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演讲稿

安静演讲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8 07:56:23 来源:演讲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演讲稿 王安静

爱岗敬业演讲稿

在基层,有这样一位同志,他从警21年,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不怕工作辛苦,不嫌岗位偏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他认真履职尽责,苦练业务本领,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他的名字叫杨雪峰。

2018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三,杨雪峰同志在执行春运交通安保任务中,突遭暴力袭击,为防止伤及群众,他直面歹徒、毫不退却、英勇牺牲,年仅41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虽与杨雪峰同志的职业属性不同,但也应当以他为标榜,学习他爱岗敬业、心有大我的高尚风范,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有人问你:“明天的活动你熟悉了吗?”

你可能会说:“熟悉什么呀?凭着感觉和记忆随便上吧。” 也许,组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对你来说,简直就是信手拈来、小菜一碟,因为你已经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你已经懒于精心钻研,当然,你的工作也将很难更上一层楼。

有人问你:“学校组织了演讲比赛,你参加吗?” 你可能会说:“不参加,累死了。” 也许,奋斗多年的你,已经疲惫,你已经懒于创先争优,当然,你也将无法享受到挑战自己带给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人问你:“你喜欢幼儿园教师这个工作吗?” 你可能会说:“不知道,已经麻木了。”

也许,对于幼儿园教师这个工作,一开始你是热爱的,但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对于周而复始的工作,你逐渐麻木,你已经懒于去感受,当然,你也将发现不了工作中的美好。

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到爱岗敬业、心有大我呢?我想,一是要有责任感。我们要用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一味靠吃老本工作,只会让我们坐吃山空,碌碌无为。二是要精业,就是要精心钻研我们的工作,不断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挑战,刻苦磨练,成为精通幼教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坚持,也就是要有几十年如一日的饱满的工作热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前行的路上永不止步,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爱岗敬业、心有大我就是我们个人最大的价值所在。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王安静

2018年10月22日

推荐第2篇:安静校园的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安静校园演讲稿范文,欢迎借鉴参考。安静校园的演讲稿1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安静校园,从你我做起。

诸葛亮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水流深,不显不露。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意蕴丰富:它既是一种形象,一种修养,一种文化;又是一种常识,一种礼貌,一种习惯。学会安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高,亦给他人带来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作为学生,保持校园安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有作家曾说:“在旁边有人的时候,安静是一种礼貌,不管是什么声音,哪怕是音乐,在别人不需要它的时候,就是一种噪音。”的确,公共场所是公众活动的场所,在我们的校园中,教室、走廊、食堂、寝室均是大家的共同空间,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既是对公共规则的自觉遵守,也是对其他同学的礼貌与尊重。

那么同学们,请想一想,你是否做到了安静呢?上课铃响了你能立即安静下来吗?上学、放学、课间活动时,你能守纪的排好队上下楼梯吗自习课上你能不说话,专心投入的学习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安静!初中三年,在追梦的道路上,我们携手同行。杜绝追逐打闹,喧哗吵嚷,提倡自觉守纪,全神贯注。让安静伴我们在茫茫学海中扬帆远航。

思古之智者,无不在静中修身悟道。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心静,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获得大智慧。正因如此,才有了陶潜采菊东篱下,不慕权贵的超然淡泊;才有了孔明运筹帷幄、决

胜千里的壮心气魄;才有了美国作家梭罗瓦尔登湖畔的悠然独立和满含宁静、恬淡、智慧的世间名作。太多实例告诉我们,唯学会宁静,才能沉淀浮躁,过滤浅薄,积蓄能量,最后一鸣惊人。因此,作为一名学生,唯戒骄戒躁,静下心来,专心思索,方能更加游刃有余的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才能在以后的考场上如火山般喷发智慧的力量,如鲲鹏般迎空展翅,一飞冲天。

静,是思维的序曲,澎湃在心灵深处,无声的鼓舞着人的高尚;静,是平和的思考,时时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却从不肆意张扬;静,是一种豁达的清明,抛弃繁杂浮华的尘世,还自己一片湛蓝洁净的天空;静,是一种无声的智慧,任心底流出甘冽的清泉,去滋润饥渴的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安静,为建设和谐校园共同努力。将自觉自律印入脑海,让文明礼仪的钟声久久回荡。安静校园,从你我做起,让我们为创建文明、有序的和谐校园出一份力,尽一份心,让沾化一中因为有我们而骄傲和自豪。

谢谢大家。

安静校园的演讲稿2

全体附小教师及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建“安静校园”主题教育

一、谈谈创建“安静校园”的意义。

二、对照开学一个月以来学校创建“安静校园”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把同学们做得好的地方以及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对比,并对下一步做法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和目标。

三、就西安工大附小20xx年秋季踢毽子比赛活动方案实施在全体教师以及同学中做一个动员。

希望全体教师和同学们能够认真听,深刻领会,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做。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以及副班主任老师回班后,还要利用课堂、各种活动以及班会时间对同学们进行继续教育。

一、谈谈创建“安静校园”的意义。

同学们,本学期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校提出创建“安静校园”。从9月12日开始,我校利用每周一下午午读时间,分别由校长、教导主任刘敏老师、教导处副主任牛政老师以及大队辅导员王朝辉老师,对全校的教师以及学生进行创建“安静校园”的集体教育。

学校教导处、大队部针对学生上操、排队出校、集会、学生文明礼仪、像课间校园内不允许大声喧哗,在楼道及教学楼内不允许跑动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像全体附小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明确的要求,同时采取如值周教师指导、少先队监督岗、竞赛评比等等多种举措表扬先进,消除不文明现象,帮助建设好“安静校园”工作。

可以说,一个多月来,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安静校园”创建工作可以说是初见成效。大部分同学,绝大多数班级都能够按照学校教导处以及大队部的要求和每个班级班主任的安排来规范自己日常行为,按照要求来落实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同学们在行为上、学习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通过创建“安静校园”活动这种方式,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学习环境,让附小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安静下来,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对同学们终身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对照开学一个月以来学校创建“安静校园”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把同学们做得好的地方以及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对比,并对下一步做法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和目标。

一、到校要求:

1、上学时,同学们要有秩序地按路线靠右边走进校园。家长用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接送的同学,一定要告诉家长一定要慢行,学生多的时候尽量下车步行送到附小门口。与家长分手时,要主动、大声的与家长说再见,打招呼告别。(这一点很多同学做的不好)

与家长告别后,要走路进入校园(不允许跑步),看到值周教师要一站二看三敬礼四进校。走到小学的校门口,首先立正站定,用目光注视老师,向老师敬标准的队礼,然后主动问候(老师,早上好!或其它),当几位值周老师都在时,只需要称呼老师好,不必称呼每一位老师。然后,步行进入校园到达教室。

2、早上进校后,直接进教室很快向班干部上交家庭作业,然后自觉地进行早读或看书。早上不允许同学在楼道和操场活动。值日生7点40分提前到校打扫卫生。(这一点低年级同学做的不好)

下午进校后,除值日生打扫卫生外,同学们可以到操场进行活动和锻炼。

措施:

1、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以及大队部值日生按要求进行检查。

2、班主任及班队干部自行管理。

3、学生自我约束,互相提醒。

二、课前要求:

1、“一停二静三慢走”:听到预备铃响,马上停止活动,并轻声慢步走回教室。

2、课前准备:预备铃响后,学生回到课室后,要把下一节课的课本、文具等,统一摆放课桌的左上角。各班的文艺委员要提前进入教室,在预备铃响后,组织全班同学课前唱歌,准备等待老师上课。正式上课铃响,全体学生直立坐好,准备上课。

3、到功能室上课的班级由上课教师组织排队

科任教师组织学生,按照规定路线到功能室上课,排队做到快、静、齐,行进路上保持安静,走队列时要“快、轻、直”,上下楼梯靠右行,行进路上不讲话,不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到功能教室上课后,要求各班同学轻声慢步走回教室。(中低年级有同学跑,或大声喊叫。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加强教育。)

措施:

①大队部进行检查。

②上课教师在预备铃响后尽快进入到教室,负责班级管理。

③值周领导及教导处进行巡视。

4、班干部进行管理。

三、课堂要求:

1、上课和下课师生问候按统一规范做。

上课问候

师:上课班长:起立。师:同学们好!(师并鞠躬)生:老师好!(生并鞠躬)班长:请坐下。

下课结束语

师:下课!班长:起立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生并鞠躬)师:同学们再见!(师并鞠躬)班长:请坐下

要求:

①学生起立、坐下都要求不碰到桌椅,不产生噪音。

②学生尽量等老师先离开教室后,学生才能出教室。

2、遵守课堂常规,专心听讲。

3、眼保健操时间,由上课教师及班主任共同负责组织。

4、到功能室上课的班级下课后,由教师组织排队按照规定路线返回教室。

措施:

①教导处、值周领导、大队部进行检查。

②上课教师落实课堂常规,负责班级管理。

③班主任负责协助科任教师管理课堂。

四、课间要求:

1、课间不得进行剧烈活动,学生在教学楼内(包括楼道及教室)一律不准进行体育活动。可到操场进行踢毽子活动。(个别中年级学生,下课后喜欢挤来挤去,你追我赶的打闹。六年级的同学,只准最高走到四楼,并在四楼活动,也就是你们班教室的平台,不允许上去五楼的楼梯,更不许在上面大声喧哗,打闹。楼上是附中的物理实验室和计算机房,对附中学生上课影响和干扰比较大。而且,五、六年级有个别同学下楼梯的时候,剩三四级台阶的时候喜欢往下跳。一不安全,容易摔伤,二不符合学生日常规范要求和学校文明礼仪的要求。三容易冲撞他后对其对造成伤害。

2、轻声细语,不得大声喧哗。

3、轻声慢步,不得奔跑和追逐打闹。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滑行。尤其是楼东侧的小楼梯。三楼和个别二楼班级的同学有这种现象。

措施:

①值日行政、值日教师以及大队部值日生进行检查。并落实到人及班级,班级量化考核要进行针对的处罚,要扣分。

②个班班队干部自行管理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按要求做。

③大课间活动或做广播体操,由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

五、离校要求:

1、学生自觉排好队,由班主任的老师带领,按路线有秩序地离开校园。

(训练队、兴趣小组结束后,由辅导老师组织排好队有秩序地离开校园)。

2、离开学校后,不允许学生无故再回到校园,静校后,除参加训练队、兴趣小组和个别辅导的学生外,其他学生一律不得在学校滞留。

措施:

①值日行政、值日教师以及大队部值日生进行检查。

②班主任、辅导老师负责管理。

③学校进入社区及家属院进行走访和调查。

六、离校后要求

午休及在家属院吃小饭桌的同学一样要按照学校的要求讲文明,懂礼貌。不允许在家属院和社区内做任何不文明事情和有任何不文明的言语。

七、措施

①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班级训练、管理。

②各楼层负责行政、科级组长进行检查、管理、记录当天情况。

一楼:科任教研组组长康站峰老师;语文低段教研组组长王凤英

二楼:数学教研组组长王修云老师;数学备课组长杨永龙老师

三楼:语文教研组组长曹丽萍老师,

四楼:科任组科学教师任雪峰老师。

后楼:语文备课组长王海涛老师

③大队部、值日行政、值日教师以及值日生进行检查。

④每天由大队部负责公布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总结。

四、奖励办法

每天下午放学前公布当天评比分数,每周以年级为单位评选,一周内每天分数进行累计,得分最高的班级为“安静校园示范班”。

安静校园的演讲稿3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三年级3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从安静开始”。

先请大家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宏伟的现代化教学楼,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宽广平坦的塑胶操场,敬爱的老师为我们学习成长提供了一个多么美好的环境啊!但是,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里,却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同学在走廊里追打吵闹,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大喊大叫,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既伤害了他自己,也影响了其他同学,更是辜负了老师教育我们的良苦用心。古人说:“静以修身”、“宁静致远”。争当文明少年,请大家从保持安静做起。

保持安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在教室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在音乐室里大声唱歌。我的意思是说,老师上课时,请你不要讲小话;同学回答问题时,请你不要插嘴;课间休息时,请你不要追打吵闹、大喊大叫。

学校是我们全体同学学习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一名同学珍惜爱护。如果大家都在学校里随意地大喊大叫,那么,这种噪音就会将我们淹没,我们就再也听不到老师的教诲,听不到美妙的音乐,也没有心思去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约束自已,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你不该说话的时候,请保持安静。

上个月,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我发现,就是平时最调皮的同学,那一天都表现得特别好,上课安安静静听讲,老师提问时,都是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也不打闹。回家后,爸爸妈妈都说,我们的同学多么讲文明、多么有礼貌啊。同学们,这种安静的环境,这种文明的氛围,正是我们燕山二小应有的精神风貌啊!

同学们,爸爸妈妈们来听课的时候,我们能做得到,我相信,爸爸妈妈没有来听课的时候,我们能做得更好。

同学们,如果你想争当文明少年,那么,就请你放轻你的脚步,放低你的嗓门,放松你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一个安静、和谐、文明、美好的校园吧!

谢谢大家!

推荐第3篇:《安静》读后感

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利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着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

他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平的随性抒写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长久的提炼和沉积,内心丰富而饱满,心灵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里,哲学和散文时而平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周国平所期待的,正是这样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

安静不是毫无变化的静止,尽管它常常逗留在某一风景的边界上。在他的旧作《人与永恒》里,爱情如同林中的溪水,点滴入耳,超凡脱俗,令人怜惜。但一说到“私隐”、“隔膜”,溪水则渐入入境,再无仙气,似乎将要千涸。爱,应该踏实,应该长流,如他所说,“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不止是爱情,还有更多的事物在流动。

少年时代的周国平有幸在北大那深沉丰盈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下成长。在*的*时期,他又有幸在深山里与圣贤先哲的思想交流,和花草虫鱼对晤。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经历下,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性突破。而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利益的驱动超越一切,物质的诱惑淹没精神的愉悦,我们很难再听到来自心灵本真的呼唤——这样的浮躁中,安静显得如此珍贵,守住这份宁静又是何等不易。

关于“安静”,周国平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现在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夜深入静的时候,静静地翻开这样一本《安静》,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入性的感悟,体味由静到净再到境的美。

评点:熊芳芳

丰富而安静,大约是最高境界的美了吧,而且如天地般大美无言。安静却又不是毫无变化的静止,正如“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拥有毫无杂质的清澈和无须证明的美好,所以它不喧嚣也不张扬,并且,它一路流动,一路催开岸边的花朵,滋润繁荣的草木。

推荐第4篇:《安静》读后感

读《安静》有感

周国平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平的散文集《安静》,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似乎来得更为纯粹和彻底。我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著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

依照通常的情况,安静这个命题到了哲学家手里,总会演绎成生存与死亡的挣扎。然而在周国平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平的随性抒写下,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平,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的目录里,我发现了久违的亲切话题:幸福、艺术、执著、平淡、智慧、死亡、存在„„书中处处遗留着哲学和散文的痕迹。这两者时而平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令人心旷神怡。书中,他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的词语外壳上,没有一个“安”字,也没有一个“静”字,但它们都毫不例外地与安静的距离最短。周国平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我便不会感到寂寞难耐,因为我会觉得,这安静,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 安静不是毫无变化的静止,尽管它常常逗留在某一风景的边界上。曾经以为周国平对爱的解读是最精巧最灵秀的。在他的旧作《人与永恒》里,爱情如同林中的溪水,点滴入耳,超凡脱俗,令人怜惜。但书至此时,说到“私隐”,说到“隔膜”,溪水渐入人境,再无仙气,似乎将要干涸。不过后来在安静中想想,爱确实应该在人间,在人的身边人的心底,这样的溪水比在林中更踏实了。爱,应该踏实,应该长流,如他所说,“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还有更多的事物在流动。

“我的怪癖是喜欢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体系的颓宫,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周国平曾经这样形容自己对爱默生的向往。同样,我也乐意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周国平先生的仰慕。少年时代的周国平有幸进入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北大,在那如此深沉丰盈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下成长。在中国最*的十年*时期,他又有幸在深山里安静思考,与圣贤先哲交流,和花草虫鱼对晤,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经历下,他完成了对思想的构建,对灵魂的提炼。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性的突破。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利益的驱动超越一切,物质的诱惑淹没精神的愉悦,连学界也已成为喧闹的名利场,我们很难再听到来自心灵本真的呼唤——如此浮躁的社会里,安静就会显出多么的珍贵,守住一份宁静又是何等不易。

