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肖丽娟

发布时间:2020-03-02 00:38: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3届会计电算化专业

毕 业 论 文

目:

中国会计特色问题 姓

名:

肖 丽 娟 学

号:

20104023 班

级:

10级会电六班 系

别:

经济管理系 指导教师:

丁 佳 佳

目 录

1.对中国会计特色的不同认识 ............................................ 2 1.1 关于中国会计特色讨论的简要回顾 .......................................2 1.2 中国会计的特色性 .....................................................2 1.3 中国会计的特色性不会阻碍会计的国际协调 ...............................3 2.决定中国会计特色的主要因素和具体分析 ..................................3 2.1 决定中国会计特色的因素 ...............................................3 2.2 中国会计环境的具体分析 ...............................................3 3.中国的会计特色 ........................................................4 3.1 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 ...............................................4 3.1.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特色 ................................................4 3.1.2 会计理论构架特色 ...................................................4 3.2 宏观会计监管的中国特色 ...............................................4 3.3 会计实务处理的中国特色 ...............................................5 4.对中国会计特色的展望和预测 .............................................5 4.1 用发展的的眼光看待中国会计特色 .......................................5 4.2 对中国会计特色的预测 .................................................6 参考文献 .................................................................6 1

中国会计特色问题

肖丽娟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9)

【摘

要】:中国会计的特色是指中国会计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或风格。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计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目前,中国正处于会计改革的关键阶段,如何在尽量吸收、采纳一些国际化的思想和方法的同时,把握和坚持会计的中国特色,使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中国会计改革的正确方向,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会计体系。中国的会计特色,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会计理论界的密切关注,特定的会计模式是建立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之上的,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模式的特殊性,任何超越特定会计环境的抽象的会计模式是不存在的。中国会计的特殊环境决定了中国会计具有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 会计特色,环境特殊性,国际化

1.对中国会计特色的不同认识

1.1 关于中国会计特色讨论的简要回顾

早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时,就有人提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会计方法体系,是会计研究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曾经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末,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和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活动的目标,是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 方法体系”,第一次给出了建立中国特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时间表。两年后,在中国会计学会1985年年会工作报告中,杨纪琬教授总结了两年来关于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情况,进一步肯定了“在四化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必然具有中国特色”。 1986 年便有人提出建立中国式管理会计问题,1988年又扩展到不同国家会计差异的研究,指出“尽管美国和西欧在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方面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他们的会计惯例在许多方面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此之后的十年间,我国会计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探索,分析了对中国会计有重要影响或决定其特点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会计模式;探讨了会计理论结构、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会计文化问题,探讨了制定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问题,尤其是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会计的特色问题。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会计是会有中国的特色的,“不但过去有,今天有,甚至以后,一个两个世纪,也许还会有。也不止中国如此,世界各国,莫不如此。”

中国特色是中国会计与他国会计的显著差别。这些差异可以采用某种方法缩小甚至消除,从长远看,会计的国家特色可能会逐步缩小,剩下的是一些非原则性、非根本性的差异,旧的差异被协调的同时又会不断产生新的差异,最终差异会越来越小,并认为中国特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只要国家间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差别存在,必然是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存,而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而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会计环境的差异是人所共知的,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各国会计具有了各自的特点,会计的中国特色即源于。

1.2 中国会计的特色性

中国会计的特色表现为中国会计的独特之处、表现为与它国会计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有理论上的也有实务上的,既有理论体系方面的也有方法体系方面的,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中国特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只要国家间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差别存在,必然是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存,而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方法差异以及具体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区别并不等同于特色,而特色主要在于一国整体会计框架、会计运行机制或者重大方面的差别。”而各国 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会计 环境的差异是人所共知的,正是这些差 异使得各国会计具有了各自的特点,会计的中国特色即源于此。

1.3 中国会计的特色性不会阻碍会计的国际协调

中国会计特色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差别在于特色范围的大小、内容的多少以及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些特色。强调特色、欣赏特色,并不等于抱着特色不放而人为地“塞入”会计制度中,而是要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使之逐步地、有意识地与国际接轨,以便使我们的会计更全面更深入地走向世界,尽量缩小与它国的差异,促进国际会计的真正协调。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日益加快,会计国际化也仅仅是时间的问题。在目前特定的环境下,本文认为,科学的态度 应该是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

2.决定中国会计特色的主要因素和具体分析 2.1 决定中国会计特色的因素

会计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我国会计必须有“中国特色”。会计环境主要指会计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近年来,我国的会计环境处于较 大的变动之中。民主与集中的政治环境,改革和发展中的经济环境,逐步完善的 法律环境和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等,共同决定着现阶段中国会计的特色。无论是西方会计还是中国会计,都不可能逾越各自所处的政治制度、政治目的等政治环境的约束。

