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两个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9:37: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班音乐:会动的身体

设计意图:

一、选材的依据:

1、源自“新教材”的创新实施

中班《学习》教材中“身体的秘密”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关“认识自己身体的主要部分,体验它们的作用”等内容与要求均是十分有价值且对于中班孩子来讲必须获得的经验。

2、源自本班幼儿发展实际的需要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喜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教育工作者困惑的一个问题。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情境,以游戏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我的身体真有趣》这首歌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生动、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学习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由于主题的开展,孩子们对于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非常的感兴趣,经常会听到他们在议论,这是哪里,它有什么本领。于是结合幼儿的兴趣以及中班幼儿歌唱发展的需要,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价值的分析:

? 在游戏中感知歌曲《我的身体真有趣》。

? 了解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尝试跟着音乐有节奏活动身体,提高肢体动作表现力。

? 增强幼儿合理控制自己声音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的内涵:

? 情感与态度:为自己有灵活的身体而高兴。

? 能力与认知:在游戏中感知歌曲《我的身体真有趣》,了解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

四、活动环节与教学法设计:

本次活动环节的设计力图体现层次感、逻辑性。主要预设以下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 环节一:去小木偶家做客

——以去小木偶家做客的情境导入,使幼儿投身到情境中,为之后的环节做好铺垫。

? 环节二:小木偶动动

——通过此环节,让幼儿感知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 环节三:音乐门铃

——通过幼儿已有经验的展现,以及与新经验的结合,使幼儿的游戏中学唱歌曲。

? 环节四:屋顶花园舞会

——在情境下,以音乐游戏的方法导出活动,环节流畅、自然。让情境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中感知歌曲《我的身体真有趣》,初步学唱歌曲。

2、了解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尝试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活动身体。

重点:在游戏中感知歌曲《我的身体真有趣》。

难点:了解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尝试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活动身体。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

? 学会《我的身体真有趣》的儿歌。

? 在前期活动中,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有初步的认识。

2、环境与材料准备:

? 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去小木偶家做客 → 小木偶动动 → 音乐门铃 → 屋顶花园舞会

一、去小木偶家做客

节奏:“今天去小木偶家做客,让我们乘着节奏火车出发吧!”(幼儿介绍小手的本领)

“火车到站啦!去小木偶家要经过一条小河,翻过一座山最后再穿过一片森林,小心不要掉队哦!”教师弹奏钢琴高、低音区,引导幼儿根据音高和节奏做动作。

(说明:通过此环节情境的引导,让幼儿投身到情境中去。)

二、小木偶动动

1.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重点提问:

小木偶家到啦!到小木偶家你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他开门?你们家的门铃是怎么样的?小木偶家的门铃是音乐门铃,是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木偶开门啦(教师扮演小木偶)“小朋友,你们好!欢迎来到我家做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件礼物,一支有趣的木偶舞”(教师跳木偶舞)

2.“我刚才跳舞的时候身体哪些地方动了呢?”

(说明:通过此环节引导,让幼儿了解身体的部位和名称。)

3.进一步感知歌曲旋律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跳跳这支木偶舞呢?(请幼儿和小木偶一起动动身体跳跳舞)

(说明:通过此环节引导,让幼儿反复感知歌曲《我的身体真有趣》。)

三、音乐门铃

1.复习儿歌

老师告诉我你们学了一首儿歌《我的身体真有趣》你们能把这首儿歌送给我吗?准备好了吗?

(说明:通过已有经验的展现,为下环节学唱歌曲做准备。)

2.填词唱歌

重点提问:

(1)你们的儿歌真好听,你们能把儿歌装进我的音乐里吗?(幼儿跟着音乐轻声歌唱)

(2)真好听,小朋友我想把你们唱的歌录进录音机里,变成我家新的音乐门铃,好吗?(幼儿再次唱歌,教师用录音机把幼儿的声音录下来。)

引导语:木偶录音机开始录音咯;跟着我的门铃轻轻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3)真棒,真棒,我还想再录一遍。然后去我家的屋顶的花园里开个木偶人舞会吧。音乐录好了,现在我们要坐着电梯去屋顶花园咯!

(说明:以游戏的形式不断的让幼儿感受、表达歌曲。)

四、屋顶花园舞会

1.电梯乘到一层楼(C调),电梯乘到二层楼(D调),二楼有许多可爱的小鸟,请你们用美好的声音唱歌,不要把小鸟给吓坏了。我们一起再到三楼去吧(E调)

(说明:以情境的方法进一步让幼儿感受、表达歌曲,控制自己的声音。)

2.花园到啦,现在我宣布舞会开始啦。我们一起来做小木偶好不好?我们一起打声招呼,我要找个好朋友握握手(幼儿模仿木偶的动作跳舞)

3.你们学木偶学得可真像啊,让我为你们拍张照,等会儿,相机喀嚓一下,请你告诉我小木偶你的身体哪里会动动?(音乐播放到一半停下,老师提问,XXX小木偶,你的什么地方会动动?)

