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感言大全

记者节感言(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59:14 来源:感言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记者节感言

篇一:记者节感言

静悄悄的,记者节又到了。

由于自己和然然一起感冒,今天看到“小二读帖:中国记者也有节”才知道11月8日是连半天假也不放的“记者节”。为此,国内云南26家媒体“宣誓承诺放弃‘灰暗新闻’”:“做负责任媒体,让新闻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这当然是个好的方向,媒体、记者,一向有“社会良心、无冕之王”等等的称号,他们若能更清楚的认清自身责任、勇于负起责任,而不是随波逐流和唯利是图,当然是社会与民众之福。

另一方面,记者节不仅需要强调责任,更需要强调权利而不仅仅是福利。我们至今还时常听到记者挨打、被防、被限制、被传唤、被诬告等等的新闻。在这样的新闻舆论环境下,如果记者的采访权、知情权、人身权利还得不到足够保障的话,又如何保证公众可能得到真相和阳光呢?

记者是观察者,报道者,也是记录者。每逢重大的事件,都有记者在场。此时,记者就成为见证者和记录者,扮演着古代史官的角色。

伍皓:“做负责任媒体”

做负责任媒体,首先是要对新闻负责;一定要对公众负责;归根结底是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目的是为了重塑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负责任媒体”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在追求公开、透明、阳光、开放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记得《南方周末》上刊载过一篇文章,讲述新闻与历史的关系。文章认为,历史是古代的新闻,而新闻是当代的历史。这一番话,是值得反复引用的。我一直认为,记者应该学习历史,以加强对事件的整体把握,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历史学家也应该关注时事,以便给材料注入生命 。历史与现实,是可以相互对照的。

我们生活在历史之中。今天的时事,就是明天的历史。在中国,我们既不能够准确地报道时事,也不善于经常地回顾昨天发生的事情。我们既没有新闻,也没有历史。于是,我们沉溺在不断进步的幻觉之中,却走在老路上面。我们自以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三次直至很多次。我们天天在觉悟,结果却是被新的石头再绊倒很多次。

刘松萝曾说:中国的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就是在缺乏报道,缺乏记录并且缺乏对旧闻的回顾的社会条件下日甚一日,直到积重难返。

因此,中国需要这样一些人,他们能够冷静地观察时事,把事件客观地报道出来,准确地记录下来。在重要的时刻,他们又能够把历史记录拿出来以供社会对照之用。当社会沉沦的时候,他们的是非标准不随着社会沉沦。当社会扭曲的时候,他们的记录不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当社会选择遗忘的时候,当社会在娱乐中醉生梦死的时候,他们应该记住那些有可能让自己,让权贵,让大众不快乐的事情。记者和学者,当然应该是肩负这种使命的人。

我不埋怨大众。大众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有权利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同时,应该有人去考虑长远一些的问题。这是一种社会分工,与精英和民粹没有太大的关联。有些人的虚名,或者因为虚名而产生的实利,就应该来自他们考虑了大众没有考虑的问题,承担了大众没有承担的精神痛苦。

假如有人不愿再承担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可以选择退却,让新来者承担这一社会角色。但是,假如有人不愿意承担痛苦和风险,却仍然以记者和学者自居,这就是在欺世盗名了。至于那些歪曲事实,模糊逻辑,倡导遗忘,麻痹社会,降低社会肌体的疼痛感的人,应该被称为记者和学者中的败类。

把事件记录下来,这是一种无奈,是我们在有些时候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同时我相信,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呐喊》的自序里,鲁迅 先生记录了现在已经被熟知的他与钱玄同先生的对话。

鲁迅:“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看似无望的时候,愿意沉睡的人继续沉睡吧。不愿意睡或者睡不着的人们,不妨加入记录者的行列。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社会的记录者正在增加。以前,我们听说过有神话般的西方记者,他们周游世界,又能够随时把文字和图片传到报社,在报刊上发表出来。今天,这已经我们成为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大多数人只能在网上发表。可以说,每一位网上作者,都是广义上的记者。很多新闻,就是由他们提供的。

更值得庆幸的是,网上的报道和记录已经起到了作用。周正龙虎照事件,“躲猫猫”事件,周久耕事件,邓玉娇案件,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等等,都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有些还得到了应有的处理。

刘松萝曾在《天价和地王:我们无能为力,不过可以记录下来》中说:“我们无能为力,不过可以把这一切记录下来。我们要记住:是谁在操纵房价,谁在放松监管,又有哪些专家在为财阀张目。一句话 ,是谁在祸国殃民。我坚信,报应会来到的。”此外,假如我们把看到的暴力拆迁记录下来,把市政工程中的腐败现象记录下来,把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记录下来,就可以形成威慑的力量,就可以推动中国的进步。

写作本文的时候,我看到了《南方都市报》的社论,《记者:观察者、记录者、参与者、改造者》。在此,向《南方都市报》致敬。

我们是社会的记录者。我们拒绝强权,拒绝遗忘,拒绝商业霸权,拒绝泛娱乐化,力求为社会,为后人留下真实的记录。我知道,还有很多网络关注的事件没有得到解决,有些事件甚至在网络上无法讨论。但我坚信,只要有人还在记录,中国就有希望。

篇二:记者节感言

去年记者节,是因为一个报道没有出来而有感慨,今年的记者节是因为一条祝贺短信而记得,当然,今年记者节也是碰巧,刚刚也有自己一个专题报道出来了,但因为是关于政协副主席之死的,所以一上午领导来电话,还是搞得人有点担心,生怕触及政治,可说,记者节,不是记得是媒体同业者的一个节日,更多是让我们记得,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同时也感慨在当下的这个环境里,媒体的生存,媒体从业者的发展。

记者,是一个让人荣耀的称谓吗?但在体制内,很多人都自谓是记者民工,在社会上又出现封口费一事,真真又是让人感觉有点自甘堕落。记得研究生毕业那会,虽然有很多机会,但作为导师五个弟子的唯一一个去了媒体的我来说,是对自己一个信念 的坚持,还是对老师的一个安慰呢!至今,或许我不是最好的,但在于学新闻的,难道理想不是做一个优秀的记者吗?理想与现实,考虑眼前利益,其实也着眼于发展前途。

做记者,不仅在于外部环境,同时也在于媒体自身的环境。面对利益诱惑,面对阻扰,面对重重的探访真相的困难,作为一个有想法,有坚持的记者,或许我们都可以克服,但如果再加上自身的环境,我们所寄生的媒体环境也是一点都不理想,那我们,工作是否就真是就为了谋生呢?在我身边,在我的同行圈里,我感觉,除了养家糊口,大部分人心底里其实都还是有些精神寄托的,这一点精神寄托,不仅在于我们在探寻真相,报道老百姓关心的新闻或是满足老百姓的娱乐享受,更实际的,其实还在于我们其实可以帮助到人,我们有一种工作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来自于心里,来自尊重,来自于社会及人们对记者的期望。所以,话说回来,记者行业,这个行业是有职业信仰、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的。但如果在整个社会舆论环境,生存环境变得更糟糕的情况下,我们的坚守,难道就是能超脱现实的吗?

在对记者有太多寄托、太多期望的同时,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我们对于民众的人心呢?每一个人,除了职业的这个身份之外,每个人也都是社会民众的一员,对家庭,对亲朋戚友,对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我们是否又都保持了一份人心呢?这人心,是人的善意、是人的爱心、是人的怜悯之心,是人的上进求尊重之心。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有保障,每个人也都希望活得有尊严,所以,对于记者之期望,是一份要求,也是一份自身的担当,记者与民众有区别,但同样,民众也当有自身的要求。民众媒介素养,或许说的是一个专业问题,是公民素养问题,但如果大家都想生活得好一点,都想在保障自己权益方面有公正对待之时,那就不仅需要对记者有要求、有期望,同时也在于每个人都希望记者那样一样希望自己,这样,记者不仅可以做得更有希望和更专业,同时我们大家也都能生活得更好。

希望与失望同在,荣耀与失落同行,记者工作是一份光荣,也是一份辛苦,在记者节说记者,不仅在于媒体从业者的要求,同时也在于民众的期望和努力。环境,不单独是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

篇三:记者节感言

今天是第七个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在中国作为行业性的节日好象只有这么三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幸过节,我在很忙然中度过了今天---记者节。

从业这些年,经历了风风雨雨,苦辣酸甜……心里一直想要说些什么?

100多年前,马克·吐温曾这样评价新闻业:“这是由一群无知、自以为是、头脑简单的人制造的舆论,这些连挖沟、修鞋都不够资格的人,为了生存走上了记者之路。”

这有点像当下中国新闻记者的写照。

曾被誉为“无冕之王”的这个群体,正在尴尬地饱受声誉危机。更可怕的是,即使是记者自身,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之中。

一个机会,一考就考进了新闻单位,一个本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就吃起了文化这碗饭,敢说我是尽了全力地做记者,那种痴迷,那种敬业回想起来连自己都不堪回首,参与创办经济台、交通台,耕耘、收获、艰辛、汗水、鲜花、荣誉,苦乐尽在其中……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民鼓,为民呼,为社会进步助推一把,忠于职守,我无愧地说,我做到了。

记者节只是一个尊重记者的形式和符号,记者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更好地融入社会,褒扬正义,鞭笞邪恶,为社会进步和文明贡献力量。

记者节,一个虽然没有假期但是令人心动的节日!

