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原创文学 呐喊 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2:22: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呐喊》读后感

“圈点一些人,照进整个社会”这句话是我读完整本书后的总结。鲁迅先生不愧是笔锋似箭的文化领导者,他塑造的人物就是那个旧社会的缩影,可怜、可悲、亦可恨。哪怕如今读来,这些文章也字字诛心,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统一的社会,无法体会国破家亡的愁恨,但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大文豪留下的文化笔录,会世世代代警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阿Q正传》,而这篇文章也是《呐喊》文集的代表作。阿Q他之所以家喻户晓,因为它是那个时期国人灵魂的一个缩影,他身上有着国民性的特点——朴实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着权力控制有着本能不满,却有无法抛弃封建思想去奋力反抗,在不断的失意和痛苦收放中催眠自己,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狂人日记》中描写“疯言疯语”的狂人也不一定是不真实,那是一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那个社会的真实写照。在封建权力的压迫下,是一条条被扭曲的灵魂;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社会下,你要么明哲保身,要么做一个吃人者,是不会有一个纯白的灵魂。

《孔乙己》也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公孔乙己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固化。他穷困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面口仁义道德,却被生活所迫当起“梁上君子”,但即便如此社会也没有给予他一丝一毫的幸运,最终他的命运也是悲惨哀戚,死亡是他最好的归宿。

和现在的快餐文学不同,它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是那种刻入骨血的嘲弄,最能拨开灵魂、震撼人心。不管过去多久,这样的文学作品都不会被埋没,因为那是一个民族成长的警戒与见证。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原创文学 呐喊 读后感
《原创文学 呐喊 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