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8: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徐显明校长的讲话

刚才项部长说开学典礼上最重要的讲话是校长的讲话,他说了之后我就在思考,校长的讲话真的这么重要吗?我的想法是校友的讲话、老师们的讲话、同学们的致辞和校长的讲话同等重要。

在这儿我也要告诉同学们,当说“同等重要”的时候,其实我也犯了一个错误。这其实是被项部长前面说的话所引导,那就是以校长的标准来判断大家的讲话是不是重要,所以这个主体选择是错误的,因此我应该修正一下,不是“同等重要”,而是“各有各的重要”。

你们这一届新同学是幸运的,我要代表学校祝福你们。你们的幸运是能在山大110周年校庆的时候来到学校,来到一个老人最慈善的怀抱当中。这是你们的一个幸运,而之前那109届同学就没有这个幸运了。但你们更大的幸运则是刚才项部长已经反复说过的,你们是第一批进入刚刚落成的体育馆当中参加开学典礼的新同学。这是以往(是指从1958年山东大学由青岛搬到济南以后)五十三年的同学都没有享受过的。而五十三年前我们在青岛是有体育馆的,只是自从1958年搬迁到济南后就不再拥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室内场馆。但今天在这位杰出校友的努力之下,我们山大人终于又有了自己的体育馆。尽管项部长谦虚地说体育馆的落成与他无关,但我要强调的是,其实没有他就没有这座体育馆。

你们的另一个幸运还在于聆听了两位杰出校友的致辞。现在我重点介绍一下项部长,他是经历过“新”、“旧”两个山大的见证者。1956年他考入青岛的山东大学,而1958年他又随山大从青岛搬迁到济南,进入了济南的山东大学。今年他们这届校友写了一本书叫《我爱我的新山大》,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当时感觉这个“新山大”是指2000年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而成立的新山大。但当我翻开里面的内容,才发现他们讲的是1958年从青岛迁到济南的“新山大”。这本书里的每位作者都对母校充满了浓浓地爱恋,每篇文章都让我感动不已。所以项部长最后的一句话“能走得动的都回来看看“,极好地表达了大家的心声,因为他们是在用一生来爱自己的母校!

同学们如果想了解山大发展史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可以看看我在2009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那里面选取了每个时代的“精彩”故事,当然今天的项部长也是我六个故事主人公当中的一位。hotwind项部长刚才告诉大家,山东大学的学生情商很高,而且很多同学的智商也很高。当年他选择的专业是中文,可后来他做的工作是财政部长。100年校庆时他代表校友在校庆典礼上致辞,一位领导听过后做出这样的评价,“我参加过若干所大学的校庆,听过许多校友的致辞,但今天听到的却是最好的”。项部长的发展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教育学原理,这个原理成为我们学生成才的一个范例。他说:我一个学中文的,后来和金钱打交道,身上沾染了一些铜臭味(他的语言很诙谐、幽默,今天大家已经领略了)。这是我们学长的自谦,但他的经历也告诉大家,学中文的为什么能够做财政部长,为什么国家每年几万亿的财政收入在他手里能够运转自如?他说这得益于当年读书时听过的数学课。文学院“冯陆高萧”四大名家的课是一定要去的,而数学课的学习却也在无形中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所以这就告诉大家,你们选择了山东大学,就选择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只有在综合性大学里面你们的素质才能得到更全面地提升,你们的智商和情商才会有更大地提高。

今天我们不讲故事,讲道理。我不知道若干年后校长今天的讲话同学们还能记住多少。但毕业时你可以回忆一下开学典礼时校长的讲话,如果那时你能记住十句,今天的讲话就有点儿意义;二十年之后,当你再回母校时,如果还能记着其中的一句,那今天的讲话也是有

意义的;如果你一句也记不住,今天我就等于在做无用功。

今天我想和大家讲四句话:

