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ICP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9: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Pregnancy, ICP)

【概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重要的妊娠并发症,在妊娠期出现皮肤搔痒、黄疸、血胆酸升高是其临床特点和生化改变。妊娠终止后临床症状消失,对孕产妇预后无不良影响。因ICP可能引起早产、胎儿窘迫和胎儿宫内死亡,使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现已引起临床的充分重视。

以往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多种命名,由此也反映了对ICP病因、病理的认识过程。最初因同一患者每次妊娠发生黄疸而发现本症,命名为“妊娠复发性黄疸”、“特发性妊娠黄疸”,认识到仅发生于妊娠期,孕产妇预后良好;60年代根据本症的病理特征,Haemmerli(1966年)首次提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命名,与其它胆汁淤积症区别。

【ICP的流行病学】

1.种族地域:ICP的发病存在地域、人种的差异,在各国、不同的人种中发病率有很大的差异:

北美(加拿大、美国)0.07~0.1%

北欧(瑞典) 2.8~4.2%

南美(智利)11.8~27.6 印地安混血人发病率高于白人

中国(上海)4.4%

2.家族:

从1965年开始,多名学者报导了ICP的家族发病情况,且有ICP病史的经产妇60~70%在以后的妊娠中再发ICP。

还有学者对ICP家族成员进行口服固醇类激素激惹试验和组织相容性试验,表明ICP按孟德尔模式遗传,不排出X伴性遗传,家族男性可以是携带者。

3.环境:

发病存在季节差异,冬季发病高于夏季。

【发病机理】

对ICP的发病机理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目前仍无明确的结论。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临床和实验室的观察,可以认为,ICP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雌、孕激素与ICP的关系;

雌、孕激素诱发ICP的证据:

ICP多发生于雌、孕激素分泌达高峰的妊娠晚期;

双胎时ICP的发病率是单胎的5~6倍;

应用含雌、孕激素的避孕药后发生的胆汁淤积症与ICP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这类妇女如果妊娠,ICP的复发率较一般妊娠更高。

1).雌激素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导致胆汁淤积:

﹡胆管的通透性增加,胆汁流量减少;

﹡Na-K-ATP酶活性下降,胆汁流量降低,胆盐转运受阻;

﹡细胞膜的液态流动性下降,胆盐通过发生障碍;

﹡雌激素的代谢产物增多,竞争抑制胆酸载体,导致淤积;

﹡雌激素通过肝雌激素受体的介导使胆酸载体数量和活性改变,胆盐排泄下降;

﹡通过雌激素受体的介导,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ICP的发生;

但最近的研究发现,部分ICP患者的雌激素水平较正常妊娠无明显差别甚至还降低,故雌激素引起胆汁淤积的确切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2).孕激素与雌激素有协同作用。有文献报导,ICP患者孕酮的代谢能力下降,导致硫酸盐代谢产物生成增加;用孕酮预防早产时,患者较早出现皮肤搔痒,停药后症状消失。故认为孕激素是触发ICP的一种外源性的因素,与ICP的发生密切相关。

2.遗传:

ICP的发生有明显的家族性、地域性及种族性。

Dixon等报导,MDR3基因突变与ICP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也有学者认为,ICP的发生不完全是基因所决定。目前认为ICP发生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甲状腺素:

Pineda等发现,ICP 孕妇甲状腺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孕妇,提示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可能是ICP发生的原因之一。

4.微量元素:

ICP孕妇血硒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孕妇,,而铜水平显著升高,提示两者与ICP的发生、发展有关;同时发现,夏季孕妇血硒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季节,这可能与ICP发生的季节性有关。

5.过氧化:

正常体内氧自由基(OFR)与抗氧化物质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保持相对平衡,即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ICP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过氧化脂质(LO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与ICP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6.免疫: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ICP患者的血清IgG水平下降,细胞免疫增强,CD4/CD8比值增高,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强,母胎间的免疫平衡失调,导致ICP的发生。

7.一氧化氮(NO):

文献报导,ICP患者血清中的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搔痒持续时间、血清胆红素、转氨酶的高低有关,同时与ICP并发胎儿窘迫及胎儿生长受限有关。提示NO参与了ICP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病理变化】

1.肝脏:肝细胞无炎症和变性改变,肝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含有色素,可见嗜碱性颗粒,胆小管直径正常或轻度扩张,可见胆栓。

2.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明显增多,合体滋养层增厚,绒毛基质稀疏,水肿,绒毛间腔缩小。

【临床表现】

1.皮肤搔痒:

常为首发症状,多于妊娠28~32周出现,也有早至12周开始者。部位以手掌、脚掌为主 ,严重者全身搔痒甚至无法入眠,但无皮损出现。产后症状迅速消退,多在分娩后2~7天消失,再次妊娠可复发。

2.黄疸:

黄疸发生于皮肤搔痒后1~2周,发生率15~60%,程度较轻,有时仅巩膜轻度黄染,在出现黄疸前后尿色变深,粪色变浅。黄疸于分娩后1周消退,个别可持续至产后1月。

3.消化道症状:

极少数人可发生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和症状不明显的脂肪痢。

4.体征:肝脏不大或轻度肿大,无压痛及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

1.血清胆汁酸:

