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清明雪的散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01:13: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寒风裹着飞雪如密集冲锋的蜜蜂,箭矢般扑向车前的光柱,群山埋藏在黑黝黝的傍晚里,偶尔闪过了一道道白,那是没有化尽的雪和一片片白桦林。

清明的长白山,没有“雨纷纷”,更没有“杏花村”!

自从妈去世,回家的路再也没了压抑不住地兴奋,虽然扑面而来的雪花难以阻挡回家的脚步。

总有一种伤感让我“近乡情更怯”:我怕打开房门看不到迎接在门口的妈妈;我怕床头空空,没有了盘腿坐着的妈妈慈祥地望着漂泊归来的儿子;怕听到八十多岁的老爸爸沉重地喘息;怕这个家将在爸爸不久于人世会彻底消失,因为爸爸已经重病住院两次了,硬是从鬼门关挣了回来……可内心又充满着牵挂,我无法割舍日日期待我回家的老父亲,还有两个想我的妹妹!

“我今天早晨还和你嫂子说,这雇了你,我儿子真放心了,以前他每天都会打个电话,可现在已经三天了还没来电话,这不,说着说着你就来电话了!”电话里爸爸的每一句话都刺痛着我的心:爸爸说的嫂子,是家里的保姆,对爸爸照顾得很周到,每每打电话,爸爸也是一再告诉我放心,可爸爸心里还是期盼着儿女们常常回家陪伴呀!

晚上,朦朦胧胧的梦里,爸爸独自坐在一个小屋子里,看到我进来了,告诉我他要吃白面和玉米面两掺儿的大饼子,我赶忙去给爸爸买,回来却找不到爸爸住在哪里了,有个声音告诉我:你爸爸住在七楼705号房间,可是那幢楼房却没有门,我只好绕道一个门洞爬上那栋楼的屋顶,屋顶的七楼竟是一片空地,密密麻麻盖着小小的木瓦房,模模糊糊有几个小屋透出了昏黄的灯光,却不见人影,我怎么也找不到爸爸的房间在哪里……醒来时发觉自己急出了一身汗!

这个诡异的梦让我战战兢兢,脑子里有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解读:我真怕爸爸会突然离开我们,这个家就消失了!

我下定决心放下了手里的工作,这个清明节一定要回家看看!

一、父亲的手

带着满身的寒气敲开久违的家门,开门的竟然是颤巍巍的老爸,后面跟着妹妹和妹夫:“爸爸听说你回来,一直趴在楼窗往下看,看到你下了车,他就等在门前,我们想也行,让他开门,你也能看看咱爸有多硬实!”一句话夸得爸爸布满皱纹和老年斑的脸上现出了自豪的笑容,他虽然嗓子里沉重地喘息,但还是脱开我伸过去的手,不用搀扶,自己摆着弯曲的手臂,拖着已经迈不开的双腿,慢慢走给我看,等走到了床前坐下,已经是满头大汗,嗓子像拉风箱似的上气不接下气,三妹急急忙忙从氧气瓶上摘下输氧管给爸爸挂上,一边嗔怪地说:“老爸你以后可千万不要逞能了,尤其家里没有人的时候,别动作太快呀!”

我这回伸手,爸爸没有推辞,他紧紧握着我的手,生怕一松手我就会飞走似的。爸爸的手是一双肌肉萎缩,虎口塌陷的手,枯干得皮包骨,就像大甸子里挖出的黄花松老树根……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七个孩子和爷爷奶奶要供养,爸爸就卸去了生产队会计的差事,甘愿去当牛倌。因为春天地耕完,牛就要赶到深山老林里去吃草,这样牛倌就可以在山里采山货来贴补家用,可是要一夏天到老秋都要住在原始森林的窝棚里,忍受着孤独寂寞,提防着野兽毒蛇,还有牛虻和蚊虫叮咬。

冬天回到村子里就更不好过了,牛白天要去山里拉木头,爸爸和另一个牛倌儿王大爷,一天到晚都要铡稻草、玉米秸、豆秸给几十头牛准备草料。一个人负责将干草一点点续到刀床上,一个人负责挥动铡刀拼力将干草铡成细段儿。续草的活儿是技术活儿,要保证切得短而细,又不能伤到自己的手,只是冬天铡草是不能戴手套的,因为这样不能保证长度还容易将手带到刀下,大东北的冬天零下三十几度,一会儿手就会被冻得没有了知觉了,几个冬天下来,爸爸愣是冻得连虎口的肌肉都萎缩了,整天戗着寒风,气管儿也冻坏了,落下了哮喘的毛病。