且看《孤独的价值》、《智慧和信仰》、《诗人的花园》、《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都是我赞赏的篇目。虽不是通篇说“安静”,但还是能够看出周国平在这本书中一贯的人文追求。质朴平实又不失诗的光华,畅达深邃渗透着哲学的智慧。正

是这样一种风格,使他摆脱了纯学术的艰涩而实现了对哲学本身的突破。

关于“安静”,周国平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现在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其实,无论世界,无论我们生活的周围变得如何的喧嚣与躁动,哪里又找不到一片安静的角落呢?关键还是我们自己愿不愿意去寻找,或者说找到了又能否守住自己的这一份宁静?即使我们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安静,至少我们还能保持一份心灵的恬淡,还可以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倘若这一方领地也终失守,人生真的会充满痛苦与无奈。

我会再读周国平的《安静》。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翻开这样一本《安静》,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

推荐第5篇:升旗仪式演讲稿:安静是一种修养

我们的行为习惯在最初阶段发展教育,我们必须始终观察和不断提醒孩子们,为此我们举行了仪式来进行这样的宣传:

以下是相同的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早上好!今天,我的演讲话题很安静是一种培养。

凡公共场所是公共活动场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任何形式的排他性统治,并应自觉维持场所的秩序,并遵守必要的社会道德。做自我融合,自我约束,这是高尚的性格,良好的耕作。学校的教室,走廊,学校等都是公共场所,为了保持这些地方的安静,将能够反映我们老师和学生的崇高品质。

安静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可以带动人的发展。当你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你有心脏做大声音来影响别人吗?当每个人都停止自己的活动来看你,你会感到冲水吗?给学校保持课堂安静,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而是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我们的文明水平。

安静是一个人的形象。西方发达国家,文明程度较高,所有公共场所都比较安静 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噪音的噪音是非常惊讶的。如果是黄色皮肤,黑头发的游客,一定要考虑中国人。这是图像。

安静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发展,除了必要的限制,需要很长时间坚持!衷心的希望,站在我面前,从今天开始,伸出你的手轻轻地张开,离开教室的门;从今天起,可以融合野生的笑声,所以柔和而缓慢;从今天开始,可以尝试吞下你的短语无意义的笑声打斗,听心灵,安静的学习;从今天起,可以改变出口的坏习惯的嘴,到陌生人的心也吹一阵最温柔的微风。这么安静成为每个学生的成就,所以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今天起,让安静成为你的生活成就。

誓言:我在国旗下庄严宣誓,爱祖国,恪守道德,爱护科学,努力学习,尊重父母,礼貌,珍惜生命,自信,服务祖国。

推荐第6篇:演讲稿 还我一个安静的时代

还我一个安静的时代

春秋交替,甲子轮番。距离一二九运动已经六十五个年头了。遥首那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动荡年月,回首北平学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奔走呼告,我们感受到的是“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决心,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似乎我早已忘却了所谓的时代使命,民族重任。曾经的“祖国未来的花朵”如今虽已含苞待放,但却不愿为祖国的大花园增添光彩,这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1936年12月9日,在日寇疯狂侵略,国人沉醉麻木的时刻,是一群渴求知识渴求真理的热血青年的振臂高呼为死水一般沉寂的华夏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民族危亡的情势,被青年学子们坚定的踩在了脚下。2010年12月 日。发展进步取代了落后挨打,欣欣向荣取代了一潭死水。那什么又将取代当年北平学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高声疾呼呢?是网络上不负责任的骂骂咧咧么?是芙蓉姐姐小月月那样的激情炒作么?是杭州城里的“七十码”么?又或者是大学校园里吃饭——睡觉——玩游戏的生活状态呢?

我们迷失了!我们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的晕头转向,我们被GDP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增长速度扰乱了脚步。还有那居高不下的房价,只增不减的城市扩张,环境污染等等,都来势汹汹。我们被推搡着向前,却没有人为此向我们道歉。于是我们怒了!我们挣扎着,迈向时代步伐的边缘,威胁着“如果再不整顿这支前行的队伍,我们要求脱离这个群体„„.”。然而话还没说完,我们又被重新卷入那浩浩荡荡面目狰狞的人海中,这次我们什么也不是了,面目全非,不是自己,也无异于这匆匆的人群。

或许,我们是该问责于这个浮躁的时代,像六十五年前的北平学子一样高声疾呼“还我一个安静的时代!”。然而,我们是否也有抗争的勇气和信念呢?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压力与诱惑同样丰富的环境,我们能否坚守住内心最后一片净土呢?

产生信仰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能承受风险和准备受到痛苦和失望。实际情况是我们大多数是缺乏勇气的,面对环境的压力,我们要么选择逃避,要么选择随波逐流。追求即时的短期的名利成为主流。物质享受的需要变得迫切甚至不择手段。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我们展现的是如此的软弱和怯懦!

或许,我们更该质问自身,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抵制诱惑,敢于抉择。当喧嚣扰乱了步脚,当利益干扰了选择,当谩骂混淆了视听,我们是否还能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时代呢?我相信,追求卓越,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最后,祝愿我们都能坚定信念,争取属于自己的安静的时代。

推荐第7篇:自习课安静了

我的班级管理故事之————

自习课安静了

江永初中李国清

新学期开学不久,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在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出了一节用于学生自己完成当天作业或者复习预习当天课程的自习课。自习课原则上是老师不能到班级进行集体辅导的,所以多数时候教室里面只有学生在。我抽查了几节自习课,发现自习课纪律很不好,学生总是闹哄哄的。我多次强调自习纪律,也发动班级干部管理班级纪律,但是效果不明显。纪律得不到保证,自习课的预期目的没有达到。

怎样才能让自习课的目的实现,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习课上不吵闹呢?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从观察他们吵闹的特点入手,发现他们为什么会吵闹,再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经过我对两节自习课“偷偷摸摸”的观察,发现学生在自习课的吵闹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上课预备铃一响,学生能够迅速的回到教室,但是不能安静下来。

二、几个班委的招呼声“xx x不要讲话了”此起彼伏,成了最大的吵闹声。

三、部分学生边完成作业边与旁边同学聊天或者边做作业边唱歌。

四、部分想安静完成作业的同学与讲话的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引发出新的吵闹声。

五、有个“小捣蛋”挑起与周边同学的讲话。

在摸清这些情况后,和同事们相互交流讨论解决办法、在网络上找寻一些好的解决办法、再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与班级的特征融会贯通,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实施我的解决步骤了。我有信心自习课纪律在一周内会有改观。

首先我决定以攻心开始。

要学生们自习课安静,就必须让他们的心里意思到:安静对于自己学习、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我破例去占用了一节自习课,要求学生记英语单词20个,20分钟后课代表组织听写。这些单词都是刚学的。布置这一事情后我就离开了。中途我偷偷到教室外听了听,是比较吵闹的。听写结束后,我批改了单词,并做了记录,但没有对学生说什么。第二天,自习课的时候我又到教室,要求他们仍然记20个单词,这些单词还是刚学的,并和昨天的没有重复。要求依然是20分钟后,课代表听写。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离开教室,并且严格要求自习的纪律。听写结束,我依然是批改、记录。当天晚上的读报课,我拿着两份记录,来到教室,问同学们:“大家这两天都记了英语单词,感觉哪一次记得好呢?”大家都回答第二次记得好。我向同学们展出两份记录:第一天,全部记住的6人,只错了两个单词以内的4人,错了三个到十个的22人,错了十个以上的14人(我班共46人。);第二天,全部记住的20人,只错了两个单词以内的11人,错了三个到十个的14人,错了十个以上的1人。面对这个雄辩的事实,我请同学们分析原因。聪明的孩子们很快就找出来了:第一天边记边说话,教室闹哄哄的不能专心,第二天只记单词没有说话。我适时的告诉同学们,自习的时候,是需要安静的,安静的专心的完成一件事情,我们会取得好效果;但如果同时完成两件以上事情,或者环境不安静,我们的学习思考就要受影响,效果就比较差。通过这一方法,同学们接受了自习课需要安静这一观点。

在接受了安静这一观点后,就有同学提出来了: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想讲话啊,没有老师在,我自己做作业,我就想说话,想唱歌。我真是暗自高兴孩子们把自己的难点说

出来。我立马趁热打铁说:“大家都不想在自习课讲话了,只是行为上控制不住,是不是?”大家回答:“是啊,就是的。”

我说:“老师有好办法。”

接下来我就开始从行为上进行了。

针对特点一,自习课,学生在进教室后不能安静下来;而其他非自习课学生却基本能够安静下来。表面原因就是因为自习课没有老师来,而其他课有老师来。在学生心中仿佛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见老师来才安静。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就打算利用他们的条件反射。我班的班长是比较有威信的一名班干部,又有前面的“听写结论”作依据,我就让班长来充当我们的自习课教师。每当自习课预备铃声一响,班长就踏上讲台,提示同学们:已经开始上课了,安静下来!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同学们看见班长在讲台上了,就基本安静下来了,课前安静不下来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针对特点二,班委维持纪律的时候,发出的的吵闹声。我开了一个班委会,与班委们沟通他们的工作方法,达成了不要因为维持纪律反而破坏纪律的观点。引导他们明白,同学们现在是行为缺少一种监督,而班委在监督的时候因为距离远,只得大声说,这样反而吵闹;如果班委走动起来监督,教室里人晃动也不好。我提出了近距离的监督提示讲话同学的原则。还没有等我说出我想到的方法。聪明的班委们立马为我想到一个方法:把前后两桌的四个人够成一个小组,四个人距离近,就符合近距离的原则。我很感谢这些班委的智慧和奉献。于是班级内,前后四人一个小组,相互监督提醒,并且各组之间比较。如果一天内一个小组有一个人讲话了,那么这个小组就去帮忙做学校当天的清洁;如果一周内一个小组都没有讲话的,就发给这个小组的成员每人一个作业本(作业本是同学们利用夏天的矿泉水瓶卖了后,挣钱买来的。)。运用这样的方法,同学们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评比,竟一箭双雕的解决掉了吵闹特点

三、四。因为有了小组同学的监督和为了小组的荣誉,那些有边做作业边讲话,或者边唱歌的同学,都努力的控制着自己了;因为没有讲话的了,也没有讲话者和不讲话者之间的冲突了。

经过四天时间,班级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再悄悄到教室抽查的时候已经是比较安静了。但是 “小捣蛋”的问题还是存在,他还是要去捉弄旁边的同学,别人不理睬他,他就不停的去招惹,直到和他讲话他才开心。“小捣蛋”其实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妈妈是个智障,爸爸又外出打工了,他是和爷爷一起生活的。他的智力和其他同学比较起来也有一定的差距,第二次英语单词听写错了十个以上的就是他。我一直都不忍心去批评他,但是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的捣乱而影响大大家啊。我怎样才能让他自习课安静呢?我观察他,发现主要是因为别的同学有事情做,而他没有事情做。他数学基本学不懂,英语也只能够读写几个简单的单词,但是语文他比较喜欢,喜欢看语文书上的故事。于是我和他商量来个约法三章,我借好看的书给他看,自习课如果没有事情了,就看这些书,但是就不可以招惹其他同学。他很高兴的答应。我每周到图书室为他借几本像《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样的书,叫他看完了之后来交换。我们的“小捣蛋”被书所吸引,自习课再没有去捣乱了。

经过这些措施,班级的自习纪律得到了保证,在经过了几个星期的适应后,大家已经养成了一种安静的上自习课的习惯。这一习惯使得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自习课的预期目的达到了。

推荐第8篇:安静中坚强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许多无能为力的事,在迷茫中看不到一丝星光,甚至于举步维艰,甚至于悲观失望。下面的这些话也许它并不感人至深,但是却绝对触动心灵,其中的一些道理,或许会让你受益匪浅!

1、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2、社交之所以累,是因为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自己其实并不具备的品质。

3、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4、说实话,我没时间去讨厌那些讨厌我的人,因为我在忙着爱那些爱着我的人。

5、当你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很重要的时候,这个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你的幼稚。

6、人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许多人为了逃避苦一阵子,却苦了一辈子。

7、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8、有人说,人生像是一个苦瓜,即使在水中浸泡,在圣殿中供养,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减,这是人生苦的本质。也有人说,人生像是一杯白开水,放入蜂蜜就是甜的,放入盐就是咸的。其实,人生的痛苦和快乐,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心是苦的,人生便如苦海无边;心是甜的,人生处处都是曼妙风景。

9、别人再好,也是别人。自己再不堪,也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只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一生足矣。

10、爱情的本体是自己,自己永远不该放弃自己,你要相信自己是美的,是智慧的,是上进的,是有道德的,是有包容力的。如此一来,别人会离开你吗?不会的,赶都赶不走的。

11、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不再能理解你所学的东西,他们只能在电话里让你保重身体,然后一边垂垂老去,一边盼你回家。

12、那时候爱上一个人不是因为你有车有房,而是那天下午阳光很好,你穿了一件白衬衫。

13、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彼此斟满了杯,却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快乐地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连琴上的那些弦子也是单独的,虽然他们在同一音调中颤动。 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密迩:因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两旁,橡树和松柏,也不要彼此的荫中生长。

14、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15、如果你所坚持的事情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在坚持,如果你所怀念的事情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在怀念,这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16、爱一个人,眼里只有他,心里装得满满的都是他,怎会为别人动心?什么距离、寂寞、诱惑、无奈、一时冲动……花花世界,爱得不够,才会诸多借口。

17、对你最好的那个人,换句话说,也就是最好欺负的人。天下间的女人,总是最会欺负对她最好的那个男人。

18、爱情有两种:一种是你想牵他手,在街上、超市里走。你们做饭,你们看电视给对方夹菜。你们在一起,像头驴子,啊转,把时间磨成粉末,然后用粉末揉面,做包子饺子面条,吃下去心满意足。还有一种,是远远地,用一点微弱的想象,给这暗下去的岁月,涂一抹口红。

19、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谁能说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返顾。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20、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推荐第9篇:安静的卧室

安静的卧室

记事以来,我家三口人一直住在独单。所谓卧室和方厅只用连在一起的玻璃门窗隔开。在卧室学习,即使关上门窗也挡不住声音相互传播。我做功课时,尽管爸爸妈妈缩手缩脚、小心翼翼我还是感觉有些吵。晚上三口人在一张床上睡觉,不知什么时候爸爸被挤到方厅的沙发上去了真是委屈了爸爸。

今年暑假前,我家搬到了远离闹市的小区都市亮点。五层小洋楼,我家住四楼。两间卧室,一个大客厅我一下成了公主,理所当然的有了自己的闺房。

我的卧室虽在阴面,但夏日里很凉快,冬天里很暖和。更让我满意的是,别看它的面积不大,但它是整套住房中最安静的房间。它与阳面的大卧室之间有卫生间和走到相隔,两卧室都安装了隔音门,真是各不相扰。小卧室远离闹区客厅看书时,把小卧室的门一关,即使球迷爸爸看现场直播,噪音也被挡在门外,太好了!我喜欢安静。

晚上,按时上床、关灯、入睡。再没有拥挤,没有耀眼的灯光,没有爸爸妈妈的悄悄话声。有的是舒适、美梦、和明天得更美好。

缘诚小学四年级:守护甜心安可

推荐第10篇:安静读后感(推荐)

安静的有灵魂的生活

——读《安静》有感

特点与地位:

本书收集了作者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作品。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作者逃离了镁光灯的追逐,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安静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由此作者笔下的文字也透露出安静的意蕴,让读者也随之处于一种超脱了世俗的浮躁的状态中,从而对现实、对自己的生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与升华。 主要观点:

1.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P2-3 2.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P6 3.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P15 4.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P19 5.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P22 6.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家是一种分身有术的人,他的精神性自我已经能够十分自由地离开肉身,静观和俯视尘世的一切。P26 7.真正的信仰也必是从智慧中孕育出来的。P27 8.恨是狭隘,爱是超越。只爱你的亲人和朋友是容易的,恨你的仇敌也是容易的,因为这都是出于一个有局限性的人的本能。P30 9.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之诞生与本乡何干?他们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不属于本乡,他们是以全民族或者全人类为自己的舞台的。P35 10.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P44 11.探险是一项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P50 12.当我们用上帝的眼光来看自己,就会发现我们内在生命永远是完整的,是永远不会残缺的。是的,在上帝的眼中没有残疾,每一个人都能够生活的高贵而伟大。P53 13.两性有着不同的生活形式,要辨别何种形式更有价值是无聊的,两性的差异本身就是价值,藉此才能把生活推进到最高层次。我相信,无须用女性主义眼光改写历史,我们仍可对历史上的许多杰出女性深怀敬意。P72 14.爱使人富有。如果说爱的经历丰富了人生,那么,爱的体验则丰富了心灵。爱情不是人生中一个凝固的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中也许有壮观的激流,但也必然会有平缓的流程,也许有明显的主航道,但也可能会有支流和暗流。除此之外,天上的云彩和两岸的景物会在河面上映出倒影,晚来的风雨会在河面上吹起涟漪,打起浪花。让我们承认,所有这一切都是这条河的组成部分,共同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的美丽的爱情风景。P77 15.因为对于灵魂的相知来说,最重要的是两颗灵魂本身的丰富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吸引,而决非彼此的熟稔乃至明察秋毫。P89

1 16.就是隔膜本来就存在着,只是现在才被发现了而已。只要你的确认清了巨大隔膜的存在,就千万不要试图去挽救什么,那样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人类心灵的个别性和复杂性,沟通必然是有限度的。首先,高质量的交往应该是心灵最深层次的相通,同时对那些不能沟通的方面互相予以尊重。其次,在现实生活中,两个人即使无法有深层的沟通,也未必意味着不能在一起相处。P96 17.任何一种真实的活法必定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严肃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压制,萎靡不振,是活得不真实。精神上没有严肃的追求,随波逐流,也是活得不真实。P141 18.因此每一个人的首要使命正是寻找自己精神上的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就是他的真实的自我。寻求真实的活法是每个人在天地之间固有的自由,但享用这个自由却需要勇气。P146 19.精神生活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在内容上,精神生活所寻求的是生命意义,被寻求的这个意义往往体现为某种超越于世俗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精神价值,因而对之的寻求和守护往往具有终极关怀的性质。意识形态则是为了维护特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而建立的观念体系,马克思正确地把它看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疑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和功利性。

在形式上,精神生活在本质上只能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是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自觉寻求和对某种精神价值的自觉认同,因而必须是一个内在的自由的领域,在社会层面上则呈现多元化形态。如果一个人被强迫接受和强制灌输某种思想,我们当然不能说他是在过一种精神生活,而意识形态恰恰在不同程度上是这样一个过程,它本质上是以国家、阶级、阶层、政党为本位的,不承认个人,只把个人看作由它操纵的群体之一分子,因而具有强烈的一元化、整体化倾向。P202 20.哲学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生活,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要,因此,哲学有没有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对精神价值的评价,亦即对于个人和人类来说,精神生活有没有用。P330

我的体会:

之前并不是很喜欢看一些关于哲学的书,总是觉得这类的书是很枯燥的。看了《安静》之后,让我对这种学术的书有所改观。这本书是我在老师给的书目里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选这本书是因为我想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浮躁的心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场所沉淀下来。

当然,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惊喜。一开始,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周国平先生用朴实的语言,真诚的讲述着他所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很多地方,我跟他有了共鸣。很多体会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但是很少会去像他一样认真地深入地思考。看到他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自己生活中也会遇到的问题的思考,就像眼前蒙着的那层纱,突然被人掀开了,豁然开朗。

他是长者,他的经历自然是比我这个初生牛犊丰富的多很多。他的阅读经历,他的旅行经历,他的南极探险经历,教给我了很多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这时,就又像是在浏览一部游记一样,精彩纷呈。我很赞同他对《小王子》这本书以及对几米作品的评价。这两个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作品。他的南极和香格里拉之旅,让我羡慕不已。我一直希望自己自由自在的去各处游玩,去探险也好。旅行是个很享受的过程。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享受的,就像在和一个智者聊天,就像听一个长者倾诉,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这个过程需要细细品味,却总让人想忍不住想往下看,不知道接下来他还会说些什么,介绍些什么。

《安静》是周国平先生比较晚期的作品了,这时候的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解读,心态方面更多的是平静,祥和。这本书就像是涓涓细流,静静的,轻轻的洗涤人的心灵,抚平人心中的浮躁。我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书。它是教我如何好好生活的良师益友。

2 安静的有灵魂的生活,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

现在人的生活,总体来说,有点浮躁。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这种快节奏的都市感,总让人不自觉加快脚步,不断追求浮华的生活。当然,这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自我。他们有时会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忽略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活着,只是为了能活着而活着吗?

这时候,我们或许应该好好静下心来,静静的听听,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那是你的梦想,是你真正是人生意义所在。这就是要有灵魂的生活。

忠于自己的灵魂,忠于自己内心所做的事,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才是那些事的意义所在。当然,内心所想做的事不排除想让自己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

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虽然,有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做自己想做的,内心才能真正的快乐,这样的生活才是一种享受,才是有灵魂的。做不想做的事的时候,是痛苦的,麻木的,没有灵魂的。

安静的生活,是我一直向往的。这是一种内心的安静,否则,内心躁动,即使外界再怎么安静,那也不是真正的安静。面对一切浮华,都不骄不躁,坦然对之。充满激情,充满动力,但理性的追求自己的理想。

有时候,一杯茶,一本书,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那是一种安静的生活;有时候,一个包,一个相机,一段布满美景的旅途,那是一种安静的生活。安静,要的是内心世界丰富的安静,那是灵魂在的地方的安静。

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我能一直学着安静的有灵魂的生活。

第11篇:这里真安静

《文化苦旅》—这里真安静

“安静”背后是听得到的震撼人心的声音

“我到过一个地方,神秘得像寓言,抽象得像梦境。”开始,看到这个开头,以为是一片抒情写景文章。我对写景的文章原没有好感,而对这本书也是一点点的兴趣,现在更是不能用“一点点”来形容。“……进得里面才发现占地不小,却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一看几排墓碑就明白,这是日本人的坟地。”这下,原本均匀的心跳声,一下子紧促起来。就像一个沉睡中的小孩,被医生用针头深深的刺进皮肤。只是眼睛里的不是滴滴眼泪,而是愤怒。 这莫名其妙的情感不知是哪来的。或许是一个中国90后的正常生理反应。

“这里真安静”多么讽刺的一个题目。“安静”我们习以为常的来形容“幽径独行迷”的山林,或者“对影成三人”的夜景。而这里,却来形容一片埋葬了成千上万尸骨的阴森森的墓地,墓地埋葬的不是战死的中国军人,而是曾把亚洲弄得混乱不堪的日本人。

我仿佛跟随者余秋雨先生来到了这片墓地。我的目光洒遍了每一个角落。

曾经的威风凛凛,曾经的无比猖獗,曾经在中国的土地上笔直挺立的日本国旗„„现在也就沦为一片墓地;曾经的嘶声狂吼,曾经的冰冷目光,曾经在看到中国人倒下时的欢呼雀跃„„现在也只剩一堆堆白骨;曾经的倾国倾城,曾经的纸醉金迷,曾经那可耻的潇洒„„现在也只留下一个个木桩。

中国人在蔑视的笑着。

是生前的“辉煌”让你们变得“低调”了么?还是害怕被中国的子孙唾弃?或许是想把曾经的罪行和鲜血随着自己的消亡用埋地下。就算你们躲在这个阴暗的角落,你们都不能掩盖这一切。就算半个世纪的尘土已将你们罪恶的身躯牢牢掩盖,但历史的正义的审判终究能拨开土层,将你们丑恶的灵魂公诸于世,无法安宁。

是的,中国人这么想着,这么做着。那些白骨又是又是怎么想的?

一切都结束啦,故乡是永远回不去啦。我们来到这片需要征服的土地,最终,也留在了这片征服不了的土地。当然是没有精美的盒子、没有幽美的墓园„„我们可以这样。但寺内寿一的墓碑必须采用柔佛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必须是沾染着我们日本军人鲜血的石料。同胞们,我们虽然是战俘,但武士道精神不会被囚服。我们要按照计划,偷偷的去搬运巨石。疾病、伤痛、死亡比起寺内寿一司令,是微不足道的,是无需畏惧的。

密谋声“此起彼伏”„„

等一切都归于平静,日本士兵的长官扔高高在上统领这他们,而他们用染着日本人鲜血的泥土埋葬着,没有被故乡抛弃,永远都在故乡的泥土上。

我痛恨日本人,不单单是他们杀害了我们的同胞,破坏了我们的祖国。也痛恨他们的精神:尊重,等级,不屈,勇敢,忠贞„„这些原本优秀的品质,一旦被灌上“日本鬼子”的名号,又让这几万万中国人如何学习,何苦让中国人如此迷茫、尴尬、彷徨。中国人是该怀有怎么的情感来看待日本啊。

第12篇:自习课安静了

我的班级管理故事之————

自习课安静了

江永初中李国清

新学期开学不久,学校调整了作息时间,在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出了一节用于学生自己完成当天作业或者复习预习当天课程的自习课。自习课原则上是老师不能到班级进行集体辅导的,所以多数时候教室里面只有学生在。我抽查了几节自习课,发现自习课纪律很不好,学生总是闹哄哄的。我多次强调自习纪律,也发动班级干部管理班级纪律,但是效果不明显。纪律得不到保证,自习课的预期目的没有达到。

怎样才能让自习课的目的实现,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习课上不吵闹呢?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从观察他们吵闹的特点入手,发现他们为什么会吵闹,再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经过我对两节自习课“偷偷摸摸”的观察,发现学生在自习课的吵闹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上课预备铃一响,学生能够迅速的回到教室,但是不能安静下来。

二、几个班委的招呼声“xx x不要讲话了”此起彼伏,成了最大的吵闹声。

三、部分学生边完成作业边与旁边同学聊天或者边做作业边唱歌。

四、部分想安静完成作业的同学与讲话的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引发出新的吵闹声。

五、有个“小捣蛋”挑起与周边同学的讲话。

在摸清这些情况后,和同事们相互交流讨论解决办法、在网络上找寻一些好的解决办法、再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与班级的特征融会贯通,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实施我的解决步骤了。我有信心自习课纪律在一周内会有改观。

首先我决定以攻心开始。

要学生们自习课安静,就必须让他们的心里意思到:安静对于自己学习、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我破例去占用了一节自习课,要求学生记英语单词20个,20分钟后课代表组织听写。这些单词都是刚学的。布置这一事情后我就离开了。中途我偷偷到教室外听了听,是比较吵闹的。听写结束后,我批改了单词,并做了记录,但没有对学生说什么。第二天,自习课的时候我又到教室,要求他们仍然记20个单词,这些单词还是刚学的,并和昨天的没有重复。要求依然是20分钟后,课代表听写。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离开教室,并且严格要求自习的纪律。听写结束,我依然是批改、记录。当天晚上的读报课,我拿着两份记录,来到教室,问同学们:“大家这两天都记了英语单词,感觉哪一次记得好呢?”大家都回答第二次记得好。我向同学们展出两份记录:第一天,全部记住的6人,只错了两个单词以内的4人,错了三个到十个的22人,错了十个以上的14人(我班共46人。);第二天,全部记住的20人,只错了两个单词以内的11人,错了三个到十个的14人,错了十个以上的1人。面对这个雄辩的事实,我请同学们分析原因。聪明的孩子们很快就找出来了:第一天边记边说话,教室闹哄哄的不能专心,第二天只记单词没有说话。我适时的告诉同学们,自习的时候,是需要安静的,安静的专心的完成一件事情,我们会取得好效果;但如果同时完成两件以上事情,或者环境不安静,我们的学习思考就要受影响,效果就比较差。通过这一方法,同学们接受了自习课需要安静这一观点。

在接受了安静这一观点后,就有同学提出来了: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想讲话啊,没有老师在,我自己做作业,我就想说话,想唱歌。我真是暗自高兴孩子们把自己的难点说

出来。我立马趁热打铁说:“大家都不想在自习课讲话了,只是行为上控制不住,是不是?”大家回答:“是啊,就是的。”

我说:“老师有好办法。”

接下来我就开始从行为上进行了。

针对特点一,自习课,学生在进教室后不能安静下来;而其他非自习课学生却基本能够安静下来。表面原因就是因为自习课没有老师来,而其他课有老师来。在学生心中仿佛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见老师来才安静。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就打算利用他们的条件反射。我班的班长是比较有威信的一名班干部,又有前面的“听写结论”作依据,我就让班长来充当我们的自习课教师。每当自习课预备铃声一响,班长就踏上讲台,提示同学们:已经开始上课了,安静下来!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同学们看见班长在讲台上了,就基本安静下来了,课前安静不下来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针对特点二,班委维持纪律的时候,发出的的吵闹声。我开了一个班委会,与班委们沟通他们的工作方法,达成了不要因为维持纪律反而破坏纪律的观点。引导他们明白,同学们现在是行为缺少一种监督,而班委在监督的时候因为距离远,只得大声说,这样反而吵闹;如果班委走动起来监督,教室里人晃动也不好。我提出了近距离的监督提示讲话同学的原则。还没有等我说出我想到的方法。聪明的班委们立马为我想到一个方法:把前后两桌的四个人够成一个小组,四个人距离近,就符合近距离的原则。我很感谢这些班委的智慧和奉献。于是班级内,前后四人一个小组,相互监督提醒,并且各组之间比较。如果一天内一个小组有一个人讲话了,那么这个小组就去帮忙做学校当天的清洁;如果一周内一个小组都没有讲话的,就发给这个小组的成员每人一个作业本(作业本是同学们利用夏天的矿泉水瓶卖了后,挣钱买来的。)。运用这样的方法,同学们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评比,竟一箭双雕的解决掉了吵闹特点

三、四。因为有了小组同学的监督和为了小组的荣誉,那些有边做作业边讲话,或者边唱歌的同学,都努力的控制着自己了;因为没有讲话的了,也没有讲话者和不讲话者之间的冲突了。

经过四天时间,班级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改观,我再悄悄到教室抽查的时候已经是比较安静了。但是 “小捣蛋”的问题还是存在,他还是要去捉弄旁边的同学,别人不理睬他,他就不停的去招惹,直到和他讲话他才开心。“小捣蛋”其实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妈妈是个智障,爸爸又外出打工了,他是和爷爷一起生活的。他的智力和其他同学比较起来也有一定的差距,第二次英语单词听写错了十个以上的就是他。我一直都不忍心去批评他,但是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的捣乱而影响大大家啊。我怎样才能让他自习课安静呢?我观察他,发现主要是因为别的同学有事情做,而他没有事情做。他数学基本学不懂,英语也只能够读写几个简单的单词,但是语文他比较喜欢,喜欢看语文书上的故事。于是我和他商量来个约法三章,我借好看的书给他看,自习课如果没有事情了,就看这些书,但是就不可以招惹其他同学。他很高兴的答应。我每周到图书室为他借几本像《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样的书,叫他看完了之后来交换。我们的“小捣蛋”被书所吸引,自习课再没有去捣乱了。

经过这些措施,班级的自习纪律得到了保证,在经过了几个星期的适应后,大家已经养成了一种安静的上自习课的习惯。这一习惯使得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自习课的预期目的达到了。

第13篇:安静吧诗歌

还是安静吧

要不 就跟这喧嚣的世界

一起腾闹

杂乱 狂躁

你说 孤独 寂寞

无人聆听

无人诉说

世界把你抛弃在

冷清的角落

还是安静吧

你是你的

世界是世界的 你没看到

街头的脚步

那么欢快地蹦跳着

谁有多余的光阴

管你的那些

爱恨情仇

喜怒哀乐

还是安静吧

别那么无聊地喊叫

别那么愤怒地发骚

你在走着 你在奔跑

你停下

或者你往回走了

谁管你呢

你走你的

昨天走远了 明天又来了

你不会恐慌

就好

还是安静吧

还是

跟上这世界

疯狂地挥霍残暴地毁灭

水 氧气 阳光

血液 激情 青春

生命

一切可以挥霍的 一切可以毁灭的

如果你太沉迷

爱 恨 痛 在乎 沉沦

那么

一切都由你吧

还是安静吧

如果

你想学那被蛀虫 掏空身体的苦桃树

漫长地绝望地委靡地

死去

如果

你不想热烈地燃烧

你不想把自己的汗水

痛苦 梦想

奉与世界一起挥洒

还是安静吧

自认可怜

可悲的人

准备抛弃世界的人

抱怨的人

正在呐喊

咆哮的人

还是安静吧

我代言命运

我不会施舍你同情

怜悯

我会为此羞愧

冷漠 无情

我残酷 我视而不见

是世界赋予我的

权力

还是安静吧

抑或

一切都由你吧

你是你的

我要走了

河流 不会停留

时间

只会流走

我偶然从你躲藏的角落

路过

看到你一瞬就苍老

不远处

有座名叫泯灭的

宫殿

走慢一些吧

微风 起了

噢——

但愿你能

第14篇:那一刻,很安静

有人说,友谊是雨季的小雨伞,撑起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不这么认为。怎么会这样?

