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主持词

两化融合主持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11:04 来源:主持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两化融合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

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度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信息化与工业化

融合专项)的通知

川经信信息化〔2014〕157号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各扩权试点县(市)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财政局:

为积极做好2014年度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安排计划工作,根据有关规定,请组织报送2014年度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信息化与工业化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项目内容须符合本年度项目指南。

(二)在四川省行政区划范围内登记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单位。

(三)企业管理规范,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

(四)具备实施项目所需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条件。

(五)备案(审批、核准)、环评等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完备。

(六)申报单位近两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七)已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同一项目,不再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八)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二、申报范围

见附件。

三、申报程序

(一)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申报和纸质文件上报相结合的方式。网上申报平台链接地址:http://www.daodoc.com

省财政厅联系人:

龙广领028-86725527

附件:2014年度四川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指南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

2014年5月30日

附件

2014年度四川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支持项目指南

2014年度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支持的项目,主要是针对制造业企业个体信息化建设需要和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优先选择具有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在行业中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的建设项目,引导企业逐级升级,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等核心竞争力整体提高。

一、支持原则

(一)项目必须符合《四川省“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四川省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符合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项目的内容重点是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二)重点围绕信息技术促进先进产品研发、工业生产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以及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创新应用。

(三)项目要突出重要领域、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应用,突出产业链重要环节、空白环节的创新发展。

(四)对于扩大生产规模、大量购买生产装备改造生产线等类型项目,不在创新驱动发展(两化融合)项目支持范围。

二、支持方式

采用专项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三种方式。一个项目只能申请一种支持方式。

三、支持的项目单位类型

申报主体主要是已经具有一定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基础的制造业企业。其中,“推动数字园区建设,提高产业园区信息化水平”项目的申报主体应为园区投资管理单位;“推动行业典型建设方案,发挥前沿指导作用”项目的申报主体可为研、产、用单位或联合体。

四、支持的项目方向

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主要方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渗透和创新驱动能力,重点在仪器仪表、工程机械、数控装备、石化和纺织行业等方面整体提升的两化融合项目建设。

(一)推动制造业信息化,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1.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围绕提高仪器仪表、工程机械、数控装备的研发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基于三维模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产品数据管理等数字化设计系统,实现各个研发设计环节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创新跨企业、跨地域产业链动态协同研发设计模式,较大幅度缩短产品的整体研制设计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个性化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和迭代效率。

2.信息技术促进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数字化。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流程管理、集散控制系统及各系统综合集成应用,推动信息共享、系统整合和业务协同,推动石化、纺织行业生产用传统机械装备的数控化改进,实现设计、制造、测试全流程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装备制造的数字化,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信息技术促进工业产品智能化。支持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中的物化应用,推动信息技术在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推动仪器仪表、工程机械、数控装备等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工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

(二)推动信息化能源管控,促进节能减排。

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能效监测、能效评估和节能管理。支持石化、纺织等传统行业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建立能源综合管控系统,实现对企业用水、电、煤、油、气等的在线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能耗综合分析,并可进行在线调度、精确控制,推动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促进节能减排。

(三)推动工业云平台建设,创新两化融合集成服务模式。

支持行业大型企业将自身已经建成的信息化集成应用平台转化为行业云服务平台,面向行业其它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协同营销、工程服务等新型集成服务和采购销、财务、生产计划、过程管理等生产资源管理服务。支持具有一定工业云建设和应用基础的第三方机构围绕上述应用提供服务,但必须有大量企业租用或意向性租用该平台提供的云服务内容(需提供已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仅为本企业提供服务的云平台建设项目不在此范围。

(四)推动数字园区建设,提高产业园区信息化水平。

支持为产业园区内企业提供经营管理、交通物流、检验测试、运行分析等为主的数字园区公共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能够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和区内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园区单项信息化应用建设不予支持。该方向在全省优选1-3个项目作为典型示范提供支持。

(五)推动行业典型解决方案,发挥前沿指导作用。

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现代中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以及新材料等主要产业,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两化融合建设和应用体系的研究和比较,结合产业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总结推出“四川省两化融合可推广行业典型解决方案”。该方向在全省优选1个项目提供支持。

(六)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促进社会发展。

支持物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业中的物化应用。对采用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旅游方面已部署的实际应用,在全省各优选1-2个项目作为典型示范提供支持。

推荐第2篇:两化融合

1 / 3

河北苹乐集团两化融合 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2010年,我们苹乐面粉机械集团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吴军永总经理的带领下,狠抓质量,减少库存,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我们两化融合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发展的潮流,两者融合,互为依托,才能从根本促进企业的发展。今年是我们企业运用ERP系统的第六个年头了,可以说,我们抓住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两化融合工作真真正正的受益者。2010年年初,公司总经理吴军永同志主持召开了两化融合工作办公会议,部署两化融合工作计划,明确了完善ERP系统,加强ERP生产计划的指导,平衡生产,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加强协作,是本年度两化工作重点。总经理在会上指出:我们要紧紧把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的要求,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工作,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实现企业的改造和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对两化融合工作的推进力度,我公司还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生产厂长为副组长的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由生产计划科主要负责,办公室协同负责该项工作。同时网络主管负责信息化工作的网络管理及日常维护运作;由此完善了公司信息网络,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信息化工作有力、体系健全、职责明确。在加快两化融合工作的同时,实行长效管理,从而更好的从制度上规范本部门两化融合工作。

二、突出重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发展工业化是目的,信息化是手段。自2004年实施ERP以来,我们企业在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计划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应用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还需要完善。例如现在的存货档案只建不删条数很多,造成了系统不稳定,生产物料清单不及时更新造成生产中缺料,库房统计人员做账不及时,当天单据

2 / 3

未能在当天录入系统,时有丢单、漏单和重复录入现象发生。造成基础数据不准确。为了保证物料清单的准确性我们正在建立物料表会审制度,要求生产和技术部门共同参与,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优化物料清单参数;我们加强统计员的教育和培训,配套相关奖罚措施,重点提高系统中出入库的及时性,保证当天单据当天录入系统,使基础数据逐渐精确,从而确保ERP运行的有效性。

2010年我公司继续加大对两化融合工作的资金投入,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用于安装网络监控、局域网的连接架设和计算机的维修和更换。现在我们的网络监控覆盖了公司办公区和生产厂区,安装网络监控以后,公司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实施。消极怠工,违规操作等现象迅速减少。我们组建了局域网,连接河南漯河企鹅面粉机厂的广域网,网内计算机可以用“飞鸽传书”软件相互发信息传送文件,两网的建立为企业办公的电脑化、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学习,加强培训

随着企业的发展加快,我们公司不断有新的员工进厂,对新进入厂的员工,尤其是库房统计和财务人员,亟需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ERP-U8系统中出入库流程,我们一方面组织新员工进行集中培训,一方面又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由老员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手把手的教,使新员工提高了计算机应用水平,学到了ERP的系统知识。同时我们对所有信息化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培训,组织员工集中学习了ERP的规范操作使用方法。

四、2011年工作安排

我公司为加强技术研发部门的管理,提高技术研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已经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推广使CAXA图文档管理系统。CAXA图文档是面向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为工程技术部门提供易于部署易于使用的数据管理平台,重点解决各种图纸和文档的安全和共享问题。CAXA图文档 结合CAXA电子图板、实体设计、工艺图表等CAD/CAPP软件工具,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较为完整的创新设计与协同管理解决方案。 CAXA图文档采用电子仓库对图纸和文档进行集中管理,并在管理时提供数据加密等安全性措施;在数据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图纸版本管理,支持快速查询;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系统提供产品结构管理,以结构树的形式描述产品部件、零件间的装配组成关系;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CAXA图文档支持零部件的借用和复制,帮助工程师在基础产品上快速构建

3 / 3

新产品;此次推广使用CAXA图文档管理系统预计投资25.6万余元,已经投资12.8万元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前期合作,购买了CAXA图文档管理系统。此外我们又为使用CAXA图文档管理系统,达到系统运行要求,投资了10万余元购置了电脑等办公用品。

我们是两化融合的受益者,但受到现有ERP系统的影响,我们在计划管理、车间管理、工艺管理等方面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所以我们打算在2011年完善升级ERP系统;此次系统升级投资预算为50万元,预计系统完成升级使用用友集团提供的ERP-U9系统后,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助推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体来说,我们的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遇到的困难,不断巩固和提高信息化工作成果,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使之更好地公司的发展服务。

河北苹乐面粉机集团有限公司

2011-05-20

推荐第3篇:两化融合

1.GB/T23020-2013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四个阶段:D 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创新突破 2.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戴发展水平处于: C 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度阶段 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C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

4.谁是两化融合需求的提出者和工作贯彻落实者 A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全员 5.基础资源的()是技术获取的重要环节 D 数字化和标准化

6.()正逐步成为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支持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基础资源 D 信息资源 7.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的制定应以()为导向 B

8.存在“开发费用高,维护困难,系统维护需要开发长期支持”等缺陷的企业IT项目建设模式() B 9.企业管理中职责划分应以()为纲 A 10.()的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C 11.组织结构是()A 12.企业两化融合涉及到的智能和层次为() D 13.企业制定两化融合目标直接依据是() C 14.()是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手段 D 15.对数据进行采集、()、传递、加工和输出的过程称为信息处理 B 16.企业应有效地(),以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A 17.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是一个()的过程B 18.企业应确立覆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考核依据应包括() D 19.()应按照策划的周期、定期主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活动 C 20.企业应以()为导向制定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并将其分解至相关部门和岗位 C 21.生产事业部在ERP系统中接受到生产作业计划后,可通过()系统进行排产 D 22.制造业企业一般以()系统作为产品技术信息化集成平台 D 23.制造企业一般以()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平台 D 24.PEST分析法是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主要用于对企业所处的总体宏观环境中影响战略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B 25.根据波士顿(BCG)矩阵,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份额高的业务称为()B 26.如果要确定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机会和创造 产品和服务差别化的机会,以为分析工具最适宜的() B 27.SWOT分析矩阵是管理咨询人员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和战略匹配分析时常用的一种工具和方法,以下关于SWOT分析矩阵说法,正确的是() D 28.职、责、权对应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29.集权和分权是相对的,适度的分权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下关于分权管理的说法,错误() C 30.()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识别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的活动 D 31.一个完整的流程图包括“基本信息,流程图,流程说明,流程相关制度和管理表格”其中()主要由流程设计的部门和流程图组成、反映各部门或岗位间的活动l流转 B 32.咨询人员对企业流程进行诊断,一般可以采用“六性”原则,即流程与战略和匹配性,关系依赖性,流程的震荡性,流程的控制性,效果与目标的一致性,竞争性,其中流程的震荡性指() B 33.精益生产方式是指整体优化的观点,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发挥人的因素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的为企业谋求利益的一种新型 生产方式,以下关于精益生产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C 34.以下关于流程型生产,错误 A 35.“OA”代表中文 A 36.准时化生产方式(JIT)运行基础是() A 37.以下对准时生产方式(JIT)错误是()A 38.按任务的重复程度和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可以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小批量生产,以下选项中,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特点() C 39.生产作业计划也称短期生产计划,它是把企业的全年生产任务具体地分配到各个车间、工段,班组以至每项工作的工作,规定他们在月、旬、周、日以至轮班和小时内的具体生产任务,从而保证按品种质量,数量 期限和成本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以下关于生产作业计划合理性的原则和标准的说法,错误()C 40.运营管控型 模式最终目标是去除集团内部的()A 41.财务管控模式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集团业务范围比较宽泛,各子公司的业务是() A 42.科学合理地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基础性工作,某咨询人员在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时,错误做法 C 43.6西可吗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种全面质量管理办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一系列同等适用于技术、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下列关于6西可吗,正确的()C 44.下列关于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45.以下咨询方法中,能较快,较全面地发现客户管理问题,并获取较大信息的是()D 46.以下关于管理咨询改善作用的说法,准确的是 B 47.关于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48.对于单件定制型生产企业最适用采用成本控制的方法是()A 49.关于标准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区别,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50.某集团公司的管理咨询部,曾多次成功为集团外企业提供“薪酬体系优化”、”服务 体系优化“等咨询服务,2010年,该集团公司针对本企业共确定了10个咨询项目,其中薪酬体系优化项目特聘请外部咨询机构进行,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基于()考虑 D 51.一家咨询公司为某国有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因已经连续合作了三个项目,双方建立 了高度信任关系,所以双方在签订第四份合同时只是在合同中明确了咨询内容企业管理流程,时间为3个月,费用80W,在项目进行到第二个月时,该国企负责人换人,最终该项目工作量大增增加,一直持续5个月,为啥? C 52.某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营销体系与流程方法的管理咨询,咨询项目组进入企业 后,没有立即了解营销体系情况,而是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战略与组织、生产与采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研究,这项活动属于() A 53.某咨询项目进入某大型制造企业针对企业文化问题展开访谈,咨询人员先访谈了张副总经理,张副总经历说”公司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当咨询人员追问”一把手“文化的具体表现时,张副总说”总经理是生产管理出身,重生产,轻经营,工作方法简单,喜欢直来直去,“接着在对公司总经理访谈时”咨询人员将张副总原话说给了总经理,并要求总经理提出评论,咨询人员犯的错误是? B 54.某房地产企业原有21个业务流程,咨询组将其整合为15个,并对某中9个流程进行梳理和调整,形成改善方案,咨询组采用方法是()A 55.某咨询师进行战略综合调整时下列做法错误?D 56.某咨询师为一家皮革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下列因素中,会直接增加某产品替代威胁的是()B 57.价值链分析需要明确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并将这些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活动划分为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对一家大型空调产品制造企业来说,下列活动属于辅助活动的是()C 58.某战略诊断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该公司是一家生产卫生洁具的中型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产品拥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2)随着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的主要问题在于对经销商的控制力度弱,不能形成对经销商和终端用户的双重影响,导致经销商队伍的不稳定,也埋下了大经销商联合对企业进行反向控制的隐患,(3)建议公司尽快改善与经销商的关系,将纯粹的买断代理转为战略合作销售,以增强经销商的忠诚度,改善供应链合作关系质量,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诊断报告,还需要完善内容是()B 59.随着外部竞争的急剧变化,某企业正处于由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新战略顺利实施,该企业应采取的战略保障措施是()C 60.某家以润滑油生产为主的大型企业,拟采用平衡积分法卡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创新四个方面进行战略目标的分解和衡量,某中“员工关于油品质量改进所提建议数量”指标归入()方面 B 61.某咨询师在对某建筑公司进行调研时,发现该企业为提供管理水平,自行开发了人力资源、财务运营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在系统中欺辱 了管理评审,360度考核等考核管理工具,但实施过程扯皮严重,效能底下,经过详细调研后发现,人力资源部只管人事档案和文件分发,而人员聘用、考核由企业策划部负责,企业的规划发展由综合办公室负责,由上述情况可以判断,造成企业效能低下原因()D 62.小郭是某民企业的基层员工,在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面两个同级部门的指令,有时指令甚至相互冲突,导致现象的原因()D 63.某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股东由甲乙丙三家公司及周某和李某组成,分别持有30,10,20,15,25股份。2009年10月董事长通知各股东召开大会,甲公司法人代表王总因出国不能参加,口头委托派甲公司经理廖总、周某及其他两家公司代表参加,关于 次股东大会,正确的是()A 64.我国《公司法》规定企业需设立监事会和监事,监事应由()选任,以确保其独立性 B 65.咨询吴某依据客户业务特点设计如下下组织下列关于该组织结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C

66.某大型集团公司的经营业务包括服装、家用电器、信息技术,电子设施产品研发以及工程实施,客户分布于全国各地,公司希望通过组织结构优化,加强对类型众多且相对独立的各荐业务进行管理,同时兼顾5个省区重点市场必须进行区域管理要求,下列关于该公司组织结构优化方案,最可行的是() D 67.确定管理幅度是组织设计 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关于管理幅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C 68.某家以研发、生产、销售国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业务的公司,成立初期采用智能型组织结构,设置信息采集部,研发部,生产部,销售部,市场策划部,售后服务部等部门,客户经常投诉公司地图标记和实际不符,原因是国内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道路规划城市建设快,而公司信息采集部只与研发部密切合作,与其地部门信息沟通不畅,且售后服务部获取客户信息也是只是传递到市场策划部,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对此,总经理提出公司组织进行调整,采用横向结构并提出以下观点,错误的是()C 69.某软件公司主要是以项目形式以银行开发会计系统软件,但客户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公司按省份设置了多个项目部,管理同一省份的项目和人员,目前该公司面临突出问题是,有的省级项目部因新项目衔接不上造成部门人啼长期修正,有的却因项目从多而人员短缺,针对 这种情况进行调整,正确说法是()A 70.某设计公司下设5个设计室,每个室3~10人,高层领导只有李总和王副总。李总本人原来一直从事技术研发,但通过技术交流和外部会议等途径结交外部相关人员,因此市场由他承担,王副总主管技术工作,还兼职负责公司行政,人事工作,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员工发展到百余人,设计室增加到10个,两个领导对日常业务应接不暇,下列关于该公司结构说法,正确的是()D 71.某酒厂新任总经理发现,公司虽然制定了大量业务流程,但员工基本不遵守执行,原因是“一部分流程相互矛盾,有的流程没有存在价值,有的完全可以信息技术实现,有些表格不同意“有些重要工作没有流程规定,于是开始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72.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到下属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检查工作,发现其内部部分岗位职责混乱,于是对有关岗位职责做出调整,以下正确的是?D 73.培训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培训活动所产生下列成本中,属于间接成本的是 B 74.李在广告公司担任推广部经理,若采用360度考核下列评价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B 75.融资租赁公司甲是工程机械制造厂商乙的全资子公司,专为子公司生产产品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下列机构中,不属于甲公司竞争对手的是() B 76.下列关于管理仔细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7.在正式咨询活动中,专题调研主要目的是() D 78.成本定价报价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咨询报价法,下列关于成本定价报价法错误的是() D 79.管理咨询人员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管理咨询时,会遇到许多 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难题,下列难题解决方法正确的是()C 80.某公司是一家进行多远化经营的跨国集团公司,该集团公司战略应关注()B 81.某公司近年来凭借实施低成本战略,甲产品在本行业已拥有7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2005年初,因某报纸发表负面文章,导致产品4,5月销量同比下降40%,这一事件说明,该公司不可忽视外部环境中的()B 82.某企业是一家跨国集团公司,在许多国家设有分公司,其一项业务产品市场份客以每年10%比例,同时有数据显示该产品市场正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利用(BCG)进行分析,此业务属于 B 83.在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的是()C 84.企业的()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前期的信息化战略人民公仆业务流程的优化管理规范,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等工作的直接体现 B 85.企业信息化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企业经营战略,行为规范和业务流程的实现,企业信息化结构一般分为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和决策层。企业门户网站属于()A 86.ERP实质是在()基础上进行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A 87.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成本支出项目多且数额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支出项目中,系统切换费用属于() C 88.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为基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C 89.企业业务流程一般分为4个层次,其中资源能力计划和相关预算属于()层次 B 90.”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作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道路“是党的()提出 D 91.我国两化融合发展主要经历了()阶段 B 92.通过PDCA循环作业和持续改进来提高所有过程的有效性,D代表() D 9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的()管理原则是贯彻整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A 94.为使两化融合的管理职责与()保持一致,企业应明确两化融合相关的最高管理者和管理代表两大角色,确立业务流程,部门和岗位三类职责及期协调机制,并提出有关要求 C 9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流程包括:体系建立,体系实施,(),体系保持和改进 A 96.九项管理原则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D 97.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应以()为关注点 A 98.系统识别,确定和管理目标相关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说的是以()管理原则 B 99.()是两化融合的输出 A 100.以下不是企业两化融合的基本要素是()D 101.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优化的设计与技术实现之间的关系是()C 102.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103.企业应按《信息化和工作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标准中4.2.2要求进行控制文件范围是()C 104.根据《信息化和工作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标准中4.2.3条款,记录控制的目的是()D 10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价值不包括()C 106.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是()的职责 B 107.关于两化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108.信息安全管理一般包含保密性、完整性()三个方面特性 A 109.关于两化融合的实施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10.对应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有关输入进行()方面的评审 C 111.以下不是两化融合策划输出的是() D 112.关于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的策划,以下说法是错误的是() D 113.关于两化融合的技术实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11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应具备个人素质包括() D 115.关于数据开发利用,以下说法错误的 C 116.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动态调整时机应该是() D 117.可能引发动态调整的内外部因素包括() D 118.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是()A 11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输入不包括() B 120.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内审,以下错误是()B 121.对于工作化和信息化下以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22.产业设计主要是应用信息系统不包括() A 123.生产车间主要应用的信息系统不包括()D 124.PDM主要解决()问题D 125.ERP系统主要解决问题不包括()D 126.关于两化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12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不体系要求》的九大管理原则,不包括 D 128.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129.推广两化融合的障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130.下列两化融合管理活动属于最高管理者责任是() D 131.下列两化融合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C 132.关于两化融合基础保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33.关于两化融合策划输入 ,不包括() A 134.关于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135.关于两化融合实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136.关于两化融合技术获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137.对于匹配与规范,下以说法不正确的是()C 138.企业应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的影响两化融合绩效和关键指标,不包括()D 139.企业应确立涵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考核依据不包括()C 140.管理评审的输出至少 应包括以下有关的决定和措施 A 141收集信息的方法可以是() D 142.内审由()实施的

