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泽东诗词修辞艺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5: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毛泽东诗词修辞艺术分析、

毛泽东的文章雅洁、简明、深刻、生动,既符合传统的文章规范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他的文章中,几乎调动了尽可能多的修辞手段为其表达思想服务,尤其“引语”的大量运用,使他的文章既通俗易懂,又深刻精辟;既幽默风趣,又博雅深赡。毛泽东使用“引语”出神入化,充分体现了他善于提高

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的卓越的语言运用能力。

摘 要:毛泽东同志是二十世纪东方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他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其诗词风格的豪迈奔放,主要是依靠用典、夸张和对比为载体,因此,读之使人激动、喜悦和振奋。作者具有广博的史识,能灵活、巧妙地用典,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夸张修辞艺术使作者的感情能跌宕起伏、纵横驰骋,对比鲜活,爱憎分明,动静相生。给中国诗史增添了新鲜血液。

关键词:修辞;用典;夸张;对比

仔细阅读毛泽东同志的近百首诗词,认为这位无产阶级歌手,他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又对诗词的风格进行创新,具有政治家的气度,又有革命家的经历所赋予的特殊诗人内质。南宋刘勰说过“经过修辞的‘出言之善,则千里应之’”,我则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诗歌“能千年应之”,其原因是不仅经过修辞,而且经过了好的修辞。就他所有的诗词中所涉猎的修辞艺术看,最普遍的是对偶、排比、比喻,其次是双关、反语、比拟、倒装、反复、叠字等等。但我认为他的诗歌特色,主要是豪迈奔放一路,能够显示这种特色所用的修辞主要是用典、夸张和对比。

一、用典

毛泽东同志的用典特色,不论是化用前人诗句,还是古代名谣;不论是神话,还是寓言;不论是名人故事还是小说,不论是直接引用还是化用;不论是叙事抒情,还是写景状物;不论是议论还是表志向,总能手到擒来,得心应手,为我所用,流转圆美,隽永新奇。可见作者具有卓越的史识和高超的艺术才能。如:

(一)体现在叙事方面的有:

“挥于从兹去”《贺新郎•别友》借用唐代李白《送友人》“挥于自兹去”,这是写和爱人杨开会的长沙之别,体现的是革命伴侣和革命友情,这种情谊是革命者战友情谊,体现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奋斗精神。超出了一般的惜别之苦情,反映了一个职业革命者对待儿女柔情与革命事业的基本选择。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庆子•逍遥游》中有“鹏起飞时‘水击三千里’”,用此叙述作者少年之时在汹涌澎湃的湘江水中游泳的情景,体现了作者的进取心和斗争精神,塑造了慷慨激昂、心忧天下的热血青年群像。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从《 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化用唐李贺《致洒行》中“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是化旧句以表新意,意思是比喻中国的解放使得各族人民及作者本人的激动与喜悦,表现出一种壮美的激情和豪放的气概。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水调歌头•游泳》,花用古代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和“才饮长沙水”相对,传达出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又体现了作者繁忙的行程。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喜闻捷报》借用《汉书》中的“大雁传书之说”,

叙述的是自1947年3月,红军撤离延安,离别了延安的乡亲父老,断绝音信的联系,表达了作者对延安乡亲父老的思念、牵挂与关切。

(二)用典以写景的有:

“一年一度秋风动,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2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唐杜牧《山行》中有“霜叶红似二月花”,这里作者表达的是一种开阔辽远的秋天景色,使作者的心情轻快明亮而振奋。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菩萨蛮大柏地》话用唐带温庭 词《菩萨蛮》中“雨后却斜阳”句。这里写的大柏地雨后天晴,鲜明亮丽的山村风景。

“飞起玉龙二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念奴娇•昆仑》化用前人的诗句(战罢玉龙二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句,(原意写的是飞雪),这里写的是昆仑雪山的高与寒,化静为动,境界阔大,雄伟壮观。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虎踞龙盘”——借用三国时诸葛亮“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形容地势优异。这里也是写钟山的地势优异,“今胜昔”表达了南京解放后人民的激动自豪。“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化用唐代杜甫《丹青引》中“英姿飒爽来酣战”句,翻出新意写出了女民兵的豪爽而矫健,奋发向上的尚武精神。

