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总结(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3 11:15: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7.1力

1.力的定义:力是 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一个是 施力物体 ,另一个受

力物体 。符号 F ,单位 牛顿 ,简称 牛 ,符号 N 。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使它发生 形变 。

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 。

4.力的示意图,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 大小 ,箭头方向表示力的 方向 ,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 作用点 。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 长 。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受力物体,两个力同时出现。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弹性 。

2.塑性:物体受力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 塑性 。

3.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产生原因:发生弹性形变

(3)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4)常见弹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

4.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1)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 拉力越大 ,弹簧的 伸长量就越长 。

(2)使用方法①看: 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校零) ②拉:挂钩,防止指针和外壳卡在一起③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 伸长方向 一致④读:视线与刻度盘 垂直 。

§7.3重力

1.重力的由来: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万有引力 。

2.重力

(1)定义:由于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重力 。

(2)符号 G

(3)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m=G/gg=9.8N/kg (粗略计算时g=10N/kg)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4)方向: 竖直向下 ,与水平面垂直(应用,铅垂线)

(5)作用点: 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 几何中心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悬挂法

§8.1牛顿第一定律

1.小车从 同一斜面同一高度 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方向时 速度相同 (初速度相同)。

2.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运动的距离越 远 ,速度减小的越 慢 。

3.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

(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意义:揭示了 力与运动 的关系。

(3)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 。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惯性只与 质量 有关,质量 越大 惯性 越大 。

(4)不能说受到惯性或惯性力。

(5)利用: 使松动的锤头套紧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防止: 系安全带安全气囊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作 平衡力 。

3.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2)条件:作用在 同一物体 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并且 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1)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不同点: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一个受力物体)

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两个受力物体)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 滑动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

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这种力叫做 滑动摩擦力 。

2.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知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所显示的对木块的拉力 等于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要互相 接触并挤压 (2)两物体要 发生相对运动 或有 相对运动的趋势 (3)接触面要 粗糙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

4.大小的影响因素

(1) 压力大小 (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 越大,摩擦力 越大 ; 当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粗糙程度 越大,摩擦力 越大 。

6.增大有益摩擦方法:

(1)增大 压力 (2)增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

(1)减小 压力 (2)减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3)使接触面 分离 (4)变 滑动 为 滚动

7.摩擦力的分类: 滑动 摩擦, 静 摩擦, 滚动 摩擦。

§9.1压强

1.压力

(1)定义: 垂直 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

(2)作用点:在受力物体 表面 (在接触面上)。

(3)方向:与被压物体表面 垂直 ,并指向 被压物体 。

(3)大小: 不一定 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水平放置且不受其他力时F=G)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

(1)物理意义: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 强弱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所受 压力的大小 与 受力面积 之比。

用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3)公式 p=F/S推导公式F=pSS=F/p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 单位面积 所受的压力,压强 越大 ,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4)压强的单位:国际单位: 帕斯卡简称: 帕符号: Pa1Pa表示物体在 1㎡ 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N 。

(5)增大压强的方法:

1、增大 压力

2、减小 受力面积

3、增大 压力的同时减小 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 压力

2、增大 受力面积

3、减小 压力的同时增大 受力面积

§9.2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液体由于受到 重力 作用,所以对 容器底 有压强

(2)液体由于具有 流动性 ,所以对 容器侧壁 有压强

2.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所用仪器— 压强计

(2)压强计的作用:测量 液体内部压强 的仪器。

(3)压强计的原理: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的 高度差 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4)液体压强大小的特点: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 。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 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 液体的密度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越大 。

3.液体压强的大小

(1)公式p=ρgh推到公式ρ=p/ghh=p/ρg

3 (2)单位统一:p- Paρ- kg/mg=9.8N/kgh- m

(3)液体压强大小只与 液体密度 和 深度 有关,与 受力面积 无关

4.连通器

(1)定义:上端 开口、下端 连通 的容器。

(2)原理: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相同 的。

(3)举例: 船闸、过路的涵洞、茶壶 。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下八年级物理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 力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八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总结(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总结(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