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3: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一、写作要领

(一)作文的审题:

1、要揣度出题意图,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

2、要准确地把握材料和话题概念的内涵,避免脱离命题范围。牢记符合要求是行文的前提。

3、审题切忌:

⑴任意扩大材料和话题概念的外延(走题)。 ⑵分割话题,然后取其局部,以偏概全(偏题)。

⑶仅朦胧地存在相关材料和话题的概念,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离题)。 (4)抛开材料和话题,另起炉灶(离题)。

(二)立意:

1、立意的宗旨:健康个性,健全人格(高考设题原则)。

2、立意的标准:紧扣话题(内容),充满哲理(表达),贴近时代(切入角度、焦点),启迪人生(社会性和启发性)。

3、立意的思路与步骤

(1)说什么(把握材料和话题内涵、暗示和限定范围,确定内容角度) (2)为什么这么说(确立观点或主旨)

(3)怎么说(确立写作提纲或内容梗概,通过适宜的手法、方式、结构展示观点和主题)

二、新材料作文的类型

(一)从内容角度

1、事例材料(侧重于叙事性) 2、事理材料(侧重于思辨性) 3、事例、事理综合性材料。

(二)从材料数量角度 1、单则材料 2、多则材料

事理型材料是指以一段含有鲜明思想或观点的文段作为材料,让考生谈谈对这一思想、观点的认识或所持态度。这类材料特点:观点鲜明,态度明确。

事例型材料,指以具体事例作为材料,让考生去发掘事例中所含启示感悟。 特点:叙事简洁客观,没有鲜明的观点认识。 因此立意角度多元化,较事理型材料更宽泛,考生在立意时会更难把握。

事例事理综合型材料,其材料既叙述事例,又有表明观点、思想、感悟的语句。 此类材料的特点是有叙有议。考生可运用事理型材料的思维方法,从其议即文段中的关键句入手立意,也可运用事例型材料的思维方法,从其所叙之事或所叙之人入手立意,其立意角度较前两种材料更为广泛。

三、审题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杰克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后来因杀人罪而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一岁,其中一个与他老爸一样有很重的酒瘾,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因故意杀人而坐牢。另一个儿子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为何同样环境熏陶下的兄弟俩,命运截然不同呢?与人们问起其中的原因时,两人的答案竟然是相同的:“碰上了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构思一篇作文。不要脱离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角度

• 1.人的命运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决定的。(第一观点) • 2.逆境出人材(第二观点) • 3.细节决定成败(错误观点) • 作文拟题

• (跑题)创造 一念之间 选择 • (偏题)学会追随 • (合题)态度决定命运

• (切题)逆风飞翔(形象,有诗意) • (好题)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 写作提纲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 第一部分:提出文章观点

• 人的命运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 第二部分:论证 • 正面论证:

• 越王勾践身受国耻,在简陋的屋舍中奋发苦读,在艰难的条件下蒙受耻辱,环境可谓差矣,但他却能够卧薪尝胆,知耻而后勇,在困苦中实现他灭吴复国之霸业。 • 反面论证:

• 西汉文学家贾谊先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但他在逆境中不善于“处穷”,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终忧愤成疾,33岁英年早逝。 • 第三部分:得出文章结论

• 环境是客观的,它只能影响我们的人生,而决定我们人生命运的是我们的人生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范文

人生须自己照亮

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一个强者前进的步履,因为他们是强者,他们用自己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异于众人的高度照亮自己的人生。人生这幅绝美的卷轴画,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逆境不足畏,心态成高格。艰难困苦之境,不是谁都必须向命运俯首称臣。我们要选择跨越它,跨越这色厉内荏的阻挡我们前进的家伙。“苦难对于愚者必是不可逾越的绊脚石,对于智者何尝不是通向远方的垫脚石?”一如东坡苏州黄州何处非子之乐土?一贬再贬,曳杖声依然铿锵!为官为民,他没有循规蹈矩,他循着文学之流,一直寻到汨罗江,寻到灵动不羁的篇章,书写辉煌,成就一代文豪的佳话。环境之苦焉能扼我咽喉,我心中自有大江东去,滚滚波涛,壮阔地奔流向前。东坡跟随着自己的心,直追逐到汨罗江畔去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一簑烟雨任平生”“我一生之至乐在为文时”,东坡的成就绝非环境所利,绝非依前人而成

