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政府在推动昆曲发展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5: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典昆曲欣赏

政府在推动昆曲发展中的重要性

摘要:昆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剧种,也是中国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的艺术结合的典范。在戏曲史、艺术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足以傲人的至高地位。然而在经济社会日益崛起的今天,其保护状况却不容乐观。昆曲的保护工作并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团体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而政府则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昆曲 政府 保护

一. 为什么昆曲艺术需要政府的支持

昆曲是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昆曲艺术在我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许多传统戏曲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昆曲也不例外。这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具有国际性的问题。有人主张,昆曲应作为博物馆艺术,只求保存,不用发展,此说遭到昆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的反对,也有悖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保证这些杰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们未来的发展。但是,昆曲确实面临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的境地――不对昆曲作较大的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作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称其为昆曲了。 昆曲与现代人在精神信仰、文化内涵以及审美趋向上的距离越来越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戏曲艺术普遍不景气的今天,全国现有专业昆剧团7家,专业演职人员不过千人,尚能演出的折子戏200余出。这一切远不是像有人说的“昆曲太雅,曲高和寡,古奥难懂,欣赏不了”那么简单。演出市场的疲软、演出经费与设施的匮乏、人才资源的断层、传统剧目的流失等原因将昆曲的发展拉入了恶性循环的深渊。中华的瑰宝陷入如此困难的境遇,着实令人惋惜和哀叹。 我们不难看出,昆曲的发展现状着实令人堪忧,其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在尝试着不同的措施来加强昆曲艺术的保护,其努力我们是看得到的,但不得不说保护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保护的效果还有待提高,保护的措施还有待丰富。为此,笔者根据上文背景的分析,提出以下几条保护昆曲等中国戏曲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昆曲乃至中国戏曲的系统化保护抛砖引玉。

二.近年来昆曲工作的回顾

1995年,文化部调整了昆指委,充实了人员,加强了老专家对昆指委工作的指导,一批在一线工作的院团长和有关文化厅局负责此项工作的成员进入了昆指委,使昆指委更加精干务实,工作更具实效。根据原有的对昆曲的保护政策,文经典昆曲欣赏

化部提出了昆曲工作八字方针:保护、继承、革新、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昆曲的保护和振兴工作。

1996年8月,昆指委拨出专项经费,抽调专人对全国6个昆曲院团进行了调研,提交了《关于全国昆剧院团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为文化部制定具体的保护、继承、革新、发展昆曲艺术的各项政策和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996年9月,为展示昆曲优秀剧目和优秀人才,总结探索昆曲繁荣发展的经验和方向,培养和争取更多的昆曲新观众,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了96全国昆曲新剧目观摩演出。 1997年2月,由江苏省昆剧院、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组成的中国昆曲艺术团赴香港进行了演出。精彩的演出,受到了香港观众的热烈欢迎。近年来,昆曲先后赴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俄罗斯、泰国等十几个国家演出,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喝彩,为宣传昆曲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0年4月,在苏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昆曲艺术节暨优秀古典名剧展演”,全国6个昆曲院团和浙江永嘉昆曲传习所参加了演出,同时还有海内外昆曲民间社团和昆曲爱好者的祝贺交流演出。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6月8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同时,文化部以及各昆曲院团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宣传和展演活动,扩大了昆曲的影响。2001年12月,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契机,以现有的昆曲院团为基础,以目前仍活跃在舞台上的昆曲艺术家为骨干,以切实可行的政策为保障,以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有利条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昆曲艺术保护的有效机制;积极抢救一批濒危的经典剧目;挖掘和整理珍贵的昆曲文物和历史资料;改变艺术人才匮乏的局面;使昆曲艺术的生存状态与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相匹配,扭转昆曲艺术目前的困境。随着《十年规划》的逐步实施,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工作正在进一步加强。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招收了昆曲演员本科生;昆曲的发祥地——苏州正在积极筹建昆曲学校。

三. 昆曲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观众匮乏

昆曲观众的培养,关乎昆曲生存发展的大计。历史上中国昆曲曾经创造了长达二百多年的辉煌,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今天,昆曲艺术岌岌可危,就是因为没有大量的昆曲观众。戏剧离不开观众,没有观众的戏剧就不能称之为戏剧。只有观众才有市场。现今的昆曲观众仍停留在中老年人,而这一群体在逐步缩小,后备人群明显不足,青少年人群爱好戏剧者寥寥可数。虽然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的确吸引了一批大学生,但是这些大学生人数其实只是中国所有大学生中的极少一部分。

2.优秀昆曲演员后继乏人

各个昆曲院团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相继招收昆曲学员。但是由于昆曲从业人员待遇较低,年轻人不愿从事昆曲行业。另外,戏曲学院的学费较高,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是一笔很大的复旦,并且学习时间长,毕业后没有好的待遇,没有回报。据统计全国七个昆剧院团,从业人员总共不到八百。 经典昆曲欣赏

