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2: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呼和托哈种畜场2010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呼场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稳定和发展这条主线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㈠突出“四个重点”,切实加强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

把班子思想素质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座谈讨论、谈心交流、专题讲座、走访评议、“每月一主讲”等形式,规定每个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讲一堂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的课,确保学习实效。二是实行班子谈心制度,加强内部思想沟通。制定了领导干部定期谈心制,场两委主要领导一个月至少谈心两次,两委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定期不定期开展谈心活动,增进了解,确保达成工作和思想上的一致。三是坚持集中制原则,强化班子民主建设。场党委狠抓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健全落实场党委工作和议事制度,定期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队干部、“四老人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开放式”党政联席会议,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决策机制,提高了决策透明度。四是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基层组织工作开展。实行党支部党建工作综合目标考核责任制,将经济工作、团建、妇女工作、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考核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中,由党建目标考核统领各项工作考核。深入开展党建指导员工作,确定了包队领导和一名包队干部为党建指导员,并实行党建指导员工资与工作成绩相挂钩的办法,有效促进了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各党支部建立了支部书记负总责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量化目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格局。

㈡建立“五项机制”,全面发挥队干部基层队伍作用。

通过选拔任用、保障激励、考核评议、尊重关爱等机制,全

面带好农牧队队干部这一基层组织队伍,全面发挥好他们在基层工作的能力和作用。第一,建立严格的队级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实行“两推一选”和群众推荐等方式,注重从经营能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优秀党员中物色年富力强、群众公认的人才选拔进队级两委班子。目前,全场队干部中,退伍军人有7名, - 1 -

大中专毕业生有8名,在岗完成大中专教育有23名,经营能人有11名。同时,把优秀机关干部放到队党支部书记、队两委副职、团支部书记等岗位上压担子锻炼,现已有4名机关干部在农牧队任职。实行新聘用队干部试用期管理制度,加强动态考核管理。不断充实队级后备人才资源库,全场现有队级后备干部36名。第二,建立科学的队干部管理考核机制。场党委、管委每半年、一年对队“两委”班子进行综合考核,采取民主评议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主评议通过“两述一评”方式,目标责任制考核通过民主评议20% + 考核实绩50%+领导站所15% + 特色工作15%组成。考核结果作为集体评先、干部选拔、绩补兑现和优劣奖惩的重要依据。第三,建立合理的队干部工资保障激励机制。实行队干部绩效工资制,干部报酬按照年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作补贴(交通、通信补助)构成,队干部报酬与工作考核挂钩。通过调整,正职工资达到了6000元,副职工资达到了4500元,平均增幅达35%。第四,建立适度的队干部生活保障机制。一是购买意外保险。为所有在职队干部购买了每人赔付金额2万元的意外伤害绿色通道紧急救助保险。二是参加养老保险。采取场与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式,对全场在正职岗位连续工作超过8年的现任正职干部,或连续担任队干部满15年的现任队干部,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其“干有所为、退有所安、老有所养”。第五,建立和谐的队干部尊重关爱机制。在全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各队发展建设中,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在采用队党支部书记、队长的意见建议前,特别注重听取队副职干部的意见。积极开展队干部“三探望”、“四必谈”活动,至目前场党委共探望队干部33人。

㈢注重“六个参与”,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

一是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注重领导干部的全心参与。

实行场领导包队帮困交友促发展“连心卡”制度,规定场领导各包一个队党支部,帮扶一个困难户,交十户农民朋友,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走访调研,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为集体决策出谋划策。共联系农户154户,帮助解决春耕、滴灌及定居点建设贷款1275万元、开展扶贫帮困活动30次、排查矛盾纠纷16件。二是强化基层党建派驻指导员制度,注重党建指导员的尽心参与。严格每周一次驻队办事、定期反馈汇报、创先争优、责任追究等措施,确保工作到一线。定期不定期到各队了解驻村情况和对党

建指导员工作的评价,将其履职情况作为干部推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2009年干部考核中,全场有7名党建指导员被评为优秀。三是加强机关干部队伍效能建设,注重机关干部的协同参与。将机关干部日常考勤情况、工作完成情况、遵守纪律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加强考核激励。机关47名干部做到了经常性联系14个农牧业队,帮助队党支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是积极构建党群服务体系,注重无职党员的主动参与。完善党员为民服务承诺和结对帮扶制度,参加承诺党员280人,承诺事项620项;全场348名党员与696名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从技术、人力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帮助。认真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共设臵了23个岗位,有183名无职党员上岗履职。五是充分发挥“四老”人员作用,注重“四老”人员的热心参与。全场现有“四老”人员49名,通过走访座谈、发放慰问金、送生活品、关怀祝福等多种形式,走访慰问“四老”人员98人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折合资金8820元。9月15日,我场组织了支边五十年老同志和“四老”人员开展了座谈观摩活动,全场95名老同志参加,座谈会传达了上级方针政策,汇报党委管委工作情况,收集和吸纳老同志的意见建议。各农牧业队“四老”人员积极参与队级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并主动担任义务治安员、队务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六是认真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注重共建单位积极参与。场党委把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建工作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积极做好与州县共建单位的对接工作,特别是在“七.一”前,专门安排包队领导与各共建单位联系,城乡党组织间纷纷通过召开党员生活会、座谈会、观摩会、技术培训、慰问困难党员、驻队开展“四知四清四掌握”等形式,认真开展组织交流。至目前,州县各共建单位到各农牧业队开展活动29次,慰问困难党员37人,赠送图书719册、电脑2台、办公桌椅9套、电动喷雾器125套等,资助经费20200元。

二、建立培养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自7月2日召开动员会后,各党支部能够认真按照场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在各支部党员中全面开展宣传发动,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学习教育活动32场次。场党委在“七一”活动中,还组织党员代表与新入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同时,要求全场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党员承诺活动,各包队领导还参加了党员承诺评议,并且已有7个队

