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演讲稿

立德修身演讲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27 08:38:21 来源: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师修身立德演讲稿

修身立德做表率,我为教育添光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让我拥有光荣的称号》。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肩负着这个崇高的使命,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着这个光荣的称号。教师——用笔耕耘,用语言传播,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最崇高的劳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师传播着人类的文明,承载着历史的更替,撑起的是中华民族的擎天大厦,孩子们在教师手里牙牙学语,蹒跚起步,洁白的心灵被教师打上深深的烙印,青春的热血因教师而沸腾,生命的凯歌因教师而奏响。在这里,请允许我向每一位教师致敬! 初为人师时,我也曾有过迷惑,感觉教师只是生活的配角。在豪华气派、出手阔绰的群体里,是寻不到教师的足迹的,教师被遗忘在角落里。这时偶得雨果的一句话:“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业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顿时心生羞愧。我永远忘不了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烛照深山的李桂林夫妇,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于是,重拾自己最初的梦想,寻一处纯净的地方安放自己纯净的心灵,释放青春的梦想,践行人生的价值,纵然两袖清风,纵然一身粉尘,纵然清贫如水,纵然浮华散尽。。。。。选择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从事这份事业,我 矢志不渝。

师。”爱是师生沟通的最好桥梁,教师通过爱来传播知识,会让知识都充满爱,而学生这时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再是数字化的枯燥的被动化的教育,而是充满着人性与关怀,充满着无私与奉献,充满着灵性与活性的爱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爱不但扮演着师生互动的积极角色,同时也沐浴和净化着师生双方的心灵。爱能把枯燥化为有趣,能把死闷化为活泼,能把被动化为主动;爱也能把恶转为善,把顽劣变为听服,把后进变为优等,靠在一颗满载爱的心灵旁,如沐春风。我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爱的心灵并不少,我们没有的只是平均分配爱的能力,同等对待对事业的爱与对学生的爱的能力。不同的学生拥有着我们重量不同的爱,我们往往对升学率的关注要远大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只是我们不愿承认,我们会说:“十个手指都各有长短”“教育机制是造成的”,这到底是原因,还是借口?在这里我想说,爱应是无差别的,教育应是无功利的,如果校园放飞的是希望,那么守巢的就应该是爱愿。

我无法用学者那深邃的语言阐述教师的价值,也无法用诗人优美的诗句讴歌教师的使命,但是我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开拓、创造、耕耘、收获。最后我借用一首诗来结束我的演讲:

我,是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够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生命,在烛火的跳动中闪光,在烛泪的鲜红里奔腾。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2:修身立德 完善自我

修身立德 完善自我 中央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确保活动纵深推进,取得实效。 一些重要会议也多次强调,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深学、细照、笃行,切实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是根本,管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只有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打造“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挡住“四风”的滋扰侵蚀,在金钱、美色、利益等诱惑面前“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何为修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通俗地讲,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孔子提倡“修己”,认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既讲“修身”,又讲“养心”。荀子提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礼记》更是提出了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怎样修身?古人注重“修德”,“吾日三省吾身”。《论语》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新语》认为:“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 慎独,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时刻提醒自己,严把思想关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忍得住欲望,受得住诱惑

自律,就是能率真的面对自我,素心为人,侠义交友;就是能品行如修竹傲立,操履严明、守正不阿;就是能做到才华应韫、德居人前,利在人后;就是能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心不动、眼不迷、嘴不馋、手不伸。因为自律,拥有自尊,因为自律拥有自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不仅要从严要求,完成好“修德”、“省身”这些最基本的动作,更要从“严”字出发、以“严”字当头,加强理论修养,把“严”字当作修身正己的价值观,增强规避违规违纪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政治修养,坚定立场、坚定信念;加强纪律修养,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作风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修身之途,漫漫长路,我们一生都可能走在修身的旅途中,修身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修身,从现在做起。篇3:立德修身成才 演讲稿 立德修身成才 征文

“知者无畏”——谈教育者的勇气 杭州英特外语支部 龚姚东 10年前,我刚成为一名新教师,经常为班里某位特别爱调皮捣蛋的学生感到焦虑,有一天,当他又一次在自习课上与同桌打闹的时候,我异常生气,一把拎起他的耳朵,用这样的方式请他到我办公室做了一次谈话。旁边的一位资深教师后来悄悄对我说:你胆子好大啊!家长要较真起来,这就是体罚啦!如今深刻反省自己踏上教师岗位后的经历,有些举止确实可以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我曾经无知地以为,凭借过硬的专业,就可以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也曾经无知地以为,今天课堂上那些落后的孩子,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我甚至还无知的以为,教师是一个安稳平和,碌碌一生的行业,缺乏挑战,我们也不需具备太多勇气。

在讲台前摸爬滚打了10年,当我今天再次接手一个全新的班级,用眼神逐一打量每一个孩子,偶尔也会发现那些眼神中流露出的怀疑、叛逆、惴惴不安。而我的心里早已没有了焦虑,甚至将这类他人眼中“不够乖”的孩子视为更值得教师挖掘的宝藏。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更好地明白了应当如何通过教育和教养,引导他们拥有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可以说,我对教育这个行业已经不再那么“无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教育的“知者”,正确地认知自己的职业身份,正确地认知自己的社会使命,正确地认知现代教育的未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有勇气的教育者,坦然面对自己的职业倦怠,直面社会的教育顽疾,把守心中的教育理想,实现和教育对象共同的精神成长。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教育的“知者”呢?我想首先必须明确对教师这个职业身份的认同。也许所有教育工作者都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到底是一份怎样的职业?教师是蜡烛吗?还是春蚕?我想,教育不应该是照亮别人的同时必须牺牲自己;那么教师是梯子吗?还是向导?我想教育也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提供服务的工具。有一类老师,他像一名“陶匠”,他希望雕塑自己的学生,要求学生多于支持学生,约束多于观察,但他有坚持纪律的勇气,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就是成才于这样的教育环境;而有的老师选择做一名“园丁”,他较少干涉学生的成长,相信学生自己会守纪律,不太需要强制和权威。园丁模式下走出了另一位音乐天才莫扎特。“陶匠”和“园丁”所代表的这两种传统的教育风格,其实很少以单一的模式出现。大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混合模式,只不过倾向某一边。两种风格都隐藏着危险,“陶匠”风格可能退化为威权式的教育,陶制品的面孔千篇1律,失去生机和活力;而“园丁”风格则可能变质为不管不教,从而导致丛生的野草,从而荒废一片花园。而我所认同的教师应当清楚地认知如何在“陶匠”和“园丁”之间追求合理的分寸。作为一名园丁,需要拥有坚持“纪律”的勇气;作为一名陶匠,需要在揉捏的过程中重视材料的自然属性,因势利导,让每一块材料都发挥出艺术品的光彩。懂得追求合理分寸的教师,就如同一名水手,当船身偏左,水手的身体则需要偏右,以维持教育航线的平衡。

