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挥余热 科技兴农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9: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挥余热 科技兴农

玉山县老科协农业分会长李德铸同志先进事迹

李德铸同志是一名老农业科技工作者,工龄达44年。1999年底在县农技推广站任站长,高级农艺师岗位上退休,退休至今十多年来,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但仍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继续发挥余热,为我县科技兴农干了五件实事:

第一件实事——开展水稻撒播高产的示范推广。为了解决农村劳力缺乏,农民弯腰插秧花工费力,难于做到合理密植,影响水稻单产提高,2004年度在四股桥乡十七都村、冰溪镇东门村进行一季稻田撒播试验研究。通过水稻撒播与育苗插秧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撒播小区折合亩产稻谷1088斤,比插秧小区亩产916斤,亩增产稻谷172斤,增产18.8%。同时水稻撒播具有省种、省工,只需要插秧五分之一工夫,农民不要弯腰插秧,大大减低劳动强度,深受农民欢迎。在试验示范带动下,通过几年努力,撒播高产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面积不断扩大,成效显著。

第二件实事——抓好水稻高产综合技术的示范推广。为了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夺取水稻高产、高效,调动农民种粮生产积极性,2006年度我在文成镇周住自然村进行水稻超级杂交稻;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稻田节水灌溉新技术田间对比试验示范工作,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超级杂交稻比常规杂交稻亩

增产稻谷210斤;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亩增产184斤;进行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水稻生育前期浅灌露田;中期适时晒田,间歇灌溉;后期干干湿湿管水技术,既节约了用水,又利于水稻前期早生快长,争穗多;中期促根壮杆防病抗倒争穗大粒多;后期防早衰湿润壮粒争粒重,有明显增产效果,并把以上三项新的科技成果综合性加以总结写成书面材料上报县、乡两级管农业领导,县科技管理服务部门有关领导;下发给粮食生产基地、种粮大户应用和推广。

第三件实事——积极为服务“三农”工作当好顾问与参谋。具体做了四项工作:一是协助县、乡两级执法人员办案。参与调查处理农民状告销售人员农资假冒伪劣产品,造成减产,提出赔偿的案件有数十起。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分析比较,检测等方法,集思广益,共同商讨,然后得出正确处理结论。对因种子纯度不高,抗性差而造成减产的或有农药含量低、过时失效造成的;有些是化肥有效养分含量低引起产量低,就责成经销人员按损失程度,照价赔偿。有些减收案件不是因农药、化肥质量成效造成的,而是由于使用有误,种植管理方法不当或天气等因素,我们就给予澄清和纠正,恢复农资产品与经销人员的声誉,维护正常经营秩序,并帮助农民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和种植管理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二是协助省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做好高新科技产品,无公害水稻型—活力素复混肥:旱作型正佳牌生物有机肥试验示范工作。2012年初,受

该公司总经理委托,对以上环保农资产品、综合配方肥与常规复合肥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其中水稻用活力素配方肥与常规复合肥对比试验项目有三个:旱作型用生物有机肥,芋头和红薯对比试验项目各1个。在收割前,公司经理,试验人员,县乡在职科技人员会到田间测产验收结果是:水稻活力素配方肥比同样价格用量的常规复合肥亩增产最低100多斤,最高亩增240斤;芋头使用生物有机肥比常规复合肥亩增产300斤;红薯亩增2000多斤。同时在改善品质,提高抗病性能改良土壤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随后把试验总结报告材料印发给有关领导、重点种植农户,在县乡分管农业领导和县、乡综合站科技人员共同努力,2012年3月前已落实了全县示范推广近万亩的规模,为今后推广起到推动作用。三是协助县农业局收集整理上饶地区农业誌所需的各项资料,并协助上饶市农业局编写农业誌种植业有关文章接近2万字。四是积极主动参加县老科协每年召开的建言献策座谈会。先后7次发表了关于发展现代农业;依靠科技兴农;农业综合治理等7篇文章,其中有4篇评为一等奖、二篇2等奖、一篇为三等奖,有的还在省老科协刊物刊登。2012年被县老干局评为优秀论文1篇。

第四件实事——引进示范,协同乡镇农业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户建立我县黑糯米稻生产基地。前两年我通过科技信息获悉海南省农科院一名教授研究培育出一种海南黑糯米稻,该品种具有茎杆粗壮、分蘖性强、抗倒、抗病、穗大粒多、结实率

高、品质优、食味好、营养价值高、单产高等特点。它含的21种生命元素,有强身补肾补血、明目保健功能,可加工成酒、粽、糕、汤圆等多种食品。去年,想方设法从外地引进了2斤稻种,在四股桥乡十七都村试种1亩,亩产1080斤,比当地糯稻品种亩增产168斤。在收割前县老科协领导组织协会全体理事,各分会长到实地参观考察,一致认为该品种种植推广,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在县、乡、农业局领导重视与支持下,全县共落实示范面积200多亩,并帮助玉山紫色农业开发公司在文成镇十里山村建立15亩生产基地,种植3亩以上科技示范户提供科技服务,为玉山开发黑糯稻生产基地,建立产销一条龙,奠定基础。

第五件实事——当好班长,带领团队,发挥应用作用。自2005年县老科协成立以来,一直担任县老科协理事、常务理事及农业科技分会长。在县老科协和主管农业局领导重视与支持下,按照强化领导,搞好思路,注重科技,服务“三农”的方针,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再作贡献的要求。组织分会活动中,采取了“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法,即:生产基地与种养专业户科技服务相结合;技术指导与物质提供服务相结合;分会老农技人员与在岗科技人员配合相结合;开展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农业科技分会工作六年来,建立种养专业科技示范户与对口专业老科技人员长期挂钩联系服务共15户,其中种植户7户,养殖8户。进行新品

种、新肥料、新农药、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六项;建立超级杂交稻综合高产试验示范点,一季稻撒播高产试验示范点、测土配方、新农药、新科技试验示范点3个,协助建立无花果生产示范基地3个;黑糯米稻生产基地2个;印发科技资料有千余份;共写建言献策等文章和科技论文、科普教材有30多篇;参加县老科协科普讲师团成员3名,其中农业、畜牧、水产各一名。长期担任县黑猪原种场技术顾问1名;长期留任能源办工作顾问1名。分会每年组织老科技会员送科技下乡活动二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每次下到两个乡镇至到种养专业户,实地考察,组织座谈,做好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全年分会举办科普知识讲座一次,开展学术交流一次,组织参观考察一次。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分会的团队凝聚力和服务“三农”的活力,受到了有关领导和种养专业户的好评。2012年度农业分会被县老科协评为先进单位,本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回顾近几年的老科技工作,深感自己自身的特点和困难,那就是参与是自愿的,服务是自觉的,工作时间是自由的,工作条件是差的。其动力完全来自于老科技工作者的赤诚爱心(爱祖国、爱事业、爱人民)以及团队成员革命友谊和合作,不断把自己的余热奉献社会。

玉山县老科协农业分会

2013年4月25日

科技兴农

发挥余热献爱心

发挥余热,献计献策

科技兴农总结

科技兴农工作总结

量力自行 发挥余热

科技兴农机工作总结

科技兴农典型调研

农业局科技兴农工作总结

科技兴农创新富农

发挥余热  科技兴农
《发挥余热 科技兴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