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矿井火灾防治

发布时间:2020-03-03 08:12: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九集

矿井火灾的防治及应急措施

(电视教学片解说词) (视频资料)2002年12月6日8时55分,吉林某矿井下由于绞车提升时,配电盘发出弧光,产生火星,引燃配电盘下的旧棉袄,进而引燃绞车房内的旧风筒和支护材料,导致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30人,直接经济损失219.9万元。

(视频资料)2003年12月26日,河北省邯郸市某矿发生一起特大井下火灾事故,事故原因是由于受损的电缆没有及时被更换,再加上该煤矿没有按规定使用检漏继电器,致使用电负荷超载时不能及时断电,引起电缆外皮自燃,而后引燃井下的笆片和木棚,导致火灾发生。造成26名矿工窒息死亡。

(视频资料)2004年2月1日5时10分,兰州市某矿由于巷道顶部煤层缓慢氧化发生自燃,后导致附近巷道产生明火,产生的一氧化碳有毒气体使井下4名矿工遇难,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实景:灾后家属的悲伤表现)矿井火灾带来的灾难是惨痛的。有些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多少条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大火吞噬,多少个家庭陷入痛失亲人的苦难——父母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看到这些,作为矿工朋友的您有作何感想?

事故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无情的大火似乎依然在我们眼前肆虐,痛失亲人的哀号仍旧在我们耳边回荡。悲剧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出字幕)防治煤矿火灾刻不容缓!

(实景:煤矿外景和工友的工作生活)煤矿一旦发生火灾,最直接的

1 受害者便是我们的矿工朋友们。所以,为了每一个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为了他们的家庭幸福,我们制作此片,借以宣传井下防火灭火知识,提高井下工人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矿井火灾能防治吗?

(实景:煤矿外景和工友的工作生活) 矿井火灾固然可怕,但只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作好预防工作,这个肆虐的猛兽也就难寻逞强施威的机会。

要作好预防,就必须知道矿井火灾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正如我们预防身体生病,必须知道得病原因一样。

(出字幕和话外音)通常煤矿火灾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字幕)

一、外因火灾的防治

外因火灾通俗地说就是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述它产生的条件:(字幕)火源+可燃物+氧气=火灾,三者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除火源,消灭可燃物的方式来实现火灾的有效预防。

(字幕)消除引火源

根据不同的火源,我们可以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 (字幕)明火是引发矿井火灾常见的直接火源

(实景)如吸烟;使用电炉、灯泡等取暖;焊接和切割作业都会产生明火造成火灾。

(实景)因此,《煤矿安全规程》明文规定:严禁井下吸烟,禁止使用电炉、灯泡等取暖,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

2 接和切割等工作。做到了这些,就可有效地减少明火的出现。

(字幕)电器火花是井下最常见的引火火源。

(实景)象这样电器设备的超负荷运转会使电机和电缆过热而造成电气火灾;(实景)经常检查电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可有效地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实景)这种“鸡爪子”、“羊尾巴”等明接头的电缆联结方式和电缆乱堆乱放从而引起电缆损坏都会造成短路而产生电弧、电火花;正确的做法是用防爆接线盒来联结封装电缆接头;及时将电缆吊挂平直。

(实景)这样井下带电检修及搬迁电气设备、电缆也容易造成短路而产生电弧、电火花;正确的做法是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检修和搬迁。

(实景)还有,这样使用明刀闸开关机电设备也会产生电弧;正确的做法是必须使用矿用隔爆开关来控制机电设备的开停。

(实景)此外,象这样随意拆开、敲打、撞击矿灯和更换矿灯灯泡,也能产生电火花。

正确的做法是,矿灯不亮时,应及时更换新矿灯或返回地面维修。 (字幕)机械摩擦也会造成火灾

(实景)象这样胶带输送机煤压住胶带或胶带跑偏被卡住,导致机头滚筒与胶带摩擦生热而起火;因此应经常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认真做好机械运转部分保养维护工作,及时加注润滑油减轻摩擦避免设备运转不良造成过热。

(字幕)违章放炮也有可能造成火灾

(实景)井下违章爆破会产生爆破火焰而形成火源。因此要严格按照

3 规程操作。如:严禁放明炮、糊炮;严禁用明火、动力线放炮;炮眼深度和炮眼的封孔长度应符合规程有关规定等。请大家注意观看爆破专题片。

以上是针对常见火源而提出的预防措施。只要消除了火源,也就无法产生外因火灾。

下面我们看看如何从减少和控制可燃物方面防治火灾的发生。 (字幕)减少和控制可燃物

(实景)象这些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使用后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实景)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