一个豪迈凛然的大汉如此,一个满腹才情,细腻柔婉的女子易安亦然。命途多舛,不是只有低头黯然神伤。易安,曾高吟“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的易安是绝不会被命运淹没的。丧夫之痛,南渡之痛,怎打垮一个如此追求完美的女性?她于是撰写《金石录》,完成与明诚共赴的事业;她于编订《漱玉词》,留传篇篇才思涌动的佳作。不是谁都会对环境称臣,不是谁都必须匍匐在命运的脚下苟延残喘,不见天日。易安绝美的一笔,棒喝弄人的逆境,飞升令人仰视的佳境。

须依赖自己的不屈,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飞升,日臻佳境。莫道命途多舛,天下伟岸之人必定从中奋起。聂绀弩,始终怀着坦荡纯白的心,经历一段黑漆漆的岁月,仍满腔光明。“我将狂笑我将哭”,面对黑漆漆的岁月带来的隐痛,身体上的或心灵上的,丝毫未改他坦荡的创作,一如他坦荡的心。环境又怎样,他有一颗照亮人生的心。 人生须自己照亮,命运须自己把握。

没有难以跨过艰苦环境的天才,只有跨不过多舛命途的庸人。天才和庸人,历史荡涤尘埃,只有一个永生,你要做哪一个?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专门从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学家在研究蝴蝶从蛹茧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时,发现其艰难程度令人怜悯。他的妻子实在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艰辛,于是就用手术刀在蛹茧上轻轻划了几道痕迹。当她看到蝴蝶轻松从蛹茧中出来时,欣慰地笑了。可是不久他们就发现,经“帮助”的蝴蝶身体特别肥大,翅膀特别小,根本飞不起来。

这个真实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

1、磨炼出美丽(切题) • 学会帮助(偏题) • 人要有爱心(跑题) •

2、好题目

• 《铁不炼不成钢 》 • 《玉不琢,不成器》

• 《艰辛的磨难是美丽的开始》 • 《出蛹的艰辛换来飞翔的自由》 • 《磨炼出美丽》 提纲 • 第一部分:

• 开门见山 提出中心观点:磨炼出美丽 • 第二部分:建立分论点

1、磨炼需要勇气 举例(香菱学诗、爱迪生电灯丝的试用过程) •

2、磨炼练就勇敢 举例(小鹰的飞翔练习、王献之练书法) •

3、磨炼铸就成功 举例(蝴蝶的化蛹成蝶、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意志磨炼) • (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假设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 第三部分:结论:

• 磨炼出美丽 (在磨炼中拥有勇气,拥有意志,有勇气就会勇敢的向人生的既定目 标前进,铸就成功的人生,在磨炼中彰显美丽的人格)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分析及立意 分析:

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娅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 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

命题: (切题)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自立很重要 不要溺爱孩子

(偏题)依靠集体方能成功 (跑题)人无完人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猎手追捕一只鹿,需要跨过一条结冰的河流,但他不知道冰面能否承受他的重量,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爬行。当他爬到一半时,他的想像力开始空前活跃起来,他似乎听到冰面裂开的声音,他的心在惊恐紧张中怦怦地跳个不停。于是猎手趴在冰面上瑟瑟发抖,进退两难。就在这时,猎手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一辆满载货物的马车,正悠然地驶过冰面。当农夫看到匍匐在冰面上、满脸惊恐的猎手时,以为遇到了一个受到惊吓的疯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 (合题) • 树立自信 战胜自我 • 成就辉煌 赶走内心魔鬼 (偏题)

• 成功路上的“假想敌” • 敢闯敢拼方为真英雄 (跑题)

• 主观臆断定生死 • 正确面对困难

生命的力量源于心灵

第一部分:

人首先是先被自己打倒,然后才被别人打败。先打倒自己的是我们内心。我们的内心先把困难、危险或者敌手想像得不可战胜,然后让自己胆怯、懦弱、退缩、放弃。猎人正是这样让自己趴在冰上不再前进的。 第二部分:

1、反面事例

人的心灵如果胆怯了,倒下了,那么人就真的倒下了。

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在四面楚歌中,对胜利失去了信心。在乌江渡口,他完全可以返回江东,卷土重来。可他却自刎于乌江,因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2、正面事例