其次,要成为一名懂教育的“知者”,我们必须具备专业底气和职业理性。由于有限的物质待遇,教师一度成为就业市场的冷门选择,从而导致一些专业基本功比较弱的青年人进入教师的队伍。专业不强,又如何期待青出于蓝胜于蓝?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更多的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秀年轻人进入了教师队伍,然而这批青年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个体赏识教育模式中成长,过强的自尊或者自卑往往导致他们在和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或者过分享受话语强势,或者学会利用社会关系,成为媚俗的一分子。职业理性的缺位后果将直接导致教育者德性的缺失。如此,我们还能妄谈自己是懂教育的“知者”吗? 再次,要成为一名懂教育的“知者”,我们要有破冰的勇气。在不少教师的闲聊中,都会流露出对于课程改革的厌烦之情。我们对于新的事物,心存恐惧,因而难以接受。而美国的课程改革3-5年必有一次,大众的认可与教师的积极合作成为美国教育在全球一枝独秀的原因。创新与勇气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不仅要在创新教育中大展拳脚,更要在教育创新中锤炼勇气。一个优秀的“知者”型教师的特点之一是在实践基础上刻苦地学习与积极地反思,最终实现充满个性的创新。

最后,要成为一名懂教育的“知者”,我们除了知专业和知文化,还要相信教育的未来。不觉得有未来的人,就不会努力,也不再追求理想。在现实中,这样的人不仅存在于我们的青少年群体中,甚至也存在于许多教育工作者身上。试想如果教师本身就对未来失去信心,我们又如何以教育去应对青少年的“远景沦丧”这一全球化问题呢?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虽然教育更为普及,但是却产生了更多缺乏“教养”的孩子。社会有一种观点,认为今日的儿童与青少年不再需要大人的养护和栽培,无论怎样,他们自己都会“成长”。教育他们的,是暴民观点丛生的网络世界,是极具文化侵略性的电视节目、是消费社会的物质诱惑。教育的未来在哪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反省我们自身的职责。 我以为,学校的围墙之内,教师首要解惑——解决学科知识问题,更要授业——教导孩子如何为走入社会做准备,从而实现“传道”——社会的大道,人类的大道,世界文明的大道。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是我见过的对于“教育”最独特的诠释。他至少想要表明健康的身心、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至少与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样重要。爱因斯坦还提出“学校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也许他的观点有失偏颇,然而我认为,懂教育的“知者”有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成功的“学习者”——包括知识、技能、策略和态度,同时,懂教育的“知者”更有能力将其培养成为成功的“人”——包括文化、视野、思维和创新。但愿这样的教育能够成为今日中国学校的未来。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如同火炬接力一样,教育也是一个用生命引燃生命,共同幸福的过程。“知者”是一名智者,无论专业多强,他总是意识到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无知;“知者”还是一名仁者,无论社会怎样功利,他有内心的仁爱所以对于教育更愿意显示宽容。不愿接触孩子内心的教师很难教出懂得感恩的学生,不苟言笑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幽默感的学生,不能认识职业意义的教师很难教出对社会充满期待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生活不幸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而同样,没有勇气去认知外在的世界,接受教育教学前沿挑战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勇于探索和具备创新意识的未来一代。让我们做一名懂教育的“知者”,专业出色并且内心强大,无畏于前途的清贫和风雨,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创先争优,勇往直前。篇4:教师立德树人——演讲稿

爱心立德 奉献树人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心立德 奉献树人》 2001年,我从学校走进学校,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学生涯,这三尺讲台和我接下了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12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下,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生活因教师这一阳光下最美丽的职业而精彩。

《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树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它夯实了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爱心。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踏上三尺教台,我正为实现这一切而努力着,我们带着一颗为学生的爱心走上讲台,学生犯错误了,老师与之谈心,有难处了,老师帮助解决,我们不断地向学生“提醒幸福”,而学生也不断地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有了一颗爱心,才会有一张笑脸。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给学生一张笑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 的真理,给学生一张微笑的脸,会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知道怎样去笑看世界,笑对人生。微笑着,欣赏学生做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帮手,助其自信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弥勒,育其责任感!笑脸下才有欣赏,才有鼓励,才有宽容,才有爱。

因为有了爱,地更阔,天更蓝;因为有了爱,花更艳,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爱,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的教师精神,铸成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核心—奉献。

在讲台上,我们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书和指南针,我们能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在每次的“教师节”的时候,我都会收到一些学生送来的贺卡,里面写着“老师好”就这么小小一句问候,或者学生的一个微笑,我就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物质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是两袖清风,囊中羞涩。虽说我们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个个美妙的心弦,就能

带给他们无限欢乐!

我们是教师,就要奉献,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了学生能共同进步,促膝谈心;为了学生能受到教育;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无悔我的选择。“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我深信,终有一天,我会“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光斑斓里放歌”。 我们的奉献应该是赤诚的奉献、无私的奉献、崇高的奉献。 我们的奉献像火把,是无怨无悔的燃烧,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我们的奉献像一泓清泉,是长年的流淌,是不计名利的付出。

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我依然坚守在这儿,守着我们的乐士,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日子就这样过着,平凡却不平淡。一切都好像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我日益衰老的容颜,与之沉淀的,是我依旧年轻不变的情怀!

爱心立德,奉献树人,将使我们教师拥有充实的人生,我相信,当我们离开这三尺讲台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天

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爱心立德 奉献树人

第四中学教师:宋美 2013年4月9日篇5:遵章守纪修身立德演讲稿

遵章守纪,修身立德

当你看到一个个进取自信的校友,你是否胸膛也满怀豪情?当你走在风纪优美的校园,你是否心境也豁然澄明?当你与好友共论美好未来,你是否很期待前途的一片光明?遵章守纪,修身立德,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提高自我,改变自我,升华自我的契机! 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有道德的学生,不仅不会违反,而且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作为一名学子,努力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遵章守纪,修身立德是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们盼望校园拥有良好的学风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遵章守纪则是其之根本;我们想要提倡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遵章守纪是其指引;我们要追求和谐的校园生活,让更多的同学感受的家的温暖,遵章守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奋进的校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我们需要每个同学的遵章守纪来换取良好的成长条件。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挥霍。只有遵章守纪,才会把每个人的付出凝聚成所向披靡的力量!人生之旅荆棘丛生,但我们将持之以恒、勇往无前;茫茫学海波涛汹涌,但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知识的滋养。不要让好奇的尝试去扰乱我们前进的脚步。章程与纪律是对我们的限制,但同样是前人用鲜血与精神为我们总结出的光明之路。只有遵章守纪才能让我们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让我们抛弃迷茫,把握航向;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懈摇桨!