(实景)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实景)井下清洗配件和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硐室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不得用汽油、煤油等作为清洗剂。

以上我们说的是外因火灾的产生和预防。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内因火灾的防治。

(字幕)

二、内因火灾的防治

(动画)内因火灾不需要外部热源点燃,是由于煤炭本身氧化生热而燃烧引起的,也叫自燃火灾。有资料表明自燃火灾占矿井火灾的80%~90%。由于自燃火灾往往发生在丢煤多的采空区、被压力破坏

4 的煤柱以及煤层巷道冒顶处等地点,初期不容易被发现,这给对自燃火灾的扑救造成了困难,同时也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了事故隐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征兆,迅速做出正确判断,避免事故的发生。

(实景或动画)如果井下出现下列现象,就要当心可能是煤炭自燃征兆:

1、井下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现水珠;

2、巷道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或煤焦油的气味;

3、井下煤岩壁的温度不断升高,附近空气的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涌水地点流出的水温度较正常偏高;

4、井下人员感觉到有头疼、闷热、四肢无力、精神疲乏、心跳过速、裸露皮肤微痛等不适感觉;

(实景)发现以上征兆现场人员应马上汇报,上级应立刻派技术人员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因火灾扩大而造成人员的伤亡。

只要我们了解了火灾产生的条件,从源头上杜绝条件的产生,是完全能够防止火灾的发生的。但是当井下一旦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如何灭火和自救呢?

(字幕)

三、井下灭火和自救常识

(字幕)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是井下灭火和自救的必备条件 (实景)(1)、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实景)(2)、井下发生火灾时,初期火势一般都比较小,这时是

5 灭火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随着火势的发展会造成更大的灾难。这就要求临场人员保持镇静迅速采用正确的方法灭火,同时向地面报告请求救援,并且通知附近的其他人员,共同把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且不可惊惶失措逃离现场,而失去灭火的最佳时期;

(实景)(3)、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火区电源;临场人员灭火时应站在火源的上风侧,不准站在下风侧,防止高温烟流伤人或中毒。

(实景)(4)、用水灭火时要有足够的水量,在灭火时要不间断地喷射,当水量不足时,水在高温作用下可分解成具有爆炸性的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火势旺时应从火源的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不要把水射流直接射到火源中心,以免产生大量水蒸汽或燃烧的煤块、炽热的煤渣突然喷出而烫伤人员,不能用水来直接扑灭电气火灾。

(实景)(5)、如果燃烧物是油类物质,则不能用水来灭。用水灭油类火灾可能使燃烧的油类飞溅,又因油比水轻,可漂浮在水面上,易扩大火灾面积。

(实景)(6)、电器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实景)(7)、灭火时保证正常风流,以使火烟和水蒸汽能顺利地排到回风流中去,从而防止灾害的扩大。

确定火势太大扑灭困难时,临场人员要采取积极的避灾措施。 (字幕)临场人员应采取的避灾措施

(实景)如火势太大确定已无法扑灭,临场人员也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不要惊慌、不要乱喊乱跑;

6 (实景)首先要迅速戴好自救器,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决不可单独行动;

(实景)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在撤离时要迎着风流、向进风井口方向撤离,并在沿途留下标记。撤离路线被封堵时,不要冒险闯过火区或泅过被水封堵的通道。

(实景)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要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躲避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避,并在硐室外留下工具作为明显标记,并不时敲打轨道或铁管发出求救信号;

(实景)也可采取吊挂风障、构筑临时风墙、或是撤到烟雾扩散不到的独头巷道,并利用衣物防堵有害烟气侵入,等待救援;

(实景)同时稳定思想情绪,互相鼓励坚定避灾待救的决心,通过各种可行方式积极争取与外界联系。思想上一定坚信获救的信念,切不可放弃求生的信心。

(实景:煤矿外景和工友的工作生活)俗话说“水火无情”,虽然火是无情的,但只要每个矿工朋友真正掌握了防火和灭火知识,掌握了正确的逃生手段,我们仍然能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灾难的影响。让我们共同努力,树立防范意识,扎实做好矿井防灭火工作,确保我们的人身安全和矿井的生产安全。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7 朱国宏

王永安

12《矿井火灾防治》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专科)

矿井火灾危害分析及其防治技术

矿井火灾隐患识别 灾害防治紧急避险

某年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矿井火灾隐患排查

矿井灾害防治复习题

矿井灾害防治技术

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

矿井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矿井火灾防治
《矿井火灾防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