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围城》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2: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书名:《围城》

作者:钱钟书

出版处所: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月版次:1991年2月北京第二版

全书提要:《围城》出自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

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

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

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

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

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钟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

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

方鸿渐在岳父的资助下到欧洲留学,期间四年换了三所大学,其后由于面子问题向爱尔兰骗

子手中买来一个子虚乌有的克莱登法商专门学院的博士学位。在回国的邮船上结识了放荡的

鲍小姐并被其玩弄感情,之后又被里昂大学女博士苏文纨看中,虽然两人关系亲密微妙,但

方鸿渐对她并没有爱情。在苏文纨的介绍下方鸿渐结识了她的表妹唐晓芙,方鸿渐对其一见

钟情,但由于懦弱不敢表露心迹,之后又与仰慕苏文纨的赵辛楣“不打不相识”。在经历一

番曲折的感情经历后,方鸿渐终于鼓起勇气跟苏文纨表明他不爱她,但被苏文纨痛骂。唐晓

芙得知表姐被“玩弄感情”一事后也狠心地与方鸿渐绝交。恰逢此时赵辛楣接到三闾大学的

邀请,遂介绍方鸿渐与自己一同去大学任教。在途中方鸿渐邂逅了孙柔嘉,并在后来与其结

为夫妇。但是二人在婚后吵架不断,双方家长对彼此也十分不满,孙柔嘉要方鸿渐到自己姑

母的工厂做事,但方鸿渐不肯。最后方鸿渐离家出走,在街上闲逛了一段时间后下决心回家

和孙柔嘉和好,但回到家后发现孙柔嘉已经走了。

书摘点评:

《围城》的讽刺艺术

说到《围城》,其最突出的表达特色就是对讽刺的运用。可以说通读全文,讽刺手法的运用

随处可见。在这里我摘录一下文段并写下赏析。

1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巾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在热带热天,也

话这是最合理的妆束,船上有一两个外国女人就这样打扮。可是苏小姐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

伤害及中国国体。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

“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

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赏析:这里有作者对鲍小姐形象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作者把“抹胸”、“肉短裤”、“镂

空白皮鞋”等装扮搭配在“鲍小姐”这一人物身上,使读者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穿着暴露的

女性,凸显了鲍小姐放荡、做作的特点之余也为后文她玩弄方鸿渐的感情做了铺垫。此外作

者又借“男学生”之口将鲍小姐比喻为“熟食铺子”和“局部的真理”,这些外号充满讽刺

意味:“真理”本是严肃公正的象征,却在这里成了暴露的代名词,令读者哭笑不得。

2 丈母提起他婚事,问他有女朋友没有。他忙说没有。丈人说:“我知道你不会有。你老

太爷家教好,你做人规矩,不会闹什么自由恋爱,自由恋爱没有一个好结果的。”

丈母道:“鸿渐这样老实,是找不到女人的。让我为他留心做个媒罢。”

丈人道:“你又来了!他老太爷、老太太怕不会作主。咱们管不着。”

丈母道:“鸿渐出洋花的是咱们的钱,他娶媳妇,当然不能撇开咱们周家。鸿渐,对不对?你将来新太太,一定要做我的干女儿。我这话说在你耳里,不要有了新亲,把旧亲忘个干净!这种没良心的人我见得多了。”

赏析:方鸿渐留学归国后刚到岳父家就被岳父岳母提起婚事。在这场关于鸿渐婚事的讨论里,我们很明显地看出其实他的岳父岳母都不想鸿渐娶新太太,可就是没有挑明了讲,二人一唱一和,就像在出演一场闹剧。其中岳母更是显得虚伪:其实她心里就是认为鸿渐不能“有新亲忘旧亲”,也就是不愿鸿渐娶亲,但又假心假意地说要给他做媒,之后又说即使是要娶新媳妇也得给她做干女儿。作者通过人物对话对人物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也对人物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刻画。

3 “Sure! have a look see!”张先生打开橱门,请鸿渐赏鉴。鸿渐拿了几件,看都是“成化”、

“宣德”、“康熙”,也不识真假,只好说:“这东西很值钱罢?”

“Sure!值不少钱呢,Plenty of dough。并且这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paper。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饭。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 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

……………….

张先生道:“德国货总比不上美国货呀。什么博士!还算在英国留过学,我说的英文,他好多听不懂。欧战以后,德国落伍了。汽车、飞机、打字机、照相机,哪一件不是美国花样顶新!我不爱欧洲留学生。张太太道:\"Nita,看这姓方的怎么样?”

张小姐不能饶恕方鸿渐看书时的微笑,干脆说:“这人讨厌!你看他吃相多坏!全不像在外国住过的。他喝汤的时候,把面包去蘸!他吃铁排鸡,不用刀叉,把手拈了鸡腿起来咬!我全看在眼睛里。吓!这算什么礼貌?我们学校里教社交礼节的Mi Prym瞧见了准会骂他猪猡相piggy wiggy!”