农忙时节,爸爸半夜就要起来喂牛,还要在下半夜两点钟,漫街里敲锣叫醒村里的女人们给下田的社员准备饭。

每当被锣声惊醒,听着“咣咣”铜锣声儿带着悠长回音在漆黑的夜空里回荡,我都会生父亲的气,因为我很羡慕爸爸能去敲锣,几乎每天都央求着爸爸让我去过过敲锣的瘾。爸爸也天天都这样答应:“好的,明天早晨我叫你!”可是哪一天醒来,都不见了爸爸的踪影,于是我自己下定决心,不睡觉等着,可是不等到妈妈吹熄了昏黄的小油灯,淘了一天气的我就会沉沉睡去了,待到被悠远的锣声惊醒,才知道不知什么时候又被爸爸抱到了他睡得炕头的芦席上,而爸爸的身影正随着锣声漫街里逛呢……

结果是我一直也没有实现陪着爸爸敲锣的愿望,童年的好长时间我都为没有实现这个梦想而遗憾!现在看来,爸爸每天睡觉不足五个小时,尤其是零下三十几度的寒冬照样也要按时敲锣,让家家早起来为“大兵团作战”挖梯田的社员们做饭,那“朔气传金柝”的苦寒,不知爸爸是怎样度过的!

春天地种完了,爸爸就赶着牛群进入了老龙岗的原始森林,我不知道爸爸在深山密林中怎样辛苦,只盼着爸爸十天半月回来一次用段树皮筐背回来的很多山珍。

那个背筐贴着后背的一面儿,已经被汗水浸得油黑发亮,爸爸一回来,大背筐里就会变出许多稀奇古怪的山货:有缠着菌丝的天麻,带着紫莹莹花朵的山贝母苗儿,叶子像扇子的细辛,一次爸爸竟带回了一个裹着绿色青苔的野山参……我最关心的是筐里好吃的东西,如香喷喷的山梨,甜蜜蜜的元枣子,酸溜溜的山葡萄;还有各种蘑菇:吃起来肉头头的猪嘴蘑,像一把把小伞的榛蘑;毛茸茸的猴头菇,像一大朵黄玫瑰的榆黄蘑,还有只在秋霜之后漫山红叶之时才能长出的冬蘑……

每次爸爸回来,都是我们家里的节日,妈妈会用爸爸带回来的蘑菇准备出各种美味的菜肴,如小白菜炖榛蘑,韭菜炒树鸡蘑,榆黄蘑炒鸡蛋,猴头蘑炸酱……还会让我提着滴流瓶子去供销社装一斤白酒给爸爸解乏。

晚饭过后,爸爸都会趴在炕上,让我和妹妹给他踩背。踩在爸爸宽阔的背上,就如同踏上了荡悠悠的小船儿,脚下的爸爸惬意地享受着孩子们小脚丫儿,嘴里还不停地将采山货的窍门儿用有趣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天麻生长是需要一种菌丝帮忙的,这种菌丝一般长在腐烂的白桦树根下,所以找天麻就要到白桦树桩子下面找,天麻没有叶儿,只是光秃秃紫红的秆儿顶着一串儿黄花。老秋的时候虽然没有天麻秧儿,可是还可以刨“梦生”,就是东一镐西一镐在大林子里碰运气,一次爸爸和王大爷坐在树桩子边儿休息,爸爸和王大爷开玩笑,嘴里喊着:这里有天麻!一边往王大爷屁股底下刨去,王大爷乐颠颠地闪开了,没想到,爸爸一镐下去,草皮子被撕开了,一大窝子天麻变戏法儿似的蹦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碰巧了,有经验的人不会各处乱刨的,你王大爷是靠着桦树木桩子坐的,菌丝最喜欢烂桦树根儿了。等着,我让你们看一样好玩的东西……”,爸爸从炕上爬起来,让妈妈去外屋将一瓦盆儿没有洗的天麻端了进来,黑黢黢地天麻像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地瓜,上面缠着黑色的菌丝,如同被密密蜘蛛网缠住的猎物。