推荐第2篇:记者节感言路上

记者节感言——在追梦的路上

今天是第14个中国记者节,也是我踏入这一行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记者节。虽说进入宣传部已两年有余,大多都是干着和新闻沾边的工作,也算是半个“业余记者”(之前我一直这样自称),可是却一直不敢对外说自己的职业是“记者”。

2013年4月19日,由于部内人事变动,我被任命为白银日报驻白银区记者站负责人,尽管这是一个没有级别的头衔,尽管记者站只有我一个人,尽管还是干着以前的日常工作……可是,至少在我心里,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才真正踏入了记者这一行业。

坦诚地说,在进入宣传部之前,我对“记者”这一行业的概念完全是陌生的。最直观地感受就是央视媒体的几个较喜欢的记者兼主持人。如白岩松、柴静、鲁健等。那个时候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很是风光。进入宣传部后,我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白银区广电中心的一帮兄弟姊妹。他们在白银区就算是记者,阿杜就是这个圈里的名记。 除了广电一群人,我工作上的伙伴还是就是《白银日报》的一群真正记者。刚开始跟领导活动,只要别人提“记者”我的第一反应都不是指我们,而是指报社和市电视台的人。

慢慢地在这个行业干得时间长了,大家都熟络起来,圈子也在渐渐扩大。对记者这个行业也有了更深地了解和感触。他们发现并颂扬人间的真善美,他们鄙弃并揭露社会的假恶丑;他们不能像其他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规律作息,他们经常是在和朋友聚会的饭桌上亦或是周末陪家人休闲时被通知立刻赶往采访现场;他们很少拥有鲜花和掌声,甚至有时候会被泼冷水、拒之门外……但是不管怎样,他们是一群为了梦想而不断追求、不停奔跑的人。如阿杜所说“因为热爱、所以奔跑;因为奔跑、更加热爱!”

“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平民的感动、思想的跳动、时代的脉动,近得可以听到一朵花开的声响,近得可以看到涟漪泛起的花纹”之于记者,这已足够!

“不是在下乡采访,就是在下乡的路上。”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在追梦的路上!

推荐第3篇:“中国记者节”感言

“中国记者节”感言

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是鄂尔多斯的耻辱

今天是记者节,家乡名记周晶宇先生约我写一段感言,有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我虽然不是记者,但我一直很关注那些伟大的记者对人类的贡献。

美国新闻业的创始人普利策被誉为“美国新闻业之父”,他经营它的报业帝国长达22年之久,支持受压迫者,揭露腐败的保险公司和不诚实的政客,与他所发现的一切不公正之事做斗争,发起了“自由女神”的捐款运动,终于使“自由女神”矗立在纽约港,他还创建了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永远为进步和改革而战,永远不容忍不平等和腐败,永远与各政党蛊惑民心的政客做斗争,永远不依附于某个党派,永远反对特权阶级和掠夺公共利益者……永远不满足于单纯的印刷新闻……永远不惧怕抨击坏事……”

世界“通讯之王”路透,在国际新闻史上是一位令人惊叹的人物,他的名字不仅象征着他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才能,还体现了他大无畏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它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部传奇。他的一句名言是:“你的蜡烛照不亮我的房间。”

伟大的美国记者李普曼,他一生活了85岁,其中持续写作60余年,创作1000余万字;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却有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他是美国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他曾约见赫鲁晓夫,与罗斯福共进早餐,他同丘吉尔讨论二战进展,被戴高乐奉为座上宾,与肯尼迪决定国务卿人选。他说:“这是一个生活乐趣太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现代人的暴行更加肆虐,但是某些邪恶也同样有所减退——在这个世界中,人类平等的权利已经植下了根基。唯有进步,才使世界变得更加人道与合乎理性。这是我们唯一可以用来衡量世界的标尺。”

法国“记者之母”弗朗索瓦兹和美国著名的主持人迈克·华莱士也都是犹太人。华莱士一度是美国王牌的电视人,CBS电视新闻杂志《60分钟》明星记者、节目主持人和业界常青树,他风格尖锐,辛辣而独到,采访中步步紧逼,直击事件核心。在他长达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采访过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的历任美国总统,包括也采访过邓小平和江泽民,并先后19次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艾美奖”,他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征服了全世界。

罗伯特·卡帕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卡帕穿着令人惊奇的斗牛士服装,但他从来不事杀戮。他是一个伟大的表演者,慷慨的为自己而战,快意的为他人而战。正如他所说:“战地记者的赌本——他的性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可以押在这匹马身上,也可以押在那匹马身上,还可以在最后一分钟把它放回自己的口袋里。”命运注定了他将死于荣誉的制高点。

上述这些伟大的犹太记者们的思想和言行,常常让我对记者这一神圣的职业肃然起敬。可惜的是,中国这片土壤很少产生伟大的记者。有时候虽然产生了,但也会昙花一现。现实太残酷了,让许多记者只会歌功颂德和溜须拍马,做一只乖巧的喜鹊。

鄂尔多斯是我的故乡,可能也是被那些三流记者捧杀的,一度被吹捧为GDp超过香港,许多孩子在言谈举止中大有让北京和上海这些城市成为“鄂尔多斯郊区”的口气。作为一个鄂尔多斯人,常常为家乡的快速发展而非常自豪。但是有一点,不管经济如何高速发展,如果连一所像样的大学也没有,那就是鄂尔多斯人真正的耻辱。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注定会昙花一现。

推荐第4篇:记者节的感言

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记者节的感言1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作为新闻记者,活跃在人民群众之中,穿梭于社会万象之间,传播党的声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闻“活鱼”,我们一向在路上。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着聊城的光荣与梦想,勾画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记者节,以职业为节,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脚步更从容。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建设生态礼貌市、加快打造山东“东引”、“西拓”桥头堡的宏伟实践中,我们满怀热忱、用心记录,共同参与了这座城市的改革发展,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辛苦中感受职责,笔触下守望道义。在我们的节日里,蓦然回首,多少风雨,多少汗水,多少困难与危险,都化为点点思绪出此刻脑海里。

时政报道不仅仅是地市党报发挥政治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央、省领导相继前来视察,市里的重大活动也比较多,时政报道任务十分繁重。应对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我们与市委市政府持续高度一致,及时、准确、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将党的声音传到达千家万户,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新闻记者,不光要有敏锐的目光,还要有过硬的文笔,更重要的是能把握群众脉搏,捕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用心记录历史,传递感动。于是,一批重要人物典型:白云、王峰、陈春龙、牧琳爱等陆续推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于是,每年都有一大批新闻佳作获得国家、省、市新闻奖。

512汶川大地震,已成为中国人2008年的群众记忆。而我们,用笔、用镜头永远定格了这记忆中的聊城旋律。大地震后,本报3名记者先后奔赴北川灾区采访。

刚刚过去的第十一届全运会,聊城赛区承担承办男子篮球小组赛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正式比赛。我们的采访进行了精心策划。在每一天一个综合消息的前提下,每一天撰写一篇评论,比较赛状况进行较为专业的分析。

关注民生民情,解决百姓疑难,搭建普通百姓与党委政府相互沟通的平台,是开办党报民生热线专栏的宗旨。我们把握栏目宗旨,关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接听热线,耐心解答群众的各种疑难。

这一天,我们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又为我们身负的重任而时时自省自警,告诫自己:勿忘神圣职责,勿忘铁肩道义。

记者节的感言2

记者节是在中国是除了“护士节”、“教师节”之外的第三个行业性节日。大凡政府或社会为一个行业设个节日,与其说这个行业十分重要,不如说这个行业十分辛苦。医生与护士相比不重要吗为什么不设个医生节为什么不设个“公仆节”、“老板节”

有人常说:“记者是‘无冕’!”这是受了西方歪理邪说毒害的结果,很可笑!在民主国家,媒体掌握着舆论监督权,是相对于立法、司法、行政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记者能够被认为是“无冕”,没有问题!

目前正值报刊征订之时,报刊办得怎样样,读者和市场的选取才是实实在在的检验标准。媒体的尴尬之处在于,说是机关吧,财政却不拨款,需要自己在市场上觅食;说企业吧,又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子,一派官衙作风。所以有人说,媒体是还没有倒闭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已经溃不成军、所剩不多,媒体却无法像国有企业那样改制,又不得不应对市场,所以举步维艰。

我向一个同学推销某个定位一向不准的报纸,同学说:“这个报纸白送我也不要!”报纸办到这个份上,我不明白摆成绩唱高调自欺欺人究有何益!