一句是关于我们的母校,也就是校长要告诉你什么是一所全面的大学。我不知道同学们选择山大时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如果你是在全面了解学校后做出了选择,那你就是最理智的;如果不是这样你就需要全面地了解这所大学。山东大学的历史是最悠久的,我说的这个“最”不是挑战吗?有人或许会说1901年的北洋大学不是更早吗?它之前被称作北洋中西学堂,最早开始于1895年,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有人还说南洋公学不是比我们早吗?它开始于1896年,就是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当然更多的同学会说京师大学堂比我们要早,这个说对了,京师大学堂开始于1898年。但同学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有比189

5、1898更早的学科,这个学科就是医学,它开始于1864年。所以大家算一下,1864年到今年是147年,如此悠久的历史使得山东大学被称作“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这就是我们的历史。

那为什么我们选择1901年作为校庆的起点呢?我的一个说法是这一年是我们主体学科确立的时间,也是清ΖF光绪皇帝御批“知道了”三个字,山东大学正式被批准的时间。所以从“知道了”这三个字开始到今年恰好是110年,同时也以山大主体学科确立时间标准起算,今年迎来了我们校庆110周年。

一百多年的古老学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难道最老的就是最好的吗?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历史上,中国国民教育史和科技史上能够留下来的几个“最”让大家了解一下,今天在主席台就坐的王文兴院士,他查了一下《Nature》上所刊载的中国文献,发现从1904年中国的大学开始在英国的《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最早的作者是谁呢?是山东大学的教授。所以山东大学是第一所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大学,这就奠定了山东大学在基础科学研究上,特别是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上的领先地位。

中国的大学现在要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的一条捷径就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就是要和国外的名校共同搭建学术平台,那最早的学术平台是谁搭建的呢?答案是山东大学的医学。我们的医学学科承袭了齐鲁大学的传统,而齐鲁大学就是由美国的纽约大学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联合到中国办学,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医学。

不知道同学们如何评价办学规模。目前,山东大学是中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世界上很多名校并不是以规模著称,而是强调精英式办学,历史也证明:高水平大学无一不是精英式大学。将来有同学可能要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那是钱学森曾经学习过的地方,那所学校目前在校生只有两千人左右。大家所熟悉的哈佛大学也不过两万人,耶鲁大学也不过一万多人,而现在山东大学的在校人数却是他们的数倍。可同学们是否知道,精英式办学的历史在中国是由谁开启的呢?是山东大学(也就是原来的齐鲁大学)开启的。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到趵突泉校区看一下,那里至今还保留着历经百年的建筑。百年前齐鲁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每个学生一间房,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后院。但是大家今天进入山大,却要四个人、六个人,甚至八个人一个房间,这就是精英办学和规模办学的差距。由此看来,历史上,山东大学开创了精英方式办学的模式,它曾代表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的历史。

刚才有位同学在致辞时,完整地把山东大学办学章程当中的一段话背下来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惊讶。这表明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已经很好地融入到学校当中,

已经知道肩负和秉承我们学校的使命。我想这句话我们所有的山大人都要学会,最好把它背下来,第一句是,“公家设立学堂(因为山东大学是公办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不是材料的“材”,做社会研究的老师可以比较一下,“才”和“材”到底那个更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我们是准备成才的材料,而将来是否成才,则需要到实践当中,在进入到社会当中才能体现出来的)。 “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不是为体个人升官发财来铺平道路)。第二句是“诸生来堂肄业”,我们同学追求的是毕业,谁要是肄业就好像学习失败了一样,其实在一百年前不是这样,“肄业”是指学习的过程,你来到山东大学学习的过程,“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立身家”。这就是山东大学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把“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这两句话截取下来,就成为山大百年的使命,而这种使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从未动摇过。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份章程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份大学章程。正是因为我们的这份章程立意高远,所以两年之后光绪皇帝专门为这个章程下了一个御批,这个御批是通知各省(那个时间正是书院改大学堂的一个热潮)所有的书院在改大学堂的时候一律要附章程,而所有的章程都要以山东大学堂章程为准。这样我们的这一份章程不光是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份章程,也成为所有大学办学章程的典范。进一步讲,之后的大学堂都是模仿山东大学堂建立起来的。