D 143.JIT生产方式是()创造的 A 144.以下哪项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应具备条件?() B 145.以下哪项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管理域()B 146.为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应识别可能存在的(),进行持续管理C 147.以下哪项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原则() B 148.以下哪项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的路线和方法() D 149.以下关于信息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150.对于业务流程的经典定义,通常认为业务流程是一种活动集合,具有(),这些输出将为客户 带出价值。C 151.多中心分散化研发管理模式的特点是()A 152.整个信息系统的资源基础是()B 153.下面哪些全是属于9项原则 D 154.两化融合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A 155.下面哪项不属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7.5.1内容() C 156.下面哪个程序不是标准中要求形成的文件的() C 157.若企业干群关系紧张,则需慎用咨询工作作风是() A 158.坚毅和乐观,属于对咨询人员素质要求中的()D 159.若客户企业的事业领域发生变更,需要审视原有企业理念是否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应采用()A 160对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级大型企业,应建议某采用()C 161.为保证领导的有效性,企业组织体制设计 应着遵守()A 162.高新技术企业较宜采用技术战略方案是()D 163.风险评价法主要用于()A 16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的()是贯彻整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A 165.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管理变革和利益调整,执行难度大,风险高,尤其是跨只能和层次的优化更是阻力重重。C 166.企业应按()标准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融合自评价体系,并按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D 167.最高管理者是(),对两化融合及基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C 168.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初始来源和最终目标。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应与()相匹配和协调 B 169.十六大提出的关于两化融合战略决策是()B 170.企业信息化战略投入的价值难以体系的首要原因在于()B 171.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体系文件编写的原则()C 172.以下哪一项不是信息化的基础?()A 173.我国加入WT,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个资源,国有企业改制改革,经济超高速发展,我国两化融合进入()D 174.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的过程,即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控制,集成和深度开发利用,促成业务模式创新,工作流程重组等等。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A 175.能确保将两化融合在企业战略层进行安排部署的是() A 176.两化融合具有较强的(),如果有效的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化融合过程控制以衣评测与改进方法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属于探索。D 177.从技术,经济,政府,教育和社会5个角度综合 的衡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称之为()A 178.对企业经营目标,业务活动,经营现状和现有组织结构在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组织结构不足,制定改进方案,以达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这种咨询称为()C 17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鼓励组织在建立,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基有效性时采用()方法A 180.闭环的MRP在时段MRP基础上添加了()D 181.从ERP理论发展过程看,企业信息集成趋势是()C 182.ERP系统中主业务流程包括模块()D 183.企业的三流是指()B 184.供应商在接到询价单后提供给企业的包含物料供应价格,技术性能特点信息的单据是()B 185.科学采购包括()D 186.定时库存控制模型中的每次订货批量是()变化B 187.独立需求库存物品的控制主要是确定()D 188.定期盘点是固定()系统,基安全库存是用来防止在检查期和提前期内需求量波动B 18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哪些地方借鉴了ISO。。。D 190.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源于()C 191.以下哪些活动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所必须典型活动 C 192.有可能纳入两化融合管理系统的活动包括()D 193.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C 194.以下哪项不是通过组织各层次培训的根本目的()A 195.以下哪项不能完全体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D 196.关于符合性审核,以下正确的是 C 197.以下哪项不是最高管理者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的职责()C 198.以下哪项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保障所必须的()B 199.两化融合开始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探索发展“属于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哪个阶段 B 200.两化融合是指()A 201.下面哪些原则不是进行信息化项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时灵活应用的原则() c 202.十六大对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作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作了阐述,指出实现()任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作化和现代化必然选择” A 203.党的十八大在准备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举措 D 204.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显著提升,尤其是两化融合发展到(),对企业竞争力有突破性的提升作用 B 205.对信息化的理解不能狭隘的理解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而是一个全面的()和()过程

C 206.信息化使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出现重大变化,人类最前沿的发展中心正在从以()主导转变为以()为主导 C 207.李克强多次要求要注重远近结合,充分发挥()在稳定。。。的作用 C 208.企业两化融合与企业战略不匹配体现在() B 209以下哪项不是两化融合工作中信息孤岛现象或现象产生的结果() D 210.企业两化融合的实质是()A 211.()是企业中最高层次的战略,它根据企业的愿景和使用确定企业的经营范围,理配置经营所需资源D 212.在信息收集过程中我们要求收集信息能免如实反映组织的实际情况,称之为信息收集的()D 213.以下哪一项属于波特的三种通用竞争战略()C 214.如果企业属于SWOT矩阵的第SO象限,那么宜采用的战略是()D 215.咨询师应具有至少()年及以上专职从事企业管理、信息化规划、信息系统建议或运行维护工作经验 D 21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应具有国家承认的()以上学历 B 217.植物分析的流程包括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和完成 阶段4个前后衔接的,以下关于职务分析的表述错误是()D 218.咨询人员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吊车司机工作循环周期较短,工作状态稳定,对这类岗位最适宜采用职务分析方法()D 219.()是通过研究其客户 企业过程几年中各类职工比例关系,考虑未来情况的变化,估计预算内的比例关系,从而预测各类职工需要量 D 220.工作写实法是植物分析常用的一种,是工作者自我记录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有点是()B 221.既适用于产品多样化和从事多元化经营的组织,也适用于面临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大型企业组织结构是()B 222.对企业而言,流程表示企业的工作程序,具有以下何种特证()C 223.下列哪个不属于流程再造基本原则()C 22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225.非增值活动流程对企业是()C 226.下列关于企业信息化作用的认识中,正确的是()C 227.企业信息化项目经常出现实际投资超过预算,原因不包括D 228.以下对于信息化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描述,正确的是()C 229.对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以下认识正确的是()B 230.技术体系与管理体系是企业信息化的两大组成部分,对于这两部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B 231.以下对于信息安全认识 ,正确的是()A 232.以下对IT系统建设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有()B 233.以下对系统数据架构认识中,不正确的有()D 234.应用功能是IT系统建设直接诉求,以下对应用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235.信息资源是企业的战略性基础资源,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 236.以下对从事企业信息化咨询人员应具备的业务能力描述中,不正确的()C 237.找出客户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叫做诊断阶段,此阶段工作流不包括 D 238.在信息安全管理中,以下哪项是指防止信息化被未授权篡改()B 239.以下哪个文档对IT服务组织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内容进行了概括说明()A 240.以下关于问题分析流程的基本步骤,正解的是()B 24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师应具备个人素质中有责任感是()A 242.以下不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的价值()A 243.推动两化融合管理系统贯标工作的原则不包括()A 244.以下不属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培训内容是()B 245.以下不属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培训内容是()C 245.以下贯标咨询的主要工作内容中,最先应该开展的是()A 246.组织内部往往存在即有利益冲突和矛盾,咨询师应()A 247.以下属于审核的路线方法是()D 248.对应体系认定认识正确的是()A 249.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创新是通过()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和实现 B 250.我国企业信息化必须走两化融合道路,以下观点不恰达的是()B 251.信息系统生命可以分为四个周期,信息系统经常不可避免会遇到系统更新等情况。应该在系统建议的()考虑到消亡条件和时机。D 252.以下关于商业智能的说法,()是不恰当的。D 253.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组织内部人员访问角色管理() C 254.以下关于大数据描述,不对的是()A 255.云计算是通过提供动态易扩展且通常为()的资源来实现基于网络的相关服务 C 256.以下针对信息系统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57.企业为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并显著控制成本,对当前业务流程进行破坏性重新设计成为业务流程重组(BPR),下列原则()可以有效的指导项目实施

258.业务流程管理信息化是将生产流程,业务流程,各类行政审批流程,认识处理流程,财务管理流程等需要多人协作实施的任务,全部或部分交给由计算机处理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一般将业务流程分4个层次,基中资源能力计划和相关预算属于()层次 259.()的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方便人们利用信息和传递

260.供应链是一种将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评价供应链管理是指标() 261.()是在组织内外的各种异勾系统,应用,数据源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共享或协助的途径,方法,标准和技术。 262.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263.()是实现信息资源高效信息共享不可或缺的条件 264.以下哪项不应做为管理评审的输出() 265.文件发布前批准是为了()

266.以下哪项不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267.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应由以下哪位角色来建立() 268.以下两化融合理解不正确的是()

269.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包括,以下哪项不属于对信息资源的安全要求()

270.企业在对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做匹配性调整时,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做法() 27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于()

272.对两化融合范围的边界理解正确的是() 273.两化融合管理手册的详略度取决于() 274.由企业外部利益对企业进行审核是() 27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哪些()

276.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系统在策划评测和改进过程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策划范围 277.建立两化融合考核制度依据不包括

278.下面哪个程序不是标准中要求形成文件的() 27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输出是()

280.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制思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81.()逐渐成为企业的战略性基础资源,是企业当前未来获取或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282.()是通过对数据的选取,分析和应用,进而全面实现数据价值活动

283.()是指用于确保一个组织能够履行实现其特定目标所需的所有任务过程和程序框架 284.企业要从()统筹规划两化融合,才能真正把握融合本质。

285.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的方式,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具体 要求予以明确规定,确定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边界,确保管理体系在企业内得到有效实施。

286.()是证实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有效性的主要依据 287.企业两化融合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须由()进行部署推动

288.()是确保两化融合得以建立 ,实施,保持和改进的执行者,在整个两化融合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推进企业 两化融合的中坚力量和整个链条关键环节。

289.()是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初始来源和最终目标。

290.两化融合方针通常是由()所制定,它反映了()的价值观,信念和立竿见影是()为两化融合相关工作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291.最高管理者应以()为主导,建立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以确保业务流程高效运行。

292.()是两化融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企业应依据业务发展需要持续推进,如建立企业统一编码,信息交换接口与规范。 293.企业应加强(),不断提升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 和技能。

294.企业应高度重视两化融合推进的(),应依据两化融合目标,业务需要的紧迫程度,技术发展趋势,内外条件变化等因素,准确把握时间和节奏,策划并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并确保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按时达成

295.在利用外部资源时,企业应积极与咨询、技术、系统集成,运行维护等供方沟通合作,在合作过程应以为()导向,确保合作过程有效可控 296.()是将技术方案付诸实际过程。

297.网络交易中企业间签订合作是在()进行的。

298。现代企业信息系统是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企业从依靠信息进行管理化()转化 299.信息的()樱花草来自于通讯理论中的仙农模型 300.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确定主要表现是在()

301.()的目的是把生产、销售、财务、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结合 成一个一体化系统 302.耦合是指一个系统内两个模块之间相互依赖关系,最理想的耦合形式是() 303.下面哪个不属于信息系统应用安全保障措施

304.()能充分地说明低层模块内部的处理细节和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305.MIS平台模式中()模式在对应用环境的适用性,数据处理特特点,应用程序设计对硬件发展的应用性等四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该模式是今后MIS平台选型的主要方向。306.CRM系统功能支柱是指()

307.在关系型数据库二维表中,能唯一标示一行的,最少的一个或一组属性称为() 308.管理控制是企业的()计划,属于()决策问题

309.ERP系统中某综合传动装置的生产计划应由()部门制定 12:20 http://www.daodoc.com/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a_vw7IXM26IfJmgnJVvjuImHFZSNTQw_dRnOoGSOvBKbEFuuJ8irVDnCJyCZzhhumAEdVRq-uUoiTcsXF0tGJrdTci9W7n7Q4jOrmQdxaK 12:46 1.工作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国家标准号为GB/T 23020-2013 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4个基本要素是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数据

3.企业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应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两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优化的长期过程,动态调整是实现持续优化的必要环节,企业应确保有效识别任何引起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运行变更或数据开发利用状态改变的内外部因素。

5.企业两化融合创造价值源泉在于推进数据 技术 业务流程 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

6.采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做法全面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是从关注局部向统筹转变,从强调_技术_向规范_管理_转变。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四个管理域为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

8.过程方法是一种闭环管理方法,需要明确过程的_输入_和_输出_,确定过程之间的_联系和相 互作用关系__,明确过程_绩效,加强过程_考核_,检测,分析和持续改进过程,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取过程增值效应.9.系统方法指为了获取预期的结果,从系统的整体层面出发,实现_分解与综合、分工与 协作_的有机结合 ,加强性与定量分析的交互应用,科学处理_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实现的方法。

10.企业应充分应用_检查、采集、测试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视与测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适宜时,应从源头自动采集数据。

11.业务流程职责是指业务流程的_任务_,_职责_和_流程 ,以及业务流程各环节_____ 12.企业应以业务流程职责作为牵引,梳理和调整_部门职责_并将和_业务流程职责_落实到_岗位职责_ 13.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主要包括_策划,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匹配规范,运行维护,数据开发利用,动态调整

14.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技术方案的确认和批准应包括得到_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主体_的确认

15.数据开发利用时,企业应选择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进行评审和批准,并在相应的_业务系统中部署

16.企业应策划并建立一套完成、有效的评测改进体系,通过_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内部审核,考核,管理评审,改进_等过程,对两人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的绩效、符合性、有效性以衣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确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寻找可以改进的机会,并改进两化融合的绩效及其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断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从而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17.管理评审是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_持续运行_和_改进情况_,并识别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活动

18.企业两化融合是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__战略目标,将__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_工业化基础_,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_信息化环境下_的新型能力,形成__可持续竞争优势_,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的绿色发展的过程。

19.企业开展_内部审核__,主要用于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也可用于识别改进机会。审核方案的制定应基于企业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审核方式可采用_集中式或滚动式__,但应确保在一个审核周期内,覆盖所有应审核的对象。 20.MRP,CAD,CAE,CAPP,CAM,CAQ,CAT,SCM,CRM,OA,PDM,PLM,MES,EIP,CIO 35企业应依据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依据评估和诊断、监视与测量,审核考核管理评审等结果,采取_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_等,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的目的是以__的态度,通过管理体系咨询方式了解企业情况,诊断病情,快速发展

37.培训在贯标咨询中最根本 的根本 目的是,让组织人员准备、全面深入的理解两化.....认识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本质 是__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现代化__ 38.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要结合 ___,为企业量身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深层次的管理变革

39.某造纸公司战略研究人员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电子读取...按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这种危险属于__新进入者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40._ 横向型结构__组织结构是按企业核心流程划分部门和组织员工,能够减少纵向层级和跨越原有职能边界,提高组织灵活性

41.根据收集的信息资料是原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将收集信息的方法分为间接调研法和__原始_调研法

42._ 质量管理咨询_____是咨询公司必须开展的内部质量管控活动

43.全面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_战略决策,__,需要充分发挥的核心作用

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师需要运用自身在工业化,信息化以及企业管理等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为企业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管理工具,通过_信息化手段_来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45.对咨询项目有效管理,是满足客户要求,顺利完成咨询项目的重要方法,咨询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管理,人员管理,控制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__质量管理__ 46.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遵循__PDCA_,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要根据单位动作状况随时加以维护与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两化融合绩效

47.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_信息资源__,促使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48.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它们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企业__的开发利用企业信息化应用核心

49.企业信息化主要内容保护综合集成,信息共享和_智能决策__三方面

50._ 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__既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又是保障企业信息化的建议成功的重要准则。

51.__ 信息化管理制度设计_是围绕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维护,完善等过程而设计的一套管理规范,适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议与应用的全过程,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运行纲领和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行为准则。 52.信息化建议的宗旨是____ 53.根据信息技术发展阶段和企业应用规模的不同,企业信息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单机应用阶段,局域网应用阶段,全企业范围应用阶段__集成_协同创新_应用阶段.54.BRP表示

55.在企业信息化结构分4层,分别是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和_决策层___ 56.信息资源管理在组织中处于战略地位,直接与主持个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企业高层领导人员是_最高管理者____ 57.最高管理者应在本企业管理__决策层_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应赋予基以下方面职责和权限

58.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 两化融合的目标,推动企业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的__新型能力___ 59.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围绕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以_业务流程职责__为牵引,梳理和调整部门职责,并将业务流程职责和部门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

60.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企业应将信息资源作为__为公司的战略性基础_予以管理

62.企业应依据两化融合__或阶段性目上标,识别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和需要,主动管理两化融合的所有实施过程,以确保稳定获取两化融合绩效

63.___是将技术方案付诸实际的过程,一般可包括实施准备,执行,安装部署,调试和测试等过程

64.企业应围绕日常运行,预防性维护,故障处理___等方面不断完善运行维护机制和制度 65.数据开发利用通过对数据的选取__和应用,进而全面实现数据价值的活动

66.两化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___的长期过程,企业应关注可能引起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等要素变化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必要的动态调整实现持续优化化和提升。

67.企业应策划、制定审核方案,应考核拟审核的过程与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__的结果。68.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规划__是连接计算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桥梁,CAD系统的产品信息必须经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规划系统才能转变成制造信息。 69.企业 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有层次的____,包含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应用信息化。

70.数控机床成为现代加工车间普遍使用的设备,构建网络化数控车间生产现场的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尤为重要。___作为一种实现数控车间信息集成和设备集成的管理系统,实现车间制造设备的集中控制管理以及制造设备之间与上层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彻底改变了以前数控设备的单机通讯方式

71.___通过条码技术跟踪车辆从无聊投产到成品入库的整个生产流程,实施记录并监控生产工序和加工任务完成 情况,人员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情况,设备利用情况....支撑企业精细化管理。

72.在数字化车间的方案中,SFC底层数据管理对企业车间信息化平台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已具备ERP/MRPII/MES/PDM等上层管理系统的企业来说,迫切需要实时 了解车间底层详细的设备状态信息,而____绝佳的选择,该系统实时监控车间的设备和生产情况,25000多种标准ISO报告和图表....73.企业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目的是确保信息化规划能符合企业战略,促进企业提升____ 74.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给出了信息化的定义,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___的历史进程“

