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主持词

黄梅戏主持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29 08:36:02 来源:主持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黄梅戏

文化最直观的表述

文就是知识的结构性积累;化就是教化与人。组合起来的文化含义,是最通俗的,又最容易直观形象表述。在形式上表现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因此文化的主体是人与自然,所以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

安徽的地域特点形成的民风特点

横贯安徽的两大水系将安徽一分为三。皖南是山水相依,青山碧水,物阜民丰。由于 南部的山岳和自然条件不适合古时的大规模战争,因此受战争的破坏很少,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就了当时的社会和谐和徽商的兴盛,传承到今日,就是民风淳朴、商业发达。安徽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连年战乱,殃及人民,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比较严重,洪涝、干旱等时有发生,造成了人民不停的迁徙,原居民减少,外来人口居多,造成了偏向中原和北方的民风习俗,为人大都比较直爽、热情,容易冲动,在皖北酒文化大行其道。

安徽文化的特点

安徽文化有一大特点,就是三条水系孕育了三种文化。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恰巧从地理上把安徽三等分,分为皖南、江淮之间、淮北。淮河孕育了淮河文化,有老子、庄子、建安文学等;江淮之间就是皖江文化,桐城派是典型的代表。再有皖南山区的新安江水系,孕育出新安文化,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徽文化。

一·皖江文化

“皖江文化”是以安庆、桐城为中心,由安庆土著的古皖文化和来自江西徽州移民的朱子信仰碰撞和融合而形成。

皖江文化自先秦以降,从未中断,源远而流长。皖江文化涌现出大量文化世家,有的绵延数代,名人辈出。由于移民和交通的便利,皖江文化开放程度高、创新意识浓、文化辐射力强,在许多方面使部分文化内容从区域文化范围上升到主流文化圈。有的专家认为,皖江文化比较注重以文载道、以文救国、以文济世、以文乐民,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比较系统地整合了文学、政治、宗教和艺术的精神力量,因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的专家认为,皖江文化特点鲜明的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以明代方氏学派“坐集千古之智”的治学胸襟为代表的兼容并包的文化襟怀,以桐城宋学“士”的精神为代表的刚毅进取的人生品格,以《新青年》杂志早期作者群为代表的变通开放的世界意识。从文化比较的角度看徽州文化与皖江文化有着的不同特质:在文化品格上,徽州文化体现出“山”一样的凝重、厚实,文化遗存多,积淀厚;皖江文化则犹如“水”一般飘逸、空灵,感染力强,召唤性强,文学艺术成就尤为卓著。

皖江文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流光溢彩,至少包括实用文化、艺术文化、思想文化三个维度,涉及宗教、文学、戏曲、书画、政治、经济、科技、旅游、生态、民俗等众多领域。

(一)文学方面。桐城派的兴起是皖江地区文学乃至清代文学的最大成就。桐城派秉承程朱道统,宗崇秦汉及八大家散文,别立门户,自成一派。它以方苞倡导古文“义法”为标志,始于康熙年间,中经刘大櫆的拓展,到乾隆年间姚鼐时逐步兴盛。桐城派“清澄无滓”、“元气顺畅”的风格和形成与其深受禅宗的影响分不开。桐城派创始人方苞的民本思想,对中后期作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桐城派历百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姚鼐在文学理论上集大成的贡献,认为他合“义理”、“考据”、“文章”为一的文学主张不但是对桐城文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

(二)戏剧方面。皖江人在戏剧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戏剧表演,它开创和丰富了几个有影响的剧种,如傩戏、青阳腔、徽剧、京剧、黄梅戏等。贵池山民跳傩的文化心态,体现了山民崇拜自然、乞求福祉、崇佛崇道崇巫的迷信心态,但也契合了山民疗治心灵痛楚的心理需要,折射出山民追求幸福的人生观。黄梅戏的艺术特色,暗含深刻的中国戏曲韵味,唱腔清秀、细腻、深情、优美,音调特色浓郁,旋法丰富考究,结构陈述严谨有序,唱腔独特。徽班进京历时百年而最终奉为国粹,是因为“京剧之父” 程长庚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鲜明的时代感、博采众长、革新超越的艺术追求。

(三)佛教方面。皖江地区最有影响的宗教是佛教,皖江地区也是佛教禅宗传承的重要地区。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有其不同于原始佛教的文化,而是吸纳儒家、道家、海外和世俗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儒、释两家共同创立、发展九华山佛教文化,僧侣、乡民、香客共同推进九华山佛教文化兴盛。牛头禅所创立的“天柱境”、“天柱家风”在上承达摩、下通慧能所起的重要作用。唐代池州南泉院普愿的禅学特色及在禅宗史上的重大影响。

二·淮河文化

淮河文化以流域地区界定。分水岭内,东至黄海;北至沂蒙山和黄河南堤;西至伏牛山、桐柏山,南至大别山和皖山余脉,河两岸和凡是流进淮河的支流地域生存的文化,均可称之为“淮河文化”。由于淮河流域面积广袤,有着华夏“天中”的优越地位,域内与各方接壤的地区出现文化交融。其东北连齐鲁、西北接中原、西南接荆楚、东南通吴越,因而融合了这些地区的文化精华,形成了古文化多元性、丰富的一大特色。淮河文化包括了商周时代的东夷(包括淮夷)文化、涡淮两岸产生的老庄文化、先秦时期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以及两汉和北宋之后南移的中原文化、明清之际兴起的淮扬文化。因此,淮河文化的定义应是以流域内自然地理环境为生存条件,在淮河主干流地区,以楚、明文化的底蕴,兼容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区域文化。

淮河在我国东南部南北分界的地理区位,自然赋予了淮河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淮为界,北称“黄淮”,南称“江淮”,淮河文化正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数千年融合的结果。它主要体现在淮河干流两岸空间范围内,反映出南北过渡、兼容并包的特色。

淮河虽然是居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南北界河,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却是融而不阻的中间地带。南方人说它是北方,北方人说它是南方。“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均反映淮河两岸以淮为界,分出平原与丘陵的地貌;旱粮与水稻的农耕方式,南米北面的生活习俗,南茶北酒的饮食习惯,寨与山村的居住群落;南舟北车的交通方式,南蛮北侉的方言区划。北方人的豪放刚烈,南方人的柔宛秀丽,皆能融合于淮河两岸人民的秉性之中。

南北交融的民俗文化,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

(1)地方戏曲种类丰富。淮源山区流行着行走便捷的皮影戏;而广阔的淮北大地,水陆交通两便,分布着河南豫剧、淮海戏、泗州戏等十多个剧种。由于淮南地区属于江淮方言区域,风格委婉细腻的庐剧、黄梅戏则在被淮河南岸流行。显然,淮河在地方戏曲风格上

也成为“南蛮北侉”的过渡带。特别是在淮河岸边形成的泗州戏、推子戏,今天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受到保护得到传承。最为值得称道的是,清代以经营淮盐的徽商,在扬州组织四大徽班进京,诞生的影响我国近现代的京剧艺术。

(2)独具魅力的歌舞艺术。以花鼓灯为代表的民间歌舞,是我国至今保留较完整的汉民族的舞蹈艺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走出国门,名扬海外,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明初凤阳的双条鼓,明清两代流传祖国南北,据最新研究考证,清代随着凤阳人闯关东而带入双条鼓,而后成“东北二人转”的原型。

(3)中原武术汇聚之地。淮河流域自古就是历代兵家逐鹿中原之地。奴隶社会的军旅武术走向民间后,民间武术与宗教、体育相结合,武术已经开始社会化。从春秋时期孔子设私学,传授“射”术 ,到东汉华佗在亳州创五禽戏,五代后周时期陈抟创六合八法拳,都使武术在民间得到了发展。颍河之源的嵩山少林寺,因十八棍僧救唐王,使少林拳名扬天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淮河中游蚌埠成为皖北大商埠后,河南、山东等的武术门派相续南下蚌埠,又在这里形成了多种门派,使武术在现代城市开始传播。今天,淮河流域的北部地区,尤其在涡淮一带,各家以培养武术人才为宗旨的学校开始兴办,使武术流派得到传承,习武之风历久不衰。

(4)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缘起于原始崇拜的淮阳泥人,已被专家们称为现代“真图腾”、“活化石”,在国内外享有声誉;淮北地区的面食塑艺术则是民间祭祀及生活习俗中不可缺少的情趣。凤阳凤画,朱仙镇的年画,灵璧钟馗画都已经成为民间艺术的珍品。此外,还有制陶、仿古玉器、青铜器、编织、剪纸等工艺流传至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育一方文。 一部数千年的淮河兴衰史,民俗文化贯穿始终,影响较大的有秦始皇捞鼎、徐福买药、水漫泗州、收伏巫支祁、小白龙探母、九牛二虎一只鸡等。特别是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流行于整个淮河流域,而其地域特色特别明显。淮河中游凤台峡山口、荆涂山峡、下游盱眙甘泉山与圣人山之间的圣山湖、禹王河,均有颇为典型的故事为印证。

“临淮自古多名士”。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历代的政治变迁,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物。除产生许多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外,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文学艺术家。如管仲、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刘邦、项羽、韩信、蔡文姬、曹操、诸葛亮、朱元璋、施耐庵、吴承恩、孔尚任„„,特别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也诞生于此,可谓群星灿烂,光照千秋。

三·徽文化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是徽州(古称新安郡)人,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有三大学问家:朱子(婺源)、戴震(休宁)、胡适(绩溪)。有汪华、朱升、程大位、郑复光、程晋芳、陶行知、赛金花等等。黄山山麓一条小溪---九龙瀑,一沟三状元、三丞相,是程元凤、曹文植、曹振镛,形成显赫的文化沟。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生产力逐渐发达。徽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作为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东南邹鲁、礼义之邦”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已约800年之久。90年代后,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

地方学科。

徽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徽州人在文化领域里建树、创造了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几乎涉及当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且都以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主要内容有:

1、新安理学。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纲常,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朱子提倡读书,认为穷理之要,必在读书,促进了徽州读书好学风气,缙绅之家往往自编教材,由父兄率子弟诵读、理学家对理欲、心物、义理、天人等概念的意义、关系的追问和逻辑论证,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维,培养了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新安理学家格守朱熹的义利之辨,反复颂扬“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学子以之为书院学规、士夫以之为立身处世的教条,徽州商人“贾而好儒”,以“仁义礼智信”为商业伦理。宋元明三代,徽州出了不少民族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也与朱熹和新安理学分不开。但是,理学的核心是纲常伦理,新安理学讲究忠君孝亲、男尊女卑、丧制礼服,修祠续谱,建坊树碑。大批的“贞女烈女”、“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殉身,这是理学在程朱桑梓之邦结出的恶果。

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资源,虽然历史不长,却以优美的唱腔、鲜活的人物、灵动的表演和通俗的故事情节享誉全国,跻身中国五大剧种之列.近些年来,黄梅戏文化研(略)但主要限于艺术学、语言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从地理学角度研究黄梅戏文化未见报道.本文试图综合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黄梅戏文化地理,一方面,丰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拓展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许能为(略)和发展提供些微可借鉴的思路.论文在简要回顾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分析文化地理学研究现状,阐明黄梅戏文化地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剖(略)对黄梅戏形成、发展及黄梅戏艺术特色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与黄(略)从文化扩散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黄梅戏文化的扩散动因、扩散媒介、扩散方式、扩散环境和黄梅戏文化嬗变;从文化整合角度,研究了黄梅戏发展过程中与民间艺术、方言、其它戏曲、乐器等文化元素的关系,总结了地理环境对黄梅戏文化整合的影响;并以京剧文化景观为参照系,对比分析了黄梅戏文化景观及其形成的地理背景;以黄梅戏专业剧团数量为依据,研究了(略)的演变,讨论了黄梅戏...

推荐第2篇:走进黄梅戏

《走进黄梅戏》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戏曲欣赏: 《夫妻观灯》 念白练习:《打猪草》

戏曲学唱及表演练习: 《夫妻双双把家还》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黄梅戏的部分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剧中所表现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使人如沐春风,具有亲切感人的魅力。《打猪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风,清凉爽快,沁人心脾。 《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和王妻,两人在正月十五去看灯,只见人山人海,各种花灯造型惟妙惟肖,场面好不热闹。一路上夫妻俩说说唱唱,历数各种灯名,描述各种观灯人的不同神态,十分生动风趣,整场戏表现了表年农展丰收后的喜乐心情和生活情趣。观众看了有亲切感。 《天仙配》本片根据同名黄梅戏改编。云海深处,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在仙宫过着孤单寂寞的日子。一天,大姐等姐妹七人去拨开云雾,见到人间男女婚嫁、勤劳耕作的生活,十分羡慕。七仙女看到为葬父而卖身为奴的董永忠厚老实,遂生爱慕之情。下凡后,七仙女与董永结为夫妻。为赎丈夫,两人同去傅员外家做工。做工期满,夫妻返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天庭知道七仙女私自下凡,将七仙女捕回天庭,董永痛不欲生。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叙述了七仙女下凡的曲折经历,融合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满爱情的善良愿望,以及对封建专制统治者的仇恨和控诉。在美丽动人的七仙女和勤劳忠厚的董永这两个形象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格,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该片的一些经典性唱段,饮誉长久,流传不衰。音乐和舞蹈、特技和神话描写的自然结合,为本片添加了浓郁的艺术气氛。该片参加 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曾获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和优秀演出奖。饰演七仙女、董永的演员严凤英和王少舫,均获演员一等奖。本片还曾获1956年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黄梅戏、创编等手段初步了解黄梅戏这个剧种。 教学难点:黄梅戏装饰音的演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道具、自制课件,微机室,表演台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黄梅戏知识及其中《天仙配》《夫妻观灯》相关内容。

2、教室里面放一些戏曲演员的用品。戏服,戏冠等创设出情境。 教学过程:课前在教室里播放《对花》 发放歌谱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夫妻观灯》 5分钟

1、说内容

师:这节课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完后告诉老师这段唱的什么? (生答:看花灯时十分热闹拥挤,描写不同观灯人的神态) 师:说的真好![图片]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活动,老百姓在元宵节的晚上全家都要到街上看花灯猜灯谜。虽很拥挤,但阻挡不了人们看花灯的热情! [显示歌词,带学生读一读]

2、说表演

师:你觉得演员表演得怎么样?(真实活泼)我们也站起来表演看灯人的神态,比比谁学的像。(师生表演)

3、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表演的比老师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戏吗?这是黄梅戏《夫妻观灯》的片段。

(生答,老师出示课题) 师:你会唱黄梅戏吗?你了解它吗?(生答) 师:我们安徽有天下闻名的黄山和黄梅戏,并称“二黄”。做为安徽人,你们感到骄傲吗?我们更要了解安徽的文化,当有外地朋友来,你可以自豪地向他介绍咱们安徽的黄梅特色啊。对不对。那我们赶快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三、黄梅戏方言特色 [教师边演示边介绍] 5分钟

师:黄梅戏原名“黄梅调”。 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就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以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安庆地区方言去唱和说。咱们同学有会说安庆话的吗?老师会说但说的不是特别地道,我给你们请两位小老师。

(观看视频《打猪草》) 师:他们说什么呢?这是黄梅戏《打猪草》中的^对面,在戏曲中这叫“念白”,老师给你们解释。[教师解释后教学生说陶金花的“念白”] 师:老师来演金小毛,同学们演陶金花。(教师和学生表演) 师:同学们说黄梅戏念白还真是像模像样的呢!说明大家很聪明!很有语言天分!