(说明:此环节让情境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升华。)

附歌曲:

我的身体真有趣

1=c 2/4

(5 5 3 3 ︱ 5 5 3 3︱ 6 5 6 3 ︱ 5 5︱)

5 5 3 3︱ 5 5 3︱5 5 3 3︱5 5 3︱

我的 身体 真有 趣,你的 身体 真有 趣 ,

5 3 ︱ 6 6 5 ︱5 5 3 3︱6 6 5︱

都 有 圆圆的 头, 有肩 有胸 又有 腰,

5 3 ︱ 6 6 5 ︱5 5 3 3︱6 6 5︱

都 有 小小的 手,有膝盖 有屁股又有 腰,

5 5 3 3︱ 5 5 3 3︱6 5 6 3︱ 5 5︱

我的 身体 你的 身体,真呀 真有 趣 呀! 活动评析:

此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以去小木偶家做客为主线,通过“坐音乐火车———小木偶家的音乐门铃——跳跳木偶舞——录制新门铃——乘电梯去屋顶花园舞会”这一系列的情景,让幼儿感知《我的身体真有趣》这一乐曲。活动的游戏、情境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贴合幼儿情感和技能的发展需要,也使整个音乐活动生动、精彩。

中班美术:在雨中

活动目标:

1、用线条与图形组合,表现人物的简单特征。

2、感受在雨中玩耍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雨中玩的经历

2、音乐:小雨点、雨声

3、水彩笔、画纸、蓝色水粉颜料、抹布

4、雨天背景图、绘画好的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雨声,回忆已有经验

提问:

1)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雨声)

2)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小结: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雨鞋,撑上雨伞,听到好听的雨声,下雨真开心!

2、说说玩雨的经历

提问:宝宝,你们在玩过雨吗?和谁一起玩的?你是怎么玩的?

小结:我们可以踩踩雨塘,可以„„,可以和小雨点做游戏。

3、播放音乐:小雨点,感受雨中玩耍的情景

师:在雨中玩可开心了,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在雨中玩一玩吧!(师幼一起做玩雨的动作)

价值分析:通过再现幼儿在雨中玩耍的经验,说说、做做在雨中玩耍的情景,体验在雨中玩耍的快乐。

二、讨论演示

1、教师演示绘画人物在雨中玩耍的情景(出示雨天情景)

师:在雨中玩真开心呀!这么开心的事情我们要把它画下来吧!

提问:1)谁想进来玩雨呢?(邀请一位幼儿,并且观察该幼儿的特征,如头发、衣服、手的动作等)。

2)你是怎么玩雨的?你的小手是怎么样的?(重点:手部的动作)

2、幼儿演示绘画人物在雨中玩耍的情景

提问:又有哪位小朋友想到雨中玩了。(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画人,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画的情况做重点的指导。)

小结:下雨咯,下雨咯,有好多宝宝都来玩雨了。(把很多娃娃的图片贴满画面,注意宝宝的布置位置)。

3、用手指添画小雨点

提问:1)找找雨点在那里?(好多短线条成雨点)

2)滴滴答答下雨了,小雨点落到了宝宝的身上,落到了地上。(演示手指添画雨点)

价值分析:演示用线条与图形组合的方法,引起幼儿表现人物在雨中的情景的兴趣。

三、幼儿创作,指导要点

师:现在就请把你们的好朋友一起邀请到雨中玩耍吧!

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画上很多的宝宝,把画面画满。

2、提醒幼儿注意手臂的位置与手部动作。

3、提醒注意运用蓝色颜料和手指添画雨点。

价值分析:幼儿大胆运用线条与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与同伴在雨中玩耍的情景,体验在雨中玩耍的快乐。

四、交流分享

1、谁在雨中?你的好朋友是谁?(一起数数)

2、什么时候不可以在雨中玩?

活动反思:

下雨的时候孩子们会觉得日子太没劲,不能出去玩滑滑梯,不能在操场上奔跑,不能出去散步,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在雨天里也能找到快乐,选取在雨中玩耍这个情景,运用拟人化得手法设计活动情景,在讲讲、画画的情境中,感悟在雨中玩耍的快乐。在活动中,运用单线条绘画人物的手脚,让幼儿更好的掌握人物手部动作的变化,把自己玩雨的各种动作,用画笔描绘下来,从而培养幼儿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知道可以运用画笔把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的方法。在活动中,运用手指点画添画小雨点,进一步让幼儿感受下雨时候的快乐。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很高涨,也很开心,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用线条与图形组合,表现人物的简单特征得方法。

阅读教案两个

两个橘子教案

31 两个谜语 教案

教案:两个好妈妈

两个娃娃打电话教案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教案

《人有两个宝》教案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教案

《大熊猫的两个愿望》教案

两个邮递员中班故事教案

两个教案
《两个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阅读教案两个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