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信息前沿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9:32: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号:***** 作者:***** 学号:******* 专业:***** 写作时间:2011-11-25

信息技术发展前沿讲座论文

微电子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作者:**** 摘要:论述了微电子技术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对社会的生产力、新技术的产生、经济、增长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阐述了我国发展微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并对发展我国微电子技术及其产业提出了的见解。

关键词:微电子技术;社会信息化;重要性。

微电子技术是一门使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微小化的技术,其中心内容就是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而其实质则是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60年代初,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和推广应用,微电子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技术,从此开创了微电子技术发展进步和广泛深入应用的新纪元。它的兴起和获得急速发展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生产和科学计数的迫切需求。展望21世纪,微电子技术仍将非常活跃,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对它的社会影响及发展预测已收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

现代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它以核心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空间通讯技术的逐步走向成熟为标志。70年代以来至今为第二阶段,它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了当代技术的巨大变革为标志。具体体现为微型电脑广泛应用于生产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微电子技术使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转向知识经济时代。纵观40年左右为电子计时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社会生产的急需和其本身所具有的持续发展的潜力这两个因素不断相互推进的结果。集成电路技术仍将是21世纪上半叶科技竞争的焦点,微电子产业和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微电子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联网,信息改变着传统社会的所有一切:时间、空间、数量、规模、环境等等。同时,科技技术的进步。使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工世界。用现代科技元器件所组装的世界。因此我们只有适合这个不断进化的世界,才能够生存和进步。而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微电子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成为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基础产业。它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信息化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社会的形态、军事技术、国防、新技术产生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1.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在工业社会中,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靠资源投入的方式来实现的,而工业化加工资源的方式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实现方式,这种方式必然会引起自燃资源的日益枯竭,工业污染的加剧、环境退化的失控。而微电子技术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为各国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技术可能。数据表明,现在世界上GNP 的65%与微电子

2 技术有关,发达国家或者正走向发达行列的国家,经济增长有这样一条规律:电子工业产值增长率是 GNP 增长率的3倍,微电子产业增长率又是电子工业增长率的5倍。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8%左右的增长率稳定快速增长,其中电子信息业以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近3倍的速度增长,高达21% 左右,而支撑中国电子信息产快速发展的基石则是微电子技术。一般认为,1元的半导体产值,支撑着7-10 元的电子工业发展,支撑着100-300元的国民经济发展。

2.对新技术的产生的影响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微电子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诞生了新技术和产业增长点。微电子技术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可以低成本、大批量地生产出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微电子结构模块。这种技术一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便会诞生出一系列崭新的学科和重大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与微电子技术成功结合的典型例子便是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或称微机电系统)技术和生物芯片等。前者是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光学等领域结合而诞生的,后者则是与生物工程技 术结合的产物。

3.对信息技术的影响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通信与信息业的硬件基础。到2010年,每芯片最多包含100 亿个元件(理论上的物理极限是每芯片1000亿个元件),信息存储量达到 16G/S,是现在的60余倍。这将极大地提高信息处理、存取的速度,同时,也对信息高速交换、宽带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以硅片为基础材料的微电子产业的总值将达到3000亿美元;而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撑发展起来的信息产业的产值将达3000亿美元。届时,信息产业将超过传统的汽车、石油和钢铁等工业,而跃居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4.对人类社会时代的影响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活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从读写为主的时代转变为视听为主的时代,即虚拟时代、数字时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通过“语音、文字”来获取的信息资源量占全部信息比重越来越小,现在只占15%;图像与文字、语音一样成为人类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手段,目前占人类获取总信息量的80%以上。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图像语音传感技术已涉足军事、医疗、工业、国防、影视等领域。虚拟本身是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而语言符号系统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中介系统的革命,它创造了人类思维空间和符号空间。但虚拟则是在思维空间中发生的革命,它在思维空间中又创造出了虚拟空间、数字空间、视听空间和网络世界,使不可能的可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种真实性,导致了人类文明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5.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科学技术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智能革命,因为思维是智能的源泉,科技竞争实质上是人类智力与智力的竞争。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而科学技术革命则孕育着新的 3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又根源于实践方式的变革,这些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紧密相 联。在大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社会,思维主体以人脑为主,思维客体受思维主体及社会关系的影响;而微电子技术革命则给现代实践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已进入以知识密集 型、技术密集型生产为主的历史阶段,思维主体以人脑为主发展到以人—机系统为主;思维客体由现实性为主进入到虚拟为主,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由现实性转换到虚拟性思维。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递,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意交流,每天可以接受到大量的不同种类、不同文化特质和民族风格新信息,大大加快了人们在思维方式上的融合、变革和更新,促进人们的思维方式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局域性转向全局性,从封闭性转为开放性,从单向性转为多向性。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展开思维活动,促进跳跃性、联想性、创新性的思维网络的形式,共享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

