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幼小衔接问题反馈

发布时间:2020-03-02 11:19: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幼小衔接问题反馈

2014年10月10日,听了第二民族幼儿园梁彦宏老师幼小衔接课《认识球体》。

一、本活动亮点: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梁老师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熟悉的篮球、乒乓球、吹泡泡等事物和现象作为数学探索的对象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利于孩子接受。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老师设计了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感知球体的基本特征。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梁老师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本活动的难点是如何让幼儿在探索、交流中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梁老师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

本活动设计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的理念,紧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为幼儿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力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在活动中,通过尝试操作法、比较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充分体验自由、快乐的情绪,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使孩子们感到:数学并不遥远,数学就在身边。

二、这一教学活动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

1、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应让幼儿能够自己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老师却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教师没有充分引导,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孩子思维节奏跟不上。

4、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5、几何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几何直观,为孩子将来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梁老师在让孩子摸球后是否可以让孩子闭眼试想一下球是什么样子?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将会使孩子受益更深。

三、一点建议:

1、活动中要多使用激励性语言,语言更贴近幼儿,多鼓励那些参与程度不高,操作速度慢的幼儿,使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能更好的面向全体。

2、平时要加强幼儿的操作训练,使全班幼儿操作能力得到平衡与提高。

3、在教学中,多给幼儿语言发展的机会与充足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口、手、脑能达到统一。

4、建议幼儿大班教师有一本一年级的课本,不要求幼儿教师按一年级的要求上课,但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上小学后要学习的一些知识是否与幼儿大班知识能够衔接,这样有利于孩子顺利渡过幼小衔接。比如“分与合” 的内容上幼儿升入一年级时要学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孩子学习计算的基础。幼儿大班的时候也会教孩子的分与合,是否可以与小学衔接老师们可以思考。再比如孩子在升入一年级的时候写数字的要求是在田字格里的日字格中书写,幼儿园在教学时按什么标准进行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幼儿更好的过渡?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留给幼儿教师的课题。

幼儿在升入一年级后专门有一单元是《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节课40分钟,孩子要学习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立体图形,正是由于有像梁老师这么出色的幼儿教师的付出,给孩子打下立体图形学习的基础,才会使孩子在升入小学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感谢梁彦宏老师的辛苦付出。

以上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如有提的不对的地方,请指出,我们共同探讨。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问题反馈
《幼小衔接问题反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