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发言稿

手足口病 讲话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18 08:38:15 来源:发言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手足口病讲话稿

在全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事关全县儿童生命健康安全的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手足口病疫情形势,安排部署防控任务,全力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以上,平金民同志安排了当前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任务,刘振宇同志通报了当前手足口病疫情情况,并安排了手足口病防控措施。下面,我就做好全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确立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的工作方针,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防控手足口病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我县手足口病发病以EV71型为主,该型病毒导致重症和死亡的几率比其它型别要高很多,疫情形势非常严峻,绝对发病数、重症病例数和聚集性病例数相对去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特别是重症病例数量多,尤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手足口病极易在小学和幼儿园引起暴发流行,严重威胁着我县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了我县的经济发展。当前,随着气温升高,疫情增长速度也异常迅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各乡镇(办)、各单位必须充分认清手足口病对 1

社会的危害,要切实做好防大病、防大疫、保平安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各乡镇(办)、各单位必须要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照卫生部门的诊疗规范和防控指南统一要求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二是要制定防控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指挥、协调开展辖区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三是责任必须明确,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就是辖区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个部门的“一把手”就是该部门开展疾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四是形成多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的局面,传染病防控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在完成各自职责的基础上还要密切配合、协作,共同做好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打好防控手足口病的攻坚战

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抓防控措施落实,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县干部包乡镇(办)、乡镇(办)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层层落实责任。结合我县情况,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疫情监测报告,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要抓好控制源头这一重点环节,突出预防为主。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严格控制一代报告病例,最大限度防止二代病例发生。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卫生部门要及时进行排查。教育部门务必抓

好学校和托幼机构这一重点区域的疫情监测。教育、卫生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及时通报和措施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各乡镇(办)负责人每天要掌握本辖区的疫情情况,包括前一天新增病人数、累计病人数、住院人数、居家隔离治疗人数、死亡人数等信息,每天全面调度疫情。

(二)强化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小学及托幼机构:根据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和聚集性场所的特点,将托幼机构和学校作为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教育和卫生部门特别要加强对个体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力度,这是我们在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环

节。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坚持晨午检、缺勤缺课登记追询病因制度,落实消毒措施;开展主动监测和病例搜索,对发现发热或皮疹的患儿,要指导家长立即带患儿去定点医院就诊,防止延误救治时机。大型集会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要符合防控工作要求。加强日常健康巡视和检查,严格对出入校园外来人员的登记管理。发现发热、出疹等可疑的疫情信息要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定点医院、个体诊所、乡村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站):定点医院是手足口病集中场所,因此,要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切实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防止疫情通过医院传播和扩散。要提高重症病例的识别能力,严格落实重症病例转诊制度,确保不发生或少发生死亡病例。非定点医疗机构不得诊治手足口病患儿,但中心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需要按要求做好辖区患儿及

密切接触者的随访管理工作,由村委会负责杜绝患儿及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期外出,防止造成传播。执法部门要抓好个体诊所私自诊治手足口病患儿的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三)做好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宣传部、广电局、报社要在电视台、报纸等各大媒体开展手足口病专题宣传活动,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专题宣传,通过制作专题片、宣传画、宣传栏、明白纸等通俗易懂的形式,让老百姓了解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结合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从家庭环境卫生做起,清理卫生死角和生活垃圾,并做好垃圾清理后的消毒处理工作,搞好群防群控。

(四)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水平。要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我县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救治水平。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早期发现、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和消杀工作能力。

(五)加强疫点消毒和居家医学观察管理工作。对发现的手足口病患者,卫生部门要按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并确定密切接触者,指导对其住所、活动场所及可能污染的环境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对手足口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采取包村干部与

乡村医生相结合包人包片、跟踪随访的形式,城区则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单位实行辖区分片包干管理病例,对所有病例均须进行医学观察,落实防控措施,认真做好消毒记录和医学观察记录,乡村将结果及时报送当地卫生院,城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保存。

(六)加大保障力度,多部门联防联控。财政部门要保证防治经费,落实实验室采样、送检及相关设备经费、现场调查工作运转经费、消毒药械经费和宣传经费等;公安、司法部门要对那些故意隐瞒或授意隐瞒真实信息,不配合卫生部门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导致传染病蔓延的单位或个人依法进行处理,可以抓典型进行严肃处理,保障传染病防控的良好环境;宣传部门加大对手足口病的宣传力度,做到群防群控;民政部门要做好病例困难家庭的救济补助工作等。其他相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配合以上部门共同做好我县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三、推进落实,严明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能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对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工作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考验。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各乡镇(办)、各单位的行政一把手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乡镇(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树立“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怎么抓都不过分”的思想,真正把手足口病防控作为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

到位、工作到位、经费到位。各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责,扎实工作,密切配合,确保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不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县政府将对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严格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负责导致疫情扩散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医疗卫生机构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抓好应急预案、监测措施、预检分诊、疫情报告、随访管理等措施的监督检查,对于落实不到位的,要及时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故意顶撞、不按要求办理的可按《传染病防治法》处理,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各乡镇(办)、单位回去后,要逐级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我县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把今天的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下去,真正做到全民防控。

同志们,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上,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酿成大祸,希望各乡镇(办)、各部门负责人引起高度重视,把手足口病防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保障群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第2篇:预防手足口病讲话稿

预防手足口病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据疾控中心专家讲,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尽管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被肠道病毒感染的可能。

1、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感染十分重要。加强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2、应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3、是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注意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如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应积极配合。未彻底治好前,不要急着上学,防止传给别人。

5、是注意做好居室内外的清洁卫生,经常清理垃圾、粪便,加强开窗通风,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

相信大家做好以上几点时,一定会有一个更健康的生活。

推荐第3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A)组

16、

4、

5、

7、

9、10 型, B组

2、

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发病无明显地域差别,且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

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

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 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小儿手足口病暴发,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 698例,其中男1 025例,女67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

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男性8 460例,占62.04%;女性5177例,占37.96%),死亡6例(男性4例,女性2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3 030例)、上海(2 883例)、北京(2 210例)、河北(1 133例)、浙江(793例)、广东(670例)、黑龙江(576例)、四川(335例)、江苏(287例)和福建(240例)。截止5月21日,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5459例,死亡2例。与去年同期(2488例)相比,报告病例数上升119.41%。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传染源、传播途径

粪-口/呼吸道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三、病例定义

(一) 临床诊断病例

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识别,准确做出诊断。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四、疫情报告

手足口病已被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应注意法定报告的要求。

(一)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二)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三)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四)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

五、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的主要目的:

一是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

二是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等;

三是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四是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应根据调查目的不同而进行专门设计。

六、实验室检测

(一)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各省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监测。发生本病流行的省份每周至少采集5-1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

标本采集和保存技术要求,标本送检单及标本检测方法见链接)。如有重症病例,应尽量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如有暴发疫情应采集部分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地区可将标本送至有条件的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填写

个案调查表。

(二)检测结果的报告与反馈

各省每周五将本省已完成实验室检测的病例个案调查表以及 检测结果一览表的电子版上传至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及应急处理办公室和病毒病所脊灰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对各地上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向各省疾控中心反馈。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 010-63025413,010-63047379,010-83163681

E-mail: cdcjkccb@163.com zhangyong75@sina.com

七、预防控制措施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传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正确洗手方式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断和治疗

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

肠道病毒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一、临床表现

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是手足口病最典型的表现。

(一)一般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二)重症病例表现

应注意典型临床症状,并熟悉实验室及影像学的诊断要点。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2.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3.循环系统: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实验室检查

(一)末梢血白细胞

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三)脑脊液检查

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四)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EV71核酸阳性或分离到EV71病毒。

(五)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EV71抗体检测阳性。

三、物理学检查

(一)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二)磁共振

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三)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四)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四、临床诊断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一)诊断依据

1.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熟练掌握哪些指征应留观,哪些指征应住院,并能对危重患者做出诊断。

3.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共振、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