召开了党员群众关于发展经济、推广高效节水工程的大讨论,收集了意见建议,为秋季实施打好了基础。全场已发放党员学习材料360份、组织党员远教学习14次、悬挂横幅16条。10月份还组织各党支部党员93人参加了县宣讲团的宣讲活动,同时举办了创先争优知识竞赛和知识测试活动。各基层组织按照“五好”要求,积极创先争优,全场现有11个“五好党支部”、2个“五好”站所,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今年将力争2个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

㈡全面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场党委始终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八制两监督”和“双推一票决”,推行“三备案一列席”制度,规范了发展党员的程序。认真做好发展新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领导上党课、观看电教片、座谈讨论、观摩学习、主题实践等形式,2010年各举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发展对象培训班。明确了重点在生产一线发展党员,重点在35岁以下的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重点在各队的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2010年发展的13名党员中,35岁以下党员8名,6名是致富能手和团员骨干,少数民族党员7名,妇女党员5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名,无违规发展党员现象,无连续三年未发展党员的支部。

㈢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培训。以“科技之冬”、“科普宣传月”、远程教育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宣传教育。避开农牧民白天忙农事,要求领导干部利用晚上时间下队与队干部及农牧队党团员共同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二是加强对队干部继续教育。近几年,通过开展学历教育,目前我场的49名队干部中,已有5名干部取得大专学历,26名干部取得中专学历,今年有6名队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了县农广校中专班。三是扎实推进“三培双带”工程。通过在思想上扶志、发展上扶业、生产上扶技、政策上扶贫,培养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农牧民党员。2010年,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7人、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12人。

㈣发挥远程教育作用。截止目前,我场共建成远程教育站点10个,并将新安装3个。我们坚持在学习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在方式上贴近农村实际,为保证远程站点的高效使用,还制定了《呼场远程教育站点利用管理办法》,要求队党支部书记、党建指导员、

远程操作员、计生宣传员必须会熟练操作管理,每个队确定了2处远程播放中心户。并将远程设施利用和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党建综合目标责任,对完成情况不好的农牧队,每抽查出问题一次,对队党支部书记和远程管理员进行全场通报一次,并视问题轻重予以处罚。

㈤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工作。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整顿、帮扶集体经济薄弱队工作。目前,全场已创建 “五个好”党支部11个,“五个好”群众满意站所2个。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今年将推进2个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

㈥认真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工作。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基数,认真核算出每名党员每月应缴党费数,并印制成册,使各党支部在收缴党费时有据可依,掌握标准。指定组织办专人负责,并进行系统培训,建立了专帐,党费帐簿归档严格按规定管理。场党委也加强对党费支出的补助,目前共补贴支出10380元。

㈦大力实施富民强队工作。一是认真做好 “双清”工作,加强对农牧队集体资产的管理,专门成立由土地、纪检、财务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实行统一招标发包,资金统一管理,集体使用。二是通过实施“四议两公开”,健全完善农村各项民主制度,加强队民自治规范化建设,对队务、党务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格式等项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民主管理工作。三是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民得实惠”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模式,把支部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今年,通过这一措施,全场四个队农民自主投资建设高效滴灌节水设施14470亩,其中农八队党支部实现了整村推进;同时,细毛羊协会拍卖细羊毛18吨,比市价增加了2元/公斤。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存在的不足:一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阵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在队级办公用房和群众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上还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使队级阵地较好发挥作用;三是基层组织创新性开展工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借鉴学习,结合呼场实际创新性开展工作;四是远程设施的利用率要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后期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工作:

一是在全场深入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全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党性意识。至年底前,计划开展包队领导到各党支部上一堂创先争优党课、党员风采身边讲、“我为党旗添光彩”党员演讲比赛、“党员致富园地”学习观摩、创先争优知识竞赛、设立党员风采事迹栏等活动。

二是提前谋划换届选举工作。早认识、早动手,从筹划工作组织和抽调人员入手,加强对当前各队两委和队干部工作进行摸评考核,走访群众了解两委工作情况、人员情况、矛盾问题等,积极做好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加大基层组织争先创新力度。结合牧民新村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建设的特点,我们计划将牧一队、牧三队组成联合党支部,并试点实行社区化管理。同时针对本场场区管理存在的短腿,在今年设臵场区管理办公室基础上,也试行社区化管理模式。在农二队、农七队、试行党支部书记工资大包干模式,其他队干部均由队党支部书记自行聘用。同时,我们将探索示范开展农村无职党员有薪“设岗定责”制度、城乡党员“1+1”共建制度等。

四是继续深入推进队干部、机关干部考核绩效管理。计划通过实行工作日志备录、领导群众点评、每月考评、工作进度阶段汇报通报、学习考勤备案、工作实效评价、年终综合考核等制度措施,加大奖惩力度,提高服务作风、工作效率。

五是加大集体资产清理和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双清”工作,认真核算清理队级债务,并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进一步规范开荒地的管理,减轻农业用水压力。重新核定各农牧业队的土地结构,核实丈量土地,规范发包机动地,严格农经财务管理,增加队级集体收入。

六是扎实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在继续深入落实“五册一本”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对机关干部驻队工作的督察考核,实行包队领导和警官村官包总、包队干部包户、党员包重点方法,让机关包队人员全面掌握情况。各农牧队设片区长、巷道长,队干部包人,加强流动人员登记管理,为全场社会稳定打好基础。

七是扎实做好基层组织基础性工作,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认真查摆,拾遗补缺,打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乡镇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基层组织条例工作总结

基层组织

上半年年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上半年乡镇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基层组织工作总结
《基层组织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