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听《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报告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1 15:52: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

——听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报告心得体会5 月14日、15日下午,我校全体教师听取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上海建平教育集团冯恩洪校长的报告。报告会上,冯校长将自己精深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独特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以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案例给老师们上了精彩的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育理应走进“享受”教育!

学生厌学,触目惊心:如今,中国有近5000万听不懂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我们按照一个标准,一个重点、一样的难点去教学,行吗?肯定不行,所以我们需要告别书本,走进生本。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抛弃接受、远离忍受、走进享受。

二、传统的教不能走向未来!

哈佛大学教授研究显示,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两周后的知识巩固率差别很大:讲授教学法两周后的知识巩固率为5%;阅读教学法为20%;调动多种感官教学法为30%,合作、交流和讨论教学法为50%;探究获得知识为70%;教别人掌握知识为90%,后三种称为高效教学法。冯教授强调,孩子们上课不睡觉的原因,在交流、合作和讨论!

三、中国的教师为什么得咽喉炎的多,都是自己讲出来的!中国教师报,发布了高效课堂的九大模式。这九大模式都有 1

一个特点,那就是少讲,学生能讲的让给学生讲,同学之间能互相启发的就合作交流,有困难的老师才画龙点睛。教师要少讲,不要和学生争夺话语权。每个学生的潜能至少有一点会超过老师,把学生的潜能释放出来就不得了。课堂是学生潜能展示的舞台,课堂展示给他的成就感,是一种当明星的享受和满足。

四、能力成长的平台是合作!

世界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有效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正确思想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创新变革能力。现成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课堂,需要结束讲授,走进合作,结束单干,走向小组。课堂走进合作,就会出现“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五、标准虽然重要,但适合永远比标准更重要!

每名学生都有差异。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是21 世纪人类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目前,我国有39 万所中小学都让学生接受标准教育。标准虽然重要,但适合永远比标准更重要!教育要把挑选合适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需要学校做四件大事,即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做到关注差异、注重情感、释放潜能;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文化要注重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即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六、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学生管住而是让学生感动冯教授认为,比课程教育还薄弱的是德育教育。学生要掌握规范,学会负责:对己讲仪表,对自己负责;对人讲礼貌,对别人负责;学习讲勤奋,对集体负责;回家讲孝顺,对家人负责;社会讲公德,对生命负责。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存。

七、有合适的目标,决定你会走多远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有思想的教师,是善于学习的教师,是会演讲的教师,是能出质量的教师,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如果这么几点到位,你的生命就会因三尺讲台而精彩。做老师就要做最好的老师,实现自我需求的价值。记住:当一个老师不愿意当好老师的时候,就已经在“误人子弟”了。

当冯教授结束这次演讲的时候,把经常用来勉励自己的一首小诗送给老师们: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我们当老师就是播种,播种信念、播种行动、播种习惯、播种性格,帮助学生收获幸福!

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报告有感

学生德育心得体会

学生德育心得体会

听报告心得体会

听报告心得体会

开学适合讲给学生听的故事

创造适合学生教育心得体会

学生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学生德育的心得体会

一年级学生德育心得体会

听《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报告心得体会
《听《创设适合学生的德育》报告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