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所得税现状分析和改进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9: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兰 州 商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学 院、系: 会计学院 专 业 (方 向): 会计学 年 级、班: 2008级会计学(3)班 学 生 姓 名: 刘永婷

指 导 教 师: 郭恒泰

2012 年 5 月 25日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摘 要

个人所得税近来年受社会关注度逐年提高,改革力度也逐年加大。随着市场经济下贫富差距问题的逐渐显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有失公平的缺陷也日益明显,这不仅没有使纳税人得到公平对待,而且影响了个人所得税发挥公平收入分配的功能。文章论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及现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难点,提出了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与完善及以家庭作为纳税人主体的建议。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问题 改革

ABSTRACT Individual income tax by recent years social atten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reform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Along with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problems emerge, personal income tax system design in our country is unfair defects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this not only didn't make taxpayers get treated fairly, but also influences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play fair income distribution function.The article discu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resent main problems of individual income tax and reform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posed to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to reform and perfect and with the famil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axpayer as advice. [key words] personal income tax problems reform

目录

一、个人所得税相关理论探讨..........................................1

(一)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1

1、分类所得税制..............................................1

2、综合所得税制..............................................2

3、分类综合所得税制..........................................2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2

1、实行分类征收..............................................2

2、累进税率与比例的税率并用..................................3

3、采用定额和定率并用的费用扣除方式,计算简便................3

4、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纳方法............................3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3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现状 ....................................3

(二)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

1、现行征管方式落后..........................................4

2、对高收入者税收征管的立法不健全,纳税环境较差..............5

3、居民收入渠道多样化,税源隐蔽,难以控制....................5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难点及瓶颈分析..............................5

(一)现行征收模式有失公平......................................5

(二)税率以及扣除标准既不合理,也不科学 ........................6

(三)纳税人由个人向家庭的转化尚需考虑 ..........................6

1、作为纳税主体的家庭如何界定................................6

2、家庭的收入如何计算........................................7

3、什么人应该赡养,如何确定扣除标准..........................7

四、我国个人所得税方面的改进对策....................................8

(一)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及收入监控体系 ......................8

1、进一步完善代扣代缴制度,并与自行申报制度有效结合..........8

2、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增加高收入阶层的税负...............8

3、完善收入监控体系..........................................9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进思路 ........................9

1、选择适合我国的税制模式....................................9

2、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和费用扣除标准.........................10

3、对纳税人主体由个人向家庭转化的建议.......................10

五、小结...........................................................12 参考文献...........................................................14 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是最有潜力的税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其收入规模将会不断扩大,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的力度也会增强。但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内容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国情逐步推进,在税制和征管方面都下功夫,使税制逐步完善,征管逐步加强,真正发挥其功能作用,早日成为我国的主体税种之一。

一、个人所得税相关理论探讨

(一)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在所得税体系中,个人所得税目前正逐步成为各国税制的主体税种,同时成为国内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目前来看,世界各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通常划分为以下三种模式:

1、分类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制又称为个别所得税制。它是对同一纳税人不同类别的所得,分别扣除不同的费用,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征税,如对工资薪金等劳动所得课以较轻的税,对营业利润、利息、租金、股息等资本所得课以较重的税。它的特点是只对税法上明确规定的所得分别课税,而不是将个人的总所得合并纳税。它的优点是可以广泛采用源泉课征法,课征简便,节省征收费用,而且可按所得性质的不同采取差别税率,有利于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它的不足是不能按纳税人全面的、真正的纳税能力征税,不太符合支付能力原则。

1

2、综合所得税制

综合所得税制又称为一般所得税制。它是将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种所得综合起来,减去法定减免和扣除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收。它的特点是将来源于各种渠道的所有形式的所得加总课税,不分类别,统一扣除。这种税制的优点是税基宽,能够反映纳税人的综合负税能力,并考虑到个人经济情况和家庭负担等,给予减免照顾,对总的净所得采取累进税率,可以达到调节纳税人之间所得税负担的目的,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纵向再分配。但它的不足也很明显:课征手续较繁,征收费用较多,且容易出现偷漏税。

3、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又称为混合所得税制。它由分类所得税与综合所得税合并而成。它是按纳税人的各项有规则来源所得先课征分类税,从来源扣缴,然后再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所得额,如达到一定数额,再课以累进税率的综合所得税或附加税。它的特点是对同一所得进行两次独立的课税。这种所得税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最好地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得以实行从来源扣缴、防止漏税,全部所得又要合并申报,符合量能负担的要求。因此,分类综合所得税是一种适用性较强的所得税类型。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实行分类征收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即将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划分为11类,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标准、不同的税率和

