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爱粮 珍粮 惜粮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4: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爱粮 珍粮 惜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粮食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天地“粮”心,源自天地良心。“粮”心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国家的全面建设。

解决粮食问题,满足军需民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目这种状况,不符合党中央关于树

立科学发展观和确保粮食安全的要求,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足,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张平很状态,粮食安全始终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始终把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创造了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奇迹。但当前我国粮食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不高,粮食流通、再生产各环节,特别是消费环节中的损失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时摆在全国人民面前涵待解决的问题。在全球粮食危机没有消除的情况下,作为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更要居安思危,一方面要进一步重视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生产总量,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爱粮节粮意识,促进有限粮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节约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这些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以及粮食的比价不合理,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日渐淡薄,不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现象处处可见。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我国每年损失浪费粮食几百亿公斤,令人触目惊心。据原内贸部对22个省574个县1400多处的调查,粮食产后综合损失率18.1%,约826亿公斤,其中有些是难以避免的,有些则可以减少或挽回一部分。如果能从浪费的粮食中挽回20%,一年即可增收165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增产的粮食,是不动一锄一镰的大丰收。为此,建议实施“节粮工程”,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减少粮食收获、运输、储存、收购、销售和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并形成节粮惜粮的社会风气

我国目前随着一系列的基建事业的进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沙漠化,盐泽化,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剧,非粮食作物的进一步大面积种植。在这一系列的事实面前不得不让人为之担心。目前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餐桌上的副食的比例进一步增加,也是造成粮食紧缺的一大原因,平均每生产一斤肉需要消耗20斤左右的粮食,大量副食的浪费同时也是大量粮食资源的额浪费。目前耕地的不断在减少,人口的不断在增加,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从上面那一点而论都会造成粮食紧缺问题。

解决目前的粮食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环节做起:

一、粮食生产环节方面,要坚持重粮种粮。粮食安全的基础是保障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和粮食总产的提高,粮油市场报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预计将达到

5.1亿吨以上,比2007年净增产1000多万吨,这对进一步增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区域性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和不平均性还存在,重视粮食生产与提高种粮积极性在一些地方还有不平衡性,特别在少数地方在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中,从局部利益出发,忽视粮食生产,不从提高土地复种系数和提高土地种植收益考虑,以改良田为其他农业用地或非农用地作代价,给粮食生产带来极大隐患。虽然我国对农业用地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但还需要建立“基本种粮保护区”制度。

二、粮食收获环节方面,要倡导颗粒归仓。做好粮食颗粒归仓工作,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经。但在粮食连年增产,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种粮地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粮食收割、粮食整晒中对粮食的“跑冒滴漏”现象很让人痛心,尤其在农作物倒伏收割、雨前抢收中,往往忽视做到粮食的应收尽收,使不少可以到手的粮食散落于田头地间。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一方面,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手段,播种适合机械化收割的作物品种,改进农机收割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天气预测分析,及时指导农民适时收割农作物,防止收割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要引导和教育种粮农民增强粮食颗粒归仓的意识。

要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和粮食生增产的潜力,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依法保护耕地,遏制粮食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资源是增产粮食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粮田不足1.3亩。1999年到2006年的七年间,全国粮食耕地由16.97亿亩降到15.72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788万亩。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

严格控制非法占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使全国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6亿亩警戒线以上。

2.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粮食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田,把主产区建设成稳定的优质商品粮基地。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粮食品种为中心,引导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适应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引进种源和先进适用技术。

3.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含量,这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

三、粮食储藏环节方面,要推进科学保粮。随着粮价的连年小幅攀升及国际粮食危机的出现,农户自储粮食总量增加,这对国家粮食安全固然有利,但从农户储粮调查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农户对粮食保管知识缺乏,因储粮设施落后导致虫蛀鼠咬的粮食和因粮食收储中水份控制不当导致发霉变质的粮食仍旧存在,不仅给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也给原粮卫生带来一定隐患。要防止农户自储粮食的损失,迫切需要推进农户的科学保粮,当前,除向农户推广丰产仓等储粮设施外,要注重农户储粮知识宣传,引导农户开展科学保粮,还要通过建立新的储粮机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积极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帮助农户将自储粮保管好、运作好,各级政府也要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台代农储粮补贴政策,解决农户储粮的后顾之忧。

