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师大三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5: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2《鲁班造伞的传说》

1

2

3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 2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

2

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2

3

4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 2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

4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 2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

读给同桌听一听。

(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板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夏天

晒太阳

雨天

23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这些字。

2、能读懂故事蕴含的意思,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并表演“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这个成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准备与故事有关的图画,或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找几个与故事寓意相近的成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水滴石穿”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许多故事的成语吧,这些词语内容非常生动有趣,你能把自己知道的成语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抽生说。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水滴石穿)。

生齐读课题。

2、“水滴石穿”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靠同学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

(二)初读课文,练习朗读

1、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谁字音,读通课文,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同学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等会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看哪边读得最好。现在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师巡视指导。

2、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

3、哪位同学代表男生参加朗读比赛呀?其余的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什么地方读得好?抽生读,抽生评价,老师评价,纠正读间“阶jiē”、“嫌xián”,指导书写。

4、请一位女同学与刚才那位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5、师评:读得太好了。谁读得最好呢?生评。

6、师: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在黑板上给“男生”和“女生”下各画一面小红旗)。老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决。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内讨论。

3、各组派代表提出不懂的问题。能当场解释的字词,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解答,难一点的问题梳理出并板书:

(1)“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

(2)水滴怎么会把石阶滴穿呢?

4、同学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想你们能自己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的意思。自己再读,找答案。

5、师引导:有同学见过家门前的石阶被水滴滴出了一些小窝窝吗?请见过的同学来描术一下。

你们现在知道“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吗?抽生说,师补充。你能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吗?

6、师范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边听边想:(1)水滴和石阶谁的说法对?(2)水滴是怎么把石阶滴穿的?

(四)启发思考,明白寓意。

1 师小结:上课前老师说过了,水滴石穿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除了告诉我们水滴能把石阶滴穿这个内容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你从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 生自由发言,师给予肯定,表扬。

3 师总结:同学说得真好。水滴石穿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不停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水滴一样,朝自己的目标不停地努力进取,那么,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五)拓展延伸

你能找出与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名言警句吗?

(不屈不挠积少成多锲而不舍„„)

二、学习“守株待兔”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经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大家齐读课题。

2、想一想,“株”是什么意思?“待”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抽生说。

3、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呢?想要知道吗?请大家翻开书,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农夫、窜出来、撞死、树桩、拎着、喜滋滋”。

3、指导书写:窜、撞。

4、小组检查朗读情况,一人读一段,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三)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读完后,抽生讲故事大意。

2、再一次朗读课文,勾画出写农夫内心活动的句子。抽生读。

3、指导朗读: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农夫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读书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高兴)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计?(快乐的,喜滋滋的)

4、生自由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

5、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读?指名读,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请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表情、语气、感情)

6、你能读得比他还好吗?再抽生读。师评: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结合最后一句,同学能不能加上什么动作神态,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

学生组内练习朗读。

7、请全体同学起立,一齐朗读这段,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神态。

8、想一想,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汇报发言。

(四)读想结合,表演课文

1、自己读第三段,体会农夫感情。

2、你能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可以加上动作说。抽生说,师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3、农夫的希望实现了吗?读最后两句话,想一想,农夫这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失望)应该怎样读?试着读一读。

4、再读课文,想一想,读这一段时,情感有哪些变化?

应该怎样读?(由充满希望到失望)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抽生读,齐读。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小组讨论。指名说。

师小结:同学们学得真好,老师也想对农夫说:你不应该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会发生的事,不要再等了,赶快种田吧。

6、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的收获真多,想不想演一演这个故事?你可以按原文来演,也可以创造性地演。

(1)学生组合小组,排练课本剧,师巡视指导。

(2)学生表演课本剧。

(五)拓展延伸

1、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父母合作表演“守株待兔“。

教学设计:

雨滴:水少

力气小 水滴石穿

一滴一滴往下落

一年一年:把石阶滴穿

24《奴隶和狮子》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了解课文内容,根据批注,学会在阅读中体会词语的表情达意功能。

3、自主阅读,学会批读,会读书。

4、体会课文字里行间表现出的“人狮情深”,激发学生爱动物、爱大自然的情感。

5、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了解奴隶安德洛斯的善良与勇敢,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浓厚情感。

教学难点:根据旁注,体会人救狮子,狮子救人的两个动人场面,能用恰当的语气来表达这两个场面的动人描写。

教学准备:

1、有关的挂图或幻灯片或光碟等。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阅收集有关古罗马、奴隶、斗兽方面的情况介绍。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昨天,你们都收集到有关古罗马、奴隶、斗兽的哪些情况?

抽生说,从哪儿知道的?

2、师生共同交流查阅的有关奴隶、古罗马的资料。

3、出示古罗马斗兽场的光碟或挂图,学生看画面,师解说:在古罗马的斗兽场上,一个手无寸铁的奴隶面对一只凶猛的狮子,眼前一场血淋淋的惨剧就要发生,可是,奇迹发生了,狮子竟然温顺地舔着奴

隶,全场欢声雷动。《奴隶和狮子》反映的就是古罗马发生的事情。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识生字:(1)学生互助互学(强调“奴隶”的声母);

(2)交流检查识字效果(重点指导“隶”、“德”的笔顺笔画)。

3、(出示词语)这些词语,你能读吗?自己大声地读一读,把它读正确。

4、多种方法调动读书,引导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5、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再看看课文,用比较简单的语言说一说。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部份,用括号括出来,读一读。

