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案孔子学琴3汤姆•索亚历险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9、孔子学琴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教学重点:

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孔子学琴的语句,理解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掌握文章内容。认识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图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孔子弹奏的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试着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炉火纯青)

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时间 孔子弹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过了几天 又过了几天 不知过了多少天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抓重点词句逐步体会

1、引导学生抓住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体会孔子练琴的认真、严肃。

2、练习朗读。

3、孔子如此刻苦的练习弹琴,但他并不满足于会弹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据孔子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师襄听琴后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 板书设计: 孔子学琴

毕恭毕敬弹琴技巧

孔子行云流水领会思想炉火纯青 激情洋溢体会作曲者

30、端午节的来由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3、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

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字词。

(1)重点指导:爱戴

(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爱戴 辅佐 诬陷 流放

三、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填写题词。 (1)题词:

端午节的习俗有( )( )( )( )。 端午节是为纪念: (1)屈原为楚国( ) (2)屈原为百姓( ) (3)屈原( )

屈原投江后,百姓们( )、( )、( ) 现在的端午节()。

3、根据填空,复述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

2、复述故事。

二、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

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 (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

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

(1)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 (2)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 (3)读出你对他的赞扬。

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1)出示:

屈原万分悲愤,就在(悲痛悲伤) (2)想想为什么填写悲愤?(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

5、再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 读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三、通读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节的理来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收集一些我过传统节日以及他们的由来。 板书设计:

屈原悲愤为国捐躯 端午节由来吃 粽子

人民悲痛包粽子赛龙舟

31、西门豹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故事,初步懂得解决问题必须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办好事的道理

2.熟读课文,复述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经过。 3.学习生字词。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故事,懂得解决问题必须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思考:西门豹管理邺地时做了哪三件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2.交流。

(3)本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第一节~第九节) 第二段:(第+节~第+二节) 第三段:(第+节~第+四节)

三、细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交代了些什么? 2.默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西门豹为了调查情况,向当地的一位老大爷提了几个问题,内容是什么?用()表示。 3.轻声读者大爷回答的内容,以一句话概括出西门豹了解到的情况。 4.从这些情况中,你看出了什么? 5.轻声读第九节,思考:

西门豹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为什么不马上惩办恶人,反而说下次河伯娶亲时去送新娘呢?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说明西门豹做事讲究策略,准备将计就计惩治恶人。)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下令禁止给河伯娶亲?西门豹想了哪些计策分别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的?用划出有关内容。 2.指名读第十二节,思考,文中还有哪些词写出了官绅们的丑态? 3.轻声读第2段,思考。

西门豹为什么会想出投入河中的方法来严惩恶人的?(西门豹巧妙地当众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不仅揭露了他们骗钱害人的阴谋,而且有力地用事实教育了被愚弄的群众。)

五、学习第三段。

1.轻声读第三段,思考,文中的从此指的是什么?

2.再读第三段,思考,兴修水利与破除迷信有什么联系?

六、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学习了本文后,你知道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

七、布置作业。 复述故事。 板书设计: 巧妙

救新娘 假话真说

投巫婆 直话曲说 将计就计 惩官绅头子 重话轻说 为民除害 吓官绅 缓话急说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

2、简介作者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

三、浅显探讨小说

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从趣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行交流。) 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四、阅读精彩片段

1.快速浏览精彩片段,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 2.一目十行地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汤姆、贝琪、哈克、道格拉斯拉斯寡妇、撒切尔法官、印江乔埃及镇上的人们。)

3.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4.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5.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五、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板书设计: 目睹杀人

法庭作证勇敢、机智 山洞探险

语文百花园八 教学目的:

1、通过成语、反问句以及古诗的学习,熟练掌握汉语知识,感受祖国文字的丰富内涵。

2、通过阅读,让学生知道知音的含义。并说说我们说的知音是什么意思?

3、通过家乡的习俗口语练习,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介绍家乡的习俗。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一)学习成语

1、出示成语:

2、认真读以上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成语中都含有四个表示独立意思的字)

3、说说各个成语中四个字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讨论。 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5、反馈:出示[泡泡的话,全班齐读。

(二)选词填空。

1、学生做练习。

2、反馈练习情况。

3、讲解如何进行选词填空。 (1)先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把每个句子读一读。 (3)采用排除法或代入法。

4、教师出示答案。

5、安排课外练习。

(三)学习反问句。

1、指名朗读句子。

2、你发现两个句子的不同吗?

3、它们表达的意思相同吗?

4、你能说这样的句子吗?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

2、讨论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3、全班齐读。

4、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关于古人的诗句。

5、全班互读,评价。

三、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成语。

2、默写古诗。

二、阅读平台。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什么?

4、想想:每个自然段都在讲些什么?

5、你喜欢伯牙吗?说说你的理由。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伯牙说吗?

7、你学看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受?

三、能说会道。

1、教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归类,分组,推选出发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比是否讲清晰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具体要求:

(1)写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 (2)你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

(3)在这么多的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个?

(4)认真听别人发言,看谁说得好,说得有新意。

四、布置作业。

将自己收集到的节日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全册完)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汤姆索亚 历险记教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案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案孔子学琴3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案孔子学琴3汤姆•索亚历险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