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议论文写作专题:素材运用篇(一)——读感动人物写高分作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8: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议论文写作专题:素材运用篇

(一)——读感动人物写高分作文

每年高考即将来临时,作文备考就由写作基本功和技巧的掌握转向有关素材的积累和运用。没有材料,缺少积累,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动人物是文章的一枝红杏,是文章的动人春色。高考文章里有了这些身影,无疑会具有打动阅卷老师的力量。

翻阅近年高考佳作,“感动人物”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装点一篇篇奇思妙文。以新鲜、时尚、富有活力为主要特征的“感动人物”材料。历年收到备考师生的青睐,一些学校的高三老师把它当作临考作文素材的首选锦囊,翻来覆去强调,认认真真落实,扎扎实实巩固。更有一些语文高分尖子甚至宣称,只要掌握了“感动人物”材料,可以应付任何作文题。话语虽偏激,但从某一角度,无不言之成理,这一些高考满分佳作中得到了印证。

1、“感动人物”材料在高考中的运用

高考作文离不开对材料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决定了文章有什么样的境界与格调。而现实感、时代感强的文章,往往再选材上更多地关注现实与时代,让材料充满时代色彩,从而获得深厚的底蕴。“感动人物”就代表了此类材料的方向,请看下面高考满分作文片段:李春燕就是这样一只辛勤的鸟,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一个瘦弱的身影在乡间奔走……一个女子,用她自己那并不宽厚的肩膀,担负起苗家的健康,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如此坚毅,不曾想过要停下来。

——重庆高考佳作《走与停》

当洪战辉面对生活的窘境时,他便用他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用他的肩膀背负起了照顾妹妹的责任……当徐本禹走向农村的时候,他便用他的肩膀扛起了一轮火红的朝阳,给山区的孩子送去温暖,送去知识与未来。他的肩膀可能还不够成熟,但这双肩膀,足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

——辽宁高考佳作《肩膀》

不幸的谷底到生命的巅峰,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她的美来自心灵中某些高贵的品质,来自与生命顽强的抵抗意志。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邰丽华,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她的成功,在于她在人生的绝处智慧地移动……

——河北高考佳作《智慧地移动》

屈原心系百姓,为国为民,投身汨罗,其人格光芒闪耀万世;钢铁工人王进喜在国家和个人利益面前,毅然抉择,舍小家为国家,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成为全国人民敬仰的劳模;在沧海横流中,魏青刚三进三出救助落水女青年,那种毅然,不正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吗?——河南高考佳作《为自己合理定位》

他跨过青藏高原,青山巍峨,绿水长流。一个人,一匹马,20年的跋山涉水,20年的传邮路途,20年的火热青春,换取的是人们接到信件的喜悦与欢欣。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万国邮史的亘古佳话。因为王顺友从工作中读出“平凡也可以创造伟大”……

——安徽高考佳作《读懂人生》

那北京人的性格如何呢?CCTV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黄伯云的几句颁奖词:温润如玉,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

——北京高考佳作《北京的符号》

如果一滴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种信念,扛起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的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辽宁高考佳作《肩膀》

人间也有许多让我感动的,身患癌症的丛飞,频频与死神擦肩,用爱和奉献谱写人生中最激荡的音符。邰丽华面对身体障碍,用心演绎出美丽的千手观音。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讲述最完美而丰富的故事,传递最坚强的心……

——福建高考佳作《我就是戈多》

捧起“感动中国”人物奖杯时,洪战辉在用他的行动叩打着我们的心灵。

一夜间,华光满身的他,并没有迷失自我,没有迷失在镁光灯下,没有迷失自己的路。他依旧带着妹妹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面对大批的捐赠,他没有被金钱冲昏头脑,他依旧走在自己的路上。他凭借自己的力量,筹建起一个基金会,用这些钱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学生。

我们欣喜地看到,洪战辉没有在巨大的光环面前迷失自己的道路,而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面对相机的频繁闪烁,他没有迷失自己的道路。他坚守着自己,坚守着自己的道路,也正是因为此,他在我们的视野里,才走得更远。

自我定位,走上自己的路。

——江苏高考佳作《人与路》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你让我们泪流满面。

用歌声动人,听着有泪;用行者之心动人,行者无疆。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你用软弱的肩膀支撑这倾倒的教室,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那些孩子。这根本不是你个人的承担,而你却一心奔向大山,纵然你个人的力量不能让孩子眼中铺满阳光,但是你用爱点燃的火把,刺痛了人们的眼睛,同时也苏醒了人们的心扉。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让我们泪流满面,只因为你心中存有爱的天使!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风的竹楼,是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你不是一只迁徙的候鸟,你是苗乡的天使!

李春燕,是什么驱使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人民记住了你的好,你用自己的信念与爱感动了中国。大哉,李春燕!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微地骄傲,幸福没有凭吊,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千手观音,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天使!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娇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直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广东高考佳作《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君不见照亮了苗乡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为什么?就因为她用全心的爱,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苗乡的路啊!用爱,她肩负起十乡八里的健康。为了相亲们的健康,她常常免费为付不起药费的病人治病。丈夫劝她离乡进城打工去,可她舍不得离开需要她治疗救命的乡亲。乡亲们感激她。李春燕用爱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是苗乡的天使,也是感动全中国的天使。

是的,只要有爱。

青年歌手丛飞,已插上翅膀,带上人们对他的敬意“飞”走了。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还活着”,丛飞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一生的爱,把自己“雕琢”成永生的天使,他让全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为什么?因为丛飞用爱心包容世界。他用唱歌演出所得的三百万捐助了一百八十多位贫困学生,自己却成为了“穷人”。他的高尚,他的纯粹,源自他心中的天使——爱!他博大的爱,感动了中国。

是的,只有还有爱。

因为爱,洪战辉成了家喻户晓的感动中国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把自己雕琢成一位有爱心又充满责任心的天使。他不因贫困,不因父亲是精神病患者,而丢弃父亲抱养的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带着妹妹上大学,他不愿意接受捐助或施舍,他吃苦耐劳地挣钱,替父亲负起家庭的责任。穷困算得了什么,苦难只是一种磨练。只要有爱,天使哪会雕琢不出来呢?

