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2: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 12·

中国水土保持 SWCC 2008年第 2期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张长印 ,宋晓强 ,王海燕

(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 10005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3.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西安 710004)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水土流失

[摘 要]生态文明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高度负责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态文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水土资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j由自然和人为开发建设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水土保持统筹协调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科学配置多种措施,确保人 1:

7、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2008)02—0012—03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的高度负责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生态文明作为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的经济增长依然没能突破“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模式 节约和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水土资源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只有重视和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才能真正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落到实处。

1 生态文明的诠释 1.1 生态文明的提出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的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以往的文明,主要着眼于物质层面,关注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时,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第一位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了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使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要付诸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保护资源与环境运动逐渐兴起。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序幕。伴随着人们对公平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形成。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阐述『町持续发展的概念。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中国政府早在 20世纪 90年代就开始提及生态文 明。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曾预言 21世 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2002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被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高度,将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较之以往,提法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地位更加突出:

1.2 生态文明的涵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哲学命题。人具有生命性、能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自然界则具有客观性、可变性、可知性、先在性和前提性等特征,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这些特征主导下人与自然辩证关系认识的升华乍态文明是指人类在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下,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生态文明强调的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动植物及其环境构成平等互动的关系格局。也就是说,地球上一切生物及其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一切生命体不论动物或植物都具有同等重要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发展的更高阶段的文明。生态文明践行了人类与自然平等的主动和谐,它既超越了农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被动和谐,又超越了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对立,因而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飞跃 -2]。

2 水土资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

水和土壤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资源在自然界中是死的地壳和生活在地壳上有机体之间的媒介,将无机界和有机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连接起来,推动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人类社会发展。如果离开水和土壤,那么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文明也将难以为继。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土地的构成来看,它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包括土壤、地貌、岩石、植被、水文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土壤和水是两种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土地之所以具有生产力,是因为它拥有土壤和水。没有土壤和水,土地就会失去生产力,就不能生长植物,也不能繁衍动物,更不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环境。从人类已有的认识水平来看,即使在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仍然离不开土壤和水。如果没有土壤和水,那么陆地上所有动植物包括人类只能走向灭亡,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水和土壤的重要作用。离开水和土壤,谈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毫无意义 J。

纵观历史,因水土资源破坏,进而导致文明衰落的事例,并不鲜见。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得益于过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曾经森林茂盛、水草丰美,土壤肥沃、易于垦殖,有利于农牧业发展,适宜于人类生存。远古时期,一些氏族部落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随后炎帝、黄帝融合其他部落,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从公元前 2l世纪夏朝开始 4000多年的历史 ,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王朝在此建都长达 3000多年。公元前 2000年,黄河流域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但是,我们的祖先在发展农业文明的同时,也犯了其他民族同样的错误,忽视对农田、森林、草原的保护,破坏了文明赖以存在的水土资源,特别是土壤资源。自秦汉开始,由于毁林开荒、垦草种粮及战争的影响,林草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严重的水土流失把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千沟万壑,沙化日益严重,以至于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泥沙的淤积,抬高了黄河下游河床,使其平均高出地面 3~10m,最高达 13m,形成 “悬河”,加剧了洪水灾害,使黄河成为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害河。

史学家们经过考证发现,战争、政治腐败、经济萧条都很难完全毁灭一种文明,而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夺导致水土资源的破坏,引发生态灾难,却能从根本上毁灭一个民族的文明。世界文明发祥地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如此,中国历史上楼兰古国文明、丝绸之路的消亡也是如此。正如有人曾经说过“文明人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下留下一片沙漠”。对此,恩格斯做过深入透彻的分析,他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他们这样做,竞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洪水更加凶猛地倾泻到平原上。”