“人山纷赞陈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七绝•观潮》化用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铁马冰河入梦来”句,意为钱塘江涌潮袭来时,如千军万马杀上阵来的雄师劲旅吼声震天之势。

(三)用典以抒情的有:

《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杨柳轻飏 ○3直上重霄九”、“问寻吴刚何所有”、“寂寞嫦娥舒广袖”等诗句是借用古代神话以传达痛惜、悼念自己的亲人和为推翻了反动派的伟大胜利而欣慰喜悦,表现出革命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高昂笔调。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借用唐代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红如雨”。意思是说桃花随着自己的心意翻波作浪,表达了作者为能消灭吸血虫而高兴,仿佛自然界也因为人民改变命运而欢欣,而改变了命运的人民,也意气风发的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帝子乘风下翠微”、“我欲因之梦寥廓”等句《七律•答友人》是借用古代神话“娥黄和女英的凄丽故事,哀怨悱恻的情调”及唐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句,显示出对爱情的忠贞和思念,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及对故乡未来深深的祝福。成功地把优美动人的神话与日新月异的现实状况以及瑰丽如画的梦境熔为一炉,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七律•有所思》化用南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凭阑处潇潇雨歇”句,表明作者在壮怀激烈的心绪下,依然保持理智而有所思,配以“故国人民有所思”,将个人的思绪转到大众情绪之中,从侧面说明了作者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人民大众是可以依靠的力量。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七绝•贾谊》化用李商隐《贾生》中“贾生才调更无伦”,表明作者赞同李的评价,认为贾谊确实具有卓越的政治眼光和文学才能。

“千古痛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七律•咏贾谊》这里借用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典故。贾谊又对屈原的死颇不以为然,而又暗含贾谊因梁怀王堕马死而忧伤死去的典故,表达的是作者对谗言 臣的痛恨,对贾谊和屈原壮志未酬的悲哀惋

惜。

(四)用典以议论的有:

“子在川上易,逝者如斯夫”直接借用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放”句。(孔子在沙上说:“流去的象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的不停留。”)表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具有深邃的哲理。“艾萧○4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七绝•屈原》“艾萧”“椒兰”也应用在抒情类上,化用屈原《离骚》词语,爱憎分明地表达了对屈原高尚人格的赞美,抗争精神的认同以至以身殉国的悼念。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针对柳亚子“分湖便是子陵滩”而言,化用《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安徽濠水桥看水中游鱼或《左传•隐公五年》隐公观雨的典故。委婉劝告柳亚子先生以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不要因为一时意气用事而牢骚太多,对个人、对国家建设不利,暗示柳亚子留下来参政,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

“萧瑟秋风今又是,挽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化用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句,认为曹操其人,文治武功,皆有可观之处,但更为肯定的则是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更有精生白骨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借用,《西游记》第27回说白骨精是从一堆粉骷髅里变出来的,这里喻当时所谓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各个派别及他们之间的斗争。表明了与郭沫若同志不同的看法。因为当时郭沫若有“千刀必剐唐僧肉”《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毛泽东的观点是主张对唐僧式的糊涂人物要加以批评教育,从而孤立敌人,让革命人民如同孙悟空“奋起千钧棒”那样的扫除妖风毒物。“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春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卜算子•咏梅》,借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反其意而用之,作者的观点和陆游在词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孤苦寂寞不同,他认为梅花虽处严酷环境却仍然绽放,能最早为人报春,而又不居功自傲。这俨然是中国共产党人开阔的胸怀与谦逊态度。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5撼树谈何易”《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蚂蚁缘槐夸大国”借用唐李公佐小说《南柯太守传》的典故,“蚍蜉撼树谈何易”借用唐韩愈《调张籍》中“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句,此表达作者对苏联自以为是的反华敌人的嘲讽与打击。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贺新郎•读史》借用唐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句:“人世难逢开口笑”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句,表达了人类在奴隶社会和建设会封建社会深受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过着苦难无笑脸的生活,及阶级斗争的特点和结果,流血遍野。