2 不同的计税方法。实行分类课征制度,不仅方便了征纳双方,加强了税源控管,而且便于对不同所得体现国家的政策。

2、累进税率与比例的税率并用

分类所得税制一般采用比例税率,综合所得税制通常采用累进税率。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根据各类个人所得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这两种形式的税率运用于个人所得税制。对于工资、薪金所得及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采用累进税率制。对于劳务报酬、稿酬等其他所得,采用比例税率。

3、采用定额和定率并用的费用扣除方式,计算简便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对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视情况不同在费用扣除上分别实行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在计税方法上,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采用总额扣除法,从而避免了个人实际生活费用支出逐项计算的繁琐。

4、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纳方法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分别采取由支付单位源泉和纳税人自行申报两种方法,对凡是可以在应税所得的支付环节扣缴的,均由法定的扣缴义务人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对于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以及高收入者,实行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的方法。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现状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

3 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是分项定额扣除与定率扣除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进行扣除。它既是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9月,个人所得税法正式颁布,至今个人所得税法经过了多次修订,直至2011年6月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11年9月1日开始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不断增长及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现行税制及征收管理与此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所以,我国个人所得税还需进一步的改革。

(二)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征管方式落后

我国目前实行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申报、审核扣缴制度都不健全。一是以代扣代缴为主要征收方式,减少大部分纳税人自行申报环节,纳税人不直接参与纳税过程,在代扣代缴制度贯彻不利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税收流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提高。二是由于不同地区、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要求差异,导致纳税人的信息资料在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难以实现共享,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如果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各项收入,在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法准确掌握其涉税信息,不能有效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拉大了内

4 地沿海间的差距。

2、对高收入者税收征管的立法不健全,纳税环境较差 对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其征收办法出现的对高收入者的“征管制度失效”现象,必须提高包括个人所得税法在内的我国整个税法体系的立法层次,从根本上改革完善,而不应只是针对高收入者发布各种规定、变通性办法来修修补补。这些规定、办法不仅立法层次低、主观随意性大、透明度差,而且其中有些规定已明显超越了授权立法的范围,或从实质上改变了基本立法的内容。面对这样一种范围和层次混乱不清的法律环境,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显然已经丧失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节差距”的法律基础。

3、居民收入渠道多样化,税源隐蔽,难以控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较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结构日趋复杂。目前个人收入除工资、薪金可以监控外,其他收入甚至上处于失控状态,许多隐形收入、灰色收入税务机关无法控制也控制不了,造成个人所得税实际税源不清。另外纳税人多、面广、分散、收入隐蔽,纳税人在银行里没有统一的账号,公民收入又以现金取得较多去,与银行的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收入难以控制。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难点及瓶颈分析

(一)现行征收模式有失公平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办法。对不同来源的所得,用

5 不同的征收标准和方法,虽然可以控制税源,减少汇算清缴的麻烦,节省征收成本,但在公平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不用纳税或少纳税,所得来源少的、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却要多纳税的现象,使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难以真正实现税负公平。所以,这种税制模式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也不利于拓宽税基,征税成本加大,征管困难和效率低下。分类税所造成的纳税人实际税负不公平的问题日益显现。

(二)税率以及扣除标准既不合理,也不科学

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相结合的方法,这种费用扣除的方法虽然简单明了,具有透明度高、便于税款计算和征管的特点,但是存在照顾不到纳税人具体情况的弊端。在实践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像自费教育、自费医疗、房屋购置等这类支出在纳税人支出结构中比重日益增加,但在扣除制度里并未得到充分考虑。另外,由于每个纳税人取得相同的收入所支付的成本、费用所占收入的比重不同,但只是以个人为计税单位进行统

一、标准的扣除,忽视了不同家庭、个人的不同负担情况,如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的人数。这样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没有考虑到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各自提高费用扣除额,不但起不到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还会加大不同地区收入差距,这就容易造成税负不公。

(三)纳税人由个人向家庭的转化尚需考虑

1、作为纳税主体的家庭如何界定

纳税主体是税制的重要因素,作为纳税主体“家庭”界定的不同,

6 家庭总收入的计算和扣除项目及金额的计算也不同,因此据以征税的“纯收入”和适用的累进税率也就不同,进而导致税收负担不同。现实中,有的人是因婚姻关系或婚姻关系及子女组成家庭在一起生活,有的人是因血缘关系组成家庭在一起生活,有的可能是因其他关系在一起生活,有的人虽未与家人住在一居起生活,但却要真实负担其生活费用,还有的虽与父母住在一起但部分负担其生活费用。因此,如何界定家庭是一个既关乎个人所得税征收公平合理问题,又关乎征管效率和成本问题。

