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MRI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1: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检查项目:MRI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二、检查目的:颅脑及脊柱、延髓病变,五官科疾病,纵膈肿块,骨关节和肌肉病变,子宫、

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肾、胰等部位的病变。

三、检查前准备:

1.装有心脏起搏器、铁磁性或电子耳蜗、中枢神经系统金属止血夹者,严禁进行MRI检查。 2.体内有金属支架、人工关节、固定钢板等的患者严禁进行MRI检查。 3.妊娠三个月内者,应延期或停止检查。

4.进入检查室前取下病人及陪同家属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手机、手表、假牙、硬币、

磁卡、钥匙、别针、推床、轮椅、拐杖等。 5.骶、盆腔部位检查女患者需取出金属节育环。 6.需做增强检查者,病人家属需签知情同意书。 7.不能合作的病人及幼儿应给予镇静剂以制动。

8.急危重病人应有临床医生陪同观察,并备有抢救器械和药品在扫描室外就近。

四、检查中注意事项:

1、安装人工心脏起博器者及神经刺激器者禁止做检查。

2、颅内有银夹及眼球内金属异物者禁止做检查。

3、心电监护仪不能进入MRI检查室。曾做过动脉病手术、曾做过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瓣膜者禁止做检查。

4、各种危重病患者:如外伤或意外发生后的昏迷、烦躁不安、心率失常、呼吸功能不全、

不断失血及二便失禁者等等。

5、检查部位有金属物(如内固定钢针钉等)不能检查。

6、妊娠妇女慎做检查,如有可能怀孕者,请告知检查医生。

7、请将病历、X线平片、CT片、既往MRI片等资料随同带来MRI室供参考。

8、腹部检查者检查前一周不作胃肠钡餐检查,检查前禁食4小时。盆腔检查禁食4小时,

同时检查前2小时留尿。

四、检查中注意事项

1、磁共振检查时间较长、噪声较大是正常现象,一般磁共振检查时间在20分钟左右,根据检查部位和种类不同而增加,要在医师指导下保持体位不动,耐心配合吸气、屏气等。检查中,如有恐惧、焦虑、心慌等不适症状不能耐受检查时,请及时呼叫医生。

五、检查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1、关注病人的心理情况

六、检查内容

1、神经系统病变:脑梗塞、脑肿瘤、炎症、变性病、先天畸形、外伤等,为应用最早的人体系统,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较为准确、及时,可发现早期病变。

2、心血管系统:可用于心脏病、心肌病、心包肿瘤、心包积液以及附壁血栓、内膜片的剥离等的诊断。

3、胸部病变:纵隔内的肿物、淋巴结以及胸膜病变等,可以显示肺内团块与较大气管和血管的关系等。

4、腹部器官: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腹内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腹膜后的病变。

5、盆腔脏器;子宫肌瘤、子宫其它肿瘤、卵巢肿瘤,盆腔内包块的定性定位,直肠、前列腺和膀胱的肿物等。

6、骨与关节:骨内感染、肿瘤、外伤的诊断与病变范围,尤其对一些细微的改变如骨挫伤等有较大价值,关节内软骨、韧带、半月板、滑膜、滑液囊等病变及骨髓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

7、全身软组织病变:无论来源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的肿瘤、感染、变性病变等,皆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

七、检查内容的正常范围

1、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是,磁共振信号愈强,则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号弱,则亮度也小从白色、灰色到黑色。

2、各种组织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如下:脂肪组织,松质骨呈白色;脑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内脏、肌肉呈灰白色;液体,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质、气体、含气肺呈黑色。

3、核磁共振的另一特点是流动液体不产生信号称为流动效应或流动空白效应。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状结构,而血液为无信号的黑色。这样使血管很容易与软组织分开。正常脊髓周围有脑脊液包围,脑脊液为黑色的,并有白色的硬膜为脂肪所衬托,使脊髓显示为白色的强信号结构。

八、常见异常情况

1、检查方法:头颅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及横断位FLAIR,矢状位T1WI:

两侧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形态正常,脑内及脑外未见占位性病灶,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诸脑沟、脑裂及脑室、脑池形态位置均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头颅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增强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

两侧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形态正常,脑内及脑外未见占位性病灶,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影,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信号影。诸脑沟、脑裂及脑室、脑池形态位置均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头颅MRI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2、检查方法:FSE序列横断位T2WI,梯度回波序列容积成像斜矢状位、横断位成像: 双侧三叉神经显示清晰,梯度回波序列图象两侧三叉神经根部周围未见高信号血管影伴行。T2WI示两侧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诸脑室、池及沟裂无殊,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

1、两侧三叉神经未见明显异常。

2、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RF-FAST 3D TOFMRA,MIP重建:

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双侧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管腔光整、血流信号均匀,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脑内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团影。 诊断结果:头颅MRA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 WI,动态增强冠状位及增强后冠状位、矢状位T1WI:

垂体形态、位置正常,未见明显局部隆起,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垂体柄无明显移位,鞍底无下陷。增强后垂体强化明显,动态增强见强化均匀一致,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垂体动态增强MR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 WI,增强后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T1WI: 垂体形态、位置正常,未见明显局部隆起,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垂体柄无明显移位,鞍底无下陷。增强后垂体强化均匀一致,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垂体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3、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斜矢状位、冠状位,FSE序列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 两侧眼眶对称,眼眶结构清晰,眶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两侧眼球信号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视神经清晰,信号均匀。两侧上颌窦腔清晰、窦壁光整,窦腔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 诊断结果:眼眶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4、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及FLAIR,矢状位T1WI:

两侧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形态正常,脑内及脑外未见占位性病灶,未见明显异常信号改变影。透明隔呈囊样扩大,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为低信号;余脑沟、脑裂及脑室、脑池形态位置信号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①透明隔囊肿。②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5、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