75.对信息化的理解不能狭隘的理解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一个全面的__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的过程__的过程。

76.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_技术__的融合,更是一个_管理_优化的过程 77.新型能力的载体是___,是在企业成长历程中积累产生的,并随企业业务发展的环境变化等因素动态改变。

78.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需遵循___原则和符合性(证实性)原则

79.为提升效率和效果,在文件 的收集、保持和管理以衣记录的标识、存储、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等过程中,应充分应用 ___手段,不断提升其动态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80.两化融合覆盖业务和管理的优化变革,覆盖企业的所有职能和层次,需要___的战略决策,管理代表的坚强执行,以及发挥各级领导的主观能动性

81.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与___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确保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___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82.在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时,应考虑到过渡期实施方案,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变更中和变化后能够____ 83.两化融合的___应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且有时间要求的,并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

84.企业应确保两化融合资金投入的___适度性,____,确保两化融合资金使用过程监管的___ 85.信息资源的___是两化融合的一项基础 性工作,企业应依据业务发展需要持续推进,如建立企业级统一编码,信息交换与接口规范

86.企业应规范管理技术获取过程,并确保技术知识向__有效转移 87.内部审核结果应形成并提交 正式报告,并作为____的输入。

88.企业应以___为导向制定考核指标,并将其分解至相关的部门和岗位,应将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纳入企业____体系,确保考核的整体有效性

89.在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对照预期目标和要求进行评价,当发现管理体系的相关过程未按规定实施,或未达到预期的绩效要求时,即可视为___ 90.____措施主要针对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有效性和充分性;____措施主要针对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运行效率

9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主要用于评价体系的___性和___性,也可用于识别改进机会。

92.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开放的机会和创新的潜能,企业应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____和____ 93.企业应识别两化融合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内外部资源,并保证其与____以及___方针保持一致 94.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和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以采集两化融合过程中可靠和有用的____,并将其转化为企业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提炼为企业的知识资产。企业应将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管理

95.企业应确保有效识别任何引起___,___,___运行变更或数据开发利用状况改变的内外部因素,按照策划的周期或在条件满足时开展评审,必要时进行。96.大从化定制系统出发点是

97.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时,咨询机构在企业的调研方案包括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工作要求__ 98.企业应适度提高设备设施的_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__水平99.组织结构指人员的__,__和__的安排

100.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涵盖__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以及评测与改进_四个相互作用的管理域。企业应通过明确这四个管理域来建立两化融合管理机制,实现两化融合的过程管理和全局优化。

1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保障部分需明确两化融合的_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和信息安全_等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要求,以确保资源的可获得性,及时性,适度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资源价值,建立 并不断完善适宜,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10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可持 续竞争优势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____,输出是通过两化融合所形成的_实施过程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___ 103.企业两化融合实施过程规范的关键是要明确两化融合的_企业高管领导对于战略的意识,两化融合人员能力建设,体系建立、如何推广落地,体系建立与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区别与联系___以及____等过程管理要求,并提供方法以确保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在所有相关职能和层次得到充分落实,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持续受控,外部协助高效可靠,两化融合目标有效实现。

104.___ 管理体系_是指用于确保一个组织能免履行实现其特定目标所需的所有任务的过程和程序框架。

10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地_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 机制__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办法

106.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把企业两化融合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设施建议、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和协同创新。评估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多数工业行业处于从___ 向__发展的阶段

107.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领域的目标是:__工业_化基本实现,_信息___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108.企业两化融合就是在_信息 化___条件(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进程。

10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种规范,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企业建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价值在于帮助其稳定获取预期的___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__ 110.GD23020-2012名称为_GB/T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_____ 111.供应链上的资源可总结为5种”流“的形式: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和__增值流__.112.合格评定是建立信任和_传递___信任的一种方式

113.内部审核是对管理体系__持续适宜性、充分性_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114.与工业化的定义相对应,信息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指伴随着___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

115.由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结果,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农业化和____三大历史阶段。

116.我国企业信息化大多分头建设,造成企业大同部门间信息传递不畅,资源无法共享,信息资源闲置,是我国两化融合发展中的_信息孤岛__现象。117.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总体规划、___的基本原则。

1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给出信息化权威定义,认为信息化即是一个____的进程,又是一个社会的进程,它要求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管理流程,组织机构,生产技能以衣生产工具的变革。

119.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给出了信息化的定义,利用___,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120.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要结合客户自身的特点,行业的先进技术和_先进管理经验___,为客户量身打造具有个性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深层次管理变革。

121.在调研阶段,咨询师与组织的____进行沟通,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取得其对贯彻标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122.组织有效性主要包括组织绩效__成员态度_,__成员行为_等三方面。123.流程设计的首要原则的坚持_ 顾客导向___ 124.流程有四个基本的构成:活动、_活动间的逻辑关系__活动的实现方式,活动的承担者 125.一个典型的流程改进分为五个阶段,为改进做了准备,了解流程,持续改进____,评测与控制持续改进

126.信息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资产,应确保信息的可用性___和_安全性__ 127.对于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应实现日常运行维护与预防性维护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28.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和必要手段,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识别并采集,获取相关的数据,并确保其准备性和有效性。

129.企业应策划、提供、维护和升级改造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提高设备设施的自动化自动 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_水平

130.在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方面,应确保资金投入的合理性投入合理、适度和及时_,确保两化融合资金使用过程监督的有效性。

131.在确定企业信息化采取的技术方面,应确保基础资源的数字化和标准化,实现技术知识向__应用主体__有效转移。

132.企业应有效的开发利用数据,以加速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 133.__ 间接调查法__又称为案头调研法,资料调研法,二手资料调研法。 134.在开展咨询活动时,与贯标组织的____沟通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135.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系统时,经常会进行_业务流程重组___,简称BPR,以追求取得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的显著性改善。140.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应将相关标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果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做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信息编码标准,即数据自身的标准化的规范化,_____即数据交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141.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控制系统由物理安全、_____、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四方面构成。142.MRPII是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其目标是实现_信息流,资金___信息和__物流__信息的集成,确保企业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实现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机集成,提高企业整体水平。

143.最高管理者应确保__业务流程职责__、部门职责,_岗位职责__得到合理划分,规定和沟通,并确保协同机制得以确立

144.企业应确立覆盖企业,业务流程,___,____的两化融合入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 145.内审如果每年进行一次,应规定两次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__12_个月

146.产品设计信息化中,除了使用__CAD_,CAE以外,常用的还有CAPP,PDM等

推荐第4篇:两化融合

《物联网应用》总结

学号:2011023301164 姓名:么思阳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班级:12330104

《物联网应用》总结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6]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物联网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据了解,2011年,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预计2015年将超过5000亿元。物联网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

推荐第5篇:两化融合

制约本企业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的主要因素:

1.行业标准滞后,两化融合规范程度不足。本企业有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在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时候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

2.本企业属于劳动密集性企业,相当一部分员工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掌握。

3.制造环节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化与应用脱节。企业的生产方式普遍落后,企业缺乏条件发展生产制造环节的信息化,使得制造环节两化融合水平成为机床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瓶颈。

4.缺乏适应机床行业需求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企业两化融合建设的基础,目前市场上缺乏较为适合机床企业的信息系统,使得两化融合工作往往事倍功半,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5.信息化建设在区域性上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要领先于不发达地区的企业。

6.为了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稳定、可靠和永续运行,为业务部门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来建设和维护信息管理,给企业带来了运营负担。推动企业信息化及两化融合的建议:

1.提升信息化战略地位并在资金和人力上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生产制造环节和工艺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进流程改革与重组,重视最终产品的信息化。

2.建立两化融合标准体系、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等一系列举措的推行,加快两化融合的建设步伐。

3.设立专项基金,充分发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高档数控机床尤其是数控系统的科技开发;发展信息化建设配套体系,引导并支持发展一批面向机床行业的中介服务公司为机床企业开展咨询、策划及系统开发等业务,协助企业更加规范、高效地推进两化融合。

推荐第6篇:两化融合发言稿

两化融合发言稿

导语: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两化融合也是物联网4大技术的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之一。

两化融合发言稿

一、企业基本情况

红豆集团是国务院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之一,江苏省唯一一家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红豆集团党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也是唯一一家由中组部发文号召全国企事业单位学习的民营企业党组织。XX年集团产销435亿元,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57位。

多年来,红豆集团荣获国家级荣誉500多项。XX年3月,“红豆”品牌荣获中国服装行业最高殊荣成就大奖。XX年4月,红豆成为国内首家通过“CSC9000T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企业。红豆集团因其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取得的优异成绩,获得“XX度全国纺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XX年11月,红豆集团获得“CCTV中国年度品牌”。XX年5月,红豆集团技术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较少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XX年底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二、企业两化融合现状

1、集团采购的商用信息化系统,包括金算盘财务系统、九恒星资金系统、百胜ERP系统、富勒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优洛克门店督导系统、金蝶人力资源系统、万户OA系统、统一通信RTX系统等。

2、由集团开发部自主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包括用于橡胶轮胎生产线生产(MES)和ERP管理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用于纺织服装供应商查询进销存以及日销量的供应商查询系统、用于集团员工工作日志的提交查询和管理系统的工作日志管理系统、统一通信RTX的手机客户端、集团招投标管理的招投标系统等,应用了生产、排成等系统。

3、由集团各二级公司各自负责的管理销售平台,包括红豆电信的联通转售业务、红豆商城的服装网销的电子商务平台、纺织材料交易中心的面料交易平台等。

三、企业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情况

已与南京慧德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洽谈,12月初确定协助红豆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两化融合贯标标准的咨询公司。

四、企业两化融合取得的成效(有哪些亮点)

1、获得的荣誉

XX年获得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

XX年获得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2、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成绩

股份公司西服厂引进3条瑞典伊藤吊挂线,是国际先进设备,吊挂线的使用,使得衣片的搬运由人工转为设备自动化,消除了搬运衣片的时间浪费,同时吊挂系统是单件流模式,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了批量生产方式带来的批量质量返工问题,与非吊挂系统相比,人均效率提升了倍左右。

电子商务的销售取得了飞跃性的提高,以双十一为例,XX年红豆集团双十一的销售额为一个亿,而XX年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则是亿元。

五、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化融合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红豆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的协助下,以创民族品牌为己任,以提高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以深化“千亿红豆“为奋斗目标,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生产经营的重点环节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管理创新和

管理工作升级。

在两化融合的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各公司各部门间的沟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工作都是需要通过沟通大家协作来完成的。为了顺利地实施和推广信息系统,需要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多多进行沟通,以确定科学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效率。

二是要突出实效,让员工和管理者真正的参与到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和建设中去,从而使大家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建设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好处,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强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支持,使企业管理目标和信息化目标得以高度融合。

三是要个个突破,将信息化目标分阶段实施,各个击破,为全面实现企业整体的两化融合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要坚定信念,信息系统的实施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性工作,也不是一项IT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而是一场企业管理变革的系统工程。这样的变革既会牵涉到企业各方利益的调整,也会涉及到思想观念的更新。企业各级决策者必须坚定信念,敢于创新,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两化融合发言稿

一、企业两化融合现状

1、现状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简称苏州金龙)成立于1998年底,现有总资产50亿,拥有5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客车生产基地。海格客车驰骋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具备25000辆大中型客车及底盘的生产能力,15年来以年均50%的增速快速发展。XX年公司销售各类车辆25810辆,销售额亿,销量占行业的%,市场保有量突破20万台,稳居行业前三甲。 我司主要产品为大中型客车,客车产品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客户定制要求多。这样的产品特点,造成了组织生产活动复杂度高,在满足客户的产品性能、品质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交付的及时性。这对我们的研发设计及组织生产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司深刻的了解到,只有积极的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的出路。要提升客车产品的信息化程度,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要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集成应用,推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支持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制造资源的开放共享,这样才能应对多

变的客户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司紧跟政府在两化融合方面提出的方针策略,积极的配合实施企业两化融合建设和试点工作。

2、做法

1) 信息技术融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客户忠诚度

在客车产品中植入信息化设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附加值,真正的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的思路。我司于XX年7月,在客车行业首家创新开发出车载G-BOS智慧运营系统(以下简称G-BOS系统),该系统是苏州金龙推进两化融合建设以来的最大亮点,是物联网技术在客车行业的首次应用。G-BOS系统集成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等技术,是为客车运营商量身定制的新一代智能运营管理工具。刚一上市,即被授予“中国客车创新大奖”,并由交通运输部向全国路客运行业推广。现应用企业XX多家,在安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得到政府和运输企业的认可。

2) 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效益

随着信息技术在金龙公司的应用,它已经深入到公司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各个业务领域,推动公司管理升级和业务创新。合同由依靠传真传递的纸质合同,转变为通过互联网随时下单的电子合同,提高了合同的响应速度;产品数据管理由Excel管理,转变为依靠先进的PDM系统的结构化、自动化的管理,大大降低了产品数据的错误率;采购由传统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采购,转变为依靠先进的SCM系统,由系统自

动计算,提高配件到货及时率。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XX年启动《营销、研发、运营三军联动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建设项目》,融合G-BOS平台,深化基础应用,深化三军联动应用,并向客户和供应商两端延伸信息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

3) 流程变革管理助推业务模式转型

XX年引入的eBMS流程管理系统,以标准的图形化的方式,把非标准的口头的做事过程转化为可见的、相互关联、有价值的标准流程,为公司的运作提供了统一的规范。XX又引入《流程设计和优化课程》,把流程管理的思想引入公司。流程的优化和固化,为公司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应用奠定基础。现已经形成了一套整合了TS169

49、ISO1400

1、3C、出口免验等要素的管理体系。在流程管理领域经过6年的实践,在XX年总结出流程变革管理的方法论(简称管理IPD)。建立起整套流程和变革管理的长效机制,在各个业务领域推动管理变革项目,确保每个项目在组织、流程、绩效、IT层面四位一体的有效落地,快速见效,形成一个以客户为导向、以流程为中心、以信息化落地为手段的,组织服务于流程的流程型组织。

4) 信息化在研发设计的应用

现已掌握CAN总线的软硬件的开发和应用,CAN总线电气系统设计匹配已很成熟,可根据车型电气系统匹配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对动力总成或整车进行合理的CAN总线优化设计。苏州金

龙正着手对CAN/LIN网络的客车控制系统展开更多的研究,以期在车载网络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客车显示、控制、监测、附加等功能多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客车轻量化技术是公司开发的专用技术,XX年列入苏州市科技局的技术专项项目,公司投入XX万元,开发完成一个客车车身数字化快速开发平台,应用轻量化技术开发的KLQ6125AA客车较传统结构的KLQ6125BA客车减轻自重321kg,提高了车身强度和刚度,并通过国家客车检测中心的侧翻试验,提高了客车的被动安全性。目前公司开发的新车型使用客车车身数字化快速开发平台,使用该平台后,开发新车型的时间比常规开发可节约四分之一的时间,车身重量下降3%,车身的强度和刚度得到保证。

二、企业两化融合取得的成效

1、工作成绩

G-BOS智慧运营系统是为客车运营商量身定制的新一代智能运营管理工具,具有安全驾驶管理、远程故障报警管理、3G视频监控管理、油耗管理、GPS定位管理、维保管理、车线匹配管理七大功能,该系统的应用,开启了中国商用车“车联网”时代的先河,也标识着苏州金龙从单纯的客车生产制造商向整体运输方案提供商转型。

截至XX年12月底国内,G-BOS终端的安装数量已达5万多台,客户主要为公路客运、公交、旅游三大方面。根据客户

的实际使用体会,G-BOS系统,由车线匹配管理实现最佳效益,以驾驶员行为管理保障行车安全,用燃油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从维保管理延长车辆寿命,从而为客户实现管理智能、安全运行、节能高效和持久耐用的“四大利益”!

以节能效益为例:苏汽集团自XX年3月开始试用,截止XX年底,共安装1500多台,助推了苏汽集团的节能减排和车辆的综合管理。通过不良驾驶行为的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车线的合理匹配达到节能目的。车辆普遍达到3%-10%左右的节油率。按每台车每年运行平均运行10万公里,百公里油耗20升,平均百公里节油5%来计算,5万台车每年能节约6万吨标准煤,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吨,节约燃料费约亿元。

2、两化融合的亮点

1) 海格云战略,为客户赢得客户

XX年5月14日,苏州金龙发布云战略。整合资源,采用互联网思维,免费为客户的客户提供移动互联接入服务。让乘客尽情体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乐趣,提高上座率,为客车运营商赢得更多的乘客,提高客运业服务水平,使客车产品和客运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苏州金龙与中交汇能、阿里巴巴等企业搭建互联网的桥梁,构建了全新的客车云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上,数以千计的海格客车供应商和数以万计的海格客车运营商也将通过海格E产品配置的云系统和云管理,获得得便捷、及时的各种信息服务。

两化融合发言稿

深度融合 互动创新

打造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在工信部两化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

南钢集团金恒公司总经理 孙茂杰

一、南钢两化融合的现状

南钢具备10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中国最大的中厚板产业基地之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南钢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行业前列,其中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始终稳居行业前三名。XX年预计利润4亿元。

随着产品不断提档升级,南钢已形成十二大类行业领先产品系列,如军工及海洋用钢,是国内第一家通过造船和海洋工程用钢板10国船级社认可的钢厂,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名列前三。船板、船用球扁等应用于军舰制造,与鞍钢一起成为国内军工板材主力供应商; 储罐用钢,液化天然气陆地储罐和船用镍系钢板、石油储罐钢板,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南钢是目前唯一能同时向“三大油”提供陆上LNG储罐用板,唯一能提供20万立方米以上LNG储罐用板;电力用钢,供货国内多个核电项目,成为中核等核电公司的合格供方,并负责起草了风电用钢国家标准,已于XX年实施。

南钢两化融合总体发展路径是借鉴和学习台湾中钢、韩国浦项等国际知名企业管理思想和成功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提升,实现了全面的系统集成与业务整合。南钢信息化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并形成支撑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长期以来,南钢十分重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十二五以来,南钢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更得到了快速发展。XX年,国内首个炼轧一体化中厚板MES系统上线;XX年1月正式启动ERP工程,投资1亿多元,建成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关键过程的整体信息化系统;XX年6月,南钢 ERP系统整体上线;XX年3月南钢ERP通过工信部“倍增计划”项目验收;XX年9月,销售电子商务和采购电子商务系统上线运行;XX年南钢信息板块核心,江苏金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XX年,金恒公司信息化综合竞争力钢铁行业前三位,获得两化融合贯标咨询服务资质。

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南钢形成的拥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架构,该架构基于传统的5层信息化架构,但不强制区分各层次的信息系统,反而十分重视信息化系统之间互相融合,在每一个业务系统建设之前就极为重视数据和业务的融合。目前南钢两化融合建设在工厂自动化层、产线追踪与控制层、计划与管理层这三层的基本完成,正在全面开展L5层的建设,同时优化、深化L

3、L4层的应用。

作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南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于8月中旬正式启动,由金恒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与指导。通过与标杆和企业自身目标比对,发现差距,明确提升方向,形成《南钢两化融合现状调研评估诊断报告》,该报告作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和建立的基础。根据该报告,分析形成企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明确管理体系框架,包括管理手册和20个程序文件;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梳理作业规程和记录文件,记录文件以信息与自动化系统支撑为主;同时,对380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再梳理和优化。经过3个月的努力,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编写完成并发布,并纳入协同办公知识库统一管理。目前已进入内审和管理评审阶段,预计12月中旬提认证申请审核认证。

