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爱国诗句(我的)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0: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爱国诗人名言佳句赏读

1.屈原

屈原(大约公元前340-前278),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江自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节选自屈原《离骚》

原文及注释:

长太息(叹息)以掩涕(掩面擦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爱慕,崇尚)修姱(kua修洁而美好)以鞿jī羁jī(马缰绳和络头。比喻束缚。)兮,謇(qiān句首语气词)朝zhāo谇(cuì谏诤)而夕替(废弃,贬斥)

既替余以蕙huì纕(xiāng佩带)兮,又申(加上罪名)之以揽茞chǎi(采集芳芷)。

亦余心之所善(所崇尚的美德)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1 / 14

译文:

我掩面哭泣,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生活得艰辛。

我即使洁身自好严以律己, 但早晨谏诤被诬陷晚上被罢官。 他们既诽谤我佩带蕙草,又指责我采集白芷花。 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 虽然死九次我也不后悔。

2.曹植

《白马篇》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名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杜甫

2 / 14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此联对仗工巧。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3 / 14

4.王昌龄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名将李广和痛恨匈奴人入侵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

4 / 14

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名将卫青和李广,他们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5.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6.陆游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生平令人为之抚叹但有两事,一是与发妻蕙仙哀婉的爱情。二则是仕途曲折,心怀国难,却始终壮志未酬郁郁不得志。一生中的坎坷留使陆游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从字里行间可读出,陆游诗词不仅仅婉丽流转,更是洒脱豪迈,壮志斐然,在笔尖墨上皆散发出一股“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的勃发之气,故而为后人赞称“亘古男儿一放翁”。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 14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名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7.辛弃疾

南宋爱国词人。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

6 / 14

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8.文天祥

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李清照

南渡后,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激烈斗争,李清照旗帜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国土沦丧,山河破碎而引亢高歌,表现了同仇敌忾的爱国正气.《乌江》:

生当做人杰,死也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赏析:

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的斗争生涯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敬和推崇.从而向人们

7 / 14

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英武慷慨,可歌可泣.总之,人要有气节.在这里,作者把宁可一死以谢江东父老的项羽的英雄形象,与当时临难逃窜、一日蹙地千里的赵构作强烈的对比,讽刺南宋最高统治者的苟且偷安和昏庸无能.表现了作者慷慨激烈的爱国热情和敢于为国犯颜、不怕断头的胆略.

10.岳飞

字鹏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名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1,于谦(明)

《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8 / 14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

12,梁启超

清末民初(民国初年),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

提倡维新变法,1898年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梁启超与康有为东逃日本。

泱泱哉我中华!最大洲中最大国,二十二省为一家。物产腴活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高崛起,况乃堂谲我中华!结我团体,振我精神,二十世纪新世界,雄飞宇内畴与伦?可爱哉我国民!可爱哉我国民!

堂矞(jue)基本解释形容宏大、堂皇。

13,谭嗣同

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9 / 14

绝命诗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望门投止-看到人家就去投宿,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状。 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营私,被迫逃亡。人们看重他的声望品行,都冒着危险接纳他。 这一句是设想逃亡中的康、梁等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救护。

杜根:东汉安帝时郎中,因要求临朝听政的邓太后还政于皇帝,触怒太后,被命摔死,因执行人手下留情,未死。隐身酒肆,邓太后死后,复官为侍御史。

去留肝胆两昆仑-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胆相照,象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菜市口斩“六君子”

谭嗣同是慷慨就义的。但是菜市口斩“六君子”可不是像后来电影拍的那样老百姓对之报以同情,而是拿大菜梆子往谭嗣同脸上扔啊,鸡蛋是舍不得,大菜帮子有的是。恨死他了,改革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不像现在这么容易,张口改革、开放,那个时候可是不行。开中国风气的这几个人真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容易,包括李鸿章。这

10 / 14

得承受多大的压力一步步走?曾国藩也是,但是他的“中庸之道”搞得好,镇压完太平军之后他辞官不干了,他想:弄不好什么都没有了。

14,秋瑾

秋瑾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家。目睹列强入侵,清廷腐败,国运衰颓,她无比愤慨。为求救国之道,秋瑾别夫离家,东渡日本留学,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鼓吹革命,密谋发动武装起义,事泄被捕,英勇就义。秋瑾又是充满激情的女诗人,她的诗慷慨激昂,一如其人。在《失题》诗中,我们就能领略到她的家国激情。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名句: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15,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1 / 14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名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译文: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16、鲁迅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闇(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译文翻译

怎么做也不能从心中割舍游子对祖国故土的眷恋,祖国、故乡在风雨飘摇的浓重黑暗之中。把希望寄托于民众,但民众还没有觉醒,他们对我的希望还不能理解。我把我的鲜血敬献给祖国,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牺牲。

12 / 14

“荃”是指国民、民众。“寒星”和“荃”都是指国民、民众。“寄意寒心荃不察”的寓意是:将希望寄托于民众,但民众还没有觉醒,他们对我的希望还不能理解。

《自题小像》诗本无题,系鲁迅于1903年在日本求学时,赠送挚友许寿裳的。

17、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此诗句反映了周恩来1917年东渡时立志救国的志向的豪迈。

“邃密群科济世穷”,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临绝境的中国。

13 / 14

“面壁十年图破壁”,借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刻苦钻研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

“难酬蹈海亦英雄”,则表明他此次为了革命需要放弃留学的豪气。

18、毛泽东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

14 / 14

爱国诗句

爱国诗句

爱国诗句

爱国诗句

爱国诗句

爱国守法诗句

古代爱国诗句

爱国的诗句

爱国的诗句

爱国名言诗句

爱国诗句(我的)
《爱国诗句(我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