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欢迎歌

发布时间:2020-03-02 17:49: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案与反思

小班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欢迎歌》

活动目标:

1、在三只熊请客的情景中,体验听辨音色和跟唱歌曲

的乐趣。

2、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欢迎歌》。

3、尝试听辨不同的音色与动物形象进行匹配。

活动准备:

1、自己录制的歌曲磁带《欢迎歌》、三只熊和熊开门的图片、兔跳、熊走和小猫走路的音乐。

2、活动前学习歌曲《三只熊》

3、自搭简易小屋、音乐《生日快乐》

活动过程:

1、练声

2、听听说说:我们要到谁的家里去做客?重点:欣赏较沉重的音乐。

(1)、咦,这里有间房子,这是谁的家呢?听听音乐,猜猜是谁的家?

(2)、这是谁的家呀?你怎么知道是它的家?到底是谁的家里?

(3)出示三只熊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噢,真的是熊的家,数一数有几只熊?他们是谁?

3、听听唱唱:朋友来做客。重点:听辨不同音色与动物形象进行匹配,愿意参加歌唱游戏。

“今天小熊要过生日了,他请了好多朋友到家里来做客。”

(1)、听听那位小客人来了?(兔跳音乐,幼儿模仿兔跳)小熊家到了,我们来按门铃,把手伸出来,丁咚丁咚。听,是谁唱着歌高高兴兴的来开门?(播放熊妈妈唱的歌曲)原来是熊妈妈唱着歌来开门了,熊妈妈唱了什么呀?(有门铃的声音,还有呢……)

(2)听,又有哪个朋友来了?(教师学小猫叫,幼儿模仿节奏)是谁唱着歌高高兴兴的来开门?(播放熊宝宝唱的歌曲---幼儿学唱)

这次是谁开门的?熊宝宝唱歌好听吗?我们也来学唱这首《欢迎歌》。

(3)丁咚,又有朋友来了,是谁呀?是谁唱着歌高高兴兴

的来开门?(播放熊爸爸唱的歌曲——幼儿学习改变音色。)

熊爸爸的声音和熊宝宝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熊爸爸的声音粗粗的,看我学得像不像?你们会不会?我们都来学熊爸爸唱歌,好不好?

(4)丁咚怎么又有客人来了,是谁呀?熊爸爸、熊妈妈和小熊都去开门了,这次会是谁去开门呢?一起来听听。 (播放熊一家唱的歌曲)

(5)熊爸爸、熊妈妈和小熊唱的这首《欢迎歌》你们会唱吗?把自己变成熊爸爸、熊妈妈和小熊我们也来唱唱吧!

(三)玩玩乐乐:快乐一家熊。

熊爸爸:朋友们,欢迎你们参加熊宝宝的生日会,我准备了一个大蛋糕,我们一起来为小熊唱生日歌吧!

参加熊宝宝的生日会真开心,我们也跟着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一起舞蹈吧! 大家一起跳三只熊。

活动反思:

1、预设细节,让活动充满灵性。一个精彩的活动往往离不开一个个教学细节的完美处理,教学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教师对教学思想的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音乐活动《欢迎歌》正是很好地预设了这些教学细节,才使活动充满灵性。

2、捕捉细节,让活动充满智慧。在本次的活动现场,平时活泼的曾思远小朋友在客人老师来到本班后不知何故,一下变得情绪低落,不愿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没有强行要求他参加活动,而是以“我们一起去小熊家玩”的口吻邀请他参加游戏,当孩子还是拒绝时,老师说:“那你一个人看家吧。”老师一直没有放弃吸引这个特殊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当生日蛋糕呈现出来后,教师走过去把他抱过来围着蛋糕,跟着其他孩子一起投入到了这场愉悦的生日庆典中。教师关怀、接纳、包容每个孩子,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充足的体现。

3关注细节,让活动充满精彩。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本次的教学活动虽然是一个音乐活动,但是教师本着大教育观的思想,将自己全新的理念灌注到这个活动中,让整个活动充满精彩。例如,今天的活动中,背景是去小熊家请客,那么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将做客的礼仪点点滴滴无痕的渗透在里面。例如:“到了客人家里,需要按门铃”、“伸出小手来按门铃”“看到熊宝宝我们要说什么等等,这些社会性的内容都是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有益的,也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做好的。

小班《欢迎歌》教案

J112 主题音乐 小班《欢迎歌》教案

最受欢迎的经典电影,书,歌(推荐)

欢迎牌

欢迎横幅标语

欢迎致辞

欢迎新员工

欢迎标语

欢迎致辞

欢迎回家

欢迎歌
《欢迎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