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5: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年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2011.6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年五年级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班级读书会,举办读书节,展示学生的才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情况,这些小调查都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学生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并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如这一学年,我们三年级学生参观了兴盛汽车皮带厂,参观之后,同学们都发自内心地感叹:原来一根小小的皮带的诞生竟然要经过那么多道工序,真是来之不易啊!下学期还组织同学开展了护绿行动,捡拾垃圾,保护树木,让绿色与我们共存。活动中,同学们也认识到了我们身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另外,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这学期学习了编纸绳、纸绳蔬菜,在农场里亲手种植了玉米、葱,学会了煮鸡蛋,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个学年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大街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一、活动背景

本课题是由省教研室鞠文灿主任从美国引进的一个中美合作课题。在美国原称此为“公民培养法案”,已积累了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建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权力、公正、隐私等公民基本概念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概括的说,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被认为是美国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美国公民教育突出的特点是:轻理性,重行为;轻说教,重管理。借鉴美国的公民教育,我国公民教育尚处启蒙阶段。主要反映在以下两点:

1、学生公民意识的淡薄。学生缺乏公民感,甚至并不知道什么是“公民”,自己也是小公民当中的一员。对社会的关注不多,更缺少对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层面的了解,因而表现为对社会缺乏责任心,做事情缺乏主动性,只是生活在一个小家庭、小学校的圈子里面。

2、公共精神的缺乏。在2003年SARS危机中,除了由政府组织的公共行为之外,很少有公民个人的声音。在民间则存在着观望、自保、冷漠、拒斥等现象。这些都反映了我们现代公共精神的不足,反映了我们缺乏现代公民与社群应有的“自主、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风范和风尚。我们经常会目睹或听到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的事情;在学校中,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学生只是听老师的安排和指令,一旦离开学校,就很少关心公共事务。

因此,我们参加这个课题实践与研究旨在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和关注公民道德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资源,增强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巩固并完善学生所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公民道德。

二、指导思想

以公民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参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课题培训,在此基础上,努力在实验班开展实践活动,探索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之路,提高学生对公民教育 的知识及对时事的兴趣。为学生的发展,也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公民教育实践的课题培训,并认真组织开展校级(实验班)的培训学习。

2、重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确定实践内容,领导带头,一起参与各项活动指导,共同探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之路,切实提高活动的成效。

四、组织和领导

课题组长:高天韵(校长)

课题副组长:杨喜亚(教导)王群英(大队辅导员)

课题承担者:李玉芬(四1班班主任)毕胜(四1班副班主任)

课题承担小干部:翟安琪(四1班班长)朱雍达(四1班副班长)

课题承担学生:四1班全体队员

五、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每个活动的操作都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1)观察社区中存在的公共问题及相关的公共政策;

(2)由学生讨论确定班级合作研究的问题;

(3)分工协作,收集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

(4)共同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并写出报告;

(5)展示成果,召开听证会,将行动方案提交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

(6)总结(反思)活动过程。

在整个活动中,从问题选择、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到举行听证演示,所有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进行,老师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时间安排

1、课题生成阶段: 2006年3月

各实验班级在班内组织学生探讨公共问题,思考个人研究的想法,并在集体开展选题 的筛选与重组,形成研究的专题,设计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阶段:2006年3月——2006年4月

根据研究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访问等活动,收集资料。

3、课题展示阶段:2006年5月

各实验班级展示学生研究的材料,组织社区有关成员听取学生的研究报告。

六、成果形式:

1、召开听证会,全面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2、搜集学生的研究心得,汇集成册

3、完成研究报告。

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作者:滨江小镇 日期:2006-4-12 16:06:00

一、活动背景:

我校于2006年4月确立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实验班,首先对开展这项活动的背景作如下阐述:

1、“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江苏省教研室牵头引进的一项以培养具有使命感的社会公民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以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方式,是一项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社区参政议政意识,开发学生的理性调研、批评性思维、有效沟通等学习技能的公民养成教育实践活动。

2、2005年5月,美国公民教育中心与中国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签署了公民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开展交流的合作协议。2005年7月,将该项目列为我省教研室“十一五”重点课题。

3、在我国,中共中央制定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大力开展公民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正努力形成一种课程方案。

4、2005年末,常熟市14所学校也加入了这一项目,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和实践,并于2006年3月成立“常熟市小学品德学科课改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实验基地”。

我校在上述背景之下,申报了实验班,加入该项目的实验协作组,旨在提升我校小学德育教学的视野、水平和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参加公民教育实验活动为载体,积极在实验班开展实践活动,探索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之路,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孩子们从小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做一个心怀天下的人的,培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提高学生素质,也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公民教育实践的课题培训,并认真组织开展校级(实验班)的培训学习。

2、重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确定实践内容,领导带头,一起参与各项活动指导,共同探

究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之路,切实提高活动的成效。

四、组织和领导:

课题组长:王启华(书记)

课题副组长:姚美芳(总辅导员)张敏亚(思品教研组长)

课题承担者:穆晓红(四1班班主任)王敏亚(四4班班主任)

课题承担小干部:季育龙(四1班班长)李怡婷(四1班副班长)

课题承担学生:四1班全体队员

五、研究的步骤和进程:

1、调查公共政策问题(4月1日——16日)

学生调查周边生活中的公共政策问题,小组交流、投票确定小组研究的公共政策问题,小组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

2、确定班级研究的公共政策问题(4月17日)

以小组为单位阐述、交流小组确认的公共政策问题,相互讨论、投票表决,选出三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问题,然后由产生出问题的三个小组进步游说、投票表决确定班级研究的公共政策问题。

3、收集要研究问题的资料(4月18——4月30日)

依据研究主题,广泛开展资料收集活动:如,调查走访、文本阅读摘录、参观访问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广度,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4、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行动方案)(5月1日——5月12日)

5、召开听证会,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5月19日)

(1)听证会(评审组)人员组成:教师、学校行政人员、社区行政人员、有关专家

(2)听证程序:

①学生问题描述(问题描述必须全员合作,例如全班参与、分组陈述等)

②对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

③解决问题的方案

④我们的行动计划及实践

在听证过程中,评审组现场提问,由学生现场答辩,听证结束必须由评审委员会作总体总结。

6、总结学习经验(5月26日)

在整个活动中,从问题选择、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到举行听证演示,所有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进行,老师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六、成果形式:

1、活动展版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2、搜集学生的研究心得。

3、整理教师撰写的研究随想,完成研究报告。

4、将教师与学生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出一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小白杨专刊。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2

三年级综合实践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