遵章守纪是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修身立德则是人格的提升。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偏激、自私??如果

“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空,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遵章守纪,修身立德让我们找到青春的涵义!当我们回首过往,人生的旅程弥漫的不会是叹息!我不去说以后,不去说永远,但是现在,我拥有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的觉悟!不要再迷惘,不要再逃避。

推荐第2篇:立德修身成才 演讲稿

立德修身成才 征文

“知者无畏”——谈教育者的勇气

杭州英特外语支部龚姚东

10年前,我刚成为一名新教师,经常为班里某位特别爱调皮捣蛋的学生感到焦虑,有一天,当他又一次在自习课上与同桌打闹的时候,我异常生气,一把拎起他的耳朵,用这样的方式请他到我办公室做了一次谈话。旁边的一位资深教师后来悄悄对我说:你胆子好大啊!家长要较真起来,这就是体罚啦!如今深刻反省自己踏上教师岗位后的经历,有些举止确实可以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我曾经无知地以为,凭借过硬的专业,就可以成为一名好教师;我也曾经无知地以为,今天课堂上那些落后的孩子,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我甚至还无知的以为,教师是一个安稳平和,碌碌一生的行业,缺乏挑战,我们也不需具备太多勇气。

在讲台前摸爬滚打了10年,当我今天再次接手一个全新的班级,用眼神逐一打量每一个孩子,偶尔也会发现那些眼神中流露出的怀疑、叛逆、惴惴不安。而我的心里早已没有了焦虑,甚至将这类他人眼中“不够乖”的孩子视为更值得教师挖掘的宝藏。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更好地明白了应当如何通过教育和教养,引导他们拥有学习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可以说,我对教育这个行业已经不再那么“无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教育的“知者”,正确地认知自己的职业身份,正确地认知自己的社会使命,正确地认知现代教育的未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有勇气的教育者,坦然面对自己的职业倦怠,直面社会的教育顽疾,把守心中的教育理想,实现和教育对象共同的精神成长。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教育的“知者”呢?我想首先必须明确对教师这个职业身份的认同。也许所有教育工作者都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到底是一份怎样的职业?教师是蜡烛吗?还是春蚕?我想,教育不应该是照亮别人的同时必须牺牲自己;那么教师是梯子吗?还是向导?我想教育也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提供服务的工具。有一类老师,他像一名“陶匠”,他希望雕塑自己的学生,要求学生多于支持学生,约束多于观察,但他有坚持纪律的勇气,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就是成才于这样的教育环境;而有的老师选择做一名“园丁”,他较少干涉学生的成长,相信学生自己会守纪律,不太需要强制和权威。园丁模式下走出了另一位音乐天才莫扎特。“陶匠”和“园丁”所代表的这两种传统的教育风格,其实很少以单一的模式出现。大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混合模式,只不过倾向某一边。两种风格都隐藏着危险,“陶匠”风格可能退化为威权式的教育,陶制品的面孔千篇1律,失去生机和活力;而“园丁”风格则可能变质为不管不教,从而导致丛生的野草,从而荒废一片花园。而我所认同的教师应当清楚地认知如何在“陶匠”和“园丁”之间追求合理的分寸。作为一名园丁,需要拥有坚持“纪律”的勇气;作为一名陶匠,需要在揉捏的过程中重视材料的自然属性,因势利导,让每一块材料都发挥出艺术品的光彩。懂得追求合理分寸的教师,就如同一名水手,当船身偏左,水手的身体则需要偏右,以维持教育航线的平衡。

其次,要成为一名懂教育的“知者”,我们必须具备专业底气和职业理性。由于有限的物质待遇,教师一度成为就业市场的冷门选择,从而导致一些专业基本功比较弱的青年人进入教师的队伍。专业不强,又如何期待青出于蓝胜于蓝?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更多的专业基本功扎实的优秀年轻人进入了教师队伍,然而这批青年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个体赏识教育模式中成长,过强的自尊或者自卑往往导致他们在和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时候或者过分享受话语强势,或者学会利用社会关系,成为媚俗的一分子。职业理性的缺位后果将直接导致教育者德性的缺失。如此,我们还能妄谈自己是懂教育的“知者”吗?

再次,要成为一名懂教育的“知者”,我们要有破冰的勇气。在不少教师的闲聊中,都会流露出对于课程改革的厌烦之情。我们对于新的事物,心存恐惧,因而难以接受。而美国的课程改革3-5年必有一次,大众的认可与教师的积极合作成为美国教育在全球一枝独秀的原因。创新与勇气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不仅要在创新教育中大展拳脚,更要在教育创新中锤炼勇气。一个优秀的“知者”型教师的特点之一是在实践基础上刻苦地学习与积极地反思,最终实现充满个性的创新。

最后,要成为一名懂教育的“知者”,我们除了知专业和知文化,还要相信教育的未来。不觉得有未来的人,就不会努力,也不再追求理想。在现实中,这样的人不仅存在于我们的青少年群体中,甚至也存在于许多教育工作者身上。试想如果教师本身就对未来失去信心,我们又如何以教育去应对青少年的“远景沦丧”这一全球化问题呢?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虽然教育更为普及,但是却产生了更多缺乏“教养”的孩子。社会有一种观点,认为今日的儿童与青少年不再需要大人的养护和栽培,无论怎样,他们自己都会“成长”。教育他们的,是暴民观点丛生的网络世界,是极具文化侵略性的电视节目、是消费社会的物质诱惑。教育的未来在哪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反省我们自身的职责。 我以为,学校的围墙之内,教师首要解惑——解决学科知识问题,更要授业——教导孩子如何为走入社会做准备,从而实现“传道”——社会的大道,人类的大道,世界文明的大道。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是我见过的对于“教育”最独特的诠释。他至少想要表明健康的身心、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至少与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样重要。爱因斯坦还提出“学校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也许他的观点有失偏颇,然而我认为,懂教育的“知者”有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成功的“学习者”——包括知识、技能、策略和态度,同时,懂教育的“知者”更有能力将其培养成为成功的“人”——包括文化、视野、思维和创新。但愿这样的教育能够成为今日中国学校的未来。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如同火炬接力一样,教育也是一个用生命引燃生命,共同幸福的过程。“知者”是一名智者,无论专业多强,他总是意识到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无知;“知者”还是一名仁者,无论社会怎样功利,他有内心的仁爱所以对于教育更愿意显示宽容。不愿接触孩子内心的教师很难教出懂得感恩的学生,不苟言笑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幽默感的学生,不能认识职业意义的教师很难教出对社会充满期待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生活不幸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而同样,没有勇气去认知外在的世界,接受教育教学前沿挑战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勇于探索和具备创新意识的未来一代。让我们做一名懂教育的“知者”,专业出色并且内心强大,无畏于前途的清贫和风雨,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创先争优,勇往直前。

推荐第3篇:遵章守纪修身立德演讲稿

遵章守纪,修身立德

当你看到一个个进取自信的校友,你是否胸膛也满怀豪情?当你走在风纪优美的校园,你是否心境也豁然澄明?当你与好友共论美好未来,你是否很期待前途的一片光明?遵章守纪,修身立德,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提高自我,改变自我,升华自我的契机!

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有道德的学生,不仅不会违反,而且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作为一名学子,努力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遵章守纪,修身立德是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们盼望校园拥有良好的学风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遵章守纪则是其之根本;我们想要提倡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遵章守纪是其指引;我们要追求和谐的校园生活,让更多的同学感受的家的温暖,遵章守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奋进的校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我们需要每个同学的遵章守纪来换取良好的成长条件。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挥霍。只有遵章守纪,才会把每个人的付出凝聚成所向披靡的力量!人生之旅荆棘丛生,但我们将持之以恒、勇往无前;茫茫学海波涛汹涌,但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

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知识的滋养。不要让好奇的尝试去扰乱我们前进的脚步。章程与纪律是对我们的限制,但同样是前人用鲜血与精神为我们总结出的光明之路。只有遵章守纪才能让我们把握生活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让我们抛弃迷茫,把握航向;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懈摇桨!