当然,过节了,为了“鼓劲”,大家说说场面上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讲讲实话,更为可贵。我相信“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认识不到不足,即使认识到了却不敢承认、不敢正视,尤为可悲。

按说,大家无论从事哪个职业,都是靠劳动谋生,职业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别,又何必为某个职业设个节日如果为某个职业设了节日,大概是因为这个职业既重要又辛苦,而且充满了风险。媒体和记者遇到的风险很多,也很复杂。一是容易遭罹政治风险,如因为信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结果犯了“政治性”错误;二是容易遭遇人身危险,如因为揭露某黑幕而得罪某团体或个人,轻者被打,重者锒铛入狱;三是易犯技术性差错,别小瞧这技术性差错,一字之误,轻者被降职罚款,重者会丢了饭碗……

从这一方面来看,设个“记者节”,也算是社会对这个高风险行业的一种抚慰。在第8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就“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发出通知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似乎给了记者们一柄“尚方宝剑”。但我认为,就这么空泛的一句话,不可能有什么法律效应,也不会真正能够保障记者的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

尽管传统媒体目前处境艰难,但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用不着说那些漂亮的口号,为了生存,也要将报刊办好!毕竟,读者才是媒体的衣食父母。都说南方的一些都市类报纸思想解放、敢说真话,与其说他们“铁肩担道义”,不如说他们是为生存所迫。走向市场的报纸,务必敢于报道真相、说出真话、为人民代言,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否则,你的报纸就订不出去,就没有影响力;影响力小了,商家谁还来做广告

以上是个人在今天这个“记者节”的感言。

记者节的感言3

“记者节”定在意蕴着收获的深秋,她的莅临让我们充满喜悦和激情。

我们举杯祝贺,一齐感动着、惦念着,一齐回望过去的岁月。我们共同见证了恩施的改革发展,目击了恩施的日新月异;我们也共同关注着社会,感受着生活,也一齐在风雨中走过,并且用心记录着。

我们为“记者”这个称号自豪——新闻宣传工作,如同一叶风帆,为全市的发展鼓劲;如同一个号手,吹响奋进的号角。做好全市新闻宣传,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中国硒都发展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镜头,都书写着恩施的光荣与梦想,都是我们为恩施呐喊助威的铿锵鼓声,都将成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三大战役”、“三张名片”,以及所有的新闻活动,我们都参与了、经历了、见证了、记录了。我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采访归来深夜赶稿,多少次加班;为了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版面、一个创意,我们反复琢磨反复讨论。我们忙碌,但是我们幸福,因为恩施的发展有我们的一份力量,每想到这一点,心中都有一种自豪悄然萌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深深懂得,社会对新闻工作的尊重和认同来自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更来自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和职业道德操守。为此,我们时刻不忘身份,落笔不忘职责,始终持续着为恩施的改革和发展呐喊、高歌的热情。我们为自己所肩负的参与恩施发展的历史使命而骄傲!

11月8日,记者节。以职业为节,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脚步更从容。作为记者,在中国是幸运的。是的,在那里,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在那里,30年走完了国外近百年的发展路程。所谓的“幸运”,不仅仅是事件多、新闻多,也不仅仅是能记录下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进来,在风云激荡中,成就记者的职业价值,成就作为记者的人生价值……

所以,记者的光荣,并不属于一己,而是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国度。古人有云:“躬逢其盛”,“躬”既可解为“亲自”,也可解为“曲身”:应对伟大,个人怎能不心生敬意,怎能不满怀谦卑细数光荣后,请束之高阁,在这个幸运的时代,从容前行。

这是个幸运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时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是十七大报告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决定。因此,不能不提到来自美国新闻工作者普利策的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这个比喻,当下中国的记者,尤其该牢记于心。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光荣只属于过去:船头的瞭望者不需要太多行李,他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支善于表达的笔,或许,还需要一副能嚷嚷的好嗓门……从容,是为了自己的脚步,也是为了国家这条大船的征途。

然而,这也是这样一个时代:很多人汲汲于名,碌碌于利。刚刚发生的“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虽然只是个别行为,但仍然让人警醒。金钱、权力,总有着大于想像的诱惑力。然而同时,绩效考核、评价稿费、收视大战、末位淘汰……也让“无冕”倍感压力。这些,也需要记者们坦然应对,既须谨记记者的节操、坚守道德的底限,也须争取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些,与做“船头瞭望者”,同样重要。

实际上,记者,像教师、工人、农民一样,本来只是一种职业。种种光荣,与其说是人为赋予的光环,不如说是由职业派生的职责。记录社会前进年轮,推动巨轮前进,发现暗礁浅滩……说到底,这些,都但是是“记者”这个职位的基本要求。做得好,是就应;做不到,是失职。因此,更需要看轻光荣,从容迈步。

我是一名新闻编辑,游离于“记者”的边缘,但我想,谨以此与记者们共勉!

推荐第5篇:坚守事业追求成功记者节感言

我们的记者经常脱掉鞋袜和农民一起下田。为什么?因为这样我们不光能拍到更好的画面,同时,我们还代表着广电的形象,我们有责任维护好这个形象。

我从事新闻事业只有14年,在很多人眼里我还只能是个“新兵蛋子”。我是1996年从市公交公司转行到原电视台工作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承认自己是“新兵蛋子”的身份,但是,我从来不认为“新兵蛋子”就一定打不好枪。

2001年下半年,台里把开办对农节目《农技110特快》的任务交给了我,在接到台里任务的时候,我的父亲已经病重在床,肺癌晚期。而当时栏目组人员就只有我和童佳两个人,每周三期的节目量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一边是老父亲盼望看见儿子的眼神,一边是观众期待的新栏目……我选择了后者,坚持做好每一档节目。直到父亲去世后办丧事时,我才请同事帮忙顶了两期。那段时间我的心很痛,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但是,那段时间我也收获了快乐,栏目受到了普遍好评,正如央视白岩松所写的一本书的书名——“痛并快乐着”。

肩负起服务农民的责任是多年来我们栏目受到好评的根本原因。《农技110特快》是个由多个小版块组成的栏目,其中有一个《气象农情》小版块,这个小版块的来历有一段故事。说难听点,这是个被农民骂出来的版块。为了栏目题材的组织,农业局专门派了农技110集团的老贾长驻栏目组,老贾经常跟我们一起去拍节目。2005年8月,莲花镇农民来电反映水稻病害很严重。我和老贾马上请了衢江区的水稻专家赶到莲花镇的田头,专家马上判定这是水稻黑条矮缩病。专家在现场介绍说,水稻黑条矮缩病就好比是癌症,没办法治的,只能在苗期预防。当时有不少农民在围观,听专家这么介绍,一位农民有点急了,在一边大声抱怨:“这样的内容你们为什么不早播?现在已经发病了,损失已经造成了,再拍节目有什么用?”其实相关预防内容在2个月前已播出过两遍,只是有些农民兄弟错过了收看时间。老贾很委屈,马上跟农民辩解说:“我们已经播过了,是你们自己没有看。”

被农民指责,在我们栏目运行这么多年来还是头一次,其实当时我内心也很委屈。但是,很快我就制止住了他们的争吵。我觉得,农民非常可怜,这田里的稻子也许就是他们一年的希望。我对老贾说,我们不能要求农民守住电视机看每一期节目,我们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这是农民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有责任。在回来的路上,我冒出来一个想法,就是开一个天天提醒农事的版块,内容不需要每期更新,要在农事周期内重复播,这样农民看到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就这样,《气象农情》应运而生,这个版块按农情季节高频率地提醒农民眼下该注意做好哪些农事。这个版块后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6年9月,在稻飞虱危害衢州时,我们利用《气象农情》连续高密度地播出病虫情报,不断介绍紧急防控措施,农民看节目而动,加强了针对性防治。据市农业局统计,当年全市晚稻减少损失9万多吨。

在我们这个团队,我们的记者经常脱掉鞋袜和农民一起下田。为什么?因为这样我们不光能拍到更好的画面,同时,我们还代表着广电的形象,我们有责任维护好这个形象。

我们做对农节目,也有个真情付出的问题。童佳前几天跟我说,每次播节目,看到稿子里农民关心的内容多的时候,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其实,我们心里与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有很多做农资的朋友,我经常跟他们说,如果让我发现谁利用我们栏目坑农害农,那朋友就没得做了。

前不久,我们回忆起做《农技110特快》所经历的酸甜苦辣,黄宏伟老师是这么回答的:酸甜苦辣很多,但是现在能够想起来的却只剩下甜。确实,《农技110特快》栏目组的每个成员,手中都握有省级一等奖的奖状,有的人还不止一张。

事业需要坚守,成功更离不开坚守。一个好的记者必然会不断地去追求作品的质量,而追求质量的过程往往是忘我的,是一种高尚的职业精神的自然流露。当你感觉撑不下去的时候,再咬咬牙,成功就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推荐第6篇:记者节

记者节

设立记者节需要时机成熟,“记者节”,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中国还没有,50多万中国新闻从业人员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节日。但现在时机是不是成熟还不好说,具体需要怎样的程序,日期定在哪一天,还需要上级来决定。在这次科索沃事件中,中国的记者确实是主持正义、主持公道的。这次美国袭击中国驻南使馆,在国内引起强烈愤慨,在国际上,尤其新闻界也引起了极大的愤怒。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杀害新闻工作者的行径是不能容忍的。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对三位记者给予很高的评价,享受“国葬”,授予烈士称号,中国记协授予他们“人民的好记者”荣誉称号,这在历史上没有先例。另外,各新闻单位都表彰了现在仍坚持留在南斯拉夫工作的记者,像人民日报社的吕岩松同志,是他第一个向国内发回大使馆被炸的消息。我们报社开了大会,给他记了大功。这次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很多思考:第