二、南钢两化融合的成效

(一)精益生产,柔性制造

精益材料设计:以生产订单为核心,结合炼钢、轧钢各工序生产标准及作业条件,创新性的采用四阶段设计方法,组合多个订单进行自动材料设计,实现了余材最少化、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各类损耗

优化计划排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收集生产数据,实时掌握生产节奏,动态调整生产排程,使现场管理能做快速反应已不是遥不可及。炼钢厂上下工序配合紧密度高,各生产工序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率

的排程及监控工具来组织生产,炼钢动态排程系统即是担负这样的重任。

柔性过程制造:打破传统的以炉次为单位执行炼钢计划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转炉出钢量波动,造成炼钢计划执行率低的问题,提高炼钢生产组织水平,减少余坯切割损失。系统上线后,计划外余坯减少60%以上、计划板坯未产出量减少60%以上,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以上,有效提高合同兑现率,降低板坯库存。

订单全程追踪:采用多种接口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实现生产数据的高效采集,以用户订单为中心管理各工序的生产进程量,提供订单的生产全过程状况信息,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JIT生产与交付

基于客户精确需求、精确制造、精确配送的一体化方案。船板分段定制配送,供应链协同创新,促进经营模式转型。南钢的准时制生产配送模式是对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进行一种变革创新,通过延伸销售与客户协同设计最终产品的用料,组织定制化、精益化、柔性化的生产,提供敏捷、准时配送交付,为下游行业精益精准生产提供服务,最终打造综合成本最优的价值链。现在已在船板上试行船板分段配送。船厂钢材利用率至少可以从90%左右提高到95%以上,库存从2个月降到7-10天,造船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

人工数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成本日清日结,动态管控 全面的系统集成与业务整合,真正将企业的产、供、销数据与财务无缝集成。生产数据经由抛帐表实时自动转换为成本帐务数据,物流交易核算帐务即在此一流程中完成,可提升管理时效。

(四)新一代能源与环境管理(EEMS),助力企业系统节能减排

南钢能源环境管理系统EEMS是一个集能源数据采集、控制和集中的管理调度、供需平衡、能源预测分析和优化、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控、环境分析和评价为一体的管控一体化计算机信息系统。EEMS为能源环保工作提供了可视化管理手段,促进了扁平化管理。实现了“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模式,提升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1.创造性的建立节能与减排的整合平台EEMS,实现联动效应,把经济运行与环保效益结合。

2.智能能源管控子系统,在重点生产厂建立能源管理子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主要设备根据生产节奏进行用电控制,实现产线节能5%的目标。

3.同时在EEMS建立能源数据长时存储和历史数据分析功能,为能源管理人员提供能源分析和优化的有效手段

4.环境预测和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功能。

推荐第7篇:两化融合工作总结

2013年两化融合工作总结

一、“两化融合”建设情况

根据公司2013年信息化工作要求X公司制定在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年初,又我矿制定了《X煤矿两化融合整体规划方案》。近年来,陆续建设了井下工业环网、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顶板监测系统、井下广播系统、井下无线通讯系统、执法网系统、风机在线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十多个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正在进行综合集成。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提升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首先,为推进X矿信息化建设及“两化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切实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信息监控中心。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水平,网络管理正规化。

2、积极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使各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1)、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型号为KJ90NB,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生产。井下现安装分站12台,模拟量传感器74台,开关量传感器53台。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校验和断电测试,双机热备,与煤炭局联网,系统运行完全正常。

(2)、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为KJ251A型,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生产。共安装人员定位分站12台,读卡器28台,配备人员定位识别卡350张,所有下井人员全部佩戴识别卡,并在井口对携卡人员进行唯一性识别。系统覆盖井下各条巷道和各采掘工作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井下人员的活动信息,双机备份,与市煤炭局联网,运行正常。

(3)、通信联络系统

井下通讯系统使用的是由字程控调度机。现共安装调度电话112部,井下各工作地点均安装了直通电话,并对调度台等重要电话进行录音。我矿于今年开始安装井下广播系统及无线通信系统。井下广播系统选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生产的KT175A型广播系统,现井下共安装14台广播分站,覆盖井下人员主要工作场所。系统已经通过公司验收。无线通信系统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生产的KT106R型无线通信系统。共安装分站26台,覆盖井下主要大巷。系统通过市局验收。

(4)、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静压管路敷设到所有巷道和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每隔50米设置一个供水阀门,保证各个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应急供水,且维护检查到位 。

(5)、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空压机房安装低噪声压缩机,对应压缩机10m³风包,敷设φ200mm无缝压风管路至各用风地点。在井下主要地点安装了25套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装置。

(6)、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我矿于2012年开工建设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及移动救生舱。现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初步验收。公司永久避难硐室设在集中轨道巷,可同时容纳99人紧急避险。硐室内配备相关生活必备物品及环境监测设备,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及成功救援的几率。可移动救生舱为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可移动式救生舱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害气体,对内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等,赢得较长生存时间,加大救援几率。 除紧急避险六大系统之外,产量监控系统为KJ528型安装监控主机,数据传输接口,皮带称架,设置称重传感器,监测分站,防爆摄像仪,视频录像机,现系统正常运行。

现就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3、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情况

(1)、我矿于3月到4月份完成井下工业环网的系统交换机分开建设,现已将瓦斯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了井下数据光纤单独传输,使传输速率更快、各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2)、我矿于4月到5月份完成了对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广播系统的数据库升级及备份工作,新系统各项系统功能更加完善,传感器、分站故障率更低。同时实现了与执法网对接,数据现已能传输到集团公司。

(3)、我矿于4月到5月份同时完成了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的全面覆盖安装工作。将宽带无线通讯技术引入井下,实现了矿井宽带无线数据通讯,通讯速率可达到54M。通过开放的WiFi协议,可方便接入任何符合WiFi协议标准的设备,实现全矿井安全生产各环节的无线数据传输。同时完善了无线通讯与调度通讯的对接工作,与调度通讯的互联互通更加有保障。

(4)、我矿于5月到6月份完成了井下掘进头及大巷广播通讯系统的全面覆盖安装工作,系统有井下区域广播、井上下对讲等功能。并已接入井下工业环网。

(5)、我矿于6月到7月份配合公司完成了调度通讯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新系统全呼、组呼等各项系统功能完善,并实现了与集团公司与各矿的互相呼叫。

(6)、我矿于6月到7月份对我矿井下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分站的专用电源的改造,更加提高了监控系统安全稳定性。

(7)、我矿于8月份完成了新旧办公楼机房的网络整改工作。使网络配置更加合理,提高了网络的安全稳定性。

(8)、我矿于9月份完善了井下视频监控的安装、现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主井底,102工作面溜子机头、主皮带机头、井底车场、避难硐室等地点均已安装视频摄像头,可实时检查井下生产情况。

二、存在问题

尽管今年我矿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工作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我们加以改进和完善:

1、信息化建设机制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健全。

2、信息化建设技术人才缺乏,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负责的 专业培训。

3、矿区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信息化建设氛围有待改善。

4、矿自动化进一步加强,实现自动化操作。

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建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技术改造。

6、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对旧有问题彻底解决。

7、井下工业环网的双回路建设。现我矿工业环网只有副井一根光缆通往地面,无法实现环网的安全功能。接下来将在主井敷设一条光缆真正实现环网。确保各系统数据的稳定。

8、各系统集成化显示。现我矿各系统相互独立,并且只有服务器上可显示数据,各局域网终端无法观察各系统数据。明年将各系统集成显示在矿井安全生产综合自动化软件集成平台上,矿局域网内终端可随时调用查看各系统运行状况。

9、OA系统培训。现我矿OA系统已正常运行但由于对系统应用不熟悉,各领导、科室在办公室很少使用。明年将在矿上举行多场OA培训,让OA系统用到实处,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无纸化。

10、井下各系统接入工业环网。现只接入瓦斯、人员、广播、无线。明年将计划接入电液控、风机在线监控、视频监控、顶板离层等。不用再敷设多条线路来传输数据。

我矿要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快我矿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大力提升我矿综合能力,实现现有系统的整合和提升努力。

推荐第8篇:两化融合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http://2011/7/22 21:52:13红网字体: 【大 中 小】

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暨“数字湖南”培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

红网长沙7月22日讯(记者 刘怡斌 实习生 徐凯琦)今天上午,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暨“数字湖南”培训开班仪式在长沙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陈肇雄为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授牌,并向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工业园区负责人授予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牌匾。

“两化融合”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提出的“以信息化主导新兴工业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根据湖南“两化融合”的现状与特点,从2011年至2013年,湖南将全面开展“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即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创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重点推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3大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水平。在有关市州建立一批区域性的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围绕建设数字化生产制造基地、生产性服务园区、移动电子商务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的目标,编制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综合管理和公共平台建设。

会议提出,通过试验区建设,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效果将明显提高,到2013年,各试验区“融合综合指数”由目前的0.4提高到0.7以上,在全省率先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同时试验区的成功建设也将带动全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发挥积极的作用。

陈肇雄在会上指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系统工程,结合湖南工业化的特点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一阶段,湖南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工作,围绕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构建全方位推动两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解决两化融合发展的资金瓶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

全省各市州经信委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省直和中央在湘有关单位信息化处室负责人、有关开发区及工业化园区负责人,以及“数字湖南”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同志共参加了此次授牌仪式。

相关链接

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

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界经济开发区、道州电子信息产业园、衡阳松木工业园、永州市凤凰经济开发区、邵阳经济开发区、怀化工业园、郴州经济

开发区、宝庆科技工业园、湘西吉凤经济开发区、娄底经济开发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益阳长春工业园。

推荐第9篇:两化融合报告

今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环保,发展”的生产模式,紧密结合我公司的产业结构特点,积极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模式,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现将有关情况从信息化投入方面、信息化应用方面及信息化成效三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信息化投入方面

我公司领导充分认同两化融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长远性,对于实现完善两化融合工作分别从财、人物三个方面顶力支持配合。财,我公司分别购买实施了ERP管理自动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及PLC电气自动化系统。人,对于新系统的上线,我公司分别招聘相应的技术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壮大信息化队伍,并组织培训提高信息化人员的技术水平。物,目前我公司拥有计算机数量约()台,服务器数量()台,内网网络带宽()M/S,外网网络带宽() M/S,PLC„

二、信息化应用方面

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公司员工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工作平台,不仅节省了办公费用,更是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与办公质量。

2、ERP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了供、销、存、财的一体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各业务环节之间紧凑型,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真实性,避免了公司的一些不必要损失等。

3、计量系统的应用,实现了计量,化验与ERP系统紧密结合,提高了计量化验的准确性,安全性。

4、PLC

三、信息化成效方面

1、竞争力提高。信息化的投入与使用,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各种现状,提高了工作效率,精确了生产安排及库存数量,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依据。采购,销售,财务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准确率有了保障,供应商及客户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2、经济效益提高。信息化的使用不仅从日常工作中大大节省了办公材料等,从生产上也能够更加准确的算出各个工艺的成本,整体上了解公司各项开支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相关策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利润的目的。

3、社会效益提高。信息化的使用不仅能够更加精确的控制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原料使用,还能避免了部分作业的进距离操作,从而达到了安全,节能的目的。

以上是我公司目前的工业及信息化状况,由于我公司工业及信息化融合经验不足,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电气自动化方面应该结合公司生产特点完善流程,减少人为操作等,做到流程精简、合理、效率。ERP管理自动化也是一个长远的任务,要根据公司的业务特色,实际状况来完善ERP系统,成为一个符合自己公司的系统,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的业务效率。计量系统方面也要努力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避免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两化融合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更是一个能长期受益的工作,在明年的两化融合工作中,我公司计划实现以下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ERP管理自动化,电气自动化及计量系统,减少他们存在的问题,成为一个符合我公司经营特点的信息化系统。

二.能源系统的上线,实现水、电、气的集中采集及控制。 三.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为公司领导提供更充足的,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推荐第10篇: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北京XX有限公司

发展历程和阶段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信息中心隶属于总工程师办公室,主要负责公司整体信息化的建设。北京XX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方针为:“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重在实效”,围绕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框架,细化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集中资金、资源,重点突破,解决瓶颈,以点带面推动“两化”建设。在此方针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与积累,信息中心已完成了中心机房建设、OA信息化办公平台建设,PLM、QMS等众多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为公司建设了一条强劲的数字神经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给公司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初级阶段(2003年至2007年):2003年,公司正式成立信息中心,开启了北京XX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之路。2004年,公司编制了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并在规划指引下完成了中心机房的建设,制定了信息类管理制度,全公司实现办公部门计算机普及,搭建了覆盖全公司的局域网并搭建域管理环境;在工程设计部门全面实现图文档电子化,PDM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产品设计流程管理;在财务方面引入金蝶K3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化。2007年,北京XX公司通过了美国XX公司安排的专业审计公司的IT审计,全面实现软件正版化,为公司的信息化发展铺设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起,北京XX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开始大踏步前进,2009年公司制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按照公司长远战略目标,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和总体流程,并按照此架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后建设了OA办公平台、移动办公平台、XT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CAPP智能工艺推理系统、基于ITIL理念的ITSM(IT运维管理系统)等平台和系统,并将PDM系统升级为PLM系统,与CAPP、QMS实现数据同源,与XTERP系统集成,使设计者可以直接查看调用库存材料,初步实现设计、工艺、采购、质量、用户服务的应用集成。同时,北京XX公司非常注重新技术的使用和推广,2013年起,公司将服务器虚拟化的成功经验延伸至客户端虚拟化层面,利用虚拟桌面技术降低企业硬件投入,并实现对客户端数据的服务器级别保护。2015年北京XX公司制订“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在“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架构基础上,提出“总部+基地”的建设规划、“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等全新内容,并将两化融合思想纳入“十三五”规划中,致力于实现信息化战略目标:打造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绿色化和可视化的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

IT队伍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为加快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北京XX公司于2005年将原信息中心从公司行政部调整至总工程师办公室,由公司总工程师直接负责管理。

建立信息化制度手册:为规范员工合理的使用网络和信息化平台,北京XX公司相继制定了《信息设备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OA系统文件安全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文件,为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建立IT服务审批流程:在OA系统中创建IT服务类业务流程审批,软件安装、硬件维修、应用系统账号注册/调整、密码重置、内外网接入等申请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 主要内容和做法 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北京XX公司建有数据中心机房一个,容灾机房一个,位于厂区不同建筑内。公司主干网络由千兆光纤互联,百兆到桌面,以保证员工的正常网络应用。网络接入方面,公司通过两条50MB企业级光纤接入互联网,互为备份。数据安全方面,公司采用近线备份、盘阵存储、磁带库、容灾机房四层保护机制,保证核心数据的秒级别数据备份。网络安全方面,公司配备了硬件防火墙、防毒墙、远程安全评估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垃圾邮件网关等多层防护设备,另有上网安全管理系统,保证外网访问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内网准入设备,对接入公司局域网的各种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保证公司内网安全。 办公自动化建设:公司于2007年开始OA办公平台的建设,于2008年投入使用,并相继于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对OA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实现了各部门收发文、企业邮箱、70项业务流程审批、体系管理、会议管理、报表管理、即时通讯平台和移动办公等功能。同时作为企业内部门户网站,内设PLM系统、QMS系统、考勤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的登录链接。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的建设:PDM系统作为公司工程设计部门的核心应用系统,自2003年投入使用后经过四期的建设,先后实现了图文档管理、打印管理、更改管理、设计流程管理、配置管理、版本管理等功能,并于2014年12月完成了向B/S架构升级的工作,全面升级为PLM系统,在继承了以上功能的同时,增加三维设计管理和项目管理功能,实现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产品数据的协调应用,对公司的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都有深远的意义。 模拟仿真技术和参数化设计的应用:通过CFD数值模拟技术模拟锅炉设备中燃烧系统的温度场、化学场和燃烧特性,并预测污染物(如NOx,SOx等)的生成,以便有效地优化设计,提高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通过有效的参数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错误,并直接将材料属性汇总于PLM系统中,为CAPP及XTERP提供准确的原始数据输入。

质量管理系统(QMS)的建设:系统第一阶段(质量策划文档管理、质量记录管理、供应商管理中相关质量文档管理)于2012年11月交付使用,使北京XX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由原来的人工管理迈进了信息化管理时代。2013年10月起,随着软件第二阶段(材料入库检管理、计量管理)的交付使用,质量管理系统(QMS)正式建立完成,目前已成为公司核心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对质量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记录,包括质量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实现对设计开发、生产、供应等工作有机协调和运作,形成从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质量分析到质量追溯的完整管理体系,为产品质量策划、质量实施、质量纠正和完善提供重要的支撑体系,促进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 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金蝶K/3财务管理系统面向企业财务核算及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进行全面管理,在完全满足财务基础核算的基础上,实现集团层面的财务集中、全面预算、资金管理、财务报告的全面统一,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从会计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转变,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系统各模块可独立使用,同时可与业务系统无缝集成,构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化的企业应用解决方案。 工艺过程管理系统(CAPP)的建设:通过CAPP系统,实现了材料限额编写、工艺流程专家库、过程卡编写、工艺流程管理等功能。目前该系统正在进行全面升级,由C/S架构应用升级为B/S架构应用。从功能上实现冷作、焊接、机加工、锻件、通用件、工装设备、技术资料等各专业工艺和基础工艺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系统内部实现数据共享,并可与PLM、QMS等系统集成。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XTERP)的建设: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为合作方结合我公司的物料编码系统开发的一套库存管理系统,并与PDM/PLM集成,实现设计过程中直接调用材料库存等功能。 人力资源系统的建设:在用友U8的信息系统平台支撑下,通过全面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管理能力,从而推动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主要模块:员工信息管理、员工招聘、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组织结构管理、考勤管理、合同管理、激励管理、人才库。 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P6 & PROJECT):MS Project可以快速、准确地创建项目计划,帮助项目经理实现项目进度、分析和预测,缩短项目工期。MS Project为工程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计划时间,从而使项目设计周期更加准确。未来将集成到PLM系统中。

Primavera P6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以计划---协同---跟踪---控制----积累为主线的企业级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为公司项目的全程保驾护航。目前主要应用于海外项目的全程管理。 IT服务管理系统(ITSM)的建设:北京XX公司参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最佳实践,以BMC公司的Reamdy软件为基础平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设了北京XX公司IT服务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信息类资产管理、合同管理、CMDB库、知识管理等模块,实现了IT运维流程标准化、IT运维人员专业化、IT运维可视化、工作结果可量化,并且创建了公司级的IT知识库。

新技术的应用和建设:北京XX公司采用虚拟化技术,将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整合后虚化成资源池,进而使用数据中心发展出自动型、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优势。

采用市场上主流的虚拟化软件,北京XX公司成功部署了办公系统、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虚拟化系统,以及工程绘图技术人员专用的二维、三维制图虚拟客户端。 经验体会

北京XX公司一直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从人员组织、项目建设、资金配套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一是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企业“一把手”亲自审定信息化规划,积极推动“两化”工作的开展;二是机构健全,并由总工程师直接管理信息中心的工作,极好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大资金的投入,从2011年至今,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的资金达2618万元。 主要成效

1、创建企业私有云,实现绿色数据中心:

(1)有效地解决关键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建立私有云,解决服务器的宕机问题,各个系统之间均有冗余机制,确保了关键业务的连续性。各信息系统能实现平滑迁移,不影响各系统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可以动态分配服务器资源,节约了采购物理服务器等设备的成本。

