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中国特色的“新华体”文风该改了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6: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特稿/有中国特色的“新华体”文风该改了

星岛环球网

对于在中国工作而使用中文的外籍记者,与家乡的“差距感”除了采访空间的松紧不同外,另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文字。这还不是指使用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差异,而是独有的文风特色。

根据董桥先生的观察,中共建政初期大量翻译马列及苏联和西方的书籍,在过程中培植出陌生而又新鲜的中文肌理。由于把“国营”概念也引入翻译工作中,产品形成固定的一套规格,民众耳濡目染,自然衍生出一股“进步”的语文风气。

他认为,这种写作思维方式摆脱了传统中文的绳墨,引申出多样而丰富的新词汇,甚至改变了不少中文字的固有意义。“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文章,只要内容扎实、跳出八股框框,泰半都大为可观。”

初来乍到的境外华人,在中国听官员讲话或阅读官方报纸的文章,确实会产生这种“陌生而又新鲜”的感觉;新加坡报社的同事在摘取大陆官方媒体的报道时,也经常必须动手改写,把大家谑称为“新华体”的文字,转化为符合新加坡读者阅读习惯的“正常”表达方式。

虽然接触“新华体”的时间不长,对于“产品形成固定的一套规格”之观察却多有体会。无论是会议发言、电视新闻播报员念的稿子、官员演讲或报刊社论,经常会碰到一些让人读来产生时空错乱感觉的规格文字。

这种文字的特色在于排比整齐,含义正面,形容词多如牛毛,使用得当简练干净,但僵化后就沦为没有营养的原则性表述,远看似冠冕堂皇,近观则陈腔滥调,苍白空泛且毫无内容。

信手拈来的例子就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排除干扰,全力攻坚”、“依法行政,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官员在记者会上的发言实况,听到时的第一个反应是似曾相识;但仔细想想也不足为奇,毕竟这些规格产品的特性正是“放之四海皆准”,哪一个场合都适用。

官方其实已经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政治高度看待,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从中央做起,改革会议制度,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毛泽东很早就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人民日报》2004年的一篇署名文章也认为,领导机关的文件和领导干部的文章讲话,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部署协调、指导工作落实的基本工具,政治性、指导性极强。从这个意义上讲,端正文风不仅仅是咬文嚼字,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

文章要求“同不良文风作坚决的斗争”,并典型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形容文风不正的情况包括“冗长拖沓,长篇大论;华而不实,乱造概念;弄虚作假,内容失实;僵化刻板,千篇1律;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等等。文章警告:“凡此种种,误国误民,贻害无穷。”

子曰:“辞达而已矣”,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今天的中国社会,正需要董先生欣赏的“内容扎实、跳出八股框框”的可观之文。

分数低才进职校,该改了

花木兰课本剧剧本 有修改了一点

浅谈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设计

河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戴帽式”扶贫该改改了

新华小学五年级有学生240人

有中国特色的“新华体”文风该改了
《有中国特色的“新华体”文风该改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华体 中国特色的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