一、人们对新闻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记者的作用和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从事新闻事业必须有奉献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三、再一次证明我们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是经得起考验的。

四、深层次来讲,人们对“新闻自由”的认识更加深刻,西方国家所标榜的“新闻自由”不攻自破。在国际上,中国记者体现了一种大无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这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骄傲。作为新闻记者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荣誉,从平时就注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

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邵华泽: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人民日报》社社长)采编/本刊实习记者冀玉记者需要有个节日新闻记者是个危险的职业。1926年,著名报人邵飘萍、林白水被奉系军阀杀害。但他两人还不是第一个牺牲的新闻工作者。在民国初年死于军阀包括袁世凯时期统治下的新闻人有几十个。“9?1记者节”是30年代的事。当时,镇江《江声日报》副刊上有篇文章,被当时任江苏省主席的顾祝同认为鼓动赤化,将该报负责人刘煜生枪毙了。这起事件,激起了全国新闻界人士的抗议,国民党当局被迫发了一个“保护记者令”,这一天是1934年9月1日,全国新闻记者一致提议这天为“记者节”。无论解放区还是敌占区的新闻工作者每年的这一天都过“记者节”。解放后,这个节就没有了。记者应该有个节。过去是反对北洋军阀,反对国民党统治,现在有个节是反对霸权,争取真正的新闻自由。美国只许自己有自由,不许别人有,但就是美国自己的新闻自由也不彻底。在近年,尤其是这次美国对南联盟的轰炸国记者表现相当突出,因为现在的战地记者要比过去的战地记者冒更大的风险。现代战争不分前方后方,没有更多保护,整天都是脑袋别在腰带上。即使这样,这些现代战地记者依然战斗在第一线上,他们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佩。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人的报道非常出色,他们的名字及事迹必将载入中国新闻史册。设立“记者节”是个很好的建议,记者需要有个节日,增强凝聚力,加强职业道德,反对邪恶势力。“记者节”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有高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精神的象征。但一个节的设立,新闻

工作者可以建议,设立不设立要由中央从整个国家战略部署上考虑决定。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列入了"记者节",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闻界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重视。《办法》公布后,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纷纷向中国记协询问有关情况,希望确定这一节日的具体日期,并提出了不少建议。中国记协党组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直研究,并经主席办公会议讨论同意,认为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定在11月8日比较适宜。众所周知,中国记协(前身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于1937年11月8日,是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车新闻工作者的惟一有代表性的人民团体。62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它积极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和活动,为团结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记协是由中央级新闻单位、全国各省、市、生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各专业记者及其他新闻机构、新闻从业人员联合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代表着全国55万新闻工作者,以其成立日作为记者节的日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

推荐第7篇:记者节

今年11月8日是全国第八个记者节。与护士节、教师节一样,记者节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其实旧中国也有一个记者节,是每年9月1日,这是中国新闻界为争取自由、保障人权而努力争取到的。30年代初,国民党为加强其统治地位,对坚持正义的新闻工作者任意加以迫害、逮捕乃至杀戮。有压迫就有反抗,新闻界提出“开放言路、保障人权”的强烈要求。为了缓和舆论指责,南京国民政府在1933年9月1日被迫发出《切实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1934年8月,杭州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定9月1日为记者节。后来不知什么缘故,这个原由争取新闻工作者权益的记者节,却逐渐自动消失了。

直到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而为什么要将记者节定在11月8日呢?原来在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便是中国记协的前身。因此这一天实际上就是全国新闻记者团结的开始,用这个日子作为记者节,更富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推荐第8篇:在付出中收获快乐的记者节感言

今天是第十二个记者节,按规定记者节是不放假的工作节日,记者们只有在工作中享受节日有快乐了。做为一名记者,我向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的贴心的问候!

20xx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把11月8日中国记协成立日确定为“记者节”,与护士节、教师节一样,为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设立记者节对记者和新闻工作者而言是一种激励,以便更好地遵守职业道德,把新闻工作做到更好;还有一层意义就是希望社会和受众更关注记者、更关心新闻事业。

这是我第二次在记者节里写文祝贺记者的节日,又些话还是要重复说。在我眼中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新闻工作职责神圣,情系大众和社会,优良作风代代相传,永远站立在时代和社会的前沿。新闻工作者是快乐和幸福的,因为在社会舞台上能够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社会变革。自从有了新闻事业以来,社会进步的重大历程背后都离不开新闻力量的推动。新中国的社会重大变革、重大事件都有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鼓与呼。记者不仅可以采访高官和社会名流,见证重大事件,还可以介入素昧平生人的家庭和心里,既可以上至最高层的重大决策,还能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小处可写寻常百姓家的平常事,大处可能引发全社会关注讨论。有时还能代表社会舆论,一次采访有可能推动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应该让新闻工作者感受到极大的自豪和荣誉感。从这个层面说记者的快乐很多。

但在我的感受中,记者也是一个痛苦的职业。高强度的工作,长年没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绷紧的神经,睡眠不足,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这些都困扰着媒体人,特别是一些年龄稍大的记者,更是感到力不从心。节假日加班、晚上加点对记者来说都是“家常便饭”,经常是午饭合着晚饭一起吃,忙乎一整天浑身乏力,本想睡个好觉,可躺在床上脑子里却总是转来转去,还是稿子的内容和写法,夜里有时还做梦惊醒;总是长时间爬电脑上视力越来越差。不规律的生活、不规律的饮食、工作超负荷运转,使记者的健康大打折扣。因为全国新闻行业都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所以记者们的工作压力很大。

据一项专门针对媒体人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国内记者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约60%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据中国记协的一组数字:中国新闻从业人员已死亡的在职职员平均年龄仅为45.7岁;患癌致死者的比例超过70%;因病住院的平均年龄大大提前。一半以上的新闻从业人员处于患病或亚健康状态。有不少人一到中年便体力不支,百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新闻职业还是“过劳死”高发行业,如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长期以往就有可能发病。另外,记者还是一个高危职业,在非军事职业中,矿工是最危险的,其次就是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很多记者在采访中遭的殴打,事后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每年全球因公死亡的记者都在创下新高。这都不是危言耸听,是事实。

我形象地说记者是痛苦并快乐着,是苦中有乐。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总能够体尝那至苦至难之后的至甜,总能够享受那汗水、泪水和血水之后的工作乐趣。在又一个记者节,我除了对记者表示问候祝福外,还要提示记者同仁更好的坚持职业操守,做一个受人民群众欢迎和尊重的好记者,更要提醒大家在事业的奋斗中多多保重身体,注意安全,祝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和幸福的家。也请社会尊重关爱记者。

推荐第9篇:11月8日记者节感言心得:新闻工作的快乐

新闻工作是紧张的,新闻工作者的神经永远紧绷着。

新闻工作是艰苦的,只要有新闻,新闻工作者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

新闻工作是危险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非军事职业中,矿工是最危险的,其次就是记者。

新闻工作要为别人做嫁,编辑、校对、美编等许多新闻工作者永远工作在热点新闻的背后。

……

但是,为什么?邵飘萍三次入狱,多次被追捕,但终生无悔;为什么?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的鲜血没有阻挡住后来者的脚步?

我想,那是因为新闻工作苦中有乐,新闻事业的大乐远大于新闻人个体的小苦,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总能够体尝那至苦至难之后的至甜,总能够享受那汗水、泪水和血水之后的工作乐趣。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职责神圣。从近代报纸开始,新闻工作就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早在1849年,马克思在针对《新莱茵报》的审判法庭上,就曾明确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中国第一位留学西方研习新闻学的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中称:“新闻记者,对于社会,负有重大之责任。彼以颠倒是非,博官猎贿,或专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选择了记者,就肩负起了历史使命,就拥有了奋斗的航标,就承担起了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责任。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情系大众。从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刊物《向导》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在80多年奋斗不止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强调新闻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邵飘萍有一句名言:新闻的灵魂应“冷静活跃于理智之世界,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40多年前,一位报社领导曾经向邓拓请教怎样办好晚报,他毫不迟疑地说:“要站在群众之中办报。人民群众是报纸的服务对象,是报纸的真正主人”。新闻工作者的笔是大众交给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是社会赋予的,新闻工作与千百万大众同喜同悲、密切关联。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薪火相传。从唐玄宗时期最早发行的“开元杂报”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从黄远生、邵飘萍、邹韬奋到邓拓、穆青、郭超人,从只有报章记者到多媒体全方位记者的涌起,一代代新闻人耕耘奋斗,一代代新闻人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新闻事业的辉煌。今天,传媒发展的新环境,信息传递的新技术,信息开放的新政策,使新闻事业走上了立体化发展的高速路,近百万新闻工作大军战斗在新闻事业的第一线,全国近600所院校开设了新闻系,我们的队伍日益壮大,在社会发展的舞台上新闻工作不可或缺。

新闻工作快乐因为她永远年轻。新闻工作者永远处在进行时,我们不知道今天将要报道什么,我们只知道要满怀激情地关注新的、更新的新闻事件。一位记者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我感到自己选择了一个多么年轻的职业。就像这个时代从来没有给我一丝苍老的感觉。