(二)确诊依据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

五、留观或住院指征

(一)留观指征

3岁以下婴幼儿,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留观。乡镇卫生院如发现符合留观指征患者,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内;

2.疱疹性咽峡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3.发热、精神差。

(二)住院指征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需住院,应立即将其转至指定医疗机构。

1.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

2.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

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

4.呼吸浅促或胸片提示肺水肿、肺炎。

六、小儿危重患者的早期发现

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年龄小于3岁;

(二)持续高热不退;

(三)末梢循环不良;

(四)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五)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八)高血压或低血压。

七、临床治疗

针对临床表现的四阶段进行对症治疗是基本的治疗方法,注意各阶段治疗要点。

按临床表现主要包括4个阶段的治疗。

(一)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阶段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相应处理。

(二)神经系统受累阶段

该阶段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呕吐、精神差、易激惹、嗜睡、肢体无力、肌阵挛、抽搐或急性迟缓性麻痹等。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0.5~1.0g/kg/次,每4~8小时一次,20~30min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3.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强地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分1~2次。重症病例可给予短期大剂量冲击疗法;

4.其他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米那钠、水合氯醛等);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

(三)心肺衰竭阶段

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心率快、吐白色或粉红色血性泡沫样痰、出现肺部罗音增多、血压明显异常、频繁的肌阵挛、惊厥和/或意识障碍加重等以及高血糖、低氧血症、胸片异常明显加重或出现肺水肿表现。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的畅通,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80%~100%,PIP20~30cmH2O,PEEP4~8cmH2O,f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以后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

5.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插胃管、导尿(禁止压迫膀胱排尿);

6.药物治疗。

6.1.应用降颅压药物;

6.2.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给予冲击疗法;

6.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6.4.血管活性等药物的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药物;酌情应用强心、利尿药物治疗;

6.5.果糖二磷酸钠或磷酸肌酸静注;

6.6.抑制胃酸分泌:可静脉应用西咪替丁、洛赛克等;

6.7.退热治疗;

6.8.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可皮下或静脉注射胰岛素;

6.9.惊厥时给予镇静药物治疗;

6.10.有效抗生素防治肺部细菌感染;

6.11.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四)生命体征稳定期

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仍有病人留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

2.支持疗法和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药物;

3.功能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足口病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性疾病热点知识问与答

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

一、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性疾病和手足口病是什么关系?

手足口病又名发疹性水疱口腔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 多种(型) ,柯萨奇病毒 A 组的 16、4、5、9、10 型, B 组的 2、5 型,以及肠道病毒 71 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 型( Cox A16 )和肠道病毒 71 型( EV71 )最为常见。而肠道病毒 71 型感染导致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不仅仅会引发手足口病,还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

二、手足口病是一般预后良好的常见病,什么情况下会引起患儿的死亡?

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 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一般病例预后良好,多在一周自愈。但是对于一些重症病例,尤其是肠道病毒 71 型( EV71 )感染引发的重症病例,死亡率可以达到10-25%。重症病例主要有以下特点:

3岁(2岁)以下; 高热(体温38度以上),呕吐; 神经系统症状: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 心肺部症状:肺水肿、肺出血。 病情进展迅速,大多持续高热,可无皮疹,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 死亡原因主要为脑水肿、脑疝,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

三、手足口病是否就是口蹄疫?

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首先两种疾病的病原体截然不同。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人畜共患病原体。另外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病患,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瘢,经皮肤黏膜感染的;偶尔也有食用了病毒污染而又未加热 ( 巴氏消毒 ) 的奶感染的。所以口蹄疫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因此,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散在。

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各地流行中常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 (即 CoxAl6)等。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属于人类疾病。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和儿童传染病, 3 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 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部位均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

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仅有呼吸道感染和口腔黏膜疱疹及手指、足部、臀部、膝部丘疹。在诊断口蹄疫时,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

手足口病,患儿传染性明显,呈流行性传播,且临床表现有区别。口蹄疫、手足口病都可在临床基础上诊断,必要时分离病毒做出病原学确诊。

四、手足口病和SARS有何异同?

1、病源不同:非典是轮状病毒,这次是肠道病毒。

2、临床表现不一样:非典主要是发热,干咳,肺部感染。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病例可发生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

3、病死率不一样:非典病死率10%左右,这次不足1%。

4、病人年龄也不完全一样:非典主要是小孩和老人,这次主要是小孩。

5、传染方式也不一样:非典是飞沫、呼吸道传染,手足口病主要是肠道传染,饮食,手接触等传染。

6、严重程度不一样:这次比非典轻很多。病死率比非典要轻,传染方式也不像非典呼吸道传染那样难控制。

推荐第4篇:手足口病

澳头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和大亚湾宣教局、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和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以及保定市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小组

幼儿园成立由黄园长为组长、陈园长为副组长、各班主任等为成员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安全工作。

二、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幼儿在园期间内如有手足口病发生要及时、准确地报告。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人要利用晨午检及时了解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手足口病人或疑似病例,①班主任应该马上告知陈园长,②陈园长把这个患者都戴口罩到隔离室,③陈园长马上向叶园长汇报并上报卫生防控中心。④由班主任通知家长立即带幼儿到人民医院以上正规医院医治。⑤根据诊断结果按照程序进行处理。

三、加强晨午检工作

班主任老师每天应密切关心幼儿的健康状况,详实统计出勤人数。晨午检中严格执行《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措施》,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幼儿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若有一个班出现1例手足口病例。1)若这个幼儿在幼儿园查出,陈园长根据上报传染病的程序上报预防疫控中心,之后隔离室按照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由专门的消毒人员按照手足口病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5.5%的84消毒液,配备比例:10毫升药液兑1升水的比例进行消毒。2)若这个幼儿在家中被家长发现感染上此病,则告知家长马上去医院医治。对患病医治离园的幼儿,班主任老师用校讯通或电话等工具和家长进行联系,发放手足口病家庭消毒宣传材料,对消毒情况进行指导。3)消毒:幼儿园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的指导下,严格按规定做好该班的消毒防治工作(包括发病及相干有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

四、病愈后复课要求

病生必须要有正规医院出示的幼儿病愈证明并经过疾病控制中心鉴定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末愈不能来园上课。

五、做好传染病防治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公共场所物品和环境消毒制度,保持室内通风、整洁、干净和卫生,改善幼儿学习和生活场所条件。

六、幼儿园做好传染病宣传工作。

要组织做好师生传染病防治等卫生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讲座、广播、LED、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集中开展一次以预防传染病重点要针对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等传染病进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病从口入。

七、建立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手足口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督查和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将幼儿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纳入年终考核,有违反相关管理制度的年底考评不能得优。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予以通报。未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造成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将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责任。

大亚湾澳头中心幼儿园

2014年秋季

推荐第5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小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推荐第6篇:手足口病工作总结

手足口病工作总结

针对近期我国部分地区手足口病传染疫情,我院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在院长的带领下,我院全体教职员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社会人民负责的态度,积极落实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和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为目标,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结合我校实际精心组织,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使所有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在我辖区的传染,有力地保证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现将我院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开展爱国卫生活动。

本次活动院领导亲自挂帅,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职工为成员的卫生领导小组,认真贯彻上级的文件精神,真抓实干,开展学校的爱国卫生活动。

二、宣传广泛,认识明确,营造了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舆论氛围。

结合我院实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利用学生集会、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 使社会所有人了解到手足口病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病和传染。号召所有人参与治理环境,重点死角、周边地区的卫生。

三、认真做好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

防控手足口病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院立即启动预防传染病的紧急预案。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各村防疫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加强厕所的清洁和管理,做好村屯的消毒处理工作,做好各家各户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全年我们一共督导了3名手足口病患者,每名患者都有随访记录、交接单、隔离告知书、接触隔离告知书等相关材料。 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深化“预防控制”理念。为全体师生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工作、学习环境,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