人的内心如果充满了力量,即使失败了,也可以重新崛起。 勾践灭吴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战胜。”正道出了这样的人生真谛。

3、正面深化

一个民族的心灵力量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一个产生了孔子、李白、苏轼、鲁迅的民族,给这个民族留下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力量,让我们走过了百年坎坷,从衰弱走向了强大。 鸦片战争 抗日战争 两弹一星 神舟七号 第三部分

生命的力量源于心灵。让我们不断地丰富、充实我们的心灵。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讨厌。”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一位青年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青年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有一切……”老人便说:“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什么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任何环境都蕴含着独具个性的美,能不能发现它,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

是啊,两个年青人之所以对自己家乡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心态,请你以“心态与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思路点拨

“心态”指心理状态,也包括认识主体的思维个性、性格等方面;“环境”在话题材料中侧重于自然环境,作文过程中也可以写社会环境。“心态与环境”是个充满辩证思维的关系型话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话题涉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①“心态”创造“环境”。

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往往有迥异的差别,主要是由不同的心态造成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心态创造环境。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优化人文环境。 ②“心态”左右“环境”。

环境改变,往往能改变人的心态。如果心态向好的方面转化,我们应该积极的促成;如果心态向不好的方面转化,则应该拿出点“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用心态左右环境。 ③“心态”适应“环境”。

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心态”适应“环境”,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发展而不断的进步,才能创造和谐社会。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其实,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

• (合题)双赢的智慧 善于合作 • (偏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 • (跑题)要正确面对困难 写作提纲

双赢的智慧

大海因为浪花而澎湃,浪花因为大海而美丽;天空因为星星而深邃,星星因为天空而闪耀;无论是大海、浪花,还是天空、星星,它们都是在互助中得到了双赢,在帮助对方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点题)

世界需要合作,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分论一)

战国时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向使六国各爱其人,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倘与秦相较,彧未易量。 合作需要智慧,需要宽阔的胸怀。(分论二)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发难,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也。他的宽容使廉颇嶓然醒悟,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也使蔺相如文、廉颇的武相得益彰。 宙间的万物,其实都是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分论三)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以,我们要善于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深化主旨)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埋没确会造就、迸发神奇,比如经受亿万年埋没的煤;有些埋没也确会创造价值,比如倔强的根;有些埋没也确会萌生崛起的动力,比如希望的种子——

要求:请你根据材料,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立意 埋没造就灿烂人生(切题) 埋没的价值(切题) 学会战胜埋没(偏题) 面对挫折、正视困难(跑题) 提纲

埋没造就灿烂人生

第一部分:开宗明义 提出中心观点: 埋没造就灿烂人生 第二部分:建立分论点:

1、埋没造就神奇 举例(勾践卧薪尝胆,在埋没的十年中养精蓄锐,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

2、埋没创造价值 举例(李白成名前三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等,最终以《蜀道难》等声名鹊起,在中国诗坛上怒放异彩,创造价值)

3、埋没萌生崛起的动力 举例(司马迁在宫刑后,隐忍苟活、忍辱负重,在埋没中感悟生命的价值,萌生动力,完成《史记》) 第三部分:结论:

埋没造就灿烂人生(在埋没中造就神奇、创造价值、获得成功,造就灿烂人生)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问。 “那原则就是你刚才说的。”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理解这则寓言的思想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成长中的诱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立意:

离题:

1、钓鱼

2、阳光 偏题:

3、小议代价 切题:

4、拒绝诱惑 彰显毅力 写作提纲 :

拒绝诱惑 张显毅力

1、用一组生动形象的比喻,排比式的阐述什么是诱惑,引出论点:我们要拒绝诱惑,张显毅力。

2、引用历史上的名人故事、名言、英雄等正面论述论点;用一些反面事例反面论述论点。

3、用一组排比再次强调要拥有毅力,要拒绝诱惑。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说篮球运动刚诞生的时候,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篮子,每当球投进去后,就有一个专门的人踩在梯子上把球拿出来。为了让比赛更流畅地进行,人们想出了各种进球的方法,但都不太理想。有一位发明家还制造出了一种机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球弹出来,不过这种方法也没能让篮球比赛激烈起来。