我刚才说的这两份宝贵的文献,很遗憾,我们的博物馆里面只有复制件,而原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由此更可见它的珍贵。同学们在了解了山大的历史以后,要为学校拥有如此深厚的学术传统和悠久的历史而感到自豪。我还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学校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规模宏大。今天出席典礼的是万名本科生,其实我们每年还要招接近六千名研究生,我们现在在校的还有两千多名留学生,所以我们的总规模是超过六万人的,中国的985高校超过六万人的只有三所,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所以山东大学又被称作中国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

我们学校的另一个特点,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大学。大家知道,大学可以大致分成三类,一类叫做专业性大学,它往往是和行业相对应的;另一类是多科性大学,它的学科要超过八个以上,但是它并不是全科大学;第三类被称作综合性大学,它要求文理医工农等十二个学科尽量齐全。而我们学校文、史、哲、经、法、管、理、工、医、农、军事、教育,正好十二个学科全部涵盖,所以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

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大学要尽可能地达到综合,因为越综合学生获得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除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之外,在综合性大学里面学习还可以使你的素质得到综合性地提高,这才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好大学,在世界上总是以综合性为特征的。

我们的学校还有一个特点,这就是我们的历史传统或者说是山东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国家领导人评价山东大学是一所“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大学。这八个字绝不是随意的评价。三十年代山东大学在青岛办学的时候,我们有三大声誉:第一个声誉是海洋学科远东第一。但这是来自西方的评价,因为西方始终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最远的地方就叫远东了,所以我们是远东第一,也就是亚洲最好。第二个声誉是我们的生命学科中国最好。我们的生命科学院今天坐在中间,正表现了山东大学是珍爱生命的。历史上我们有童第周,他后来成为中科院的领导,再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做过全国政协副龘主席,也做过山东大学的副校长和生物系的系主任。他在山东大学期间发明的“童鱼”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一所高峰,他也由此

被视为“中国的克隆之父”。第三个声誉是文史见长。三十年代闻一多做过山东大学文学院的院长,大家所熟悉的老舍也曾两次来到山东大学,一次是二十年代在济南的齐鲁大学担任教授,另一次是三十年代到青岛的山东大学担任教授。大家熟悉的沈从文,他的恋情就是发生在他任山东大学教授期间。还有梁实秋等人的许多故事都是在这个时期山东大学的文学院发生的。三十年代我们就有这三大美誉。

到五十年代,山东大学从青岛搬到济南来,我们为国家做的贡献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无人能比。1952年院系调整,山东大学当时有非常好的地质学科,但由于需要,地质学科当中的测绘专业被调整到武汉去,后来成为武汉测绘大学,现在成为武汉大学的一部分;我们的地质系被调整到长春去,变成了长春地质学院,现在变成了吉林大学的组成部分;艺术系一部分调整到南京去,就是现在的南京艺术学院,一部分调整到上海去,成为现在的上海戏剧学院。总理说孔子的家乡不能没有大学,要办一个曲阜师范学院,谁来办?山东大学去办。1950年河南省调整省会,从开封搬到了郑州,一个省会不能没有大学,总理又说要在省会里面办一所郑州大学,谁来办?山东大学去办。所以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山东大学被称为“大学母鸡”。

1958年山东大学从青岛迁回到济南,因为在济南不能办海洋,所以要把最有优势的海洋学科留下来,这又造成了我们的一大遗憾。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就是1958年我们留下的。当时由于济南已经有医学了,就是当时的山东医学院(后来的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成为了我们的组成部分),不能再把青岛的医学资源带到济南了,所以又留在了青岛,成为现在的青岛大学。在水产业方面,有被称作“中国藻类之父”的曾成奎院士,他所带领的学科现在已变成了国家海洋所,这个也被留在了青岛。所以五十年代山东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更是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最新的国际排名,美国的ESI(美国科学院综合性的学术数据)把中国对基础性学科所做的贡献每两个月做一次排名,山东大学在中国所有高校里面目前排在第八位。同时,学校目前有八个学科已经进入到ESI的前百分之一。这八个学科第一是数学,第二是物理,第三是化学,第四是材料,第五是工程,第六是临床医学,第七是动物植物,第八是生化与生物。以上就是我们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当然我们“文史见长”的优势也一直在保存着。