赏析:这也是作者通过语言描写进行讽刺的例子。方鸿渐到张先生家“相亲”,收到张家的“热烈欢迎”,就是在方鸿渐与张先生一家打交道的场景里,作者开始对双方进行讽刺。首先是张先生,张先生开口闭口说的中文里都掺几个英文单词,好像是要故意显得自己很洋气、很时尚似的,其实,作者在暗中讽刺他是个一知半解、故作高明的粗鄙之人。在方鸿渐走后张家全员对其做出了及其刻薄的评价:张先生嫌弃方鸿渐没文化,张太太嫌弃方鸿渐太吝啬,张小姐嫌弃方鸿渐太粗鲁……在这里作者正面讽刺方鸿渐不学无术、贪小便宜、毫无仪态之余也从侧面讽刺了张家人尖酸刻薄的嘴脸。作者通过对张家的描写以小见大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一些伪知识分子家庭虚荣、虚伪、奢侈、冷漠的面目。

小结:讽刺手法往往和诙谐幽默联系在一起,因为幽默的至高境界是利用讽刺揭露事实,这也是幽默与低俗的唯一不同点。在读《围城》时我总会被书中含有深意的讽刺艺术逗笑,但在笑完后又不禁发出感慨或引起思考。我笑苏文纨自作多情的丑态,但又迅速明白一个事实:在当时的社会里也有许许多多类似于她这样的人物,他们虽是人人称赞的高知识分子,但是故作清高、工于心计、虚伪做作;我笑方鸿渐懦弱无能的被动,但又能在他身上看出作者映射出来的、当时社会上的许许多多憨厚但懦弱、是知识分子但又不学无术的人们……也许作者就是将他对当时社会的人生百态全部融入故事里的人物与情节中,并向读者暗示他内心对这些现象的评价。这就是讽刺手法的高明之处——它把甘甜的核心藏在点心的最内部,等待着我们剥开外层、品尝内容的中心、故事的主题。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孙柔嘉

《围城》里塑造了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等 女性形象,多年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各种分析

与解剖。其实我很难说出我最喜爱的女性人物,因为苏文纨虽然做作但她对方鸿渐的一片深情依旧是我动容,唐晓芙就更不用说了:这位被称为《围城》中“最完美”、“最清纯”的女孩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可爱的,而孙柔嘉,即使工于心计但是独立聪慧,也值得怜爱。但是,要说我对哪个女性人物印象最深刻,当属孙柔嘉。

孙柔嘉最大的特点就是“普通”。这可以从作者对她的首次描述看出: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罐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带着惊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得一句话都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就相貌描写看来,和被作者偏爱的唐晓芙相比,这位孙柔嘉小姐的容貌真的是很普通,甚至有些平庸了,当我刚开始接触这个人物时还险些以为她是某个路人甲或仅仅是连接情节的一个小人物,谁料看到后面才发现她成了主角的妻子!她凭什么打败苏文纨?在我看到在船上,方鸿渐、赵辛楣、孙柔嘉三人讨论鲸鱼的情节时,仔细地琢磨着孙小姐的动作,隐约记得她张大了嘴巴像个O似的。那时我觉得孙柔嘉就是一个天真、什么世面都没见过的小女孩:竟然对方鸿渐的哄话当真了!即使在后文我看到赵辛楣对她的描述说她就是那条刁滑的鲸鱼,我也认为这只是赵辛楣对她的偏见。在后文里,孙柔嘉为了帮助恐高的方鸿渐过桥使出聪明的计策,既保护了方鸿渐的自尊心又顺利令方鸿渐过桥,我也不得不对这位孙小姐敬佩起来,我越来越觉得孙柔嘉会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妻子,说不定能与方鸿渐经营一份温馨的爱情——

孰料,我这个读者和方鸿渐一样掉入了孙柔嘉温柔的陷阱。

随着孙柔嘉出场的次数渐渐增加,我慢慢地发现这个女子的内心也许真的深不见底——她在三闾大学故意把教学不如意的经历告诉方鸿渐,使其怜悯,之后在收到陆子潇的情书后,又一脸诚恳地请教方鸿渐如何让拒绝,顺便说几句闲话把自己摆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表现出一副弱者的模样,这下子方鸿渐对其更加“心疼”,但是还没有“爱”的迹象。孙小姐总算沉不住气了,她抓紧机会,和方鸿渐并肩在校园漫步,瞧准了陆子潇和赵辛楣路过,还用手勾住方鸿渐的手,这下就完全表明了她孙柔嘉和方鸿渐的恋人关系了。当我仔细地分析孙柔嘉这一招是时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方面向方鸿渐暗示自己的心意,一方面激起陆子潇的愤怒,间接导致了方鸿渐之后被李梅亭、陆子潇、高松年等冷嘲热讽的结果。本来方鸿渐还没能下定决心爱上孙柔嘉,因为李梅亭等人的压力,他不得不寻找和他统一战线的孙柔嘉,哈哈,孙小姐的计划终于成功,就在方鸿渐“忽觉身心疲倦,没精神对付”的时候,他对孙柔嘉“求爱”。方鸿渐这种极其被动的求爱,验证了孙柔嘉工于心计、善于耍小手段的一面。我终于相信,孙柔嘉的单纯只是一个假象。我对她的印象大大加深,我意识到她是比苏文纨更高明、比唐晓芙更丰富的女子。