以此为基点,要求我们在建立与改革中国会计体系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贯彻国家的政治意志,决不能脱离政治环境,单纯从会计角度考虑会计问题。建立与完善中国会计体系,必须首先确 立会计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基本宗旨,在此前提下,应当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改革目的出发,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借鉴 与吸收国外会计的合理之处,充分发挥中国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2.2 中国会计环境的具体分析

(1) 政治、经济环境

政治、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会计在管理体制上的特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家不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但作为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必然会关心国有财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能够提供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相关信息。其次,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在发展阶段,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缺乏理性,市场 融资功能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配置引导能力。而会计与资本市场的主体及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所以我国对资本市场的会计理论研究格局、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都会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以会计目标为例,我国将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放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考虑社会公众及其他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经济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会计发展的主导因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仍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国有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决定因素,国家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和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尽管我国法律在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方面还有待改进之处,但是经济法规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 法律环境、法律和制度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先后 颁布了若干经济领域内的相关法律,其中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并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使得我国会计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以《会计法》为中心,包括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 等在内的会计规范体系。我国的会计工作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法律、制度的深 刻影响。 从法律体系来看,中国的法律属于大陆法系,因此它具有大陆法系的特征。 (3) 文化环境

另外文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会计的发展。西方许多学者 在研究文化与会计的关系中,探讨了文化对会计的决定作用,形成了所谓的文化 决定论,认为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选择、对各种会计现象的认识和解释、会计 模式的形成以及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等,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所处的文化环境 决定的。

3.中国的会计特色

3.1 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

会计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辩证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任何国家的会计现状,都是发展变革的结果,而任何国家的会计变革总是要先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舆论上的准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之中, 会计环境很不稳定,会计的变革是必需和必然的。如果没有理论的充分准备,没有舆论的强烈导向,会计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几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上都颇具中国特色。

3.1.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特色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之一。 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一般受过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 基本理论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国是一个经过长期封建统治和高度 集权政治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表现得较为正统、稳定,而在将马克思主义\" 教条\"化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得到了\"高度 的统一\",即使在改革、开放相当长的 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思维观念仍深受影响,对价值评判标准也有很强的趋同性,使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有了肥沃的土壤,成为会计研究方法的主流。

3.1.2 会计理论构架特色

目前世界上会计理论构架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模式,一是西方模式,由会计假设(或目标)、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等组成;二是前苏联模式,由会计的对象、职能、作用等组成。我国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全盘引进了前苏联模式,直至一九九二年止,其间虽然也在会计理论研究上有所创见,如提出会计管理观点,会 计决策职能等,但会计理论的构架从未有过突破。直至一九九三年,我国对会计 进行了历史性的变革,以使会计实务接近或符合国际会计惯例,才相应地也引进 了西方会计理论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等。而原有的会计理 论又未舍弃, 形成了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理论与市场经济下的会计理论为一 体的会计理论构架。现在将会计理论表述为由会计假设、目标、原则、要素、职 能、作用等组成的概念框架,几乎是会计界的共识,这种会计理论构架反映了转 轨中的我国经济环境下会计理论的现状,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的一大特色。

会计监管的中国特色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宏观会计监管体系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经济的今天,这些宏观会计监管的方法基本上没有被扬弃,而是继续被成功他沿用并有所创新与发展,正是由于从宏观上有效地进行了会计监管,才保证了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会计工作得以稳定和健康发展,也使我国在宏观会计监管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这就是用计划经济的强力手段为主辅之以职业界的自律来从宏观上监管市场经济中的会计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划分管理会计工作职责权限关系的制度,包括会计工作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设置等。我国在《会计法》中以法 律形式规定了会计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主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除了政府部门外,会计学术界、职业界和其他会计组织均无管理会计工作的行政职能。

(2)会计核算规范制定权限、会计核算规范是企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准则、条例、办法和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规范主要由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组成,其制定权和解释权均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这与西方国家由职业界制定会计准则,由企业自行根据准则确定会计核算方法的模式不同,也与只制定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前苏联模式不同。

(3)会计人员管理、我国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任职资格、继续教育等也是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的。根据规定,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今年7月起实施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的条件、考试科目,从业的注册和登记、检查与管理等有关内容作出了全面规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也由以前的评审改为由各级财政部门

与人事部门共同组织和管理,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对会计机构负责人、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的总会计师,则作出了严格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要求。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暂行规定》 ,对不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方式、考核、管理等均作了明确 规定。而在西方,这一切几乎都是由职业界自律管理的。

(4)会计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国家监督由财政、税务、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所有单位或特定单位实施监督;社会监督则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 体,由其接受他人的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格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内部会计监督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统一要求必须建立内控制度。与西方国家主要依靠职业界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进行事后审计相比,显得更为完善。

3.3 会计实务处理的中国特色

会计实务处理是会计的根本,会计理论研究和宏观会计监管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与完善,一个国家的会计特色最终都会体现在会计实务处理层面上。这也许就是狭义的会计特色只包含会计实务处理层面的特色、以及会计实务处理特色最先最多在国际比较会计领域被重视和研究的原因之一。企业会计实务处理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规范要求根据有关情况对经济业 务进行具体的会计处理的过程,也就是会计实务处理方法的选择过程。所以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结果由会计实务处理规范和会计人员的选择两方面决定。