四、欣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并学唱第一段 20分钟

1、介绍背景 初听

师:黄梅戏最为大家熟悉的演员或者是剧目你们知道有哪些吗?最为大家熟悉的《天仙配》中的两位主角严凤英和王少舫老师可以说是黄梅大师。下面三位是继他们之后的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黄梅戏中的很多故事都是表达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好感情的愿望。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听过的吗?黄梅戏《天仙配》就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改编创作的。

[出示图片、播放《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伴奏] 师:我来请咱们班说故事最好的同学来讲故事。 想听听他们一路唱什么吗?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视频] 以上就是《走进黄梅戏》音乐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推荐第3篇:黄梅戏教案

黄梅戏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 2 知道一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及其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3 学习一些经典黄梅戏唱段的演唱; 4 学习黄梅戏中一些基本的身段,经典的黄梅戏配以身段进行教学; 5 了解经典黄梅戏唱段中安庆方言的念白。

二 教学目的

1 提高、培养学生学习黄梅戏的兴趣

2 让学生掌握一些经典唱段的演唱、念白及身段,对黄梅戏里的唱、念和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让学生了解黄梅戏这个年轻却充满魅力的剧种,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弘扬这个让我们安徽人应以为傲的民族艺术

4 让学生发展一项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教学内容

三 总的时间分配:

一共为十三周的教学时间。

① 第1周:两个课时,利用多媒体,介绍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一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欣赏一些经典的黄梅戏唱段的视频。

② 第2-6周,共5周的时间,学习经典黄梅戏唱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选自黄梅戏《天仙配》)的演唱和身段,前两周学习演唱,使学生能跟着原唱演唱。之后开始学习一些黄梅戏的基本身段,在4-6周的时间内,演唱与身段结合着练习,第6周用一个课时让学生跟着伴奏配以身段练习,对前面的演唱和身段的学习进行复习和巩固。

③ 第7-10周,共4周的时间,学习经典唱段《为救李郎离家园》(选自黄梅戏《女驸马》),

7、8周我们学习这个唱段的演唱,经过两周的学习基本掌握其唱腔,能跟原唱演唱,

9、10我们开始学习其清唱的简单的身段,在学习身段是同时巩固和加强演唱,第10周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跟着伴奏配以身段进行练习,复习和加强这个唱段的演唱和身段。

④ 第11-12周,共2周时间,前期通过对两个经典唱段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的演唱和身段表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通过经典唱段《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让学生了解黄梅戏中用安庆的地方方言来念白的艺术特点,并学习通过学习《对花》这一经典的黄梅戏唱段的演唱体会别具特色的安庆文化。

⑤ 第13周,对前面学习的唱段进行复习,在班级里举办一个小型的比赛,比赛内容为我们前期所学的唱段,对大家前期的黄梅戏学习的情况做一次评估。

四 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黄梅戏我省主要的地方剧种,与历史悠久早负盛名的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她是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安徽)、鄂(湖北)、赣(江西)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委婉动听的特点,广受人们喜爱,迅速流行于全中国甚至于海外。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安庆作为她发展成长的地方而被人们称为:黄梅戏艺术之乡,一大批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都是来自于安庆。

五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 , 祖籍安徽桐城 。 在23年的艺术实践中,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表演质朴细腻、塑造过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代表作品:《打猪草》 、《天仙配》 、《女驸马》 、《牛郎织女》 。

马兰,安徽太湖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

马兰是一位功底扎实,才华横溢的演员,唱做俱佳,生旦齐能。她扮相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吐字清晰,能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她曾领衔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巡回演出,赴港澳台演出,赴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访问演出以及日本访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代表作品: 《龙女》、《严凤英》、《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和《无事生非》。

黄新德, 安徽怀宁县 人,国家一级演员。 代表作品:《龙女》、《徽商情缘》、《黄山情》、《春香闹学》、《戏牡丹》、《风尘女画家》 、《红丝错》 、《徽州女人》。

韩再芬, 祖籍安徽潜山, 现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 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

韩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

代表作品: 郑小姣》、《女驸马》、《天仙配》、《香魂》、《小辞店》、《潘张玉良》、《莫愁女》、《 徽州女人》、《公司》 。

黄梅戏“五朵金花”-- 马兰 吴琼 吴亚玲 杨俊 袁枚

六 黄梅戏经典唱段

1《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选自黄梅戏《天仙配》)

2《为救李郎离家园》(选自黄梅戏《女驸马》)

3《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这三个三个经典唱段为我们本学期需要完成的任务。

《树上的鸟儿成双》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为救李郎离家园》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婵娟。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作高官,为了多情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

《对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 么杆子麽叶开的什么花? 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 做的什么粑?此花叫做 (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 叫做什么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 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 结的是黑子,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此花叫做 (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尚喂) 叫做荞麦花。

七 基本的身段教学

一、花旦身段

1、花旦步法(连步、圆场)

2、花旦手位:(掌、指)

二、小生身段

1、基础步法(慢步、连步、圆场)

2、单掌组合(掌、指、拳)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步法的基本规律:脚掌、脚腕、脚尖、腿、腰的要领及各个关节的协调,使步法稳健、扎实,尤其是圆场步要掌握重心、保持平衡。

2、手式中的每个动作,要求手眼相随,身体脚步配合得当,懂得并逐步做到手、眼、身、法、步的相互协调及有机的结合。

推荐第4篇:黄梅戏戏词

1.乡音本是黄梅调

从小爱唱黄梅戏,一生相许为黄梅。 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婵娟 罩婵娟, 也宜冠带,也宜裙钗,我的角色装满人间情爱, 留下青山雾朦胧,半月塘中雨打莲,雨打莲啊! 从女驸马到徽州女人,我的歌声,穿过古往今来,

多少年黄梅戏伴着我成长,多少年我伴着 伴着黄梅戏呀!漂洋过海~~~ 乡音本是黄梅调,一生相许爱黄梅, 从戏里到戏外,浓浓乡情诉说我的热爱, 从古代到现在,清清乡音歌唱我的情怀,

一次次 一次次跌宕曲折,无数次让我梦绕魂牵 梦绕魂牵啊! 一回回悲欢离合,多情应笑我心驰神醉, 现如今,全天下都爱听我的乡音, 走四方,舞台内外都有呀,我的风采~~~ 2.大哥休要泪淋淋(天仙配选段)

(七

女)大哥休要泪淋淋,我有一言奉劝君, 你好比杨柳遭霜打,但等春来又发青。 小女子我也有伤心事,你我都是苦根生。 我本住在蓬莱村,千里迢迢来投亲, 又谁知亲朋故旧无踪影,天涯冷落叹飘零, 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愿与你(董:怎样)配成婚。

3.明朝工满回家园(天仙配选段)

(七

女)七女机房织罢绢, 身体虽疲乏心中好喜欢。拨亮油灯忙收捡, 明朝工满回家园。(董

永)多谢娘子手艺精,一夜织成十匹绫,

三年长工改百日,

(七

女)从今再不受欺凌。(董

永)从今再不员外做牛马,为我的娘子忙种勤耕,(七

女)从今后不为员外去织锦,纺纱织布穿上董郎身。

(董

永)从今后不为员外去推磨, 推磨流汗为自身,(七

女)从今后不为员外洗衣裳,为我的董郎浆洗衣襟。(二人合)但愿黑夜快快过,五更天明回家门。

4.谁料皇榜中状元(女驸马选段)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那.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哇罩婵娟那。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春)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好月儿圆那。

5.民女名叫冯素珍(女驸马选段)

民女名叫冯素珍,自幼许配李兆廷,爹娘嫌贫爱富贵,诬陷李郎入了监中。 民女只为救夫命,万里奔波到京城,实指望取得功名夫有救,谁知被招入深宫。 公主生长在深宫,怎知民间女子痛苦情, 王三姐守寒窑一十八载,刘翠屏苦度了一十六春, 还有前朝英台女,生生死死爱梁生, 这都是父母嫌贫爱富贵,女儿不忘恩爱情, 我虽比不得前朝贤良女,救夫我不顾死生, 公主也是闺中女,难道你不念素珍救夫一片心。

6.壶中有酒好留客(小辞店选段)

(刘凤英)听客人一番话珠泪下掉,这才是烈火烧山反把油浇,三年来不知哥尽忠又尽孝,这才是哑巴吃黄连苦在心梢,苦在心梢。问我的哥你到底有何蹊跷? (蔡鸣凤)来就来去就去并无蹊跷。 (刘凤英)莫不是三餐茶饭哥哥吃不好? (蔡鸣凤)出门人吃什么美味珍肴。 (刘凤英)莫不是哥身上衣做的不好? (蔡鸣凤)我爱妹亲手做小衣洋标。 (刘凤英)莫不是哥身上衣洗的不好? (蔡鸣凤)清水洗小粉子浆店姐代劳。 (刘凤英))莫不是卖饭女情理不周到? (蔡鸣凤)不是妹妹情意好怎能到今朝。 (刘凤英)莫不是哥有外路把我丢掉? (蔡鸣凤)到贵镇只结交妹路一条。

(刘凤英)莫不是家有前妻把我骗了?扯谎的鬼耶, (蔡鸣凤)早想讲又怕讲瞒到今朝。 (刘凤英)我情愿跟我的哥有大做小, (蔡鸣凤)娶一房灭一房天理难饶。 (刘凤英)我情愿跟我的哥溪水县到, (蔡鸣凤)名不正言不顺人口如刀。 (刘凤英)倘若是哥回家忘却妹了哥喂, (蔡鸣凤)我若是忘却冤家妹妹雷打火烧。

(刘凤英)蔡客人他要回家发誓赌咒,好一似万把刀穿我的心头,壶中有酒好留客,壶中无酒客也是难留,他无缘我无份留不长久,再三留留到后反成了对头,尊一声客人哥店房等候,包裹捡收。

7.送哥送到大河口(小辞店选段)

(刘凤英)送哥送到大河口,河水滔滔向东流,向东流,哥似竹排顺水走,妹似河水难把排留。坐排坐在排当中,莫坐排尾和排头,怕的半空乌云起,失足落水万事休。 (蔡鸣凤)妹妹待我情意厚,知心话儿听从头,水流万里归大海,浪子来年要回头。 (刘凤英)送哥送到大路旁,路旁有一个赌博场,赌博场,命运压在牌桌上,赢人血汗,输的是天良。看人赢钱莫眼红,自己的银钱细收藏,做人莫学进赌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刘凤英)风月场中哥莫去,色不迷人人自迷,人自迷,哥哥有钱她认得你,哥哥无钱她认你是谁。恩爱岂用珍金买,能买岂有真情意。谨防歹人见财起意,谋你钱财把你命追。 (蔡鸣凤)妹妹说的有前有后,铁石人儿也泪流,舍不得来也要舍,丢不得来也要丢。

8.果然喜从天上降(牛郎织女选段)

(牛郎)果然喜从天上降,来时只影去成双,她那里眉目含羞花带露,我这里甜透心窝蜜拌糖双双穿过水珠帘,眼前又是一重天,风吹稻花香阵阵,难得相逢在人间 (牛郎)石榴花开红艳艳 (织女)人逢喜事花更鲜 (牛郎)好花摘与织女戴 (织女)插在鬓边心里甜 (牛郎)清溪照出影双双 (织女)流水潺潺话短长 (牛郎)忙扶织女小桥上

(织女)吓坏了实心实意的好牛郎 。

9.到底人间欢乐多(牛郎织女选段)

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 夜静犹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 。 我问天上弯弯月,谁能好过我牛郎哥, 我问篱边老枫树,几曾见似我娇儿花两朵。 再问清溪欢唱水,谁能和我赛喜歌哇。 闻一闻瓜香心也醉,尝一尝新果甜透心窝,

听一听乡邻们问寒问暖知心语,看一看画中人影舞婆娑, 何必愁眉长锁,莫把时光错过 ,到人间巧手同绣好山河。

10.清风拂面( 送香茶选段)

清风拂面天气晴和,艳阳天春光好百鸟喧多。 三月三去采桑母女们两个,在桑园收下了保童大哥。 保童哥生得好真正不错,倾诉说辛酸的事他珠泪滂沱。 流泪眼相顾盼,深深地打动我。拂不去抹不开把人折磨。 哥好比汉梁鸿田头端坐,妹愿学孟光女敬重哥哥。 哥好比薛平贵长街流落,妹愿学王宝钏相随到那武家坡。 女儿家的心腹事怕人看破,想上前难上前无可奈何。 清早起母亲娘吩咐于我,她叫我送香茶侍奉我那保童哥哥。

这样的好机会岂能错过,我不免借送茶试探我的大哥,试探我的大哥。 茶盘仔细来拭过,茶盘儿是红媒,要把姻缘撮合。

来至在书房前春情如火,为什么脸发烧,心发颤,手发抖却是为何? 壮着胆儿高声叫,这样的高声叫要惊吓了哥哥。 屏声气将门环轻轻叩过,送香茶小妹来着。

11.云霞淡淡(罗帕记选段)

雄鸡啼破五更天,云霞淡淡残月弯弯, 庄外隐隐马行急,夫君又隔几重山, 谁能赐我千里目,看郎君可添罗衫御晨寒, 谁能赐我顺风耳,听郎君心底声声唤妻言.

二、花腔名段

开门调(夫妻观灯选段)

我家住在大桥头,起名子叫做王小六,去年看灯我先走,今年看灯又是我带头。 不觉来在自家门口,叫声老婆开门喽。

正哪月十啊五闹哇元宵呀呀子哟,火炮哇连天门哪前绕,喂却喂却依喂却,喂却冤哪家舍呀嗬嘿,郎啊锣鼓儿闹嘈嘈哇。

花开花谢什么花黄?兰花儿黄。 麽花香?百花香。 兰花兰香百花百香相思调儿调思相,我自打自唱自帮腔。 咦嗬郎当呀嗬郎当瓜子梅花响丁当。

喂却喂却依喂却.喂却冤哪家舍呀嗬嘿郎呀九月里菊花黄哪。 环环子扭。开门喽。扭扭子环。开门栓。 用手开开门两扇,喈!只见当家的转哪转回还。

观灯调(夫妻观灯选段)

手带当家的出家门。 随手带关两扇门。上屋的人下屋的人,我夫妻二人去看灯,有劳你们照应门,看灯回来再啊再感情。急忙走急忙跑。不觉来到柏子桥, 柏子桥子造得好。乌木栏杆两边造,中间搭起娘娘庙。

急忙走,急忙行。不觉来到汴梁城。夫妻二个城门进,抬起头来看花灯。 东也是灯,西也是灯,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 四面八方闹哄哄。 这班灯观过了身,那厢又来盏灯,

手捧莲花灯一盏,二家有喜。 三盏灯。 三元及第。灯四盏。四季如意。五盏灯。 五子登科。 灯六盏。 六六大顺。七盏灯。 七子团圆。 灯八盏。八仙过海。九盏灯。 九龙盘柱灯十盏,十全十美满堂红。

纺纱调(纺线纱)

头戴一枝花呀,咦子呀呵咦呀咦哟,

身背着小娃娃呀呵嘿,手拿棉纱子啊,咦子呀呵咦呀咦哟,

卖纱子买棉花呀咦哟,哟哟咦哟咦子呀呵咦哟,卖纱子买棉花呀咦哟, 一程又一程哪,咦子呀呵咦呀咦哟,

来到杨柳林呀呵嘿,风吹杨和柳哇,咦子呀呵咦呀咦哟,

露水打湿衣襟呀咦哟,哟哟咦哟咦子呀呵咦哟,露水打湿衣襟呀咦哟。

菩萨调(游春选段)

这几天比不得那几天,那几天头痛眼又花,这几天水米不沾牙,儿的王干妈也妈妈儿的娘儿的妈,珍肴美味我的妈也,儿也吃不下儿的妈。

提起那医生,儿也不请他,医生请到家,又要把脉拿,儿的王干妈也妈妈儿的娘儿的妈,羞羞答答我的妈也,女儿有些怕儿的妈。

提起那菩萨,儿也不请它,菩萨请到家,又要把香插,儿的王干妈也妈妈儿的娘儿的妈,菩萨有嘴我的妈也,说不出凡间话儿的妈。

对花调(打猪草选段)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麽叶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做的什么粑?