育民防保站

2010.12.01

推荐第7篇:手足口病方案

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针对目前我国手足口病已进入高发区,多地均发生聚集性手足口病病例。为做好我中心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根据凉卫发【2012】217号文件精神,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总体目标:做好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提高重病病例的早期发现,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工作原则:高度重视,沉着应对,分类指导,防治结合,各负其责,强化培训,加强宣传。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领导,成立“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小组”,以加强本中心辖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组 长:查高刚

副组长:高宝山 李柱 张兴国 王建华 徐宗寿 组 员:张晓英 冯光延 丁兆祥 李菊兰

周海霞 王建梅 贾 莉 杨春萍

三、防控措施

(一)病例的早期发现

1、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凉卫发【2012】217号文的有关规定,早期发现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和重症/危重症病例。

2、若发生聚集性病例,或出现暴发流行,或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标准,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组织医务人员,在疫点/疫区对5岁及以下儿童全面开展手足口病病例排查工作,及早发现发热、皮疹等异常特征的儿童,科学排查手足口病病例。

(二)疫情报告

1、疑似病例的报告:严格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及丙类传染病报告的有关规定,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诊断和报告。

2、重症病例的报告:必须经区级以上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会诊,并由专家组组长同意,才能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重症病例进行网络直报。

3、聚集性病例的报告: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社区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均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科室及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报告,由中心公共卫生科统一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4、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做好手足口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4点30分以前将疫情情况报告中心公共卫生科(电话6118086)。

(三)疫情控制

1、加强疫情监测,中心公共卫生科及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辖区内手足口病的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工作,尤其加强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工作,密切关注辖区各医疗点门诊就诊情况,及时发现手足口病聚集疫情,一旦发现病例增多,聚集现象要及时报告,迅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传播蔓延。

2、即日起中心公共卫生科及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积极配合托幼机构做好晨检和环境消毒工作。

3、以宣传栏,板报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消除群众恐惧心理。

(四)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加强中心及辖区服务站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业务培训,对发现的手足口病病例要以《手足口病防控指南(2010版)》进行隔离治疗。开展本单位和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现率和重症病例的及时转诊率。

(五)加强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防控工作小组对本院各科进行督导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的发现、报告和救治及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等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疫情扩散、病人救治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部门及个人责任。

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附件:二0一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凉卫发【2012】217号.《凉州区卫生局

关于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推荐第8篇:手足口病预防

关于2014年中小学教师高中级职称专业

水平能力测试的通知

襄人考[2014]16号

各县(市)区人事考试院中心,市直各中小学学校:根据省职改办《关于规范全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的通知》(鄂职改办[2013]24号)和省人事考试院《关于做好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专业水平能力测试的通知》(鄂人考函[2014]3号)和市职改办《关于2014年度襄阳市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的通知》(襄职改办[2014]2号)文件精神,现就襄阳市2014年度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工作通知如下:

一、测试组织工作

在省、市职改办统一领导下,全市中小学教师高级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由省人事考试院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中级水平能力测试工作,由襄阳市人事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

二、测试范围对象

拟申报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2012年及以后未取得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书者,均应参加本次水平能力测试。其中乡镇所属中小学校教师的水平能力测试,由本校自行组织,方式不限,合格即可进行推荐,推荐结果当年有效。

三、测试内容和形式

(一)测试内容。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内容主要考察教育理念、教学理论水平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能力。

(二)测试形式。

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形式为笔试。

高级水平能力设高中(含职业高中)、初中、小学、幼教四个层级,不分具体专业,考试科目为一科。

中级水平能力测试设:

1、高中教师晋升一级教师职称试卷;

2、初中教师晋升一级教师职称试卷;

3、小学教师晋升一级教师职称试卷;

4、幼儿园教师晋升一级教师职称试卷。

不分具体专业,考试科目为一科。

四、报名办法和时间安排。

1、报名办法: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均实行网上报名。高级水平能力测试在湖北人事考试网()上报名,申报人员统一在“湖北人事考试网”的网上报名栏目上填报相关信息,上传本人照片,下载打印网上报名系统内《水平能力测试报名表》,持身份证、职称证、教师资格证及打印的报名表格(单位盖章)和近期一寸彩照一张,到各县市区人事考试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及缴费确认,市直学校申报人员直接到市人事考试院服务大厅进行资格审查及缴费确认。现场资格审核通过并缴费确认的申报人员请于考前

一周在“湖北人事考试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持准考证及身份证参加考试。具体事项将及时在湖北人事考试网上公布。

中级水平能力测试在襄阳人事考试网()上报名。中级水平能力测试的报考人员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陆襄阳人事考试网(网址:http://),点击 “网上报名”,选择“襄阳市2014年中小学教师中级水平能力测试报名”填写报考信息,上传1寸近期正面免冠电子彩照(jpg格式,照片大小在20K左右,五官轮廓清晰,占满图片框),下载打印报名表。市直单位(东津新区单位报名点选择市直)报考人员将网上打印的报名表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人事代理机构)盖章后,交近期一寸彩照一张,直接到市人事考试院办理审核和缴费确认手续。县市区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后,可将报名表、照片和报名费交由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办理缴费确认手续。

2、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31日—4月18日(高级水平能力测试在湖北省人事考试网上报名,中级水平能力测试在襄阳市人事考试网上报名);

现场审核缴费时间:3月31日—4月19日。

网上打印准考证:高级水平能力测试考前一周在省人事考试网上打印,中级水平能力测试考前一周在襄阳市人事考试网打印。

笔试时间:5月10日

五、组织实施

(一)管理模式。全市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工作,在省、市职改办领导下,按照省人事考试院统一组织要求,市人事考试院和县市区人事考试机构会同当地职改部门组织实施。

(二)命题组织。省人事考试院制定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的测试大纲,实行全省统一命题。

(三)考务安排

全市高级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考点统一设在襄阳市区,市直、襄城、樊城、高新区、东津新区参加中级水平能力测试考点设在襄阳市区;各县(市)和襄州区参加中级水平能力测试考点设在各县(市)和襄州区。不具备条件或者参加测试人数较少的地区,经市人事考试院协调,采取相对集中的办法安排有关考务。

六、测试成绩使用

高级水平能力测试通过比例和测试合格人员名单,由省人事考试院报省职改办确定。通过人员下发由省职改办统一制发、验证的合格证书。中级水平能力测试成绩合格率由市

职改办划定,通过人员由市职改办统一制发、验证合格证书。合格证书三年内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有效(含当年)。

七、收费标准

根据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鄂价费[2001]302号和省财政厅、省人事厅鄂财综发[2003]12号文件规定,高级职务水平能力测试费用标准为每人100元。中级职务水平能力测试费用标准为每人50元。

八、有关要求

中小学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牵涉到中小学教师的切身利益,各县(市)区人事考试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专班,督促落实,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襄阳市人事考试院

2014年3月28日

推荐第9篇:手足口病讲稿

第七章 第五节 手足口病

【目的要求】

1.熟悉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及特征。 2.熟悉手足口病的病因病机。

3.掌握手足口病的诊断要点与辨证论治。 4.掌握手足口病的隔离、预防等措施。 【概述】

定义: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臀部及口咽部发生疱疹,或伴发热为特征。该类病毒对外界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度可存活1年,但不耐强碱,高锰酸剂、甲醛、碘酒可使其灭活。

发病情况: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最多;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以婴幼儿儿为多 见,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

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性极强,易引起爆发流行,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为患儿及隐性感染者,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传播,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成人通过隐性感染可以获得相应的抗体,所以以儿童为主。患病后只获得该型病毒的免疫力,但是持续时间不明确,对其他型病毒积极交叉感染者无免疫。

预后:一般预后较好,无合并症患儿一般5-7天自愈(不留瘢痕),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甚或危及生命(邪毒内窜出现邪毒犯心、邪陷心肝等变证)。

【病因病机】

本 病由外感时行邪毒所致,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肺主宣发肃降,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水之上源;脾主四肢肌肉,司运化,开窍于口,为水谷之海。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内犯于肺,下侵于脾,肺脾受损,水湿内停,与时行邪毒相搏,蕴蒸于外,则发生本病。分为邪犯肺脾、心脾积热之轻症和湿热蒸盛、气阴两伤之重症。