2、家庭的收入如何计算

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化,人们的收入来源也日趋多样化,但由于存在大量的货币支付和非货币支付,加之个人征信系统未能建立起来并与税务部门共享,税务部门要完全准确掌握家庭收入难度很大。家庭收入不能准确掌握,也就无法准确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不能准确计算计税依据,也就不能做到量能负担,实现个税对收入分配的合理调节。

3、什么人应该赡养,如何确定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应是扣除相关项目后的“净所得额”,以此衡量家庭的真实负税能力。那么,在计算家庭“净所得额”时,应扣除哪些项目?应扣除多少?比如,首先,就基本生活费来说,赡养的老人、供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和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其基本生活费用应如何确定?其次,子女共同赡养老人问题,父母仍在农村从事种地或养殖,但仍需要外出工作子女贴补问题;再次,什么人应该赡养,

7 是以家庭的界定为标准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就应该赡养?比如,有亲密的血缘关系,但是不在一个家庭里生活,而且单身,该不该赡养?这些情况下,要不要确定对他们的生活负担?又如何确定负担的基本生活费用?

四、我国个人所得税方面的改进对策

(一)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及收入监控体系

1、进一步完善代扣代缴制度,并与自行申报制度有效结合 代扣代缴便于实现从源头上对税款的计征,我国要提高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质量,应进一步落实代扣代缴办法,明确代扣代缴义务人的责任, 加强对扣缴责任人的业务培训。实行自行申报制度,便于纳税人在申报过程中了解和认识自己应承担的义务,但过度地依赖纳税人的个人自主性,需要纳税人形成良好的税收意识,但在实际中全面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将两者有效结合,增加对扣缴义务人的强制执行措施;加大对税收的宣传作用,让纳税人明确税收的目的和作用以及他们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实行税收用途的透明化,增强自行申报人的责任感和纳税意识。

2、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增加高收入阶层的税负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偏高,累进级次偏多,极距偏小,这样的税率设计既易增加高收入者的避税动机,又容易加重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为此,降低税负,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是缓解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增进公平的直接途径。具体做法可减少征税级次,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并逐步增加免征额。与此同时,尽快出台加强针

8 对高收入阶层税收征管的相关立法。通过这一立法不仅可以改变原有规定、办法的立法层次低、内容模糊、透明度差等弱点,同时也可以区别于一般工薪阶层,建立更具体适用于高收入阶层的税收法制体系。采用中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分类征收的办法,既可以有效保护中低收入阶层的切身利益,又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使个人所得税更好地发挥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

3、完善收入监控体系

我国的出生人口登记时就会分配对应的身份证号码,而且是终生不变的唯一号码,身份登记和户籍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可以为每个纳税人建立一个以身份证号为基础、唯一的终身不变的纳税号。通过制定法律,要求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事业单位、机构、部门、雇主必须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其雇员情况和支付薪金情况,而且各个单位的工资薪金的支付尽可能利用银行进行结算;税务机关、不同银行之间尽快实现计算机联网,纳税人的一切银行卡必须与纳税号挂钩,各种经济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账户转账,以便于税务机关全面掌握纳税人的收支情况;在个人存款实名制度的基础上,对个人金融资产、房地产以及汽车等重要消费品也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对个人提取现金数量进行限制,减少现金流通量。这些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多头开户、化名存款、收入来源不实等所造成的个人所得税严重流失的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进思路

1、选择适合我国的税制模式

首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我

9 们应摒弃单纯的分类征收模式,确立以综合征收为主,适当分类征收的税制模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仍然采用单纯的分类税制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要通过改革首先向混合制过渡,然后再向综合制发展。其次,分项税制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公平,征管效率低下,不利于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的发展。而以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制真正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体现量能纳税的原则,真正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的目标。

2、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和费用扣除标准

重新设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考虑通货膨胀、经济水平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适当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和增加扣除项目,实行 “少档次、低税率”的累进税率模式。可以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相应确定减除费用标准,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这样做既可以更好地符合实际状况,也有利干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扣除项目。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因素,设立相应的扣除项目。这样将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3、对纳税人主体由个人向家庭转化的建议

(1)家庭界定原则:“小家庭”兼“有限真实负担”。“小家庭”作为一个纳税家庭是指以夫妻为家庭主体,包括赡养的夫妻双方父母,以及抚养的子女,并由家庭成员收入真实负担;“有限真实负担”