(2)解决软件许可问题,并改变传统的计算机运维模式。通过虚拟服务器和虚拟客户端的集中管理、桌面云的实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瘦客户端访问虚拟机,不仅实现分配资源的统一性,软件成本的降低,同时运维人员可以随着随时进行远程维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3)改变传统的企业信息建设模式。传统的建设模式采用冗余服务器加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思路,这样给机房带来了电力、空间、空调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服务器的利用效率很低,通过云计算,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动态分配,逐步淘汰升级,最终达到节能、环保低碳,实现绿色IT。

(4)在云计算系统上部署信息应用系统,减少了IT重复投资。

2、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企业主营业务流程贯通: 北京XX公司通过PLM系统、QMS系统、XTERP系统、CAPP系统与规划中的MES系统,与模拟仿真技术、参数化设计和项目管理软件相结合,构成北京XX公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目前已实现产品设计、工艺、质量和售后管理的一体化协同工作平台,并为制造系统的建设预留数据接口,使得公司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已有的知识积累,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人、数据和过程组合在一起,以此来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设计数据、工艺数据、制造数据、售后服务数据、资源数据和生产数据及研发业务过程的协同,并提供企业内协同工作技术支撑环境,实现真正的产品数据、业务过程的高效协同管理。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使得设计过程更加直观,减少设计错误和不合理情况。质量管理板块使得公司每一个产品都拥有独立的质量大帐,原材料和部件检验结果将能够直接录入系统,提高检验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纯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率,使得质量管理贯穿产品生命周期。

3、办公平台和移动办公平台,助力企业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通过OA办公平台内容的逐步丰富,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移动办公软件的推广使用,使企业的行政审批工作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审批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信息化办公系统的全面使用,也使无纸化办公理念得到普及。

获得奖项: 14项软件著作权

2009年,《加强信息化管理,打造企业绿色数据中心》获北京市第24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2009年,获北京市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 设计制造管理集成应用示范企业称号

2009年,在科技部“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示范工程中,荣获北京市制造业信息化——设计制造管理集成应用(“两甩综合集成”)示范企业称号

2010年,获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颁发的“2009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领先奖”

2011年,《深入IT治理,构建强劲有力的企业数字化神经网络》获北京市第26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2013年,《论装备制造业战略转型中的信息化服务精细管理》获北京市第28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2013年,通过北京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软件正版化检查,获2013年市属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第11篇:两化融合总结

准格尔旗云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两化融合2016年度工作总结

2016年度,我公司两化融合工作积极开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保证了公司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并能在两化融合项目的建设中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使两化融合硬件和软件同步发展,保障公司的两化融合工作快速稳定推进。现将2016年我公司两化融合工作做出总结。

一、块煤破碎系统改造

为了优化销售煤种,符合市场需求,我公司于2015年3月至5月设计建设了块煤破碎系统。块煤破碎系统包含1台分级筛、1台破碎机、2部皮带、2部给煤机,采用就地启停的运行方式。随着“两化融合”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块煤破碎系统高能耗、低效率地运行方式已不能满足公司要求。为贯彻集团公司“两化融合”相关文件精神,根据今年初公司制定的两化融合工作计划,我们于2016年1月至3月对块煤破碎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

在主井皮带天津华宁KTC101集控系统的基础上,引出拉力电缆,在分级筛、102皮带、破碎机、102转载皮带、两部给煤机处各设置启动节点,安装组合扩音扩音电话,将破碎系统并入了主井皮带集控系统中,实现由主井皮带KTC101控制系统集中控制。改造完成后,系统实现了一键顺序启停功能、故障闭锁功能和喊话预警功能。整个系统进行了视频干预,系统的主井皮带机头、分级筛、102皮带机头、手动捡矸点、102转载皮带机尾、102转载皮带机头、两部给煤机机头等重点部位安装了视频监控摄像头,并在主井集控室安设了硬盘录像机。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上传至集控室硬盘录像机,并经过光纤上传至调度室。值班人员能在井口集控室内硬盘录像机上,调度员可以在调度大屏上实时地监视各个重点部位实际运行状况。视频监控信息存储可以达到半个月以上。视频干预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块煤破碎系统集控改造后的成效。

1、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电能消耗。系统改造完成后,皮带司机只需在集控室即可完成主井皮带、块煤破碎系统所含6台设备的一键顺序启停,有效地缩短了系统启停的时间,不仅提高运行效率,还减少了电能消耗。

2、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系统安设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可以实时的监视各重点部位的运行情况,若出现问题,值班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处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3、减人增效。改造完成后,块煤破碎系统减少维检人员共5人,而且还减轻了维检人员的工作强度,减人增效成果明显。

二、煤场自动化系统建设

公司煤场由于场地狭长,销售煤种多,没有规划固定的行车路线,导致装车效率低,容易出现错装偷装的现象,为规范销售秩序,提高车辆装煤效率,能及时掌握煤炭销售信息,按照年初制定的2016年度“两化融合”计划方案,公司组织各部门从年初开始研究煤场销售自动化方案。

详细考察论证,科学制定方案。煤场分区和出入口的制定是煤场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受限于煤场狭长空间不足,煤场区域的划分和各区域出入口位置的制定是个不小的难题。公司机电矿长组织机电部、销售科等部门多次深入现场勘查和研讨,制定出多种方案,经过多次方案会审,最终优选出了最佳施工方案。结合公司煤场场地小而煤种多的实际情况,将煤场划分5个区域,分别为:精煤区、块煤区、原煤区、筒装矸石区、铲装矸石区。调度室设置煤场自动化上位机,销售科设置煤场自动化监控服务器,实行车辆入矿发卡管理制度。在空车磅房出口、煤场入口、各煤种区域出入口设置挡车器、读卡器、摄像头等,区域入口设置LED屏,可以实时显示车牌号、煤种、装煤标吨等车辆信息。煤场入口区域可以统计各区域的车辆数量,确定煤场各煤种车辆是否达到饱和,发布到LED显示大屏上,该煤种车辆饱和时不准放行。

严格规范施工,积极调试运行。煤场自动化系覆盖区域大、统设备分散、线路繁多,机电部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以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克服了煤场复杂地形给光缆敷设带来的的困难,多利用现有的皮带桥架和地沟敷设光缆,减少地埋敷设,降低了煤场车辆通行和清理沉积煤对光缆的损坏几率,圆满完成了线缆敷设和基础浇筑工作。硬件施工完成后,机电部积极组织系统的软件调试,经过多次的局部和整体调试运行,根据销售科意见对软件进行了多次调整,正式投入运行。煤区车辆控制系统、销售统计数据库、视频监控系统等全部稳定运行,达到了设计目标。

煤场自动化系投入运行后,系统能自动引导车辆到达指定区域装煤,完成装煤后引导车辆称重和出矿,完成销售流程;规范了销售秩序,提高车辆装煤效率,防止错装和偷盗现象发生;能自动统计每天/周/月各煤种的销售量和车数,生成报表。调度室和销售科可以随时查看煤炭销售系统各个节点的车辆信息及销售情况、各部位视频信息等。系统建成后可减少煤场入口处保安3人,每年节约工资约9万元。

三、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学习两化融合相关的文件,我们体会到两化融合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如何帮助我们的员工提高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是我们工作中容易疏忽的重点。我们将根据两化融合相关文件要求,完善我公司的各类规章制度及各类工作记录,对已有的制度按照实际重新进行修订。在规章制度落实,提高员工素质的工作上,我们理论与实践并重,定期学习各类规章制度并进行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操作;在日常工作中有涉及相关制度的,我们会进行现场的学习与巩固。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能吝守各种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整体观念强,能主动配合全局工作。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强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的巡检和定期维护,及时备份重要的信息数据,保证系统正确稳定运行。

2016/12/15

第12篇:两化融合汇报材料

“两化融合”工作

报 材 料

数字化矿山的建设是实现煤矿企业高产、高效、安全开采的有效途径,是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煤华晋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坚持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一、企业概况

二、项目基本情况

“数字化矿山”(Digital Mine)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提出来的新概念。“数字化矿山”是对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认识与数字化再现,是一个能够真实反映矿山本体、矿山开发与运行过程的“虚拟矿山”。数字矿山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把矿山的所有空间和有用属性数据实现数字化存储、传输、表述和深加工,应用于各个生产环节与管理和决策之中,以达到生产方案优化、管理精细化和决策科学化的目的。数字矿山的特点为基础信息数字化、生产过程虚拟化、管理控制一体化、决策处理集成化。

矿业公司的数字化矿山建设以精细化管理为中心任务,在矿山技术、管理标准、规范、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约束环境下,建立矿山系统的数据库、三维地质信息模型、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矿山安全监测系统、采矿技术、计划和设计服务系统、选矿工艺流程监控、管控系统、矿山生产经营管控系统。

本项数字化矿山建设与ERP系统相结合,与ERP系统相衔接。数字化矿山建设主要以矿山地质、资源储量、采矿技术计划、设计、矿业公司各矿山地理信息和矿山全息数据信息、矿山安全监测、矿山生产工艺监控等项目为主要管控目标,实现公司对各矿山资源、采选生产工艺、安全系统的可查、可控、可追逆、可优化,实现领导对矿山系统信息的在线即时掌控,达到即时、全面、准确地管控矿山的安全与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数字化矿山概念包含三个层次:

(1) 将矿山中的固本信息(即与空间位置直接有关的相关固定的信息,如地表地形地貌 , 水文地质及地质构造、矿山地质储量、开拓开采方案、已完成的采矿工程等)数字化,按三维坐标组织起来一个数字矿山,全面、详尽地刻画矿山的整体面貌;

(2) 在矿山固本信息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嵌入矿山开发与运行相关信息(即空间位置间接有关的相对变动的信息,如储量、安全、机电设备、人事、生产、技术、营销等等)组成一个意义更加广泛的多维的数字矿山。

(3) 在多维数字矿山基础上,融合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管理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整个矿山的开发与运行进行科学的预测、规划、计划、组织、控制和检测,提高矿山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矿山企业生产运作效率,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增强矿山企业的竞争力,使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三、项目实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数字化矿山建设由数据采集和传输网络层、信息展现层、数据储存层(数据库)、系统配置层(DBA)、核心应用层、数据挖掘层、决策指挥层和操作层构成,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和各种业务的无缝集成,可简单描述如下:

(1)数据采集和传输网络层:该层主要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线路、信道和采集设备等网络设施,一般在井下采用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包括485总线、CAN总线)的数据传输网络,有线+无线的数据采集系统,在地面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模式和C/S+B/S的数据访问方式,统一使用OPC标准工业协议,使得数据传输规范化和标准化,这就可以保证矿山数字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2)信息展现层:这里主要包括图形工作站、DLP大屏幕、工业视频电视墙等相关设施建设,软件方面使用了基于iFix 5.0开发的专用王家岭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

(3)数据储存层(数据库):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检索效率,我们从逻辑上把数据库划分为静态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使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分别管理,实现分布式操作,其中静态数据库使用了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2008,主要用于存放普通数据和静态文档、实时数据库使用了Proficy iFix数据库管理器,主要存放监测监控的实时数据、多媒体数据库存放工业电视系统和通讯系统的视频片段和音频片段,该层主要用于信息的采集和储存。

(4)系统配置层(DBA):该层次属于高级管理员操作层面,主要功能是数据库结构定制、角色和用户设置、流程定制、WEB发布管理、综合管理界面设置、系统间联动设置、编码管理、报表格式定义等。

(5)核心应用层:主要包括矿山数字化平台、生产技术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生产信息综合查询系统,该层中各系统专业功能的强弱、技术的先进与否、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能力直接关系到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效果。

(6)决策指挥层:主要包括效益分析、计划制定和调整、工程进度控制、生产和安全隐患的集体会诊、可视化指挥调度等,其效果代表数字矿山建设的成败。

(7)用户操作层:通过DBA的WEB发布设置,实现Internet上的远程操作和信息管理。

四、项目价值、优势和创新点

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讯联络系统、执法网系统及产量监控五个系统现已安装完毕。各系统运行稳定,保障监控安全有效,各系统如下:

1、安 全 监 测 监 控 系 统

我矿采用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并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和(AQ6210-2006)的技术要求规 KJ90NB监 测 监 控 系 统 范设计方案。目前我矿安装有KJ90-F16型监控分站13台,甲烷传感器3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3台、烟雾传感器5台、温度传感器10台、风速传感器7台、负压传感器1台、风门传感器7台、水位传感器3台、开停传感器17台、馈电传感器10台、断电器10台、风筒传感器2台、氧气传感器6台、二氧化碳4台、声光报警器2台,各类传感器共计140台。分别布置在矿井地面筒仓;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采掘工作面,主要进、回风大巷、避难硐室、等区域。经对各主要功能反复测试,符合矿井“六大系统”设计及AQ1029-2007规范要求。各类设备的备用量均按照使用量的100%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井下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及其巷道内机电设备处,掘进的工作面、回风流、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井底煤仓、硐室、避难硐室、移动救生舱等地点全部安设了甲烷传感器;各皮带的下风侧、总回风、回采工作面均安设了一氧化碳传感器爱;温度、风速、烟雾、馈电、开停、负压、氧气、二氧化碳等各类传感器均按要求全部配备安设齐全。风电、瓦斯电、故障三大闭锁严格按照要求坚持每7天测试一次,保证闭锁功能的正常、可靠运行。闭锁测试的各种数据真实可靠,且全部符合要求。每次测试闭锁前和发生各类异常情况均按时上报公司和县局监控中心。甲烷传感器坚持每7天进行标校一次,并详细记录。报表、存储、打印、显示、报警、断电等功能齐全可靠。双机热备切换、后备电源满足设计要求。于县、市联网运行正常。

2、无线通信人员定位二合一系统

人员定位移动识别卡 人员定位系统

我矿采用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KJ251A型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与KT106R无线通讯系统,无线通讯及人员定位共用一套传输线路,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星型的中心点,基站之间采用总线型连接方式。基站同时具有语音通信和定位功能,定位终端包括手机和专用的定位卡两种。并严格按照国家《AQ6210-2006》和《AQ1048-2007》的技术要求和规范保准设计安装。系统集成了矿井目标定位、跟踪、报警求助、预警救援、考勤统计等基本功能,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情况动态反应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总数及分布状况,干部跟班下井情况、矿工入井、升井时间及运行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目前矿井共安装地面基站2套,分别布置于矿井地面工业广场的办公楼俩侧;KJ251-F8人员定位分站三台,KJF210B矿用读卡器6台,KTW118K(B)型井下无线通讯基站16套,分别安装于副立井口、井底、主要进、回风巷、各采掘顺槽、设备硐室、各巷道、交叉路口、重要场所等地点,可对矿井每个作业区域范围、交叉点、进出口等全面覆盖,经反复测试,无遗漏卡现象,能实现井上下通信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调度通信行政通信一体化。井下软件资料、存储、报表打印、显示、查询、模拟动画、设备显示、人机对话、超时、超员报警等功能齐全,轨迹回放与井下实际路线相符,地面监控中心实现了双机切换、双回路供电、备用电源满足8小时供电,主机、后备电源全部安设在机房内、统一管理。目前与县、市联网、运行正常,配备有专职值班员和维护员,24小时连续运行。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3、产 量 监 控 系 统

我矿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型号为山西万立科技KJ528型并严格按照《MT1082-2008》《MT1080-2008》及省厅管理细则等行业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设计安装;

产 量 监 控 系 统

施设备配置齐全,符合防爆型电气设备的要求。该系统装置由监控终端、省市网络中心产量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组成,具有煤炭产量远程监测、工作状态监测、输煤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视频监视功能。超产报警、统计、显示、打印、存储、查询等功能齐全,配备专职值班员、维护员,24小时连续运行,各类报表、台账资料齐全、与县、市联网运行正常、稳定可靠。

4、通 讯 联 络 系 统

(1)、采用北京富华宇祺KT195数字程控调度系统,该系统由调度主机、调度台和调度分机组成,扩展的设备包括调度服务器、数字录音系统及具有特殊功能的调度终端;系统通过两路50对专用通信电缆下井,两路电缆分别敷设在副斜井的两侧,互为备用;目前,井下共有电话28门,符合煤矿调度通信系统的要求。

该调度主机实现了所有呼叫交换功能,调度功能及组网功能,同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使用不同的配置。调度交换机与无线通讯系统可完全融合为一套系统,调度台键盘可通过按键直接强插、强拆所有用户且系统嵌入式数字录音系统,可对所有交换用户进行录音。

广播通讯系统 矿用本安型手机

调 度 主 机

(2)、我矿采用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KT175型矿用广播通讯系统,该系统具有多路广播功能、音源种类丰富、可分区功能、日常安全宣传、教育等功能,在矿井安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在安全指挥中心,通过广播系统向井下最危险的地点下达安全指令,紧急避险,从而有效的指导人员安全撤离。

目前,矿井共安装广播音箱12套、广播基站8台,分别布置在主要运输轨道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道、采掘工作面,能全面覆盖、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求。

执法网机柜

5、执法与决策系统

执法与决策网为可视化交互系统,由北京翔科佳信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安装;现已安装完成且与县、市联网,运行稳定正常。

目前产量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均运行正常,数据上传准确、可靠、三网合成执法与决策系统与上级监控中心联网,上传稳定正常。监控系统均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同时配备了井下不少于2小时、地面不少于8小时的后备电源,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监控室配备了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监控室内线、外线、各系统专线全部配备录音电话,同时对各系统的数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备份。各系统数据保存完整,便于查询,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6、安 全 指 挥 中 心

我矿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炭企业调度室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的要求,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后,矿井于2011年3月建设了安全指挥中心,信息自动化工程由北京翔科佳信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设计,软件开发并承建。该项目建设完成后,能够监测井上下各生产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所需的生产和安全参数,能对矿井内个控制子系统发布控制命令;能够与主体企业和县局建立局域网络,实现矿井与上级有关部门之间生产与管理信息的及时交换,从而实现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网络化、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现代化。

以上各系统的设备“四证一标志”全部齐全有效,按时进行检定和校验;各系统台账、记录、图纸填绘及时,保存完整。监控中心配备监控值班员2人,井下巡检工9人,全部经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配备调度员7人。井下各种信息反馈及时。各系统实现生产设备故障和矿井安全状况的预测预报及时,从而把安全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杜绝各种事故隐患的发生。

我矿工业以太网系统KJ90自安装完毕后运行正常,现已接入瓦斯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广播通讯系统。系统可实时监测各网络节点运行情况,在链路发生故障时不中断数据传输。顶板在线监测、主扇风机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正常,调度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办公OA系统于2012年7月份建成以正常投入使用;工业视频系统正在规划建设中,届时将可实现监测井上下皮带运输、罐笼提升等。

中央水泵房自动化排水控制系统和10102自动化采煤工作面已纳入公司2013年重点工作。

三、下一阶段规划

基于山西省煤矿企业“两化融合”以及集团公司的总体规划工作的要求,我们将逐步完善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的覆盖范围,并达到两者的信息协同。以安全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生产水平;提高安全保障、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环境保护。

金晖荣泰煤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元月十一日

第13篇:两化融合企业总结

两化融合建设总结

作为促进新型工业化企业升级转型的创新途径,两化融合最终的践行者是企业。如何更好地推进两化融合,对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受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产品结构的离散制造特征、市场竞争不规范、管理基础薄弱和比较粗放等因素的影响,工程机械行业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普遍较低,总体仍处于从单项覆盖到集成提升的过渡阶段,信息化应用深度与广度不够、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较低、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标准等问题均有待解决。

1.两化融合目标

两化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司产业转型与升级,在制定两化融合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公司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战略规划。为了充分遵循工程机械行业特点和两化融合基本原则,提出了两化融合战略目标: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公司产品研发、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产品检测、市场供销和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公司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公司全球化战略落地,发展工程机械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振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2.两化融合实施路线与成果