新闻工作快乐还因为很多很多……

但是,我还想说,新闻工作快乐还因为她充满幸福。一位希腊人对“圆满幸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在宽广无限的人生舞台上,尽情施展才能,而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那就是幸福。如果这是幸福,那么新闻工作者幸福的境界远高于它。新闻工作者的幸福不仅体现在驰骋冲锋于宽广无垠的社会舞台上,更在于能够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社会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新闻工作的魅力和神奇之所在。在社会发展史上,自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事业以来,社会进步的重大历程背后都离不开新闻力量的推动,远的不说,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从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哪一项重大事件背后没有新闻工作者的鼓与呼?为什么当我们以记者的身份出现时,素不相识的人们向我们敞开了心扉?为什么我们的触角可以上至最高领导的重大决策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为什么一个平民百姓的疾苦通过记者的报道,就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唤起各界的爱心?为什么一些社会痼疾、陈腐观念,经新闻媒体痛陈暴光后,就失去了附着的根基,并进而引起制度的变革?因为,我们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社会的良心,我们的一次小采访有可能推动社会前进一大步。

推荐第10篇:事非经过不知难(记者节从业感言)

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自己六年多的新闻工作,首先从脑海里蹦出来的就是陆游这副对联。

二零零五年三月,我结束十六年的教育工作,投身新闻事业。当上记者,伴随强烈新鲜感的是知识面狭窄的窘迫。

想要干好一项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有准备的行动必然导致手忙脚乱。我的第一次采访„„虽然事后在领导帮助下完成了这篇通讯报道,但写作过程磕磕绊绊,苦不堪言。总结教训,是自己采访前案头准备不足。那位企业家的背景、企业产品及其在全市产业中的位置、企业文化等等一概没搞清楚,贸然采访,只能一头雾水。稿件写好了,发表了,看着报纸上那署了自己名字的一千多字,心头涌上一丝甜、一丝苦、一丝酸。真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有时候,做足了采访前的案头准备,可真正采访时却发现准备的东西派不上用场,甚至采访对象与内容都得临时调整。这时候只能“急中生智”,高速开动脑筋,找准新闻点,设计问题,完成采访。采访完成不代表稿件形成,往往是采访后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充足的素材,但回来写作时才发现还是有些问题没搞清。即使找准了新闻点,取得了充足的素材,解决了“写什么”,构思成文的时候还会遇到“怎么写”的问题。为拿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两个小时,为求得一个合适的句子、恰当的词语推敲十多分钟,那都是常事。“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那时候,感觉自己真的能和古人想通。

《仪征信息》的记者跟其他平面媒体的记者不一样,我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这对记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报道重要领导领导活动时,记者同时操作照相机、录音笔、笔记本,兼顾文字与图片而能不顾此失彼,确非易事。做记者的时候,我多负责重要领导活动的报道,其中的甘苦比别人体会得更深。现在,我做编辑,轻易不枪毙记者的稿件,稿件质量不过关,哪怕让记者一改再改。新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没有干过,真的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艰辛。

从一线记者退居幕后做编辑,工作节奏放缓了,大脑神经却绷得更紧。编辑工作最可怕的敌人是“熟视无睹”。周日到周五,每天看稿、改稿、校对,视线里通常都是熟悉的地名、人名、职务、企业、项目„„熟悉的东西看多了,大脑便会抑制神经兴奋,把似是而非的东西误读成正确的东西,一些错误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前些时候把温家宝总理的名字弄成了“温家室”,我想,做过编辑的人恐怕都能“理解”这样的错误。编辑工作的每一天,除了安排好版面、处理好大是大非方面的问题,我就一直强迫自己始终以陌生的眼光审视稿件的每一个词句、标点,小心翼翼地绕过一个个“熟视无睹”的陷阱。

记者节到了,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多少有些感触,对自己这份工作取得的成绩多少有些自豪。但是,想一想范长江、邹韬奋这些前辈,对比当今为和

平、发展、民生而奔走甚而血洒战场的杰出同仁,我们才算什么?

用“忝列其中”描述我与新闻记者行业的关系是恰当的,这绝不是谦虚。 (洪亚东)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第11篇:记者节致辞

在全市新闻界庆祝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 暨2010-2011年度“吉林市十佳新闻工

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致辞

(2011年11月8日)

邹 铁 军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市新闻界庆祝第十二个中国记者节暨2010至2011年度“吉林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荣获“十佳新闻工作者”和提名奖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新闻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认真贯彻“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和开展各类新闻宣传报道,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实践证明,我市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队伍,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今天受表彰的同志,就是这支优秀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1

希望全市新闻战线的同志要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全市新闻工作者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日快乐!

2 节

第12篇:记者节策划

记者节策划

活动名称:河工大大学生通讯社记者节庆祝活动 活动目的及背景:

1.庆祝记者节

2.加强学通各部之间的联系,促进各部之间感情。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16日下午14:00

活动地点:大学生体育中心足球场

活动内容及流程:

1.各部由一名部长带领部员进场就座。

2.社长致辞并发言,宣布记者节庆祝活动开始

3.记者部部长发言。

4.主持人按照游戏策划流程,组织大家做游戏。

5.17:00~18:00左右,各部带领部员,转移西区湖边,并按队形站好。

6.由3位社长分切蛋糕,发言,并有序分食。0.0#

7.由主持人宣布庆祝活动结束。

8.各部留影,有序解散。

人员安排:

1.大会主持人(负责部门:记者部。负责人:张晨旭)

2.音响设备(负责部门:编辑部。负责人:王昊)

3.游戏流程及规则(负责部门:办公室。负责人:齐爽)

4.准备物品(负责部门:办公室。负责人:王学杨)

5.会场纪律:(负责人:肖金梁,邹坤君)

注意细节:

1.从体育中心转移时,各部清理自己附近的垃圾。维持足球场的清洁。

2.到西区湖边时,各部强调安全问题,防止坠湖。

3.吃蛋糕时,场地不要弄太脏了。离开时,各部清理干净。

应急预案:

1.如天气有变,听从各部部长另行通知庆祝时间。

⒉如遇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听从各部负责人安排,并有秩序的撤离现场。

⒊场内人员如突发疾病或受伤,立即通知就近负责人妥善处理,并维护好周围秩序。

物品准备:

1.便携垃圾袋1卷

2.游戏所需道具若干

3.蛋糕3个

4.报纸若干张。

第13篇:记者节主持词

记者节主持词

A:尊敬的老师,

B:亲爱的记者团的家人们, 合:大家下午好!

A:今天,是平凡的一天,因为银杏叶正黄,侯鸟正飞向远方。

B: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我们在这里,迎来我们自己的节日。 A:2014年的11月8日,中国第15个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记者节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

B:同时,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记者也是一个奔走在路上的工作,这份职业是如此的崇高与神圣。

B:那么,就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日子里,祝我们各位可爱的校园记者及编辑们: 合:节日快乐,学习进步。

A:校报记者团一直是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呆久了就会形成天然的吸引力。

B:对呀,有大姐姐老师,一直带着我们,现在让我们有请老师为我们讲话。 (老师发言)

A:谢谢老师的谆谆教诲,除了老师,我们还有学长学姐带我们飞,有请我们的团长和两位副团长发言。

(三位团长副团长发言)

B:感谢三位的发言,希望我们能携手共进。 A: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最激动人心的表演环节。

1、B:首先请欣赏歌曲《时间煮雨》

2、A:非常好听的一首歌曲,谢谢他们。B:最近有家技校特别火,你知道不?

A:那当然了,中国山东蓝翔技校啊,在座有几位的黑人本领就是在那学的。

B;那你知道他们最火的专业是什么吗? A:敢问挖掘技术那家强,那肯定是挖掘机呀。 B:好,那就让我和我的小伙伴告诉你们这群无知的人类

A:一起来欣赏《挖掘技术哪家强》

3、A:谢谢两位精彩的表演,下面让我们一起听一首好听的歌曲《虫儿飞》

4、A:谢谢的表演。校报记者团是一个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的地方

B:是啊,未来上学之前就听说了某学姐的名号

A:但学弟应该不知道,某学姐唱歌也是非常好听的

B:那今天必须听一下啊。

A:就知道你们会这样想,请欣赏为我们带来的《趁早》

5、B:果然好听,谢谢。大二学姐除了抒情派的学姐,也有婉约含蓄派的学姐,下面请欣赏《下一个天亮》

6、B:大二学姐们还真是人才济济,不过,敢问还有大招没?