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什么花?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

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子,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荞麦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长子打把伞,矮子戴朵花,此花叫做什么花?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长子打把伞,矮子戴朵花,此花叫做莲蓬花

八十岁的公公喜爱什么花?八十岁的公公喜爱万字花。八十岁的婆婆喜爱什么花?八十岁的婆婆喜爱纺绵花。年青的小伙子喜爱什么花?

年青的小伙子喜爱大红花。十八岁的大姐喜爱什么花?十八岁的大姐爱穿一身花。面朝东什么花?面朝东是葵花。头朝下什么花?头朝下茄子花。

节节高是什么花?节节高芝麻花。一口钟什么花? 一口钟石榴花。郎对花姐对花, 不觉到了我的家。

汲水调(蓝桥会选段)

杉木水桶拿一担,桑树扁担忙上肩,忙上肩。走出门来抬头看,三天大路走中间,奴家的小情哥, 男子行路,念文字,女子行路报花名。

一行二步念花样,三行四不赛牡丹,五行六步红芍药,七行八步转一个弯, 九行十步来的快。来的快,不觉来到蓝井边,蓝井边。

杉木水桶来放下,桑树扁担靠井边,靠井边。家中未带麻绳索,解开丝带系桶环,奴家的小情哥。玉莲忙汲头桶水,累的玉莲两手酸,两手酸。

玉莲忙汲二桶水,累的玉莲汗不干,汗不干。家中未带凉风扇,解开排环扇风凉。奴家的小情哥。一扇两扇风未起,三扇四扇风来着,风来着!蓝玉莲坐井摇风展扇……

椅子调 (补背褡选段)

(合)青的青丝发衣嗬儿呀,柳的柳叶眉衣嗬儿呀,樱桃衣嗬嗨,小口衣嗬儿呀,得儿糯呀得儿糯呀,得儿糯的糯米呀 (女)我的干哥哥(男)我的干妹妹 (合)得儿糯呀得儿糯呀,得儿糯的糯米呀 (女)我的干哥哥(男)我的干妹妹

(合)花的花布褂衣嗬呀,未曾套背褡衣嗬呀,四方衣嗬嗨, 手帕衣嗬儿呀,得儿水呀得儿水呀,得儿水的水波浪 (女)我的干哥哥(男)我的干妹妹 (合)得儿水呀得儿水呀,得儿水的水波浪 (女)我的干哥哥(男)我的干妹妹

(合)红的红绣鞋衣嗬呀,绿的绿叶邦衣嗬呀,兰草衣嗬嗨,牡丹衣嗬呀,得儿绣呀得儿绣呀,得儿绣在花鞋上

(女)我的干哥哥(男)我的干妹妹 (合)得儿绣呀得儿绣呀,得儿绣在花鞋上 (女),我的干哥哥(男)我的干妹妹 (合)得儿绣呀得儿绣呀,得儿绣在花鞋上 (女)我的干哥哥(男)我的干妹妹 烟袋调(补背褡选段)

(女)小小烟袋点翠兰哪,小小郎儿嘞,乖巧郎儿嘞,烟袋买了心肝呀咦哟,瓜子调儿唆,哎哎哟哎哟多少钱哪我的干哥哥,哎哎哟哎哟多少钱哪我的干哥哥。

(男)小小烟袋点翠兰哪,乖巧郎儿嘞,乖巧妹子哎,烟袋买了心肝呀咦哟,瓜子调儿唆,哎哎哟哎哟八百钱哪我的妹子哎,哎哎哟哎哟八百钱哪我的妹子哎。

(女)你把烟袋相送我哇,小小郎儿嘞,乖巧郎儿嘞,妹把终身心肝呀咦哟,瓜子调儿唆,哎哎哟哎哟许哥哥哇我的干哥哥,哎哎哟哎哟许哥哥哇我的干哥哥。

(男)我把烟袋送给你呀,乖巧妹子嘞,乖巧妹子哎,妹把终身心肝呀咦哟,瓜子调儿唆,哎哎哟哎哟许别人哪我的妹子哎,哎哎哟哎哟许别人哪我的妹子哎。

(女)四两绵条子纺一纺哪,小小郎儿嘞,乖巧郎儿嘞,访访妹子心肝呀咦哟,瓜子调儿唆,哎哎哟哎哟可是那种人哪我的干哥哥,哎哎哟哎哟可是那种人哪我的干哥哥。

(男)四两绵条子访到了哇,乖巧妹子哎,乖巧妹子哎,访到妹子心肝呀咦哟,瓜子调儿唆,哎哎哟哎哟不是那种人哪我的妹子哎,哎哎哟哎哟不是那种人哪我的妹子哎。

三、影视名段

晚风习习秋月冷(龙女选段)

晚风习习秋月冷,更鼓声声乱我心,手握珊瑚对月问,可曾照见赠花人,风拂池水花弄影,疑是公主已来临,

宝花呀,你能揭榜会治病,为何今夜你不显灵,求你助我生双翼,展翅飞出相府门。 月圆花好人寂静,如此洞房别有情,魂牵梦绕一月整,日盼夜想梦中寻,如今他离我这样近,似闻怦怦心跳声,离情待诉情难忍,快催郎为我掀盖巾,情难忍,也要忍,

盖巾下我已是相府千金,倘若他将盖巾揭,岂不是有了新欢忘旧情,盼他掀盖巾,又怕他掀盖巾,难退又难进,我心绪乱纷纷,一方红绫轻如羽,此刻仿佛重千斤。

我献河神一枝花(香魂选段)

山青如洗林如染,汩汩清泉汇石川,山民喜得甘霖雨,欢歌笑舞祭神坛。 山青如洗.山青如洗林如染,汩汩清泉汇石川,山民喜得甘霖雨,欢歌笑舞祭神坛 我献河神一枝花,此花乃是芙蓉花,芙蓉花开艳似锦,人人见了人人夸,人人见了人人夸。 我献河神一枝花,此花乃是无名花,不求显耀案头摆,自生自灭在山崖,在呀在山崖。

梦会(孟姜女选段) 秋水望穿等郎信,(北雁南飞无回音。)大雪纷水等郎信,(关山茫茫无处寻。)杨柳青青等郎信,(杳无一字又一春。)夏日炎炎等郎信,(井底黄莲苦得深。)

祥云送我长城到,一见范郎愁云消。 范:今日是月重圆来花重好,我与你情丝重结度良宵。 孟:我想你望断云山音信渺,

范:我想你万里沙场苦煎熬。 孟:我想你怕听那夜半杜鹃声声叫, 范:我想你怕看明月上柳梢。合:杜鹃声声叫,明月上柳梢,亲人难见恨难消

貂婵:回京(怕见长安旧枝叶)

车儿辚辚,弦儿咽咽 ,彩袖暗?眼中血 ,马蹄儿碾碎了惨淡的魂魄 ,肠儿揪起揪起了一万结

我本是良家好儿女 ,也识得礼仪廉耻诗云子曰 ,更生得花容月貌肌嫩肤白

公子不必多夸口(拉郎配选段)

(采凤)我本是使枪的胳膊舞剑的手,比不上闺阁小姐坐绣楼,补的不好你要将就,穿回家拆掉补丁把线抽,(李玉)你补衣胜过把花绣,一针一线着意修,

似这般豪爽人家哪里有,感谢你待小生情到礼周。(采凤)我看你知书识礼人憨厚,也不似那银样蜡枪头。(李玉)我知你常在江湖走,惯伴风雨过春秋

(采凤)我向来不做风前柳,达官门前不低头(李玉)我看你武也能来文也够,火火辣辣又温柔。(采凤)公子不必多夸口,只怕是明朝花落陷渠沟。

(李玉)怜香惜玉情皆有,我也曾读过诗经诵雎(ju)鸠,面对眼前窈窕女。(采凤)秀才哎你怎样开口唱好逑,怎样开口唱好逑。

玉堂春:盟誓(高中再来迎卿卿)

(男)我若日后负三姐,皇天不负神共惩。

(女)我若日后负三郎,万劫不复永沉沦。勾栏本是陷人坑,销金铄银又夺人。是非之地莫再留,今夜晚助郎回南京。到家乡勤攻读,争个金榜题名姓。当等荣归救苏三,方不负今宵月下盟。

(男)月下盟,不了情,我更见三姐心似月华明。谆谆嘱当铭记,待高中再来迎卿卿。

七仙女:托子(姣儿生下无处存)

(七仙女)娇儿生下无处存,落地就要离娘亲 (傅秋萍)妹帮董永好抚养,你天地相隔放宽心 。

(七)我怕娇儿衣破无人补,破衣烂衫怎遮身 (傅)新衣早把破衣换,我挑灯走线到天明

(七)我怕娇儿无人洗,蓬头垢面难见人 (傅)每日一盆温泉水,皂角浴身成香童。

(七)我怕娇儿受饥饿,嗷嗷待哺放哭声 (傅)小炉火红汤饭煮,一年半载喂得胖墩墩(七)我怕娇儿夜半醒,哭天叫地要娘亲

(傅)夜夜伴他身边睡,醒来我笑指窗外数星星。

(七)倘若你也......身有孕,可再把他当亲生

(傅)未曾开口飞红晕,手掌手背都是亲生,都是亲生 两心相知两相映,寒窑托子在新春。

鸳鸯配:解题(巧答自然胜天工)

且将墨砚亲手弄 ,再提羊毫喜融融,笑看眼前两个字,成竹早已在胸中,此乃两个拆边字,不言商贾不言农,其意只在谈风月,

解答无需多费功,外面添上两边框,谜底立刻露真容,游戏文字意歌颂,巧答自然胜天功。

家春秋:赠花(那时你才十六岁)

(男):那时你才十六岁 ,两只小辫耳边垂, (女):那时你正订婚配 ,常在梅林把萧吹 , (男):吹落梅花一片片 ,如今往事已成灰, (女):你难忘梅姐点点泪 ,可知伤心还有谁 , (男):伤心瑞珏匆匆走 ,怜我父子常在梦中会 , (女):人常说兰花枯死香尤在, (男):我只愿兰花送香展笑眉 , (女):你不念这朵珠花也将碎 , (男):这珠花完好闪清辉 , (女):那词赠花是你戴, (男):再为蕙妹戴一回 ,

( 合):纵然无语也心碎,又是一朵痴情梅,又是一朵痴情梅

西厢记:送别(伯劳东去谚西飞)

(崔莺莺)伯劳东去雁西飞,万水千山何日归。眼中流尽血和泪,心底还同未烬灰,未烬灰。我未送行先防你去,你未登程先约归期。

(张君瑞)合欢未已离愁又相继,昨夜成婚今朝就别离。 (崔)此一去鞍马秋风自调理,顺时善保千金体。 (张)君瑞此去非得已,愿卿珍重保玉躯。 (崔)你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张)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频寄。

(崔)切莫为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拆散鸳鸯两下里。切莫要金榜无名誓不归。

二月:赏梅(真是天公来作美)

陶岚:真是天公来作美 挽住春风留住梅 萧涧秋:真是陶小姐来作美 约我踏雪共寻梅 钱正兴:忽见园中藏情侣一片空白不见梅 陶岚:见你归来心如醉 披风带雪好赏梅 萧涧秋:风雨无情春花谢 独有傲雪一枝梅 钱正兴:何处苍鹰来撒野叼走我心中一朵梅 陶 岚: 谁是春花风中谢 谁是傲雪一红梅 萧涧秋:文嫂难敌风雨侵 你是风中傲雪梅 钱正兴:不怜园中百花谢怕见白雪拥红梅 陶 岚:(白)你看过你写的信了吗 萧涧秋:乍收素笺未敢拆 书中深深藏着梅 陶 岚: 赞你匆匆去问苦归来静静细评梅 钱正兴: 芙蓉镇是我钱家院 岂容外人偷摘梅

四、梁祝名段

移植版:三载同窗情如海

三载同窗情如海 ,山伯难舍祝英台 。 相依相伴送下山 ,又向钱塘道上来 。

书房门前一枝梅 ,树上的鸟儿对打对 ,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弟兄二人下山来 ,门前喜鹊成双对 ,从来喜鹊报喜讯 ,恭喜你贤弟一路平安把家还 。 出了城过了关 ,但只见山上的樵夫把柴砍,早起晚歇多辛苦 ,打柴度日也艰难 他为何人把柴打 ,你为何人送下山 ,他为妻儿把柴打 ,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 前面到了一条河 ,漂来一对大白鹅 ,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未曾听见鹅开口 ,哪有哪个雌鹅叫雄鹅 ,你不见雌鹅对你微微笑 ,她笑你梁兄真象个呆头鹅, 呆头鹅 ,既然我是呆头鹅,从此你莫叫我梁哥哥 ,莫叫我梁哥哥

梅越版:多承梁兄情意深

书房门前一枝梅 ,树上鸟儿对打对 ,喜鹊满树喳喳叫 ,向你梁兄报喜来。弟兄二人下山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回。

清清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多承梁兄情意深 ,跋山涉水送我行 ,自古道送君千里终须别 ,请梁兄就此转回程 。

港台版:过了一山又一山

过了一山又一山,前行到了凤凰山。(祝):凤凰山上花开遍。(梁):可惜中间缺牡丹。(祝):牡丹花,你爱它,我家园里牡丹好,要摘牡丹上我家呀。

(梁):牡丹花,我爱它,山重水复路遥远,怎能为花到你家呀。 (祝):梁兄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惹心烦。 观音堂观音堂,送子观音坐上方

(梁):送子观音堂中坐,金童玉女列两旁。(祝):他二人分明夫妻样,谁来撮合一炉香?他二人有情又意,只因为泥塑木雕难把口儿张,

观音大士把媒来做,来来来,我们替他来拜堂!(梁) 贤弟愈说愈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

新编版:变个题儿做媒婆

一条山溪弯弯扭,缓缓溪水绕石流,英台好比清清水,梁兄是那冷石头,热心热肠送良友,却为何把我比做冷石头?你是溪水随河走,我是石头岸边留 ,

一层窗纸戳不破,难坏了梁兄难为了我,皆因婚事难自许,借山借水唱情歌,梁兄憨厚英台喜,编变个题儿做媒婆,编个题儿做媒婆!新人是我同胎小九妹,

一枝并开两朵梅,一样的身材一样的脸,一样眼睛一样的眉,一样的秉性,一样的聪慧,哥哥代妹做红媒,代我妹妹做红媒!同窗三年你规矩狠,

不敢正视常低眉,今日细看,比花美,如见九妹心花飞 。留有绣鞋做信物,你向师母讨聘媒,但等七夕鹊桥会,来携九妹比翼飞,

若误佳期终身悔,莫待秋风把落叶吹-- 七巧之日接九妹,深深一拜谢红媒

山伯访友

四九:河上漂来鹅一对 , 梁山伯:它们是一对夫妻戏清波 , 四九:公子你又来乱比喻 , 梁山伯:你不见雌鹅后面叫哥哥, 四九:你一路好似在梦中过

梁山伯:四九哎 ,你也是一只呆头鹅 ,你也是一只呆头鹅 。望你望到谷登场,秋风扬散米和糠,你我好比糠和米,从此分离各一方,

男:那日送你一路把我诓,今日你又来打比方,这一回梁兄不上当,扬去糠皮米更香, 女:七月七日鹊桥会,牛郎不来织女悲,过了今年无来日,断了鹊桥百鸟飞, 男:七夕不会中秋会,月圆人圆更醉心扉,你托身自许小九妹,喜鹊飞来登红梅