直到那一天,我明白了。

那一天,冷的咬。每个人都像一个像严格的熊一样包裹。学校,学生像往常一样微笑,玩。而在教室的一角

你和你的关系是什么?

你不再打扰你了!他现在有一千字的演讲还没有完成,以前一点支付,时间紧迫!

这是这样的:我是一个同学由政治和教育部要求写一千字的演讲,下周五在事件发言之前。我做,然后帮助他的想法。和我的朋友,这个脾气暴躁的家伙,当她什么也不做,仍然吃午饭,然后聊天与她的八卦。我可能建议我的朋友如此努力,她会在火灾结束时引爆火药。

所以我们分手了。

两天后,去了午饭时间。

今天我应该有两盒米饭,一盒给我,一盒给我原来的朋友。我不能来,因为我去办公室做家庭作业 并得到米。我以为,当她在楼梯上时,她认为我故意没有出现在时间,然后只有我自己的午餐,故意她。啊! 完成家庭作业后,小队领导将告诉我今天的一盒午餐。我去教室的门去看看,一定要吃午饭了。该死的!

但是,当我回到教室,但发现表已经是一顿午餐。那是谁?

对不起!她来到我面前的我昨天没有故意争吵,你知道我的脾气道歉,这顿午餐给你,你原谅我确定我看看,她的桌子真空。我不能是对的,我想她想

风吹来的风,奇怪的是,我感觉不是很冷,而是温暖,这种温暖是从心里。我们两个人都沉默,没有人开放。这一刻,很安静。

几秒钟后,我打破了沉默:我们还是好朋友,对吧?当然!你是谁?你吃午饭了吗?没关系,我胖,胖等等,康德住。那么,所以,我带来了两块巧克力今天,她发光。你确定要放弃这美味的小吃吗?当然不是!我会给你一个字 我们的友谊又回来了!

感谢你的这场争吵,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扎根。

有人说,友谊是雨季的小雨伞,撑起了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说,友谊是一个蜡烛在冬天,燃烧温暖的火焰。

第15篇:安静提示语

安静提示语

1、保持安静是一种美德

2、多一份安静,多一份好心情

3、班级是我家,安静靠大家

4、莫高声,惊了读书人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声不在高,有音则行

6、保持安静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7、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

8、轻言细语是对大家的尊重

9、安静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10、宁可安静睡觉,不要打扰同学

第16篇:安静的近义词

安静的近义词

篇1:安静、寂静、平静、清静、宁静、幽静等六个词的区别和用法

安静、寂静、平静、清静、宁静、幽静等六个词的区别和用法

安静-->动态(本来有声音,现在没有声音。)

教室里很安静。

寂静-->没有人,也没有声音,沉寂的。 寂静的凌晨。

平静-->

1、安宁,没有骚扰动荡。平静的西湖。

2、心情平和心情平静。

清静-->程度比寂静深,不受打扰清静的地方。

描写生活情况:过着清静的生活。

宁静-->平静、安静。

宁静的夜晚。

幽静-->清幽、寂静。

一般用在环境:幽静的小路 指环境的优雅宁静;

“恬静”是指环境恬淡清幽的宁静;

“安静”是指一种安稳与平静。

“平静、幽静、寂静、恬静、安静”,是一组近义词,区别并不很重要,只要用词恰当,就可以了。

(1) 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

地睡着,他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

(2) 六(2)班的同学正在做作业,

教室里(安静)极了。

(3)冬天的山村,夜里格外(宁静)。 傍晚,游人散尽,这儿又恢复了(宁

静)。

西蒙冰冷青白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

(4)蜜蜂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寂

静)的小站。

冬天的夜晚,山村里(寂静)得很。 一走进(寂静)的果树林,醉人的花香就扑面而来,让人舒服。

(5)一天夜里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我和妈妈一起漫步在(幽静)的林荫小道。

傍晚时分,山林之中是一片(幽静)。 冬天北方的小山村十分(幽静),只能听见雪花簌簌往下落的声音。

(6)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僻静)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7)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话,会场上(肃静)得连掉根针的声

音都听得见。

(8)在这样(宁静)的夜晚,凝望着空中的明月,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9)风停了,清澈的湖水又恢复了(平静),像一面美丽的镜子。

(10)生活的海不时涌起狂涛,但他总能(镇静)地面对一切风暴。

(11)寺院建在一处(僻静)的后山,鸟语为乐,竹林成伴。

篇2:近义词区别

近义词 ( 聿读作yù。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词,意轻快。)

安静

( 注释: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病人需要~,。 ②安稳平静:孩子睡得很~。ㄧ过了几年~生活。)

寂静

( 注释:没有声音 ;很静:~无声。)

宁静

( 注释:①安定;安宁:宁静四海|地方宁静。 ②安静;平静:心情宁静|宁静的灯光|宁静的月夜,

平静

( 注释:安定宁静:平静的黑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水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

清静

( 注释:1.指天气晴朗宁静。 2.指心性纯正恬静。 3.不烦扰。多指为政清简,无为而治。 4.安静,不嘈杂。 5.犹安定,太平。)

恬静

( 注释:闲适安静:心情恬静|恬静寡欲。)

幽静

( 注释:深幽静寂:幽静的山谷|幽静的庭院|一切是那么幽静、恬淡而自然,像一股清冽的泉水。)

安静环境没有人吵闹的声音

宁静是环境没有声音

平静指心情平静

寂静也是环境没有声音

追问

选词填空:安静 宁静平静 寂静

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 安静)

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平静 )的海面。

夜深了,大地一片( 寂静 )

这是一个很( 宁静 )的偏僻山村。

(一)安静、幽静、寂静、宁静、平静、僻静的区别

处于一般的环境中静的程度由低到高:安静、幽静、宁静、寂静、(越来越安静) 安静-->一般形容多人共处的小环境变静了。举例:安静的教室

寂静-->多用来描写一个空旷无人的大环境很静, 举例:寂静的山谷

平静-->指人的心情比较平和。举例:心情平静。

清静-->一般用在描写近期的生活情况 举例:过着清静的生活;

宁静-->一般指夜晚 举例:宁静的夜晚

幽静-->清幽、寂静。一般用在环境 举例:幽静的小路

僻静-->地点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偏僻隐蔽,而安静。

(二)宽阔、宽大、宽广、宽敞、辽阔的区别

宽阔重点在于面积,一般形容大的场景。

宽大重点在于大小,一般形容衣物、身体等。

宽广在这几个词中最大。

宽敞一般形容房间或某个特定地方。

辽阔是没有边际的,一般形容草原和大海。

基本顺序:辽阔>宽广 〉宽阔 〉宽敞 〉宽大

(三)辨析:愿望 希望 盼望 期望 渴望 指望 奢望 欲望

这组词都包含“心里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的想法、要求、意愿等”意义,但具体来说,它们在词性、表义程度、表义范围、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方面有所不同。下面可以分为几小组从这些方面进行辨析。

(1)愿望、欲望

都是名词,多是希望、意愿。其区别是:

愿望:指主观心愿,希望时期向某个方向发展,多用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般用于褒义方面。

欲望:①大都指心理上的要求或想获得(钱、财物等),多用于贬义。②生理、性方面的需求,表义范围比“愿望”大。

(2)愿望、希望

词性:“愿望”是名词,“希望”动名词性兼有

表示程度:“愿望”比“希望”程度较深些

对象:“愿望”的主体可以是集体或个人。

“希望”的主体出集体或个人外,还可以是事物、世界、人间等范畴,如说“毫无希望”,表示某种可能性。

(3)希望、盼望、期望、渴望

词性上都可以是动、名词兼有,从表义程度,对象上看,

希望:一般的愿望;对象可以是别人或自己,也表示某种可能性。如,“完成计划的希望很大。”

盼望:期望达到某种目的的心情更急切,语意比“希望”重;对象可以指事物,也可以指人。如,“她盼望亲人早日康复”“她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期望:期待、盼望,突出殷切地想望或期待出现美好的未来或前途;对象只用于对别人。如,“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你不要对他期望过高”。

(4)盼望、渴望

词性上都可动、名词兼有,都表示非常希望。

盼望:指非常想望,着重于怀着深情地希望、期待;对象是事物或人。渴望:强调迫切地、如饥似渴地希望,语意比盼望程度深;对象一般是事物。如,“我渴望成功”“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

(5)指望、奢望

词性上都可动、名词兼有

指望:一心期待,盼望。如,“指望你有出息,为家族争光”。奢望:过高的希望,一般不可以实现。

篇3:近义词

二年级(上册) 1.《秋天的图画》近义词:美丽—漂亮 脸颊—面颊 好像—仿佛 勤奋—勤劳 反义词:举起—放下 燃烧—熄灭 勤劳—懒惰 美丽—丑陋 2.《黄山奇石》近义词:闻名—著名 秀丽—秀美 神奇—奇妙 尤其—特别 好像—仿佛 奇形怪状—稀奇古怪 巨—大 反义词:陡峭—平缓 有趣—乏味 神奇—普通 升起—降落 著名—无名 3.《植物妈妈有办法》近义词:如果—假如 已经—曾经 告别—告辞 旅行—旅游 办法—方法 准备—预备 反义词:粗心—细心 降—升 仔细—马虎 好—坏 4.《古诗两首》近义词:尽—完 赠—给 径—路 好景—美景 反义词:斜—直 晚—早 远—近已无—犹有 5.《一株紫丁香》近义词:疲倦—疲乏 感谢—感激 消除—除去 安静—宁静 反义词:疲倦—精神 盛开—凋谢 安静—吵闹 感谢—埋怨 6.《我选我》近义词:悄悄—默默 突然—忽然 亲切—和蔼(亲密) 热爱—喜爱 关心—关爱 反义词:亲切—冷漠 朋友—敌人 关心—冷落 热爱—憎恨 7.《一分钟》近义词:非常—特别 后悔—懊悔 眼看—马上 反义词:闹—静 非常—平常 迟到—准时 前面—后面 8.《难忘的一天》近义词:表演—示范 激动—兴奋 慈祥—慈爱 严冬—寒冬 马上—立刻 和蔼—和气 反义词:难忘—健忘 严寒—酷暑 紧张—松弛 激动—平静 高兴—难过 满意—失望 开始—结束 亲切—冷淡 9.《欢庆》近义词:欢乐—欢快 欢庆—庆贺 洁白—雪白 反义词:举起—放下 洁白—乌黑 美好—丑恶 欢乐—悲伤 10.《北京》近义词:美丽—漂亮 庄严—庄重 宽阔—宽广 矗立—耸立 纪念—怀念 中央—中心 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优美—秀美 反义词:美丽—丑陋 中央—外围 英雄—懦夫 盛开—凋落 许多—少许

宽阔—狭窄 川流不息—断断续续 11.《我们成功了》近义词: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立刻—马上 聚集—集合 激动—感动 飘扬—飘舞 反义词:成功—失败 欢乐—忧伤 激动—平静 尽情—拘束 喜讯—噩耗 聚集—分散 高潮—低谷 不约而同—背道而驰 12.《看雪》近义词:洁白—雪白 惊奇—惊讶 故乡—家乡 到处—处处 美丽—漂亮 顺手—随手 盼望—期盼 反义词:美丽—丑陋 真—假 高兴—忧伤 洁白—乌黑 识字四:近义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拔苗助长—欲速不达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反义词:徒劳无功—事半功倍 13.《坐井观天》近义词:朋友—好友 井沿—井边 观—看 无边无际—望无际 反义词:朋友—敌人 抬头—低头 错—对 坐—立 14.《我要的是葫芦》近义词:从前—以前 雪白—洁白 自言自语—喃喃自语 奇怪—奇异 赛过—胜过 盯—看 反义词:从前—未来 可爱—可恶 雪白—乌黑 快—慢 15.《小枣树和小柳树》近义词:漂亮—美丽 温和—平和 得意—骄傲 明白—清楚 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反义词:好看—难看 得意—失意 温和—粗鲁 浅—深 真—假 许多—少许 明白—糊涂 16.《风娃娃》近义词:慢慢—缓缓 使劲—用劲 高兴—快乐 急忙—连忙 感谢—感激责怪—责备 容易—简单 赶紧—赶快 仍然—依然 责怪—批评 反义词:许多—少许 慢慢—匆匆 飞快—缓慢 责怪—表扬高兴—难过 帮助—刁难 容易—困难 17.《酸的和甜的》近义词:聪明—聪慧 一定—必定 开心—快乐 明白—清楚 迫不及待—急不可待 明白—清楚 连忙—急忙 望—看 反义词:聪明—愚蠢 笑—哭 开心—难过 硬—软 明白—糊涂 18.《称赞》近义词:认真—仔细 看—观 高兴—快乐 称赞—赞扬 消除—消灭 连忙

—急忙 泄气—动摇 反义词:粗糙—细致 认真—马虎 仔细—粗心 拿起—放下 自信—自卑 称赞—批评 迎—送 高兴—难过 19.《蓝色的树叶》近义词:风景—风光 注意—留意 找—寻 小心—当心 用心—专心 连忙—急忙 吞吞吐吐—结结巴巴 反义词:爱—恨 借—还近—远 吞—吐 现在—从前 注意—忽视 吞吞吐吐—口若悬河 20.《纸船和风筝》近义词:正好—恰好 幸福—美满 飘荡—飘扬 难过—难受 愿意—乐 快乐—愉快 反义词:幸福—痛苦 难过—好受 美丽—丑陋 21.《从现在开始》近义词:宣布—宣告 轮流—轮换 神气—得意 服从—听从 纷—众说纷纭 激动—兴奋习惯—习气 反义词:开始—结束 现在—从前 议论纷纷—众口一词 激动—平静 心—放心 新—旧 白天—黑夜 22.《窗前的气球》近义词:突然—忽然 仔细—认真 高兴—快乐 反义词:仔细—马虎 高兴—忧伤 叽叽喳喳—鸦雀无声 23.《假如》近义词:快活—快乐 寒冷—严寒 一定—必定 哭泣—抽泣 反义词:寒冷—炎热 缩—伸 快活—忧伤 哭泣—微笑 24.《日记两则》近义词:小气—吝啬 帮助—帮忙 勤快—勤劳 总是—经常 兴—喜悦 羡慕—艳羡 反义词:羡慕—厌恶 阴—晴 喜欢—讨厌 许多—少许 白—黑 小气—大方 勤快—懒惰 25.《古诗两首》近义词:回—归 舟—船 闻—听 反义词:深—浅 少小—老大 26.《“红领巾”真好》近义词:活跃—积极 机灵—灵敏 爱护—爱惜 反义词:快乐—忧伤 机灵—呆板 保护—破坏 崭新—陈旧 活跃—沉闷 27.《清澈的湖水》近义词:欣赏—观赏 风景—景色 好像—仿佛 扔—丢 入神—入迷 变化—变幻 反义词:吸引—排斥 清澈—浑浊 许多—稀少 消失—出现 不满—满意 头—

