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扎实开展为老服务,树立敬老文明风尚

发布时间:2020-03-02 23:03: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扎实开展为老服务 树立敬老文明风尚

商洛市老龄办

近年来,我市针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站在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高度,把开展为老服务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恪守敬老之责,大兴敬老之风,多办助老之事,努力提升为老服务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幸福商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倡导敬老之风,积极营造尊老敬老良好氛围。

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广大老年群体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怀和温暖,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近年来,我们把营造尊老敬老良好氛围作为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依托新闻媒体造声势。组建了由50多人组成的老龄宣传骨干队伍,制定了严格的奖励制度,建起了《商洛老龄网》,充分发挥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主流媒体层次高、受众广、影响大的作用,以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工作热点问题、基层老龄动态和尊老敬老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性、立体化地开展宣传报道活动,不断增强老龄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近年来,中、省、市各类媒体累计刊载我市涉老稿件1700余篇,形成了全市上下重视老龄工作、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共识。二是策划重大活动送关爱。充分发挥老 1

龄机构沟通上下、联络各方的优势,主动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参与人数广、社会影响大的敬老助老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每年“老人节”期间,我们都争取市委、市政府在《商洛日报》向全市老年人发出慰问信,隆重举行重阳节金秋敬老大会,市上领导与老同志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佳节。在中小学生中掀起学唱《孝亲敬老歌》热潮,引导青少年树立尊老敬老意识,养成爱老助老美德。从2010年起,每年都要扎实开展“敬老月”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开展评选表彰树典型。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每年都要开展“十大孝子”、“孝亲敬老之星”、“敬老助老先进单位”等评选表彰活动,2007年以来,有4个县(区)荣获省、市“老龄工作先进县”称号,累计表彰敬老助老先进单位296个、孝亲敬老先进个人586名。发挥敬老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举办事迹报告会、新闻媒体集中宣传等方式,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使真心敬老、热心助老成为全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二、落实惠老之策,全面提高老年人保障服务水平

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各级老龄部门的主要职责。我们坚持“共建、共融、共享”的理念,围绕“六个老有”目标,着力构建符合市情、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努力为广大老年人创造了良好的生

活环境和条件。一是完善老龄政策体系。争取市政府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办法、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等政策文件,推行城乡居民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快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全面推行农村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老年人有尊严地生活。二是加大为老服务投入。加快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全市老年福利服务机构达到93家,共有床位7970张。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共下拨资金30余万元,建起标准化老年活动室66个,并配备了桌椅、图书、电视、DVD、锣鼓、棋牌等活动器材。争取省中老年养生协会为基层老年人协会捐赠图书3万余册。启动实施“银发无忧”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障活动,为全市3000多名高龄贫困老人免费赠送了保险。联合有关机构组成流动摄影队,为1.6万名农村老年人送像下乡活动。并在丹凤县商山爱心护理院开展了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工作。三是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翻印《老年人法律法规政策汇编》一万册,发放到各县区、基层老年人协会及广大老年人手中。采取定期检查、交流互查等方式,确保老年人参观旅游景点、乘坐公交车等优先和优待政策在各部门各单位全面落实。在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活动,累计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19.2万份,

占应签户的93%以上,兑现良好率达98%以上。共为老年人代办《陕西省敬老优待证》10761本,办理《老年优待证》6630本。督促各级司法审判机关加大涉老案件的审判力度,对涉老侵权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结、优先执行。开展“夕阳幸福工程〃法律援助在行动”活动,为特困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2500余次。认真做好老年人来信来访工作,共办理涉老信访案件578起,有效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多办助老之事,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我们牢固树立待老如亲的服务理念,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急、帮老年人之所需,把热情服务贯穿于每项工作环节,落实到全部工作实践中,主动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优质文明的服务。一是深入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本着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老年人的原则,以优化为老服务环境为目的,在各级涉老部门、公共服务窗口和为老服务组织中扎实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动员各服务单位通过设立老年人优待服务窗口、推行亮牌承诺、开展比学赶超等活动,丰富为老服务内容,提升为老服务质量,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设立了老年病专科门诊,对老年患者免收门诊普通挂号费、优先诊断、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入院。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将岗位职责、服务范围及办事流程在醒目位置公开,并配置了座椅、老花镜、笔、纸等附属用具,规范工作人员文明用语,提供亲情化的服务。市内各公交车上

普遍设立了老年人专座,对持老年证的乘客一律免费。各旅游景区对持证老年人免费开放。市老龄办对前来办事的老年人实行“一句热情问候、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热茶暖心、一颗热心办事、一声再见相送”,并于每年“老人节”期间,联合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和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走上街头,解答老年人法律咨询,办理《敬老优待证》,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咨询活动。二是扎实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大学生、少先队员、青年干部、低龄老年人、慈善协会、老年学会、老年科协及老年人协会等群体和组织的作用,精心设计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调动他们投身为老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大力实施“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实施“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动员一名志愿者或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为一个孤寡、特困、失能、高龄老年人或家庭提供需要的服务,全市共结成各类帮扶对子7860个。动员老龄干部和志愿者定期深入到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学校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优待政策、法律援助、文化活动、为老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402场次。各基层老年人协会普遍设立了理发组、文体组、调解组等活动小组,经常开展自助互助活动。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才开展政策宣传、科普教育、服务三农、学术交流等活动,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奉献余热。三是深入开展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高度关注老年群体的生产生活,利用春节、“五一”、“七一”、“八一”、“老人节”

等重大节日,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农村、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老红军、老复员退伍军人、高龄、特困、空巢、受灾老年人等活动,共走访贫困老年人590场次,发放慰问款物20多万元。四是广泛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我们十分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先后联合市委老干局、市人事局、市体育局、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等部门和单位举行了“庆双节、迎奥运”老年人文体晚会、老年联欢节、老年运动会等活动22场次,连续6年组织1300多名老年人赴境内外旅游,还举办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知识讲座15次,参加人数286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市区好的做法,认真总结“敬老文明号”活动创建经验,从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最关心的问题、最喜爱的活动入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敬老助老惠老活动,真正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献爱心,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社会影响大的示范性项目,不断扩大“敬老文明号”的社会影响力,确保广大老年人幸福安享晚年。

文明风尚

服务公益 敬老爱老

开展社区为老服务工作经验汇报

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总结

为老服务调研

妇委会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文明风尚伴我行

利用敬老资源做好为老服务工作的报告

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活动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

扎实开展为老服务,树立敬老文明风尚
《扎实开展为老服务,树立敬老文明风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敬老爱老风尚 敬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