另外,素有脾胃积热者,更易受到时邪疫毒侵袭而发病。

西医认为,手足口病特别是EV71感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致认为是肠道病毒由消化道或者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粘膜或者淋巴组织中增值,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病毒血症,并可以随血流播散至脑、脊髓、心脏、皮肤等靶组织继续复制,引发炎症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由于自身的防御机制,可以控制感染防止继续发展,成为表现轻者甚至隐性感染者;若患儿机体抵抗力差,可使病毒载靶器官广泛复制,侵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发展成为重症感染。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病史 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4岁以下小儿多见。

2.潜伏期2~7天,多数患儿突然起病,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出现发热,多在38℃左右,可伴头痛、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症状。一般体温越高,病程越长,则病情越重。(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3.主要临床表现 为口腔及手足部发生疱疹。口腔疱疹多发生在硬腭、颊部、齿龈、唇内及舌部,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较剧,年幼儿常表现烦躁、哭闹、流涎、拒食等。在口腔疱疹后1~2天可见皮肤斑丘疹,呈离心性分布,以手足部多见,并很快变为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如米粒至小豆粒大,质地较硬,多不破溃,内有混浊液体,周围绕以红晕,其数目少则几个,多则百余个。疱疹长轴与指、趾皮纹走向一致。少数患儿臂、腿、臀等部位也可出现,但躯干及颜面部极少。疱疹一般7~10天消退,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

重症病例:

少数发展迅速,1-5天后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导致死亡,存活病例可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多出现在病程1-5天内,患儿持续高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如精神萎靡、嗜睡或易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谵妄或者昏迷、惊厥等。颈项强直在2岁以上的儿童中较为明显,可出现巴彬斯基征阳性。

2.呼吸系统---- 呼吸增快或者浅促,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节律的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加重,咳白色粉红色或者血型泡沫样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或痰鸣音等。 3.循环系统---- 心率增快或减慢,面色灰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

5.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危重者明显升高,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增高。

有经验的大夫可根据起病情况及皮疹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但是临床中不乏有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困难,因为需要结合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作出诊断。 2.病原学检查

鼻咽拭子、气道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标本中CoxA

1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相关肠道病毒可确诊。 3.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

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提示,对于3岁以下的患儿,具有以下表现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危重病例: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高血压;

6.外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 7.高血糖。

二、鉴别诊断

1.水痘 由感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多在冬春季节发病,以6~9岁小儿多见,有水痘接触史。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疱疹多呈椭圆形,较手足口病稍大,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头面多,四肢少,疱壁薄,易破溃结痂,其长轴与躯体的纵轴垂直,在同一时期、同一部位斑丘疹、疱疹、结痂三形并见。

2.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和手足口病邪毒是亲戚),亦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小儿多见。起病较急,常突发高热、咽痛、流涕、头痛,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周围红赤,1~2天内疱疹破溃形成溃疡,疼痛明显,伴流涎、拒食、呕吐等,皮疹很少累及颊黏膜、舌、齿龈以及口腔以外部位皮肤。(有种说法认为,疱疹性咽峡炎是没有表现完全的手足口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的辨证方法以脏腑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根据病程、疱疹特点以及临床伴随症状以判断病情轻重,区别病变脏腑等。严重者可因邪陷心肝,或邪毒犯心而出现心经、肝经证候,均为变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以清热祛湿解毒为基本治疗原则。轻证治以宣肺解表,清热化湿;重证治以清气凉营,解毒祛湿。出现邪毒内陷或邪毒犯心者,又当配伍清心开窍、熄风镇惊,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三、证治分类

1.邪犯肺脾

证候 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约1~2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随病情进展,手掌、足跖部出现米粒至豌豆大小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辨证要点 本证为手足口病轻证,由时行邪毒侵于肺脾所致,以手足肌肤、口腔部疱疹,全身症状不重为特点。

治法 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方药 甘露消毒丹加减。

常用药 金银花、连翘、黄芩、薄荷清热解毒,宣肺透表;白蔻仁、藿香、石菖蒲芳香化湿;滑石、茵陈蒿清热利湿;板蓝根、射干、浙贝母解毒利咽,化痰止咳。

药物加减 恶心呕吐加苏梗、竹茹和胃降逆;

泄泻加泽泻、薏苡仁祛湿止泻;

高热加葛根、柴胡解肌退热;

肌肤痒甚加蝉蜕、白鲜皮祛风止痒;

恶寒加防风、荆芥祛风解表胜湿;

若发热、口渴、恶心呕吐、泄泻、舌红苔黄,合葛根黄芩黄连汤解表清里,化湿和中。

2.心脾积热

心烦躁扰,口舌干燥,疼痛拒食,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手掌、足跖、口腔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有力。

辩证:本病为手足口病轻症,多见平素脾胃积热的患儿,以口腔部疱疹为主,并伴有心烦躁扰,口舌干燥、口痛拒食等症。偏心火旺可有心烦躁扰,小便黄赤;偏于脾胃积热者,可有齿龈、上颚等处疱疹较多,伴有大便干结。若高热,易转为重症。

治法 清热泻脾,泻火解毒。

方药 清热泻脾散合导赤散加减。

口渴者,加天花粉、芦根清热生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通腑泄热;疱疹溃烂不愈者,加五倍子生肌敛疮;高热可用、羚羊角粉、柴胡、青蒿等解肌退热,湿重者,可用藿香、滑石化湿利湿。

3.湿热蒸盛

证候 身热持续,热势较高,烦躁口渴,口腔、手足、四肢、臀部疱疹,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疹色紫暗,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混浊,口臭流涎,灼热疼痛,甚或拒食,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滑数。

辨证要点 本证为手足口病重证,多见于年幼儿及感邪较重者。因邪毒炽盛,燔灼气营所致,以疱疹量多、色紫、分布较广,并且全身症状显著为特点。

治法 清热凉营,解毒祛湿。

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

常用药 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清热解毒祛湿;生石膏、知母清气泄热;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凉血清热;板蓝根、紫草解毒透疹;菖蒲、茵陈蒿、车前草清热化湿。

药物加减 偏于湿重者,去知母、生地黄,加藿香、滑石、竹叶清热利湿;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玄明粉泻热通便;

腹胀满加枳实、厚朴理气除胀;

口渴喜饮加麦冬、芦根养阴生津;

烦躁不安加淡豆豉、莲子心清心除烦;

瘙痒重加白鲜皮、地肤子祛风止痒。

4.气阴两伤

见于恢复期,伴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唇干口躁,或伴低热,舌淡红,苔少或薄腻,脉细。

辩证:以疱疹减退,全身症状好转为特征。偏于气虚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偏于阴虚者,唇干口躁,或伴低热。

治法 益气健脾,养阴生津。

方药 生脉散加味。

常用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麦冬五味子玉竹养阴生津。

低热反复者,加地骨皮、青蒿滋阴退热;食欲不振加焦神曲、炒麦芽和味消食。

若失于调治,可出现邪毒内县之变证。

(二)变证 1.邪陷厥阴

高热持续,头痛烦躁,嗜睡易惊,肢体抖动,甚至神昏谵语,肢体抽搐项强,双目上视,舌质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数有力

辩证:本病以邪毒炽盛,内陷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所致。以病情突然加重,高热、烦躁、嗜睡、易惊、抽搐、神昏等心肝二经症候为特征。若失于救治,易出现内闭外脱证。

治法 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方药 清瘟败毒饮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常用黄芩、黄连、栀子清热泻火解毒;羚羊角、钩藤、将禅平肝熄风;石菖蒲、浴巾开窍豁痰。

高热不退者,加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抽搐重者,加紫雪镇痉息风开窍;昏迷重者,加至宝丹涤痰安神。

2.邪陷心肺

壮热不退、胸闷心悸、咳频气急、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口唇紫绀、咯吐白色或者粉红色泡沫痰,舌紫暗,脉沉迟。