还是当年柳荫会

还是当年柳荫会 ,用手搓起小土堆 ,插一片黄叶代柳翠 ,就让这万丈黄土埋掉愁与悲 ,埋掉愁与悲你在房中守寂寞 ,我在门外冷风吹 ,你还气我把珠帘放 ,还我一块冷石碑 男 :哥哥能把珠帘扯 ,沉沉石碑无力推 ,阴阳隔断同行路 ,这才是糠米两分飞 女 :我穿着绣鞋来相会 你该开门迎我归

男 :我盼你来把红烛点,盼你来喜酒饮同杯,盼你来伤痕共抚慰,共向苍天问是非 女 :莫不是嫌我形容悴,进洞房哪能泪双垂,为梁兄我重把鬓发理,为梁兄重把整衣裳掸尘灰,为梁兄我重把红花戴为梁兄抹去泪痕展笑眉,说到哥哥心中意,碑飞墓裂响惊雷

五、舞台名段

黄莺树上声声唱(桃花扇选段)

(男)黄莺树上声声唱, (女)才觉楼前好春光, (男)儿女相怜如花酿, (女)河边杨柳更芬芳, (男)恩情意重嫌夜短,

(女)浓情似蜜才从梦里尝,桃花含苞迎春放,为郎对镜巧梳妆。帘动城摇花枝笑,贺我今朝遇才郎啊

(男)我为你珠花戴两朵,我为你披上倚罗裳,人说孔雀最艳丽,你赛过那孔雀与凤凰 (女)官人休要多夸奖,香君怎能比凤凰,倚着雄姿添俊秀,山花偕得玉兰香啊。

夜来灯花结双蕊(碧玉簪选段) 夜来灯花结双蕊, 清早喜鹊报喜来, 爹爹做主把终身配,一幅对联为聘媒, 含羞且把对联看, 果然是字字珠玑有大才, 我今与他婚来配,好比那牡丹倚松栽。

春情无限心花放 (罗帕记选段)

(陈赛金) 春情无限心花放 (王科举)举家为我赶考忙 ,(陈)君怀英才京都往 ,银壶红酒送夫郎。缓移步惜金时春光慢赏

(王)枝头鸟轻轻语,花间蝶翩翩舞 (陈)比不过好夫妻蜜意情长 (王)我好比那红花昂头开放

(陈)妻好比那绿叶陪衬夫郎 (王)我好比园中竹亭亭玉立 (陈)妻好比和风吹细语轻扬(王)赞娘子识纲常知情识节,真不愧尚书女我举子妻房

(陈)蒙夫君闺房中私语多教,纲常理圣贤言不敢轻忘 (王)手挽娘子花亭上 (陈)状元红欢饮状元郎。

十五月亮为谁圆 (刘海与金蟾选段)

(女)云淡风清月半圆, (男)我送金妹把家还。 (女)双双来到望月桥畔, (男)慈善寺里钟声传,

(女)朗朗的钟声入云端,刘海哥送我把家还,一人行路叹路长,刘海哥送我回家嫌路短, (男)抬头仰见天上月,低首俯视水中星,

(女)你可知十五的月儿为谁圆,今夜的星星为谁明, (男)月儿为你圆照你把家还,星星为你明照你把路行, (女)只要是你我月下长相伴,赛过那天上做神仙。 (男/女)但愿十五月儿圆,望月桥上在相见。

正月好唱祝英台(点大麦选段)

(女)正月好唱祝英台呀,叫声梁兄哥,你要快快来呀,

( 男)快来就快来,我来把年拜

(女)正月有个节呀,梁兄可晓得呦, (男)正月花灯节,人人都晓得, (女)小妹要看灯,怕的天不晴,

( 男)我开开门来看,呵,月明满天星 (女)梁兄哥你要早点去,

(男)我与小妹妹一定早早行 (女)灯会好热闹呀,

( 合)鞭呀,炮呀,锣鼓震天庭,依荷呀

( 女)五月好唱祝英台呀,叫声梁兄哥呀,你呀快快来呀,

(男)快来就快来,把话说明白 (女)五月有个节呀,梁兄可晓得呦, ( 男)五月端阳节,伢子们都晓得

(女)心想看龙船,悼念楚屈原,

(男)粽子要包好,对呀,带上一大篮 (女)梁兄哥你我看龙船, (男)双双早到大河湾,

( 合)一声战鼓响啊,青龙,黄龙,蹈海又翻江,依荷呀 (女)八月好唱祝英台呀,叫声梁兄哥,你且莫忘怀, (男)只要你开口,我就能跟腔来

(女)八月有个节呀,梁兄可晓得呀, ( 男)中秋团圆节,你我都晓得

(女)石榴盆子装,月饼摆几碟 (男)同饮桂花酒,皆,笑迎团圆节呀

(女)梁兄哥你我去赏月, ( 男)良辰节日实难得

(女)中秋月儿明啊,

( 合)月满人欢,万家都团圆,依荷呀 (男)唱罢小调精神爽 ,

( 女)红日不觉落西山

( 男)麦子种完了心愿 , (女)回到家中

( 男(白))怎么样

(女)妻做好菜你吃一餐 爱歌(春香传选段)

(梦龙)你变那长安钟楼万寿钟,我变槌儿来打钟,(春香)打一更当当叮,(梦龙)打二更叮叮咚(春香)旁人只当是打更钟,(梦龙)谁知是你我钟楼两相逢

(春香)自己打钟自己听, (梦龙)自己打钟自己懂,(春香)春香当当叮,(梦龙)梦龙丁丁咚(春香/梦龙)是一口春香梦龙梦龙春香恩情钟

(梦龙)我再变天上银河水,你变地下江河海,就是那千年旱灾也晒不干,海水源源自天来(春香)海水哪有鸟儿好,我要变双宿双飞鸳鸯鸟。

赏花 (荔枝园选段)

满院花好春意浓,橘树黄,石榴红.百鸟飞翔在天空,小姐你久病初愈须珍重, 莫叫旁人挂心中.

风吹杨柳柳枝动,一会西一会东,忽东忽西随风动,柳枝它无力随风摆,你怎能无有主意,也随风动.

花间蝴蝶去复来,穿花枝饶花台,如此多情将花爱,非是蝴蝶将花爱,花有清香蝶自来,花有清香蝶自来,青春年少惹人爱。有花堪折直须折,青春一去不再来!

海滩别(风尘女画家选段)

(女)本愿与你长相守,同偕到老忘忧愁,孤独的滋味早尝够,萍踪浪迹几度秋,怎舍两分手,叫你为我两鬓添霜又白头

(男)你我久别方聚首,怎叫离愁别恨方下眉间又上心头。可知道那海水因何红似胭脂酒 ,(女)那是你点点血泪攉着海水日夜流;

(男)可知道那海潮因何似泣如诉,(女)那是你轻轻呼唤伴着海风声悠悠。 (男)失去你我好像风筝断线随风走,

(女)失去你我好像离巢孤雁落荒丘, (男)没有你谁来与我共欢乐,(女)没有你谁来和我分忧愁。(女/男)莫叫相思寄红豆,形影相随情更愁。

天女散花(游龙戏凤选段)

鲜花开放满天庭,满天庭,万紫千红,万紫千红别有春,采得鲜花下人世,好分春色到凡尘,国色天香世无伦,百媚千娇画不成,

天上鲜花谁爱护,不如来撒给有情人,不如来撒来撒来撒来撒来撒给有情人。

上无片瓦不怪你 (天仙配选段) (董永)这件事儿真希奇,真希奇,哪有哑木头能把话提,莫不是苍天也有成全意,(土地)这天赐良缘莫迟疑,天赐良缘莫迟疑

(董永)虽说是天赐良缘莫迟疑,终身大事非儿戏,大姐待我情意好,你何苦做我穷汉妻,我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足基,大姐与我成婚配,怕的是到头来连累于你挨冻受饥 (七女)上无片瓦不怪你,下无寸土我自己情愿的,我二人患难之中成夫妻,任凭是海枯石烂我一片真心永不移

(土地)来,来,来,你二人快快拜天地,槐阴树下好夫妻 尾声: 碧天净,水风清 (女驸马选段)

碧天净,水风清,一滩鸥鸬舞轻盈, 两岸炊烟起, 何处鱼歌声, 何处鱼歌声,夕阳照,光点点,几行衰柳笼云烟,望断南飞燕,心似浪拍船, 心似浪拍船

山野的风

茶歌飘四方,飘在人心上 ,你是山野吹来的风 ,带着泥土香 .彩裙翩翩舞 ,凤鸣声声亮 ,你是山野吹来的风 ,清新又奔放 .黄梅好听乡音甜哪 ,天上人间 ,你还在深情的唱......

美不美是家乡水:

我二人叙起来,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 乡里会乡里,一见十分喜,乡邻会乡邻, 一见喜十分 二人上了高头马, 马上加鞭往前行 一马行程来得快, 前面不觉杭州城 远望城墙高万丈,近望城墙垛垛平二人就把城门进,不觉来到圣堂门

收收捡捡回故乡

祝唱:妹妹心碎——梁接:哥心碎 祝唱:两心相印——梁接:泪同悲 祝唱:望你不来——梁接:夜思念 祝唱:花台望你——梁接:砖踩碎 祝唱:常守窗前——梁接:任风吹 梁唱:那日送别——祝接:杭州界 梁唱:一路笑语——祝接:多和谐 梁唱:谁知一别——祝接:风云变 梁唱:桃林空空——祝接:遭霜劫 梁唱:磨盘碾碎——祝接:圆元月 梁唱:山坡默默——祝接:情歌绝 梁唱:杜鹃红了——祝接:一片血 梁唱:空留信物——祝接:红绣鞋 恶气难咽情难舍 (白)梁兄 马家花轿抬你去,秋风送我赴黄泉

貂禅:

车儿辚辚,弦儿咽咽 彩袖暗揾眼中血 马蹄儿碾碎了惨淡的魂魄 肠儿揪起揪起了一万结 我本是良家好儿女 也识得礼仪廉耻诗云子曰 更生得如花似玉肌嫩肤白 实诚望嫁一个忠诚豪杰 棼想着琴瑟调和 白头同心共对月共对月 未料到国遭难蒙浩劫 少女的美梦全破灭

弦儿啊不知是弹得迎宾曲还是奏得送殡乐 叫我走也难留也难怕见长安旧枝叶

孟丽君:探病

三年来日夜等只见画像不见人 灵丹难治心上病,只盼亲人吐真情 一见少华心难平,断肠人对断肠人 人生最教伤情事,亲人不敢认亲人 稳稳神来问问病,将军病症因何生 小将得的思孟病,非是气阻伤角积食伤风 少华不愧神箭手,一箭中的刺我心刺我心 我今将心托明月,未知明月照何人 我心早将明月托,不照郎君照何人 我茶不思来饭不想,瞪着双眼熬五更 我为郎君犯下欺君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恩师啊 发发慈悲治治我的病 将军啊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熬药还需慢火攻

啼笑姻缘:凤凰冲天飞万里

你是凤凰我是山鸡,一个高来一个低 凤凰冲天飞万里, 山鸡望天空叹息 家树要爱沈凤喜,不当凤凰愿做鸡 林中飞鸟共比翼,归巢双栖共鸣啼 分明不是同林鸟,哪能同巢共树栖 草丛鸡窝终生伴,海枯石烂志不移

家树慢待沈凤喜,自有天打五雷劈(我不依) 我们生生死死永不离 我们生生死死两相依

那时你才十六岁(家春秋选段)

(男):那时你才十六岁 ,两只小辫耳边垂 (女):那时你正订婚配 ,常在梅林把萧吹 (男):吹落梅花一片片 ,如今往事已成灰 (女):你难忘梅姐点点泪 ,可知伤心还有谁 (男):伤心瑞珏匆匆走 ,怜我父子常在梦中会 (女):人常说兰花虽死香犹在 (男):我只愿兰花送香展笑眉 (女):你不念这朵珠花也将碎 (男):这珠花完好闪清辉 (女):那次赠花是你戴 (男):再为蕙妹戴一回

(合):纵然无语也心碎,又是一朵痴情梅,又是一朵痴情梅

推荐第5篇:走进黄梅戏讲解

《走进黄梅戏》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戏曲欣赏: 《夫妻观灯》 念白练习:《打猪草》

戏曲学唱及表演练习: 《夫妻双双把家还》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黄梅戏的部分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剧中所表现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使人如沐春风,具有亲切感人的魅力。《打猪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风,清凉爽快,沁人心脾。

《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和王妻,两人在正月十五去看灯,只见人山人海,各种花灯造型惟妙惟肖,场面好不热闹。一路上夫妻俩说说唱唱,历数各种灯名,描述各种观灯人的不同神态,十分生动风趣,整场戏表现了表年农展丰收后的喜乐心情和生活情趣。观众看了有亲切感。 《天仙配》本片根据同名黄梅戏改编。云海深处,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在仙宫过着孤单寂寞的日子。一天,大姐等姐妹七人去拨开云雾,见到人间男女婚嫁、勤劳耕作的生活,十分羡慕。七仙女看到为葬父而卖身为奴的董永忠厚老实,遂生爱慕之情。下凡后,七仙女与董永结为夫妻。为赎丈夫,两人同去傅员外家做工。做工期满,夫妻返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天庭知道七仙女私自下凡,将七仙女捕回天庭,董永痛不欲生。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叙述了七仙女下凡的曲折经历,融合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满爱情的善良愿望,以及对封建专制统治者的仇恨和控诉。在美丽动人的七仙女和勤劳忠厚的董永这两个形象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格,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该片的一些经典性唱段,饮誉长久,流传不衰。音乐和舞蹈、特技和神话描写的自然结合,为本片添加了浓郁的艺术气氛。该片参加 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曾获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和优秀演出奖。饰演七仙女、董永的演员严凤英和王少舫,均获演员一等奖。本片还曾获1956年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黄梅戏、创编等手段初步了解黄梅戏这个剧种。 教学难点:黄梅戏装饰音的演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道具、自制课件,微机室,表演台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黄梅戏知识及其中《天仙配》《夫妻观灯》相关内容。

2、教室里面放一些戏曲演员的用品。戏服,戏冠等创设出情境。 教学过程:课前在教室里播放《对花》 发放歌谱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欣赏《夫妻观灯》 5分钟

1、说内容

师:这节课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完后告诉老师这段唱的什么? (生答:看花灯时十分热闹拥挤,描写不同观灯人的神态) 师:说的真好![图片]正月十五元宵节看花灯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活动,老百姓在元宵节的晚上全家都要到街上看花灯猜灯谜。虽很拥挤,但阻挡不了人们看花灯的热情! [显示歌词,带学生读一读]

2、说表演

师:你觉得演员表演得怎么样?(真实活泼)我们也站起来表演看灯人的神态,比比谁学的像。(师生表演)

3、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表演的比老师好!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戏吗?这是黄梅戏《夫妻观灯》的片段。 (生答,老师出示课题) 师:你会唱黄梅戏吗?你了解它吗?(生答) 师:我们安徽有天下闻名的黄山和黄梅戏,并称“二黄”。做为安徽人,你们感到骄傲吗?我们更要了解安徽的文化,当有外地朋友来,你可以自豪地向他介绍咱们安徽的黄梅特色啊。对不对。那我们赶快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三、黄梅戏方言特色 [教师边演示边介绍] 5分钟

师:黄梅戏原名“黄梅调”。 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就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以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安庆地区方言去唱和说。咱们同学有会说安庆话的吗?老师会说但说的不是特别地道,我给你们请两位小老师。

(观看视频《打猪草》) 师:他们说什么呢?这是黄梅戏《打猪草》中的^对面,在戏曲中这叫“念白”,老师给你们解释。[教师解释后教学生说陶金花的“念白”]

师:老师来演金小毛,同学们演陶金花。(教师和学生表演) 师:同学们说黄梅戏念白还真是像模像样的呢!说明大家很聪明!很有语言天分!

