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民生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22:07: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生,不只是一个靓丽的字眼,更是鲜活的实践,百姓真切的体验。2006-2007年,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一项项新举措的出台,一个个“老大难”问题的化解,一张张笑脸的出现,成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松柏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为民办实事为重点,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向解决民生问题倾斜,使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问题。

一、强民生,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松柏镇加大投入,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2006年松柏镇义务教育实现零流失,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二、重民生,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民以食为天,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谐。也就是说

“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重民生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新增劳动力、复转军人的就业问题,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松柏镇坚持把做好劳动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快经济发展拉动就业。

从根本上说,就业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近年来,松柏镇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区位优势,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通过对第三产业的综合开发,不但解决了农民自谋就业门路,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有了销路,而且提高了农民家庭副业收入,使部分农村富裕劳动力有了去处。松柏镇把开发特色农业作为解决农民就业的民生之本。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以干果、茶叶为拳头产品的绿缘公司、康俊公司、林辉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时,在市场竞争的影响下农民的农业生产自觉向科学化、技术化转变,从单一的家庭式生产转向专业性,各类养殖、种植专业户不断的发展起来,促进了专业村建设,加快了松柏镇经济建设的步伐。

(二)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

为解决农村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松柏镇以阳光培训为主导,根据市场和求职者两个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和时间,进行多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就业者培训需求。培训面向农村,借助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优势,以引导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开发专业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500人次。劳务输出1000多人。

三、保民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松柏镇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投入,8个村都建立了村级卫生室,配备了专业医护人员,对村级卫生所医卫人员的报酬,实行以收定支,绩效挂钩,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的分配制度,提高了他们为患者热情服务的意识。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远问题,提高了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2005年以来松柏镇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松柏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工作专班,确定实施

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新农医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和动员农村群众参合,让农民群众看病得实惠。

2006年度松柏镇八个村人参合率均在80%以上,其中红花朵村95.19%、龙沟村93.96%、清泉村91.06%,共收缴合作医疗参合基金为68320元,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已达7574(含民政补助)人,除去部分非农以及举家外出务工人员外,参合比率户达100%,比率人数达91.1%。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2006年共为3863名合作医疗患者支付医药费259132.07元,有4250人次的医药费用得到补偿。其中,127名住院病人、3736名门诊病人、24名住院分娩者的费用得到了补偿, 327人获得免费体检。特别是住院医药费用超过1万元的7位人获得了43606.45元的补偿金,平均每人获得补偿金6229.5元;共资助低保、五保、重点优抚、患重大疾病对象等困难人员免费参合698人,资助总额6980元。参合农民普遍称赞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又一件大好事,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

麻湾村村民吴精英,手术费用7000元,报了3000元,非常高兴。松柏村村民李自强说:“现在农民种地不但不交钱,国家还给补贴,甚至农民治病还能报销药费,这是我们农民一辈子做梦也没想的事,共产党真是为农民办实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后,农民的就医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27%的参合农户生病时比过去更为积极地治疗,80%以上的农户表示更愿意到医院和卫生院看病。

松柏镇针对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其大病统筹个人出资由松柏镇财政代缴;同时设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上述参保对象发生的大额医疗费用实施除大病统筹外的医疗救助。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松柏镇切实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松柏镇全面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沼气建设、道路建设、户户通等工程,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民群众办一批实事,解决民生问题。

1、安全饮水工程:松柏镇从2005年起,针对农民饮水难问题,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引水入户。2007年松柏镇还将启动盘八供水工程,解决盘水和八角庙的安全饮水问题。

2、道路工程:目前松柏镇已实现村村通路,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民肩挑背驮的问题。堂房、龙沟、八角庙、盘水、松柏等村铺设了水泥路;部分村已实现户户通路,水泥路已修到农民的家门口,再也不用担心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的现象发生。

3、沼气工程:松柏镇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宣传沼气建设,鼓励扶持农民修建沼气,充分利用资源,截止到2006年,松柏镇已修建沼气池用户口,农村沼气普及

率达到%。

4、户户通工程:目前松柏镇已实现户户通电,户户通电视,户户通电话,农民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阵地建设,2005年以来松柏镇加大力度建设进行阵地建设,对8个村的村委会进行了“建五修三”工程,新建了图书室、娱乐活动室、卫生室等方便群众生活的设施,丰富了农民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无论是强民生还是重民生;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还是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还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所有这一切,都是以民生为本的重大举措,旨在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加和谐富足的生活。松柏镇在这条道路上不段的摸索寻找着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为群众寻找解决方式的过程中不停的探索着,勇敢的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民生总结

民生工程总结

民生工程总结

民生总结[定稿]

民生工程总结

民生工程总结

民生工程总结

民生工程总结

大竹县总工会民生总结

民生工程半年总结

民生总结
《民生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