针对中联重科集团型制造企业的特点,在两化融合实施规划时提出了集团和事业部两个层面的实施思路。其中,集团层面以集团管控为核心,通过办公自动化、财务业务一体化、内控风险管控等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商业智能平台为主要建设对象,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全集团有效监控;事业部层面以产品为核心,通过产品研发、供应商管理、产品制造、产品销售、物流及售后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建设对象,以提高产品设计效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售后服务质量。

2008年,公司对两化融合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体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实施策略,制定了分阶段的两化融合可实施路线。其中,两化融合布局阶段持续时间从2009年到2010年,重点完成了数字化研发制造协同集成创新平台的搭建,建设重心为生产设备数字化、园区主干网络建设、OA、ERP和PLM等集团设计、生产、办公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两化融合集成阶段持续时间从201 1年至2012年,围绕ERP为核心,两化融合工作延伸至供应链、物流、销售、服务、运营、内控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上,建设重心为SRM、MES、EWM、CRM、资金管理、合并报表、信用销售等核心管理信息系统;两化融合创新阶段从2012年至今,以市场、客户为核心,应用移动应用、物联网技术、内存计算等新技术,探索两化融合对业务模式创新的推动能力。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序实施,已构建出行业领先的工程机械全产业链信息化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了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与资源融合,取得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应用、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系列成果。

3.两化融合实施经验

在两化融合的发展历程中,企业两化深度融合阶段的驱动力不仅是“业务需求推动两化融合建设”,还有“两化融合推动业务模式创新”,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促进企业生产、运营、服务的管理模式创新,实现面向市场和客户的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加速公司从传统生产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完成公司从“企业信息化”向“信息化企业的转变。

企业两化融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系统工程。企业应该遵循“建设、深化、优化、创新”的方针,从“业务支撑、业务融合、业务创新”三个层次支撑企业战略的实现,不断深化应用、优化流程、创新模式,加强数据集中管理,实现系统流程与企业内控的高效结合,逐步达成企业管理精细化、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制造精益化、物流供应敏捷化和决策支持智能化。企业两化融合的最终目标是支撑企业管理的创新变革和企业战略的落地,因此两化融合工作开展需以公司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为指导,遵循企业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现阶段,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从“生产型制造”向“智能化制造”、“服务型制造”的转型升级过程,行业两化融合应以产品信息化、制造智能化和服务物联化应用为突破口,通过两化融合推动企业经营重点从生产向采购、营销、物流、金融、租赁、销售、维修、养护、二手交易、回收拆解等服务环节渗透,促进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创新融合。

在两化融合的工作过程中,完备的信息标准化体系和完善的信息化梯队建设是企业两化融合成功的关键要素。通过构建数字化研发制造协同集成平台,全面梳理公司数据资源,统一制定了公司信息编码标准。通过建立公司信息门户、数据仓库、SOA架构分别实现了平台间的界面集成、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完成了公司总部对下属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横向互通。同时,通过内外部技术培训、关键用户参与、关键业务流程梳理等方式促进业务与技术知识的共享,实现信息化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的相互学习与融合,打造了一支行业领先的内部两化融合顾问团队。

云端协同:E2OPEN协助联想提升全球供应链运营

2005年,联想成功合并IBM个人事业部,这是联想迈向国际化道路的重大突破。然而联想从一个本土化的公司转变为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供应链网络的复杂程度一下子增加了数倍。过去本土化的电话、邮件、传真的沟通方式已无法满足全球化供应链运作的需求,这给联想的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

首先,联想拥有300家以上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有大有小,IT基础有高有低。另外,这些供应商遍布全球,IT系统的传输协议多种多样。新的系统需要不仅能够满足供应商对信息交互的高低要求,同时能够支持各种系统集成。

其次,联想的产品中很大部分是由ODM代工生产,这些ODM与供应商一样也是全球化的。这样,联想同时面临供应终端与生产终端的全球分布。联想需要根据不同供应商与ODM代工厂的多个物理分厂或分仓库的规模来确定采购批次、订货策略以及送货策略。

再次,面对合纵连横的供应链网络交互,联想的订单处理量将随着终端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新的系统需要确保订单处理过程的绝对准确、便捷和清晰;

最后,在联想的集中采购运作机制下,确保联想与ODM代工厂以及零部件供应商间清晰的财务结算。

联想首先部署了E2open任意端到端的云平台,提供无缝信息共享、流程管理、协同突发事件管理/异常管理。支持企业和合作伙伴间任何负载格式和任何协议的数据交换(不论技术复杂程度如何)。在云平台中,联想提供了传统EDI和Web EDI的方式,并提供各种行业交互的集成支持。供应商根据与联想的业务量和订货方式的不同,并结合自己的信息化需求,选择交互的方式。目前联想已经与占PC业务量70%的大型供应商比如Intel、Microsoft等实现了100%的自动化。

通过利用E2open的云平台和部署资源,联想目前实现了以下业务收益: 供应商上线需要的时间减少了85%,相关的IT成本降低,供应商集成相关的IT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由于降低了交易成本并提高交易便利性,供应商上线的意愿更高、速度更快,云端系统性能可靠的,能快速应对业务变更,且全球可用。

基于自身供应链的要求与特点,联想在供应商实施了平台化链接后,也将包括Wistron在内的20多个国际知名ODM厂商和自主工厂全部链接在E2open的平台上。至此,联想通过E2open实现了供应端与制造端的链接。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支持联想集中式采购的运作——不论最后成品计算机在何处生产(内部生产或是外包生产),都能在香港的采购中心利用自动化的采购流程直接掌控战略性部件的采购。

传统的、单一的供应商协同平台+采购或订单处理系统的方式,是当前比较普遍的前端供应链系统的解决方案。但在E2open的平台上,联想非常创新的实现了供应终端和制造终端的同个平台交互。E2open的解决方案为联想提供了以下功能:订单到支付(Order-to-Case)和采购到支付流程(Procure-to-Pay)的自动化和跟踪,无需人工修改和数据汇集,支持离散订单、一揽子订单、计划协议等多种订单形式,支持联想与其供应商和合同制造商间的全流程采购订单协作,支持与重要供应商间的保密定价协议。

联想与E2open合作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创新的全球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联想实现了从采购到销售的端到端的协同,有效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同时精简采购执行流程,实现虚拟的软件许可证的采购运作;通过这个平台,联想的整条供应链链路变得清晰而简单,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大大提高,不仅让联想拥有了供应链成本优势,而且也增强了联想与合作伙伴的粘性;通过这个平台,联想已然从繁杂、无序的供应链执行的事务中脱离出来,越来越扮演着供应链协调、控制以及优化的角色。总之,这些创新的云解决方案提升了联想的运营业绩,同时减低了成本。

SRM系统实现徐工采购闭环管理

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导者,徐工在过往的发展历程中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龙头。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机械行业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盈利增速低于销售增长幅度,当竞争对手正在积极应对成本压力,通过内部整合和外延式发展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不断壮大自己,试图通过性价比优势抢占国际市场时,徐工集团也面临到了压力。面对大环境的变化,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位置,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尤为重要。

首先在采购模式上,徐工集团根据不同物料种类采用不同的采购模式,比如对于大宗物资,通用性较强,采购量比较大的物资,在集团层面成立专业的物资供应公司来负责全集团范围内的集中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同时采购业务人员基本上从分子公司挑选,这样既保证了集中采购的杠杆效应,也减少了集中采购带来的效率影响;对于比较分散的物资,由分子公司和供应公司配合管理供应商准入过程,在源头上保证供应商的质量,具体的采购执行过程由分子公司自行执行。

其次为了更好的实现徐工采购模式的多样性和敏捷性,做到徐工上下游的紧密协同,提高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供应链信息化就迫在眉睫。徐工集团希望通过采购供应链平台的建设,对内强化采购交易流程的控制,实现公司内各采购业务单元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交互,对外实现科学寻源和与供应商的协同采购、信息交互,同时通过这一平台建设规范采购管理,贯彻科学高效的战略采购管理理念,达到提高采购协同效率、规范优化采购流程、开源节流、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实现采购流程的优化,持续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供应商队伍,提高采购对生产的保障水平,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打造徐工集团高效敏捷的极速供应链。

在决定实施SRM系统后,徐工开始了详细而周密的选型过程,在系统选型时首先考虑的是系统实施商对徐工业务需求的理解以及根据特定需求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解决方案的整体的性价比,以及该系统的集成性。经过多轮的考察和评估,最终,徐工选择了明基逐鹿来为徐工实施SRM系统。

从2008年至今,已经有16家子公司实施了SRM产品,整个SRM项目应用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供应商寻源认证、询报价管理、交流平台管理、供应商绩效管理、内外部质量反馈协同、采购协同管理(包含按PO,排程,库存交货的模式,供应商送货管理,对账管理等等),以及和SAP、ERP等系统的全面集成,基本上涵盖了从战略采购到采购日常执行的全部过程。

经过项目的多期实施,徐工建立起了覆盖物资供应公司和各个生产制造企业的、面向集中采购模式的整合供应链体系,SRM系统作为徐工供应链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徐工整个供应链的可视性和透明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企业的生产提供多种采购作业模式,敏捷应对。通过SRM系统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徐工的采购价格成本,同时让VMI,JIT等运作模式有效的执行,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库存周转率,降低了库存持有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生产停工待料的风险,提高采购人员作业效率、降低企业的采购运作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率。

第14篇:两化融合汇报材料

汇 报 材 料

东煤公司“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建设

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一日东煤公司“两化融合”示范矿井建设汇报材料

一、东煤公司概况

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至今已有80年开采史,1998年4月改制,市国资委直管,现为太原市唯一的大型地方国有重点“煤炭—电力”一体化企业。

公司现在拥有七对矿井,核定总产能为615万吨/年;员工43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00多人。

东煤公司柳树渠井是公司主要生产矿井,生产能力150万吨/年。斜井开拓,属低瓦斯矿井,主采的15#煤层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性。通风方式为分区机械抽出式通风,主提升为强力皮带运输,材料副斜井采用串车提升,乘人斜井采用架空乘人装置,大巷采用10吨电机车、3吨底卸矿车运输。主要生产区域现分布在

五、七采区,开采水平为750水平。

二、

“两化融合”建设情况

东煤公司在2007年初,就制定了《东山煤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在2010年5月,由太原罗克佳华再次制定了《东山煤矿四效合一整体规划方案》。近五年来,陆续建设了千兆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顶板监测系统、井下广播系统、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主皮带集中控制系统、电力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十多个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进行了综合集成。配合公司全面实现综采综掘和主提升机、主通风机等大规模的机械化改造,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提升了

2 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现将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首先,为推进东煤公司信息化建设及“两化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领导组:

组 长:张鸿恩 常务副组长:赵智

副组长:马积福 侯敬平杨劲松

成 员:焦保国 武福拴 宁政权 杨恩忠

刘全旺 赵建敏 桑万忠

为了切实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信息监控中心,信息监控中心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

2、积极建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1)、数据传输系统

为满足矿井数字信息系统传输的要求,设计安装1000M工业以太环网,系统传输平台设计为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的方式,井下设计一个1000M环网,负责传输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系统、井下电网监控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等子系统。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的建设,将矿井各环节系统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产信息、安全信息实时传递到矿井生产安全调度指挥中心,为矿井的数字化矿山系统提供一个高速、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平台,为公司领导的指挥和管理提供充分的、实时的信息依据,为矿井建设先进的管控一体化平台提供基础平台。

3 (2)、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型号为KJ95N,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井下现安装分站24台,模拟量传感器96台,开关量传感器92台。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瓦斯传感器进行校验和断电测试,双机热备,与煤炭局联网,系统运行完全正常。 (3)、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为KJ236(A)型,北京煤科总院生产。共安装人员定位分站10台,读卡器63台,配备人员定位识别卡2300张,所有下井人员全部佩戴识别卡,并在井口对携卡人员进行唯一性识别。系统覆盖井下各条巷道和各采掘工作面,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井下人员的活动信息,双机备份,与市煤炭局联网,运行正常。

(4)、通信联络系统

井下通讯系统使用的是由深圳华仁达公司生产的HRD-512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现共安装调度电话112部,井下各工作地点均安装了直通电话,并对调度台等重要电话进行录音。

我公司于今年开始安装井下广播系统及无线通信系统。井下广播系统选用的是上海山源电子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KTK125型广播系统,现井下共安装13台广播分站,覆盖井下人员主要工作场所。系统已经通过公司验收。无线通信系统为山西美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T137型无线通信系统。共安装分站26台,覆盖井下主要大巷。系统通过市局验收。

(5)、矿井供水施救系统

4 井下静压管路敷设到所有巷道和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每隔50米设置一个供水阀门,保证各个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应急供水。

(6)、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空压机房安装3台OG-250F低噪声单螺杆压缩机,对应3台10m³风包,敷设φ200mm无缝压风管路至各用风地点。在井下主要地点安装了25套ZYJ(C)矿井压风自救系统装置。

(7)、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我公司于2012年开工建设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及移动救生舱。现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公司初步验收。公司永久避难硐室设在五采区,可同时容纳80人紧急避险。硐室内配备相关生活必备物品及环境监测设备,大大增加被困人员逃生及成功救援的几率。

可移动救生舱为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可移动式救生舱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害气体,对内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等,赢得较长生存时间,加大救援几率。

除紧急避险六大系统之外,产量监控系统为山西三极科技有限公司的KJ219,安装监控主机2台,双机热备,数据传输接口两台,一用一备,皮带称架一套,设置称重传感器4台,监测分站一套,防爆摄像仪一台,视频录像机一台,现系统正常运行。

辅助运输使用合肥工大高科生产的“信集闭”系统。

3、突出东煤特色,提高两化融合程度。

结合我公司实际,为提升公司两化融合水平,公司加大对两化融合项目资金投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建立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网站,网址为:www.daodoc.com。

(2)公司今年集中停产对主皮带进行改造安装了主皮带集中控制系统。系统通过PLC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主皮带运行信息及相关参数实现实时监测、并实现远程控制,起到了减员增效的良好效果。并且公司领导可通过局域网实时查看主皮带运行情况,实时了解生产信息,做出科学决策。

(3)公司原有的各种监测监控系统由于是多个厂商建设,部分是由公司自主研发完成,系统应用分散、各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将主要生产工序、设备的监测信息、环境参数等进行实时反应并进行综合管理。为此,公司投入资金,与软件开发商和各系统生产商合作,利用OPC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建立一个煤矿生产过程监控、生产环境实时监控、重点工程跟踪、生产调度指挥、安全管理的综合应用平台。在此平台上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现场,并根据监控系统数据协调指挥生产,保障生产安全有序地进行。

(4)公司引进了在煤炭行业知名的“龙软GIS系统”,并且数据共享,使地测绘图、技术设计的软件正版化、国产化,大大提高了绘图效率。通过数据共享,地测采掘平面图也能够在调度指挥中心即时显示,方便调度指挥。

6 (5)公司充分利用3G移动通讯优势,与山西四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成功了一套“煤矿综合移动监测系统”,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手机信号,不仅可以了解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部信息,包括采、掘、机、运、通和排水等矿井六大系统的监测信息,59多个重要工作场所的视频信息都可以一览无余。

(6)信息中心自主开发了“东煤早报”,将前一天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隐患落实情况、销售库存情况等进行汇总,在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和每天早晨的调度碰头会上进行滚动显示。还开发了移动短信平台,将前一天安全生产情况和公司领导带班情况,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到公司每一个管理人员手机上。

(7)对充电超市的充电架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改造后,减轻了充电工的劳动强度,工人用灯情况一目了然,数据准确率达到了100%。

(8)与精英科技公司,开发了“隐患排查系统”,并由太原市和山西省经信委推荐,以“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重点推进项目”向国家工信部进行了申报。

(9)与山西四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煤矿综合移动监控系统”,该产品通过了山西省科委组织的新产品和新成果鉴定,鉴定结果为国内先进水平。

4、公司以完善的激励制度促进“两化融合”的健康发展 为使“两化融合”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开展,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保障相关工作有力推进,对“两化融合”工作中的改革

7 及创新进行大力表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5、加强信息化的相关培训工作

为使领导干部认识到煤矿建设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高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公司2008年起就连续多次派中层以上领导到中北大学对计算机操作进行进修,公司在每次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时不定期派技术人员去厂家培训,然后再进行现场培训,使中层以上干部和技术人员做到了应知应会。

三、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矿井资源的整合,东煤公司由原来的一矿变为7矿, 2013年,公司将严格目标管理,切实落实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管理力度,加大安全装备的投入,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安全高效的矿井迈进。

2013年,我们东煤公司将全面推进机械化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对所有子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利用省煤炭厅“煤炭专网升级”的机会,做好集团公司与子企业的网络建设工作。使“两化融合”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力争成为太原市煤炭企业“两化融合”的先进示范矿井。

最后,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东煤公司“两化融合”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设性意见,东煤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15篇: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两化融合管理手册

编 号:

版 本: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X年X月X日起实施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受控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两化融合方针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可持续竞争优势 5领导作用 6策划 7支持 8实施与运行 9评测 10改进

附录1组织结构图 附录2职能分配表

0.1企业简介

0.2发布令

公司各部门: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主要依据《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是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总纲要,既适用于本公司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保持,也适用于本公司向第三方申请认证注册的依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已经批准,现发布实施,全体员工均须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并追求持续改进得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确保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胜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的管理执行本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总经理: 日期: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公司信息化环境下的公司新型能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经公司高层研究决定,任命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并授予以下职责和权限:

1、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全面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2、提出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3、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4、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5、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6、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7、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总经理: 日期:

0.4两化融合方针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

1 范围

本手册规定了公司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与边界,其范围为: 位于 XXXXXXXXXX有限公司,与XXXX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相关活动中所涉及的两化融合管理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GB/T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 GB/T23002-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3.1组织

为实现其目标,具有特定职能且具有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注: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合营公司、社团、慈善机构和研究机构,以及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无论其是否为法人组织,也无论其是公有还是私有。 3.2新型能力 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公司整合、建立、重构其内外部能力,实现能力改进的结果。

注:新型能力相对于已有能力,可以表现为量的增长,也可以是质的跨越。 3.3技术

为实现某一目的所需的技能、方法、手段、工具、知识或规则的组合。

注:如信息通信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能源技术、应用领域技术等。 3.4业务流程

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在追求给定目标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一期望的结果,所执行活动的部分有序集。 3.5组织结构

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3.6业务流程职责

业务流程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任务,以及在业务流程各环节相关任职者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注:相关任职者应包括组织所有职能与层次中该业务流程相关的人员。 3.7信息资源

在业务活动和过程中所产生、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数据、信息、知识等的总和。 3.8文件化信息 组织需要控制和保持的信息及载体。 注1:文件化信息不限制格式、载体和来源。 注2:文件化信息可包括: ——管理体系,包括相关过程; ——组织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 ——所达成结果的证据。 4可持续竞争优势 4.1总则

公司应有效识别与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以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2识别公司的内外部环境

行政部负责识别、分析和确定与公司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包括公司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影响,国内外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客户需求、合作伙伴、市场态势、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技术发展趋势等,以及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状等。所分析的内外部环境信息应全面、及时、准确,以动态优化公司战略、明确差异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3以获取与组织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 4.3.1识别和确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

两化融合是贯穿公司战略落地的重要内容。行政部要围绕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进行识别评审和确定,确保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与公司战略相匹配,并保留文件化信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公司战略应适时优化,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也应相应动态调整。 4.3.2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公司授权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按照公司确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和《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组织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进行策划、实施、运行、评测与改进,确保获取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4.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4.4.1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