而“盗趾庄屩 ○6流誉后,更陈王○7奋起挥黄钺○8”句是借《荀子•不苟》中人物“盗趾”和《议兵》中人物庄屩,还有陈胜的典故,,用以歌颂当时被压迫阶级的起义领袖,体现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他们要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外侮需人御,将军覆采薇”《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借用先秦《诗•小雅》中《采薇》篇“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士兵历尽艰险,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饿”的典故。表达了对戴安澜将军不辱使命,奔走抗日前线斗战,在撤回本国途中遭日军伏击,不幸牺牲的英雄气概。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化用杜甫《缚鸡行》中(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说明国际间的某些事情象鸡虫得失这么渺小,人们为这些小事而勾心斗角是可悲的。而同学的友谊常在,过去的事不值提,只是一些鸡虫得失的小事。

(五)用典以言志的有: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上句化用唐代李白《宣州谢眺饯别书叔云》“欲上九天揽明月”句,下句典出晋代潘龙《鳖赋》“有东海之巨鳖,乃负山而吞舟”,这是用典与夸张的兼用。表明作者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论前进的征途中还有多少困难,只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便能战而胜之的豪情壮志。

“六月天兵惩腐恶,万里长缨⑩要把鲲鹏○11缚”《蝶恋花•从汀川向长沙》借用《汉书、终军传》中终军出使南越,请受长缨,说要把南越国王缚住带回来之义和《庄子、逍遥游》中“鲲鹏”之褒义贬用为巨大的恶魔,以表达作者征讨腐朽罪恶的国民党军阀的信心和决心。

“不周山○12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围剿》用《淮南子•天文训》中触倒不周山的贡工来比喻决心打倒反革命统治的工农军和革命群众。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化用南宋刘克庄《贺新郎》词“问长缨何时在手,缚将戎主?”句来表达一定要全副精力捉住蒋介石。“孤鸿铩羽○13悲鸣镝○14,万马齐喑叫一声”《七绝•刘 蕡》引用清代龚自珍“万马齐喑救可哀”句,写中唐 英勇无谓,敢于战斗,主张对宦官虽强必诛而后被贬,客死柳州”的史实,抒发了对 的赞美和深切的同情及对宦官的痛恨。

二、对比

毛泽东诗词中的对比手法,总是非常鲜明。古今英雄人物对比,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的对比,景物明暗对比,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从而激发起强烈的爱憎感情。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以敌人的万千之态、重重包围和我军同仇敌忾、牢不可破、稳如泰山、严阵以待、坚强必胜形成了有力的对比,此属形势的对比。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族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抗。收拾金瓯○15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这是上下阕通过两副迥然相反的现实画面,突出新与旧、痛苦与喜悦的强烈对比。并用“一枕黄粱”的典故在讽刺军阀混战以达到“武力统一”,犹如痴人说梦的同时,含蓄表达了只有正义的人民战争才能创造真正的“桃花园”似的幸福生活。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这是景物明暗的对比,山色如此浑暗,夕阳如此殷红,具有浓丽的色调,又有开阔的境界,配合着作者对娄山关胜仗和遵义胜仗的喜悦,和对一切困难的藐视。

《沁园春•雪》中,上下阕之间分别从“如何样的英雄才配得上如此多娇的江山,把古今英雄进行鲜明的对比,按照朗加纳斯○16的观点,崇高有自然的、有社会领域中人的(《论崇高》),这里的自然景物是崇高的,而配以他的英雄人物也应是崇高的,从而说明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大众,才配做如此多娇的江山的主人。历史上的英雄应随着历史进入到历史的长河里去了。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之鞭”《七律•到韶山》这里说被奴役的农民,扛着红旗,拿起梭标建立农民武装,而蒋介石却用罪恶的魔掌高高地举起了皮鞭。