遵章守纪是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修身立德则是人格的提升。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偏激、自私„„如果我们不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修身立德就是我们素质的体现。拥有道德,就是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子其意者修志以警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修身立德,建立健康的人生理念、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就会胸怀开阔、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整日处在与别人的争斗之中,怎能在学业上取得突破?修身立德,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导向的明灯!不要让无谓的烦恼扰乱我们的心。我们的时间与生命是用来追求,不是用来悔恨!

“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空,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让年轻的梦没有终点”!遵章守纪,修身立德让我们找到青春的涵义!当我们回首过往,人生的旅程弥漫的不会是叹息!我不去说以后,不去说永远,但是现在,我拥有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的觉悟!不要再迷惘,不要再逃避。携手,为了美好的校园,为了我们的前程„„

推荐第4篇:修身立德

修身立德

中华民族在创造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传统道德文化价值理念在当今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充满时代意义的道德价值。修身立德的价值理念是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精粹,对正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年学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使他们懂得“学好职业技能前要先学会做人”的哲理,励志青春、厚德报国,焕发青春的绚丽光彩。

常言说“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修身是古往今来人们立身成才、建功立业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办法。修身可立德明志、可博学多思、可建功成业。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百家争鸣,道德为大,“百行德为首”。唐朝魏征有言:“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唐朝吴兢也认为:“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凡此种种,都是强调立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德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石,人要立身处世,靠的就是自己的操守和德行。人无德犹如建筑无基,不会行远,不会成事。欲做事,必先做人;欲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立德修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

同学们你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 播下一种心态, 收获一种思想; 播下一种思想, 收获一种行动; 播下一种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要加强理想信念、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5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他殷切希望广大青年:以英雄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时代变化与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新要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革命先驱李大钊提出:“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他们的期望必然成为激发青年一代在共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努力学习、奋发成才,成长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生的一代新人。

推荐第5篇:修身立德,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并怎样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呢?

修身立德

什么为修身?修身就是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修身是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圣人先哲,无不倡导为人应修身立德。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孔丘有云:“君子忧道不忧贫”;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但是当下我们学生有太多的不足,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未能在我们学生的身上体现,许多好的品质未能形成。并表现出急功近利、不注重个人修养、缺乏内涵、公德意识较差等很多问题!因此,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关键阶段的学生有必要进行传统教育、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我素质、做到修身立德!

对于怎样做到修身立德,有很多的途径,其中最好的渠道就是读一些好书,以书为镜。

哲学可以使人明智,历史可以增加良知。读好书,就如同与圣人交谈,可以做到“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志”的效果,陶冶我们的情操!

志存高远

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提升并超越自己,做到“君子甚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忽隐,莫显乎微,故君子甚其独也”,在修身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自己的志向,近一步做到志存高远!

志存高远就是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一个人若是没有志向、没有志愿,也绝不可能做成一件事!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只有很模糊的定位,而没有确定的,高远的,可以全力以赴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将来,为自己规划一个远大的理想!

自古至今,明人志士都有自己的指向: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遇挫愈奋,再接再厉”;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此可见,志向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有一个长远的志向,做到志存高远!

那么,怎么做到志存高远呢?首先,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个日常的详细计划。其次,有一个远大的对未来的憧憬。这样,使自己有规律可循,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就不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不会迷茫。就会明白自己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有它的价值,都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知识爆炸的当今,学历高的到处都是,并不仅仅局限于你的才学是否高八斗而在于你的全面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个人的修养,树立远大的志向。

“有志不再年少!”我们应从小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我们的内在本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新一代的二十一世纪的领导者,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点儿力量!

让我们真正做到“修身立德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廉洁修身,诚信于行。

你我廉洁则班级廉洁,青年廉洁则国家廉洁。

廉洁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社会的良好风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廉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少年所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之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八荣八耻”之中提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就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廉洁自律,廉洁修身,搞好廉洁文化建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每一个国家的兴衰都与国家统治者的勤俭和腐朽相关,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杜绝奢侈浪费,树立一个文明、廉洁、节约、高效的优秀共青团员形象。

历史的天空中我们追寻廉洁的痕迹,切切实实的的养成廉洁的优良品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作风。

值此廉洁文化建设之际,为使廉洁这一优良美德深入班级,深入学生的生活,贯彻建设班级廉洁自律、廉洁修身、廉洁文化的理念,打造班级优良作风,发扬传统美德,经过班委及团支部一致通过特此召开“我谈廉洁”主题班会。努力形成良好的风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次廉洁文化周之际,切实做好廉洁文化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刻了解到廉洁在身边,并用自己的切实行动为廉洁文化的校园之行作出模范带头作用。廉洁自律、廉洁修身,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廉洁文化的继承者,廉洁文化的传播者,廉洁文化的实践者,努力使班集体弘扬廉洁文化优良品德,使班集体成为廉洁文化先进班集体。

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是每个领导官员必须具备的品质。可是如今,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廉洁,玷污了廉洁,却似乎非常喜欢廉洁的反义词—腐败。与腐败比起来,廉洁显得那麽渺小,苍白无力。就像一个瘦骨如柴的孩子与一个彪形大汉的对峙。

为使廉洁这一优良美德深入班级,深入学生的生活,贯彻建设班级廉洁自律、廉洁修身、廉洁文化的理念,打造班级优良作风,发扬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风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次廉洁文化周之际,切实做好廉洁文化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学生深刻了解到廉洁在身边,并用自己的切实行动为廉洁文化的校园之行作出模范带头作用。

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求学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廉洁自律、廉洁修身,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努力使自己成为廉洁文化的继承者,廉洁文化的传播者,廉洁文化的实践者,努力使班集体弘扬廉洁文化优良品德,使班集体成为廉洁文化先进班集体。

结语:

我们通过典型示范、榜样引路,对学生们进行信念教育;以诚信、正直、节俭、负责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道德教育;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教育;重点培养遵纪守法意识的法制意识教育。活动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不额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把廉洁教育要求自然渗透于学校德育之中;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在学科学习中有意识地挖掘、渗透廉洁教育。

通过“我谈廉洁”主题班会活动,创造班级内部廉洁、清明、和谐、守法的氛围。全班同学通过日常耳濡目染,不断树立党员、干部、学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从而建立“廉洁修身、诚信于行”的良好风尚。

推荐第6篇:遵章守纪修身立德演讲稿 2

校园

我们盼望校园拥有良好的学风以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遵章守纪则是其之根本;我们想要提倡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遵章守纪是其指引;我们要追求和谐的校园生活,让更多的同学感受的家的温暖,遵章守纪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奋进的校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我们需要每个同学的遵章守纪来换取良好的成长条件。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挥霍。只有遵章守纪,才会把每个人的付出凝聚成所向披靡的力量!人生之旅荆棘丛生,但我们将持之以恒、勇往无前;茫茫学海波涛汹涌,但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

遵章守纪是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修身立德则是人格的提升。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偏激、自私„„如果我们不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修身立德就是我们素质的体现。拥有道德,就是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子其意者修志以警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修身立德,建立健康的

推荐第7篇:立德修身主持稿

“修身立德,追求卓越,青春践行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即将开始,请大家将手机调为震动或者静音状态。

