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法案例)人教版.doc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2: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陈情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紧扣单元要求,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初步体会文中表达的真挚感情(主要在第一课时完成)。

二、分析理解,着重引领学生把握全文脉络,紧扣题目,学会通过题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主要在第二课时完成)。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真切体会全文所表达的一个“孝”字,发扬光大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

教学时数:两节课(90分钟)

教学设想:

跟现代文一样,文言文也是文化的载体。“文言文要教文化”,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要教文化,就不能像过去那样被字词缠住了手脚,必须以抓住文化的精髓(如本文中词语的承传和民族的传统美德等)为主来做文章,所以,本课我们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开掘,试图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社会中尊重老人、赡养老人的社会问题,培育学生的“孝”心。可以说,古为今用,挖掘文言课文的现实意义,或者说用现代观念去审视古人的进步思想,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前大讲特讲的文字,把它们渗透到文化学习中即可。学语文与做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样可以防止“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发生。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本文教学特别注意方法的传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尊重老人、赡养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力尽孝道、赡养老人的文章——《陈情表》,作者李密。(板书:陈情表,李密)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或教师范读;教师及时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2.提出几个词句,检查学生的预习、理解情况。如: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互文”手法,主人下马客....在船)。

用心

爱心

专心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⑤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强调:书下注解一定要看好、记牢固,这是高考中重要的考点。

三、词语积累。

解决课后“练习四”,积累和巩固词语。

①零丁孤苦(现常作\"孤苦伶仃\"或\"孤苦零丁\"):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②茕茕孑立:文中,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③形影相吊:文中: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吊,安慰。《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形容孤独(吊:慰问)\" ④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迫近。《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⑤气息奄奄: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呼吸时出入的气很微弱。表示快要不行了。

⑥朝不虑夕(现常用为\"朝不保夕\")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这是说随时都可能死亡。虑,想。《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朝不保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也说朝不虑夕。\" 齐读课文。(以上几点均立足于熟悉课文和掌握关键字词)

四、学习从题目入手,分析课文的方法。

题目是“陈情表”,题目有个“情”字,请大家再快速把课文默读一遍,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齐读课文(问题可能有点难度,教师加大提示力度)。 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并和刘氏相依为命的亲情以及自己受到当朝者赏识重用的感激之情。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有必要继承这一传统美德。

五、诵读训练。注意四字句的特点。

六、作业。

回家后,亲自对爸爸或妈妈说一声:“××,我爱你!”看看父母有何反应,并以此为素材写一篇话题作文。

第一课时结束。

第二课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接上一节导入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本文的陈了什么“情”,了解李密在文章里表达了“和刘氏相依为命的亲情以及自己受到当朝者赏识重用的感激之情”,其实这还不是本文“情”的全部,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显情”,还有一部分必须经过深入挖掘才能体会的,是“隐情”。下面我们就来试着挖掘一下。

指名朗读第二段。 注意“孝廉”、“秀才”、“郎中(皇帝特别亲信的宫廷侍卫长,文下注解说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辅佐太子的官职)”,前两个还着重在于精神鼓励,后两个则是实实在在的肥差,特别是“洗马”,太子的老师,而太子将来很可能是要继承王位的,太子继承了王位,那太子的老师还能不好处大大的吗?这些官职一个比一个大,而李密却始终没有应召,叫我们看是不是有些不识抬举?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李密敢不识抬举?难道真的像文中所说的只是为了他的祖母能够安度晚年吗?

指名朗读第三段。

请大家注意第

二、三段透露的信息:“逮逢圣朝”“少仕伪朝”,李密原来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司马氏灭掉蜀汉后,李密成了亡国之臣。在这里两个词语的意思是说,现在的司马炎所当政的朝代是“圣朝”圣明的朝代,而自己过去在蜀国做官的那段经历是“少仕伪朝”(伪朝,就是不合法的朝代)。那么,在李密的心目中,司马炎的朝代真的合法,刘禅(刘备的儿子)所统治的蜀国真的就不合法吗?(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引出背景分析)

一个用“非法”手段抢夺来的政权,李密怎么会在心里说它是“圣朝”呢?所以真正的意思是,奉养刘氏安度晚年,是实情,更是借口,因为李密从心灵深处不愿和这样的人同流合污。

所以本文的情有两个:

板书:

表(一种文体,书信)

显情:和刘氏相依为命的亲情以及自己受到当朝者宠遇的感激之情

隐情:不愿和司马炎这个篡权者同流合污

二、试着背课文或再次齐读。

三、着重探讨“陈”字。

上面我们弄清了什么情,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怎么“陈”的?

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就是其中之一。前面已经提到,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应召,会被误认为是“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合作,定会招来杀身之祸。应当怎么向当朝者解释呢?——作者要解决怎么“陈”的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陈情于事(练习二),就是通过叙述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就是阅读提示中说的“含蓄委婉”。为什么要陈情于事呢?

还有最后一个简单问题,请大家自己概括,作者叙述了哪些事情?也就是说,陈情于事,陈情于哪些事情?比如,少年不幸……

齐读体会。 我们读下来,觉得本文分寸把握得相当好。这篇文章是给司马炎晋武帝看的,大家想不想知道司马炎看后怎么说的?他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仅同意李密不出来做官,而且……请看练习二中的有关内容。这显示了李密文章的独特魅力。

四、总结。

学习一篇文章,从题目入手,简单而又有效。可以通过题目把文章的三个主要内容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我们正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学习这篇文章的,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尽快掌握起来。

附录:

原文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逢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è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yǔn)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yǎn),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用心

爱心

专心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用心

爱心专心

高中语文《我若为王》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法案例)人教版.doc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新人教版)

陈情表教学案例

《陈情表》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说课稿《陈情表》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陈情表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法案例)人教版.doc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法案例)人教版.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