A:当让有了,走完了婉约路线,我们要走古典的爱情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荷塘锦鲤与画师浅溪的爱情故事 B:请欣赏歌曲《锦鲤抄》

7、A:学姐们都是好样的,学妹们也都多才多艺,下面让我们欣赏为我们带来日文歌曲《雪融之时》

8、B:唱了这么多都是学姐学妹的歌,也不见学弟的面

A;那是因为你的心中只有学姐学妹,所以眼中便不见学弟

B:这么说来你看到了

A:那当然,我就看见张岳要唱《不要说话》B:掌声有请

9、A:有一种爱情叫“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B:有一种思念叫“在天边,在眼前,在脑海,

在心田”

A:有一种缘分叫“前世有约” B:有一种坚守叫“不会改变” A:一首好听的《传奇》带给大家

10、A:到这里,我们的节目要接近尾声, B:在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与记者团结缘的友情

A:一起欣赏第二组为我们带来的《那些花儿》

A:今日,我们在这里,抒发心中的豪情,放飞歌声,忘情舞蹈,为属于我们的节日喝彩

B:明日,我们在路上,用自己手中的笔,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我们的职业添彩 A:我们的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B: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

A: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同努力 B:书写校报记者团新篇章。

第14篇:记者节演讲稿

大家晚上好,我是13号选手,我演讲的题目是《你的风采,我来见证》

信息社会,新闻无处不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媒体对于人间大爱的真实报道,2010年对地沟油事件的持续追踪,2012年对城市内涝问题的深度关注等等。这些热点新闻无不透视着媒体的使命和责任,报道后面是一群有良知敢担当的新闻记者。

记者,在我心中是非常神圣而亲切的两个字。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爱好文学的我成了校里的“小记者”,在一字一笔书写板报的同时,也把做一名真正的媒体记者的梦想书写在了心里。

2009年,我有幸成为兴隆广电的一员。虽然没能成为一名记者,但在我的身边却有着一支英姿飒爽的新闻采编队伍。他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用笔触守望道义,用镜头展现真情。能够与他们共事是我莫大的光荣,能够见证他们的风采是我最大的骄傲!

为报道重大项目他们深入一线,采访辛勤的建设者,于是美丽的滨河景观带、道路园林、大桥霓虹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为反映群众所求,他们走进村庄社区,和乡亲们唠磕,于是荧屏上便有了最美兴隆人、孝亲敬老、关爱寒门学子一幕幕温暖人心的故事。为鞭挞不文明现象,他们深夜蹲守、快速出击,对当事人穷追不舍,于是便有了文明守护者的美誉。

走过深夜的走廊,推开亮灯的窗,他们仍然在加班赶稿;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转过一个街角,他们在那里拍摄采访。镜头和纸笔里诉说的是群众的需求,言语中却从未把名利表达。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好好休息一下,陪着爱人孩子逛逛街,看场电影;或是陪着父母聊聊天,听听那些熟悉而温暖的唠叨;或是亲自下厨做顿可口的饭菜,约老朋友喝上两杯„„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动摇„„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之情,拨动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我们常说,新闻工作 舆论引导传递社会正能量,但我的记者同事们,新闻同行们,他们的一言一行又何尝不是正能量的传递与辐射呢?我常常想,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又是什么让他们笑意人生,神采飞扬?刚才一位同事的演讲深深触动了我。“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梦想,就像一条流淌的河,沉静而有力,生生不息,奔涌向前。我曾经遥远的记者梦,却如此近距离地在他们身上得以风起水涌、浩浩荡荡。我们所有广电人把梦想相连,就像万涓汇流成河,一路喷薄,奔流入海,那是一个更加雄伟壮丽的梦想,是全体中国人的伟大梦想。

海纳百川,正如梦想包容你我。它,见证着汗水,同样,见证着希望!我的记者同事们,我为你们骄傲!

第15篇:记者节发言稿

记者节发言稿

从破土动工的现场到整齐划一的厂房,从流水线上的声响到生产车间的匆忙,这里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那样的熟悉,在这里,我们曾经笑迎接踵而至的客商来自四面八方,在这里,我们曾经记录下一个个激情创业者的美丽梦想。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云阳工业的由弱到强,金田塑业、美狄服装、真空制盐项目、科云汽车空调,一个个品牌名头响亮,在这里,我们记录了云阳工业迸发的速度和力量,陈可银老骥伏枥,梁华清跋涉远航,一个个名字耳熟能详。他们在这里奏响了工业强县的华章,埋下了产业报国的梦想。

平时,我们可能更多的跟随领导一起了解我们工业园区的企业,今天我们再一次深入工业园区,以一个市民的身份见证了这里生态和谐,产城融合。

作为云阳电视台的一名从事外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但要对云阳的130万市民传达好云阳工业园区蒸蒸向上的发展氛围,传递好云阳工业人敢打敢拼蒯越赶超的正能量,更应该在重庆电视台等省市级媒体上做好我们云阳工业园区形象的塑造者,宣传好我们云阳工业的生态环保,

第16篇:记者节策划书

记者节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记者团成立以来一直没有自己的特色活动,校内同学缺乏对记者团的了解,团内缺乏和外校同仁的交流;团内换届。

二、活动目的

活跃团内气氛、增进新老成员交流、加强和各兄弟社团的交流、扩大校内影响

二、活动需要

阶梯教室、互动游戏礼品【笔记本、笔】、矿泉水、签到用

【桌子、纸、笔】、气球、时令水果、请帖

三、活动主题

书写人生,拍摄青春

四、活动时间

11月中旬

五、活动地点

阶梯教室

六、前期准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活动前期我们作如下准备:

1、提前预约余刚老师和袁老师以及校内外兄弟社团,约定活动场地,确定活动时间。

2、确定活动参与人员,根据个人所长明确分工。

3、制作有关过去一年团内活动及生活的PPT背景和一个活动流程的PPT

4、展板,用于宣传“书写人生,拍摄青春”活动

5、活动用品的购买

6、选定主持人,撰写主持稿,发放邀请函

7、分配摄影任务,准备三台照相机

8、会场准备:多媒体放映设备检查与使用,嘉宾牌、水、水果的摆放

七、活动流程

1)活动开始前播放记者团宣传短片或PPT(包括团内活动和生活)和诸如街舞、魔术之类的表演。

2)余刚老师讲话并宣布首届记者节正式开始

3)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4)兄弟社团代表致辞。

5)文艺演出(各个部门至少有一个节目,邀请其他社团进行表演)

6)互动小游戏

A)合力吹汽球

借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道具: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

汽球(每组一个)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哪组率先弄破两个气球获胜。(如果场地有限,可以分前后两组进行,按时间长短决定胜负)

B)一个比划一个猜 每组十个词,限时两分钟,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口述语言 向猜词者传达信息,但是不能说出词语中带有的任何字(谐音、外语、口型也不可以)(如:媚眼、秋波 、武术、芭蕾舞、奥特曼、木鱼、插秧、死、阿拉丁神灯、卫生纸、闻鸡起舞、猩猩、灰太狼、蓦然回首、油条、周星驰、小鸟依人、赵本山、面条、斗地主、奥利奥、宫保鸡丁、爆米花、拖拉机、初恋、啤酒肚、梦游、神马、偷菜、给力、回眸一笑、兵马俑、酸奶、猕猴桃、热的快、井底之蛙、金刚经、馒头、拳击手套、杠铃、电饭锅、烧饼、110米栏、柔道、奶牛、洪金宝、《还珠格格》)

建议:参与就有纪念奖

7)“校园记者”颁奖及优秀作品展示

8)团内表彰

9)合影留念

10)自带打扫卫生的工具(集体完成)

11)活动总结

八、经费预算

200元

九、活动注意事项

1)有组织荣誉感,不做于本次活动无关的事,遵守活动纪律,服从各个部门责人和活动总负责人的安排。

2)举止文明,以优良的形象和素质展示我们大学生记者团的风采。

3)至少安排两个熟悉多媒体的人

4)活动中布置适当的人手,以应对突发事件。

5)注意安全

十、活动负责人

总负责人:

十一、活动分配

策划部:前期策划

编辑部:制作有关过去一年团内活动及生活的PPT背景 采访一部、采访二部:主持稿撰写;书写人生,拍摄青春”活动的宣传

办公室:活动总结、财务

副刊部:活动流程PPT

发行部:确定活动参与人员、活动用品购买

外联部:联系校内外兄弟社团、邀请函发放

会场布置、打扫卫生:全团参与

主席团:协调监督各部门工作、预约余老师和袁老师

附“书写人生,拍摄青春”活动:一张大学期间的照片和自己的感想或者想说的话,70—150字。照片主题不限,内容积极向上,注上自己的联系方式,院系级班级。记者团成员必须参加。建议:选出十幅左右的作品,由现场人员投票选出获奖作品

【全团审议策划书,确定活动方案】

第17篇:记者节主持词

记者节主持词

1:尊敬的各位领导, 2:各位来宾, 3:各位新闻同仁们: 合:上午好!

1:今天,是平凡的一天,因为太阳正常升起,侯鸟正常南迁。 2: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因为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欢聚的时刻。 3:今天,我们舒展思绪,欢聚一堂,隆重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 ——

合:第八届中国记者节!

1: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百忙中前来参加记者节庆祝活动的市委宣传部领导同志,双鸭山日报的老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2:在这个令人心动的节日里,请允许我们向栉风沐雨,与双鸭山日报同舟共济数十年的退休老同志致以深情的问候,祝愿你们身心健康,晚年幸福! 3: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我们向奔忙在一线的编采同志们表示深情的问候,祝愿大家:节日快乐,生活安康!

4:在这个放飞心情的美好时刻,我们向在报社经营、党务、行政、后勤各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全体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1:一年一度有今朝,欢声笑语乐陶陶。科学发展领风骚,与时俱进节节高。下面,有请双鸭山日报社社长致辞!