尾 28.《浅水洼里的小鱼》近义词:也许—大概 继续—连续 知识—学识 在乎—在意 忽然—突然 反义词:死—活 继续—停止 弯—直 许多—少许 29.《父亲和鸟》近义词:喜欢—喜爱 快活—快乐 奇怪—古怪 黎明—拂晓 潮湿—湿润 一瞬间 —一刹那 反义词:喜欢—讨厌 动—静 浓浓的—淡淡的 容易—困难 黎明—傍晚 潮湿—干燥 30.《我是什么》近义词:飘浮—飘动 暴躁—急躁 灾害—灾难 办法—方法 傍晚—黄昏平常—平时 温和—温顺 帮助—帮忙 灾害—灾难 反义词:温和—暴躁 飘浮—降落 傍晚—黎明 31.《回声》近义词:好像—仿佛 周围—四周 美丽—漂亮 景色—风景 高兴—愉快 奇怪—奇异 立刻—立即 反义词:高兴—难过 奇怪—平常 美丽—难看 明白—糊涂 立刻—逐渐 欢快—忧伤 32.《太空生活趣事多》近义词:知道—了解 舒服—舒适 必须—务必 普通—一般 安稳—平稳 特殊—特别 可能—或许 反义词:容易—困难 失去—得到 舒服—难受 有趣—乏味 33.《活化石》近义词:观看—观赏 十分—非常 珍贵—名贵 熟悉—熟识 灭绝—灭亡 缺乏—缺少 稀有—少见 反义词:珍贵—廉价 容易—困难 保护—破坏 稀有—常见 熟悉—陌生 灭绝—滋生 缺乏—充足 34.《农业的变化真大》近义词: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观看—参观 成就—成果 培育—培养 贡献—奉献 茁壮—健壮 提高—增长 溶解—溶化 反义词:兴致勃勃—无精打采 贡献—索取 提高—降低 引人注目—鲜为人知 盛开—凋谢 茁壮—柔弱 先进—落后 二年级(下册)

1、找春天 近义词:吐—抽触—碰探—伸 寻找—找寻 仔细—细心 害羞—害臊 反义词:脱掉—穿上 害羞—大方 仔细—马虎

2、古诗两首 近义词:尽

—完 疏—稀 急走—奔跑 寻—找 反义词:生—死 离—聚 深—浅 荣—枯 疏—密

3、笋芽儿 近义词:漆黑—黑暗 扭动—转动 唠叨—啰嗦 健壮—强壮 自豪—骄傲 呼唤—召唤 反义词:漆黑—光明 懒—勤 健壮—瘦弱 明亮—黑暗重—轻 温暖—寒冷

4、小鹿的玫瑰花 近义词:浓密—稠密 惋惜—可惜 渐渐—慢慢 常常—经常 散发—散布 高兴—开心 反义词:浓密—稀疏 慢慢—快速 高兴—悲伤

5、泉水 近义词:尽情—纵情 欢快—欢乐 同伴—伙伴 反义词:明亮—黑暗 天然—人工 欢快—沉闷 清脆—沙哑甜—苦 饱—饿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近义词:寻找—寻觅 足迹—足印 年迈—年老 反义词:温暖—寒冷 弯—直 长—短

7、我不是最弱小的 近义词:弱小—柔弱 清新—新鲜 芬芳—芳香 娇嫩—娇弱 赶紧—马上 反义词:弱小—强大 清新—浑浊 保护—伤害 无力—有力勇敢—胆小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近义词:非常—特别 舒适—舒服 照顾—照料 难过—伤心 告别—离别 亲热—亲密 反义词:舒适—难受 多余—不够 难过—高兴 有趣—无味糊涂—清醒 冷冷清清—热热闹闹

9、日月潭 近义词:附近—旁边 环绕—围绕 茂盛—茂密 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清晰—清楚 反义词:清晰—模糊 隐隐约约—清清楚楚 深—浅 高—低升—降

10、葡萄沟 近义词: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茂密—茂盛 喜爱—喜欢 有名—著名 出产—生产 热情—热忱 反义词:成熟—幼稚 茂密—稀疏 美丽—丑陋 流动—固定热情—冷漠

11、难忘的泼水节 近义词:欢乐—快乐 开心—高兴 祝福—祝愿 敬爱—热爱 好像—仿佛 幸福—美满 反义词:敬爱—鄙视 欢乐—痛苦 开始—结束 幸福—痛苦欢迎—欢送

12、北京亮起来了 近义词:降临—来临 闪烁

第17篇:安静的故事

安静的故事

张炜华中师范大学演讲录

大家晚上好,刚才处长跟校长很热情,很给了我一番鼓励。校长欢迎我的一个精彩的演讲形成了一种压力呀。我这是第三次到武汉来,前年刚在华科大做了一次演讲,那个录音整理出来的文稿在《光明日报》发了,刚才处长讲咱们《新华文摘》这一期刊发了,你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文稿,是我上一次的演讲。因为两次演讲离得太近,内容尤其不可重复,今天就和大家像闲聊天一样,严格的来说,不算什么演讲。你看题目叫“安静的故事”,同学们可能想,它在这个里面讲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大故事,就是关于安静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啊,都在这个故事里面有一个角色,包括我自己。我要跟你们讲一下,我是怎样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一个角色。每一个人可能都要进入这个故事,我呢,就从这里说起吧。

我来到武汉三次,一次比一次觉得这个地方生活节奏更加快,一次比一次觉得武汉这座城市变得更嘈杂。我不说一个大学的名字,是很出名的武汉的一所大学。在十

四、五年前,我第一次到武汉的时候,我就去看那所学校,让我觉得是那么觉得惊讶,我觉得真是一饱眼福啊!那个校园之安静,那个美丽,开了那么好的花(笑)。你们猜是哪一所学校?(武大),我不说它是武大(笑)。它是一座特别美丽的校园,它是很有名的文化名流设计所产生的这么一所有名的校园。

当时啊,我已经去过西方的好多所大学,我到西方的大学的时候啊,我去的时候我就想啊,如果我们中国有这样美丽的校园多好啊!那么样的安静,那么美丽,安静极了!树木、动物、人,整个大学的气氛啊让你看了以后,你就觉得在这个地方读书是最幸福的,在这个地方教书是最幸福的,来这个地方看一看你就很幸福。但是我看了武汉的那所校园以后,我心里面突然有种自豪感,原来我们中国也有这么漂亮的校园,只是我没有看到而已,我这个人哪孤陋寡闻。武汉这个这么好的校园啊,那多安静。但是这一次我来,我带着美好的记忆又到校园里去。我去了以后,人山人海,吵得不得了。我本来是要去看花,可是我一点兴致也没有,因为人啊挤得很厉害,到处是车,小商小贩在那个地方吵着卖东西,根本不像一座校园。那天我非常失望,我还没有往里走,我就很快地退出来了,我不愿意破坏我个人心中美好的记忆。

我住的地方,也是在一所大学校园里,这个校园里有很多树木,非常开阔,可是我住的地方呀,很多的车辆,夜里都不能休息。车不停地跑来跑去,到了深夜三点的时候,那车还要把人惊醒,最后我不得不换一个地方。我个人的睡眠还可以,一般躺下就能睡觉,但是实在吵得睡不着。这不是一个个别的现象,我也在这个南南北北的走,到处走,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首先就感觉到一个“吵”字,就非常的吵。哪个地方都是这样的人流如织,哪个地方都是这样吵吵嚷嚷,人根本没法安静下来。我想了一下,人如果不安静下来,一切都谈不上——休息不好,不能思考,人静不下来。在这样一个剧烈旋转的现代社会里生活,我想人有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再多的知识,都不会获得基本的幸福,更谈不上人的尊严。所有呢,有感于这一点,学校当时要报题目的时候,我就报了一个题目,想了两个字——安静。也就是这一点我个人有深刻的体验,我就想讲一下安静的重要。

有的同学可能说,在中国很难安静,因为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有十三亿人口。人口多就不能安静,这不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我跟同学讲呀,1987年的时候,我们一行几个人到德国去,第一站就是它的首都(当年的首都在波恩)。欧洲人口的密度要远远地超过比我们一般的城市。但是我们下飞机的时候,大约是四点多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很多人上街的时刻。可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下了飞机之后啊,我们这一波人从街道看过去呀,却没有看到一个人。我就觉得奇怪,怎么没有人呢?完了又转了一个街,还是没有一个人。奇了怪了,一个下午都没有看到人,非常怪。我被这个城市那种安宁、清冷肃静的感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非常奇怪。后来走到了可能是商业区,开始有人,人稍微地多了一点点,也不是特别多。欧洲是这个情况,那美国呢?同学们可能说,那电视上演了很多,带给我们很多美国的镜头,它的百老汇、曼哈顿、纽约等,人更多。是啊,他们人是很多,到了曼哈顿的时候,你觉得人很多。但是有一个问题,美国的国土很大,它大量的城市里面,更不要说它的村庄了,始终都是非常安宁的,就跟我将的波恩的情况差不多,人很少。他们的人,人口密度也很大,他们在哪里?他们各自在自己安静的角落里面做事情,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不出去拥挤,即便是人多的时候,也尽量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

前不多年发生了一个事件,就是我们有一拨人坐飞机,坐法航的时候,上了飞机以后,就大吵大闹,放包、呼唤同伴、最后法国的乘务员就来制止他们,说能不能小一点声音。他们也不听,还是继续吵闹,最后呢,法国人最后不得不把我们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给请下飞机去,因为他们吵得实在太厉害。后来报刊上网络上,还有人对法国人这种行为感到不解,说无非就是大声说了几句话嘛。他忘记了,在欧洲,在一些文明社会,是不能够这样的。我们同学都有一个感觉,到了餐馆里,哪怕只有

四、五个人,那个餐馆里一定是不宁静的,一定是大声地吵闹。你想说话的话,你要提高声音,你不的话就没法说话。可是你到了国外的时候,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的地方自不必说,掉根针你都能捡起来。即便是电影院声音也是很小的,电影院本来可以吃着爆米花看电影喝着饮料,他们是很安宁的。如果你是到歌剧院去,也是安静得掉一根针你都能捡起来,到它的餐馆里去,很多一片人在那里点餐、就餐,一点声音都没有,每个人轻轻的挪动自己的椅子,坐下来慢慢地吃饭,说话的话声音很小。因为他知道,如果放大了声音,他就危害了别人,他没有权利侵占别人的宁静,他给别人留下享受时光的权力和空间。

讲到这个地方,我给你们讲,前年我在香港,到一个学校里去讲学。在香港,我是一个北方人,吃米饭、吃大米时间长受不了,我说能不能吃到山东的那种馒头,北方的馒头。后来一个朋友说他领我去一个北京酒楼去吃,那个里面有非常正宗的北京饭菜,而且饭菜特别的好,大陆的人来就爱到那个酒店去,后来他领我去了。果然一进去人特别多。买到了香喷喷的馒头,我们要了几个菜,但是刚坐下,我发现这个地方完全不能待,那个人呀,那个声音大得,就是我们两个对面都得用力地说话还能听见,才能听明白。我说,不行,咱们把东西赶紧带走,他说这个地方多么的好呀,我说无论怎么的好,我不能坐在语言的垃圾堆上吃吃喝喝,这么好的饭。我就和他走了,实在吵得受不了。我的意思是说,人哪,来到一座城市,无时无刻不在被吵,没有一个地方、一个角落可以躲开这种噪音。你看这车辆啊,不停地跑来跑去,这个人流啊,挤成这个样子。那么说,香港这个地方吵不吵呢?同学一说起香港来,东方明珠啊,一个商业大都市,肯定比我们吵得厉害!但是我在香港住了三个月,给我的基本印象它是比较安静的。它哪个地方闹呢?像旺角,铜锣湾,它的确是世界上人流密度最大的地方,它一平方米的地方站立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但是他们闹的地方,就像美国曼哈顿这种地方一样,它集中的几个地方,在这些地方热闹、拥挤,在这个地方买东西、做生意。但是大量的各种空间,比较开阔的那些街区和个人生活领域,它保持了安静。无论多么嘈杂、多么拥挤,它有一个地方,可以给我们去享受安静,可以让我们有地方躲藏。

但是我们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地方能够安静下来了。到哪里去安静?到农村么?农村这种地方也很少了。我过去到胶东,很愿意到一个农村去,因为它交通不太发达。是一个小山村,你去了那个小山村之后,你就觉得到了另一个世界,非常的安宁。山上的树、石头,河水,一切都保留在那种原始状态,安安静静地跟你对话。你在那个环境里啊,就犹如走在一幅画里一样,你愿意看它的树、它的水,也愿意看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村民。他们的表情像他们生活的环境一样,安详、自然、亲切、和蔼;他们见到外面来的人啊,那种笑是从心里发出来的,非常的纯朴;他们对陌生人也非常友善,到家里拿出一些水果啊,邀请你到家里去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村民们在这种宁静的环境里面,他的心养得很纯朴。他实在是欢迎生人来到这个地方,他像迎接客人一样迎接你,所以我特别愿意到那个小山村里面去。吃着他们给的杏子、樱桃啊,那种愉悦和甘甜是从里往外的,不是市场上买来的。你会感觉到一个陌生的村庄,连友谊带情感一块儿滴送给你,而你与他们素不相识。这种愉快和享受,是在高级饭店里都没有的感受啊!所以我在那里,享受我人生的一段又一段的幸福,我就常去。大约有三两年,我没有去过了。有一次,我又到那个山村去了。我路过,专门拐过去了,就感觉不对了。那里人的神情不对,他对人再不是那么微笑、那么好,那么和蔼。他看你的眼神有一点警觉,有一点好奇。后来,我问了一下才发现,这个地方三年前扶贫了,每一个机关要帮一个村,有一个机关就包了这个村。给他们拉上了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东西被加上去了,这个村子慢慢的路也修好了,人也来多了。结果这个村子不断地发生一些不好的事件,甚至是恶性的事件,村子的宁静完全破坏了。开了什么矿产、这种厂那种厂啊,车辆也多了。就是现代生活,现代给他的快节奏、速度,把这么好的一个村庄完全地改变掉了,所以他们不像过去那样相信人。一个电视机,两三年就把一个村庄给改变成这样,你说这个电视和网络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啊!同学们,你们可能不相信这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是真的。就是一台电视机,就是一个城镇网络的一根线,改变了这个村庄。从一个村庄判断一个社区,一个国家,道理都是完全一样的,判断这个世界,也不会有怎么个两样。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我们进入了数字时代,我们进入了电视时代。一切都在改变,无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它都是一个事实,一个客观的存在。它的出现,让你猝不及防。有时候我们觉得,无非就是一个电视,这么说说笑笑,搞一下娱乐;无非就是网络嘛,增加一点讯息。但是你往往在这种平平常常地跟现代工具的相处磨合之中,忽略了它巨大的危险性。它的危险是非常大的。我们有时候,看到现代科技的发展,比如说我们看到核武器,你会觉得核的发现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核能可以被我们开发,爆发巨大的能量,可以发电,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的爆炸,给人类上了惨痛一课。原来原子弹的破坏力是如此之大,原来原子这一科学技术的出现,一旦人类不能掌控,就很可能使得整个世界变成广岛和长崎。从那之后,世界上全力地控制核武器的威胁,我们用尽千方百计地搞了各种组织来控制它,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核冬天、核毁灭的绝望的一个场景。

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网络和电视这一类东西的出现,它们所带来的巨大毁坏力,它比核武器来得更隐秘,但是比它来得更长远,比它后果更严重。它也许一下夺不走我们的生命,但是它从心灵上,它从生命的性质上来改变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另一种人。它有可能把我们全部的幸福,把我们美好的未来在暗中窃取,给搞走。但是这是它是很隐形的东西,它不像原子武器那样,瞬间的爆破,血流成河。但是它对我们心灵的杀伤力,那种强大的干预力,是无时无刻不在的。

