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英美文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3:13: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体验英美文学之美

——学习漫话英美文学选修之感悟

这学期已经是大二的第二学期了,这就意味着大学的一半即将过去,回想自己大学这两年的学习,我所学的课程全都是理科,但作为一个理科生,所欠缺的正是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而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必需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学习过程中的外在动机是短暂的,而内在动机效用长久。我内心渴望获得这些,因此,我选修了“漫画英美文学”这门课。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此深有感悟。

初选这门课时,我看到书上对这门课有以下简介——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大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 日益增长。了解英美文学的文化背景及简史,便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力求以通俗的方式简括够了英美两国文学的历史背景,概述它们的来龙去脉。与此同时,该课程基本涵盖了能反映英美文学风貌的经典文学作品。希望这门课能帮助学生打开窥视英美文学宝库的窗口。通过上面的简介,我了解到这门课能够切实有效的帮助我,这对我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使我对这门课充满了信心与希望,这对我在学习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

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首先,老师在英美文学历史方面知识的补充帮助我读懂一些文学作品。在英国被称为“第一个真正的小品文作家”的培根在他的《论求知》中曾说到:“读史使人明智”。文学史中包括了历史背景介绍,文学文化思潮,以及文学流派介绍,并分析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这些背景性知识的补充给我以启迪,帮助我理解作品中的人物,理解作品的主题。

例如老师讲《简•爱》时,不仅是在读一个孤女的成长历程,更是在读十九世纪一名出身卑微的知识女性眼中的英国,我们通过简•爱的眼睛看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教育制度、婚姻制度、阶级差异还有其他方方面面。我在读《鲁滨逊漂流记》,也不仅是在读一篇引人入胜的孤岛历险记,更是在读一部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有英美文学史方面的知识作铺垫,可以使我们切实领悟到任何一部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作品的情节,人物的刻画无不在传达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读文学,即是在读社会、读人生。这是我的感悟之一。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重视对作品的研读才能挖掘到文学作品的美,理解作品的思想观点,欣赏其谋篇布局,体味其语言技巧及文体

修辞,从而提高语言分析理解能力,研读英语原著的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例如老师在诗歌的讲解中,告诉我们欣赏英文诗歌特有的头韵、尾韵;在朗读中体会音步带来的节奏之美;在解读中进一步感受诗歌中的意象之美。使学生在对文本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中体会作者之用心,感受文学之魅力。这使我对莎士比亚的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是我的感悟之二。

通过课上老师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了我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了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了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了我人文素质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一个环境复杂、文化多元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这种能力,而在学习英美文学中时已在潜移默化的培养这种能力。这也是我感悟最深的。 总之,在这学期的英美文学选修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同时更激发了我对英美文学的向往,我想借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不过就象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我愿进入文学的海洋去继续探寻真理。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英美文学答案 英美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