10 是界定另外一种情况的家庭,即取得收入的人与负担的家庭其他人在纳税期不居住生活在一起,比如,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人分别位于两地,但家人的主要生活开支来源于务工人员。这种情况下,纳税家庭界定为包括由务工人员真实负担的父母以及配偶子女有限人员。当然,特殊情况下(如家庭其他成员无任何经济来源,且未成年或丧失劳动能力;有血缘关系但不在一个家庭居住而且单身),纳税家庭人口可扩展,但需要税务部门审批。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还比较低下,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可以考虑对直接从事农牧渔业生产的家庭暂不纳入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2)扣除项目及标准:“标准系数法”。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或家庭“纯收入”征收的税,“纯收入”它代表着个人或家庭的真实负税能力。为获取收入而支付的成本费用等一系列可以据实全额扣除。但由于家庭成员的情况差别较大,其基本生计费用如何合理扣除是一个既涉及公平又涉及效率的问题。根据年龄段规定不同家庭成员的基本生计费用扣除系数,基于既公平又合理简便原则。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将家庭人口分三类,适合三类扣除系数:一类是处于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人,规定其基本生计扣除系数为1.5;一类是已完成义务教育的成人,规定其基本生计费用扣除系数为1;另一类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基本生计费用扣除系数规定为0.5。即假如规定系数为1的人的基本生活费用扣除标准为1000元,那么扣除系数为1.5的人的基本生活费用扣除标准为1500元,扣除系数为0.5的人的基本生活费用扣除标准为500元。对于允许扣除的其他项目,家庭年末申报扣除时,应提供相应的合法扣除凭证。(3)

11 家庭收入监测与统计:加快推进纳税网络电子系统建设及配套制度建设。①建立个人纳税号制度。每个人必须在税务系统获取唯一的纳税号码,该号码还能够识别纳税家庭号码。纳税号制度在于防止纳税人通过变更姓名隐匿或分解收入,从而达到逃避纳税目的。个人在银行开立账户、获取收入和支出均应提交纳税号,相关单位将每个人的收支信息都登记在纳税号下。严格限制现金支付,在支付时,要求收款人提交纳税号,将现金支付相关信息报送税务部门。②建立诚信纳税与个人的未来发展及福利(如就业、贷款、社会福利等)相联系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大对逃税者的查处和惩罚力度,使纳税人能够积极纳税。此外,应辅之建立纳税举报制度,积极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③做好宣传培训工作,让每个公民了解熟悉税法,能够按照申报流程熟练申报。同时,税务部门应为纳税家庭办税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④转变政府形象,成为清廉、高效、亲民政府,要让纳税人真实地感受到政府珍惜纳税人的税款,使税款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各级政府领导人员特别要做到积极带头申报纳税,并接受媒体监督,为普通纳税人做示范效应。

五、小结

2011 年的个税改革在物价大幅度上涨,工薪阶层收入水平明显下降、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呼声中推出,尽管这次改革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功,改革的措施不仅仅是单纯提高个税起征点的问题,而是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征收模式,并以家庭为主体征收,改革的目的是保证民众的生活水平,保障广大工薪阶层的利益,尽管改革的

12 规模大,难度大,但它对于促进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差距是大有裨益的。个税的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考虑纳税人家庭状况,而不是简单的个人总收入。这是广大纳税人,尤其是工薪阶层所期盼的。

13

参考文献

[1]贾鸿.浅析个人所得税改革[EB/OL].2006(11).[2]袁振宇.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的几点思考[J].税务研究, 2007,(02).[3]刘玫.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的思考[J].税务研究,2007,(03).[4]刘佐.关于中国税制改革发展趋势的思考[J].2007,(01).[5]王浩然.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对策[J].辽宁经济,2007,(08).[6]潘素琼.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J].经营与管理,2008,(06).[7]代艳莉,朱红晖.浅议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税务,2010,(10).[8]杨志勇.十二五期间的个税改革:方向与重点[J].西部论丛,2010, (10).[9]刘拥军.我国个人所得税现关分析与改进对策[J].天津财经,2010,(10).[10]蒋永旺.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11]郭恒泰,葛丽娟,贾明春.税务会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8).[12]李龙.以家庭征个税到底有多难?[N].广州日报,2010(08).

14

我国财政透明度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和改进措施初探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与改进措施

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与改进措施

幼儿园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绩效考核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九年级学生成绩现状分析和改进措施座谈会

我国所得税现状分析和改进措施
《我国所得税现状分析和改进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