公司授权管理者代表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手册中予以明确。确定范围时应考虑: a)内外部环境: b)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求

c)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组织单元和区域等。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见手册条款“1范围”。 4.4.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管理者代表负责统筹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的个性化需求,顺应融合创新发展趋势,识别和优化相关过程,明确过程之间关系、过程控制方法、过程运作所需资源以及评测与改进方法,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系统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当公司战略及其目标、两化融合方针、组织结构、内外部环境等发生较大变化时,或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提出要求,或标准改版带来体系要求的变化时,需要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否变更进行评审。评审确定需要变更时,需要考虑: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变更应覆盖所能控制的活动范围,变更是否给原来的体系运行带来影响以及是否对原来的体系进行补充控制;

b)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管理手册和其他文件化信息等的变更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

c)资源的可获得性:所做的变更应能为其变更提供所需的支持条件和资源;

d)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在变更中应同时优化相应业务流程、调整相应的部门和岗位职责和权限,同时做好协调和沟通,确保变更后的职责和权限能覆盖到变更的内容。 4.4.3文件化信息 4.4.3.1总则

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应包括:

a)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包括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表述,以及文件化信息的查询途径;

b)两化融合方针},详见手册“0.6两化融合方针”; c)可持续竞争优势,详见“战略-优势-新型能力报告”; d)新型能力及其目标,详见“两化融合目标发布令”; e)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f)公司确定的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文件化信息。

公司制定《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文件化信息进行管理与控制。 4.4.3.2文件化信息的创建与更新

企管部归口两化融合体系过程所需要的文件化信息,具体负责管理文件的排版、校稿、编号、归档发放、回收管理;各部门负责起草涉及本部门业务的文件并组织实施、检查和本部门记录的控制。 在创建与更新文件化信息时,应确保必要的: a)标识和说明(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等);

b)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载体(如:纸质、电子); 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4.4.3.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公司各部门应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内外部文件化信息予以识别、保护和控制,并得到有效使用。

为控制相关的内外部文件化信息,应进行下列活动: 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 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c)文件更改与版本控制; d)保留和处置。

基于信息系统生成的文件化信息,按电子文件的控制要求进行控制。文件化信息的采集、标识、存储、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等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效率和效果,并力求简便易行。

5 领导作用 5.1 最高管理者

公司总经理对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应充分认识到两化融合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以坚定不移的态度促使组织达成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打造新型能力的共识。总经理应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并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

a)在组织的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向全员传达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竟争优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制定两化融合方针,确保有效获取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c)在公司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进行充分授权,以确保其有效发挥组织协调、统筹落实的领导作用;

d)推动并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有效发挥领导作用;

e)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沟通机制;

f)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融入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 g)组织两化融合管理评审,推动体系持续改进; b)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 5.2两化融合方针

两化融合方针是公司推进两化融合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宗旨,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或修订两化融合方针,将其传达至所有的职能和层次,并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两化融合方针应: a)适应公司的战略;

b)包括对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遵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九项原则,充分体现基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的发展模式; d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e)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获得员工普遍认同。 5.3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在公司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为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执行,总经理应授予管理者代表足够的管理权限,包括必要的人力、财力、物资和信息资源的支配权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权。

管理者代表应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 a)提出公司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

b)组织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c)统筹落实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策划、打造、保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以确保其有效性;

d)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

e)向总经理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建议; f)提升公司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 5.4职责与协调沟通 5.4.1职责与权限 总经理负责主导建立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的协调运转机制,人力资源部负责具体的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的梳理和调整。

总经理应确保围绕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以业务流程职责为牵引,梳理和调整部门职责,并将业务流程职责和部门职责落实到岗位职责,应注意跨部门业务流程衔接处的职责。人力资源部应通过文件对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如果业务流程或组织架构发生变化,应及时对文件进行调整,并通知相关的职能和层次。建立完善覆盖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的执行管理、监督控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本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结构图》参见本手册附件1。 本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职能分解表》参见本手册附件2。 5.4.2协调与沟通

管理者代表应确保在公司内建立起有效和高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进行协调,并积极推动形成主动分享的意识和氛围,鼓励公司各级、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沟通可使用以下方式: a)电话、QQ、微信; b)外网电子邮件; c)各种信息栏/展示板; d)定期的沟通会议; e)各种形式研讨会等。

6策划 6.1新型能力的识别与确定

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按照《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的要求,围绕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在分析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识别、调整、评审和确定能有效支撑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的新型能力。根据新型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划形成新型能力体系。 行政部保留“战略一优势一新型能力报告”。 6.2新型能力目标的确定

行政部应根据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按照《新型能力策划控制程序》的要求,组织相关部门调整、评审和确定新型能力目标。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且有时间要求的。

行政部保留新型能力目标识别与确定的文件化信息。 6.3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策划 6.3.1总则

管理者代表组织业务部门围绕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成立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组,考虑内外部环境、业务需求、支持条件和资源,基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结合组织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识别并确定实现新型能力目标的各项需求,制定两化融合实施方案,以有效实施预期目标。 6.3.2策划的输入

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组负责组织业务部门落实策划的输入工作,保持策划输入的文件化信息。策划的输入包括: a)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b)业务需求; c)拟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

d)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 e)支持条件和资源现状。

管理者代表组织与该项目实施的有关专家和相关业务的职能部门代表对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 6.3.2策划的输出

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组负责组织业务部门落实策划的输出工作,保持策划输出报告。策划的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 a)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需求; b)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 c)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 d)确定支持条件和资源的需求;

e)明确两化融合实施的职责、方法和进度等。

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组应根据策划的输入和输出形成两化融合实施方案。

6.3.4评审、批准、更改与控制

管理者代表组织与该项目实施的有关专家和相关业务的职能部门代表对策划的输出进行系统评审以便:评价或验证策划的输出对要求的满足程度:评价策划的结果对要求的满足能力:识别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公司应对新型能力策划和实施策划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必要时进行更改,并对更改进行评审和批准。更改、评审、批准和必要措施应保留文件化信息,并在行政部存档。

7 支持 7.1总则

为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公司须识别和确定必要的支持条件和资源,包括: a)资金投入; b)人力资源; c)设备设施; d)信息资源; e)信息安全;

公司识别和确定必要的支持条件和资源的主要依据为: a)实现企业战略、公司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过程所需要的支持条件和资源;

b)为适用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支持条件和资源需求; 为确保支持条件和资源的持续提供,公司应评估其适宜性和有效性,并寻找改进机会 7.2资金投入

财务部应按照公司《资金管理办法》,围绕新型能力的打造、保持、持续改进对相关资金投入与使用进行统筹安排和优化调整,确保资金投入和使用的合理性、适度性和及时性。财务部应保留资金投入与使用的文件化信息。 7.3人才保障

公司通过相关文件、制度规定: a)确保员工理解其职责和活动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中的意义及作用,以及如何为实现新型能力目标作出贡献;

b)建立、保持和改进相应机制,确保员工充分参与; c)确定从事两化融合工作的员工所需的能力;

d)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帮助员工获得所需的能力; e)基于对员工在两化融合工作中的绩效,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 f)必要时,雇用外部专业人员; g)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行政部负责两化融合人才激励机制的制定、员工的招聘管理和培训等人才保障工作。各部门负责确定本部门的从事影响两化融合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在公司各项激励措施中考虑员工在两化融合工作中的成就指标,以激励员工为两化融合工作做出贡。

当通过招聘或培训短期内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依据业务需求,雇用外部专家顾问、技术专才等专业人员,以补充完善企业人才保障体系。 公司通过绩效管理、奖励办法等制度确保员工充分参与两化融合管理活动。

应保留员工的培训、激励及所采取其他措施的文件化信息。 7.4设备设施

行政部负责公司信息设备设施管理及设备设施升级改造需求的确定。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及升级改造需求的确定和基础设施的归口管理。

公司在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有效策划、提供、维护和升级改造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定期评价设备设施满足新型能力目标的适宜性。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投资预算、技术发展趋势和竞争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设备设施维护和升级改造计划,并确保在公司内: a)确保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与新型能力目标相适宜;

b)确保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完整性; c)在设备设施的选型、购置、调试、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应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识别和评价与设备设施相关的风险,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必要时制定应急预案 7.5信息资源

行政部负责信息资源的管理,对各职能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配备适宜的设施,以确保公司能采取适当措施和利用必要手段,以采集两化融合中可靠和有用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公司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提炼为公司的知识资产。公司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予以管理。 信息资源控制程序》中规定: a)行政部负责协调并协助各职能部门统一编码、信息交换与接口规范等,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

b)识别并采集、获取、存储相关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并确保其准确性和时效性;

c)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源数据的自动采集,注重开展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分析,持续提高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水平; d)适宜时,统一管理数据,并挖掘、提炼信息和知识; e)确保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7.6信息安全

行政部制定《信息安全控制程序》确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和防范机制:并负责组织信息安全相关培训,确保全员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行政部负责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设施保障,识别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持续性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8 实施与运行 8.1总则

公司应围绕拟打造的新型能力,根据两化融合实施方案,主动管理实施与运行过程,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以确保稳定获取预期目标。 公司应确保:

a)实施与运行过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b)实施与运行过程持续受控; c)员工充分参与;

d)与供方建立以有效实施预期目标为导向的沟通合作机制。 8.2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8.2.1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

公司制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控制程序》,企管部负责归口管理公司业务流程优化,行政部负责归口管理公司组织结构优化,依据业务流程优化的结果考虑组织结构的优化。涉及业务流程优化的部门负责将业务流程职责落实到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行政部归口管理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的调整。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应制定优化方案,方案应: a)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并制定计划;

b)确保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 c)确保拟打造新型能力涉及的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规定和沟通,并建立职责协同机制;

d)对优化方案进行沟通和确认。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应得到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和确认,并得到批准:组织结构优化方案应得到业务流程优化、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和确认,并得到批准。 8.2.2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执行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归口部门应按照优化方案,管理优化的实施与执行过程,并保留实施与执行的文件化信息。在保证总体利益的前提下,确保:

a)兼顾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 b)与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8.2.3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监督与控制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归口部门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受控条件包括: a)确保获得优化过程中的动态信息; b)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优化过程中的冲突和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和处理。

应保留监督与控制的文件化信息。 8.3技术实现 8.3.1技术方案

公司应根据具体项目由项目主责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组建技术实现项目团队。行政部负责按照《技术实现控制程序》对具体的技术方案制定进行控制。技术方案应: a)明确技术实现的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并制定计划; b)确保技术实现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

c)对技术方案进行沟通和确认,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主体的沟通和确认,并得到分管领导的批准。

形成技术方案过程中,可与外部技术服务提供商开展合作。 8.3.2技术获取

行政部和技术实现项目团队按照项目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方案和技术方案,管理技术获取过程,并确保: a)必要基础资源的数字化和标准化; b)所获取的技术的有效性;

技术获取一般可包括实施准备、执行、安装部署、调试和测试等过程,保留技术获取的文件化信息,包括合同、培训会议等。 8.3.3技术实现的监督与控制

行政部和技术实现项目团队按文件要求确保在受控条件下进行技术实现,包括: a)获得技术实现过程中的动态信息; b)必要时,对技术实现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 c)制定适宜的措施,有效防范技术风险。

保留技术实现监督控制的文件化信息,可以是会议纪要、周报、月报等。

8.4数据开发利用 8.4.1数据开发利用方案

行政部制定《数据开发利用控制程序》,各职能部门负责提出数据的开发利用具体需求,行政部负责数据开发利用的技术支撑。基于数据开发利用的重要性,确保对数据开发利用的价值形成共识。各职能部门应有效地开发利用数据,以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

行政部应制定数据开发利用方案,方案应: a)明确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并制定计划; b)确保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

c)对数据开发和利用方案进行沟通和确认,包括与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相关的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确认,并得到管理者代表的批准。

8.4.2数据的开发利用

行政部根据《数据开发利用控制程序》的要求,有效地开发利用数据,加速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同步创新和持续优化,并保留文件化信息。 公司应: a)选择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 b)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并进行评审和批准;

c)在业务系统中部署相应的数据应用模型,以充分融合其业务需求、业务逻辑和业务经验,并根据模型的运行情况和成效不断优化完善,解决新型能力建设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复杂性问题,持续提高数据开发利用价值。 适宜时,公司应: a)利用外部的数据服务

b)开发内部的数据,为外部提供服务 8.4.3数据开发利用的监督与控制

公司应采取例会、月报等方式,跟踪和控制计划执行情况、应用成效及相关方反馈等动态信息,确保数据开发利用方案有效实施:在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风险点识别和风险控制,制定应对措施以规避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

a)确保获得数据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动态信息; b)制定适宜的措施,有效防范数据开发利用风险。 8.5匹配与规范

8.5.1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

行政部负责在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后,组织开展试运行:

a)必要时,组织开展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 b)必要时,组织开展技术实现的优化调整; c)必要时,组织开展数据开发利用的优化调整; d)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

试运行是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相互磨合、动态匹配的必要过程,也是检验两化融合实施框架中业务需求与目标是否实现的手段。

试运行期间应确保全面、有效收集各方反馈意见,识别问题或缺陷,并采取适宜的措施,确保其得到及时解决。必要时,应制定调整方案,并得到各相关方确认。

保留匹配性调整的文件化信息。

8.5.2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匹配调整后,公司各部门要: a)确定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制度规范; b)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沟通、确认、批准这些文件。 8.6运行控制

通过运行控制,确保所确立的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制度规范得以有效执行、运行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新型能力得到持续保持和改进,新型能力目标能够实现。

相关的业务部门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对所需要的数据,所需要使用的技术,所涉及的业务流程,所涉及到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按照形成的制度规范进行日常性监督与控制。

行政部负责按《两化融合运行控制管理程序》对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运行过程进行周期性监督与控制。行政部就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和有关归口管理部门及问题存在的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和反馈。问题解决和风险可控后,保持采取措施相关记录。 运行控制纠偏措施引发的匹配与规范按照手册8.5章节要求进行控制。

9 实施与运行 9.1总则

公司通过建立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内部审核、考核、管理评审等管理过程,并加以实施以确保:

a)评价两化融合所形成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b)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9.2评估与诊断

企管部按《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的要求,负责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工作的总体组织及对外接口,按照策划的周期组织相关部门填报《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并对信息资源相关数据负责。首次评估与诊断应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之前,每年内审前组织评估与诊断,两次评估与诊断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

企管部负责对内发布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反馈的《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报告》,并依据整体性评估结果,组织相关部门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和诊断,寻找改进机会: a)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与打造的新型能力及其目标的适宜性; b)新型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 c)可持续竟争优势的获取结果。 由企管部汇总形成公司两化融合现状评估诊断报告,管理者代表批准,为公司两化融合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 9.3监视与测量

企管部牵头负责对影响两化融合绩效的关键指标进行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包括:

a)新型能力目标的完成情况; b)两化融合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

c)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匹配调整后的制度规范执行情况。

应充分应用控制与信息系统、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视与测量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适宜时,应从源头自动采集数据。依据测量的结果,评价关键指标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当结果未能达到所策划的要求时,应报告管理者代表和最高管理者,并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应保留监视和测量的文件化信息。 9.4内部审核

管理者代表按照策划的周期组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符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要求、符合公司两化融合管理工作的安排,并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公司制定《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在实施内部审核时: a)依据有关过程的重要性、对公司产生影响的变化和以往的审核结果,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审核方案包括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 b)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

c)选择内审员并实施审核,以确保审核过程客观公正; d)确保将审核结果报告给相关管理者; e)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内审组负责保持审核及其结果的文件化信息。 9.5考核

公司应确立涵盖公司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行政部按照相关考核制度,对涵盖公司、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的制定应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并将其分解至相关部门和岗位。应以评估与诊断结果、监视与测量结果、内部审核结果为考核依据,并采取适宜的方式,公开和反馈考核结果。 考核指标至少应包括: a)评估与诊断结果 b)监视与测量结果 c)审核结果。

考核主控部门应采取适宜的方式反馈考核结果,并保留考核的文件化信息。 9.6管理评审 9.6.1总则

总经理按照策划的周期组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一般两次管理评审的间隔不超过12个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包括但不限于识别两化融合改进的机会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企管部确保在管理评审至少一周前将管理评审时间、目的、输入要求等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保留管理评审的文件化信息。 9.6.2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 a)评估与诊断结果; b)监视与测量结果;

c)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定); d)考核结果; e)相关方反馈;

f)可能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 g)以往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 h)纠正措施、施的实施情况; i)改进建议。 9.6.3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有关的决定和措施: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两化融合方针的变化; c)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的调整; d)新型能力及其目标的变化; e)支持条件和资源分配的调整。

10 改进

10.1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企管部制定《不合格、纠正措施程序》,对不符合/潜在不符合进行纠正、不符合严重性及纠正预防措施需求评价、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措施的实施、措施实施后的有效性验证: a)由不符合发现部门组织评审不符合/潜在不符合的严重性; b)由不符合发生部门确定不符合/潜在不符合的原因: c)不符合发现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评估采取措施的需求,确保不符合不重复发生或不会发生;

d)不符合发生部门制定和实施所需要的适宣措施;

e)不符合发现部门组织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验证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不符合发现部门应保留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文件化信息。 10.2持续改进

公司应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者代表应考虑评估与诊断、监视与测量、审核、考核、管理评审等结果,确定井选择持续改进的需求和机会,采取适宜措施,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打造信息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稳定获取与组织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附录1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附录2 职能分配表

第16篇:两化融合培训考试

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两化融合,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 ) A)两化融合的目标就是建好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无关;

B)企业搞两化融合,就是引进节省时间、节约劳动成本的自动化工具。

C)企业搞两化融合,只要保障好前期的资金、人力等基础设施投入,就一定能成功。

D)企业两化融合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变革和创新。

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出的( )是贯穿整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A、九项管理原则 B、八项管理原则 C、五项管理原则 D、四项管理原则

4、关于两化融合策划的输入,不包括:( ) A)两化融合实施框架。 B)外部技术发展趋势。

C)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 D) 两化融合的目标。

8、( )是实现信息资源高效信息共享不可或缺的条件。 A、规范化建设 B、信息安全 C、信息采集 D、标准化

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手册由( )批准发布

A、管理者代表 B、质量总监 C、技术总监 D、最高管理者

10、以下哪项不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出( ) A、对资源分配的调整措施 D、改进措施的具体实施计划

11、对两化融合范围和边界理解正确的是(

D、应以识别的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能力为基础确定范围和边界

12、“审核时受审方无法提供两化融合目标的考核结果”,该不符合内容违反了

1

( )

D、条款8.3监视与测量

13、为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应识别可能存在的( ),进行持续管理。 A、设备设施故障 B、技术风险 C、信息安全风险 D、技术故障

1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四个基本要素,包括( ) C、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

D、管理职责、基础保障、业务流程、评测与改进

15、“行政部经理介绍公司均依据培训计划进行了培训,但查无相关培训记录”,

C、条款6.6信息安全 D、条款6.3人才保障

二、多选题(5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哪些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础保障( ) A、资金投入 B、人才保障 C、基础设施 D、信息资源 E、信息安全

A、开展技术实现的优化调整

5、在制定技术方案时,企业应确保( ) A、明确技术实现的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

三、填空题(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内审不符合项的类型包括:、、。

2

3、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控制系统由、物理安全、、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构成。

4、企业应确保、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等基础条件和资源的相互协调与匹配,避免短板效应。

5、两化融合不仅涉及到 的融合,更是一个 优化的过程。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管理评审可由最高管理层中的任何一名成员或管理者代表主持。

2、对实施两化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其它人员则可以不进行培训。

3、现场记录填写错误后可以随意涂改。( )

