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花儿皇后

发布时间:2020-03-03 10:51: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花儿皇后\"苏平

在中国“花儿”传承的过程中,各民族歌手是重要载体,是“花儿”生生不息的灵魂。歌手既是原创者、演唱者,也是改编者、传播者,歌手使“花儿”插上翅膀飞向远方,“花儿”也使歌手声名远扬。新中国的成立,开始了“花儿”歌手辈出的新时代,也催生了推动“花儿”走向世界的“花儿王”、“花儿皇后”等,苏平便是其中一位。

1942年7月,苏平出生于青海省化隆县的农民家庭,她的童年是在父母亲的民歌和撒拉族乡亲的“花儿”声中度过的。1959年,高中毕业的苏平以甜美的嗓音,被甘肃省民族歌舞团吸收为专业歌唱演员。经过文学、音乐、表演、创作等严格的艺术训练,她的歌唱、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她先后向“花儿王”朱仲禄、王绍明和莲花山“歌魁”丁如兰虚心求教,掌握了诸多特殊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在保持“花儿”特色的基础上,她广泛地吸纳西北各民族民歌精华,进行大胆创新。为了提高艺术素养,她多次赴中央乐团、中央音乐学院等进修深造,并受到郭兰英、王嘉祥、陆青霜等名家指导,成为新时代中国歌坛光彩夺目的演唱“花儿”的“红牡丹”。

1980年4月,苏平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唱法独唱、二重唱演唱会”,她演唱的“花儿”被选为“优秀节目”,先后到石家庄、郑州、长沙、广州等地巡回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982年春节,临夏回族自治州举办“迎春花儿会”,苏平与王绍明、杨子荣等各民族歌手同台演出。她“精心打扮”的“花儿”:“金山银山的八宝山,昆仑山在我的眼前;阿哥们坐在了我跟前,喝一碗凉水是喜欢。黄花儿开了是我没有见,刺梅花在我的手边;若要我俩的路儿断,冰滩上开一朵牡丹”受到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连演5场,盛况空前。自此,她一发不可收,先后在甘青宁3省区40多个地县、厂矿等举办了300多场“花儿”演唱会。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上,她演唱的《大眼睛令·去个大门者往树上看》《山丹花令·妹妹的山丹花》等,除夕之夜进入世界华人视野,影响巨大。

为了在国内外扩大“花儿”宣传,苏平潜心编创词曲,积极与国内名家合作,完成诸多富有时代特色的音像佳作。先后录制了《花儿之一·苏平演唱花儿专辑》音带、《西北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苏平独唱·甜蜜蜜的梦》音带、《二十世纪中华歌坛名人集珍藏版·苏平专辑》光盘等。苏平纯美的歌喉与民族乐队、交响乐队、电声乐队多样结合,使“花儿”焕发出奇异的时代风采,在歌坛刮起一场场影响巨大的“花儿旋风”。

苏平还幸运地成为向台、港、澳和世界传播“花儿”的第一位“天使”。1981年夏天,苏平随甘肃省歌舞团赴朝鲜访问演出,在平壤大剧院演唱的“花儿”倾倒了热情的观众;1985年,参加由中国文联组织的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非洲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索马里、南非等国访问演出,她将“花儿”传播到非洲大地;1997年赴台湾举办“扯不断情丝长”演唱会,向台胞展示“花儿”深厚的文化底蕴;2001年她又参加黄河流域8省区艺术团赴香港、澳门、台湾演出;2002年6月,作为国家文化交流使者,赴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葡萄牙等国表演,将“花儿”唱进欧洲诸多的艺术殿堂,使“花儿”文化逐步地走向世界。

2006年后,在兰州近郊“六月六”石佛沟“花儿”会上,她与几位专家倡导恢复传统的“擂台赛”,各族歌手即兴编创,互相挑战,高潮迭起,观众们也呐喊助威,情绪激奋,再现了传统“花儿”会的红火场景。2007年—2009年,苏平担任青海编创的“花儿”音乐剧《雪白的鸽子》的艺术总监,与著名音乐家赵季平合作,使该剧既保持“花儿”艺术原生态属性,又注入现代理念和时代精神的新内容,2010年4月在北京保利剧院等处演出,受到各界好评。

近30多年来,她还撰写了《论“花儿”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开拓西部花儿演唱艺术》等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音乐》《民间文学论坛》等国家级刊物上,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地举办学术讲座,把“花儿”传播给莘莘学子,扩大了“花儿”的认知面,美誉度。

原载《甘肃日报》2011年11月4日

汉朝皇后列表

百位皇后一览表

清朝历代皇后

《白雪皇后》读后感

扶摇皇后经典语录

《纨绔皇后》读后感

扶摇皇后经典台词

满清23位皇后

《纨绔皇后》读后感

四皇后问题实验报告

花儿皇后
《花儿皇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蚕花娘娘故事 皇后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