各班班长大家好!我是今晚道德讲堂主持人XXX。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为庆祝新中国65华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召开此次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分为六个流程:唱歌曲、诵经典、学楷模、谈感悟、吾自省、做善事。 首先,我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回答后,点击PPT,让大家读一遍,谈谈你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唱一首歌,回顾雷锋点点滴滴的事迹,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雷锋的爱党爱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请全体起立。(奏音乐),请大家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

诵读经典,共勉之。请同学们齐读道德经。静思1分钟。

学习楷模,以楷模自勉,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大家观看三个短片,谈谈你的体会并对自己进行自我反省。

希望各位能将本次讲堂的精神传达班级成员,立德修身,追求卓越,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有追求的人。

本次讲堂接近尾声了,做一份善事。请大家收拾好抽屉里的垃圾,把它带出教室,换教室一份清洁。

推荐第8篇:如何立德修身

如何立德修身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立德修生已经成为了衡量大学生的新标准。没有德而只有智的人,今后必定不能适应新时代。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能替代思想道德建设,未来社会所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育人要先育德,做人德为先。

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于国于民都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一个社会少了正品,却多了次品,那会怎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后世界的贫富差距是知识的差距,因此仅有德却少才,当然不行。但如果社会多了危险品,那社会将是更为危险。因此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我人格,显得十分重要。一个人能否成才,成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所需要的人,除了要保证有健康身体、丰富知识外,最关键的或者最根本的就要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就要修身立志、完善自我。

首先,我们要学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有道德的人,即使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会严于律己。有些人总是在别人面前,就像一个绅士一样。但在没有人的时候却完全成了个痞子。同学们,当老师不在时,你能否像老师在场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在没有人着见时,是否也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我们要成为高尚道德觉悟和较好思想品质的人,就要把高尚品德当成一种习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自己成为全面的人才。

其次,要知行合一,注意行动

“知”就是指人的道德意识,“行”就是行动。知行合一,就是做事要讲究踏踏实实、不虚夸;要敢说敢为,不言而无信;要始终如一,不朝三暮四,有志气,有抱负,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敢于付出。要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崇尚科学,摒弃迷信。我们要带头移风易俗,树立科学的祭祀观,强化文明祭奠的意识,坚决摒弃封建迷信的祭奠方式,不在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乱放鞭炮,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妨碍和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坚持以肃穆、环保、节约、安全的文明方式缅怀先人,坚持摆脱封建迷信的羁绊,自觉与封建迷信作斗争。

第四,立德修身,崇孝敬祖。我们要带头倡导尊老爱老、知恩明礼的传统美德,在追忆先人的同时学习他们的良好品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传承革命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做到知荣明耻,奋发图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建设家乡、共促和谐的赤热情怀。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以文明缅怀、倡树新风的实际行动,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推荐第9篇:修身立德 志存高远

修身立德 志存高远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并怎样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呢?

何为修身?修身就是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修身是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圣人先哲,无不倡导为人应修身立德。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孔丘有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孔明曾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但是当下我们学生有太多的不足,近几年来,校园内高中生谈恋爱、吸烟、口吐脏话谩骂老师是普遍现象。“不务正业”这顶帽子被戴在某些同学的头上。或许是交的朋友给自己带来了影响;或许是心中那颗带有邪念的种子发了芽;或许是出于青春叛逆期的我们为了向别人炫耀那点“能耐”。但是,我们是学生,来学校学习的学生!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应该通过学习知识来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是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未能在我们学生的身上体现,许多好的品质未能形成。并表现出急功近利、不注重个人修养、缺乏内涵、公德意识较差等很多问题!因此,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关键阶段的学生有必要进行传统教育、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我素质、做到修身立德!

对于怎样做到修身立德,有很多的途径,其中最好的渠道就是读一些好书,以书为镜。

哲学可以使人明智,历史可以增加良知。读好书,就如同与圣人交谈,可以做到“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志”的效果,陶冶我们的情操! 修身的目的在于自我完善,提升并超越自己,做到“君子甚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忽隐,莫显乎微,故君子甚其独也”,在修身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自己的志向,近一步做到志存高远!

志存高远就是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一个人若是没有志向、没有志愿,也绝不可能做成一件事!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只有很模糊的定位,而没有确定的,高远的,可以全力以赴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将来,为自己规划一个远大的理想!

自古至今,明人志士都有自己的指向: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孙中山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遇挫愈奋,再接再厉”;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由此可见,志向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有一个长远的志向,做到志存高远!

那么,怎么做到志存高远呢?首先,应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个日常的详细计划。其次,有一个远大的对未来的憧憬。这样,使自己有规律可循,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就不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不会迷茫。就会明白自己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有它的价值,都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知识爆炸的当今,学历高的到处都是,并不仅仅局限于你的才学是否高八斗而在于你的全面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个人的修养,树立远大的志向。

“有志不再年少!”我们应从小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我们的内在本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新一代的二十一世纪的领导者,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一点儿力量! 我个人认为,“修身立德”是“志存高远”的一个前提。有多少人在找工作时面试因为修养良好而被录用,又有多少人在找工作面试时因某一低素质的举动与好工作失之交臂,这就是差距。而造成差距的是我们自己。公司不需要有才华但影响公司形象的员工,社会不需要,国家不需要。我们把目光放的长远点,在将来的社会上为自己留下一席之地,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提高个人的素质是一个累加的过程,珍惜今天的时间,把握住明天的机会,别让遗憾的阴影留在昨天里!

让我们真正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

推荐第10篇:立德,修身,诚信

立德,修身,诚信

自古以来,中国古训中常记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君子忧道不忧贫”等俗语。无不强调着立德、修身、诚信三者的重要性。当代年轻人,家之希望,国之栋梁。如果没有立德树人的品质,没有修身齐家的担当,不以诚信为本,何来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立德树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这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从立德树人开始。

古时,吴王夫差,继父位后,荒淫无度,贪图安逸,被勾践灭掉,而后自缢;夏禹在位,诸侯拥戴,各地贡献铜材,终铸九鼎以物万象。同时君王,为何却有不一样的人生?吴王无德被灭国,夏禹有德受拥戴。这足以表明德之重,无以量。

人的一生,谁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终点,走好第一步-立德,才能走好接下来每一步。

静心修身——人生的必修课

成功是一座大山,在不断攀爬的过程中,必须通过静心修身才能到达山顶。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备受人们传颂的诸葛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没时间管教儿子,特写下《诫子书》以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同时也警示后入修身的重要性。

“君子修其身于暗示屋漏之地,而声流于四方万里之外。”欧阳玄在简陋的房子里修身养性,名声却依旧能流传四方。环境的恶劣并不能影响自身品格的塑造。生活在纷扰杂乱的世界,唯有保持内心的纯净,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上好人生的必修课。

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为人之本也。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古有商秧变法,立木取信,使新法得以顺利实施;季布以真诚守信称于世,故时有人谚云“得黄金白斤,不如季布一诺”。今有吴玉兰,拾荒卖废品,只为还清去世丈夫和儿子留下的5万元欠款;谢延信,一诺千金,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照顾体弱多病的岳母。

诚信是金,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点燃熄灭的灯;诚信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拥有诚信,方得始终。