“闭了灯,你们看看会有什么?”随着妈妈把电灯开关拉线一拽,灯灭了,登时屋子被瓦盆儿里蓝莹莹的光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天麻上的菌丝变成了密密编织的荧光灯网,让我们惊讶得叫了起来,爸爸说:“这叫发光菌,山里的有些倒木也能发光呢!一天晚上,我和你王大爷发现窝棚的林子里有一串闪着白光的眼睛,坏了,是狼群来攻击牛了,我俩拿着洋炮慢慢摸了上去,你们猜那是什么,原来是横在林子里一棵倒木上的几块烂木香放出得光儿……”

除了神奇探秘,爸爸还有有趣的历险:

“那一次,我闻到一股扑鼻的蘑菇香,追着香味我发现了一棵倒在地上也有二十几米高的大倒木上密密匝匝长着榆黄蘑,就像一大朵一大朵的黄花儿,我放下背筐从树根儿采了起来,正采在兴头上,猛一抬头,一下就吓懵了,只见一只大黑熊正从树梢儿往上吃着蘑菇,看到我它的两只前爪儿悬着,像人一样站了起来,足有两米高,好在倒木是顺着山坡倒下去的,我站在上坡肯定显得很高大!——我和熊四只眼睛就这么对视着,谁也不敢动,我听你爷爷说,看到熊一定不要跑,否则它就会追上来,一巴掌把你拍倒,然后将你坐在屁股下!——好像熊也是这么猜测人,它也愣是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死死盯着我。瞅准它一扭头的当儿,我使劲咳嗽了一声,那熊吓得掉头连滚带爬下了山,咔嚓嚓连撞带压一些小树和大树杈子都折断了……”

与熊不期而遇的故事非但没有让我对深山老林有什么恐惧,反倒充满了向往,我想象着如果能遇着一只熊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呀!

爸爸讲得“放山”挖棒槌(人参)的故事就更有传奇色彩了:

“还记得那颗棒槌吗?那次我们几个生产队的牛倌将牛合在一起放,由两个人看着,——山里的草又嫩又多,牛吃饱了就会趴在地上倒嚼儿,不会跑多远,晚上头牛就会领着回到驻地的——我们几个人就由三队你曹大爷领着去‘放山’挖棒槌,曹大爷当过山把头,知道挖棒槌的讲究,他先准备了一段红毛线拴上了两个大钱儿,他说一定不能用‘道光通宝’和‘光绪通宝’的大钱儿,‘光’就是什么都没了,不吉利,一大早还在山坡上的老松树下摆了供,领着我们拜了山神爷;放山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柞木树杈的‘索罗棍儿’好拨拉草。”

“我们排成一排向山里寻找,嘴里还不时地吆喝着,怕走散了。忽然我发现一棵大枫树下草丛上浮着朵通红通红的红花儿,走进一看,是一棵‘灯台子’——四品叶,我冲着山里大喊‘棒槌’,林子里立刻都是回音儿‘什么货’‘什么货’……”

“大家聚拢过来,你曹大爷用红线儿将棒槌秧儿拴上,要不它就会变成穿着红肚兜白白胖胖的小孩儿跑了,然后清开周围的草,清开的地方四周插上树枝,搭上横梁将红线绳儿系在横梁上,谢过山神爷之后,才一点点儿地挖了起来,挖得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伤着一根儿参须子,否则就会影响品相!”

“挖山参和刨天麻不一样,不管是谁发现的,都要和大伙儿平分,贪心独吞了,不光是山神爷以后不会再让你采到山货,就是人以后也不会和你再搭伙了!”……

爸爸的传奇让我对大森林充满了向往,从没有敲成锣的遗憾中走了出来,我的理想又有了变化,就是长大以后像爸爸一样当牛倌,去山里与熊相遇,和人参娃娃一起玩耍,不过我不会去挖人参,因为人参是大山的孩子,不应该让人抓去卖钱……

一段时间,能去和爸爸一起放牛成了我的梦想。终于机会来了,王大爷家的姐姐要去山里送饭,我央求妈妈让我也去给爸爸送些吃的。于是妈妈从大泥缸里拿出了一摞煎饼,用高粱穗儿刷帚蘸着葫芦瓢里的温水,掸在一张张煎饼上,待煎饼变软,一张张叠好,放到一个小的段树皮背筐里,让我给爸爸送去。

那天天气特别好,一大早我就起来随着王姐姐奔向了老龙岗,一路上翻山越岭,涉水趟河,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还踩在独木桥上颤悠悠地迈着秧歌步,吓得王姐姐直喊着“别掉河里冲跑了”,可是我却不管不顾,乐不可支。