四、欣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并学唱第一段 20分钟

1、介绍背景 初听

师:黄梅戏最为大家熟悉的演员或者是剧目你们知道有哪些吗?最为大家熟悉的《天仙配》中的两位主角严凤英和王少舫老师可以说是黄梅大师。下面三位是继他们之后的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黄梅戏中的很多故事都是表达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好感情的愿望。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听过的吗?黄梅戏《天仙配》就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改编创作的。

[出示图片、播放《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伴奏] 师:我来请咱们班说故事最好的同学来讲故事。 想听听他们一路唱什么吗?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视频]

推荐第6篇:黄梅戏欣赏课教案

黄梅戏欣赏课教案

授课年级:三年级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欣赏、模仿黄梅戏《女驸马》,初步了解黄梅戏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感受地方戏的特点,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难点:较逼真地模仿《女驸马》的唱腔特点,以及黄梅曲调和地方语言咬字的准确表现。

教学过程:

一、感受黄梅戏:

导入新课:

1、老师表演一段戏曲,请同学猜一猜戏名及曲种。(多媒体音乐伴奏)

2、夫妻双双把家还 地方戏——黄梅调

二、了解黄梅戏

1、起源:

谈话: 师:“泱泱中华,5000年的漫长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剧来说就有好多种。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你们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呢?” ①、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黄梅戏的资料。(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情。) ②、教师介绍黄梅戏: 黄梅戏因其唱腔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采用民间小调 “采茶调”而得名,后来又吸收京剧、徽剧的音乐,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壮大并用安庆地区的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课件显示关键词): 黄梅戏 采茶调 黄梅县(湖北) 安庆

③了解戏曲的名家名角――严凤英

a、黄梅戏的广泛流传,离不开那些为了黄梅事业贡献自己生命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们。(看断片介绍)

b、简介严凤英,原名严鸿六,出身贫苦,15岁学戏,演旦角,后来又向老艺人丁老六学习,并不断吸取昆曲、京剧、话剧的表演艺术,大大丰富了起源于茶歌的黄梅戏的音乐和表演。严鸿六在演出《菜刀记》中的柳风英时一举获得成功,于是由师兄作主,改名为严凤英。解放后严凤英又师从北昆演员白云生,学习北昆的表演和唱法,用以丰富黄梅戏,被成为“黄梅戏中的梅兰芳”。

C、欣赏《女驸马》片断(课件)

a、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艺术家出场,先猜猜她要表演的是哪个唱段里的扮相?仔细的聆听这位黄梅艺术大师的精彩唱段。 小组讨论:听了她的唱段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b、戏迷都是怎么样听戏的啊,你们也来当回小戏迷,摇头晃脑、指手画脚的来听一听,

细细品味一下它的曲调、唱词和唱腔。(课件介绍花腔调)咱们也来评评戏。

她的唱腔亮丽沙甜,委婉动听,韵味浓郁,吸收京剧、越剧、等唱腔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誉为“严派”,广为流传,并被后人作为“精品”唱,她是公认的黄梅戏的一代宗师。我们知道,梅兰芳是京剧一代宗师,严凤音就被誉为“黄梅戏里的梅兰芳”。旋律线条上下起伏,使曲调听起来特别婉转,特别动听。曲调活泼、华彩却又纯朴,花腔调。

三、唱段模仿:

师:刚才在欣赏《女驸马》选段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也跟着唱了起来,你们想不想也来上一段?想学好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知道学戏首先要做到什么吗?

生:咬字要清楚 生:要声情并茂 ……

(一)、学唱黄梅戏选段《女驸马》片段(课件显示歌词)跟唱感受、自我评价。

师:你们觉得唱的像不像黄梅戏?学习一休哥动脑筋想一想,和你们刚才说的要求还有那些差距?

生:声音应该更甜美一点 生:应该把安庆话唱出来… … 跟琴重点练习:我也曾 赴过 琼 林宴我也曾 打马 御 街 前

四、延伸拓展:

 欣赏慕容晓晓《黄梅戏》  大家还知道有哪些黄梅戏曲吗? 梁祝

孔雀东南飞 孟姜女 天仙配

推荐第7篇:黄梅戏《牛郎织女》观后感

黄梅戏观后感

艺术系艺术设计1004班杨坤学好:2010013878

这个学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下意识的选择了最具中国特色剧种黄梅戏作为选修的课程,在每一节课上导师都会给我们放映相应的戏曲,同时我们也从中了解到不少关于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知识,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就简单的写篇观看黄梅戏《牛郎织女》观后感言!

说道黄梅戏,我们就先谈谈它的历史吧,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在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 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先是在安徽怀宁一带出现了专业班社。怀宁素有"戏乡"的称号。这里唱黄梅调十分兴盛。从演出一方来说,戏目多、人才多、班社多;从看戏者一方来说,观众多、市场多。于是,一批戏班应运而生。黄梅戏的更大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国家对地方戏曲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加强艺术力量,安徽省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黄梅戏从安庆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剧种。至今,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 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唱腔唱法都有了改革,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突破了"花腔"只能专戏专用的束缚,同时,巧妙地借鉴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出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伴奏上,也不再是若断若续的"三打七唱",而是建立了以中乐为主的中西混合乐队,从音乐气氛上大大提高了剧种的表现力。这一时期演出的剧目很多,但大都进行了整理、重编。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蓝桥汲水》、《补背褡》、《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雪梅吊孝》、《柳树井》、《春香传》、《女驸马》、《牛郎织女》、《党的女儿》、《江姐》、《刘三姐》等不胜枚举。 其中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拍成了电影,为黄梅戏的广泛流传,为保留黄梅戏艺术家的卓越风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放映的几部戏中《牛郎织女》这部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貌似有些改变我那孩童时代的遐想!小时候,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是从我母亲的口中得知的,那时更是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入迷而好奇!认为在这个世界真的有这么美好的爱情故事吗?更是蒙加了传奇的色彩,那样的神秘如今记忆犹新!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有幸观赏了这个梦好的时刻,我想它会让我那神秘的色彩蒙的更加精彩而深刻!黄梅戏婉转的唱法更深深的吸引了我,实不相瞒,很久以前的我从来没有听过戏曲,并且对戏曲更没抱有什么乐趣,而这次我想我得重新考虑戏曲的魅力了!戏中牛郎的憨厚、老实、本分、实在、让人十分的敬佩,他的嫂嫂心肠虽不算坏,不过,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就想将牛郎赶出牛家,并且不分任何财产,不给分文、就连那头老牛也不愿送给牛郎,根本没有考虑牛郎离家后的生活状况会是什么样子,要不是那牛是金牛星的化身,懂的人性故作生气,或许牛郎连牵牛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嫂子对于牛郎来说是多么的可悲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牛郎的亲哥哥,虽说在立场上和态度上是想让牛郎留在家中的,但是,事出有因,又不敢或不予妻子争斗,反映出了男人的弱点,大到折射出感性与理性的思考抉择!这样的嫂子做事的确有些过分,不过更显现了现实社会人心的状态,自私自利,为追求名利而遗弃自己的同学、朋友、甚至亲人。戏中虽短暂的带过,可掩饰逼真,展露人心,教育甚佳。更让我从中学会了做人的本质和原则。

之后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结成夫妻并且孕育两子,对于常人来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但在他们身上就偏偏成了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并非来自他们俩而是来自所谓的规矩,人家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但是换句话说有了规矩就能成方圆吗?不一定,牛郎和织女的悲剧就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在凡人看来天规是多么的神圣而遥不可及,可是即使是再神圣的东西也无法锁住一个人的心和爱的,或许当神仙都恋爱的时候才能够明白爱是个什么东西,或许那时他们会认为那比天规更加的神圣!

同时剧中最后还是给人们留下了卑微的希望,那就是“鹊桥”王母的法力是多么的巨大,还是无法阻挡两颗火热并深爱的真心,剧情如此的逼真,给人以圆满的结局!或许这只是给人们的一点安慰,总而言之还是圆满的收场,哪怕真是一年就见那一次面,哪怕每次见面就只有那么短短的瞬间,但是真情是永远不会因为距离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距离而更加的真实而深刻!我喜欢这样的方式,更喜欢人们认同的圆满结局!

更庆幸的是,我所看到喜剧所掩饰剧情可我所想象的并无多大的差异,这点更使我欣慰。圆满,很多人都喜欢。换而言之,若是不同,我又会是怎样的想法呢?或许只有到了那一刻,

结果才会小的,不然,谁又会晓得银河分开的织女和牛郎还有喜鹊架桥呢?

黄梅戏给我的印象深刻,我想我已经深深的接受它了,让它走进我的生活。

推荐第8篇:黄梅戏如何拯救

黄梅戏如何拯救

演员吴琼到南京参加由她主演的原创黄梅戏舞台剧《严凤英》时表示,近年来戏曲的文化地位比较尴尬,她甚至放胆直言:“黄梅戏这样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式微,以至最后消亡,我也只是在为黄梅戏尽自己的一份力。”

黄梅戏日渐式微,这是不争的事实,吴琼身为黄梅戏演员,心存忧虑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作为传统的艺术剧种,现在式微和衰落的,又岂止是一个黄梅戏呢?不管是作为国粹的京剧,还是作为地方戏的吕剧、越剧、豫剧、河北梆子,目前都面临着和黄梅戏一样的困境。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吴琼有些悲观的预言,很可能会成为现实,那就是“最后消亡”。

这些传统的剧种,曾经盛极一时,在创造了自身辉煌的同时,也给百姓带去了无限的欢乐和艺术享受。正如流行歌曲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一样,这些传统剧 种的没落,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社会变革、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这些传统剧种了,更不是说所有的百姓都 彻底抛弃这些传统剧种了。

要拯救“黄梅戏们”,根本出路大概有两条:一是传统剧种本身需要变革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新需要;二是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扩大群众基础。离了这两条,传统剧种要想“中兴”,或者说要想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力,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有人觉得,如果对传统剧种进行变革,那就不纯粹了,京剧不是京剧,黄梅戏不是黄梅戏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在发展,都在变革, 电影艺术,电视艺术,莫不如此,固步自封,一成不变,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淘汰。对传统剧种进行改良,进行丰富,加入新元素,是顺势而为,是适应时代的发展 和观众的需要,而不是背离,更不是背叛。

再说政府支持的层面。客观地说,政府并非不想拯救包括传统剧种在内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比如京剧已经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黄梅戏也是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了,这都是政府层面做出的努力。但是,仅有这些还不够,打上某某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并不代表就能带来如潮的观众。正如吴琼抱怨的,在央视 春晚这么好的舞台上,却只给传统剧种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而且还是零点以后,大家都出去放鞭炮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到?

现在全国各地这活动、那庆典,为什么不能给传统剧种多些露脸机会,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多了,才会让观众和剧种互相发现:你发现了传统艺术吸引人的地方,我发现了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喜欢我,这才能形成良性活动,扩大观众的基础。

抱怨没用,失望也没用,只有行动才有用。很多传统剧种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理应在现代社会有其一席之地。

推荐第9篇:黄梅戏知识教案

走进黄梅戏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梅戏的一些基本知识;2、知道一些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及其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在上课前要先考考大家,谁知道我们中国戏曲有哪些种类?

2、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更为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剧种。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是世界剧坛上综合化程度最高的古老戏剧样式。中国戏曲以独特的民族风格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被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有:京剧、豫剧、评剧、越剧、黄梅戏。

3、播放一段戏曲,请同学猜一猜戏名及曲种。(夫妻双双把家还地方戏——黄梅调)

4、这节课让我们要走进黄梅戏。板书:走进黄梅戏

二、了解黄梅戏

1、黄梅戏的起源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黄梅戏我省主要的地方剧种,与历史悠久早负盛名的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她是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安徽)、鄂(湖北)、赣(江西)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委婉动听的特点,广受人们喜爱,迅速流行于全中国甚至于海外。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2、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严凤英,祖籍安徽桐城 。在23年的艺术实践中,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表演质朴细腻、塑造过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代表作品:《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 马兰,安徽太湖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

马兰是一位功底扎实,才华横溢的演员,唱做俱佳,生旦齐能。她扮相俊俏,大度不凡,且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动听,行腔优美,吐字清晰,能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她曾领衔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巡回演出,赴港澳台演出,赴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访问演出以及日本访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代表作品: 《龙女》、《严凤英》、《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和《无事生非》。

黄新德, 安徽怀宁县 人,国家一级演员。

代表作品:《龙女》、《徽商情缘》、《黄山情》、《春香闹学》、《戏牡丹》、《风尘女画家》、《红丝错》、《徽州女人》。

韩再芬, 祖籍安徽潜山, 现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 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 韩再芬的表演具有大家风范:扮相俏丽,噪音圆润,表演细腻,演唱韵味纯厚、清亮悦耳。

代表作品: 郑小姣》、《女驸马》、《天仙配》、《香魂》、《小辞店》、《潘张玉良》、《莫愁女》、《 徽州女人》、《公司》 。

黄梅戏“五朵金花”-- 马兰 吴琼 吴亚玲 杨俊 袁枚

3、黄梅戏经典唱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选自黄梅戏《天仙配》) 《为救李郎离家园》(选自黄梅戏《女驸马》) 《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三、小结

1、戏曲欣赏: 《对花》(选自黄梅戏《打猪草》)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黄梅戏的一些戏曲知识,黄梅戏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希望同学们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戏曲,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戏曲。

推荐第10篇:黄梅戏进校园调研汇报

黄梅戏进校园调研汇报

我校把黄梅戏进课堂作为弘扬传统文化重要的抓手之一,自2012年启动以来,不断探索活动形式,研究教学模式,促进黄梅戏教学有序进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2015年秋,在陶秀琪为校长的新的领导班子引领下,黄冈市实验小学与美国麦迪逊小学共建“孔子课堂”,探索出“培养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素质更全面的人”的办学模式,努力实现把学校建设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2016春节,黄梅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使者通过视频向大洋彼岸送去了新春的祝福,成为了国际交流沟通的桥梁。2016年6月,即将在我校与美国麦迪逊小学共建孔子课堂的签字仪式上,黄梅戏艺术将会为来访的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孔子学院教育代表团绽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是依托校本资源让黄梅戏走进课堂。

1、全国知名票友桂全球老师主讲黄梅戏课。桂老师为黄冈市实验小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自幼酷爱民舞、唱京剧,尤其善唱黄梅戏,聚识谱、唱功和表演于一身,近十年来,多次荣获省、市大赛奖项。2011年12月曾荣获由安庆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二届“脑白金杯”黄梅戏总决赛最佳人气奖和最佳表演奖,深受专家和广大戏迷的高度赞赏。2012年中央电视台11套邀请表演《明月几时有》(选自《东坡》),2014年参加陈安丽市长主持的黄冈市首届60位艺术家座谈会,2015年安徽省特邀名家名票同台献艺,2016年宜昌电视台春晚特邀参演,连续6年参加全国4.18大型网上联谊演出,是黄梅戏微信群、QQ群网络红人。