3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土流失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水土资源或者滥用水土资源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状况是衡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水土资源破坏,恶化生态环境,进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从现实看,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56.92万 km ,占国土总面积的 37.18% ,年均流失土壤约 50亿 t。水土流失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的省(区、市),不但发生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而且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也存在;不仅发生在农村,而且在城市、开发区、工矿区也大量产生。水土流失对我国的国土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和生态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掉的耕地约7万hm 。东北黑土区初垦时黑土层厚度为 50 ~ 80em.现已平均减少了一半,有些地方的黑土已流失殆尽,无法耕种,仅侵蚀沟扩展损失掉的耕地就达 48万 hm 。西南地区石漠化面积已发展到 30多万 km ,而且每年还在以2% 一4%的速度扩展,许多地方到了无土可流、无地可耕的境地。据调查,仅贵州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达 2万 多 hm ,云贵地区在近几十年时间内,由于土壤的迅速流失,使得很多地方成块的耕地消失,农民不得不种窝窝地、草帽地。按照现在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几十万公顷土地的黑土层将彻底流失掉,我国最大的“粮仓”将不复存在;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番,近1亿人口将失去生存空间。 目前,我国约 80%的农村绝对贫困人 口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区,这些地区长期不能摆脱贫困,主要原因是坡耕地面广量大。这些坡耕地既是群众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也是水土流失的源地。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群众俗称是“种一年地,扒一层皮”。由于水分和肥力随土壤流失而流走,致使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数量不断减少,生产力越来越低下,特色产业很难发展。为了解决生计,不少地方的农民不得不向更陡的山坡开垦,从而产生新的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愈穷愈垦、愈垦愈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削弱了当地农业生产基础,直接导致和加剧了农民的贫困,恶化了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不协调。

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数据,“十五”期间,全国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共有 76810个,扰动土地面积达到 5.53万 km ,新增弃土弃渣总量 92.1亿 t,新增水土流失量9.5亿 t。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估算,我国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将产生弃土弃渣总量 100.27亿 t,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 10.o9万 t,分别较“十五”期间增加 8.8% 和 6.7% 。如果按这一趋势发展,开发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造成的破坏,很可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势必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就可能落空。加快水土流失防治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4 水土保持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远古的“平治水土”,到现在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乃至近年来总结形成的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水土保持始终是人们长期同水土流失作斗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积累。实践证明,与任何单一的措施相比,水土保持能够充分考虑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科学配置多种措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4.1 水土保持寓生态改善于生计改善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着眼于生态改善,着力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即将生计改善和生态改善有机结合,是水土保持的特色和重要原则。水土保持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区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挖掘。除合理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荒沟、荒沙等劣质土地外,还有效利用梯田地埂,窖、塘、库、坝周边以及渠道两旁土壤,积极培育资源。将地埂作为农业生产资源,积极培育地埂作物。通过综合治理,增加了基本农田,配套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生产道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粗放式、广种薄收农业生产方式,扭转“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局面,实现高效集约化经营。

长期实践证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资源;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将生态改善贯穿于生计改善之中。

4.2 水土保持寓生态改善于经济发展中

当今世界,一方面,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决定了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国家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有赖于经济发展。由此看来,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长期趋势。

从当前形势来看,能源开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但同时超强度、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将会剧烈地扰动地表,破坏水土资源,由此引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对此,水土保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通过实行 “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人为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隐患,真正达到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寓生态改善于经济发展之中,有效化解经济建设与水土资源保护这一矛盾。

4.3 水土保持是中华民族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水土保持蓄住了水、保住了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变单一生产为农林牧全面发展;增加了地表植被,建设了秀美山川;减少了入河泥沙,减轻了洪涝灾害;防风固沙,减轻了风沙危害;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土保持工作做过很多重要批示。朱德委员长指出“水土保持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毛泽东主席在《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后批示:“很高兴地看完了这一篇好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1993年国务院 5号文件明确了“水土保持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再造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

进入 21世纪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事实表明,水土保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中华民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苏泽群.简谈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1999—3—1.

[2]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 [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3]弗 ·卡特,汤姆 ·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庄歧,鱼姗玲,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4]杨庭硕.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张长印(1960一),男,陕西周至县人,高级工程师,处长,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和科研工作;宋晓强(1966一),男,陕西武功县人,工程师,处长,在读硕士,从事水土保持政策研究、监督执法和项目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07—12—10

(责任编辑 孙占锋 )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

生态文明与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

幸福观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十二五”期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亮点纷呈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
《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