越往前走,路越来越窄,最后只剩下了一尺多宽被踩不倒的莎草覆盖的小路;树林越来越密,枝叶交错,就像浓荫搭成的凉棚,遮天蔽日,光线也黯淡了起来。走了好久,终于面前闪出了一片光亮,一个苫着茅草的泥房子出现在了面前。

这可和朝思夜想的童话世界大相径庭,茅屋的东面是用木头围起的露天牛栏,牛儿都去附近的山里去吃草去了,剩下一大群牛虻围着人嗡嗡嗡地飞着,小茅屋里一个简易的锅灶连着一铺小炕,进了小屋我就有些战战兢兢了,因为王姐姐说屋里有蛇,晚上睡觉的时候会钻到被窝里!

看到我来了,爸爸嗔怪地说了几句,但还是很高兴,他要去地里去摘几个面瓜让我带回家去,于是我跟着爸爸去了窝棚西面的山里。

到了一条小溪旁,爸爸让我坐在河边稍等一下,他顺着一条茅草路去了地里。

森林里的野鸟吱吱喳喳地叫得十分动听,坐在河边的我却有了一丝恐惧,忽然发现溪水里游来了一条花花绿绿的水蛇,吓得我大声喊着爸爸,冲进了了那条茅草路,跑着跑着路没有了,我奔着爸爸应答的声音走进了荒草丛中,只觉得那些茂密的蒿草枝蔓缠络有树一样高,我被包裹在其中绝望地哭喊着,最后是爸爸那虎口萎缩的手像强有力的老树根一样缠住了我的细腰,将我从草里拎了出来!

……

“那天你不是好声儿地叫,我把你抱出来的时候,你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满头大汗,可是把我吓坏了,我还以为你被蛇咬了呢!”爸爸拉着我的手又一次提起了这件让他刻骨铭心的往事!

清明节前一天的夜里,我就这么拉着父亲枯干的手和他一起回忆着过去,说着说着,衰老的爸爸睡着了,我轻轻放开爸爸的手,闭了灯,窗外路灯映射着飞雪,无声地扑打着窗子,屋子里石英钟发出了有节奏的“咔咔”声,那是时间匆匆的脚步,告诉我陪伴爸爸的时日不多了,于是我又去抓住了爸爸的手,望着窗外,不觉泪眼模糊……

二、妈妈的坟

第二天是清明节,天还是飘着雪花,冷风冻得人们缩着脖子,可是街上还是人头攒动,人们都忙着在路边摊贩那里买来纸钱和塑料花去上坟。

汽车迎着雪从县城向着老家奔驰,因为妈妈长眠在了故乡老爷岭的山坡上,

踩着刚刚落下鹅绒般的薄雪,我们向着山坡上的那片松林进发,我知道妈妈正在山坡上望着我们呢!

走到半山腰,天忽然晴了,一大片白桦林的枝头挂着毛绒绒的白雪,衬着蓝天煞是好看,太阳暖融融地就像妈妈的手一样!

“咱妈活着时候性格就好,每次来扫墓也都是晴天,热热乎乎的!”妹妹说。

是呀,妈妈这一生从来没有脾气,和爸爸也没有红过一次脸,对孩子也都是散放散养,没有打过骂过我们,记忆中的每一天她都在面带着慈祥的笑容忙着为一大家子人准备着饭食。

合作化以后,孩子一个个来到人世,家里老老小小最多时有十一口人,可是生产队里却越来越穷,够不够三百六,每人一天的苞米毛粮,根本填不饱孩子们的肚皮,越没有油水越能吃,记得十岁那年我一口气竟能吃三大二碗大馇子粥,还是吃不饱,妈妈怕撑坏了脾,可是我还是央求妈妈:再吃点儿稀的行不行?……再吃块饼子可不可以?……

那时最盼望的是回家吃饭,每天放学一走到胡同口就能闻到妈妈煮得芸豆大馇子粥的香味,妈妈总是能想着办法让仅有的食材变出许多花样来慰藉我们的辘辘饥肠。

早春,积雪刚刚化开,妈妈就会带着我们去野地里挖婆婆丁和小根蒜。虽然冻土上的菜刚刚冒出紫色的细芽儿,可是也会让餐桌上多了盘儿诱人的蘸酱菜,尤其是婆婆丁和着玉米面蒸出的菜团子,又好吃,又省粮;小根蒜剁碎和在面糊糊里烙出的饼是我们盼望了一冬天的才能吃到的美味。