2、培养黄梅戏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黄梅戏进课堂的重要保证,桂老师2016年已到退休年龄,学校反聘桂老师继续任教,在桂老师的带动下,学校能唱演黄梅戏的老师有胡春霞、欧志鸿、王新、余君、朱丽华等。

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落到实处。

教学中,每课以“了解----学唱----链接”为授课形式。桂老师以讲义形式汇编教学内容,所选唱段基本上围绕知识介绍所体现的意境展开,尽量挑选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优秀传统唱腔,以便易唱易传。如五月龙船调《点大麦》,开门调《夫妻观灯一想梁兄日落西(黄梅歌),小女子本姓陶《打猪草》,对花《打猪草》,青衣青丝发《补背褡》,龙归大海鸟归林(彩腔新编),满工对唱《天仙配》,谁料皇榜中状元《女驸马》,到底人间欢喜多《牛郎织女》等传统经典唱段。

同时将黄梅戏舞台表演的身段、台步、手行等专业技法融入教学之中,学生学得饶有趣味。

三、以俱乐部形式开设课程,组织有效。依托学校俱乐部活动,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学习,开设每周开设3课时。五年来,每学期约有40人左右学生参加学习,共计约400余人参加了黄梅戏学习。

四、搭建黄梅戏表演舞台,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1、校内搭建舞台。学校每年“六一”儿童节、元旦迎新活动、校园科技文化节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五年来由学生校内表演10场次左右。

2、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表演、比赛活动。2013年教育系统教师节晚会,我校师生与谢思琴对唱《海滩别》;大家唱、大家跳二年级4班展示《谁料》《手提羊毫》;市电视台对俱乐部课堂教学多次现场采访。2014年组织了首次黄梅戏夏令营,湖北教育进行了推介。2015年省校长年会,学生现场表扬,周琴师现场伴奏;天门电视台对我校俱乐部黄梅戏进课堂进行采访。2016年黄梅戏班学生参加黄冈电视台少儿春晚黄梅戏联唱;黄冈市戏协年会师生与谢思琴对唱《薪火相传》。

五、聘请名家、名角来校指导。

丰富黄梅戏进校园的活动形式,聘请名家来校指导表演。

1、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张辉多次对桂全球进行指导、鼓励。

2、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张辉、涂小勇主任、教学身段的王老师来校指导。

3、谢思琴老师多次来校指导,并与师生同台演出。

六、如何进一步做好黄梅戏进校园工作。

1、要加大校内师资培养力度,聘请校外辅导员。

2、与音乐课整合融入常规课堂,研发黄梅戏校本教材等。

在打造“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一流学校”的发展道路上,我校将坚持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做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开拓者与践行者,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为早日实现我校教育现代化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第11篇:大班幼儿黄梅戏教学初探

大班幼儿黄梅戏教学初探

摘要: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让幼儿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感受。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其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而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

关键词:黄梅戏 大班幼儿 欣赏 模仿 改唱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222-02

幼儿对戏曲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很强,对幼儿进行传统戏曲教育、熏陶,有利于他们在孩提时代就养成对祖国传统戏曲亲切、熟悉的情感。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戏曲片段,利用戏曲优美的旋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对戏曲进行欣赏、模仿、表演,能激发幼儿戏曲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对戏曲艺术的感受和表现力。

1 多层次欣赏,感受戏曲的魅力

大班幼儿音乐欣赏的过程特点:连续性;阶段性和水平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的音乐欣赏可以达到理性阶段或处于感性水平和理性水平。[1]

1.1接触戏曲,激发兴趣

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为幼儿所注意。当散步时,教师牵着幼儿的手,轻轻地吟唱黄梅戏,孩子们会兴奋地说:“这是戏曲,我听过的”。孩子好学好动,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正处在学习、成长和模仿阶段,可塑性强,老师就要抓住机会尽可能地发展幼儿在各方面的潜能。

1.2观看视频,发现魅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是借助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的,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大班幼儿虽比中班时期在思维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他们的行动依然还要依靠具体的形象思维进行的。通过观看视频,幼儿对于戏曲表演的各方面知识有了了解,加深了对戏曲的理解,同时也会发现戏曲本身的魅力。

1.3欣赏名曲,加深记忆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记忆力是实现接收、熟记、保持和再现关于周围世界中各方面音乐信息这一过程的一种能力。通过视频欣赏经典的黄梅戏片段,幼儿接收了黄梅戏,并已经能熟记、保持。而利用进餐时的音乐欣赏,就可以再现黄梅戏,幼儿的音乐记忆力也逐渐培养起来,对经典的黄梅戏片段也记得更牢。

2 多方面模仿,加深戏曲印象

3~6岁的儿童好奇心很强,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是期望幼儿像成年人那样弄懂戏曲知识,对戏曲有深刻的理解,那是不现实的。教育者应该着力培养幼儿对戏曲的兴趣和初步的审美情感体验。

2.1轻松哼唱,感受曲调

为了充分感受黄梅调旋律流畅、委婉的特点,我们把戏曲中的唱词部分改用“啦”来哼唱黄梅调。在黄梅调委婉的地方引导幼儿多唱,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当幼儿能大胆地唱出来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并鼓励,孩子们受到鼓励就唱得更欢了。

2.2自由舞蹈,表演动作

戏曲是一门动作艺术,是通过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戏曲表演是调动各种艺术美的力量,进行造型与抒情的独特方式。幼儿对于成人化的戏曲动作掌握有限,但幼儿的创造想象力确实非凡的。如幼儿在创编《我家小池塘》这首黄梅戏时,就想象自己在小池塘边看到的情景进行自由创造表演“照相”、“摇着小池塘”等等,美不胜收!

2.3移情思维,体验角色

舞台艺术,是直接靠演员的形体、思想、情感来创造的,演员创造人物时的思维特征是“体验”性思维。幼儿要真切地表达情感,必须体验戏曲中的人物角色特点。我们运用移情的方法,让幼儿想象一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如,《谁料皇榜中状元》片段中,演员是高兴的情绪,这样,幼儿就容易表达感情了。

3 多角度改唱,提高探索兴趣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就能够乐学了。[2]

3.1适当改编,游戏引领

戏曲毕竟不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所以应当适当降低难度,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来教学。如《夫妻双双把家还》这首经典的黄梅戏曲调简单重复,把他改变成《动物猜谜歌》,简单的猜谜儿歌加入黄梅调,别有一番滋味。孩子们在欣赏戏曲的同时,通过对唱进一步感知了戏曲。

3.2巧用图谱,降低难度

图谱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辅助教学工具,它是一种视觉符号,它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谁料皇榜中状元》这首曲子把它改变成黄梅戏《我家小池塘》来进行教学时,由于这首戏曲曲调较难一点,幼儿熟悉哼唱旋律后,自己尝试用图谱填唱,幼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技巧得到提升。

3.3保留原味,自然融入

孩子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情。《对花》是以花为题的问答式对歌,我选择最后的“得儿喂呀”等衬词,以保留作品的地方特色,同时把他作为难点前置,引起幼儿的兴趣。选用诗歌《秋天的颜色》填唱,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用轻松的对唱游戏解决了问题,孩子们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戏曲中。

4 多领域展示,提升表演能力

表演游戏是幼儿百玩不厌的活动。幼儿以演出的形式边唱边用身体动作表现戏曲的韵味和情绪。教师积极引导幼儿用创造性的动作表现演唱内容,根据旋律创编歌词、动作等,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4.1角色表演,自由发挥

角色游戏向来是幼儿的最爱,也是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在幼儿完全掌握黄梅调的基础上,幼儿能熟练演唱创编的黄梅戏,这时候幼儿表演起来就能根据戏词自由的发挥,创造性的表演。从中体验角色情感,感受角色游戏般的表演乐趣。

4.2延伸表演,经久不衰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所以巩固、强化目标的延伸活动显得更加重要。在平时的表演活动中,可以鼓励幼儿多尝试用其他的儿歌来填词唱戏,这样既可以巩固对戏曲的欣赏和熟悉程度,又可以让幼儿活学活用,通过探索得到更多的本领。

4.3舞台表演,发扬文化

每年的大班毕业典礼,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幼儿表现的一个舞台。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表演由传统戏曲改变的黄梅戏,

他们不禁感叹,戏曲文化从幼儿园起飞。也许若干年以后,戏曲在我们的孩子一辈会有新的发展,祖国的戏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在幼儿园开展戏曲教学,不仅能使幼儿了解戏曲的相关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还能有效地促进音乐能力的提高。这些带有浓郁民族艺术氛围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教育所渗透给孩子的民族精神,会在他们未来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瑞芳.大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研究[J],2007.

[2]陶行知.陶行知箴言[M].哈尔滨出版社.

第12篇:市黄梅戏剧院4月份工作计划

市黄梅戏剧院2014年4月份工作计划

一、四月底举办2014年度艺术系列继续教育培训班。

二、“民生工程”,开展“艺术进校园”音乐辅导活动6次(老峰镇中桥小学)。

三、“中国梦”创作活动,院编剧人员戏曲剧本创作继续进行。

黄梅戏剧院2014.3.28

第13篇:故乡黄梅戏工作调研报告[定稿]

2008年1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期间指出:“**文化底蕴深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强化精品意识,努力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绩。”总书记的讲话,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黄梅戏工作的一个批件传到了**,省政府秘书长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daodoc.com张俊拿着这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来的材料复印件,对参加省人代会的我省著名黄梅戏艺术家、省人大代表黄新德说,温家宝总理很关心黄梅戏事业的发展,他在一份关于安庆黄梅戏学校危机重重的材料上批了字:要重视发展黄梅戏艺术。并指示国务院办公厅与**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落实。黄新德代表还了解到,省里已决定每年为戏校加拨200万元办学经费,中央再从其他渠道予以支持。

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用了一个章节700多字谈文艺工作,这是历次报告中罕见的。尤其是报告明确强调,要弘扬黄梅戏艺术,这说明今后五年国家对黄梅戏的扶持力度还将继续加大。

省委书记王金山也亲自过问黄梅戏工作。他在2008年元旦当天参加省人大会的一个会议的活动时,对省人大代表黄新德说,你反映的关于戏校困难的事情正在努力解决,不久就会有结果,你放心吧。

安庆市人民政府分管文化工作的王强副市长,对提升黄梅戏的品牌和知名度,对于黄梅戏的未来,都显得信心十足。

张小青同志,赴任**县人民政府县长之后,多次到县黄梅戏剧团实地调研考察。前些时候,他亲自批准剧团增加四名编制。这是1996年到现在13年以来仅见的。在笔者采写《黄梅戏与**》一文时,他不仅多次发信息过问关心,而且还曾丢下手头事务,专门接待笔者专访。

县政协朱治平主席早就主张,要充分挖掘、精心整理、广泛搜罗**地方文化历史资料,他对雷池地名的释义、黄梅戏源头的考证一直十分关心关注。县政协领导曾于2008年第二季度末的6月19日专门安排常委会,听取黄梅戏相关情况和具体工作的汇报。

县委宣传部李红兵部长不仅亲自审读过《黄梅戏与**》,并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指导意见,而且正在谋划成立黄梅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梅戏史料收藏、展览馆的工作。

就**来讲,还有一点,也当是令人欣喜的:

2007年8月30日记者李宏以笔者《黄梅戏与**》为材料撰写成《**是孕育黄梅戏的源头》一文,发表在《安庆晚报》安庆·重点版头条位置上。之后,《新安晚报》、《江淮晨报》、《安庆广播电视报》、《**文化工作》、《中国国学大系》、《和谐中国》等众多传媒相继刊发了《黄梅戏的发源地当属**》、《黄梅戏与**》等有关黄梅戏探源的文章。接着,县政协网、县政府网、市人民政府新闻网、中安在线、省新闻网、**历史文化网、湖北省徽文化研究会网、中国戏剧网、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等数十家或官方、或民间网站纷纷刊发、转帖了黄梅戏与**的相关文章。现在,在百度、谷歌、雅虎、搜弧,随便哪个网站上,只要输入“黄梅戏与**”,都能找到黄梅戏与**的相关材料。在我于2007年12月23日开通的博客(linanliao.blog.163.com)中有港、澳、台地区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数千多网友都知道**与黄梅戏的深厚渊源关系。我注意了一下,在县政协、县政府的网站上,《黄梅戏与**》的点击率均在千人次以上。我想,这从另外一个方面,对**人更努力地搞好黄梅戏工作也会起到一些积极的促进作用。

**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但很遗憾,一个**先人发明创造的与京剧、越剧、豫剧、评剧并称为中国戏坛上五朵金花的地方剧种,却无端地被黄梅、安庆抢先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将会随着考证的深入,人们会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这一点!在这“处处演唱黄梅戏,人人可哼黄梅调”的黄梅戏故乡,作为我们这些有幸跨世纪的人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把我们的先人用聪明才智创造的黄梅戏这一传统的地方剧种继承好、巩固好、发展好!基于此,我们不能不冷峻地正视黄梅戏工作眼前回避不了的这样一些问题:

观众减少,人才稀少,精品缺少,资金短少!

下面,我将自己对黄梅戏工作现状调查的情况,或略或详地作些分析和介绍。

1、观众减少问题。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多元,娱乐形式多元,价值取向多元,加上电影、电视、vcd、歌舞厅、网络等冲击,扑克、麻将的诱惑,观众看戏人数大量减少,这是全国的共性问题,**当然也不能例外。这尽可以不必大惊小怪。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我们只有想办法提高演艺技巧,多创作、排演出雅俗共赏、让人喜闻乐见的剧目,从而把观众吸引过来。

2、人才缺少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回报、分析一下**黄梅戏工作的情况:

a、剧团演

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daodoc.com

第14篇: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正文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一、黄梅戏《家》的简述

黄梅戏《家》是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和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共同排演,由安徽电视台于1996年拍摄的八集音乐电视连续剧,其主要演员是候长荣、周再生、周源源、左丹等,这批优秀的黄梅戏演员将小说《家》中的矛盾以及剧情用黄梅戏的形式完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此片一播出无论是在音乐戏曲界还是在电视界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仅1996年就获得全国第十六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

1 戏曲二等奖,中国戏曲音乐优秀作曲奖等殊荣。○黄梅戏《家》是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改编而来,真实地反映了“五四”时期一个封建大家族的腐朽衰败和年轻一代的不幸与觉醒。主要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没落的故事,当中展现了五四新思潮与封建礼教之间的思想冲突、晚辈与长辈之间思想矛盾的冲突,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没落表现了封建社会在社会发展大变革中摇摇欲坠的状态。

故事以觉新的婚事开始,高老爷通过抓阄的方式包办觉新的婚事,完全不顾及觉新与其亲梅竹马的梅芬之间的恋情,觉新作为高家大房的长子,没有违背高老爷的意愿,忍着跟梅分离的痛苦娶了李家小姐瑞珏。故事由梅芬、觉新和瑞珏三人命运为主线而展开的,在他们被礼教束缚的封建社会残害事实中,觉民、觉新以及追求新女性的琴不顾封建势利的顽固,大胆追求新思想,创作文明戏《傀儡家庭》并创作起了新报刊《黎明》,但遭到封建势力代表冯乐山的百般破坏、封杀。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的两对恋情都被封建势力强行拆开,高老爷同样要为觉民包办婚姻,把鸣凤送给冯乐山做小妾,使得觉民离家出走,鸣凤跳湖自杀。军阀混战,守旧的封建大家庭日益没落,高老爷的去世让大家庭开始分裂,长辈的“免使高老太爷亡灵遭血光之灾”的无稽之谈,逼迫觉新将快临产的瑞珏送到城外,使瑞珏死于难产。觉民在觉慧的支持下,大胆地自由恋爱,为反对家庭包办婚姻,他出逃相抗,最终获得胜利。觉慧离家寻找属于他的新思想。最后大家庭的长子觉新守着残缺不全的家。