让我们用立德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将修身做为人生的必修课,始终不忘诚信的基本准则。用立德、修身、诚信为三支画笔,在人生的画布上,画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第11篇:遵纪守法 修身立德

“遵纪守法、修身立德”争做好公民

关于“法纪”,瞿秋白曾经在《饿乡纪程》中这样描述道:中国人对于法纪,“政府”的抵抗力,好一似生物学里所谓“抗毒素”,是中国人天性中的特质。

关于“修身立德”,古人云:“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能修身、齐家,就不能治国、平天下。做官必须先学会做人,为官必须先修身,身正才能官正。要修身首先就要学习,为什么同样生活在一个社会里,有的人品德高尚,有的人贪污腐化,这就是自我修身的差异,个人素质的差异和学习教育的差异。

如今,“遵纪守法、修身立德”已经成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我看来,遵纪守法、修身立德、争做好公民,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遵纪守法、修身立德,它不仅关系公民自身修养的培养,还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

从一个公民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习惯如何。一个合格的公民势必是遵纪守法的,一个良好的公民势必很看重修身立德的,一个好公民的综合素质势必是很好的。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的。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八荣八耻”的提出,给我们争做良好公民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为我们划出了一个评判是非的标准,这一标准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为塑造具有崇高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让我们一起听从党的领导,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修身立德,争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第12篇:遵章守纪 修身立德

遵章守纪修身立德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们的道德观念却在不断受到冲击,个人修养日渐薄弱,以致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在繁华的街道上,经常会发生一幕幕无法挽回的悲剧,交通事故夺走了许多人的健康,甚至生命。食品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也令我们感到无奈和恐慌。就像“三聚氰胺”事件,使我们对国产奶粉不禁“望而生畏”。企业生产中肆意排放的污染物更是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比如,2009年盐城发生的特大水污染事件就使许多盐城市民无法获得必须的生活用水。

这一系列事件无不触动着我们的心弦,我们不仅要思考它们为什么会发生。我想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现在飞速发展的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扭曲了我国公民的价值观,使他们不再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不再为他人着想,而只是致力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不惜为此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面对这样一种日益严峻的状况,加强人民的道德修养,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变得格外重要。总的来说,就是我们要让每一个公民遵章守纪、修身立德。

遵章守纪,就是要我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做一个懂法、知法、用法和守法的合格公民。遵章守纪,就是尊重自我,就是尊重他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当自觉承担的责任。当我们每个人都能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靠近了一大步,我们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首先,作为法治社会中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看红绿灯,也就是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其次,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我们要遵守学校的纪律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被动的接受所有约束。我们可以通过协商、共同约定等方式参与规则制定和制度建设,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更有效地养成遵章守纪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每个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应加强对纪律的学习,要对各项规章制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最终把遵章守纪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最后,当我们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后仍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有我们必须要遵守的纪律。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规章制度,才是成就事业的开始,才能顺利达到成功的彼岸。没有纪律就没有顽强的战斗力,作风焕散,自由散漫是不可

能获得成功的。

然而,遵章守纪只是低层次的要求。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需要修身立德。我想修身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外在的身,也就是加强体育锻炼,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二是修内在的身,也就是加强人格修养,不断提高道德情操。修身,应该更重视修内在的身,也就是注重立德这一层面。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特别强调人格和道德修养。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几千年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告诫自己的后代要修身立德,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修身立德在当代社会却出现了断层,不免让我们感到担忧,同时,也促使我们重新开始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修身立德,就要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品德决定生命的优劣。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如果我们通过正当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利益,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我们损害了别的利益人,就是不道德的,应该受到反对和制裁。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当其利益和需求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他往往能够先人后己,甚至能够舍己为人。

修身立德,就要坚定树立崇高的理想。理想决定目标的高低,是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是工作、学习、生活的根本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古人也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为自己设定一个奋斗的目标。

修身立德,就要艰苦磨练刚强的意志。意志决定人生的成败。马克思的女儿劳拉曾经问他:“您认为人最好的品德是什么?”马克思回答:“刚强!”的确,马克思就是一位无比刚强的革命导师。他的人生饱尝艰辛和打击,但他却为了探求真理,历经四十年创作出不朽巨著《资本论》。我们今天做任何事情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而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取决于我们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以及我们有怎样的意志,是怯懦犹豫、妥协退让,还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遵章守纪是修身立德的基础,修身立德是在遵章守纪的过程中进行的,同时也是遵章守纪的升华。两者相互交织、渗透,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将遵章守纪和修身立德两手抓,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第13篇:诚信立德 廉洁修身

诚实守信以立德 清正廉洁以修身

《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意思就是“正人先正己,治国必先”,强调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以自我完善为基础,达到诚实守信以立德,清正廉洁以修身的境界,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这句话被千百年以来的知识分子奉为圭臬,如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当代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巍巍中华兮,五千年光辉灿烂。在大浪淘沙的时间长河中,诚信立德是岁月积淀下的闪闪真金。所谓诚信:“人言为信,不欺曰诚”古有“崔枢还珠”、“商鞅立木”,今有“信义兄弟”、“诚信老爹”。时光的流逝并未带走诚信的品质,它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诚信乃立德之本,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在学习中要把诚信作为人生信条。简单说来就是要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无信,行之不远”,都极言诚信的重要。 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诚信是个人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辩证统一,是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或者说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合一。如果说“诚”强调的是个人内心信念的真诚,是一种品行和美德,那么“信”则是诚这种内在品德的外在化显现,是一种责任和规范。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诚于中而信于外”的说法。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目的,是人们应当具有的一种信念,而且也是一种道德手段,是人们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谋取利益实现利益的方式。著名诗人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之花”,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以诚取信,以信取胜”,用诚信来为自己的成功铺路。

悠悠神州兮,九万里江山如画。在波涛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廉洁修身是惊涛巨浪下的坚屹磐石。所谓廉洁:“不受曰廉,不污为洁”古有“杨震拒金”、“陶丹退鱼”,今有周总理一身正气、焦裕禄两袖清风。岁月的消亡没有褪去廉洁的荣光,它薪火相继、融入血液。廉洁为修身之要,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生活中将廉洁视作行为准则。换而言之,就是要不贪财货,立身清白。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因此,有“欲廉洁,先修身”这一论断。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的消弭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到较高的境界。而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只有在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升华中形成“廉洁”这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且保持永远在心中指导着自己的行为。修身,还是社会廉洁的基础。修身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为持久的途径。作为年轻的青年学生,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修养。“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通过“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诚信是生存之本,廉洁是立足之基。诚信立德、廉洁修身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有了诚信和廉洁,才有了历史上无数成功者的辉煌,失败者黯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更应该时刻铭记诚信与廉洁。在纷繁世事中做到“诚信做人,廉洁做事”,拒绝欺骗,抵制诱惑。将个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开满诚信之花,结满廉洁之果,为完成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4篇:修身立德 完善自我

修身立德 完善自我

中央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确保活动纵深推进,取得实效。

一些重要会议也多次强调,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深学、细照、笃行,切实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是根本,管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只有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打造“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挡住“四风”的滋扰侵蚀,在金钱、美色、利益等诱惑面前“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何为修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通俗地讲,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孔子提倡“修己”,认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既讲“修身”,又讲“养心”。荀子提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舜”。《礼记》更是提出了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怎样修身?古人注重“修德”,“吾日三省吾身”。《论语》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新语》认为:“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