1:春华秋实,我们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秋意醉人,我们收获的是满怀喜悦。从社长的讲话中,我们深深体会到,2007年对报社来说虽然是一个极富挑战的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我们有了市委、特别是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才使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 2:时光飞度,岁月如歌。你们看,再过6个多月就是我们双鸭山日报创刊60周年了。

3:是啊,回望过去, 1948年5月1日创刊至今,《双鸭山日报》到今天已经是16300多次与读者见面了。

4:60年,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手工画版到电脑排版,一次次产业升级,一次次技术飞跃,一次次改革创新,是一代又一代报人用智慧、辛劳和勇气历练了报业的脊骨和自信,是使命、责任和道义辉煌了报业的人文精神。

一、配乐诗朗诵《记者颂》

1:洗尽历史的铅华,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记者这份职业的崇高与神圣。 2:抒发心中的豪情,我们放飞歌声,忘情舞蹈,为属于我们的节日喝彩。 4:首先请欣赏配乐诗朗诵《记者颂》,演出单位:编委会

二、宣传部部长慰问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3:大家知道,杨军同志是我报的优秀记者,杨军的病情也一直牵动着市领导的心,朱部长对杨军非常关注,多次指示,要宣传好我们自己的典型,宣传好我们新闻工作者,并把杨军作为“感动双鸭山人物”进行宣传报道。 请朱部长走到前台来;

请省十佳新闻工作者杨军走到前台来; (献花)

朱部长用一束鲜花表达了对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关爱之情,也是对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鼓励。

此时此刻,杨军的心情一定非常激动,下面我们就请他来谈谈感想。

三、舞蹈《恰恰》

4:报纸版面是一个大舞台,既需要各路明星登台献艺,也需要编导、美工、音响师、灯光师等在幕后辛勤劳作。编辑们说: 殚精竭虑一年年,斗转星移战犹酣。 各路新闻来眼下,连番创意出心间。 谁说版面幅员小,我看编辑天地宽。 吃苦耐劳无所谓,全心投入奔明天。

4:下面就请欣赏编辑中心动感十足的激情舞蹈——《恰恰》 表演者: 领舞:

四、现场作画

3、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接下来,有请来自百姓周刊部的年轻记者WSD为大家现场作画。(同时进行下一项)

五、三句半《小花》 3:他们善于吃透上头精神; 他们最能吃透下面实情;

3:他们是增进报社与地方联系的纽带; 他们明明是四个人,却只能讲三句半的话; 3:他们是谁呢?

下面就请欣赏由四县记者站奉上的“三句半”——《小花》

六、市领导为30年以上新闻龄的老新闻工作者颂奖

1:“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记者节来到之际,我们就会想起那些毕生从事新闻工作的老领导、老同事,想起每当遇到重大新闻宣传战役加班点点的一个个夜晚,想起清早从轮转机传出的带有墨香的一垒垒报纸„„弹指一挥间,新闻已成历史,但那些与时代同行,为新闻事业、为报业发展鞠躬尽瘁的老领导、老同志,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你们是新闻界后辈的楷模,你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2:记者节前夕,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出一项决定,为30年以上新闻龄的老同志颁发奖章和证书。下面,请市领导为本报5位30年以上新闻龄的老同志颁发证书。

有请颁将嘉宾:朱玉文部长

七、男女声二重唱《相思风雨中》

3:荣誉献给老同志,未来靠年轻同志开创。下面,请欣赏:男女声二重唱《相思风雨中》 演唱者:

八、小品《冒哥新传》

3:2005年记者节上,幽默搞笑的小品《傻冒买货》想必大家仍然记忆犹新,那么,时过两年,当年的傻冒现在做什么呢? 请看小品:《冒哥新传》

九、宣读本报作家芜华从大洋彼岸发来的贺信

2、今天,国家二级作家,曾任本报记者的芜华从大洋彼岸的美国为记者节发来贺信,贺信说:

十、诗朗诵《让我们风雨兼程》

1:新闻是跑出来的。无论资讯如何发达,传输手段多么先进,不深入采访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不深入现场采写的报道不是好报道,没有热情实感的评论也不会是好评论。新闻永远在路上,记者永远风雨兼程。 请欣赏:配乐诗朗诵《让我们风雨兼程》 演出单位:政教部全体

十一、长笛独奏《美丽的神话》 2:梦中的人,熟悉的脸孔 你是我守候的温柔 „„

爱是翼下之风两心相随自在飞 你就是我心中唯一美丽的神话

这首电影《神话》主题曲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如泣如诉、荡气回肠的诗意画境。 请欣赏:长笛独奏《美丽的神话》 演奏者: 伴舞:

十二、三句半《记者节感怀》

4:接下来,请大家从美丽的神话中醒悟过来,共同欣赏百姓周刊部创作的三句半——《记者节感怀》 创作者: 表演者:

十三、自创自演的《大哥小弟》,原创通俗歌曲:十二生肖之一《狗》 3:听说报社庆祝记者节,远在外地的老职工杜晓宏专程赶回来,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杜晓宏为我们带来他自编、自演、自唱的通俗歌曲——十二生肖之《牛》和《狗》

十四、诗朗诵《记者的圣责》

1:记者是什么?普列策说: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上的瞭望者。他要注意往来的船只,注意地平线上发生的任何动向。”

我们说:“记者笔下是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是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是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是毁誉忠奸。”这是记者的责任,这是记者的力量。 请欣赏:配乐诗朗诵《记者的圣责》 演出单位:党办、行政、后勤全体; 十

五、男女声对唱《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3:接下来,请欣赏男女声对唱《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演出单位:摄影部。

十六、喜剧小品《谋女征婚》

3:下面,请欣赏喜剧小品——《谋女征婚》。

剧本创意来自征婚活动;剧本台词部分来自互联网,如与现实雷同,纯属“倒霉”。 表演者:

十七、“和谐家园”摄影大赛颁奖

2、记者节前夕,报社组织了“和谐家园”摄影大赛,下面宣布获奖名单,并颁奖。

1:获三等奖的有:

2:有请颁将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二等奖:

1:有请颁将嘉宾: 一等奖:

2:有请颁将嘉宾:

十八、散文朗读《生如夏花》

1:有的时候,当记者是一种痛苦,当你看着贫困孩子渴求上学的眼神,看着诗意的母亲河渐渐枯干和肮脏;看着双鸭山远古的美丽正一点点化为乌有„„ 2:更多的时候,当记者是一种幸福,因为你在参与并记录历史的进程,能走进许多美丽的心灵,能让更多微弱的声音变得嘹亮„„下面,就请四位记者将一份感动带给我们。

请欣赏:记者感文《生如夏花》 朗读者:

十九、小合唱《众人划浆开大船》

3、人心齐,泰山移。在过去的岁月里,正因为双报人的团结一心,双鸭山日报才能够走过艰难坎坷,走过风风雨雨,迎来今天的辉煌。

4:今天,在新一届党委班子带领下,双鸭山日报又一次扬帆起航,一路高歌。 3:今天的节日庆祝活动即将落幕,最后,有请城区、煤炭、农村、专题部全体共同演唱激扬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 二

十、尾声:(主持人同时上场) 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闻同仁: 今天,歌酽酽,舞翩翩,欢聚一堂送祝福; 2:今天,情深深,意浓浓,激情燃烧在心中。 3:今天,欢乐无限,风光无限。 4:今天,春潮激荡,豪情万丈。

1:如今,党的十七大已经鼓起科学发展的风帆,吹响进军全面小康社会的号角。 2:象春风吹拂,象春雨润物。 3:象溪流归川,象江河奔腾。 4:激励着我们面向未来,乘风扬帆!

1: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将时刻牢记党的嘱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

2: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奋斗者赞颂,为弘扬正气而呐喊;

3:我们将继续为壮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讴歌,为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优良舆论氛围;

4:我们将立场更加坚定,思想更加开阔,作风更加扎实,纪律更加严明; 合: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一路高歌,在和谐的阳光下,昂首走向新征程 1:文艺演出到此结束,宴会开始。

第18篇:记者节诗朗诵

第11个记者节诗朗诵

我们自豪,我们是记者

男:从来没有一个时刻 像现在这样激动, 女:从来没有一份表白

像现在这般赤诚——

男:记者节,【合】我们记者共同的节日, 女:记者节,【合】我们的热血为自己而燃烧。 男女:我们用真诚对你说—— 合:我们自豪,我们是记者!

男:这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选择,

更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雕刻。 从十几年前的那个秋天开始, 走出校门,走进电视台, 女:一支笔,一个采访本, 男:一张记者证,一部摄像机 男女:情感便从此燃烧得格外炽热。

合:冲动着一腔沸腾的激情,

1 满怀着一份搏击的渴望, 伴随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晨星闪烁的黎明启航——

女:新闻、资讯、专题……

记者的生命就是由这些文字组成; 男:厂房、村落、大厦、校园……

记者的身影在辽阔的天地间穿梭。

女:白天,我们用腿、用眼、用镜头去捕捉, 男:夜晚,我们用笔、用键盘、用心灵去述说。 女:多少次,再也迈不动疲惫的双腿, 男:多少次,用冷水刺激着困倦的眼窝。 合:为了抢时间,我们常常忘了夜与昼,

为了好新闻,我们常常顾不上累与饿。

男女:记者,就是这样一批人:

魂系新闻,梦系新闻, 苦也为新闻,乐也为新闻。

男:不论是重大报道还是坊间事件, 女:不论是县委大楼还是街头即景;

2 男:哪里有线索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 女:哪里有消息哪里就有记者的眼睛。 合:时间,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是记者追逐的永恒。

合:记者,是百姓与党之间的桥梁,

记者,是党与人民之间的纽带,

是永远屹立于东方的启明星,

是人民心目中的正义使者!