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来看球赛,小男孩看到大人们一次次不辞劳苦地取球,不由大惑不解:为什么不把篮网的底去掉呢?一语惊醒梦中人,大人们如梦初醒,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篮网样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1)善于破除思维定势;梁启超也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矣。人们总是习惯于竖着切苹果(思维定式) 但是横着切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小星星 日本东芝电气公司的电扇卖不出去 当时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于是一个员工提议将黑色改为浅色最终获得了成功 (2)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就需要这样一把剪刀,去剪掉那些缠绕我们的“篮网”——生活原本并没有那么复杂;一个苹果落到地上,牛顿从这简单的现象中发现了复杂的牛顿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奠基者。瓦特受水壶盖被蒸汽顶起的启发,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这不能不说是充分把握了“简”与“繁”的结果。即使是做一道很寻常的作文题。仔细思考之后,也能提炼出许多个正确的观点来加以阐述。因此,只有立足于一定的高度,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简单”与“复杂”进行把握,才能不囿于物,从而获得成功。这也正是李苦禅的书法纵横捭阖、气象万千的原因所在。

(3)创意往往很简单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也很简单。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人体的细胞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一个人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七年之后,从生理上来看已是另外一个人了。

(摘编自《2012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材料讲的是生理现象,但考生应由此联想到社会人生。既以“材料”为写作的由头、思维的发端,又能不局限于“材料”;既看到材料的显性信息,又能推想出隐性的信息。

根据材料,可归纳出“替换与结果”这对核心关系,并以此类比人类社会的精神情态、现实状态、环境生态、历史形态的不断变化(蜕变、变革、变换、变量,革新、创新、改革等),而形成(造成、产生)了新的局面(状况、格局,风貌、风气、风景、风俗等)。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都属于读懂材料,准确理解题意的。

根据材料,可归纳出“结果与时间”这对依存关系,并以此类比人类社会想要形成(达到、实现)某一精神情态、现实状态、环境生态、生活形态,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变革与努力。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也属于读懂材料,正确理解题意的。

根据材料,还可归纳出“变与不变”这对对立统一关系,并以此类比变的是外在的形态,不变的是内在的思想灵魂。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也属于读懂材料,正确理解题意的。

如果考生只是单一论述“变化”(变革、变换、变量,革新、创新、改革等),或只论述“时间”,或只论述“原因”等,则不够切题。 至于与以上均不沾边的,则离题了。 典型立意

1.今年花胜去年红 2.只有更新,才能保持活力 3.蜕变自我,精彩人生 4.把自己翻新 5.在改变与坚守中行走 6.外物流移,我心永恒

7、推陈才能出新 范文:

蓄小变以成大举

著名作家三毛提过“空心人”之论:人本空洞,随时月变迁,不断从书籍、影像等物中蓄取力量,积小变,经此由假及真的过程而成为血肉之大人。人生之事承载于时间,生命之光积蓄于点滴小变。生命应是场蓄小变,终而成大举的演绎。

人体细胞三月一换,蓄积七年,生理上便是另一个人,生命的规律不在昭示着“蓄小变以成大举”吗?三月之换即小变,漫长七年是其积蓄之过程,而大举即成——成为另一个优于过去自我的人。

常有“七年之痒”一说,其“痒”之后便是涅槃重生,关键在于如何积蓄小小改变。清朝重臣曾国藩曾觉内心浮躁,“如此大风,不能安坐”,浮躁性格必是治国之大忌。于是写日记,供人传阅以求监督,自省过错,于每日自律中积蓄小变,终是为晦暗的清王朝击出“西学东渐”之大举。试想,曾国潘若是纵其浮躁之志于治国安邦中,国将国否?再观“现代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成名前的十四年里无任何成果,但我们可以想见其间积蓄小变之过程。从转换思路、更新方法到付诸实践,无一不是成大举前的点滴改变。诚然,科学需要灵光一现,但更多的是蓄小变而来的大举。如爱因斯坦所言:“人们以为是聪明才智创造了伟大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积蓄小变的人格可助大举。

积蓄小变不是要求收纳生命的一切琐碎改变,而是以清醒的头脑对待有利之变,从中吸取精髓,滋养生命大树。如细胞三月一换,换掉衰老的,重获生命活力。

小变,而成大举,生命的精彩意义尽显于此。殊不见,86岁体操奶奶约翰娜,人生几多七年,从训练平衡、调整柔韧度,到登上世界舞台,世界为她鼓掌,更为她步步蓄积小变而来的生命大举欢呼。人生价值早已圆满实现。