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检察工作者,修身就是要做到慎独、自律、博爱。

慎独,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时刻提醒自己,严把思想关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忍得住欲望,受得住诱惑

自律,就是能率真的面对自我,素心为人,侠义交友;就是能品行如修竹傲立,操履严明、守正不阿;就是能做到才华应韫、德居人前,利在人后;就是能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做到心不动、眼不迷、嘴不馋、手不伸。因为自律,拥有自尊,因为自律拥有自信。

博爱,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工作中,做每一件工作,都要充满爱心来做。比如你是老师的话,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你是厨师,在做饭菜的时候,心里一定要充满“自己做的饭菜一定要让食客吃的又香又营养”的爱心;你是检察官,在办案中接待群众要想春天般温暖、像夏天般热情。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脚踏实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不仅要从严要求,完成好“修德”、“省身”这些最基本的动作,更要从“严”字出发、以“严”字当头,加强理论修养,把“严”字当作修身正己的价值观,增强规避违规违纪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政治修养,坚定立场、坚定信念;加强纪律修养,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作风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修身之途,漫漫长路,我们一生都可能走在修身的旅途中,修身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修身,从现在做起。

第15篇: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2013年08月01日08:20 南方日报 我有话说

■教育言论

□许廷镜

俗话说“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自古以来,国人都将修心立德放在首位。

先哲们认为,天人合一的本质是“疾敬德”,正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天子受命于天,然而只有有德者方能受此天命。同时,先哲们根据对人的地位和本性的认识,认为对人的管理应实行“仁者爱人”的“仁政”,把“道之以德”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庄子·天下》),思想家们的眼光更多地专注于伦理政治问题,形成了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儒家提出“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成为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与“忠孝廉耻勇”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体系。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安人”;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要追求“尽善尽美”,应“文质彬彬”。道德是通过“心”向里向内追求,以达到内在力量对人的充实和完善。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

孟子要求受教育者将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加以扩充,发展成为仁、义、礼、智等内心道德。理学家认为“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理会此。”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很多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林则徐有十条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不为百姓,做官无益。”陶行知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主张教育就是要追求真理,教育学生学做真人。

很多谚语、俗话、顺口溜也蕴含着心灵修炼的哲理,如“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看海听涛增度量,寻梅赏竹长精神。”“清正公慎勤为官,温良恭俭让处世。”“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德高望重”、“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等向来为人们所称道并践行。

中国家庭教育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阵地,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德育是核心,而且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少儿学做人,中青年要会做人,老了要教育后人,特别是以身作则。长期以来,家庭的德育教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规范,从幼儿到耋耄之年,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规。

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可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查找。自我修养缺乏自觉性,既缺少传统文化的固本培元,又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受当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人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根本不想加强自身修养;家庭教育缺乏操作性,有的因是独生子女而过于溺爱,有的因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有的因不懂教育而无法尽责;学校教育缺乏有效性,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针对性不足,有的思政课教师又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多,加上应试教育作祟、与外面世界的反差,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大打折扣;社会教育缺乏客观性,习惯于假、大、空的社会宣传教育难以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

德行天下、福满人间,让加强自身修养、加强道德教育成为一种自觉吧!

(作者系清远市社科联副主席)

(原标题: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第16篇:诚实守信以立德清正廉洁以修身演讲稿

诚实守信以立德清正廉洁以修身演

讲稿

诚实守信以立德清正廉洁以修身演讲稿

诚实守信以立德清正廉洁以修身 《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意思就是“正人先正己,治国必先”,强调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以自我完善为基础,达到诚实守信以立德,清正廉洁以修身的境界,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这句话被千百年以来的知识分子奉为圭臬,如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当代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巍巍中华兮,五千年光辉灿烂。在大浪淘沙的时间长河中,诚信立德是岁月积淀下的闪闪真金。所谓诚信:“人言为信,不欺曰诚”古有“崔枢还珠”、“商鞅立木”,今有“信义兄弟”、“诚信老爹”。时光的流逝并未带走诚信的品质,它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诚信乃立德之本,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在学习中要把诚信作为人生信条。简单说来就是要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而无信,行之不远”,都极言诚信的重要。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诚信是个人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辩证

统一,是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或者说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合一。如果说“诚”强调的是个人内心信念的真诚,是一种品行和美德,那么“信”则是诚这种内在品德的外在化显现,是一种责任和规范。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诚于中而信于外”的说法。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目的,是人们应当具有的一种信念,而且也是一种道德手段,是人们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谋取利益实现利益的方式。著名诗人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之花”,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以诚取信,以信取胜”,用诚信来为自己的成功铺路。 悠悠神州兮,九万里江山如画。在波涛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廉洁修身是惊涛巨浪下的坚屹磐石。所谓廉洁:“不受曰廉,不污为洁”古有“杨震拒金”、“陶丹退鱼”,今有周总理一身正气、焦裕禄两袖清风。岁月的消亡没有褪去廉洁的荣光,它薪火相继、融入血液。廉洁为修身之要,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生活中将廉洁视

作行为准则。换而言之,就是要不贪财货,立身清白。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因此,有“欲廉洁,先修身”这一论断。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的消弭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到较高的境界。而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只有在自我的完善,自我的升华中形成“廉洁”这种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并且保持永远在心中指导着自己的行为。修身,还是社会廉洁的基础。修身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最有效,最经济,也是最为持久的途径。作为年轻的青年学生,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修养。“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通过“反省”自身,思考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诚信是生存之本,廉洁是立足之基。诚

信立德、廉洁修身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有了诚信和廉洁,才有了历史上无数成功者的辉煌,失败者黯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更应该时刻铭记诚信与廉洁。在纷繁世事中做到“诚信做人,廉洁做事”,拒绝欺骗,抵制诱惑。将个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开满诚信之花,结满廉洁之果,为完成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7篇:立德修身 勤学苦练 成就自我

立德修身 勤学苦练 成就自我

——在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吴建民 (2015年9月1日)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在这美好的金秋九月,我们隆重举行甘肃农业大学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感谢同学们选择了甘肃农大!在此,我代表全校1500名教职工、15000名学生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的国立兽医学院。69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甘农人的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以农科为优势和特色,农、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共建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建设的重点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激励着农大学子不断追求卓越,创造辉煌。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人才辈出的高等学府。建校至今,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1万多人,涌现出了首位华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陈化兰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校友。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所科研雄厚的高等学府。学校在草业科学、作物育种、旱作农业、农业机械、动物养殖、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为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20项。