男:记者,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 女:传播信息的网, 男:沟通世界的桥, 女:传递生活的爱, 男:记录生命的美。

女: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播种都有结果, 男:虽然,付出了很多却难有几分收获。 女:泪水,也曾打湿过我们的心灵,

男:挫折,也曾使我们默默咽下难言的苦涩…… 合:但是我们从不后悔,从未后退,

因为有一种精神,是任何困难都无法打倒的,

3 因为有一种力量,是任何屏障都无法战胜的!

男:记者,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

无论什么样的年纪,无论什么样的环境, 我们永远都拥有——

女:那颗不变的心,那团不灭的火, 男:那份不改的痴迷,那个永远的选择。 合:因为记者是天生最忠诚的恋人, 一种情感的投入便注定一生的追逐。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自己的节日,

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自己, 同贺的还有领导, 还有老师、还有兄长,

女:这是有党的关怀,有政府的期待, 男:有长辈的教导,有兄弟的鞭策…… 合:我们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他们,

因为他们是镜头的主角,是记者的后盾,是屏幕的闪光。

合:今天,是我们自己的节日, 我们要把鲜花献给我们自己。

4 男:多少年里,我们写过多少长长短短的文字,

却是第一次,用文字抒写我们自己—— 女:记者,这是一个神圣的名字, 男:记者节,这是一个美丽的时刻。 合:让我们再一次用真情道出——

我们自豪,我们是光荣的人民记者!

男:从今天起

有过的骄傲,让我们继续 女:从今天起

将有的骄傲,从头做起 合:因为我们是记者

真实是神圣的职责

我们将不辱使命

我们将永远与时代同行!

第19篇:记者节主持词

市中区庆祝第十一个记者节联欢会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行!

女:现场的记者编辑朋友们,

合:大家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第十一个记者节的到来。

女: 说起中国记者节,它是以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青年记者发起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为标志而设立的。

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新闻战线的广大编辑记者又一次迎来了欢聚的时刻。

女:人们都说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在这里,请允许我们向奔忙在一线的记者朋友们表示深情的问候,祝愿大家节日快乐,生活安康!今天到场的领导有:

。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热烈欢迎区领导

致辞!

女:历史,是一条用岁月编织的彩带;历史,是一幅用业绩描绘的画卷。20余年来,中区电视事业走过了一条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从繁荣昌盛到跨越升腾的崛起之路。

男:建台20多年来,在 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市中区广播电视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全国县区级电视台名列前茅。现在有请 刘部局 为大家讲话!

女:很多时候,当记者是辛苦的,自从投身新闻事业的那天起,我们就一直奔波在路上,只为了心中的理想与神圣的职责。

男: 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他们多才多艺, 下面就有民生新闻部的雷伟给大家演唱一首好听的歌曲《传奇》

女:唱的不错吧,还有能歌善舞的呢,有请王馨婵带来的歌舞《荷塘月色》

男:济宁中区,是千年大运河畔一颗闪亮的明珠 运河之都,是我们城市的一张最耀眼的名片 女:今天我们在这里相约,结下真挚的友谊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相约,为了开拓明天的辉煌。请欣赏《中区之约》 演唱:张媛 雷伟 任晓丽 包阳 张青 王馨婵

男:在第十个记者节到来的日子里,各位常年奔波在一线采访记者们,他们有着怎样的节日感言呢?

女:现在有请我的同事们上台,他们是 张媛媛(新闻部) 李委玲(社会报道部) 杨炎(编辑部)。

女:记者是什么?普列策说: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上的瞭望者。他要注意往来的船只,注意地平线上发生的任何动向。”

男:我们说:“记者笔下是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是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是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是毁誉忠奸。”这是记者的责任,这是记者的力量。

女:请欣赏:圣心教育中心的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记者赞歌》

男:谢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的精彩表演,接下来请欣赏男声独唱:《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演唱:吴勇超(中区报社)

女:正是全体中区电视人辛勤忘我的工作和执著不悔的热爱,才成就了如今电视事业与电视产业并进的发展格局,筑就了中区电视台与中区电视人光荣与梦想的不朽丰碑。

男:我们是中区广电人,我们热爱这份光荣的事业,在每一位中区广电人心中,都有一首献给中区广电的美丽赞歌。请欣由济宁市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刘炳金、王明霞创作,原中区文化局副局长、济宁城区中老年艺术团团长周焕英编导的赏音乐舞蹈快板《中区广电工

作赞》 表演 :雷伟 包阳 张青 王馨婵 万颖 和颖

女:中区广电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区广电的辉煌是你我心中最骄傲的荣光。

男:下面继续有请我的同事们登台,为我们分享他们心中的《记者节感言》 ,掌声欢迎 房好泉(制作部) 樊云(广告中心) 李阳(网站)!

女:相亲相爱,我们永远是朋友;相亲相爱,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男:相亲相爱,你我共同携手,我们新闻事业的 道路会更宽广。接下来请欣赏小合唱:《相亲相爱》

女: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不可以

男:相信自己,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请欣赏歌曲串烧:《让我们相信自己》演唱:孙少甫

许多

程磊(歌手大赛获奖歌手)

直接上场 歌舞《bad boy》及 现代舞 表演:李亚辉(歌手大赛获奖歌手)

女:感谢李亚辉带来的活力四射、动感十足的舞蹈,接下来请各位欣赏专门为此次记者联欢会创作的小品《爱心征服》,通过这一小品,全面折射了做记者的酸甜苦辣。 由我是著名话剧表

演艺术家许可导演,我台技术部靳士凯 社会报道部刘慧表演,掌声有请

男:中区电视台推行“品牌战略”,着重打造频道栏目和品牌活动,“创新兴台”使荧屏活力迸发,魅力四射。

女:一套节目“最好看的电视剧频道”,二套节目“济宁家庭影院第一频道”。两套节目品牌经过近年来的精心打造,成为城区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具魅力的品牌栏目。

男:事业的辉煌,得益于全体同仁的全力拼搏,而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我们身后有一个坚强的后盾,那就是长期以来,为我们默默奉献、操持家务的家人,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里,让我们由衷的向您道一声辛苦了,谢谢您的辛勤付出,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美丽的鲜花表示我们内心深深的感激之情,有请各位同事和他们的家人上场!

采访员工(邵明星 窦辉 秦宪昌 吴明廷 )妻子 向妻子献花

男:现在,请允许我用一首歌表达此刻的心声,《妻子你好辛苦》

女:洗尽历史的铅华,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记者这份职业的崇高与神圣。

男:抒发心中的豪情,我们放飞歌声,忘情舞蹈,为属于我们的节日喝彩。

女:请欣赏黑管独奏:《快乐的记者节》 演奏:黄宁(歌手大赛获奖歌手)

男: 2009年,我们迎来了共和国60岁的生日,我们是亲历者,记录者,也是见证者

女:在今天这样一个难忘的日子里,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我们的祖国,祝愿她更加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请欣赏由安平、郭玉带来的歌曲《祝福祖国》

结束语:

男:又是一个记者节,新闻工作者激浊扬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

女:又是一个记者节,新闻工作者以一颗平常心,写就数载新闻路,履行着神圣的职责;

男:又是一个记者节,我们拔动琴弦释放美妙的音乐,再次祝福记者节日快乐!

女:联欢到此结束

男:朋友们

女:我们明年记者节再见!

合:再见!

第20篇:记者节新闻稿

我为记者“狂”

11月8日是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记者节是我国三大行业性节日之一。

为了庆祝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领小学生对新闻工作的认识,我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我做小记者!

学校请来了巩义市电视台记者张艳清做嘉宾走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采访,述说他们做新闻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酸甜苦辣,了解“无冕之王”的自豪和责任! 姜晓红副校长也来参加我们的班会啦!姜校长为大家带来诗朗诵《记者 记着》,清亮的声音读出了画面感,让同学们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把不约而同地把掌声送给了张艳清记者姐姐! 你看,小记者挨个登场啦!

张淼艺:记者姐姐,请问你采访过程中跑得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李悟:姐姐您好!你采访过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陈星羽:你好姐姐,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采访是什么? 李卓霖:请问姐姐,你经历过的一次最刺激的采访是什么事情?

冯美辰:姐姐好!你最受感动的采访是什么事情?

时间在张艳清记者娓娓动听的讲述中静静地流淌,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新闻记录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在危险和困难面前要坚守职业道德;懂得了作为一名记者对事件要有自己的观察和观点;记住了作为一名记者采访前要有策划和随记应变的能力;清楚了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善于观察的眼睛,扎实的写作能力;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

班会结束了,我们的同学还一直追着记者问个不停,你俩一定会学有所成!

诗一首,致敬所有的新闻工作者!

记者节感言
《记者节感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