2、把让你感动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一听,交流你们的读书体会。

3、全班交流并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入重点段的学习)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安德洛斯给狮子包扎伤口的画或幻灯片。

(2)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从安德洛斯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什么?(板:善良、勇敢„„)把你的体会写在批注栏。

(4)我们还学过写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文章吗?翻翻前面学过的课文《雪儿》,想想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狮子趴在地上舔安德洛斯的画或幻灯片。

(2)能把你们的感动用朗读告诉我吗?自己练一练。

(3)谁来读?从他的朗读中,你们听出了什么?(抽读,评价。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读出狮子从咆哮到温顺,安德洛斯从绝望到激动的动人场面。找一找这之间的因果关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4)师范读,生齐读。

(5)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狮子,多么可敬的狮子,它知恩图报,用自己的行动救下了安德洛斯。人与狮子之间(生接)——情深意重。板:知恩图报,情深意重。

让我们深情地一起读。“观众席上爆发出„„”。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一个故事总是能带给我们一些启迪。今天,我们学习了《奴隶和狮子》,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和同桌说一说。抽生说。

2、你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吗?

3、课后阅读老师提供的《奴隶英雄》。

板书设计:

24《奴隶和狮子》

逃进

抜刺

一起生活

受伤

感激

25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3

4教学重点

这首古诗的教学重在美读。通过诵读,领悟意境,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了解唐诗,作者张继及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师:反映诗中意境的图画或教学挂图,古代弹拨乐曲的磁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

2师语言导入,板书课文题目,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

张继,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是描写旅途感受和自然风光,写得自然朴素,情味深远。《枫桥夜泊》是诗人夜泊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有感而发所写。由于《枫桥夜泊》这首绝句,枫桥和寒山寺成了人们向往的名胜之地。

二、感知课文

1

2

3

4

5今译:月亮慢慢落下去,乌鸦啼声阵阵,秋霜仿佛铺天盖地。伴着江边的枫树,对着江中的渔灯,漂泊思乡的忧愁使我难以入眠。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美读课文,深入领会

1

2

3

4

5 6

诗人的感情?

的资料进行补充)

师小结:这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这幅画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夜泊的“客船”。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枫桥夜泊”图啊!诗人很善于设色,霜天是透明的,渔火是鲜艳的,二者遥相辉映。近处的渔船和远处的山寺,又通过钟声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得远景和近景交织成章,连成一片,使得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除了色彩以外,还有声音,夜空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这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但由于作者丰富、鲜明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并不引人进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这首诗有情意,有境界。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图画,我们就像坐在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一样。难怪这首诗很早就广泛流传,并且传到国外。确实是一首难得的有意境的好诗啊!

7读。

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要突出“霜”“愁”“到”等词语。

9 10

1

1四、扩展

你喜欢这首诗吗?可以用图画来表现这首诗的意境,可谓“诗中有画”。你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把它写成一首白话诗,配乐朗诵,或几人合作集体表演配乐背诵。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看、听)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 夜半钟声 借景

26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

教学目标

1.了解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有哪些感人的表现,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知京剧艺术,感受艺术家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悟具体描写盖叫天在一次表演中的言行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盖叫天演出的剧照及有关文字资料。

2.京剧录像或录音片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看京剧录像或听录音片段,然后介绍盖叫天其人及其京剧表演成就。引入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自选方式通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字典或与学伴一起以多种形式合作,完成生字、词语的学习。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本文写的是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为避免别人受伤而致自己受重伤并坚持演出的感人故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标出文中盖叫天受伤后的行为。(盖叫天忍着„„)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盖叫天受伤后的言行的句子,让学生想象一下盖叫天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此时此刻你想对盖叫天说些什么?

3.对比读。先读盖叫天说的话,再将文中对盖叫天伤势的描写与带伤坚持表演的描写对比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理解盖叫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言行。(理解盖叫天伤势之重、疼痛之剧、毅力之坚、

精神之崇高,体会人物的精神境界,感受艺术家的高尚品质)

4.默读课文,说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盖叫天热爱京剧表演艺术。

5.再次看京剧录像或听录音片段,根据课文的描述和插图,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表演一下盖叫天的英姿。(学生的表演可以有一定的创造性)

四、拓展延伸

1.了解了这个故事后,联系生活,你想到了什么?

2.你对京剧还有哪些了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脸谱的丰富多彩,知道这是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板书设计

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

盖叫天

表演„ 活灵活现

救人„受伤 决不能倒下

忍痛„坚持 (爱岗敬业精

积累与运用

(五)

教学目标

1

2

3

4

5 6

7 教学准备

1 2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会AABB、ABAB、ABB式词语的重叠方式

1

2

3二、理解搜集歇后语

1

2

3三、读笑话,乐一乐,悟一悟

1

2 句需要修改的句子。

AABB、ABAB、ABB式词语的重叠方式。

四、讲笑话

1

2

3

4

5 6

7

1多多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的头脑里也有许多神奇的想象。我们虽然还小,但也能编出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你愿意试试吗?

2 3

4

5

6

1 2

3

七、阅读《精卫填海》

1

2 3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子,多读几遍。

六、学习修改符号

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题目。

精彩。

五、用提供的材料编故事,并把它写下来

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

越秀区五下第78单元

语文四年级下第五单元

二年级下第五单元作文

五下第18单元作文

五语下第一单元词语盘点教案

九年级下第五第六单元教案集

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西师大四年级语文上教案第五单元备课

西师大三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
《西师大三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