辩证:邪毒伤及心肺,损阴伤阳,水汽上犯所致。临证以胸闷心悸、咳频气急、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口唇紫绀,咯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舌紫暗,脉沉迟为特征。

治法 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方药 己椒苈黄丸和参附汤加减。大黄、葶苈子泻肺逐水;桑白皮前胡素肺化痰;防己、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人参、附子温阳扶正。

咳血重者,加青黛、栀子、瓜蒌清热凉血;高热不退,加青蒿、葛根、柴胡解肌退热。 3.湿热伤络

以肢体痿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松弛,甚或瘫痪、吞咽困难及呛咳,或伴低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辩证要点。由于湿热毒邪浸渍经络,络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所致。

治法 清热利湿,疏通经络。

方药 四妙丸加味 常用苍术、黄柏、防己、薏苡仁清热除湿;木瓜、牛膝、当归、威灵仙等舒筋活络。

低热起伏者,可加青蒿、银柴胡清退虚热;胸脘痞闷可用藿香、厚朴、茯苓等化湿和中;小便涩痛可加竹叶、栀子、小级清热利尿通淋。 【其他疗法】

一、中药成药

1.清热解毒口服液 每服5~l0ml,1日2~3次。用于邪犯肺脾证。

2.双黄连口服液 每服5~l0ml,1日2~3次。用于邪犯肺脾证。

3.穿琥宁注射液 每日10mg/Kg,分1~2次,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用于湿热蒸盛证。

4.双黄连注射液 每日60mg/Kg,分1~2次,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用于湿热蒸盛证。

二、药物外治

1.西瓜霜、冰硼散、珠黄散 任选1种,涂搽口腔内患处,1日3次。用于口腔疱疹。

2.锡类散 涂搽口腔内患处,1日3次。用于口腔内疱疹破溃者。

3.如意金黄散、青黛散 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手足疱疹患处,1日3次。用于手足疱疹。

4.金银花15g,板蓝根15g,蒲公英15g,车前草15g,浮萍15g,黄柏10g。每日1剂。水煎,外洗手足疱疹处。用于手足疱疹重者。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预防EV71等肠道病毒的感染(与水痘的鉴别)

1.本病流行期间,勿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发现疑似病人,应及时进行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应隔离观察7~10天,并给板蓝根颗粒冲服;体弱者接触患儿后,可予丙种球蛋白肌注,以作被动免疫。

2.注意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和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等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曝晒。

二、调护

1.患病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房间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新鲜。

2.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软食,温度适宜,多饮温开水。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减轻食物对口腔的刺激。

3.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挠抓,以防溃破感染。对已有破溃感染者,可用金黄散或青黛散麻油调后撤布患处,以收敛燥湿,助其痊愈。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邪毒内陷及邪毒犯心等并发症。

推荐第10篇:关于手足口病

关于学校手足口病预防及自查措施

夏季高温湿热,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尤其是手足口病。我校根据有关规定对 “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进行了自查,自查结果如下:

1、各学校校长及时向全体师生通报了手足口病预防的措施与方法,同时也引起了师生高度关注。

2、及时的向家长们下发了手足口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指南。

3、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坚持每天一次的设施消毒措施。

4、中小学各班主任加强了对学生、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让学生不购买、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喝生水,还加大对学生一日生活常规的检查。

5、保持教室室内通风换气,密切监控学生身体情况。

6、特别加强了晨午检工作、我们严格按“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来进行;并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健康情况,发现异常或传染病及时上报,控制传染病病菌的传播,把好了安全的第一关卡。

7、我们号召学生家长搞好卫生消毒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共同抵抗疾病;采用多种形式从多方面地开展健康教育,让大家掌握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做好卫生保健宣传工作,定期向家长、教师、学生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存在问题:

1、教师的传染病防治知识有待提高

2、对有些学生的观察和教育不够到位

3、学校厕所消毒不够彻底

改正措施:

1、加大对各校领导、教师的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使防控知识在学习中快速提高。

2、做到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个学生,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避免传染病在我校发生。

3、坚持每天一次用84溶液对厕所进行喷洒消毒。

富源街道第四小学

彭笑天

第11篇:手足口病试题

一 填空

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能有效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是(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人突然起病。

4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

5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形感染者)。

6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分别是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二 单项选择

1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A)

A、5岁以下儿童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 2下列哪项对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B)

A、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B、75%酒精和5%的来苏能将其灭活C、对含氯消毒剂敏感D、温度在56℃可降低其活性

3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B)

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B、普通病例、重症病例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D、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4下列哪个是错误的:(D)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C、以支持治疗为主D、主要是抗菌治疗

5我国哪一天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B) A、2008年5月1日B、2008年5月2日C、2008年5月3日D、2009年5月2日 6手足口病病例仅见于手足部皮疹和口腔疱疹,体温37.8℃,无其他症状,则临床分类属于:(A)

A、普通病例B、疑似病例C、重症病例D、危重病例 7关于手足口病皮疹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D)

以斑丘疹和疱疹为主B、皮疹一般不结痂、不留疤痕C、出疹部位在手、足、口、臀 D、与药疹相似

8关于手足口病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A、病原体分布广泛,但生存能力弱B、病毒型别多,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C、隐形感染多,轻症病例多D、传播途径多元,患者传染期长 9下列哪个不是手足口病的住院指征:(D)

A、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B、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C、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D、手、足、口出现皮疹

10以下哪项不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处理方法:(C)

A、普通病例体温在38.5℃以下,可不用退热药物,让患儿多饮水或用温水擦澡即可 B、普通病例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C、普通病例高热时要给予及时处理,如退热药无效,应同时采取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用激素作为退热药

D、手足口病患儿不要接触患其他疾病的儿童,以免交叉感染 11下面哪种病毒不能引起手足口病(D)

A、小RNA病毒B、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埃可病毒D、痢疾杆菌 12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肺水肿属于(C)

A、心源性肺水肿B、肾源性肺水肿C、神经源性肺水肿D、高原性肺水肿 13关于手足口病病例的处置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B、普通病例要求住院治疗,病程在5天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

C、危重病例要求及时收入ICU救治

D、乡镇卫生院在救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收治重症或者危重病例 14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下面哪项是最重要的(A) A、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B、病室应开窗通风C、加强防蝇、灭蝇和替他血媒消杀工作D、保持诊室、病区的地面整洁、干净 15危重病例是指出现下列哪种情况的患者(D)

A、频繁抽搐、昏迷、脑疝B、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C、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啰音等D、以上都是

16诊断手足口病后,应与几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C)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17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下面哪项不是?(D) A、病人B、隐形感染者C、健康携带者D、牲畜 18手足口病哪个年龄组发病率高(A) A、

19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哪类传染病(D) A、不属于传染病防治法B、甲类C、乙类D、丙类

20手足口病的平均潜伏期为(B),典型病例一般起病急,先出现发热。 A、3天B、5-7天C、4-5天D、5-6天

三 多项选择

1小儿退热的药物常用为:(AB)

对乙酰氨基酚 B、布洛芬 C、安乃近

2 危重症手足口病病人在治疗上以下哪些是不妥的:(ABC) A、积极强心B、尽快扩容C、吸出气管的血液和分泌物 3诊断为重症的病人应尽快使用以下哪些:(ABC)

A、甘露醇降低颅压B、静脉用免疫球蛋白C、改善微循环 4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ABC)

A、人群密切接触传播B、通过被污染的受、玩具等间接传播C、飞沫传播 5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ABC) A、柯萨奇病毒A16型B、肠道病毒71型C、小RNA病毒科 6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分别是:(ABC) A、不痛B、不痒C、不结痂、不结疤

7手足口病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BC) 循环障碍B、脑干脑炎C、神经源性肺水肿 四 判断题

1 手足口病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多发于5岁以下幼儿。(√) 2手足口病是以冬季发病较为多见。(x)

3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 4手足口病病程不长,一般为2-5天。(x) 5手足口病潜伏期为7-10天,伴38℃左右的发热。(x) 6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五 问答题

1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驰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2、手足口病主要可通过哪些传播途径?

