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保障民生 服务民生 改善民生

发布时间:2020-03-03 23:33: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保障民生 服务民生 改善民生

国之税收,民惟邦本。民生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08年两会期间,涉及民生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收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与民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国税部门要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

一、依法科学组织税收收入,筹集财政资金,夯实民生之基

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国家通过预算安排用于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用于支持农村和地区协调发展,用于抗灾救灾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2007年,金昌市实现教育支出26228万元,实现医疗卫生支出7351万元,实现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5067万元,实现城市道路改造及景观改造工程6070万元,实现涉农资金支出38671万元,拨付城乡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077万元,下达就业再就业资金1727万元,安排救灾资金309万元,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财政支出,主要来自于税收收入。这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肩负着聚财职能的国税部门,要在保持地方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税,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组织税收收入,把该收的税金全部收上来,确保税收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增强国家的财政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为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障,让以税收为支撑的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体公民。具体而言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和防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既不人为调节收入进度违规批准缓税,也不寅吃卯粮收过头税。二是要深入开展税收分析,掌握各税种增减变化的原因,研究揭示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三是强化对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的监控,及时掌握企业产、供、销及价格等变动情况,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经常深入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流向、产销变化、发展趋势等动态信息,加强重点部位和环节的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结合计算机静动态数据,全面掌握税源增减变化情况。四是要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震慑职能,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严厉打击各种偷、抗、骗税行为,堵塞税收漏洞,确保税款按时足额入库。

二、发挥税收职能,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要和谐,民生要改善,首先要发展,重点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金昌市经济呈现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态势,特别是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13.2亿元,经济总量从2006年的全省第七位跃居第二位,税收随之“水涨船高”,全年实现税收收入30.8亿元,收入总量居全省国税系统第二位。这是经济决定税收的具体反映。国税部门要发挥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通过税收政策的约束和激励等调节手段,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服务和服从经济发展大局,努力使经济发展创造的税源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税收,实现经济发展与税收发展的良性互动。其次,发挥国税部门处于经济活动前沿的优势,增强服务政府宏观决策的意识,积极协助地方政府选择好产业,实现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第三,要落实好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税收政策,实现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第四,要落实好鼓励技术进步和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等税收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当前要用足用好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开发改造、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工业园区发展等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第五,要落实好西部大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经营、农副产品加工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足用活税收政策,积极为企业筹划,支持大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快速成长。近5年,全市国税系统有1200多户(次)纳税人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共减免增值税47,020万元,办理免、抵、退企业所得税4395万元。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积累资金。对于减免税的应用,采取跟踪服务的方式,积极督促企业利用优惠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环境治理和长远发展。

三、坚持执法为民,情系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提高认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切实将税收政策贯彻执行好,充分发挥税收调节分配的作用,依法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群体进行税收调节,依法取缔非法收入,扶持低收入群体,调节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好个人经营者增值税起征点调高政策,使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二是积极落实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涉农、惠农税收政策,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三是服务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充分落实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城镇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对下岗、残疾人员免费办理税务登记,减免税手续,免收工本费。另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组织为希望工程、为残疾人、为下岗职工、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献爱心送温暖。同时,关心和帮助系统内生活困难职工以及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国税大家庭的温暖。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一是牢固树立依法治税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的理念,依法向纳税人提供服务、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切实做到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涉税事项,要特事特办,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税效率,着力减轻办税负担,降低办税成本,为创业者营造优质的税收环境。对纳税人要求办理的事宜,只要是符合规定的,要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应付、该办不办、久拖不办的情况。对新实行的税收政策,要建立跟踪问效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税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做法和建议,做到信息传达畅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牢固树立“服务让纳税人满意”的理念,按照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对象“零投诉”、办税程序“零障碍”的服务标准,着力构建规范的税收服务机制,完善包括政策咨询、申报纳税、法律救济等内容的纳税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限时服务、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深入搞好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不断加强税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功能,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围绕和贴近发展项目开展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体现服务特色。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加强管理谋求发展提供信息、牵线搭桥、提合理化建议。四是营造公平公开的办税环境。把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政策法规、工作规程、税务违章处罚标准、税务廉洁自律规定、责任追究办法、服务承诺、个体工商业户税负等内容全部通过公告公示栏、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媒介予以公开,使税务机关的执法依据和执法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和纳税人的监督之下,让纳税人缴明白税,缴放心税,营造良好的诚信纳税氛围。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_保障民生_服务民生_改善民生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改善民生

保障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保障民生 服务民生 改善民生
《充分发挥税收职能 保障民生 服务民生 改善民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