术表现

初中教师考核表思想政治表现

初中音乐说课稿

初中音乐说课稿

初中音乐表现
《初中音乐表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初中音乐音符 初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