3.编剧人才严重缺乏 剧本乃一剧之本。目前昆曲院团在职的编剧人才寥寥无几,无力直接担负起剧院团一度创作重任,而导致的结果是剧院团上演新剧目没米下炊,上演传统剧没人整理改编的窘境。尽管昆曲界不乏文化素养较高的演职员,但他们所整理改编的剧目大抵是质量不高,与昆曲的格调相差甚远,严重阻碍了昆曲的发展和普及。 4.传统剧目流失严重

昆曲艺术在长达200年的辉煌期间,剧目纷繁,精品迭出,尽管至清末昆曲已处于衰落状态,但经常上演的剧目仍有800余出折子戏,到解放前,“传”字辈演员经常上演的折子戏也还有400余出,解放后党和国家培养的第一代昆曲演员,继承了近200余出折了戏,改革开放后培养的昆曲演员继承的折子戏只有近百出,目前青年演员真正经常性上演的剧目只达十余出。传统剧目流失速度之快,令人触目惊心。

5.院团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昆曲演出市场狭窄、票房收入微薄诸多因素,各昆曲院团经费大多是入不敷出,办公设施陈旧,排练经费紧缺,演出器材落后,居住环境简陋,演职员工资收入低下,医药费用不堪重负,人才流失严重。 6.缺乏昆曲演出剧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昆曲,具有非常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应该经常性地演出。经常性地昆曲演出,不仅能对昆曲传统剧目起到保护和继承,而且能磨练出一支技艺卓越,实力超群的演员队伍。时至今日,全国7个现存昆曲院团所没有一个拥有比较理想的昆曲演出剧场。目前的剧场实行承包经营,场租昂贵,加上昆曲的市场又小,演出越多赔得越多,各昆曲院团只能减少演出场次,结果形成越不演观众越不熟悉,越不熟悉越没人看的恶性循环

四. 未来政府昆曲保护工作努力的方向

1.加大对昆曲的资金支持 加大对昆曲艺术的扶持力度,为昆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支持,继续争取国家财政部门的支持,尽可能落实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力争使昆曲院团的基础设施、剧目的继承与发掘、表演艺术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和保护、从业人员待遇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 2.继续做好昆曲传承工作 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做好对表演艺术精粹的传承工作,昆曲艺术才能得以延绵不断。前辈艺术家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经典剧目,也将昆曲的表演艺术推向了高峰。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和保存好昆曲艺术家优秀剧目的声像资料。在昆曲的艺术建设上,一方面要对优秀传统剧目抢救和继承,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很多传奇、杂剧、南戏中的剧目,非常适合昆曲的演出,我们将从中吸取营养,丰富昆曲剧目。 3.培养昆曲人才。

尽管现在每个院团都招收了学员,但出类拔萃的表演尖子人才还显得非常匮乏,昆曲作家、昆曲作曲也后继乏人。中国戏曲是有别于其他戏剧艺术的一门综合艺术,表演历来被视为处在戏曲艺术的核心地位,它是昆曲艺术创作过程的最终完成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昆曲艺术发展史,便是一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经典昆曲欣赏

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的系列人物传记。正是一代代昆曲艺术表演大师演绎了中国昆曲艺术的历史,因此,造就出类拔萃的表演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 4.争取吸引更多的昆曲观众

昆曲观众的培养,是关乎昆曲生存发展的大计。历史上,中国昆曲曾经创造了长达200多年的辉煌,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今天,我们当然不能指望人人争看昆曲,但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欣赏昆曲,是我们每一个昆曲从业者的责任。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昆曲院团曾在当地举办了各种昆曲艺术普及知识讲座、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们仍然要下大力开展昆曲的普及工作,走出剧院、深入大学,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昆曲艺术教育,争取昆曲新一代的观众。另外,我们还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昆曲业余组织,业余组织的成员在学习、表演、宣传昆曲的过程中,就成为了昆曲的爱好者和参与者,成为了最热心的观众。有了他们的参与和支持,昆曲艺术才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5.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昆曲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昆曲的经费不足问题,可以通过特殊的政策加以解决,但昆曲的保护和振兴不仅靠政府的支持,更要靠昆曲艺术的自身魅力去感染和吸引观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敬业爱业、乐于奉献、不计名利、自甘淡泊、德艺双馨、充满活力的昆曲队伍。昆曲不应仅仅作为一种前辈的遗产而被尊重和保留,而应将它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全面、最精美、最形象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这样一份伟大的遗产,倍加珍视,并加以保护和振兴,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作为从事昆曲艺术的专业人员,应该以更执著的追求,更强烈的使命感,更奋发的精神状态,为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而努力奋斗。

五.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昆曲

2.《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资料汇编 3.中国文化报——《昆曲现状及对策》 4.《昆曲保护与振兴》——张琪 5.《小议昆曲传承与振兴》

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

中国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房地产估价在房地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昆曲

政府在信用卡业务发展中的作用

在更新观念中创新在推动发展中创造

论文:师德在推动幼儿园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创新在QC小组发展中的重要性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提升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读后感

政府在推动昆曲发展中的重要性
《政府在推动昆曲发展中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