随着春天将枯干了一个冬天的山野铺成一张缀满了绿草山花的大毯子,妈妈每天都会从山里背回来各种各样的山菜,如:山芹菜、刺嫩芽、山糜子、广东菜、猴子腿儿……我最喜欢的还是山芹菜,因为不单单炒着吃有一股野性的味道,妈妈还会做馅儿包菜包子,平时粗糙的玉米面配着爽口的山芹菜馅儿,秃噜噜就下肚了,特别顺畅!

夏天到了,园子里的菜也下来了,妈妈会在开满洁白花朵的韭菜地,伴着纷飞的蝴蝶和蜜蜂割一些嫩韭菜,回到茅草屋里切成馅儿,拌好铺在鏊子上煎饼的表面,随着鏊子下木柈子噼里啪啦燃烧,一会儿屋子里就会蒸腾着诱人的香气,妈妈用一块儿铁片儿齐着四圈启下煎饼,包成四四方方的韭菜合子,分给等在身边留着口水的孩子们!

雨后的中午,妈妈还会提着荆条筐钻进豆角地,任雨后湿漉漉叶子打湿衣服,然后再去土豆地扒出一些红土豆,到山脚下那条小河里,将装满土豆的篮子浸在河水里让我们赤脚踩在上面,咯吱咯吱,踏来踏去,将土豆皮儿蹭掉,去掉了皮儿的红土豆变成了一个个细皮嫩肉的白胖子,勾引着我们肚子里馋虫儿。

回到家里,我们会围在灶台旁,看着妈妈从瓷坛子里舀出一点荤油,磕到锅底儿,等着油伴着灶膛里木柈子噼噼啵啵的火苗发出了吱吱啦啦的声响,妈妈将切好的葱花往锅里一放,滋啦啦冲出的葱香味儿弥漫着浓浓地诱惑!一锅豆角炖上了,上面还摆满了切成两半儿的土豆。下一步,妈妈还要在锅沿儿的一圈儿贴上玉米面儿饼子:妈妈从瓦盆儿里揪出一团玉米面,在手里抟成一团,远远地一抛,饼子不偏不倚正正好好贴在了铁锅的腰儿上……

秋天到了,山里的各种蘑菇也在一场秋雨的滋润下,从厚厚的草叶子下和棵棵倒木上齐刷刷探出了小脑袋瓜,这时妈妈会和后屋的姨奶奶,西院的于大婶儿,东院儿的苏大娘结伴儿去山里采蘑菇。我也会在放学之后沿着山路去迎接妈妈,因为妈妈一定是会背着一大筐蘑菇回来的!每次我都会用自己的大嗓门儿喊着妈妈,那声音碰撞着山崖发出悠长的回音儿,远远的山里总会传来妈妈欢喜地应答!

我问妈妈:“我怎么一喊你就能听到?”

“你那声音像老牛似的,山都让你震得乱颤,我哪能听不到呢!”看着儿子,妈妈一脸的慈祥。

……而今妈妈静静地睡在了她曾经采山的松林里,无论我的声音多么高亢,也不会听不见母亲的应答了,真是痛煞人也!

我围着妈妈的坟将掉落的砖块从冻雪里敲下来,摞在了坟的四周,心里掠过了无限的悲戚;妹妹边烧着纸边向妈妈诉说着妈妈哄大的孙男嫡女的成长:孩子们个个都是学业有成,如今在天南地北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

妹夫在一旁补充道:“还是要归功于老爸老妈呀,那么困难都要供孩子念书,重视读书是咱们家的传统!”

妹夫说得一点也不假,记得我念高中的时候,家里穷得几乎都要断顿了,村里人劝妈妈:“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下学回来帮忙了,你家孩子还都念书吃闲饭,把你俩都累死了,何苦呢!” ,不善言谈的妈妈虽然不去辩驳什么,可是她和爸爸心理有自己的理儿:再坚持几年,孩子们出息了,咱俩就享福了!可是孩子们都供出来了,妈妈的身体却如山里的倒木,衰弱地支持不下去了,在我们毫无准备的冬夜里妈妈突然离去了!好长时间我都觉得是一场梦,不肯正视妈妈离去的现实,不到一个月,人也瘦去了十多斤,总觉得有许多心愿没有实现,可是今生还有回报妈妈的机会吗?

