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班主任工作体会点滴

发布时间:2020-03-03 16:17: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班主任工作体会点滴

关键词:主动参与、创造契机、散发个性、渲染氛围

摘要: 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帮助他们成长的过程,帮助他们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我自己渐渐变得成熟的过程。立爱而求美,让班级成为一个精神优美的载体。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对美的强烈追求,对知识的强烈渴求,让纯洁的心灵感受纯洁的教育,构建成一幅完美的育人画卷。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头羊.班主任工作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很难完全参透的艺术,它需要你用心的去揣摩,勇敢的去实践,不断地去领悟。有人说:现在的班主任越来越难做,因为现在孩子的心理越来越复杂。我感到:当班主任不难,难的是当一名有特色的班主任。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可塑性强,是受教育的最佳阶段。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喜动,缺乏经验和自制力,思想情绪不稳定,“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作为班主任,应该培养一个优良的班集体,通过班集体来塑造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团队精神。那么,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使每一个个体都得到更充分、自由的发展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大量的班级管理工作:

一、改革管理方式,学生主动参与

管理体系是班级内部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这就必须创设民主氛围,鼓励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思维,多一个脑袋就多一分创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敢于、乐于参与,班主任要以接纳的胸怀欢迎每一个哪怕是极微小的管理环节的建议或意见。如每周调换座位,针对调位

时人员嘈杂、拖延时间,有学生建议:周五清查桌面、抽屉,周一早上一来就自动 调好座位。这就省却了集体调位的过程,既省时又养成按时的习惯。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其它的问题,也把它抛出来,大家齐商对策,学生自我分析,各抒己见,如:有人总忘记带课本怎么办?值日班长遇到不服管的怎么做?劳动很认真和不认真的人该如何区别对待?许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学生在自我讨论中找到了合理而又有效的方法。由此,又有谁能低估一个儿童的智慧呢?

并且,每天由当值的小组编写一份班级《小主人》报,记录一天班级管理的内容与表现情况。其中,每日一议,是晨会课的教育内容,由组长总结前日的班级情况,表扬好的方面,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要求和希望;每日新闻,记录一天中发生的大事,并对事情做出简短的评论。评论要态度明确、观点鲜明、公平公正、直言不讳。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创造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真、善、美的内涵。

作为班主任的我,由依靠晨会、班会等时间的管理,逐渐向情感时空过渡,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形成了浓厚感情氛围。在管理中,适当放低自己的智商,给儿童更多参与思考的机会,增加其主人翁意识,变被动接收为主动选择,提供儿童自我教育的契机,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对儿童的内化作用,把创造思想渗透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发挥管理对儿童的约束、激励、引导作用,从提高学生生命生活质量的视觉来构建鲜活、灵动的班级精神文化。

二、班干部轮岗,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班干部轮岗,就是让全班所有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我的做法是:废除班长、班委会固定制,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等素质结构有机搭配,形成班主任—值岗小组—全体学生的班级管理机制,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分别担任班级管理的某方面工作,从中选出一名学生为组长。每个小组管理班级为一个月,在

班主任的引导下,负责管理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按照学校和班级的计划要求安 排各种活动,并评估每天的日常行为。在当值的一个月中,组长担任班长,组员相当于班委委员。第二次当值,每小组的同学可以轮流交换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我们说,“把机会给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创造契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而轮岗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锻炼自己的舞台,使许多同学从中锻炼了耐心、细心等优秀品质,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等等。同学们确实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了,既达到了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目的,也使班级工作一步一个台阶地达到理想境界。

三、开展特色活动 散发个性气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向儿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应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培养出每一个教育艺术上的精品。我们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滋润,不是给予而是吸纳,不是外显而是内韵的自然散发。开展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的活动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1.精心安排晨会课:晨会课虽短但其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教师不应让它成为行为教导课或语数的补充课,我们要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纵观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的更新越来越迅速,我们培养的再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狭隘之人,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博大之人。我班周二进行信息交流,让儿童通过电视、报刊或其他人获取各种信息,上至国际形势动向,下至周围偶发事件,把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进行讨论交流,看法虽幼稚,分析也肤浅,但是其高涨的热情与时代的节拍是相适应的。学能迁移,很多知识信息被引入日记、作文中,这不正是信息的意识升华吗?

2.巧妙设计辩论会:根据班级发生的现象或教材内容,组织儿童开展辩论会,

如: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儿童的观点不尽相同,正方从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进 行讨论,反方以小学生不应大吃大喝为切入点进行针锋相对地辨析。进行辩论会的目的关键是培养儿童善于思索、耐心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在别人论述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或从别人话语中找出漏洞予以反驳,促使他们静听深思,减少不假思索的“对”或“错”的机械反应。使儿童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初步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积极轻松去参赛:学校组织各类各项比赛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儿童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班主任充分抓住这增进班级凝聚力、激发蓬勃朝气的契机,激活每个儿童的参赛欲望并付之以实际行动。如学校组织踢毽子比赛,在老师带动下,每个儿童都努力去踢,连平时几乎不踢毽子的同学也禁不住“诱惑”找来毽子练起来。在全班动员起来后的基础上再民主推荐出参赛选手也水到渠成了。如演讲比赛,让演讲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示范演讲,大家听后各抒己见,肯定优点,更多的是提出合理建议和改进措施,不仅使该生克服怯场心理提高演讲水平,也使每个学生从参与中学会了如何充分全面地展示自我。

四、美化外部环境 渲染文化氛围

班级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必须会潜移默化地滋养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创设一个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外部环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激励其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以高尚的情怀去生活。

1.开辟多能“知识窗”。把谜语、名人名言、智力拼搏、脑筋急转弯等请到儿童的世界中来。

2.设置勤俭“聚宝盒”。“聚宝盒”凝聚了每个儿童拾金不昧、勤俭朴素的精神让学生知道了积少成多的道理。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饱含天真灵气的班级

环境中,儿童体验了心灵的欢愉,蓬生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学生的过程,就是帮助他们成长的过程,帮助他们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我自己渐渐变得成熟的过程。立爱而求美,让班级成为一个精神优美的载体。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对美的强烈追求,对知识的强烈渴求,让纯洁的心灵感受纯洁的教育,构建成一幅完美的育人画卷。

主要参考文献:

《班干管理》

《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新思维》

《创新意识优化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班主任工作体会点滴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

小学班主任工作体会点滴
《小学班主任工作体会点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