答: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传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3、为预防手足口病应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

答: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之一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通风换气,尽量减少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孩子一旦有发热、出疹等现象应及时就诊,孩子生病后在彻底治好前不要去幼儿园、学校上学。

4、手足口病的治疗措施? 答:

(一)一般治疗。

(二)液体疗法。

(三)脱水药物应用。

(四)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五)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

(六)糖皮质激素应用。

(七)抗病毒药物应用。

(八)机械通气应用。

(九)体外膜氧合应用。

5、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答:

(一)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二)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

(三)脊髓灰质炎。

(四)肺炎。

(五)暴发性心肌炎。

6、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 答: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7、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第12篇:手足口病宣传单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当前,正值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为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将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介绍给你们,请参阅。

一、手足口病常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夏秋季节多发,以6岁以下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等表现为主,极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死亡。

2、什么人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病人、感染病毒后还未发病的人、不发病但带病毒的人均可以传播手足口病。

3、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带毒的唾液、疱疹液和被病人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饮具、被褥、衣服等都可以造成本病的传播。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造成传播。带毒的咽喉分泌物、唾液可局限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儿童普遍易感,6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5、一般情况下,感染了病毒后多长时间发病?

一般感染病毒后2-10天发病,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

6、手足口病发生后,主要有哪些症状? ①该病一般突然发病,大约一半人有发烧症状。

②发病当天或第2天出疹,1-2天出齐,是玫瑰色疹子,1天后有部分皮疹变成疱疹。一般常见于手掌、脚掌和臀部。

③皮疹出现的同时或1-2天后,在唇边、舌边和两腮粘膜上出现疱疹,患儿咀嚼疼痛,流口水。

④部分患儿还出现咳嗽、流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⑤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最好呆在家中不要外出,不要与外人接触。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理垃圾、粪便、污水,特别是农村的粪堆、草堆、石头堆,积极清除鼠、蚊蝇、蟑螂“四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

6.家长外出回家后,应先搞好个人卫生,进行洗手、消毒。

三、得了手足口病应该怎么办?

1、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轻症的患儿可以在家治疗、休息,尽量不要出门,避免接触其他孩子,以免引起其他孩子感染。

2、如果孩子症状比较重,出现高烧等现象,及时到正规医院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孩子患病后,应采取隔离治疗的措施,隔离期限为自症状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7天,期间请您不要带患儿外出。

4、您的孩子住院治疗期间,尽量减少陪护人员,为保证其他儿童的健康,请谢绝其他人员,特别是有5岁以下孩子的亲朋好友探视。

5、如果孩子是门诊治疗,则除到医院进行治疗时,其他时间最好能呆在家中,不要外出,谢绝有5岁以下孩子的亲朋好友探视。

6、对患儿用过的毛巾、水杯、玩具等物品要经常消毒(5%的84消毒剂兑水按1:100比例配臵),孩子的衣服、被褥也要经常清洗、暴晒。

7、家长和孩子都要勤洗手,勤换衣服,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搞好居室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为帮助您做好手足口病的控制,防止发生扩散,请您积极配合疾病控制部门搞好调查。

各位家长,儿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我们未来的希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孩子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谢谢!

呼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5月

第13篇:传染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1版) 手足口病, 卫生部, 传染病, 病死率, 临床表现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 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

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

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二、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EV71感染重症病例诊疗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甄别确认第2期、第3期。下列指标提示可能

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一)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二)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三)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若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

年龄),需警惕神经源性肺水肿。

(四)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五)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外周血WBC超过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六)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大于8.3mmol/L。

可疑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EV71感染重症病例甄别的关键是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记

录。

三、治疗要点

EV71感染重症病例从第2期发展到第3期多在1天以内,偶尔在2天或以上。从第3期发展到第4期有时仅为数小时。因此,应当根据临床各期不同病理生理过程,采取相应救治

措施。

第1期:无须住院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门诊医生要告知患儿家长细心观察,一旦出现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应当立即就诊。

第2期: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高压;适当控制液体入量;对持续高热、有脊髓受累表现或病情进展较快的病例可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四肢皮肤温度变化等可能发展为危重型的高危因素,尤其是3岁以内、病程5天以

内的病例。

第3期:应收入ICU治疗。在第2期治疗基础上,阻断交感神经兴奋性,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米力农、酚妥拉明等,同时给予氧疗和呼吸支持。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糖皮

质激素,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第4期:在第3期治疗基础上,及早应用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或高频通气。肺水肿和肺出血病例,应适当增加呼气末正压(PEEP);不宜频繁吸痰。低血压休克患者可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病例,可考虑体外膜氧

合治疗。

第5期:给予支持疗法,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肢体功能障碍者给予康复治疗;个别病例

需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以维持生命。

四、治疗措施

(一)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药物及物理降温退热;保持患儿安静;惊厥病例使用地西泮、咪达唑仑、苯巴比妥等抗惊厥;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液体疗法。

EV71感染重症病例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功能衰竭,应适当控制液体入量。 在脱水降颅压的同时限制液体摄入。给予生理需要量60-80 ml/(kg•d)(脱水剂不计算在内),建议匀速给予,即2.5-3.3 ml/(kg•h)。注意维持血压稳定。

第4期:休克病例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予生理盐水10-20ml/kg进行液体复苏,30分钟内输入,此后可酌情补液,避免短期内大量扩容。仍不能纠正者给予胶体液输注。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血压(ABP)、脉搏指数连续心输

出量监测(PICCO)指导补液。

(三)脱水药物应用。

应在严密监测下使用脱水药物。无低血压和循环障碍的脑炎及肺水肿患者,液体管理以脱水剂和限制液体为主;如患者出现休克和循环衰竭,应在纠正休克、补充循环血量的前提

下使用脱水药物。常用脱水药物包括:

1.高渗脱水剂:(1)20%甘露醇0.5-1.0 g/(kg•次),q4-8h,20-30min快速静脉注射,静脉注射10min后即可发挥脱水作用,作用可维持3-6h。严重颅内高压或脑疝时,可加大剂量至1.5-2 g/(kg•次),2-4h一次。(2)10%甘油果糖0.5-1.0 g/(kg•次),q4-8h,快速静脉滴注,注射10-30min后开始利尿,30min时作用最强,作用可维持24h。危重病例可采用以上两药交替使用,3-4h使用一次。

2.利尿剂:有心功能障碍者,可先注射速尿1-2 mg/kg,进行评估后再确定使用脱水药物和其他救治措施(如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

3.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通过提高血液胶体渗透压,减轻脑水肿,且半衰期长,作用时间较长。用法:0.4 g/(Kg•次),常与利尿剂合用。

(四)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1.第3期:此期血流动力学常是高动力高阻力,表现为皮肤花纹、四肢发凉,但并非真正休克状态,以使用扩血管药物为主。常用米力农注射液:负荷量50-75μg /kg,维持量 0.25-0.75μg /(kg•min),一般使用不超过72小时。血压高者将血压控制在该年龄段严重高血压值以下、正常血压以上,可用酚妥拉明1-20μg/(kg•min),或硝普钠0.5-5μg/(kg•min),一般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附:儿童严重高血压定义

年龄

血压 106 >110 >118 >118 舒张压(mmHg) >82 >84 2.第4期:治疗同第3期。如血压下降,低于同年龄正常下限,停用血管扩张剂,可使用正性肌力及升压药物。可给予多巴胺(5-15μg /kg•min)、多巴酚丁胺(2-20μg /kg•min)、肾上腺素(0.05-2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0.05-2μg /kg•min)等。儿茶酚胺类药物应从低剂量开始,以能维持接近正常血压的最小剂量为佳。

以上药物无效者,可试用左西孟旦(起始以12-24μg /kg负荷剂量静注,而后以0.1μg /kg•min维持)、血管加压素(每4小时静脉缓慢注射20μg /kg,用药时间视血流动力学