6.对教育方式的影响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给现代教育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表现在:第一,教育投资的重心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工业社会中,教育投资的重心主要是物质资源如校舍、桌椅、粉笔等的投入。在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社会中,投资的重心也将转变为信息的开发上;第二,以微电子技术支撑的互联网络应用于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异地授课,网上学习成为可能;第三,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无法进入学校读书的人获得必要知识成为可能。

7.对管理方式的影响

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可以说管理、科学和技术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三大支柱。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将管理提到重要地位。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则促进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办公室自动化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管理的自动化程度、管理效率和管理的信息量。

8.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指除生产以外的人们日常活动的表现形式,说明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怎样生活的,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微电子技术支撑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现代化的发展,支撑着消费类电子产品,诸如音像系统(VCD、CVD),数字音像系统(DVD)和数字高清晰度电视(DTV)以及家用电脑和多媒体通信产品等全面进入居民生活,从而促使人类走进信息化社会。由于信息化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四通八达的网络通讯系统,从而信息作为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资源,改变了传统的生活式。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强化了人与物的关系、淡化了人际关系。计算机、录音机和电视机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电话、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当然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给新的生活用品、家具等产品的研究带来动力,促进微电子产品的快速升级换代。

三、我国发展微电子技术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却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因此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

4 内在逻辑关系,使它们实现互动发展,是我国加速信息化进程,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条捷径。这就是说,利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真正出路。主要表现在:首先,信息化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城镇化水平较低等。而发展信息化对于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则有巨大影响。一方面信息产业本身提高了产业内部结构的技术集约度;另一方面信息产业的带动作用可以使其他高级产业迅速发展。第二,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面向国际竞争的前提。我国已加入WTO,各个产业直接面对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双重挑战。而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会直接导致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的提高。第三,信息化有利于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在工业化过程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代中国,先实现农业和工业现代化的道路已不可取。因为离开网络的发展,离开信息技术,不可能有真正的农业现代化,更不可能有工业的现代化。因此只有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工业化,才能更有效地发展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也有利于信息化本身的推进。微电子技术是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现代化的‘粮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巨大经济效益。所以在! 世纪,自主发展微电子技术,尤其是加速发展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微电子产业已迫在眉睫。

总之,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无不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结果。科技、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对微电子技术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在国际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性能集成芯片技术已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标志,它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战略中,微电子技术已具有了与粮食、能源一样重要的战略性地位。有人比喻,现代经济起飞的发动机是计算机,而燃料是集成电路,谁拥有微电子技术优势,谁就掌握 21世纪的主动权。这也是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光宗,戴桂康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2.赵保经编。《微电子技术与新技术革命》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汤姆福雷斯特编。《微电子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6。 徐小田编。《快速发展的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与产业》世界电子元器件,2001。

电气工程前沿论文

教育前沿论文

专业前沿论文

交通运输专业前沿论文

计算机前沿创新论文

计算机前沿讲座论文

自动控制发展前沿 论文

经济学前沿论文[材料]

中学政治前沿论坛论文

前沿材料科学结课论文

信息前沿论文
《信息前沿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