同学们,大学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的起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母校将与你同在,竭诚为大家服务。你们正值风华正茂的年代,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奋斗结果,珍惜自己的美好青春和大好前途,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以此来回报父母、贡献社会、报效祖国。借此机会,向你们提四点希望。 希望同学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树立远大的理想。适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做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希望同学们立德修身,遵纪守法,做好活人做人规划。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做人摆在人生的第一位。立德修身、以德立身、以德润身,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为人处世规律,坚守活人做人底线。通过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营造,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指导、感化和组织的培养,使同学们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的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希望同学们勤学苦练,注重实践,做好大学四年学业规划。上大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是件辛苦的事,需要勤奋努力,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注重实践。同学们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学习,还应安排好课外活动,利用校内外的实习、实践基地,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希望同学们锤炼意志,成就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学们从父母、亲人的呵护中来到大学,开始全新的生活。很多意志不坚定的同学会被网络、游戏和懒散俘虏,有的拿不到学位证,有的不得不退学。因此,要“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加强交流沟通,提高各种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完善人格,成就自我。

同学们,你们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是幸运的。这是你们恩师精心指导的结果,是你们自己刻苦努力的结果,是你们父母日夜操劳的结果。你们没有理由不奋斗,没有理由不成才。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农大的新主人,农大就是你们的新起点,期待你们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历史、铸就新辉煌!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有所成,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第18篇:修身立德做人,淡泊明志为政

修身立德做人,淡泊明志为政

——观《变质的人生信条——张慧光案警示录》有感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句,意思是:只要心中有道,就很少被外物所逼迫。共产党员只有强健好党性修养的主心骨,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定力和内功,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勇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故而修身立德必要从修心做起,淡泊明志,坚守信仰,方能安身立命,催人奋进。

德是做人之本,为政之基。市纪委、市监委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变质的人生信条——张慧光案警示录》讲述了张慧光在担任市旅游局和市文资办负责人期间,贪污受贿、违法违纪的心路历程。正是因为她道德防线不牢、人生观念失衡、私欲畸形膨胀、背离人民群众,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才最终导致她事业和家庭支离破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金有一份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之于政界更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大会上喝茶水都要单独交钱,逝世后更没留下一分钱存款。方志敏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高官厚禄,始终不为所动,他说:“矜持不苟,舍已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作为领 1 导干部,必须追求高尚道德情操,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和道德规范,自觉把私欲的洪水约束在党纪底线、法律红线的堤坝之内,才是保护自己、爱护家人的智慧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曾为领导干部算过经济账、法纪账、良心账,“三笔账”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守住底线、会算大账,不干得不偿失的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和人生;“三笔账”的核心,就是要让领导干部慎终如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

《菜根谭》里说:“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欲望是人的本能,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之理性所在。节制欲望,淡泊明志,可能成为通达梦想的桥梁;放纵欲望,心为物欲,就成为引火烧身的祸根。张慧光的案例教育我们,党员干部随着职务提升、权力变大,如果放松了对诱惑的警惕、对欲望的约束,继而使贪欲蒙蔽了理智,让权势冲昏了头脑。不把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放在眼里,必然会私欲缠身、自我膨胀、利令智昏,进退失据、行为失范,最终导致政治生命及自己的人生一败涂地。

境界源于德行,歪风止于正气。工作生活中,欲望无时不有,诱惑无处不在,中国共产党员要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守道德信仰,砥砺高尚人格魅力;让廉洁自律成为一种觉悟,让慎独慎微成为一种习惯,让淡泊名利成为一种品质;努力将自律修身立德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永不懈怠的 2 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19篇:修身立德 勤廉为民

修身立德 勤廉为民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结构都发生着重大变化。习总书记说,当前我们党内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可见,加强党员干部勤廉教育的重要性。

勤廉,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业精于勤荒于嬉”,而廉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始终引领着社会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追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由个人的修养发展到对官员的道德要求,进而到今天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价值取向,一种社会的价值追求。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形成的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道德准则。

勤廉,是社会的发展取向。纵观中外历史及现状,一个勤政廉洁的政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只有稳定了,才会有发展,而勤政廉洁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筹码。

勤廉,是为官的根本。坊间流传一句戏言“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这句话说得就是机关内某些慵懒散的现象。同时腐败现象频繁发生,使人民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所以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观点才能有出路,腐败、懒政只会害人害己,只有勤政廉洁才是一条正确的路。 勤廉作为一种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始终在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引领着大众向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可是,仍有少数的人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一昧地追求个人利益,放弃了正确的价值取向,铤而走险,作出一些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安全、人民的利益的事,为人民所深恶痛绝。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政府虽用了各种的办法、手段,制定相关的法律严厉打击这样的行为,但是仍是有人要铤而走险,去触及这条“高压线”,最终不但自己前程尽毁,而且还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从源头上杜绝这样的一种行为便凸显得尤为重要。

《礼记》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说,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推崇的信条,几千年来,被无数的知识分子视为最高理想。为政以修身起,修身重在立德。可见修身立德,方能勤廉为民。

修身,就是要自觉做到慎始、慎独、慎微。“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在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当下,作为年轻的共产党员,要做好造梦和筑梦的好文章,有了追逐的梦想,人生奋斗才有希望,才会不断演绎出彩人生。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慎独”不仅是个人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更是一种情操、修养、自律和坦荡。“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信仰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才能在任何时候立于不败之地。 慎微,意思是要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理细小的事情。“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我们不仅要正确识小,而且要管得住小,更要善小而为之。我们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勇于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哪怕是最细小的部分。正如古人所讲:“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因此,只有在日常小事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才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才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一个人只有敬畏纪法,才能慎初,慎独,慎微。每一个党员干部,在党纪国法面前,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心怀敬畏,才能慎始敬终;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我们党员干部要真正树立正确心态,永葆人生本色,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有勤奋学习、自觉实践、修身立德、勤政为民才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唯一途径。

第20篇:育人之道,诚信为本,立德修身

育人之道,诚信为本,立德修身

现今的中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传统文化与外来思想发生激烈碰撞,有的人盲目崇洋,有的人无所适从,有的人迷失了自我。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滋生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急功近利等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已不再是一方净土,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当代师范大学生,未来的人民教师,重视诚信,重视师德,加强自身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修身:即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诚信,修身乃为人之道,处事之本。

当下我们大学生有太多的不足,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未能在我们大学生的身上体现,许多好的品质未能形成。大学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证书造假等诚信缺失的行为比比皆是;破坏公物,乱丢垃圾,践踏草坪等很多行为也暴露出当代大学生公德素质的缺失。因此,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阶段的我们有必要进行传统教育、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我素质、做到诚信为本,立德修身!

诚信对一个人而言,很多时候会与眼前利益相斥,很多人缺失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诚信,实际上,诚信只有一次,只要你有一次丧失了诚信,你的信任度就会下降,甚至还会出现信任危机。在社会主义文明高度发展、人与人相处难见真情的今天,诚信品质尤为重要。拥有诚信,变成了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所必须的素质。 从师范学生角度来讲,要坚持真理、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要做到表里如一,言出必行。这是师范大学生的最基本的素质。

我国古人提出立德修身的伟大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国人重视人格修养,无论是明君贤臣,还是圣人先哲,无不倡导为人应立德修身。作为当代师范大学生更应如此。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师德,为人师表,以德为范,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自身的一言一行、品行修养必然会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教师的修养、人格,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成长,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未来乃至终生。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德和智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教育是一项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事业,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我国古代讲“德才兼备”,现代提“四有”新人。可见“德”乃人才的首要条件。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要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提高自身的内在本质,加强自身的公德素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成为新一代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儿力量!

立德修身演讲稿
《立德修身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