7、企业的三流是指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

8、当次内审的不符合项将作为下次内审的重点审核项。( )

五、论述题( 1小题,共15分 )

) 3

第17篇:两化融合汇报材料

***********************公司

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汇报材料

一、企业基本情况

****************************************

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

在两化融合的实践中,我们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持续推进,设立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做到机构、职能、人员和责任“四落实”;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产品追溯机制等,不断将信息化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实施两化融合项目,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

1.企业信息化基础平台的建立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及硬件系统,中心机房接入2条20兆光纤,配置电视墙、数字硬盘录像机、交换机、路由器、光端机等信息化技术设备。

成立集团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全面负责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公司专门出台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等信息化管理制度,并且将信息化建设列入财务预算,每年拿出不少于500万元用于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及两化融合项目的建设。通过不断努力,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的研发、生产、存储、销售和管理等业务环节。

2.信息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上传等功能,有效地提升了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线本质安全水平,优化了产品结构,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目前,监控系统

1 已经联入国家民爆行业安全监管网络。

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产品追溯机制,公司在原辅材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销售等环节采取合适的软硬件技术手段记录产品信息,通过查询,可以实时跟踪产品的生产状态和销售流向。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注重提升信息化能力。公司新上的两条工业炸药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实时监控能力强,实现了制药、装药、包装的全连续化、智能化生产。在工业炸药运输改造时,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处理、大容量数据采集等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技术,采集并记录车辆行驶信息,自动生成图形和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列表,实现对炸药运输车的精确定位、跟踪及控制。

3.现有两化融合项目

2012年4月,公司投资2400万元,建设炸药安全生产及运输检测监控系统项目,预计2014年2月完工。该项目是在现有生产线上进行生产信息自动采集处理、视频监控和软件管理平台建设,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实现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装卸的有效监控,实现对危险工序关键设备及时有效的自动跟踪和安全连锁控制,人机视频、对讲系统清晰可辩,紧急情况下能实现自动报警、故障显示或自动停机等功能。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并且极大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013年,公司投资300万元,研发门禁式定员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对工房内的在线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能做到人员出入自动

2 记录,满员警示,超员自动报警,数据记录可以保留三个月以上,在公司内部局域网终端可随时查阅。目前,该门禁系统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 2013年11月

第18篇:两化融合程序文件

两化融合程序文件 评估与诊断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两化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与诊断,以满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为明确持续改进的重点和方向,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两化融合评估与诊断过程,定义了评估方法、评估实施,适用于本管理体系内所有部门与单位。

3 术语

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定义:

a)起步建设阶段: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具备一定条件,但其单项应用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

b)单项覆盖阶段: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和条件,单项应用对企业业务覆盖和渗透逐渐加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其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 c)集成提升阶段:企业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 集成有效实现,但其协同与创新尚未有效开展。

d)创新突破阶段:企业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应用和综合集成趋于成熟,且协同与创新得到有效实现。 4 职责

4.1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4.1.1负责评审《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4.2信息化管理中心 4.2.1负责编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4.2.2负责审核、汇总各部门上报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内容。4.2.3负责组织编写、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4.3各部门 4.3.1负责填写本部门《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5 流程图

? 主责部门 流 程 图

形成文件/记录 信息化管理中心

《两化融合评估指 标体系》

信息化管理委员会

信息化管理中心 各部门

《两化融合现状评 估报告》

信息化领导委员会

《两化融合现状评 估报告》

? 6 程序内容

6.1建立评估体系

6.1.1信息化管理中心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公司两化融合现状进行评估。6.1.2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按照GB/T23020-2013要求,制定公司《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从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方面建立评估指标,报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后开展评估工作。

6.1.3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以及数据采集项组成。一级指标应包含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依据公司业务现状、两化融合现状分别制定相对应二级、三级指标。

6.1.4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守系统性、可操作性、目的性的体系建立原则。

6.1.5《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此):

a)评估体系设计原则; b)评估方法; c)评估指标项; d)数据采集项; e)填报对象; f)填报说明。

6.2评估实施 6.2.1开展评估

6.2.2信息化管理中心将批准后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分发给各个业务部门,应明确各部门数据反馈时间。

6.2.3各部门认真填写《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经部门主管审核后报至信息化管理中心。

6.2.4各部门所填报数据应确保准确性、完整性,严格按照《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的数据填报说明进行填写。

6.2.5信息化管理中心汇总、审查各部门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数据,按照《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文件的评估方法开展具体评估工作,对每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得出评估结论。

6.2.6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各项指标的评估结论,结合评估方法,评估公司两化融合所处发展阶段。

6.2.7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整体性评估结果,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并确保找出原因: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没有形成预期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不符合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要求。针对问题和原因,按PDCA的方法进行检查和整改。 6.2.8信息化管理中心依据评估与诊断结果,组织编写《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 6.2.9《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文件内容应包含:

a)评估背景; b)评估范围; c)评估目的; d)评估方法; e)评估结果; f)评估分析; g)改进措施。

6.2.10信息化管理中心上报《两化融合现状评估报告》至信息化领导委员会相关成员批准,评估报告批准后分发至有关领导和部门。7.相关文件

7.1《记录控制程序》 8.记录

8.1《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8.2《两化融合评估报告》 8.3《会议记录》

第19篇:集团两化融合发言稿

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大全集团创新发展

——在工信部两化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

大全集团执行总裁 葛飞

一、企业两化融合现状

1.大全集团简介

大全集团始建于1965年,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员工近10000人,下属23家企业,产业基地分布于南京、镇江、重庆万州、新疆石河子,主要产品包括电气设备、交通技术、新能源(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上网系统)等。

2014年,大全集团荣获中国电器工业100强第一位,公司在中低压成套电器设备、母线槽、电缆桥架、封闭母线、直流牵引开关设备领域创造出五个“全国第一”。主导、参与11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其中两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14年1-10月,集团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发展,产值136亿,销售132亿,利税12.4亿,其中产值同比增长30%。

2.两化融合现状

大全集团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创新突破阶段,从2002年开始,大全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江苏大学、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定制开发了“成套电气行业版EIS一体化系统” ,集成了PDM、CAPP、ERP、MES等系统,广泛应用于下属数十家公司;并实施了集团化营销、采购的服务平台,集团实现了行业定制化集成应用。大全集团还作为承担单位主持了10多项省部级信息化项目,其中包括1项目两化深度融合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3、具体做法

2010年以来,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传统的制造业利润率下降明显,残酷的竞争环境已经到来,为此我们通过转型升级、开拓业务领域、转变经营方式等举措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为成就大全集团“全球大业、百年大全”长远发展目标,大全集团在未来的3到5年内,将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逐步缩小与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第一梯队的差距,在某些单项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实施集团发展战略,大全集团通过一系列战略布署对战略目标进行落实。其中最重要一项部署即“借助两化融合优势,全面推进公司管理创新,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1)高层领导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和领导力

大全集团的两化融合工作由徐广福董事长亲自领导,由执行总裁葛飞负责全面推进。公司决定通过持续投入,实施人才战略、创新战略。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观念创新来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逐步缩小与国际第一梯队的差距,在某些单项要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重视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2010年注册1000万元成立镇江大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5名,负责集团及下属所有子公司的两化融合技术支撑,其中有30名人员在大全集团服务10年以上的复合性人才;同时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信息公司总经理徐慧为省2014年度“江苏省优秀信息主管”。

3)组织学习交流、紧随时代导向

大全集团每年派出60名骨干参加汉诺威工业展、考察德国西门子公司,感受自身与国际先进制造和管理水平的差距。

提高产品智能化与服务化水平,使大全产品成为客户打造智慧工厂的一部分;结合智慧工厂和管理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保护和提升大全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选定方向、找到路径、突出重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2014年,江苏省经信委安排两化融合诊断服务,为企业指出了方向。国家工信部安排的体系贯标,我们首批试点,更为企业找到了两化深度融合的路径。通过省经信委和工信部两大支撑及相关实践,发现两化融合体系的思想和企业战略发展想法不谋而合。当前大全集团创新发展的重点在营销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智能制造,其中管理模式的创新——“扁平化管理”,作为创新发展的首选任务。“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在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变革的机会,还涉及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责使组织结构呈扁平型,再借助信息化集成协同平台,从而对企业的数据做为战略性资源进行挖取、分析;从而为大全深度的智能制造、柔性、服务型制造转型等深度融合打好基础,争取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逐步建立以流程驱动的柔性化管理体系,压缩管理层级,员工贡献、老板可视,评价分配、科学合理,实现“标准化、动态化、精细化、扁平化、信息化”管理。在智能制造方面,大全将利用工业4.0的先进制造理念,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集团已经与中科院沈阳分院自动化所合作,将基于“以制造为核心”和“以管理为核心”的数字制造观,并以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机器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整个工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进行顶层整合、设计和规划,从而达到从物料到产品全过程的智能化生产、全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和企业的全局性优化运营。

二、企业两化融合取得的成效

1、工作成绩

1)信息技术与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提升了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研制出智能化断路器、低压智能母线等产品,推动大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域。智能化产品每年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 2)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工艺设计的融合,推动持续改进、及时响应、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的建立,提高了研发设计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协同设计体系,大大降低了产品研发和设计周期。以开关柜产品为例,设计差错率平均降低80%,设计周期平均缩短50%。

3) 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融合,一方面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另一方面实施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调度优化,深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显著提升了生产计划执行的准备率,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以集团下属公司默勒电器为例,生产计划变更次数降低了一半,产品生产周期提前5天,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从95%提高到98%。

4) 信息技术与采购、销售的融合,实施覆盖全集团营销、采购的服务平台,实现客户、市场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物料集中采购和价格管控。通过平台线上年采购额62亿,缩短采购周期20%,年节约采购成本1.5亿元。

5)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综合集成,实现设计、制造与管理一体化集成应用,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集团信息化管控水平,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增强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能力。

2、两化融合的亮点

1)电气行业企业综合集成应用示范

大全集团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综合集成,实现设计、制造与管理一体化集成应用。在产品设计制造数字化领域,大全集团实现了以CAD/CAE/PDM为核心的应用和集成,将传统产品设计延伸到性能设计、优化设计和仿真设计。着重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管理,实现了工艺设计、车间管理、数控加工的应用和集成。例如:2009年,集团下属一子公司应用了大全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面向母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一体化集成系统,实现了三维走向设计、母线工艺设计、铜排优化设计、PDM、ERP、MES为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成为母线行业两化融合的典范,该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低压母线产品的公司。在内部资源管理领域,大全集团实现了以ERP/SCM/CRM为核心的应用和集成,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集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从集团和企业协同管理的两级应用层面出发,行业第一家提出统一信息编码、整合企业资源标准的集成思想,并成功应用“基于统一规则的编码技术”、“基于元模型的集成建模技术”和“基于WBS的工作流引擎应用”设计了基于统一编码管理平台、以CAD、PDM、ERP、集团财务为基础的集成系统架构,实现了覆盖设计、制造、管理的全面集成。

2)支撑扁平化管理创新的集团化管控运营平台 通过扁平化管理模式创新实践,大全集团打造信息化、互联网环境下,绩效考核与分配的新模式,真正实现组织管理扁平化、内部市场化、业务流程化、核算精细化、考核数字化。集团为每个责任主体、甚至每个员工都建立了资金账户,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考核与收入情况,提高了积极性和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价值;

目前在董事长带领下,已经完成管理模式创新设计,集团所有子公司将原有7层简化为4个层级:总经理、部门经理、车间、班组。业务流程、职责和组织模式已经逐步优化、调整到位,绩效考核到班组或个人,明晰职责、激发员工热情,在提高运营效率和工作质量方面已初见成效。

扁平化管理创新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2014年年初,集团投资2000万元在已有信息化平台基础上,重构大全集团数字化综合集成系统,开发、升级和实施14个子系统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在试点公司成功上线,预计2015年年底前完成全集团推广。大全集团级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采用集团版商品化软件加二次开发、再保留和移植公司特有的行业成熟应用系统,以重构大全强壮的集成应用平台、来承载未来持续的业务变革。

3)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示范

大全集团目前具备行业最完善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承载着大全集团32家子公司与近万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询比价、招投标、竞标等业务。100%实现采购业务网络化,年交易额超过60亿元。

 国内电气行业率先采用“集采分购”的采购模式  运用采购电子商务系统,实现采购工作全闭环的管控 目前,大全集团正进一步整合上下游企业,打造“面向电气行业企业价值网协同云服务平台”,构建由大全集团为核心企业,其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为主要成员的典型成套电气行业价值网,研究分析其成员间业务协同的服务模式和关键需求, 提供具有行业特色3大服务:远程全球故障诊断服务、售前快速协同方案设计与报价服务、工程现场测量与产品优化设计服务;

4)勇于探索、率先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公司于2014年5月份联合慧德咨询开始两化融合贯标,围绕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打造的主线,通过管理创新所引发相关的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数据四要素的优化调整运行,探索贯标方法;通过建立机制、运用工具和方法来指导两化融合工作;目前体系在运行阶段;通过体系的理解深入与实践,两化融合体系的思想与当前企业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

三、企业两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1、在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及装备的智能化方面与国际一流公司存在差距

大全集团作为行业第二梯队的领头羊,与ABB、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一流品牌、全球第一梯队相比,不但规模偏小,在产品、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推进的新一代工业升级战略,一方面,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工业生产制造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产品智能化,为智慧工厂提供产业基础。以西门子为代表的世界一流企业在打造智慧工厂、提供智能电气产品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全集团的产品智能化、服务化水平还需不断提高;制造水平还处于单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状态,自动化设备间没有连接,生产设备与管理系统没有完全集成,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观念需要持续创新

原来市场客户的要求低、装备水平低、主要依赖人的经营方式,随着国家智能电网、服务型电网的建设及国际化经营的进程,市场的根本变化带来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以及产品、技术、装备、人才、管理模式等一系列的创新要求。

3、两化融合的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流程、职责和组织管理模式已经逐步优化和调整,软件服务商运维服务能力及信息系统集成平台跟不上公司高速发展的需求,集团化信息系统平台急须完成升级,来改变信息系统支撑滞后于业务变革的情况。

4、我们的建议

两化融合诊断及两化融合贯标为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帮助企业找到了路径和方法。但持续推进还面临一些问题如两化融合的政策环境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力度要加大,尽快建立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的技术标准等。

以上内容,为大全集团两化融合情况汇报。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第20篇:重庆“两化”融合年度计划

重庆市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2010年度工作计划

2010年是重庆市推进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关键一年,为切实推进重庆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经认真研究,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根据工信部关于两化融合试验区2010年目标任务的总体要求,结合《重庆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采取“压缩战线、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务求实效”的原则,以示范项目实施、试点区县推进、支撑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产业链、电子商务“两化”融合为主攻方向,持续有力推进我市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集中力量狠抓一批两化融合重点试点示范项目,力求取得突出示范绩效;以加快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着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显著提高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我市工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数字化企业”应用示范工程)。继续推进原定典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再精选一批企业,以信息技术与企业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等核心业务融合为重点,实施典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数字化企业”应用示范工程),使企业实现整体优化运行,提高企业设计、制造、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综合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建设单位: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隆鑫工业有限公司、重庆华洋电器有限公司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重庆江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

(二)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链“两化”融合示范工程。继续推进汽车产业链协同设计平台、协同商务平台和后市场平台,继续加强摩托车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我市汽车摩托车主导产业供应链协同,提升我市汽车摩托车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建设单位: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重庆大学、重庆亨格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中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

(三)大力建设一批市级“两化”融合试点区县和试点园区。在重庆市区县和工业园区中选择一批工业基础雄厚、两化融合基础较好、经济辐射能力较强的区县和工业园区作为试点区县和试点园区,建立一批具有各自经济和产业特色的“两化”融合试点区县和试点园区,形成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重庆市“两化”融合示范体系,带动我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建设单位:重庆渝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万州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大足区等区县,渝北工业园、西永微电子工业园、茶园工业园、大足龙水工业园等园区)

(四)全面推进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扩大应用,吸引内外相关企业入驻,以移动电子商务2.4G RFID-SIM卡技术标准申报国家标准,初步建成形成移动电子商务研发、生产、应用、运营的产业链。支持1个移动电子商务重点项目建设,建立5个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区县;积极争取国家工信部支持,策划并组织召开移动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建设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等)

(五)继续加强长江上游区域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大力推动第三方物流平台和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国家级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整合物流资源,进一步降低我市钢铁、汽车、摩托车等支柱产业物流成本。(建设单位:重庆港务物流集团、重庆市发展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等)

(六)围绕物联网培育一批“两化”融合新兴产业和产品。精心实施基于RFID的智能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电子车牌)项目建设,发挥重庆制造业优势,在电子车牌相关物联网元件、芯片、传感器等的关键技术和制造业信息技术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培育一批物联网新兴产业和产品。(建设单位:中兴通讯集团、中电科集团、清华同方等)

(七)继续推进车间装备层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继续支持我市制造企业实施多功能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eMES),实现制造企业装备层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和车间优化运行,提高车间运行效率和车间装备制造能力,以及提高整个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设单位:重庆大学、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等)

(八)大力推进实施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和引导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典型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节能减排为重点的应用示范,大力推进全市节能减排重点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拟选择一批企业进行试验建设。(建设单位:重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电力公司、重庆化医集团公司等)

(九)大力推广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一批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产品设计及集成制造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进销存、财务管理、产品设计制造、客户关系管理服务等公共服务,量大面广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建设单位:重庆金算盘软件有限公司、重庆圣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亨格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友伟库网等)

(十)大力开展“两化”融合支撑环境建设。继续加强我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建设,形成一个技术力量强大的两化融合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依托相关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整合各方研发力量,围绕“两化”融合重要技术和产业门类,建立一批“两化”融合重点实验室,促进“两化”融合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学研用的结合。(建设单位: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CIO协会、重庆市电子商务协会等)

(十一)大力开展“两化”融合的宣传推广和人才培训。继续加强我市“两化”融合工作的宣传推广和人才培训。依托相关机构发起并成立重庆市CIO协会,并以该协会为平台推进我市“两化”融合的宣传推广工作;征集我市“两化”融合典型案例并发行出版可供各企业参考的“两化”融合读本;依托相关机构组织我市“两化”融合的培训工作,其中,组织1期面向40个区县(自治县)经信委主任的“两化”融合知识培训班,1期面向市内工业领域重点企业的“两化”融合知识培训班;依托相关机构开展“两化”融合实用型人才培训工作。(建设单位:《信息化观察》杂志社、重庆市CIO协会、重庆市电子商务协会等)

三、主要任务与进度安排

(一)3月底前,将《重庆市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2010年度工作计划》报工信部备案。

(二)4月底前,启动实施首批试点示范项目,包括:“数字化企业”应用示范工程、汽车产业链协同设计平台、摩托车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等。

(三)5月底前,启动实施““两化“融合试点区县和示范园区建设工作。

(四)6月底前,召开重庆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阶段性工作大会。

(五)7月底前,启动实施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区县建设工作;组织召开移动电子商务高峰论坛。

(六)8月底前,启动实施第二批试点示范项目,包括:车间装备层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

(七)第三季度,召开全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现场经验交流会。

(八)12月中旬,完成重庆市“十二五”两化融合规划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

(九)12月底前,积极开展示范项目阶段性评估,并对下一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四、保障措施

(一)构建有效的组织推进机制。由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部署全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推进相关政策落实和重大项目实施,确保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工作如期实施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结合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进一步修改完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工作绩效评估。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意见》(渝府发„2009‟90号)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

两化融合主持词
《两化融合主持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