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团日活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4 02:17: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团日活动的思考

摘 要:高校班级团日活动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A高校班级团日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与研究,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团日活动;90后大学生;改进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08-0159-02

一、开展团日活动的意义

学者杨柳认为团日活动是基层团支部按照青年特点开展的,旨在团结教育青年一代、培养“四有”新人的主题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集体行动。因此,团日活动的定义即以团支部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的有益于德智发展的活动,简称“团日活动”。高校团委组织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些具有公益主题的高校班级团日活动能激励青年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服务人民做贡献。积极开展班级团日活动有利于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广大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意识 ,提高团员 青年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团日活动存在问题

1.少调查、多应付,以完成任务为先

当前高校在基层团建中会把各项指标进行分解、量化,对团日活动的开展也是喜欢遵循固定评比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为了完成任务,高低年级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的懈怠情绪。如大

一、大二学生对开展团日活动没什么经验,加上在理论等方面的欠缺,往往对活动草草应付了事。而大

三、大四的学生,由于学业任务繁重,加上找工作的压力,他们对参加集体活动都表现出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低,这对活动的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学生干部们出于各种考虑,也迫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容易抱着“能省则省,做份材料交差”的观念应付了事,看似完成了任务,但其含金量严重不足,团日活动有名无实。

2.轻思想、重娱乐,活动内涵不够

目前,高校学生大部分是“90后”大学生,他们独立自信,强调自我,凡事以我为中心,对于“思想教育”这种传统的事物,他们往往是不屑一顾,或是难以产生兴趣。重复单一的活动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自然也达不到我们预期想达到的育人效果。为了使更多团员青年喜欢参与到团日活动中,许多高校基层团组织中往往用些看似热闹的文体活动代替主题鲜明的团日活动,看似场面红火,实则内容单

一、枯燥乏味,“思想阵地”形如虚设。

3.求传统、少亮点,学校社会脱节

基层团组织的活动容易形成一些固定模式,连活动形式也基本相同。这些活动通过多次的实践,在短时间内确实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不断的重复势必会引起同学们的腻烦心理。而且很多活动只注重形式,忽视了团员青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也忽视了社会和校园中的热点话题。这样会让活动与学生间产生距离,学生在活动中不能全身心投入,慢慢地活动不能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会慢慢涣散。

三、改进高校团日活动思考

1.创新内容

在主题的制定上,活动主题可以定义为“天下事”:国家实事、社会热点;“学校事”:结合学校中心任务,开展理论学习、树立典型事迹,各种主题活动;“自己事”:从自身需求出发,如学风、班风、宿舍建设。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也可确定不同的教育活动主题,如大一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二年级“巩固性”教育;三年级“提高性”教育;四年级“发展性”教育。团日活动分年级不同层次的教育主题选择,能够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以各种形式加强自我教育,努力成人成才。

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青年知识群体,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更适应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要求。团日活动的管理模式也可以是灵活多样。同时,团支部要多策划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大家共同关心的活动,比如可以发挥公寓生活社区优势,在宿舍社区开展活动,营造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宿舍文化。上级团委在对各基层团支部进行考核评比,应采取动态评比方式,不仅包括基层团组织的申报材料、总结,也包括过程监控。在宽松的环境下,团日活动才能做到个性飞扬,百花齐放。

2.创新形式

团日活动决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要增强团课效果,还必须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例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强团日活动常讲、常新、常鲜的吸引力。还应根据对象的不同,适当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多种形式,可以进行辩论赛、演讲、各小组情景剧展示,也可以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发挥同学们实践动手能力,做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争取让团日活动有特色,有活力。经常在各班团干部中开展团日活动竞赛、讨论和经验交流活动,有利于团支书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各个班级团日活动的开展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各班的团日活动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各班团支书也可以根据本班团日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地询问和请求帮助。

3.机制创新

第一,引入竞争机制。这是提升活动品质、创建精品团日活动的有效途径。有竞争才有压力,进而转化动力,比如团委的“月考评制度”,可以促进各团支部相互竞争,形成“比、学、赶、超”良好局面。同时,在日常活动开展中,团委要对团日活动进行抽查和监督,以确保团日活动的质量。

第二,完善评比机制。以往基本上是用书面材料对团日活动进行评比,从实践效果来看,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团委应调整评级制度,可以采取现场打分、现场投票、活动追踪等形式,让广大团员青年全面了解团日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第三,明确责任机制。开展团日活动时,团支部就是桥梁,要架起基层团员与上级团组织的沟通,团支书的作用也很重要。团支部可以成立一个指挥统一,分工明确的工作小组,将工作落实到个人,即“分组责任承包制”。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工作小组要负责做好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活动中的组织、服务工作。

第四,制定总结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总结评估、分析反馈。在活动结束后,通过认真总结,对照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详细总结,为今后的活动提出很多宝贵经验。这样才能有良性健康的发展,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达成“出精品、出成果”的目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

第五,示范机制。精品活动的示范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发挥示范功能的精品活动,即定期挑选能够开展创意好、筹备周密的团日活动的基层团组织,公开承办团日活动;同时,团委老师要悉心指导,可以要求其他团组织、团干部参加,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共同进步。其次,及时表彰奖励开展活动较好的团支部,时间跨度不能过长,应该变成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最后,活动展示。要利用网络技术,通过QQ群、微博等载体,促进网络信息化,深化团日活动的影响,打造“在线”团日。

在各基层团支部建立“团日活动群”或红色网站平台,在网络上打造阵地。同时,要充分发挥“在线”团日的优势和特点,不能单纯地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学习,而是要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郑蕾,殷为民.对当前高校团日活动开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叶婷.新时期高校团日活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3]姜宇婷.高校班级开展团日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研究[J].湘潮,2013(1).

[4]李传云.用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培育团员青年[J].政工学刊,2011(9).

90后大学生

9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

90后大学生认识)

90后大学生[版]

90后大学生特点

90后大学生英雄事迹

90后的大学生

90后大学生自述

90后大学生就业观

建党90团日活动策划书

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团日活动的思考
《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团日活动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