我从兜里掏出里写给妈妈的一封信,焚化在妈妈的墓前——

妈妈,每个寒冷的冬夜我都会想起你!

想起你给红彤彤的灶膛填上木柈子,让铺着芦席的大炕载着梦船送我们飘入暖融融的芦苇荡;想起你在炭火盆儿里扒出烧土豆,让黄橙橙的浓香慰藉孩子们的辘辘饥肠;想起你伴着孩子们的一片鼾声油灯下补衣裳,朦胧的光焰摇曳着你日日夜夜的祈望!

透过窗上的冰花你知道风雪包裹着小茅屋里暖融融的亲情;隔着熏黑的木板屋脊,你听得见严寒咬着房梁咔咔响;孩子们就是冬天里的一团团火呀,燃烧着你的岁月,让每个冬天都暖洋洋!

我知道明天你还会第一个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推开雪封的木门,扒开雪埋的柈子垛,砸开冰冻的水缸;煮开一锅玉米粥,让氤氲的雾气飘入孩子们甜美的梦乡;我知道你急着烧热炕,将孩子们的棉衣捂在被子下,早晨穿衣时不再冰冰凉;我知道你早就给孩子们的棉靰鞡里垫上了新的乌拉草,等着孩子们呼呼噜噜喝完玉米粥,咯吱咯吱踏雪去学堂!

你不会让孩子像别人家孩子手脚冻裂了口儿像婴儿的嘴儿,却让自己的手指冻弯夜夜疼痛到天亮;你不会让孩子像别人家孩子弃学挣工分儿,东挪西借推着孩子们飞出山沟远离了你身旁!

从此,你的冬天不再有温暖的欢笑围绕,你趁着寂寞的冬夜,和着嘶嘶的雪花,静悄悄消逝于密布的彤云,等漂泊回来儿子回家,只寻到了你在东方云彩里闪现的一团模糊的霞光——是那个雪夜茅屋里的油灯在闪亮!

……

三、雪中的花

从妈妈睡着的山坡往下走,沉浸在悲怆的心情中,我们谁也没有说话,只有田垄上的雪被鞋子踩着发出了“咯吱咯吱”声响。走着走着,忽然听到妈妈坟西面的山沟里发出哗哗啦啦溪水流淌的声音,我们循着声音走到了山梁上往下看,眼前的奇景让我们震撼了!

这道从山顶绵延到山脚的山涧,宽也不过几十米,一道山泉融化了坚冰从山顶向着山下奔流,欢快的溪水冲撞着长满绿苔的倒木和一块块浑圆的石头,溅起了清澈的浪花。

更为奇妙的是雪里竟然绽放着一些柔弱的山花,最多的是冰凌花,她们相互簇拥着抵抗着风雪严寒,有的挺立着紫红的嫩茎,金黄的花蕾上戴着一簇洁白的雪花;有的将大片的柞树枯叶顶在头上,从缝隙间透射出金灿灿的花光;溪畔的四角花儿更为顽强,每一个花盘上都簇拥着四个花朵,带雪的花瓣儿在寒风中依旧闪烁着灵动的眼波;还有一簇簇紫红的像百合的小花也在雪中傲然盛开,摇旗呐喊着为春天助威!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山芍药花:紫色的花茎如同一只强有力的胳膊,擎起一片片紫红叶子蜷缩成的虚握手掌,指尖上顶着一团毛绒绒的雪,掌心里护卫着一个紫红的花蕾。山芍药是长白山里的花王,待到严寒退去,叶子就会舒展成绿色的摇篮,托出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的洁白花朵,像极了为了儿女甘愿吃尽千辛万苦的妈妈……

生命在周而复始的轮回中呈现着瑰丽的色彩,曾经的“灼灼其华”今已“零落成泥”,却孕育了又一年春天的山花烂漫;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生生不息奏响着永恒的生命旋律,我知道那娇小的山花就是妈妈慈祥的眼神,告诉我承担起做儿子的责任:照顾好爸爸,教育好孩子们!

清明雪又飘了起来……

清明游记散文

清明缅怀散文

(散文)清明.往事如烟

清明雪杂文随笔

散文雪读后感

胭脂雪散文

等雪散文

赏雪散文

梅花雪散文

雪的散文

清明雪的散文
《清明雪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清明散文 清明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