网络数字时代,伴随着他们的各种高科技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节奏成几十倍的提高。我们出门可以坐高铁、动车、飞机,我们可以在点一个鼠标的时候,就了解了全世界的信息,我们发一封信也不用到邮局去。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全世界的讯息,什么生活我们都知道,千奇百怪的故事都知道。再配合着每一个城市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小报、广播,整天就在这样一个信息交织的世界里生活。无论你愿听不愿意听,愿看不愿意看,你都要在这种剧烈旋转的一个讯息、声音的旋律中生活,你如何获得安静?没有了安静就没有了思索,没有思索就没有思想,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有的人说,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方便的目的是什么?方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如果新的技术不能带来幸福,使我们变得更忙碌,使我们变得更踌躇和浮躁,六神无主,这个技术我们就要想办法来限制它,来规避它。我们要思考现代技术带来的一切,它的功过如何,如何回避,如何规避,每个人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由于提速省下的时间好像很多,但是省下来的时间,我们没有用来享受个人的宁静,没有用来寻找个人的生活、理想的生活。而是无形当中模仿了机器和技术,它快,我们想像它一样快,我们的心,比网络还要快。我们总是嫌网络慢,它那么快我们还嫌它慢,为什么?我们的心比它还要快。在各种技术的教唆、引导下,我们人类已经慢不下来了。有的同学说,快有快的好处,慢急死人了。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从乙地到甲地,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用现代的工具,用一天时间完成七天的工作。但是完成了之后,省下来的六天,你们留下做什么呢?我们想更快的生活,做更多的事情,不是这样吗?问题就在这里啊。同学说,有没有一个办法,我们能不能在快速旋转的生活中,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避开这个快的东西。这个想法固然可以,但是你的心改变了没有啊?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就是他看到什么他会学习什么,跟随什么。这个迅速在你旁边跑来跑去的摩托、汽车对你没有影响吗?它们在无形当中引诱你,引诱你像它一样快。网络引诱了你的心,让你想无限地提高速度。你每天接触的是飞速奔驰的摩托、汽车,你能么能不去苛求快速生活啊?到处是吵吵嚷嚷的,你如果不吵,别人就听不到你的话。周边的环境对我们性格的形成,对我们生命的改造,是深刻的,缓慢的,无时不在的。风里面吹的声音都是教导你的声音,让你随上这个时代的潮流。我们看什么东西多了,就会学习什么。

所以刚才讲的那个小村的美好宁静,他脸上那种笑容,都是周边的环境造成的。所以有时候我们讲,我们要多到大自然里边去,为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挺立的树木,潺潺流动的河水,是那样的一些东西。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就会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我们就跟上它的节奏。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是山川大地的儿女,我们不是汽车、摩托,不是网络,不是这些手工制造的产物,我们要和诞生我们的那个环境相和谐、相一致。我们的生命是那片土地给我们的。所以我们看树多了,就能够像树一样的安静下来了,看花儿多了,心情也好。看什么东西看得多,就完全不一样。比如有一个研究,它说养猫的人身体都好,心血管系统都好,嗅觉都很强。它举出了很多的对比组,什么有一拨人爱养猫,结果他们心血管病就很少。他们生活得都很好,这样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了:像巴金,他活了一百多岁,他爱猫;夏衍活了接近一百岁,他也养猫呀;冰心„„好多好多例子。为什么呢?科学研究说,人经常看猫和金鱼这一类动物,你不自觉地,个人的生命节奏就和它趋同了。猫和金鱼,它生命的节律是和缓的,你不自觉地要和它的韵律统一,你个人就变得安静下来了。所以说它的道理在这个地方,看猫多了就是这样的,这样多好呀!

有的同学说,那个猫是多么安静啊,但猫快起来就像闪电一样。是啊,你想一想,还有任何一个动物像猫一样迅捷、敏捷吗?可以飞快的上树,它跳起来抓一个东西还可以在空中做一个动作,再落到地上也不会失去平衡。迅猛如电,老虎、豹都是这样。最安静的动物在瞬间爆发,那种能量!可见安静的东西往往是积蓄能力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有时候变得没有力量,特别是没有思想的力量,就是我们不能够安静下来。有时候,我在想,人吵吵嚷嚷的汇成一大群,所谓的人多热情高、力量大,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所以我们过去很爱说一句话,就是“群众是最有力量的,要相信群众”。从大多数人那里汲取力量,说多了我们就没有什么怀疑呀,人多力量大,智慧在众人那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是这个话也可以反过来问了,最有力量的真的是群众么?是很多人么?我们历史上会找到例子吗?很难找到例子。如果你仔细运用你的理性的话,就会发现,还是个人有力量,人越多越没有力量。一个人,有时候是很有力量的。思想最有力量,哪一个高深的思想、哪一个能够影响世界、历史的思想体系不是个人产生的?!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还是弗洛伊德,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只要是对我们世界发生了深刻影响的巨大能量,都来自个人。只有人多了,吵成一团,永远产生不了深刻的思想。两个人可以想点事情,四五个人也勉强,到了一百个人的时候就很难产生有条理的思想,就很难产生一条清晰的思路,就很难享受安静,就很难产生一种生命中最大的能量,就是思想的力量。所以说呢,好多人愿意到城市里面去,到人多的地方去,享受人气,喜欢人气。但是他却忘了,人气多的地方,也是平均化的语言和思想最多的地方。一个人只有退回到自己的空间里面去,才能好好的思索,好好地享受时间。时间这个东西呀,在匆忙当中流逝。速度越快,人越多,节奏越快,时间溜走得越快。有时候我们想呀,你经历的一个事情,想起来就像在昨天。可是你仔细板着手指算一下,不是昨天,也不是去年,而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为什么?因为现代生活太快了,我们盯不住时间。我们哪有时间去思考时间、去琢磨时间、去享受时间?!

有一年啊,有一场人文精神大讨论。所谓的“二张二王”,二张其中包括我呀,二王是王蒙等等。因为它涉及到我呀,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忘不了有一场长达三年左右的“二王二张”的全国人文精神的讨论,我回忆起来这场讨论啊,就在去年或者前年,顶多不超过五年。可是我跟他说前

四、五年那场人文精神讨论如何如何,朋友立刻给我指出来,说那不是

四、五年的事情,十几年了。我说不可能,好像就在我眼前。朋友立刻找出一本书来,当年出的一本书,我查了一下,离现在整整十七年。十七年的时间啊,十七年之前的我是多么幼稚,我的面孔还有青春的气息。可是十七年过去了,我觉得它就在前五年,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时间。可能有同学会说,你无论有什么办法,时间都回以其固有的常态、它的流动规律在流动,不以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好像它就是客观的。但是今天我想跟你们讲,时间不是这样的,时间是在感觉当中存在的,时间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它好像是一个客观的东西,但它更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我们小的时候,过一年觉得是非常缓慢,可是我们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啊,觉得一闪就是一年。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生命退化,疲惫,苍老,见怪不怪。在我们客观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视野里,一切东西新鲜的很少,我们看到的都是旧的东西,它留不下印象,它留不下深刻的刺激,所以说呢,它就飞快地被我们放到记忆之外,放到我们咀嚼、享受、研究的范围之外,它就很快就溜走了。

我的邻居,他有一个孩子,他的孩子到上海去读书。他的家庭条件很好,他就想要他的孩子毕业以后一定要回到小城里面去,他觉得小城生活质量比较高。没有那么多的人,食物也新鲜,父母都在,可以照顾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到了上海以后,一看这个世界这么热闹,车水马龙,高档服装,咖啡店,摇滚,音乐,各种东西都比他们那个小城要好得多。他一定要留在那个城市里面,结果就找了一份工作留在了那个地方。那个条件还是不错的,他找了一个爱人,挣钱很多,在一家外企,买了很好的房子,他觉得非常好。为了让父母放心,就把父母接到他那个地方去住。他的父母到了上海一看,一路上打的很困难,走很近的路,很堵,费了几个小时到了他住的地方。去了一看,他的那个楼就在一座高架桥附近,每时每刻就在“嗡嗡”的响。他就问这个孩子,你就在这个地方睡觉、生活,这怎么办啊?孩子说,我们习惯了,如果哪一天实在睡不着,还有耳塞。他的父母听了以后,久久没有说话。他没有办法把孩子从这种嘈杂拉回去,因为儿子已经习惯了在这种速度的生活,他觉得很幸福。他父母就流下了眼泪,说“孩子啊,原来你就在这种环境里边过呀,要过一辈子呀!”他说我们这条件好得呀,很多地方离得更近,大城市都是这样,他父母叹了一口气。回去的时候一想到上海的嘈杂,他孩子就在这种声音里吃饭、生活,他就非常难过,他就跟我说这个事情。我听了以后,我太熟悉这种情况了,我说“慢慢的,你们这座小城也要变得像上海一样的喧闹”。中国没有一个地方最终会安宁下来,没有办法。

如果我们说追赶发达国家,如果发达国家是我们中国的未来的话,那么这个未来太漫长了。因为在我看来,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城镇还是非常安宁的。十四年前,我到过美国波士顿边上的一个小城,很有名的一个小城,叫康科德。那个小城为什么有名呢?因为它产生了几个巨人。一个就是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就是梭罗,他写了一本有名的书,叫《瓦尔登湖》,那是一本不朽的美国著作,所谓自然主义的代表作;还有一个了不起的作家,被称为超验主义的作家,叫艾默生;还有一个人,可能在座的不太知道,就是写《小妇人》的那个女作家,改成了一部电影,很有名的一本书,它也在康科德。所以说,这个城市因为这三个人,变得非常有名。所以我到了那个地方,就专门去看康科德,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小城是那么样的安静。突出的感受就是安静,它从任何一个地方拍下来都是一幅画。在中国,要是在哪个景点拍照,拍自然风光的话,那是很费劲的。到植物园,都得好好选择角度和位置,要不的话就拍不出好的自然风光片。可是到了康科德,只要不是镜头拿歪了,随便地照就可以,洗出来肯定是很好的自然风光图片。这么美的一个小城,无论到了它的图书馆、咖啡馆,更不要说街道,每一个地方都没有一点声音。消音也很好,跑过一车,它就一点一点默默地走过去,像它的人一样,都很安静。不像我们的车,像突然爆发脾气一样,突然从你身边呜的一下开走。我们的车怎么和我们的人一样呢?

我要说的是后来,前年我去康科德的,我到哈佛大学去演讲。我牢牢记住那个美好的康科德,我就专程让朋友带着我又去了一趟,我去了以后,就感觉我昨天刚来过一样,一点都没有变化。路还是那条路,房子还是那套房子,教堂的尖顶„„一切都没有变化,在我记忆当中的那棵大树还在,房子的颜色依然如故,像水洗过的街道。我看到这个,我感觉就是“它为什么安静啊?”人的心不浮躁,一切事情想好了再做。国外的特点,到法国也是,到发达国家,你都有这个感觉,它的楼房和街道,上百年都不太变。不要说我离开了短短的十四年,即使是离开一百年,它的变化都不大,我还能辨认出来原来这座城市。而同学们想想我们的城市呢?今天这条路刨开了,明天那个楼拆掉了,后天那个区域要改造,这个村庄拔掉了,那个楼区又在崛起„„任何时候,我们的村庄和城市都给人一种百废待兴的感觉,永远是百废,永远要待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怎么生活呀?不停的变革,不停的转型。“我们社会来到了转型期,我们一定要改革,一定要变革”,那么鼓舞人心的口号。可是你回想起来,我们一两百年来,我们的社会哪一年不在转型?哪一年不在改革啊?开拓性的人士层出不穷,我就怕这个地方来个开拓性的领导,那这个地方就麻烦了。他不停地开拓,你就一点安静都没有。你如果是他这样做不对,他说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就是因为这种变革、这种转型而进步,说明我们的社会有生气,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可是我们进步的结果就是,我们找不到一个像样子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改成了这个样子,灰头土脸,没有草,没有树。假使学外国,种了一片草,栽了一片树,用不了多久就是灰头土脸,你看树叶上全部都是灰尘。为什么?因为四下都在刨呀,都在挖呀,都在拆呀,这个绿色能保持多久?根本没有任何可能。这就又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停的摧毁,不停的建设,不停的变革,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每一次的改造和拆毁,都是对上一次的否定。我们不停的否定自己,就因为我们原来不停的犯错误。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好,太匆忙地去做事情。 世界上的事情有多少是因为缓慢而做错的呢?有多少是因为安安静静考虑好之后做错的呢?没有,都是因为急躁、拥挤、吵闹、快速才搞坏了的。大跃进是这样,我们全民搞钢铁,搞粮食,结果搞出这么荒唐的事情来了。*都是啊,*无论有多少种解释,但是有一种解释是大家都会接受的。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上进行一场革命,来改造、改变我们的文化。文化尤其是很难用革命的方式来改造、改变的,它没有那么快,文化是一个缓慢的演化和养成的过程,是和传统不能脱节的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想在一年两年里改变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它可能吗?结果,因为追求的速度太快,它出现了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的毁灭性后果。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它在时间里边完成。

前年,我出版了一本小说《人在高原》,它写了22年。有的人就问我了,22年都能长成一个很高的小伙子了,这么长时间你就在做这么一件事情?我告诉他,我当然还做了一些别的事情,吃喝拉撒睡很多生活的事情发生,走了很多的地方,即便是文学写作呢,我也写了别的书。但是这22年的确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写《人在高原》这部书。他问为什么要用这么长时间写一部书呀?我说因为这部书思考的问题太多,它长度太长,题量太大,我需要很多的时间把它想明白,没有22年的时间,我不能把巨大的问题想明白,把它写到书里边去。无论我个人反应多么敏捷,多么聪明,我还是需要时间来帮助我。我跟他讲了以后,他稍微地明白了一点。

好多的东西,就是需要时间。我们中国人呢,到外国去,有一年,我去海参崴。那个地方出好多海参,海参很有名,就叫海参崴,是中国人取的名字。他们离中国很近,中国好多的商人,到苏联的第一波人就是到那个海参崴去。因为很多年和苏联的关系,和他们不交流,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常态。我就问他们“你们对海参崴什么印象?”他说“那个城市漂亮极了,阳光好,海水好,城市街道好,人有礼貌,长得漂亮”,是溢于言表的兴奋。我说那边这么好啊?那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呢?他说就是有一点不好,他说怪不得苏联那么穷了,那个地方的人太懒了。总是在海边在躺椅上晒太阳,每天懒洋洋地不太干活,干活的都是中国人,忙忙碌碌的都是我们。我听了以后,觉得苏联人实在太不像话了,每天就那么晒太阳不干活,靠我们中国人干活儿。但是后来我想了想,好像不对呀。人家那么懒,人家能把城市建设得那么美丽呀?!空气也好,人精神面貌也好,城市也干净,到处这么好,那这可不是懒人能做出来的城市啊?我们这么勤奋,怎么把我们的环境搞成这个样子呀?这是一个问题呀。

后来,我就用推理的方法,我又总结了我到的美国、欧洲这些比较发达好的城市,法国人是非常浪漫的,大量的时间都在喝咖啡、读书,写东西。有一个笑话说,法国人几乎人人都想当作家,日本人也是,都在写散文,写小说,只要识字有点修养的,都想当作家。所以说,这个地方,他能不懒么?老读书、老喝咖啡、老聊天,有点功夫就休息啊、到教堂去啊,干活的话每天干那么一点点。但是法国的GDP比我们高多了,法国的国民收入比我们高多了,法国无论是文化、经济,一切方面我们都不可以企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短时间内,我们是很难超过法国这一类欧洲国家的。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中国人的价值尺度、衡量生活的标准来说,就一个字——懒。这就奇怪了,怎么懒的地方建设得都好啊?!街道都这么干净,技术这么好,它也有毛病,毛病我们也会说到,就单讲一个简单的对比。后来我才发现一个问题,不是人家懒,而是人家会利用时间,会安静自己。他在安静的时间里想好了问题,然后再去做。他可以花费最短的距离,浪费最少的劳动,把事情做好。而我们每天忙碌,不去思考,追求速度,追求所谓的效率。我们干的大量工作,是浪费的,甚至是破坏的。这种勤劳有什么用呢?这种勤劳它更多的时候起到的不是建设和积累,而是毁坏和浪费。所以同学们想一下,安静下来是多么重要。

到了国外,我就有了一个感触,这种感触我把它写在《你在高原》的一本就做《人的杂志》的书中。《人的杂志》的里面有一个人晚上是不睡觉的,每次他都思考一些比较古怪的问题,关于现代化的问题、关于电视的问题,甚至关于养猫的问题他也思考,他思考了很多古怪的命题,完了以后他把思考的一些问题都记在本子上。但是他思考的一些问题都不合时宜,说出来以后很犯忌。社会不允许这种特立独行的人存在,我怕引起不好的效果,我设计了一个情节:他记录的很多东西被一个出版商看好,他认为这种惊世骇俗的个人见解印出来肯定会有很多人买。但是他又怕印出来会招来祸患,他把这些手稿打印出来让各个阶层的人来看,可以随便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反驳、赞同、批判。他把批判的言论和见解附在后面,因为他是半夜写的笔记,那个出版商就取了一个“驳吟夜书”的名字,镶嵌在《人的杂志》的多少页。这样数种意见并列,读者看了以后就没有话说了,可以客观的服从任何一个道理,并不是完全赞同这个夜猫子的观点。