左枕部见一类圆形病灶,大小约4.6×4.5×4cm,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信号均匀,边缘光整,周围可见明显指压状水肿区;增强扫描示病灶明显强化,境界清楚。病灶与枕部脑膜密切,呈宽基相连。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脑室后角受压变窄,余脑室、脑池、脑沟、脑裂无殊,中线结构居中。

6、诊断结果:左枕部大脑凸面占位,考虑脑膜瘤。

检查方法:SE序列T1WI冠状位、矢状位,T2WI矢状位;GD-DTPA增强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

右侧鞍旁可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3.2×3×2.5cm,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稍高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垂体受压,垂体柄稍向左侧移位,垂体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颈内动脉明显受压下移,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诸脑室、脑池、脑沟、脑裂无殊,中线结构居中。

7、诊断结果:右侧鞍旁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 检查方法: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 左侧额叶见团片状异常信号灶,大小约2.9×3.1×3.6cm,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欠清楚,周围见指压状水肿区;增强后病灶明显环状强化。左侧侧脑室前角受压略变窄,余脑室、脑池、脑沟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 诊断结果:左侧额叶占位,考虑胶质瘤可能大。

8、检查方法:F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

左侧颞枕叶可见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病变边界欠清楚;增强后病灶周边呈环形强化,内部无明显强化。左侧侧脑室后角略扩大,余脑室、脑池、脑沟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左侧颞枕叶信号异常,结合临床考虑左颞枕叶胶质瘤术后改变。

9、检查方法: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

小脑蚓部可见片状异常信号灶,大小约3.7×4.7×3.5cm,边缘清晰、欠规则,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斑片状明显强化。病灶周围见少许水肿区。中线结构居中,第四脑室受压变扁,第三脑室及两侧侧脑室明显扩大。

诊断结果:小脑蚓部占位,考虑髓母细胞瘤可能大,胶质瘤不完全除外。

10、检查方法: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

小脑蚓部可见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周边可见环形强化,内部未见明显强化。第四脑室稍扩大,余诸脑室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枕部板障不连续。

诊断结果:结合临床考虑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后改变。

11、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

左侧侧脑室后角区见团块状异常信号灶,大小约6.4×4.3×4cm,T1WI呈等信号,T2W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基本清楚;增强后明显强化,其内有小片无强化区。病灶周围有少许T1WI低、T2WI高水肿区。左侧丘脑受压略向前移位,余脑室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略右移。

诊断结果:左侧侧脑室后角区占位,考虑室管膜瘤可能大。

12、检查方法: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

右侧小脑半球可见一类圆形脑室性占位性病灶,大小约3×3×4cm,边界清晰,囊性部分信号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偏左侧可见一小片T1WI低、T2WI稍高信号壁结节影;增强后囊壁环状强化,壁结节明显均匀强化。病灶周围见少许水肿区。中线结构居中,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变形,第三脑室及两侧侧脑室扩大。 诊断结果:右侧小脑半球脑实性占位,考虑血管母细胞瘤可能大。

13、检查方法:鞍区MR平扫SE序列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WI、T2WI;GD-DTPA增强后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及T1WI:

鞍区垂体窝内可见占位性病灶,大小约4×3×2cm,边界清晰、欠规则,鞍底明显下陷,视神经受压上移,并见腰身征,T1WI呈低、等信号,T2WI像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均匀中度强化。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压外移。 诊断结果:鞍区垂体窝占位,考虑垂体瘤。

14、检查方法:冠状位T1WI、T2 WI,矢状位T1WI、T2 WI,GD-DTPA冠状位动态增强及增强后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T1WI:

垂体偏右侧饱满,局部隆起,垂体柄尚居中,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示垂体偏右侧可见一大小约0.85x0.76cm大小的早期无明显强化结节影,余垂体组织明显均匀强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垂体异常强化灶,考虑垂体微腺瘤。

15、检查方法:SE序列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WI、T2WI,增强后冠状位、矢状位T1WI: 鞍上区可见一大小约2.0×1.7×1.7CM大小的占位性病灶,信号不均匀,边界清晰、规整,T1W呈高信号,T2WI大部分为稍高信号,内可见小片稍低信号影;增强后周边明显强化,中央无强化。垂体受压变扁并向下移位,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无明显外移。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诸脑室、脑池、脑沟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鞍上区占位,考虑颅咽管瘤可能大。

检查方法:SE序列T1WI横断位、矢状位,T2WI横断位,增强T1WI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

右侧鞍旁见一类圆形病灶,大小约2.4x2.4cm,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晰,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扫描示病灶明显强化,境界清楚,中央呈星状不强化。右侧颈内动脉呈明显受压推移改变。垂体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增强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大脑镰向左侧推移,两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 诊断结果:右侧鞍旁占位,考虑神经鞘瘤可能性大。

16、检查方法:PRESS多体素波谱分析,层厚1.5cm,体素1×1×1.5cm:

右枕顶叶波谱信号异常,与常规磁共振图像比较,病变区NAA明显减低,Cho明显升高,Lac峰值略高,病变区Cho/NAA、Cho/Cr、NAA/Cr比值平均分别约为6.7

33、2.6

45、2.336,病变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Cho/NAA、Cho/Cr、NAA/Cr比值平均分别约为0.76

3、1.

316、1.679,正常脑组织区病变周围组织波峰形态及比例基本正常。 诊断结果:右枕顶叶波谱信号异常,考虑恶性胶质瘤可能大。

MRI简介

MRI技师

MRI申请报告

MRI检查需知

MRI检查技术

MRI检查注意事项

MRI检查知情同意书

MRI K空间简介

论MRI安全防范

MRI医技检查报告单

MRI
《MRI.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nmr与mri MRI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