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知道言外之意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7: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知道“言外之意”

——读《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

张瑞

在豆瓣上搜索“口述自传”,出来的条目长长一列,足足好几页。当然,全是知识分子的。那么,今年四月才出版的这本《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是不是就因此叨陪末座了呢?

这倒不怕,沈昌文三字一出,自有一批平日买书读书的人急急购上一本再急急一口气读完。就为了沈昌文其名其人关联着《读书》,关联着三联书店和《三联生活周刊》这样的杂志,关联着一度复出的《万象》,而对这些书籍刊物抱有好感甚至是情结的人又有多少呵,散落在城市与乡村热闹或寂静的角角落落,从八十年代直到今天这一刻的几代人。

是的,沈昌文讲的也就是自己出版人这一身份所经历的个人历史,而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故事,他“自承并非知识分子,但因在文化出版界执役多年,知道一些事情,因号称‘知道分子’”,此书遂简明扼要地叫做《知道》。说老实话,沈先生的个人历史还真没啥传奇性,在老一辈文人的传记自传中殊少波澜起伏的“看点”,这一点有些像前些日子洛阳纸贵的《上学记》。或者说,更像是贯穿了沈昌文大半辈子的“上学记”加“上班记”。

如果说传奇往往因人与事的巨大转折而发人深省,非传奇也并不因此就轻松到可以随读随掷。《知道》的风格介乎简单清澈与含蓄杂糅之间,当老人讲故事看固然不错,但细品其中滋味乃至深意更让人读罢悠叹。上学与上班在沈昌文的人生中似一条主线,却又是参差融合的。小时候在宁波人金店中当学徒,是学习也是工作;后来读补习学校是为了能找到工作;其后考入人民出版社当然是工作生涯的开始,是为王子野、陈原、范用等领导服务,也是跟着这些有学问的人学习的开始。在沈先生的回忆和讲述中,过去未被美化和纯化,他不避讳他的爱学并非纯粹的求知,他的工作并非纯粹的事业。一切都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和展开,沈先生有点滑头却有着苦心,这在“《读书》杂志创刊过程”一段历程中尤为明显。领导要他去《读书》看中的是他的“润滑”功能,于是乎,对外,因为不断出现一些“有问题不成熟”的文章,沈先生就不断地去作检讨——然而,文章照发;对内,一些先生是“你不准我说什么我偏要说”,沈先生却从操作层面出发深知必须避开锋芒,办法就是光提供材料,不作结论,而理解力很好的知识分子看了以后自然会觉得“讲到我的心坎上啦”。沈先生希望读者能读出“话后边的意思”,读出“言外之意”,《读书》的风靡知识界表明这愿望实现了。然而,《读书》的言外之意读者懂了,沈先生做法的言外之意却未得到老领导范用的理解,这成为隐隐透在叙述中的遗憾。

不避讳某些东西,也不说透某些东西,这样的回忆和讲述方式在口述自传的长长系列中是特别的,或许与沈先生的编辑方针是一致的。做翻译书时,为了书能够不胎死腹中,必须作些处理,比如《情爱论》,比如《西行漫记》,但是沈先生只删不改。删了以后还可以找原文补上,改动则有违原意。对书籍如此,

对待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而且,沈先生讲述的语气家常中带一丝狡黠,好多有智慧风貌的老头都是这样。我真喜欢这样的老头。

谈论知识分子的书很多,国内外都是,理论性的研究性的《知识分子论》、《丰富的痛苦》、《周作人传》,逸事性的《负喧琐话》、《海上学人》,自传性的《上学记》、《我的精神自传》等等等等。以前一直不懂这些书籍的作者何不去关注去思考更广阔的东西,这会子听沈先生讲讲,才开始想想这些书“话后边的意思”,略略晓得了“言外之意”——对过去某一群体的追忆与探讨,所落在的是这一群体和全体的当下史呵。对此,我们慢慢阅读,慢慢知道吧。

《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

沈昌文 口述 张冠生整理

花城出版社 2008年4月第1版 定价 16元

柴斯特,柴可夫斯基的柴斯,莫扎特的特

——读《时代广场的蟋蟀》

“柴斯特,柴可夫斯基的柴斯,莫扎特的特。”

这是我想象中的蟋蟀柴斯特的自我介绍。当然,是想象中的。

儿童文学中写动物的不可胜数,也特别有意思。手头的几本全是,《杨柳风》中朋友四人行—癞蛤蟆少爷、河鼠绅士、鼹鼠绅士和獾先生,《夏洛的网》中蜘蛛夏洛、小猪威尔伯、老鼠坦普尔顿,在《时代广场的蟋蟀》中是音乐家蟋蟀柴斯特、老鼠塔克、好猫亨利。而记忆中小时候能读到的极少的童话作品中赫然有一本《舒克贝塔历险记》,又是动物呢。