改善情况而定)等。

(五)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

在病毒感染治疗中应用IVIG,主要是针对严重脓毒症。从EV71感染重症病例发病机制看,有证据支持下丘脑和/或延髓的损伤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脏损害,但EV71感染能否导致严重脓毒症尚不清楚,而且IVIG治疗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确切疗效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基于文献报道和多数临床专家经验,第2期不建议常规使用IVIG,有脑脊髓炎和高热等中毒症状严重的病例可考虑使用。第3期应用IVIG可能起到一定的阻断病情作用,建议应用指征为:精神萎靡、肢体抖动频繁;急性肢体麻痹;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按年龄);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可按照1.0 g/(kg•d)(连续应用2天)应用。第4期使

用IVIG的疗效有限。

目前,已有国内企业生产出特异性EV71免疫球蛋白和含有EV71中和抗体的IVIG,但尚未

应用于临床。

(六)糖皮质激素应用。

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微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膜并恢复钠泵功能,防止或减弱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多数专家认为,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EV71感染所致的脑水肿和肺水肿,但尚缺乏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第2期一般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第3期和第4期可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选用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 mg/(kg•d),地塞米松0.2-0.5 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停用。是否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还存在争议。

(七)抗病毒药物应用。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抗EV71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体外试验证实有抑制EV71复制和部分灭活病毒作用,可考虑使用,用法为10-15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3-5天。

(八)机械通气应用。1.机械通气时机。

早期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尤其是PEEP对减少肺部渗出、阻止肺水肿及肺出血发展、改善通气和提高血氧饱和度非常关键。机械通气指征为:(1)呼吸急促、减慢或节律改变;(2)气道分泌物呈淡红色或血性;(3)短期内肺部出现湿性啰音;(4)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渗出性病变;(5)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或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6)频繁抽搐伴深度昏迷;(7)面色苍白、紫绀;血压下降。

2.机械通气模式。

常用压力控制通气,也可选用其他模式。有气漏或顽固性低氧血症者可使用高频振荡通气。

3.机械通气参数调节。

(1)目标:维持PaO2在60-8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5-45 mmHg,控制肺

水肿和肺出血。

(2)有肺水肿或肺出血者,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60%-100%,PIP 20-30 cmH2O(含PEEP),PEEP 6-12 cmH2O,f 20-40 次/分,潮气量6-8 ml/kg。呼吸机参数可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高与降低,若肺出血未控制或血氧未改善,可每次增加PEEP 2cmH2O,一般不超过20cmH2O,注意同时调节PIP,确保潮气量稳定。

(3)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吸入氧浓度21%-40%,PIP 15-25cmH2O(含PEEP),PEEP 4-5cmH2O,f 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

(4)呼吸道管理:避免频繁、长时间吸痰造成气道压力降低,且要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血

凝块堵塞气管导管。

此外,适当给予镇静、镇痛药,常用药物包括:咪唑安定0.1-0.3mg/(kg•h),芬太尼1-4μg/(kg•h);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4.撤机指征。

(1)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咳嗽反射良好;

(2)氧合指数(OI=PaO2/FiO2×100)≥300mmHg,胸片好转;

(3)意识状态好转; (4)循环稳定;

(5)无其他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九)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应用。 虽然ECMO已成功救治很多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但治疗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经验很少。 当EV71感染重症病例经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和液体疗法等治疗无好转,可考虑应用

ECMO。而脑功能衰竭患者不宜应用ECMO。

第14篇:手足口病资料

手足口病治疗与防控

手足口病的定义 手足口病

是肠道病毒引起德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腔部位的皮疹、溃疡

个别患者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并发症性 无合并症患儿雨后良好,一般5-7天治愈。 流行情况

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德流行报道: 1957年爱加拿大首次报告

新西兰seddom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

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s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的增长,初步查明CosA16委本病病原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1972年美国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

国内流行情况1981年起,在上海、北京、福建等地有少数病例零星报道,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1983年天津发生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爆发流行,5-10月间发生7000余例,经过两年爆发流行,1986年又出现爆发。两次的爆发率分别为:2.3%和1.9% 1999年5-9月,深圳南山区,59例(临床诊断)、7例(PCR+) 国内流行情况2 2000年5-8月烟台招远市立医院报告1698例,6月15-7月15发病高峰,3例死亡。

2000年秋季新加坡的疫情波及到苏州市,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某幼儿园业因新加坡生病儿童返回苏州引起爆发疫情。

2001年4月,北京昌平区某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患病率达6.65%。 国内流行情况3 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29例,其中22例死亡。 安徽、广东、山东、浙江、省市均有报告。 病原学

肠道病毒共72型,包括脊灰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EV68-EV72,能引起手足口病的有20多型 最常见为CoxA16及EV71型 肠道病毒的生物特性

1、属于RNA病毒

2、对75%酒精及5%来苏不敏感。对热敏感,在50色氏度可被迅速灭活,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 流行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亲密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也可造成医源性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受感染后获得免疫力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成人感染很少见 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 HFMD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已〈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率为85%-95% 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是,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 表现临床1

一、普通病例

起病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及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绕有炎症红晕,疱内液体少。可有轻咳、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儿可以不发热。

普通病例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2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

1、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活烦躁、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或震颤、无力、眼震、共济失调、肢体麻痹、惊厥、脑膜刺激征、昏迷等,重者可出现脑疝。 临床表现3

2、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

神经源性肺水肿

概念在无心、肺、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急性肺水肿。

机制:

1、颅内压增高-交感神经兴奋-体循环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肺循环容量负荷增加-肺间质水肿。

2、炎性介质损伤肺毛细血管床,使其通透性增加。

3、神经肽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肺内@受体兴奋,B受体相对受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肺组织液清除障碍。 临床表现4

4、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端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卖、血压升高或下降。

5、其他系统也可受累而出现相应症状。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生化 CSF 病原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

物理学检查

胸片

可表现为肺纹理增重,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重症病例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征像。多以右肺为著。 MRI ECG 诊断

(一) 临床诊断标准

1、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以不发热。

2、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WBC增高、CSF异常、血糖升高。胸片、MRI、EEG、ECG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血检测进行诊断。 确诊病例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确诊

1、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滴度4倍升高。鉴别诊断

1、普通病例

2、症状病例 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作好救治工作

1、持续高热

2、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惊跳)、肢体无力、抽搐

3、呼吸、心率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血压升高或降低

6、WBC明显升高

7、血糖高 留观条件

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内 住院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应住院治疗

1、嗜睡、易惊、烦躁、抽搐

2、肢体肌阵挛、无力或瘫痪

3、呼吸浅促、困难

4、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与发热程度不相称)末梢循环不良 治疗1

(一) 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

3、利巴韦林10-15mg/kg.d、更昔洛韦(?) 治疗2

(二) 重症病例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时进行心电监护

2、神经系统受累的治疗

(1) 限制液体入量,以50-60ml/kg.天为宜

(2) 降颅压:甘露醇0.5-1g/kg.次,每4-6小时一次静推,必要时加用速尿及糖皮质激素。

(3) IVIG,总量2g/kg 治疗3 (4)酌情应用糖皮质源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g)或地塞米松0.5~1.0mg(kg.d)

(5)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治疗4

3、呼吸循环衰竭的治疗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 确保两条静脉通道。

(3) 检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4) 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上机,初始以使用压力模式通气为宜。呼吸机初调参数:FiO280%~100%,PIP20~30cmH2O,PEEP4~8cmH2O(必要时10~12cmH2O),f(R)20~40次/分,潮气量6~8ml/kg左右。根据气血、X线胸片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病情稳定后改为SIMV+PSV模式。 治疗5 (5)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有条件者根据中心静脉压测定调整液量)

(6)头肩抬高15-30度。留置胃管、导尿管。

(7)药物应用:根据血压、循环的变化可选用力农(0.25~0.75ug/kg.min)、多巴胺(2-20ug/kg/min)等药物;酌情应用利尿药物治疗。 治疗6 (8)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9)检测血糖变化,严重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 (10)抑制胃酸分泌:可应用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 (11)有效抗生素防治继发肺部细菌感染。 治疗7

4、休克的治疗

(1)快速扩容,20mg.kg等张含钠液30分钟至60分钟内快速静滴,必要时重复给予。

(2)东莨0.01-0.03mg/kg/次,10到15分钟一次。或654-2 0.3-2mg/kg/次,10到30分钟一次,莨化后,逐渐拉长时间间隔。 (3)肝素钠5-15u/kg/次,q6h。 治疗8

5、恢复期治疗

(1)避免继发呼吸道等感染。 (2)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

(3)功能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防治院内交叉感染是关键。

1、实行预检分诊,专劈诊室,引导发热出诊患儿就诊,候诊及就诊登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试清洁方式。

2、医院人员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前后,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菲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後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第15篇:手足口病教案

手足口病可预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症特点,知道相关的预防知识。 2.能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并积极主动地向同伴介绍。

二、教学准备:幼儿已从报纸,广播,电脑等媒体收集相关“手足口病”的资料;自编儿歌《手足口病可预防》。

三、教学重难点: 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

四、教学过程:

(一) 引出主题:

“小朋友,最近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方都发生了一种很危险的传染病,你知道是什么病吗?”