四、粮食加工环节方面,要减少转运损失。粮食市场放开后,促进了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发展,粮食收购、储备、运输、加工、营销业务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这既推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粮食经济收益的增加。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重心在沿海,粮食调运的距离远、总量大,用包装运输的费用大,散装运输受水、铁、公路运输的条件制约,在运输过程中,难免造成一定的损失。要大力发展产区粮食深加工,延长产区粮食加工链,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使粮食经济效益在种粮区域得到直接体现,改原粮运往销区加工为将粮食成品运往销区,减少原粮多环节运输中的损失。在粮食加工企业发展要求上,国家要尽快出台政策抑制小规模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粮食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粮食食用环节方面,要宣传节俭消费。“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限。”餐桌上的铺张浪费,一方面是陈腐的消费观念使然;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节约意识淡泊造成的。粮油食品消费在国内绝大多数人群中都有爱惜意识,知道来之不易,特别是经历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人们,对饥饿一定会记忆犹新,对粮食也爱护有加。然而,与爱粮节粮相悖的现象,现阶段主要出现在用公款消费场合和一些饭店食堂,公款消费一日不止,对粮食的浪费现象就一日不会消除,在少数人看来,没有浪费大米白面,就是没有浪费粮食,事实上很多餐饮食品都是由粮食转化而来,只要存在浪费,基本上都与粮食有关。对年轻的一代人更要加强粮食消费节约意识,特别是学校食堂要针对学生消费需求,不断改善饮食结构,为学生饮食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对餐饮业要加强客人点菜节俭提醒服务,提倡对剩余的饭菜打包,减少粮食食用环节的浪费现象。 居安思危,唤起人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

六、粮食转化环节方面,要综合利用资源。国际能源危机使不少国家转向对粮食能源的开发转化,在全球人类温饱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化解的情况下,这种开发利用必然影响一部分人的生存。要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可以面向粮食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如农作物秸秆粉碎发酵后提炼酒精、猪牛马排泄物生成沼气、秸秆或垃圾发电等都是可以循环利用能源,这也符合国家提倡的发展环保型、清洁型、节约型能源的要求,问题是发展这些能源还需要从产业上进一步配套,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国家要重点扶持,在科技含量上组织专题攻关,在效益上协

调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另外,在饲料等重点消化原粮的行业,也要积极寻求替代原料,尽可能地利用粮食副产品,从而降低饲料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原粮使用。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爱粮节粮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宣传,加强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同时从每个企业做起,深入扎实地搞好节粮工作。这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采用和推广先进技术,发展“四散”作业,搞好科学储粮,合理确定加工精度,节约资源,降低消耗,防止粮油在收购、运输、储藏、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损失浪费和质量劣变;积极发展粮油副产品深加工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我们要发扬粮食行业“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爱粮传统,热爱粮食事业,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厉行节约,争做爱粮节粮的表率和楷模。

我们呼吁全国餐饮业和机关、学校、厂矿食堂等用粮单位以及广大粮油消费者从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做起,增强爱粮节粮意识,提倡用油适量、粗细搭配、科学膳食、健康消费,改革烹饪和膳食方式,摒弃不科学、不健康、不合理的习惯和作法,杜绝任何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活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爱粮 珍粮 惜粮

爱粮 珍粮 惜粮

爱粮惜粮

节粮

中粮

爱粮节粮解说词

爱粮节粮作文

爱粮节粮教案

爱粮节粮征文

爱粮节粮征文

爱粮 珍粮 惜粮
《爱粮 珍粮 惜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爱粮惜粮 珍粮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