有动物,也不排除人类的出现。如果说《杨柳风》中的动物们活得就跟人一样,本身就是一个英国绅士的世界,那么夏洛威尔伯们则有自己的世界,虽与人的世界抗争着,但不为人知晓,只除了可爱的小姑娘的弗恩了解一切。而柴斯特们自然有自己的一个世界,但也是和人类共同呼吸着的。毕竟,他是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过客和居民啊,一只现代的蟋蟀呢。

亨利猫是“世上再没有比他更善良的猫”,为生计奔波却绝不会动念头去吃老鼠塔克;塔克是浸染了勤俭精明的资本主义社会平民优良品性的老鼠,他俩

自得地生活在时代广场的地铁站里,与玛利欧一家为邻。直到遇到了蟋蟀柴斯特。柴斯特迷糊中从乡下康涅狄格州被带到纽约,蒙玛利欧收留照顾,和塔克们成为好朋友,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塔克甚至为了营救柴斯特,改变自己本性,付出自己多年积蓄。而玛利欧虽不知晓这些秘密,却一直尽最大的努力来照顾柴斯特。之后,大家意外发现柴斯特的音乐天赋,接下来柴斯特的演奏出了名,每逢演出地铁站总是人山人海,还使得玛利欧家的报摊生意兴隆。

看到这里,已经使人为他们开心,感到欣慰与安心了。看,从康州来的柴斯特在纽约这个大城市生活得很好呢。

可是九月来了,秋风来了,柴斯特想家了。正像每一个在大城市里漂浮着的异乡人一样,想家了。塔克劝他,你想念家乡的落叶,咱们中央公园也有呀。柴斯特微微一笑,轻轻说,可是中央公园的地里没有南瓜呀。

柴斯特还是踏上列车,满怀不舍地与朋友们挥手告别了,也是坚定地回到他的康州乡下去了。他也知道,玛利欧希望他快乐,要是他觉得痛苦,玛利欧宁可他没来过纽约。有一种说法是,柴斯特感受到的秋天是自己的死亡。很少有蟋蟀可以过冬。柴斯特的离开、回家,是不愿不知道这一切的塔克、亨利伤心,愿意让他们期待下一年的重逢。作者没有明白地写出,也是不愿让小孩子们读到了伤心吧,而读出这一点的成人,又该是怎样深深地爱着柴斯特啊。

《时代广场的蟋蟀》

(美)塞尔登 著傅湘雯 译

新蕾出版社2003年9月定价 10元

平平常常说红楼

——读《红楼说梦》

舒芜先生一开头就说了,“我从来谈的是《红楼梦》,不是《石头记》。”是为全书的立场。这是深得愿意安静地读红楼的人的喜欢的。从文本出发的红楼梦研究好的不少但也不多,兹列如下: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宋淇“红楼梦识要”。但究竟是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著作”,老老实实读下来有点累,远不如随便翻开红楼梦任一回读得爽快。而《红楼说梦》却正有此效果。

不知是不是舒芜先生从汉赋得来的灵感,前编中是三篇“甲乙对答”,甲为主乙为客,但二人有商有量,不断添进新的疑问,文章就好看得很了。第一个问题就是,红楼梦究竟是写什么的?这个问题是刁钻古怪的问题还是老老实实的

问题,恐怕在当下是值得好好思考的。闲话休题。中学里我们学红楼梦第五回,对那张“护官符”实在分析得很详尽,于是脑中便天然有了“红楼梦是反映四大家族的荣衰的”的定义之一。虽然看红楼时并不以此为重,但总未好好想过这个问题。舒芜大喝一声,“咄!只有贾府之荣衰,何尝有其余三家?”将情节一一数来,的确如此。后之对话,引文本对照老观点,辅以认真的读解,见其不妥而层层推进。即使最终未敢下定论,但之中的“读”却是和我们每个普普通通的人的“读”是一样的。

最丰富的本编中题目皆极小。红楼梦读得熟了,自然是越读越注意这些小处,蒙舒芜先生将之一一拎出,当然是极为感谢的。各人的出场与居所是何样,宝黛的几次吵架有何异同,延宕了最长回数的半天发生了些什么,袭人回家与元妃省亲之类比,凤姐之笑背后的含义,这些真细细读了,真实的、活生生的红楼人物才走到你面前。

这书老师推荐时还唤作“说梦录”,现下已是“红楼说梦”。改了当然更易于识别是与红楼梦有关,价钱自然也涨些,里面配的插图是改琦的“红楼梦图咏”的图。不过跟我这现代人的眼光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心中的黛玉湘云总不是这样的。

浅谈《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江苏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洞察考官的言外之意

百度知道

我们知道

你知道

“十知道”

自然知道

我知道

天才知道

我们知道

知道言外之意
《知道言外之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