黄梅戏《家》拥有小说一样的叙事结构,同样穿插了很多黄梅戏唱段,运用安庆方言演唱,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配合着戏剧矛盾的展开、渲染了戏剧的环境、制造出戏剧气氛、协调着戏剧的节奏,将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戏剧性唱腔集于一体。剧中的唱腔主要运用主腔、花腔和三腔。唱词多采用

二、

二、三结构的七字句和

三、

三、四结构的十字句式。通篇感情由黄梅戏烘托出来,

2 做到叙事与抒情的完美合一。○黄梅戏表演有着永无定型的动态表演特点,在黄梅戏《家》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在第一集觉新迎亲的那段戏,梅芬在自己的房间内唱到:“远处迎亲鼓乐鸣,怕听,不停,又开窗门。”她唱这段词的时候把安庆普通话演唱改成安庆话演唱,把“鼓乐鸣”唱成“鼓乐(“哟”的音)鸣”,使韵白、念白既有京剧的韵律,又有安庆方言的特色,做到了韵白、念白、唱段三者的和谐统一。在唱念中,她还根据内容,运用了甩袖、回看等表演程式,俨然是在思索、烦躁,不知所措。她看着窗户想了想,然后转过身,却没有转过来停顿了一会,又转了回去推开窗户,右手做圆弧形转动之势,一个被封建包办婚宴残害的女子被她表演的活灵活现。

虚拟化的表演手法在黄梅戏《家》的表演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虽说是虚拟化的动作,但是它是建立在真是的感情之上的,它是以虚拟的动作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比如在黄梅戏《家》第六集描述鸣凤投湖自尽那段,它在唱到“是去,是留,是留,是去”的时候就一会儿有朝着湖走的趋势一会儿又转过身来,虽然说鸣凤的动作只有一个趋势是一个虚拟的动作,但是她的感情是真实的,她不想死但是她不得不去死。黄梅戏《家》中这种虚拟性的动作很多,在演员表演时经常出现这种虚拟的动作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做到黄梅戏写实的特点。

黄梅戏《家》里面的经典唱段很多,如梅园中觉新和梅芬的唱段、鸣凤投湖自尽的唱段等等。这些唱段不仅仅得益于有优美的唱词更重要的是演员的演唱。在黄梅戏《家》中演员主要运用了主调、花腔和阴司腔来演唱,在交代背景和过渡的唱段中均运用主调和花腔演唱,曲调优美大方,严肃庄重,擅长叙述,它独成一段。比如梅芬死的消息传到了觉新那里,觉新去梅芬家路途上的那段演唱就是用花腔演唱。在表达个人情感的演唱中演员运用阴司腔演唱,适合抒情。

黄梅戏《家》记述的是发生在五四时期的故事,正处于封建旧社会和新思想萌发的交替期,在演员的服饰上,代表封建社会的高老爷、冯乐山、张太太等都是穿着代表封建社会的清满族服装,而代表新思想的觉民、觉慧则是穿着质朴的中山装,琴穿着五四学生装。

二 从小说到黄梅戏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一)黄梅戏《家》与小说《家》的不同点

1、情节上的不同

小说《家》与黄梅戏《家》由于媒介传播形式的不同,由文字占主体的小说到说唱为主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在其改编上也因为媒介的不同而在原著上做了适当的改编。小说重叙事、重表述,而黄梅戏重说唱,于是在《家》的情节上,黄梅戏《家》对原著有了些删改,具体有一下三方面。第一,增加部分。黄梅戏《家》第一集就增加了觉新结婚的情节,高老爷给觉新定了婚事,觉新心里一直有着梅芬,但觉新不敢反抗,于是只有和李家小姐瑞珏结婚,但是在洞房里面,觉新一直盼着梅芬来解围,但梅芬被母亲锁在家里不能出门,梅芬退还了觉新送去了七棵莲子和定情扇子,觉新看后晕倒卧床,瑞珏毫不知情,静静的守候在床头。关于觉新的婚事在小说《家》中只是在第六节第六段对话中有所提及,“你现在中学毕业了。我已经给你看定了一门亲事。李家的亲事我已经准备好了,下

3小说《家》对觉个月十三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下定。今年年内就结婚”。○新的婚事一笔带过,而后就开始了他们的生活,整个篇幅只占小说《家》四十小节中的半个小节。在黄梅戏中,觉新婚事占了八集中的一集,可见分量不相同,而且突出的重点不同,从第一集对觉新的性格刻画上可以看出黄梅戏《家》突出表现了觉新的不抵抗主义。第二,减少部分。小说《家》的第七节在黄梅戏《家》的改编过程中被删除。这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觉新在西蜀实业公司上班,觉民觉慧还有剑云在这里买新书,恰好张太太和琴来买布料,觉新陪张太太去看布料,于是琴留下来和他们三个谈论新青年。三人谈论着觉新的婚事。第八小节中以觉民、觉慧为代表的学生请愿没有被表现出来。小说《家》和黄梅戏《家》都描述了觉民、觉慧等学生在茶楼演文明戏的情节,但是黄梅戏《家》对于后来的学生请愿

4和官兵打学生没有过多提及,只是在高老大爷的话中提到,“参加情愿,哼!”。○第十八小节主要讲述正月初九高家请龙灯放鞭炮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情形,在黄梅戏《家》里面没有表现。第三,修改部分。小说《家》与黄梅戏《家》在主体情节上是一致的,但是针对一些小的情节做了修改,比如人物,出现了礼拜一这个人物,她是一个里外通吃的妓女,在小说中没有这个人物形象出现。黄梅戏《家》里面瑞珏的死是因为避高老爷灵堂的讳,而被安置在郊外的一个小屋里面生孩子,由于医疗设施跟不上,瑞珏难产而死。这些情节跟小说中的有些出入,小说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里面小说中瑞珏的死是在第三十七小节,其中讲述的是瑞珏死的经过,但是在第十三小节已经交代了瑞珏已经有了第一个孩子海臣,所以小说《家》中的生孩子是第二个孩子,而黄梅戏《家》中生孩子是第一个孩子,两者区别甚大。黄梅戏《家》通过八集的音乐电视剧形式浓缩了四十小节的小说《家》,删改了其中的若干情节,使得黄梅戏《家》在有限的集数内展现了长篇小说《家》的全貌。

2.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小说通过抒情的文字、详尽的描写来表达个人情感,黄梅戏通过演唱来表达情感。鸣凤的情感表达在小说和电视剧中都有很大的分量。小说第二十六小节通篇描述鸣凤由接受嫁给冯乐山的事实到后来的投湖自尽,小说花了很多的篇幅来描写鸣凤的心里活动和内心复杂的情感。鸣凤向周太太求情,希望能够继续留在高家侍奉太太,但高老爷做的决定谁都不能改,周太太也很替鸣凤惋惜,鸣凤想到了觉慧,几次来到觉慧的窗前,见到觉慧在赶稿件,不忍心打扰,最后终于有了勇气跟觉慧说话,不料到忙于自己的稿件没有理鸣凤,让鸣凤第二天再来找他。鸣凤处于绝望的边缘,来到了湖边。小说细腻的描述鸣凤在死之前的各种心理活动,鸣凤想到侍奉觉慧时的幸福快乐的日子,想到了苦命的母亲,想到了她卑微的一生,还想到了对她很好但是早逝的大小姐,想到了她的爱情,奢望不属于她的爱情。小说描述的细腻生动,把鸣凤投湖自尽前的心理活动完完全全的展现在读者心理。黄梅戏《家》在表现这段心理活动采用的是唱的方法,觉慧在觉民那里得知鸣凤第二天要嫁给冯乐山之后马上出门寻找鸣凤,鸣凤于是有这么一段唱词,“隐约约,有人在呼唤,蒙胧胧,灯火在漂游,是留,是走,是走,是留。纵然是救我命,也难逃虎口,反落个终生羞辱愁共愁。亲人啊,你是那天上明月把我心照透,我是这湖中月影把你情意留,你明明亮亮照人世,我清清白白藏水

5鸣凤通过这段黄梅戏演唱,将她的个人情感表流。 三少爷,觉慧,我去了。”○达了出来,“是去,是留?”这个时候鸣凤还在犹豫,“纵然是救我命,也难逃虎口,反落个终生羞辱愁共愁。”鸣凤唱到这里时候,已经觉得就算觉慧救了她的命,也抵抗不过这封建社会,必受到羞辱。鸣凤唱到“你明明亮亮照人世,我清清白白藏水流”的时候,她想到了自己清清白白一生,没有做羞辱的事情,决定一死了去,最后呼唤了她心爱人的名字而跳湖自尽。

(二)部分改编段落详细比较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黄梅戏《家》在遵从原著的基础上对于适合黄梅戏演出的片段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改,下面以高老爷的死和开端为例,具体阐述。

小说中讲述高老爷的死是从第三十四节高老爷生病开始的,几个神医过来医治并没有见效,于是三个子克明、克安、克定为高老爷求神祭天,高老爷依然卧床不起,三个儿子弄出新招在高公馆里面抓鬼,高老爷生病搅乱了整个高公馆的安宁。在第三十五节里面高老爷找觉新去谈话,在这个时候高老爷死了,是久治不愈而死。在黄梅戏《家》中,第八集后半部分讲述克安、克定在找克明分财产的同时,高老爷听到儿子们为争夺财产而刀枪相向的状态下气死的。小说和黄梅戏在高老爷的死上面侧重点不同,小说侧重他的久治不愈、生病而死,黄梅戏强调高老爷生气而死,有如下原因,第一,在黄梅戏《家》里面,没有提及到老太爷生病,而是一直强调家庭内部矛盾重重,克定和克安在外面私养小妾,两人合伙争夺家庭财产,在外欠债、在内掠夺,儿子的不孝不争气让高老爷生了很大的气。军阀混战,高老爷找了觉新在房间里面埋家产,希望能够使家业永固,克定、克安和高家的媳妇们却想趁火打劫,抢夺财产,高老爷第二次大生气。高老爷找觉新谈论二少爷觉民去向的时候,克定、克安用枪逼克明交代出家产,并马上分割,于是吵了起来,高老爷听到了大生气,他唱到:“苍天哪,世辈含辛茹苦,才撑起这一座老屋舒庐。一生祷念祁祝,才赢得这一帧‘全家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眼看大厦将倾没法阻,眼看梦里吟哦难成赋,苍天已漏无法补,家道

6高老爷已落悔当初。怎忍心将四世同堂,一生建树,付水东流,化为泡珠。”○第三次生气,这一气便气绝身亡。第二,在小说中,从第三十五节开始到三十六节,通篇都是围绕高老爷生病卧床来写,由此可以看来在小说中高老爷是年迈已高,哮喘发作,又气又病,经不起这种折磨最终离世。第三,黄梅戏《家》着重感情上面的抒发,不能像小说《家》那样长篇描述,所以在黄梅戏当中高老爷是迅速的生气而死,小说中是慢慢的生病而死。并且在黄梅戏中,高老爷有一段唱词,如果把剧情设置为高老爷卧床那样就不方便安排高老爷出来演唱。

黄梅戏《家》以觉新的婚事开端,而小说是以觉民、觉慧从学堂排演文明戏回到高公馆,高公馆内正麻将声声,整个公馆热热闹闹为开端,而觉新的婚事只是在后面第六节才提及。黄梅戏之所以要这样改,主要是因为小说《家》的开端部分主要是渲染气氛,介绍高家守旧的封建思想和觉民、觉慧的新思想,如果把 5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这些渲染的情节搬到黄梅戏中,由于黄梅戏重在感情的表达,所以并不适合用黄梅戏来演唱,在改编之后采用觉新的婚事来开头,出现了觉新在遵从高老爷的命令娶了瑞珏后心里还想着梅芬这样一种矛盾的思想,有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展现戏剧冲突,直入主题,一方面让观众更容易入戏,另一方面有助于利用黄梅戏来唱出人物内心感情,让观众在欣赏优美的黄梅戏及唯美画面的同时,又能理会巴金《家》故事中诠释的深层意义所在。

从小说《家》到黄梅戏《家》,从文字叙述到通过视频的方式叙述,浓缩了情节,将感情通过黄梅戏演唱来表达,黄梅戏相比小说渲染要直接、生动。黄梅戏《家》在遵从原著的基础上更加生动传情的叙述故事,既囊括了电视剧叙事性强的优点,也拥有黄梅戏擅长抒发感情的优点,所以说黄梅戏《家》改编是较成功的作品。

三、受形式制约的主题迁异

1、增强部分

黄梅戏与小说由于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的不同,所以表达方式有自己的特点。黄梅戏重在演唱,擅于抒情,在情感的表达上很有讲究,比小说更直接,而且黄梅戏在唱词上面很讲究,通过演员的演唱、音乐以及画面的烘托,可以将情感深入人心。小说在重在叙事,擅长描述,在情感表达上一般只是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心理。

黄梅戏《家》相对小说《家》在情感表达上有所增强,黄梅戏在仅仅八集的中就四次直接通过演唱来表达梅芬与觉新的感情,相比较长篇小说而言占的比重就大得多。在小说里面觉新和梅芬关系通过觉民、觉慧和琴的对话来讲述的,并没有多少觉新与梅芬的感情纠葛。第二十一节里面写道梅芬来到高家避难,觉新与梅芬在梅林里面相遇。觉新在对梅表达情感时候说:“梅,我负了你。„„我

7梅芬有如也是没有办法的啊。我接了亲,忘记了你。我不曾想到你的痛苦,”○下对话:“这几年来我哪一天不想念你。我自己倒不要紧,也不愿给你唤起往事,我有我的母亲,你有大表嫂。不过我不愿使你痛苦,也不愿使她痛苦。我这样活

8其后各自悲伤,直至梅芬去世,而黄梅戏中梅芬与下去,还不如早死的好。”○觉新的感情通过演员的真情对唱进行细致刻画。比如,在第一集增加了大幅的黄梅戏演唱表达了出来,其后又增加了觉新在得知梅芬生病之后又有很细致的刻画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觉新情绪低落,进入梅园吹萧吟唱。梅芬到高家躲避战乱时,两人在梅园不期而遇演唱直抒情感代替小说中那一段对白。觉新:“你忘了,梅园之中同嬉戏,共比牛郎和织女,你忘了围拱桥边共赏月,湖心亭上同观鱼,你忘了你生病时我着

9梅芬唱到:急,你忘了,你把诗笺和信退,我敢长寸断人昏迷。”○“我退信笺不10另外,在梅芬去世之后,黄梅戏《家》遵从原著,得已,事过境迁后悔不及”。○表现出了觉新急切与悲伤,但就黄梅戏而言,感情表达的形式又更为灵活,黄梅戏《家》设置梅芬去世之后,除了画面、音乐、演员表演等渲染悲伤气氛之外,还采用了旁音演唱来加深悲伤之情的描述,比如:“难等候,来迟了,饮恨而去,

11 遗恨难消,难等候,来迟了。”○黄梅戏《家》除了在觉新与梅芬之间的感情做了大幅细致的刻画之外,在觉新与瑞珏之间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增加,表现最为明显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写觉新与瑞珏在洞房中各自的复杂心理活动:觉新等待送去梅芬信的回音,同时又体会瑞珏的不易;瑞珏猜测觉新的愁思。这些新加进黄梅戏的细节均通过演唱表达了出来。第二处则是在瑞珏去世之前,通过二人的唱词表现出深厚的感情。黄梅戏《家》在遵从原著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的前提下,完整表达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多媒体传播途径的优势,加上抒情雅致的黄梅戏,完整的改编,为黄梅戏的发展又增加了极强的影响力。