其中有一段就谈到了我个人在国外的观感和思考,就是我们中国人到了国外做的最多的就是开餐馆或是洗衣服。中国人到了任何一个地方就成了那个地方最忙碌的人,一天到晚在做。稍微有点资本就扩大生产,赚了钱就开另一家分店,星期天是绝对不休息的,没有个人的节日,也没有休息的时间,因为没有宗教信仰,他也不上教堂。只要这个社区里来了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社区将面临一个比较严重的事情,那就是竞争者来了。你说面临着中国人在这儿,你不干他干,你如果不和他一样干就会被他弄走了,他很能吃苦。你像他一样干呢,他祖祖辈辈养成的一种生活节奏完全被破坏了。他们星期天起码要做礼拜,他们要用大量的时间来读书,还要有很多休息游玩的时间。所以他们养成那种欧洲人或是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全都被打破了。如果你不想把固有的生活节奏给打破,那么对不起,你就只能把所有机会让给东方人,准确来说是让给我们中国人。所以说他排华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中国人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老百姓,是一万个不愿意。我们在那个地方靠汗水和勤劳换来的一点利益,换来的一点生活优越感,被你们当地人是如此的嫉恨、嫉妒、反抗,以至于诉诸暴力来驱逐我们。这是太不公平了,我个人一直是这样认为。到后来我不这样想了,我想这里面有我们的问题。

我觉得勤劳固然是好的,但是勤劳不是代表一切。勤劳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读书是勤劳、思考是勤劳、坚持不懈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也是一种勤劳,是一种积累。这些东西有时候是更宝贵的。你说我们每天都这样干来干去、吵来吵去,把当地的习俗,当地的生活习惯节奏、行为规范完全都破坏了,你说别人怎么会不反感呢,所以说我们这个民族的确到了好好的反思自己的时候了。现代科技固然是加快了生活节奏,增加了他的噪音,在我目力所及的前提下,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这样带来这么大的负面效应。我们的确的最嘈杂的一个族群,的确是一个最混乱、最拥挤的地方,现代科技对我们造成的负面效应远远的大于欧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到发达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去,你到了一个外国人的家庭里,你觉得它和我们不一样,耳目一新。书摆在书架里,书架林立,家里面非常宁静,你在那个地方看看书、和客人说说话,感觉它有一种很特殊的温馨。这种温馨你觉得有点异样、有点陌生,这是怎么造成的,后来你想来一下,他这个家庭的中心少了一个东西,收了一个电视机。可是到了当地一个华人的家庭,你会觉得非常熟悉,他的家庭显得和我们一样,没有多少书,在大客厅里一定有一个非常大的彩电。电视旁边摆着皮沙发,全家围在一起,电视就是全家领导的中心。但是外国人一定不会把电视放在这么一个优越的位置,他不愿意让现代的这种电视来引导全家的全部生活。

有一次我去德国一个翻译家家里,他留我过夜,他说今天晚上很有意思,他两口子不停的转悠,找电视,他说今天晚上他太太做了一期节目,朗诵蓝波的诗,他想要看一下那个节目。他们找了很长时间,在一个角落里找出一个很小的黑白的电视机。从这可以看出他们家是不太看电视的。从这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我们实在是受现代的东西的影响太大。我们花费在他们跟前的时间太多,以致在花花绿绿的东西面前飞速的把时间耗掉了。我们在看电视不浮躁了,同时你可以打开任何一个电视台,它是用电脑制作的这个片头,比如说凤凰卫视还是各个省里的电视台,他那个片头做的其实非常快。伴随着很快速的音乐飞快的切换了一个画面,给人一种快速的惊悚感。他每一个片头都是这样做的。他完全违背我们的人性,我们人是血肉之躯,我们不是机器人啊。从一开始他就把我们整个的人给搅乱了。你说你缓慢一点,跟喝茶聊天一样,开一个电视的头帮助我们安静该有多好啊。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台,它的片头,都做得是这样的,他为了寻找一个现代感,现代科技感。你们可以回去注意一下电视和广播。

我有一个责任编辑是上海人,有一天她要为我做个节目,这个人是一个女的,说话非常的缓慢,很缓慢,是一个很好的编辑。我非常重视她的意见,她说给我做一个节目,我当然非常高兴的同意了,她说一开始我要说一个片头,咱们开始对话,她带上耳机,我立刻觉得她戴上耳机整个人就变了,稍微有点陌生。更令我惊讶的事后来她用飞快的速度说了一段很绵密的语言,很锋利、干脆、漂亮、帅气,而且还唧唧喳喳的说些外语,这令我大开眼界,我不知道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一个女性还有这样的一面。飞快的速度简直就是个机器人。完了之后她就给问问题,我回答的也不好,因为我还处在惊讶的状态。节目做完后她喘了口气又回到她的原来,我也感觉到解放了。我说我还不知道你有这两下子,声音也变了,速度也变了,内容也变了。

电视、车辆、网络、电台,所有的东西都在提速,他根本没考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否跟得上?他的这个速度弄得我们六神无主,没法生活,最后使我们整个的生活一团糟,如果你想慢下来,对不起,周围的一切,一切的人、一切的声音就在播送一个信号,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快。这怎么得了,像这样快下去,我们怎么办?所以说就出现了现在的文学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不会读书了,不愿意读书了,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够使自己缓慢下来了。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需要时间的给予,要在合适的匹配的时间里面进行雅文学的阅读,假如你看本书,你像看电脑一样快速的浏览过去,你能看的懂吗,它是语言艺术,不是通俗小说,他需要你进入它的语境,随着它的标点符号,语汇的调度来享受作者在构思作品时的那一刻愉悦。还原它的思想、还原它最有创造那一刻的犀利状态,文字是符号。你看到大树,你脑子里要给出时间想象出一棵大树来。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你要有时间才能想象森林啊,森林的枝叶,上面的草,灌木,有可能还有鸟和动物,你要联想。你要根据这几个字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根据你个人的人生经历综合起来的一种还原,所以没有时间怎么能行。但是现实生活是我们已经不能慢下来了,所以我们就不会阅读。我们只配在电脑面前看那些各种各样的文字垃圾。因为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可以一掠而过的东西。你如果看得很细,那样也不值得,这样就形成了恶性的循环。你不理解高雅的艺术,你不理解绝妙的艺术,绝妙的艺术被你所冷落,被越来越多的所忽略了。它的评价标准也在改变,因为你已经失去了欣赏真正的语言艺术的能力。我回忆一下小的时候得到一本书,那就是如获至宝。

我记得我小得时候,我们一户人家因为各种原因被赶到林子里住,我们看到的人很少,看到的动物和植物倒是满眼。我们就在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生活,我们养了两只小兔子,我经常出去割草给小兔子吃。我到现在还能记得我得到的一本书,看不太懂,我把那本书放在篮子里,其实我早就读过了。但是我割草的时候把它放在篮子里,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边上,一遍一遍的阅读那些文字,我觉得有无穷的奥妙,他是那样的吸引我,那种环境下我就是愿意读书,那么有的人说,一本书、一杯茶是最幸福的生活,咱要享受这种生活要有条件,第一要有钱,你每天为了生存而奔波,哪有一本书一杯茶的悠闲,第二要有时间,好像是这样,但是我回忆一下,在我最困苦的时候,我15岁一个人就到山区去生活,完全是一次流浪的生活,但是我回忆一下,我流浪的途中,包里面全是书,我读书读的最过瘾的时候回忆起来好像我生活最困苦,最为生活挣扎的那段时间,书读的最过瘾,读的最多、印象最深。可见生活的状态不是我们不读书的借口,它是我们心灵的一个状态,是我们怎样对待时间,我们有没有可能合理利用时间,他对我们生活意味着什么?我们要痛下决心,在飞速旋转的当代世界里争夺我们个人的空间,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命题。你会发现在这个社会上似乎存在一个阴谋, 一个催促着我们飞快的行动,盲目的人、嫉妒的人或者是有钱的人有巨大的个人资本,或者是有权的人可以指挥你飞速的旋转,每个人都在他飞速挪动的轮子上有一个位置。他隔段时间用手推动一下,一定不让轮子慢下来,好让你在轮子上飞快的转动,创造财富,忽略思想,不容停留不能琢磨事情,而他们却在世界最安静的角落,无论是富翁还是享有权利的人,他们一定住在一个最安静、绿色最多的地方。同学们,想一下,他们那么歌颂速度,那么歌颂汽车、飞快的现代化生活,他们恰恰生活在另一种环境里。如果说这是一种生活的骗局或阴谋的话,我们有可能是我们不自觉的,潜意识里形成的一中生活的格局。我们要打破这场格局,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地位高还是地位低,我们一定要抓住人生的唯一的一次的机会,就是安静的权利。你要安静,我更要安静,你要读书,我也要读书。我要拥有个人的一杯茶一本书,我要安静自己,我改变不了你,可是我要管住我个人的眼睛、管住我个人的胃口,好好的享受我自己东西。那么他们全部的奥秘就在这几个字上:安静。寻找安静,下大的决心。

所以我一想起小时候安宁的生活,我就想我们中国人真是不幸啊,遇到了一个剧烈动荡的不是几十年而是好几十年,除了*,大跃进、打倒四人帮,所谓的商业改革到现在,整个社会抱头咬牙。我们只看到了物质上的获得,忽略了我们最大的幸福的损失。安静损失了、安全损失了,我们的社会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很可能是万劫不复。因为我们走上了一条让利益最大化的道路,这是一条不归路。我小的时候,有那么好的河流,那么好的森林,到了夜晚再树下躺着白色的沙子上看天上的星星,一颗是一颗啊,那么明亮。你想一想,我们现在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星空啊。我先前也说过,我住的地方,人很少,很孤独的时候,怎么办呢?就去最近的村子里面找一个朋友玩,他的名字很特殊叫爱长,因为他父亲和母亲都很矮小,所以他们就把自己希望寄托在了唯一的儿子身上了。整天爱长如何爱长如何,结果他长得真的很高,跟我同岁,却比我高半个头。爱长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放猪,他家里有一头小黑猪,那个猪很通人性,我们总爱和它玩,因为没有那么多食料,称为放猪。住的嗅觉特别好,哪里有食物它就在哪里拱土,拱出的食物我们就残忍的拿跑了。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和爱长就放猪,占猪的便宜。有一次,闹了一会儿,发现猪跑了。跑走一头小猪,家里就像天要塌了。我们到处找,都没有找到。爱长回家被暴跳如雷的父亲一顿揍,连我也挨揍了,天黑了也要找到小猪。后来他家人想起来她邻居家有一条狗叫花虎,非常聪明的一条狗。然后他们就把那条狗借出来,一起到花生地里去寻找著,爱长的父亲跟那条狗说了一些话然后就要狗去把小猪找回来,结果过了半小时,花虎还真的把小猪叼回来了。

实际上时间就好比这头小猪,你要看住它,你不看住它,它就会和小猪一样溜走。如果时间好比是一头小猪,我们不能过分的喧腾和胡闹,要不小猪就溜掉了。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回忆,所有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写过去的事情,儿时的事情,朋友的故事,那条河,那片海,写生活也是经历过的生活的细节,它很少记录当下,当下也是过去式,是把丢失的时间找回来,文学就是起这个作用。通过描述回忆,重新咀嚼丢失的时间。文学就好比是花虎,他能够帮我们把丢失的时间和那头小猪重新找回来,让我们拥抱着一切流泪幸福。

提问互动环节 ★第一个问题:

★问:请问张先生,当年您在与王力平的对话中有一句“消费至上是西方商业扩张主义文化的内核部分,它泛滥的结果,不是将心扼死,而是将心慢慢淹死。”那么对于当代文坛众声喧哗的情况而言,我们的文学应该怎样走下去。还有在商业化的大潮中,那些作家应该坚守怎样的立场? ★答:其实我刚才讲的已经把这个问题回答了。那就是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它会把心慢慢的淹死,不知不觉的就这样下去了。我们快乐的死亡,浮躁的死亡,反正最后找不到我们自己了,这样的话很难有什么幸福。我们个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可是你成功的基础,就是要动脑,要独立的完成个人的思考。它赖以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安静,就是寻找个人安静的故事。如果一个名族在长达一两百年的时间里都在折腾,都不得安宁的话,那么中国所谓的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很漫长的安静的故事。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不是其他就是看能不能安静下来,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传统文化也有劣根性,我们不能说我们的文化被西方的商业主义改造了之后变成了今天的紊乱,而肯定是我们名族文化基因里面就有坏的东西。那么它在不好的气候条件下,坏的东西长大了,好的东西被扼杀了。

举一个例子,我上个月的某一天,看一本书偶尔翻到了一个印第安人传说的故事,故事讲得是印第安人在好几百年前,经历了一些事情,他为了抢救民间的故事和传统,印第安人就找了一个会识字的老人来讲过去的故事,老人将这个地方有一个狼的故事、有个蛇的故事、有个鹰的故事,有条狗的故事。记了好多那些传说和实际经历的故事。其中有个老人说了一句话,让我看了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它出现了中国两个字,而印第安人在南美,而且是一个老人,那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啊,我赶紧一动不动的看,看他是怎样说中国的。他说咱这个地方过去很好很好,吸引了好多外国人来,这个地方有好多吃不完的野物,看不完的好多风景,河水常年的和花伴柳,所以把外地人和异族人都吸引来了。最先来了一拨阿尔及利亚人如何生活,又来了一拨北美人如何生活,说都这说到中国了。他说之后来了一拨长尾巴的中国人,后来我才知道,他说的事中国人留了一个大辫子。后面说的话让我很难忘记,一个印第安老人,他对中国人没有任何偏见,他说这一拨中国人和原先来的一拨一拨的人全都不一样,他们不停地忙碌,一刻也不停止的忙碌,说这一拨人毫无意思,毫无价值,这是一个老的印地安人说的。

我看了以后立刻联想到我今天晚上说得一些话,我们安静不下来,这一种对物质扩张,永不满足的东西是我们民族固有的东西,是我们民族性格劣根的部分。一谈到中华民族,你看我们的教科书,一定是勤劳勇敢,我们太勤劳了,勇敢不一定。

★第二个问题:

★问:在《柏慧》和《古船》里都有涉及到送报信的红马,请问这个有什么联系?您现在还在看一些什么书,能给我推荐一下,或者是怎样去选择这些书?