山东大学的文史在五十年代是领风骚的,史学的几场大讨论,大多都是由山大发起的。《文史哲》今年获得了国家的最高荣誉,是第一届期刊类的ZF奖。跟大家说一个更自豪的事,那些声誉比我们更高的大学的学报都只是获得了一个提名奖,而我们的《文史哲》获得了最高奖,所以《文史哲》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学报之王”。

当然要了解自己的母校,最好的入手处除了看我们的校史,除了听口口相传之外还要了解我们的校友,通过这些校友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母校。校友是最令一所大学感到自豪的财富。今年一著名大学建校90周年,我们一位校领导去参加它的校庆活动,他很自豪地讲我们为共和国培养了二十几位将军。一个大学能够培养二十几位将军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可我们的校领导也很会讲话,他这样说“我们是应该向你们学习,我们学校没有培养那么多的将军,我们学校只培养了一位共和国的元帅”。这位元帅就是罗荣桓,他是二十年代在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罗荣桓去世以后**为他专门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广为人知的“我再有难再问谁”。主席是把他当最知心的“思想库”来对待的。他参加过井冈山的斗争,参

加过长征,大约在二十年代就和主席在一起,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驱。当然在军队里面我们还有一些杰出的校友,抗美援朝里最有名的空军英雄王海,他一个人打下了美国的六架飞机,后来成为上将,成为空军司令员。所以在对他的生平介绍时上面写了“山东大学”,后面还有一个评价,说“读过大学的,尤其是读过山东大学的,就是比不读大学的飞行员更聪明”。

一所大学应该引领社会,引领社会应该通过它的人文来表现。我们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有两个传说,这是山东大学最优美的故事。一个故事发生在我们校庆九十五周年的时候,一位“老学生”来参加校庆,他坐到主席台上,下面掌声雷动,他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是今天在座的最老的学生”,那时候他已经80岁了。他告诉大家他在山东大学求学的故事,讲完以后掌声经久不息,这位“老学生”就是季羡林。他的传世藏书给其他知名大学只送一套,但却给山东大学带来两套。大家要了解他在山东大学求学的故事可以看我2009年的演讲。可以说,山东大学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他原来是想继承叔叔的家业,做一个小职员,能打打算盘,不吃亏就可以,所以读书的时候没用功。他经常跑到大明湖里去探究,为什么大明湖里的青蛙不叫。当时山东大学的校长,也是著名的书法家王寿鹏启发他,“你非常聪明,如果你年末能够考第一的话,我给你写一幅字”。季老就是冲着他这幅字果然年终考了第一,校长也不失言,给他写了一幅字。校长又鼓励他,“如果你明年再考第一,我不光写字,还给你作画”。果然第二年他又考了第一,校长又给他做了一幅扇画。季老在把他的收藏品捐献给北京大学的时候自己只留下了两样,这两样是他始终带在身边的,即使在他留德期间也没有丢失。这两份东西就是他在山大求学时校长给他的两份奖励。大家再来看看他的学养,他登台的第一句话“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令我非常感动。人只有年龄的差距,没有辈分的差别。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当他回到母校的时候,因为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母亲,所以他称大家为“学弟学妹”,这也是一个典范。

山东大学毕业典礼校长徐显明演讲稿

徐显明在山东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徐显明在山东大学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徐显明校长在山东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徐显明在山东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谈

校庆徐校长讲话

山东大学届毕业典礼校长讲话摘录

校长徐飞讲话(优秀)

徐校长开学典礼讲话1

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讲话
《山东大学徐显明校长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山东大学校长 校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