九尺高台,累于细土。生命是个流于时间之上的纷繁变化之旅。其间诸多改变,可助大举。若视蓄积小变为弹簧,则可助你历高涉低,从容过人生。若比生命为进军大队,那么小变则是途中鼓点,一积一蓄方能到达目的地。

生命势必积蓄小变,乃成大举。 范文

敢于颠覆,优于过去的自己

犹记著名作家海明威所言:“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诚然于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声色犬马之乐,虚与委蛇之事,乃至繁缛的礼节纷沓而至,一个人若不知改变自己的航向,必将匿迹于人潮之中。只有不断更新自己,敢于颠覆,方能优于过去的自己,活出精彩人生。

细胞尚且七年全部更新一次,何况个体?爱因斯坦说:“如果你一直重复做过的事情,那么你只会得到已经拥有的东西。”人生苦短,你怎能容忍你的生活在千篇1律中收尾?何妨如细胞般不断更新自己,颠覆自己?敢于颠覆、改变自己的人永远都优于过去的自己,他的人生便在这点滴改变中愈发精彩。

范晔曰:“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智者绝不会让自己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更新中完善自我。愚者则相反,甘于平庸、墨守成规只会让他们被历史所遗忘。只有不断地更新颠覆自己,才能让过去的自己成为你脚下的垫脚石,去触碰更精彩的生活。

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写道:“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而这迈出的每一步不正象征着你对自己的一次颠覆、一次更新?著名音乐家德彪西不仅颠覆自己,更是放出豪言“贝多芬之后的交响乐全都是多此一举”他的一生就在不断颠覆自己中度过,其诡谲多变的风格也令所有人叹为观止。德彪西或许稍显狂妄,但他确实是在不断更新中颠覆过去的自己,一步步走近最精彩的人生。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但不能吹动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若你总是被生活的框框条条所约束,又怎能够优于过去的自己,掌握精彩人生呢?反之,唯有不断更新颠覆自己,方能成就崭新的生活。如马歌东般于日本诗歌这一荒芜土地上开垦的能有几人?他正是凭借对自我的不断颠覆,才能够在日本汉诗界崛起不朽的丰碑。无独有偶,齐邦媛老人“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是如此的振聋发聩,柴田丰“生活从92岁开始”,百岁老人拥有少女心情。这不正是他们不断颠覆自己,超越过去的自己的真实写照?

手握日月摘星辰,那该是何等的快然豪放?唯有如细胞更新一般不断颠覆自己,方能于无声处听惊雷,活出精彩人生。

杨澜说:“有时生命的戏谑就在于,你一直犹豫不决,终于等到下定决心,已经到了谢幕的时候了。”在犹豫中虚掷光阴何其可惜?只有不断颠覆自己,优于过去的自己,取其锋锐凝为巨剑,披荆斩棘,活出精彩人生。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印度)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哎,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品读这首小诗,你有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什么甲乙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因为它们通过比较(攀比),均以为幸福在对岸,而不在自己身边,陷入心理误区以为自己不曾拥有的正是自己想要的;总以为活得不如别人快乐幸福,却不知幸福快乐的根源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别人身上。 这种想法正确吗?这是心理不健全,不平衡的表现:谁都过得比我好--无论是金钱、地位、名誉,还是爱情、婚姻、工作、职业、成绩等这种人不想凭借自己努力去改变现状,却总在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中生活,久而久之,就养成悲观、懒惰、热爱空想的病态性格。

别人的幸福是别人的,你无法分一杯来,同样,我的幸福是我独有的,别人也无法带一分去这样想着竟享福起来。 立意:

1、莫让错觉遮望眼

2、幸福就在你(我)身边

3、重拾自信

4、做回自己

5、留只眼睛给自己

6、留心身边的幸福,做知足的自己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立定义;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解析】 分析材料是写作的前提。材料中提到的窗户外边的风景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的人却看到不同的风景,有的看到静、雅,有的看到闹、俗。这就像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因为看风景的人的出发点、观察目的、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心中有静、雅,就能看到风景中静、雅的一面。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图画”,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心世界。佛家所谓“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决定因素不是客观的风景,而是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当然若根据“窗子就是一个画框”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考虑:窗外的风景到底是怎样的,取决于你怎样描绘。这也是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 据此,提供以下立意供参考:

①心态决定结果。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什么样的人生。

②乐享人生。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你也将收获幸福,享受人生;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无尽的困苦和意料之中的失败。

③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这告诉我们凡事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周围的人、事。

同一扇窗,不同的人向外看,看到不同的风景。可见,不仅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窗外的风景也是丰富多彩的。就如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每个人看见的都是他主观的世界。那么,你看见了什么?为什么?这里,强调的是胸怀、眼光和见识,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就能审出什么中心来。 附:例文

窗外风景的境界与格局

窗外风景四时不同,人们亦会因为人生价值的不同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莎士比亚曾说:“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在生活中,面对人生的密布荆棘,有的人选择了浑浑噩噩,一生躲避,而有的人却选择冲破阴霾,看尽天下美景。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面对人生的困境,人们总是在矛盾中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走出人生的低谷,坐看风起云涌。在生活中,有善良如刘丽者。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带着如山般坚定的信仰,一步一叩地行进在播撒大爱的路上。于她而言,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像一次旅行,完成了这次旅行就是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仪式。或许物质的贫乏也让生活倍感艰辛,但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

刘丽的人生价值如不灭的火炬,感召着人们克服物质的艰难险阻,体会精神高贵的真正幸福,实现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人们正是因为人生境界的提升,而不断实现作为“人”的个体的核心意义。

当人们在困境中作出人生价值的选择,殊不知精神富足,坐看云卷云舒,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境界。“非理”“除教”是你毕生的追求。乱世彰显了你的“权力意志”“超人意识”,一生身体力行。风尘仆仆的奔波,言传身教的讲授,九尺七寸的身形渐渐佝偻;但是,即使“不为人知”你仍未停下坚定的脚步。迂回漫长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海德格尔、叔本华都是你一路走来的见证者!

尼采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始终保持精神的富足高贵,“感性思维”与“超人意识”已经深入其心,在政治压迫面前,他仍能坚持自我,实现人生;人们正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驱动之下,才最终让自己走向了成功的高度,不负平生。

对每个人而言,决定成功的因素有所不同,勤奋能够决定生命的厚度,用坚硬的行动演绎人生的精彩;天赋能够决定生命的灵感,用思想的闪光演绎人生的精彩,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让人们从容淡定面对人生的起伏,实现自我,而古往今来之贪佞,自赵高、张让、秦桧至文强、魏司长,眼中的物欲横流让人生的风景黯淡了色彩。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做黄金。”郭小川这样定义青春。身处于青春的我们,唯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演绎无限精彩,以天下为己任。当我们慨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我们没有忘记中国的境界与格局就在这里。

淡定与从容才是最曼妙的

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风景,而这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淡定与从容是看到人生种种遭遇之后的平静,它不是刻意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弘一法师李叔同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出家,他的出家并非厌世,更非欺世,实在是由于参透了人生,飘然出世,古今有多少人沉浸在名利之中不能自拔,而李叔同的出家正是内心真正平静之后所表现出的从容与淡定。出家之后的他更是在从容与淡定中秉持一种慈悲情怀。为了不把伏动的小虫压死,他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他那种敬畏生命,

悲天悯人的从容,着实让人敬佩不已!被誉为“非洲之父”的史怀哲曾说,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这样的悲悯已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参悟人生后的淡定和从容。

史铁生在真正打开人生这扇窗望向地坛时,才真正发现生命里最需要的是淡定与从容。因此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此时的史铁生才真正找到了自己,他平静了很多,也强大了许多。

在这人世间,随欲望浮沉的人太多太多,我们的内心填满了浮躁与忙碌,经常将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失去了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因此而苦于一世。

杨绛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淡定与从容不仅是我们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也是我们记住回家之路的心灵坐标。周国平说,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 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拥有坚实自我的前提就是拥有一颗淡定与从容的心灵世界。

我们可以说,人生拥有淡定与从容的图画,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当然也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人定能获得生活的充实与幸福。

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高考作文审题训练终结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审题思路训练

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及例文

高考作文训练之审题1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