——广东高考佳作《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从上面的一些片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省高考佳作都不约而同地运用了“感动中国人物”的有关材料,从把爱献给孩子的丛飞到无声世界创造美丽的邰丽华,从带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到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从搏击巨浪救人的魏青刚到马班邮路的铁汉王顺友,从20年铸成倚天剑的黄伯云,到把爱洒向穷困山村的徐本禹,考生几乎涉及“感动中国人物”的所有内容。从现实和时代的双重层面去关照高考作文的材料,我们可以说,“感动中国人物”材料是你有眼光,有智慧的首选,它将为你的文章增光添彩。

2、“感动人物”材料的审美特征

(1)“感动人物”材料的真实性

写文章最总要的就是选择材料的真是可靠。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作议论文字,须考引事实,不使差错,乃可传信。”洪迈的“不使差错”便是材料的真实可靠。作议论文如此,作其他文章也是如此。只有选取确凿真是的材料来承载思想观点,文章理由才充分,才让人信服。“感动人物”材料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将它们作为材料引用到文章中,就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2)“感动人物”材料的新鲜性

要写好一篇文章,在选材上必须讲究一个“新”字。俗话说得好:“宁咬仙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写文章也是如此,材料新鲜,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才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感动人物”材料都是现实生活中最新涌现出来的,代表了新事物和新思想,将它用到文章中,会给人以许多新鲜感,它们比那些被人嚼烂了的名人轶事、古代佳话要亲切得多,而且更具有感召力。

(3)“感动人物”材料的典型性

写文章必须选择典型的材料,典型材料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表象的,而是能反映客观事物本质或基本情况,能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性,能切合读者的实际情况,能解决实

际问题的。“感动人物”材料应该说是某一事物和思想的本质代表,能够引领潮流,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感动人物”材料怎么用?

“感动人物”材料,无疑是高考作文中最新鲜、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材料。那么,这些材料我们应该怎样在高考作文中加以有效的运用呢?

(1)掌握材料的基本事实,学会准确概括。

写作前,必须掌握材料的基本事实,事实清楚了,就不会出现内容虚假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2006年高考阅卷时,好多老师发现大量考生对材料的基本事实模糊不清,如将丛飞说成了解放军战士,把王顺友说成了科学家,把洪战辉说成了企业家,把邰丽华说成了音乐家等等。至于其他事实细节差错的更比比皆是。因此,复习时,我们由必要将有关“感动人物”材料的具体事实在梳理一遍,熟记于心。事实清楚了,概括起来才能做到真实、准确、全面。

(2)吃透材料的基本内涵,学会论证观点

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内涵;同样的教材,也可以揭示出不同的内涵。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理解和把握。“感动人物”的有关材料,涉及各行各业不同的人物,蕴含着不同的人生体验,昭示着不同的人生哲理。这些材料可以从不同方向、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比如2006年高考作文中关于丛飞的材料,考生们在高考作文中用得最多,有论证“平凡与伟大”的,有论证“爱心无价,扶贫助弱,乐于助人”的,有论证“恪守信念,矢志不渝”的,有论证“弘扬美德,无私奉献”的,有论证“摒弃功利思想,多做善事善举”的,有论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论证“善良与崇高”的„„不一而足,显示了同一材料不同的观点取向。再如邰丽华的材料,可以进行一元多解的观点运用。考生们运用的角度有:

成功之路源于勤奋和执着

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地追求

残缺与圆满

在奋斗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汗水与成功

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挫折

艺术美、心灵美

以感恩的心面对人生

(3)或用材料的基本细节,学会大胆演绎

材料的基本细节知道后,你就可以大胆演绎发挥,该放大时就放大,该缩小就缩小,只要不违背具体事实,任你自如运用。如高考佳作《我想握住你的手》,全文就用丛飞的一个事例,进行充分想象扩充,添枝加叶,成就佳作。另一片广东佳作《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全文围绕主旨,从“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中选取了洪战辉、徐本禹、李春燕、邰丽华四个人的事例,从不听的角度展现他们身上天使般的责任心、报恩心、执着之心和坚强之心,材料之间衔接紧密,流转自如,极具张力。

高考作文篇幅有限,要想在文章中尽可能地包涵信息,以较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情感和知识,必须学会大胆演绎。可以用一个事实进行延伸扩展,也可以让多人“相聚”,几个事例并举,形成合力,从而取得最佳的联系效果。

议论文素材人物篇

作文素材人物篇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人物篇五

感动中国人物与素材运用

议论文写作中如何运用素材

时事作文素材——人物篇

作文素材之人物篇

高中议论文必备素材之人物篇

高中议论文必备素材之人物篇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素材

议论文写作专题:素材运用篇(一)——读感动人物写高分作文
《议论文写作专题:素材运用篇(一)——读感动人物写高分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