婚后的孙柔嘉更加表露出她有强烈控制欲的一面:因为她讨厌赵辛楣在方鸿渐面前说她坏话,于是不让方鸿渐再与他接触;她听命于姑母,遂决意将方鸿渐介绍到姑母的工厂做事……期间还夹杂了她与方鸿渐一家大大小小的矛盾,最后还闹了个方鸿渐离家出走、孙柔嘉也走的结局。可见,孙柔嘉与方鸿渐的婚姻真的有够失败的。

不过,我不认为孙柔嘉是这场失败婚姻的始作俑者。也许是她连哄带骗将方鸿渐“娶”了过门,但是当我站在她的角度看,她也是迫不得已的——她因为方鸿渐的一念温柔爱上他,她思考着如何嫁给他:她没有苏文纨、唐晓芙这么好的家庭背景,她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旧式家庭,她注定不能依靠其他人、其他物来获得男人的青睐,那么,她只能用她的柔情和聪明,当然这种聪明仅限于方鸿渐这样的迷糊虫。她本以为方鸿渐作为一个博士,家庭应该比较先进,却失望地发现他的家更乱,更封闭,这就导致了她与夫家的不和。其实方鸿渐大可以作为润滑剂在妻子和家庭间减少摩擦,但是他没有,他太懦弱了,他崇尚“无时无刻尊敬长辈”,绝不敢做出什么出格事。后来,孙柔嘉为了令方鸿渐得到更好的工作,命令方鸿渐到姑母家的工厂干活,其实这本出于好意,但是方鸿渐的脑海里早已有孙柔嘉听命于姑母的蓝图,他的自尊心不容许他受妻子控制。于是,两人互相指责,一场大闹一触即发。孙柔

嘉,这样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女子,我承认她不是完美的,但是我觉得她是丰满的,是一个“圆形人物”,区别于那位完美的唐晓芙——实话说,作者将唐晓芙写得太可爱,显得有些苍白了,单调了。

在与丈夫受到苏文纨的嘲讽时孙柔嘉会“委屈”,在明白赵辛楣说自己坏话时孙柔嘉会“讨厌”,在发现夫家对自己不满后孙柔嘉会“伤心”、“愤怒”,在方鸿渐不愿听自己的话执意跟着赵辛楣找工作时孙柔嘉会“任性”……这个时而温柔、时而执拗、时而体贴、时而任性的女子,比起苏文纨和唐晓芙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真实可触。

关于《围城》的主题

这个问题已经被无数学者研究了千百万遍,而且各种研究都深刻无比,我以一个高一学生的身份,能把这部作品的精髓解读到哪里去呢?首先我先摘录网络上热心网友的一些回答:围城就是: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想冲出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大抵如是。小说主人公方鸿渐最终就陷入了婚姻的围城,并备受婚后生活种种琐屑争斗的困扰。事业上,他也是饱受风雨!从小说的深层意蕴来说,围城是人类生存困境的象征,暗示着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所以围城所指,就是爱情和事业。——搜搜问问

我认为,围城的主题在他的题目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人公方鸿渐被三座“城”围起,那是三座名为“工作”、“爱情”、“家庭”的城。方鸿渐,一个被丈人用心良苦地送出国深造却最终学无所成,一个“海归”都拿不出像样的文凭,在国内辗转多次仍找不到工作,这是“工作”围起的城;他先后邂逅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心里由始至终明明只爱唐晓芙,却被动地周旋在众多女人中,最后还迷失在婚姻的城里,这是“婚姻”围起的城。他对自己的家人言听计从却懦弱得不敢在丈人家里说“不”字,在与孙柔嘉结婚后受到双方父母的不满与压力,这是“家庭”围起的城。作者通过对方鸿渐生活经历的描写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百态,尖锐地讽刺了当时战乱带来的民不聊生与恶劣环境、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官场、工商界腐败现象、伪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大学的教授讲师逐利倾轧、蝇营狗苟的肮行径等等。在《围城》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方鸿渐,更能想象到当时甚至现在有千千万万个“方鸿渐”,他们也对生活感到迷茫,他们也被“城”围困……

最后有一点是个人见解:我觉得原著的结尾有些消极,显得太无奈,让读者看不到方鸿渐的出路……也许可以换一种比较有希望的结局,令文章显得更有积极意义吧。这就是我对《围城》提出的小小质疑,也是浅薄的“批评”。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
《读《围城》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读围城后有感 围城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