形成了革命武装与反革命武装的尖锐激烈的对比,而又以“喜看稻淑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来说明革命武装必胜,胜利是人民的这一观点。

“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冷”、“热”的强烈对比,写出了诗人对世界各种反华势力轻蔑不屑,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华大地上出现的高涨热情的自豪。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可耕田”《七律•登庐山》作者认为“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对小农经济的改造,比起陶渊明的“桃花园”更为宏大和辉煌。

“雪压东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吹暖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17。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七律•东云》。针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裂,国家又面对经济困难,苏共的猛烈攻击这样一个严峻局面,似白云压顶花木凋谢般恶劣,然而却有微微吹暖气,梅花独放之新境,暗伏生机,象征革命者并未被困难压倒。敢于驱除虎豹、熊罴。正是正反力量消长的对比,英雄主义人物气概与小人的对比,革命者必胜,反动派必然灭亡对比的乐观英雄主义气概。

《念奴娇•鸟儿问答》中,“鲲鹏”与“蓬间雀”完全不同的态度,歌颂了世界革命运动中大鹏似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博大胸襟和无私无畏的品格,抨击了蓬间雀似的卑琐自私的机会主义者。

三、夸张

夸张的修辞在诗歌中,夸大与缩小相应使用,要么纵横驰骋,要么起伏跌宕,使作者的感情无限延伸,尽情舒展。使生理的满足和心理的畅然在时空中得到有机的契合,更好地表达了作者战天斗地、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情怀。

《十六字令三首》中,“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18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

第一首写山高而雄浑,第二首写山多而磅礴,第三首写山高而尖,尖而利。这些山可以理解为对红军长征中所经过诸山典型特征的艺术概括,也是红军驰骋纵横的流动空间,也是敌强我弱形式下红军生存的空间。这是借山之势,喻红军顶天立地的壮伟,不过就咏山而言,实属夸张。

《七律•长征》中,“远征难”,概括了万水(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千山(大庚岭、骑田岭、荫渚岭、都庞岭、越城岭、乌蒙山、岷山)自然之险,还有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只等闲”,表现了对长征途中一切困难的藐视。这静景的逶迤、磅礴态和动景的细浪、泥丸态既是鲜明的对比,又是极度的夸张,这一“暖”与“寒”,既是心理与生理的感受,又是本能与意志的通感。这种夸张给人以大如天、细如丝的矛盾统一之效果,真是抑扬得体,赏玩过瘾之效果。

《念奴娇•昆仑》中,作者要用倚天宝剑把莽莽昆仑裁成三截,一截遗○19欧,一截赠美,一截还日本,可谓夸张极致。表达了诗人顶天立地,驱策山河的博大胸怀与宏伟意志。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以动感形式到夸张效果,折射诗人气概,无不为之钦佩之极。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滇,诗人兴会更无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上阕与下阕形成鲜明的历史画面。中国人民黑暗难熬的日子过去,欣欣喜悦的日子到来,形成的对比强烈而新颖。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这里三十八年已过去,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而且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句来说明不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困难,只要有大无畏的抗争精神,便能战而胜之。

综合以上内容,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人格是庄严伟大的,具有卓越崇高的思想。诗词风格大多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且豪迈奔放,慷慨乐观,雄浑博大,美景满神州,世事跨千年,情系天上人寰,言志凤凰涅磐,得以实现他如此的诗词风格,在修辞艺术方面,主要体现诗词特色的是用典、对比、夸张,当然其他的手法不泛,特别是对偶,但对偶是诗词最普遍用到的,在本文中就不作详谈。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中华书局1983.

[2] 王宝大.文采?语言文字美的多元呈现 .北方论丛 1994年2期.

[3]涂怀程.试论毛泽东“两行诗” , 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 第一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4] 谷翔云 .诗歌与浮雕,技巧与思想——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语文教学通讯 1980年1期.

论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修辞艺术分析
《毛泽东诗词修辞艺术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