★答:她说的这个送报信的红马,在《柏慧》和《你在高原》里经常出现,它也不是说是象征,好多的评论愿意去寻找象征,好多评论愿意去寻找主题、思想、反现代或者理想主义。评论就喜欢抽这些东西来谈,但作者千万不要想太多的象征和所谓的主义,因为他要投入个人的经历,很朴实的去写。我的个人经历里,我外祖母经常讲我外祖父骑着红马,我就很真实的把它写上去了。评论家却在里面找出很多象征的东西来。

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我给你们推荐的书有一部分可能会令你们失望,我在很多地方给他们推荐书他们都很失望,他们觉得我没有学问,不能推荐一点他们不知道的书。我一推荐我就愿意给他们推荐一些古典的著作,如果有限的话,一定要读屈李杜苏,因为我最喜欢中国的这四位古典作家。有些人说,你就不能推荐点我们不知道的吗?可是不知道的,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好啊。这四人的著作确实是太好啊,也读了很多。可是我希望你们能更深入的读,比如说你们读屈原,你们把屈原的作品全部找来,把关于屈原的文字,研究著作也都找来,最后读的屈原就像你的同学那么熟悉,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屈原。你这样来读李白、杜甫、苏轼。这就是我给你们推荐的四个古典作家。中国的现代作家我推荐鲁迅,鲁迅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现代作家,同学们可能会说你不能推荐一个稍微陌生一点的作家让我们开开眼,但是最让你开眼的却是鲁迅,他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很难有再超越他的现代作家,你如果按照我教你们读屈原的方法来读鲁迅,把鲁迅读的烂熟,你可能会重新发现一个全新的鲁迅,你会发现鲁迅的幽默、多趣,他和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一样,他是那样的丰富饱满,有体感、有温度,而不是像四人帮描绘的那样冰冷、坚硬,所以我希望你们能换一种眼光来读那些被反复诠释、反复强调的中国作家。这是中国部分。 外国部分也许也会让你们失望,我一定会推荐雨果、托尔斯泰、屠格列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也会多少推荐点巴尔扎克,为什么呢?这一部分人很难有其他的作家再超越他们。我建议同学,你似乎很熟悉他们了,我个人认为我已经很熟悉托尔斯泰了,但是每一次重读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激动。这些作家之所以这么有名,成为千年百年不朽的经典作家的是有原因的。他的文字太有魅力,文字背后藏着的作者魅力无穷。如果能够安静下来好好的读托尔斯泰,不要读那么多大部头的作品,你可以一开始读读《哥萨克》这个小小的中篇。托尔斯泰的作品很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毛姆说,伟大的作家一定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但高产的作家未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家有一个特点,或者在短时间内,他的生命燃烧的特别的剧烈,爆出的光亮像太阳一样,不敢让你直视。在短时间内生命剧烈的燃烧,这样的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生命非常的短暂。但是也有像托尔斯泰型的,特别的耐折腾。无论经受多少的折磨坎坷,他就是不死啊,而且不停的劳动,一刻也停不下来,最后积累下来的全部文字你猜达到了多少,同学你肯定猜不到,苏联出版的托尔斯泰的全集长达一百卷。他居然是这样的一个古怪的巨人,他写一百卷的著作,这可思议吗?特别在中国,流行一本书主义,写了一本好书,就躺在一本书的床上享受一辈子。现在好一点,写的多一点,但是也没有很高产的中国作家。要高产就胡乱写,稍微认真点就写那么一两本书,像样子点的一两本,破的三四本。就这样子,生命力残月,他不可跟伟大的生命力和伟大的灵魂相比,它是两回事。《哥萨克》只是那一百卷中的一个小中篇,我大学的时候读过,有一次翻阅的时候被吸引住了,我想我再读一遍看是什么感觉,我在那里安安静静的读,头二十页真难读,大师有个特点,就像一个载重很大的一辆车一样,发动起来很慢,但是运行起来不得了,载重量大,跑得又快又远。小汽车不一样,它一开动就可以跑很远。大作品一般是平起缓慢,你要耐着性子去读。在缓慢与平起的过程中,可能你就有了很大的收获。读了一二十稍微读进去一点了,想让你放下,你肯定不干,你真的读进去了以后,漂亮极了,你读了《哥萨克》后,长达一个月时间也忘记不了。想里面的人物关系,想里面的滋味,想里面的人得死亡爱情,都在写死亡、都在写爱情,但为什么托尔斯泰写出来就仅仅的缠住了我们,想忘却不能够。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哥萨克》里的画面就不停的在我脑子里旋转,它是甜的还是香的,什么样的气味我说不出来,但是实在是一种浓烈的托尔斯泰的气息包围着我。所以我向同学推荐的仍然是这些经典的作家。还有美国当代的作家贝娄,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拉美作家马尔克斯。这些作家的东西非常之美妙,马尔克斯的东西读完之后也是芬芳扑鼻,那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但是不能够跟托尔斯泰相比。无论多么好的古典作家和经典作家都不能取代那些和你生活在同一时空下的当代作家。同学们可能会说当代作家很多,这就需要你有一双好的眼睛,因为当代离你很近,无论多么聪明和天才的人都需要时间来帮助他。当代作家时间没有帮助他,我们不能知道那个好或是不好,这就看你个人的才华、感悟力,看你个人目光的穿透力。你如果寻找到了一个当代杰出的作家,并且喜欢他,跟踪他,一定要看到底,他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个人的深邃的世界。更有魅力因为他和你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面临的全部的烦恼和喜悦完全一样。那你就看到了身边同一代的人是怎样做出反应,怎样做出表述,这种表述和反应离你太近了,刺激性和快感不是很大,所以当代作家不可偏废,一定要阅读,问题是你要找得准,我个人的趣味代替不了你么,你们自己去找,找中国当代的作家,当代肯定有杰出的作家,13亿人口能人多着呢?当代的作家不是像有的人把嘴那么一撇说:当代没什么好的作家,那些作家都不行。”没有这么简单,他才看了多少啊,我写了快接近40年,我是一个业余写作的,不可能很清楚,但是我可以负责人的讲,当代肯定有杰出的作家。有的作品为令你怦然心动,你会为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下感到自豪。我一点也不夸张地说:“我为我同行拥有的能力既感到有点自豪又有点复杂的情绪。”

★第三个问题:

★问:国外的物质是高度的发达可是它有些安静的角落,那么我们中国是不是也要发展物质生产,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静下来了呢?

★答:这个是我们个人的一厢情愿,我说了我们的文化里面有一种物质主义膨胀的劣质的东西。没有哪个人会因为物质多了之后会失去了对物质的欲望,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我个人认为一个重要的途径还是要提高我们整个族群的人文的素质,这个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革命,无论是多么英明的变革它也取代不了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这位同学可能觉得中国13亿人口,素质的提高太缓慢了,那没有办法啊,缓慢但是最有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我们每个人的人文素质,只有当我们的人文的素质提高了之后,很多事情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没有任何其他的道路可走,所以我想来想去阅读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如果我们中国人能够多读读书,我们中国人才有希望。一个韩国的学生和一个日本的学生,参考消息上登了他们的文章,两个留学生都在中国生活了三年,临走时记者采访他们,他们谈下了对中国的观感,两个人都谈到了一个要害的问题,他们说:“中国人不读书啊。”这是他们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如果你到其他的国家去,在日本、韩国,那些坐车的人都在读书,即便香港这么拥挤的地铁里,人们一有机会也是在读书,日本人更奇怪,他们就在那晃晃荡荡的车里面还读书,他们有阅读癖啊。我到拉美去,拉美那个国家多么穷啊,我经过几个机场,机场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捧着书在读。我和一个姓吴的朋友做了记录,每个机场都会有超过候车人一半的人在读书,这个不是偶然的现象。同学们想想一个没有读书印象的民族,他们国民的素质怎么能够提高?同样遇到技术的危险,同样遇到物质主义,我们没有抵抗力,那位同学刚才讲到也许等到物质到了一定程度,人们会有读书的机会,没有那回事。物质多了以后,他越胡来,他越没有希望,干坏事的几率会成倍的增加。一个很坏的人他只有5块钱,他干不了多大的坏事,你给他一个亿他能颠覆一个地区,所以说不要寄希望于物质的增长,要寄希望于个人素质的提高。日本人现在不像过去那么矮小了,是因为他们学习欧美,每个学生每天早上一定要喝一袋奶,是希望改造他们的民族,让他们长个子,让他们从小补钙,让他们拥有顽强的体魄。这个看起来是多么机械和笨拙的办法,硬性规定每个小孩在上学之前要喝一袋奶,但是你不要小看他这个举措,日积月累下来之后,日本人的身体和身高的确是有所改善。有的日本人说:“一袋奶挽救了一个民族。”这个话虽有些夸张,但是它击到了问题的核心。那么我们今天要知道问题的核心,一本书、一个阅读,可以挽救一个民族。阅读是最了不起的事情,是最简单的事情,是最普通的事情,但是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人人阅读,从我做起;读好书,读更多的书,营造一个书香社会。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没有阅读就没有未来,就没有一切的希望,这就是我今天要归结的,一个归结,一个回答:从我做起,人人读书。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总结:

张炜先生在我们很安静的氛围里讲了一个很安静的故事。张炜先生出生于山东栖霞 ,很安静的一个民族,所以就出了这么一个很安静的文学家,作者所写的作品里很多都有安静的味,《古船》,《人不忆蜀葵》,那不安静肯定忆不了,《远河远山》、《秋天的思索》等,但是也有《秋天的愤怒》,但是张炜先生也说过安静之中积蓄力量。这就是安静之中积蓄了力量之后的秋天的愤怒啊!张炜先生最近发表的列作《你在高原》,450万字,张炜先生前后用了22年。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安静的写作,这部著作被评价为已知中外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所以我觉得刚才张炜先生给我们讲的是一个纯生活的讲座,他希望我们用纯文学的心态来过一个纯生活的生活,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第二个感受就是要有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要向张炜先生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一样来系统深入的读,行路方面,张炜先生到过很多国家,所以他拥有了一个很广阔的国际视野,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这样又驱动着他把这些个人的感受和外国的世界描写到他的作品里。心中要宽阔,眼界要开阔,那么你的作品才有厚度感,才有历史感,才有时代感。第三个感受是张先生整个讲座的语言不论是描述性的话语还是评论性的话语,从篇章角度,从短的角度都是很有语言水平的,但是张先生却没带任何讲稿,所以我觉得张先生今天讲座的心态是安静的。今天晚上张炜先生用安静的故事给我们奏响了一个小夜曲,我希望大家今天都有一个安静的夜晚,枕边最好还有本书,当然如果是张炜先生的《古船》或是《秋天的思索》就更好。当然我想大家今天应该会有一个心灵上安静的夜晚了。

第18篇:安静的美文

好梦何必成真

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有两种不同的梦。

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岂不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我把第一种梦称作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作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第一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丰富的安静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候,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唯有强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第19篇:描写安静的句子

描写安静的句子

1、夜静得像一潭水,似乎所有的生灵都已经睡了,一切显得那么安谧……

2、夜晚的海边十分宁静,没有嘈杂的说话声,没有喧闹的汽车声,只有柔和的风声和美妙的涛声。

3、也许一个人在真正无可奈何的时候,除了微笑,也只好微笑了。

4、心是否静如止水,春夏秋冬,日时分秒,跳动的心安抚着整片灵魂,身躯感受着寒热冷暖,自己面对着喜怒哀乐。

5、这些日子里,只为了心里的那一丝宁静。有多少年。有多少天。阳光依然还是那么耀眼,只是还是需要安静的安静的,看着这些从指间划过的光痕。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

6、都说男人深沉,女人幽怨,此刻的我却被那丝丝芳菲、微风送拂的花香和那缠绵的雨丝沁润的温柔静气。

7、森林里静得连效能煽动翅膀的“嗡嗡”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8、夜色在初冬降临,袅袅的炊烟在夜幕下的农村里婷婷上升。一幅安宁静默的山村夜归图,那是我日夜渴望的温馨家园。

9、漆黑的夜晚,除了闹钟的滴答声和树枝的摇摆声,周围一片寂静。

10、我轻叹,绿叶成荫的日子飘在眼前,尔后便是枯叶落满地,秋风吹叶片片飞。

11、夏天的夜晚十分安静,只有青蛙的叫声,一切显得那么安谧。

12、我看着你,容不得去忘记,又容不得去记起。夏天是什么颜色。最后的夏天。再一次的出卖了自己。再一次再一次沉睡在安眠里。记忆如潮水般覆灭了整个年轮。那一丝的痛楚在一次的让心撕碎。可我依然安详。

13、会场非常安静,我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周围的人好像的定住了,甚至没有听见他们的呼吸。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只苍蝇,嗡嗡吵得我心烦意乱,伸手啪的一掌。赶紧收回手,好像所有人都盯住我,认为我打破了这安静,我一怔,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实在太静了!

14、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15、就这样,静静的坐在电脑前,任思绪飞泻,让温情满溢,心犹如一泓碧绿的泉水在天影映波的飘渺中,轻轻荡漾。

16、往事如一湖清水,波澜不惊。那些浪漫的味道似乎早已经消失在青春的栈道上,而那种久违的爱情,却始终姗姗来迟。

17、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18、黑色笼罩了一切房屋,月色朦胧,树影婆娑,风儿轻轻,吹拂着群星那晶亮的脸庞。

19、台风过后,大地静得连蝴蝶扑扇翅膀的声音都听得见。

20、当仲夏的潮水再次淹没掉光年。像个老朋友般依然出现,这些个追逐摘自励志网阳光的日子里。向阳花。依然耸立在那,向着太阳。我们为白光而付出。我们沉浸在喜悦中。我们在悲伤中逆流成河。那我们又为的是什么呢。

21、静谧的深夜,仰头看着天空的弯月,心情豁然开郎。

22、中山公园的水池象是一面镜子,圆圆的月亮映在池面。池子附近树旁的几盏路灯,那圆圆的灯光映在水里,就象是一个小月亮似的,围绕着池中的月亮。一片一片臃肿的白云缓缓地移过池面,仿佛是一群老妇,弯着背,一步一步吃力地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的空隙倾泻下皎洁的光芒。一片白云和一片白云连起,如同一条宽大的不规则的带子,给澄澄的天空分成两半。(WWW.FWSIR.COM)白云移过,逐渐消逝在远方。天空碧澄澄的,月亮显得分外皎洁。

23、绿绿的三叶草。青春。绿色。夏天。虽然这几天,天气热到冒烟。虽然这几天晚上无法入眠。但当我看见满街的绿,当我看着阳光的时候。我眯起眼睛,露出一丝的微笑。

24、我将淡淡的玫瑰色梦境交给心会的知音,你是否和我一样感觉到澹静清纯的琴韵,我用满怀柔情的心将那一缕缕梦之光、梦之色,渲染着咫尺天涯的美丽、当姹紫嫣红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你是否和我一样听见了那朵花开的声音。

25、给某人的彩色记忆。不记得那些曾经的日子。彩色而甜蜜。有的时候很喜欢灰色。因为只能代表我。可我还是那么明晃晃的喜欢色彩。活力。简单。我依然还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26、森林里静得连效能煽动翅膀的\"嗡嗡\"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27、大地已经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除了偶然一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静无声的。

28、我想念着。却无奈着。只为追逐那曾经的梦想,只为寻得我们曾经想象的美好。我想,当我们睁眼的时候就已经灭亡。所以当生活再次开头的时候,我们应当微笑,阳光依然美丽。阳光也依然刺眼。

29、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30、如果有人用钞票扔你,跪下来,一张张拾起,不要紧,与你温饱有关的时候,一点点自尊不算什么。

31、月亮快要出来了。月亮还远着呢,可是在地平线后边,人们觉得它从黑暗的深渊上升。一道微弱的光,给围绕在高坡上的树顶镶了一条花边,好象高脚杯的边缘,这些反映在微光中的树峰的侧影,一分钟比一分钟显得更为深黑。

第20篇:周国平的《安静》读后感

智者的沉默——《安静》

《安静》的诞生,于我几乎是一个惊喜。它是周国平继《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后的第三本散文集。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安静似乎来得更为纯碎和彻底。我喜欢《安静》,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

浮行的诱惑。

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的精神宝库。”他对安静的理解不正切合了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吗?——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同为当代智者的文化大师余秋雨也在其代表作《文化苦旅》的自序中说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这个不正也是国平先生说道来的安静吗?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少年时代的周国平有幸进入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北大,在那如此深沉丰盈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下成长。在中国最*的十年*时期,他又有幸在深山里安静思考,与圣贤先哲交流,和花草虫鱼对晤,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经历下,他完成了对思想的构建,对灵魂的提炼。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本身的超越性的突破。凭着他思考者的身份,他可以随意逡巡于任何国度的思想界,穿梭古今,吞吐千年,与尼采,与苏格拉底、斯宾诺莎,与柏拉图、帕斯卡尔完成心与心的对晤。他甚至纯碎可以以父亲的身份对自己逝去的女儿哭歉:“在这个时代,平庸的哲学家太多了,而杰出的父亲太少了。”“你短促而美丽的生命是我最真实的宿命。而我在人世苟活只是一个幻影。我抱着你小小的尸体,拒绝接受任何哲学的安慰……”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智者,顿时让我们感觉到他是多么的真实和贴切啊!智者是人,不是神,哲学也并不是无所不能。

搞哲学研究的周国平能写出如此丰富深刻的散文,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质朴平实又不失诗的光华,畅达深邃渗透着哲学的智慧。正是这样一种风格,使他摆脱了纯学术的艰涩而实现了对哲学本身的突破。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从童年到青年,从意气风发渐渐步入人生的暮年,一路走来,生命如同一曲终将谢幕的长歌,在击节处倾听周国平六十载人生回首,一个向死而生的人站在上帝面前的心灵独白:岁月改变了曾经的脸,性情在岁月中宁静致远。

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回过头来,静静地翻开这样一本《安静》,再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

安静演讲稿
《安静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