人类的胆汁酸包括胆酸(CA)和鹅脱氧胆酸(CDCA),在肝细胞损伤或肝分泌功能下降

时,胆汁酸排泄不畅而在血中积聚。ICP患者胆汁酸可较正常妊娠升高10~100倍,其出现早于皮肤搔痒和其它症状,目前认为是诊断ICP最敏感的指标。

2.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多数均轻度升高,约20~60%的患者较正常值升高2~10倍,如较正常值升高10倍以上,应考虑其它肝脏疾病。

3.胆红素: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0.35,是胆汁淤积的重要特征之一。

4.碱性磷酸酶(AKP):通常升高,但妊娠20周以后胎盘产生同功酶,二者重叠对诊断价值不大。

5.肾功能:近年发现,ICP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生化功能检测可出现异常。

【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参考实验室检查,并排除相关疾病,如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石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和药物中毒史。

目前国内的诊断参考以下标准:

1.在妊娠期出现以皮肤搔痒为主的临床症状;

2.胆汁酸升高,(曹泽毅:孕期正常值1.7~3.4μmol/L)<5μmol/L为轻度,5~15μmol/L为中度,>15μmol/L为重度。

3.ALT、AST轻度升高,大约达100u左右,超过200u以上较少见。

4.血清胆红素轻度或中度升高,平均34.2μMol/L,但很少超过171μMol/L;

5.一般情况良好,极少有消化道症状。

6.分娩后皮肤搔痒和黄疸迅速消退,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

【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孕妇:

1.皮肤搔痒:可影响睡眠

2.产后出血: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凝血因子(II、VII、IX、X)合成障碍,胆酸的扩血管作用共同作用,增加产后出血的危险。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报导ICP患者妊高征发病率17.25~24%(妊高征发病率9.4%),妊高征患者ICP的发病率8.72%(正常孕妇ICP发病率4.4%)。

4.肾功能障碍:国外有ICP孕妇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障碍的报导。

围产儿

1.早产:文献报导ICP早产发生率10~36%,早产的机理是:1)高水平的胆汁酸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2)胎盘合成去氢表雄酮增多,导致活性雌二醇(E2)水平升高;3)胎盘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增加,引起子宫收缩诱发早产。

2.胎儿窘迫:发生率20~35%,围产儿死亡率6.3~11%,胆酸水平越高,胎儿窘迫的发生率相应增加,可能的机理是:1)胆酸引起胎盘绒毛血管痉挛,胎盘血流减少;2)胆酸的细胞毒性作用,引起细胞凋亡,胎儿受损。3)胆红素增加胆酸的细胞毒性作用;4)最近的研究发现,ICP 孕妇与正常孕妇的胎盘、胎膜对氧的扩散无明显差异,胎盘因素并非ICP胎儿窘迫和死亡的确切原因,而胎儿促红细胞生成素低下可能是胎儿缺氧的主要原因。

3.新生儿颅内出血:母体vitK吸收减少及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影响胎儿凝血机制,阴道分娩时易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地塞米松:是治疗ICP的首选有效药物。

作用机理:进入胎盘抑制胎儿肾上腺脱氢表雄酮分泌,降低血中雌激素的水平以减轻胆汁淤积;非特异性的降低胆红素,缓解搔痒症状;促胎肺成熟,避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用法:9~12mg/d,用药7~10天(用药5天后开始减量)

2.δ-腺苷基-L-蛋氨酸(SAMe,思美泰):

作用机理:恢复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和Na-K-ATP酶的活性,促进胆汁经硫酸化转化;通过甲基化对雌激素起灭活作用;减轻胆汁酸引起的氧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害。

用法:疗效和用药量目前在探讨中,建议用法:800mg/d14~20天为1疗程。与熊脱氧胆酸合用效果最佳,可显著减轻搔痒、降低胆汁酸、转氨酶、胆红素等。

3.熊脱氧胆酸(乌索脱氧胆酸,UDCA):

作用机理尚不明确。研究结果表明,用药后搔痒症状、肝功能及胎儿预后改善,对母儿均未发现副反应。

用法:0.6~1.0/d 20天为1疗程,间隔14天可给第二疗程。

4.能量合剂:10%葡萄糖500ml+ATP40mg+辅酶A100u+vitC2.0+vitB6200mg /d 静滴7~10天为1疗程。

5.中药:

方1:茵陈 当归 泽泻 柴胡 茯苓 黄芩 栀子各10克 白芍15克每日1副 7~10天 方2:茵陈 当归 泽泻 柴胡 郁金 各10克 丹参15克 每日1副 7~10天

治疗作用有争议的药物:

笨巴比妥:报导可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近分娩期应慎用。

消胆胺:可使患者搔痒症状减轻,但不能改善生化指标,停药后症状重现;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特别是vitK的吸收,增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

二、妊娠期的一般处理:

1.早期诊断

2.加强胎儿监护,以免胎死宫内。

三、终止妊娠的时机:

妊娠达37周,应主动干预,尽早终止妊娠,原则上不超过40周;对复发性ICP和以往有新生儿死亡者,妊娠35周(剖宫产)终止妊娠。

ICP申请书

ICP资质

ICP办理

ICP申请材料

网上ICP审批

ICP资料填写

网站ICP证

ICP备案常见问题

ICP备案信息

ICP备案授权书

ICP
《ICP.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icp服务 ICP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