(1)会计实务处理规范的特色、我国会计实务处理规范主要在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由于我国会计准则的起步较晚,是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而不得不加快步 伐拟就,它不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果,而是国家为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而由财政部制定、发布并由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会计人员总体素质较 低,为避免会计处理的混乱,又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形式。这种\"准则+制度\" 的实务处理规范框架是其他国家所不曾有过的。 加上转轨过程中的经济业务本身 的复杂性,使我国会计实务处理规范也显得与众不同。

(2)会计实务处理方法选择的特色、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某种具体的会计实务处理方法,似 乎是会计人员个人的偶然因素决定的,会计人员的偏好不同,选择的具体方法也 不同。所以,以全国之大,只要是允许的方法,几乎都有被选择的机会。但是,会计人员也是社会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其所作出的会计选择不完全是个人偏好的结果,而是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调查,我国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具体方法的选择上呈现出特殊的分布。

a.允许在多种方法中选择的几个主要项目的首选方法为: 发出存货计价:加权平均法 折旧计算:直线法 长期债券溢(折)价摊销:直线法 坏帐准备提取:应收帐款余额比例法 所得税核算:应付税款法 损益结转:月结法

b.行业特性与规模特性明显。行业特性表现在某种方法的适用性上,如零售商业企业,其库存商品计价几乎均采用售价记帐,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成本计算几乎都采用分批法等等。 规模特性主要表现在某种方法的合理性与处理复杂性上,小型企业首选比较简单的方法,而大中型企业往往选择较合理的方法,这很可能是与我国不同规模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相关。

4.对中国会计特色的展望和预测

4.1 用发展的的眼光看待中国会计特色

用发展的的眼光看待中国会计特色、坚持会计的中国特色必须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应该站在宏观而不是微观层次上进行审视,应从社会整体而不是从具体方法进行考察”,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这样看到的只是截至目前的中国的会计特色,看不到哪怕是不远的将来的中国的会计特色,这是不利于指导中国会计的发展的,也不是我们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初衷。因此,我们还必须用快速发展的眼 光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 在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今天 更是如此。因为,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面对经济全球 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 新形势;面对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

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 ” 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快速的发展必将导致快速的市场化和国 际化,而这也意味着现值计量在我国实施的大环境 将很快具备。作为会计理论界,目前的任务就是以快速发展的甚至是跨越式的思维来思考中国的会计问题,既要总结过去和现在 ,更要看到将来。也就是说,快速发展还意味着研究的前瞻性,只有这样,理论才能指导实践而不至于拖实践的后腿。虽然前瞻性与先进性不是同一概念,但也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概念。

只要我们研究的前瞻性是适应形势的快速发展需要的,是适应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的,这样的前瞻性就可以同时也具备先进性。其次,我们也可以从微观层次上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这至少可以成为一种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的方法。作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今后5 到10年内,应该在注重中国实际的前提下,把发展作为主题,把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为根本出发点。

4.2 对中国会计特色的预测

我国会计国际化作为一种自觉行为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作为一种被动的行为是对外开放的压力,而且,国际压力下的会计 变更是国际会计中的一种毋庸置疑的现象, 这两者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国际化还是 被国际化的问题。在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不用回避国际压力,化国际压力为自觉的行动,但必要是也又理由顶住国际压力,力主会计国际化为我国经济改 革的现实服务。因此,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应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以有利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基本原则,顺应历史潮流,光采博取,兼收并蓄。 会计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历史潮流,是一种代表进步的趋势。

在国际经济互相 合作、互惠互利的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会计的国家化,以至人为的阻碍国际化的进程,势必成为经济建设的消极力量。但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析,结论并不是 如此简单,我国会计首先是为本国经济服务的然后才是际化的问题。因此,我国会计应该坚持为本国经济服务这个根本,在为本国经济服务 这个框架内实现国际化。会计为本国经济服务是会计的生命线,我国新的会计制度理应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必要要求会计改革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兴起,吸取国外证券管理的成功经验无疑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会计研究,2000:4:36-40 2.冯淑萍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会计.会计研究,2000:2:2-8 3.郝振平.会计的国际透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葛家澍,刘峰.会计大典 会计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李心合:中国会计学会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讨会综述[J],会计 研究,2001(1) 。 6.陆德明、王鹏:论中国会计的特色[J],上海会计,2000(7) 。 7.栾甫贵:关于中国会计特色的几点认识[J],财务与会计,2001(3) 8.葛家澍.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1996;117 6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

付丽娟毕业论文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红五月活动策划书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歌舞大赛主持词。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者协会活动计划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委员会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中工作总结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年中工作总结

肖丽娟、朱祥富期末工作总结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肖丽娟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肖丽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