(二)交流讨论,了解“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得了病会出现什么症状?”

2、“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讲述收集的信息,交流并讨论。)

3、教师边出示宣传画边讲解小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疼痛难忍,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严重时会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脑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污染的手、毛巾、手绢、茶杯、玩具、食具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三)学习预防“手足口病”儿歌:

1、“我们怎么来保护自己?要采取一些什么预防措施呢?我们平时有那些不良习惯需要改正呢?”

2、教师将幼儿的交流情况以儿歌形式总结。

3、幼儿集体朗读儿歌。

附:儿歌

《手足口病可预防》

不要怕 ,不要慌,手足口病可预防。

勤洗手,勤换衣,勤刷牙,勤漱口。

生水生食不能吃,手足指甲不能长。

人多地方不要去,感冒发烧去医院,

多锻炼,多通风,手足口病不可怕。

第16篇:手足口病(优秀)

手足口病防治科普问答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

二.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

五.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六.手足口病会弓起哪些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七.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八.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①好发于夏秋季节。②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③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④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九.怎样治疗手足口病?

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为主。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

十.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一般不需对接触者采取医学措施。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瓜果要洗净、削皮,预防病从口入。

第17篇:手足口病总结

上街区人民医院2014年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根据上街区卫生局【2014】18号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切实做好我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我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2014年手足口病的专项业务培训。

本次培训,我院主要针对2014年手足口病的特点、我院组织领导、防控职责、疫情监测、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有效落实措施、严防疫情蔓延、加强健康宣教、做好风险沟通工作、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自今年3月份以来,我区手足口病病例呈快速上升趋势,病例多,范围广,超过历史同时期,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并达到最高峰,为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我院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充分认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院要进一步规范医疗秩序,加强手足口病预检分诊、隔离治疗、强化病人管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要加强手足口病例的调查和个案属地化管理。若出现异地转诊,则由接诊地疾控机构完成流调。普通病例可抽样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填写聚集性病例情况统计表。调查要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

加强健康宣教,做好风险沟通工作。我院要加强健康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全面科学地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特别是教育农村群众树立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倡导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吃熟食物、喝开水、不乱扔垃圾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会后,我院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综合考核,所有参加人员均考核合格。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认识到手足口病的严峻形势,大家能够掌握手足口病的一般知识,为防治手足口病打下坚实基础。

上街区人民医院 2014年4月

第18篇:手足口病调查报告

关于对马头镇炼沙村那马屯手足口病聚集性

病例的调查报告

2013年9月27日监测发现:马头镇炼沙村那马屯出现3例手足口病病例,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院于28日派员与乡村医生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炼沙村距离县城区2.5公里,那马屯135户,共542人,生活饮用水主要来源那马水库,那马屯环境卫生良好,个别留守儿童卫生状况相对差。

2、发病情况

凌启铧(男,1岁)2013年9月19日手心、足心出现疱疹、发热38.5℃于2013年9月19日住进平果县人民医院治疗,2013年9月26日治愈出院。

潘芯瑜(女,10月)足心手心出现疱疹后食欲差,先在23日到平果县妇幼保健院治疗,25日到平果县人民医院治疗,26日百色市人民医院治疗。

黄荣科(男,1岁)发热39.5℃、手心口腔出现疱疹、食欲差于2013年9月24日,到平果县妇幼保健院治疗,2013年9月26日确诊为手足口病。

3、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儿童中均否认10天前有外出、外来史和接触病儿史,个别儿童存在不良饮食卫生行为。

4、防控措施

(一)对周围居民和患儿家长面对面讲解防病知识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1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接触婴幼儿前、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楼梯扶手、门把手、水龙头、游乐设施用巴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按要求进行消毒;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居家治疗,不与其他儿童接触,避免接触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卧具清洗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消毒处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果出现病情变化,立即到正规医院治疗。

(二)发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单(积极行动起来,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300张

(三)对病儿家庭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相关物品全面消毒,向周围邻居发放含氯消毒剂,指导其进行预防性消毒。

从即日起,我院将密切关注该屯和周围村屯居民手足口病疫情动态,每天及时报告最新进展。

马头镇卫生院

2013年9月28日

第19篇:手足口病自查报告

手足口病防控自查报告

根据烟卫应急函(2013)15号文关于开展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自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立即对我院的手足口病防控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诊疗与疫情报告: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在门诊大厅设立了预检分诊台,并有发热伴出疹患儿登记本,不留观发热,伴或不伴皮疹患儿,门诊日志登记项目齐全,传染病登记簿与传染病报告卡均按照规定填写;

二、强化人员培训:已对辖区卫生室及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疫情调查和防控知识培训、手足口病预检分诊流程、重症患儿转运流程、院感管理知识等。

三、健康教育防控措施:开展辖区内居民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对散居儿童进行管理,并登记造册,发放《讲究卫生远离手足口病》的宣传单,并做好记录,在医院门诊张贴了手足口病的宣传画。

第20篇:手足口病家长会

手足口病家长会

我园于4月16日召开了《手足口病专题办法专题》家长会,传达了有关文件的精神,为了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要求家长在预防方面严格做到“三要”“三不要”,要求家长配合好预防工作,对手足口病又进一步的了解。

“三要”

1,家长幼儿回家后要先彻底洗手;2,幼儿要多喝开水,勤晒衣被;3,密切接触人群的家长(农贸市场,信息城工作的家长)要提高防控意识,勤洗手。

“三不要”

1, 不要带幼儿到人员密集场地玩;

2, 不要参与社会上举办的消毒不规范的兴趣班;

3, “手足口”病患儿2~~3周不要入园,病愈后,须持正规察,在不发烧的情况下建议居

家护理观察,护理方法如下:

1,多饮白开水,服用一些清热去火的预防药物: 如板蓝根,金银医院医生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入园。并告诉家长如幼儿一旦出现疑似症状,需要做到:

当孩子出现感冒,口腔内出现溃疡或者疱疹等症状时密切观察,及时就医等。

2,每日早中晚为患儿用淡盐漱口,在口腔的疱疹处可喷些消炎药。

4, 饮食清淡,控制食量,多吃蔬菜和水果。

当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症状,家长应做到哪些?

1,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

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在感染其他疾病。

2,看病时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如:戴口罩,回家后立即更衣,和患病的其它儿童保持距离等。

幼儿一旦被医疗机构确诊为手足口病,请做到以下几点: 由于此病非终身免疫类传染病,为避免再次复发的可能,要做好消毒工作

1, 及时通知班主任,以便我们做好消毒预防工作。

2, 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不外出。家里不接待外人,患儿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

叉感染。

3,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服,被褥,玩具,书籍与餐具与成人分开,并进行晾晒或消毒,

对患儿便盆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4, 病好后需到医疗机构开证明方可入园。

手足口病 讲话稿
《手足口病 讲话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