2、削弱部分

黄梅戏的演唱非常优美,讲究唱腔、唱调和唱词,对于演员的演出以及音乐包括道具和环境都很讲究,而小说的场景、道具等等都需要通过语言描述传递给观众。黄梅戏在通俗中讲究雅致,通过易懂的唱腔唱词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黄梅戏《家》在增加感情表达的同时,在对于旧社会、旧家庭的控诉相对少了许多,对于旧社会的迷信活动就尽力避免。小说《家》三十四小节中讲述了高家老爷生病之后几个儿子不真正关心老爷子的病情却求助于迷信,找来几个道士敲锣打鼓,做法念咒拜菩萨,祭天抓鬼胡作为,弄得高家上上下下不得安宁。黄梅戏《家》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贯穿抨击封建思想,重在突出对情感的表述上,所以将小说《家》中那一段不雅的抓鬼迷信取缔为高老爷的一段唱词,表达了他维护家庭和睦安宁的一片苦心,对家庭的深厚感情,对子孙的殷切的爱,对四世同堂、全家福的满足。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另外,封建大家庭的思想在黄梅戏《家》里面也削弱了。小说《家》第一节就描述了高家各房在一起打麻将,虽然内部存在矛盾但看上去还是其乐融融。在第十三节里面,小说记述了高家各房在一起吃团年饭,“上面一桌坐的全是长辈,老太爷,陈姨太,周太太,克明、克安和克定,下面一桌坐的是觉字辈,觉新、觉民、觉慧、觉英、觉群、觉世,和淑字辈的淑英、淑芬、淑华、淑贞、淑芳。

12小说对于这种高家子弟在一起团年描写的很详还有各房太太,姨太太等等。”○细,针对这种封建大家庭的描述在整个小说中除了这次团年还有第十八节高家子弟在一起看龙灯、放鞭炮,第二十节里面的高家各房在一起划船吃宵夜。小说《家》对封建大家庭的描述很细腻,而在黄梅戏《家》当中,删去了这些情节,只是很简略的涉及到了团年饭,但是吃饭的人数没有小说中记录的这么多,只有高老爷和几个儿子、儿媳。小说中的整个大家庭一起看龙灯、划船、吃宵夜、放炮竹都没有提及,这说明黄梅戏《家》改编之后对于封建大家庭的思想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觉民、觉慧办《黎明》报等这些新思想。巴金的《家》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正处于旧社会封建思想崩溃的边缘,而黄梅戏《家》制作于1996年,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所以黄梅戏《家》削弱了小说中对封建旧思想的控诉,将主要的情节安排在叙述故事表达个人情感上。

五、结语

黄梅戏《家》拍摄于1996年,由许公炳编剧,胡连翠导演,演员侯长荣、周莉、吴亚玲、刘晓梅,由安徽电视台拍摄,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参与演出,主要

13这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一共八集,在小说《家》的基场景拍摄于歙县和黟县。○础上改编而来,用黄梅戏的方式演唱,将记述与抒情融为一体。黄梅戏《家》在演员动作表演上是非程式化的,也是虚拟化的,在唱腔唱调上运用了主调、花腔和阴司腔,舞台美术较为简朴,通俗。黄梅戏《家》在播放之后受到好评,获得了全国第十六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等等奖项。

小说《家》改编成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之后,忠实原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充分发挥黄梅戏长于抒情和电视长于叙事的特点,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细腻、深邃、委婉,体现了黄梅戏电视剧独特的审美追求。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黄梅戏《家》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在黄梅戏改革中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是从乡间小戏发展而来,成为雅俗共赏观众喜闻乐见的好戏,它拥有旋律优美的特点,唱腔通俗易懂,受到人们的喜爱。小说《家》改编成黄梅戏之后让黄梅戏再一次成为地方戏中的奇葩,然而与时俱进是中国戏曲发展的必经途径,黄梅戏要发展成京剧、越剧那样流派纷呈,就必须要挖掘新秀,推出新秀,创作出市场推崇和关注的艺术剧目,让新生代的演员多在舞台上锤炼,在唱腔上提高,在表演14在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上完善。○黄梅戏要不断发展自己,追求至真至美,做受到人们欢迎的地方戏曲。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注释

○1百度黄梅戏名词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3423.htm ○2百度黄梅戏名词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3423.htm ○3巴金:《家》、第六节第六段 ○4巴金:《家》、第九节第十三段 ○5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家》第六集 ○6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家》第七集 ○7巴金:《家》、第二十一节 ○8巴金:《家》、第二十一节 ○9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家》第五集 1○0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家》第五集 ○11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家》第五集 1○2巴金:《家》、第十三节 1○3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电视剧资料库、《家》拍摄资料 1○4程建:中国黄梅戏现状探析、第五页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参考文献

[1].巴金编著:《家》.中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家》.1996年拍摄

[3].罗可曼:《关于黄梅戏改良的形态分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4]李向东:.试析巴金《家》中的“人性恶”.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5].程建:《中国黄梅戏现状探讨》.维普资讯网.http://www.daodoc.com/ [6].百度名词解释:黄梅戏.[7].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电视剧资料库 [8].吴乾浩:当代戏曲发展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论黄梅戏《家》的改编

致谢

这篇论文对于我的重要程度已经超乎想象,经过十多个日日夜夜的苦熬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首先要感谢杨彬老师耐心而细致的给我论文指导,针对论文中的问题不厌其烦的给我耐心的讲解,杨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知识是我论文得以完成的重要保证。

感谢海南大学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享受风景优美的南国风光的同时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享受生活,学会做人。

感谢文学院的各位老师在我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给我的教育指导。

向答辩组的老师致谢!

第15篇:关于要求成立黄梅戏协会的请示

关于要求成立黄梅戏协会的请示

尊敬的县文联:

祁门是千年文化古县,自古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戏曲文化在祁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在祁门城乡涌现了一大批黄梅戏爱好者。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黄梅戏艺术,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特向县文联交此请示,要求成立民间协会。

一、协会名称 祁门县黄梅戏协会

二、协会简介及成立的目的

我们的协会全称为《祁门县黄梅戏协会》,筹备成立时间是2010年2月底,由我县一批热心的黄梅戏业余爱好者自动发起。目的是给我县广大黄梅戏业余爱好者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交流的平台、使黄梅戏这朵带着乡土气息的艺术奇葩在我县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三、协会的精神

本协会以“友谊第一,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为原则。在黄梅戏艺术发展、戏曲演唱、表演技能等方面,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四、协会组织构成

本协会组织机构设置入下:

艺术顾问、艺术指导:为协会会员在演唱、表演等方面提供指导。

名誉会长:负责对外活动的协调与组织。 会长:负责协会的统一管理工作。

副会长,负责日常活动的具体实施和会员的组织安排。 财务主管:负责协会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五、协会费用来源

1、上级支持

2、社会赞助

3、协会内部筹集的费用等等。

六、协会活动的开展

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我协会将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以下活动:

1、每周定期活动2次,以交流学习为主。

2、不定期地组织演出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黄梅戏协会,是我县广大黄梅戏业余爱好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相信,在县文联的领导和关怀下,我们的黄梅戏协会一定会很快成熟并发展起来,为弘扬民族戏曲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发挥应有的作用。

特此请示,望尽快批复,万分感谢! 此致 敬礼

祁门县黄梅戏协会筹备组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第16篇:《梨园撷英》 走进黄梅戏 中学音乐教案

《梨园撷英》 --走进黄梅戏 --中学音

乐教案

《梨园撷英》

-------走进黄梅戏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下册

适用手段:多媒体教学 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

型:戏曲综合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戏曲欣赏:《打猪草》选段----《对花》 《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 戏曲学唱及表演练习:《夫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念词练习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2.通过欣赏,了解黄梅戏的唱腔特点、表演方式;

3.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做等表现手段;

4.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够适当表演;

5.通过鼓励学生学念、学做、学唱,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6.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县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教学重点:戏曲学习

戏曲欣赏

教学难点:戏曲演唱二声部重唱

教学准备:钢琴、堂鼓、钹、古筝、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媒体

运用

一、组织 教学

1.宣布上课。

2.面带微笑地问好:“同学们好!”并环视全体学生。1.全班起立。

2.有礼貌地问好:“老师好!”

营造上课和谐氛围

二、导入

新课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同学们,我们上课之前听到并跟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它的旋律具有哪一个剧种的唱腔风格呢?----对,是京剧,同学们知道京剧起源于什么地方吗?----安徽,那么除京剧外,四大著名剧种中,还有一个剧种它虽不是起源于安徽,但却成长、发展于安徽。——你们听,(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二句)——对,是黄梅戏,看来大家对黄梅戏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今天,我们将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黄梅戏、“走进黄梅戏”。

1.聆听音乐,复习巩固并跟唱歌曲《唱脸谱》。>2.听讲并回答教师提问。

3.认真听讲、听范唱,随教师进入新课内容。

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录音,既巩固上节课知识点又可营造一种戏曲气氛,同时也为导入新课内容埋下伏笔。

京剧、黄梅戏同属安徽剧种,从京剧导入黄梅戏显得自然、顺理成章。

音频播放音乐

视频出示戏曲背景及课题

三、黄梅戏剧种简介

介绍黄梅戏的起源、发展情况,黄梅戏主要传统剧目。

认真听讲、了解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情况,掌握黄梅戏主要剧目名称

总体概括了解黄梅戏,拓宽学生知识面

视频出示黄梅戏简介

四、

黄梅视频赏析

1.提出欣赏问题:

(1)剧中人物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2)所播唱段中运用了哪几种戏曲表现手段? (3)你能听出该剧种运用了哪些乐器伴奏吗? 2.播放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 3.播放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满工对唱》 4.问题解答

5.操作多媒体,出示答案

1.读题

2.欣赏黄梅戏选段视频并思考屏幕所显示的问题。

3.积极举手发言,回答教师提问。

4.听教师总结答案,观看屏幕显示,进一步巩固掌握该部分知识点。

初步了解黄梅戏,以视频形式出现,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全面感受黄梅戏,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播放黄梅戏选段

出示问题及答案

五、

黄梅戏今日风采欣赏

1.提出欣赏要求: (1)

模唱旋律 (2)

动作模仿

2.播放“超级女声”李宇春、何洁版和“星光大道”中李玉刚、陈鹃版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欣赏视频

模唱旋律

动作模仿

以较现代版的戏曲演唱展示黄梅戏的永恒魅力,拉近黄梅戏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播放视频、音频

六、

黄梅“念功”练一练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出示念词“明日我们就(要)满工了”并播放视频剪辑; 3.启发学生发现黄梅戏“念”的特点;

4.教师示范念词; 5.指导学生练习;

6.鼓励学生表演(分独念与齐念)。

1.认真听讲,听示范

2.积极发言,阐述观点

3.认真练习念词

4.积极、勇敢地表演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

“念”

反复播放视频剪辑四至五遍

七、

黄梅“做功”练一练

1.播放《打猪草》中的拔猪草的动作、中表演片断剪辑;

2.启发学生发现黄梅戏“做”的特点;3.教师作示范并讲解; 4.指导学生练习; 5.鼓励学生表演。

《夫妻双双把家还》

1.认真听讲,看示范

2.积极发言,阐述观点

3.认真练习“做”

4.积极、勇敢地表演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做”

播放视频剪辑

八、

黄梅戏演唱练习

1.教师跟伴奏带范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2.指导学生分声部对唱(男:牛郎、女:织女); 3.教唱歌曲重唱部分;

4.指导学生分声部演唱整首歌曲; 5.弹奏钢琴伴奏,指导学生完整演唱。

1.认真听范唱

2.分声部演唱对唱部分旋律 3.学唱重唱部分

4.随伴奏完整分声部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真正让学生掌握一段黄梅戏的演唱,有利于深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音频 播放伴奏

八、表演 练习

1.激发兴趣;

1.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夫妻双双把家还》一段),鼓励学生模仿动作练习; 2.教师作巡视指导;

3.鼓励学生到前台表演,并予以评价、鼓励。

1.欣赏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并模仿表演

2.积极练习动作表演

3.勇敢展示练习成果

黄梅戏的表演动作即是日常生活化动作的虚拟表现,难度不大,易于模仿,可使学生动起来,增加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视频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原版表演画面

九、课堂 总结

教师 寄语

1.引导学生总结黄梅戏; 2.评价、鼓励学生发言;

2.教师总结,操作多媒体,打出总结字幕: 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 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

美妙动听的曲调唱腔 举手投足间尽是故事 ---这就是博大精深的黄梅戏 3.课堂总结,引出寄语: “弘扬民族音乐 传承历史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

1.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大胆发言,阐述观点

2.听教师总结,深化对黄梅戏的理解

3.认真听讲,理解“寄语”的意义

总结课堂,深化学生对黄梅戏的理解并加深印象

“寄语”深化了本节课乃至整个戏曲单元的学习主题,升华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意义

视频出示黄梅戏总结语和“教师寄语”

十、布置 作业

1.操作多媒体,出示作业:老曲新唱——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段歌词,用《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曲调演唱,下节课展示创作成果(可以是新创作歌词,也可以与适当的流行歌曲的词结合);

2.播放黄梅戏演员吴琼演唱的流行歌曲《对花》; 3.结束课堂。

1.听讲、观看屏幕,理解并记下作业

2.欣赏歌曲《对花》

作业既可巩固学生对已学会的黄梅戏曲调的掌握,又可增强其进一步了解、学习黄梅戏的积极性

课堂在流行版《对花》的歌声中结束,展示了黄梅戏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给学生一定的创作灵感

视频出示作业

音频播放音

第17篇: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教案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唱:黄梅戏《对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黄梅戏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 表演并能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黄梅戏这一地方剧种产生兴趣,能专注地听赏黄梅戏选段。对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和流传地域等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3、感悟江淮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教学重点:

感受黄梅戏鲜明丰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

较逼真地模仿《对花》的唱腔特点,以及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感受黄梅戏: 师:“老师给同学们唱一段戏曲音乐,请你们听后说说,它属于什么剧种?

1、(教师清唱《天仙配》选段前两乐句,教师反串男女角色演唱。)(带动作边唱边演) 生:黄梅戏

2、师生齐唱《天仙配》师带生做动作(放视频)

师:刚才老师在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也跟着唱了起来,下面请你 们也来唱一唱,(放FLASH) 请同学们注意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跟老师唱一唱、动一动) 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你挑水来我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生:[答:黄梅戏;男女对唱(课件显示) ]

(二)了解黄梅戏 谈话:

师:“泱泱中华,5000 年的漫长历史,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仅就江淮地区的传统戏 剧来说就有好多种。这其中,黄梅戏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你们对黄梅戏有多少了解 呢?”

1、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黄梅戏的资料。(学生回答,教师了解学情。)

2、教师介绍黄梅戏: 黄梅戏因其唱腔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采用民间小调 “采茶调”而得名,后来又吸收京剧、徽剧的音乐,在安徽安庆地区发展壮大并用安庆地区的方言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课件显示关键词): 黄梅戏 采茶调 黄梅县(湖北) 安庆

3、戏曲问答接龙游戏:

师:“现在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戏曲接龙游戏,老师用黄梅戏的曲调来提问,请同学们用 同样的的曲调把这四个关键词填进去来回答。”

5.3 5 3 | 2.3 1 | 6.1 212 | 6 5.‖

刚 才 我 们 唱 的什 么 戏?

刚 才 我们 唱 的 ( ) 戏 3 .2 316 | 5 6.| 源 于( ) 县? 1.1 3 5 | 6 5 6 |

采 用 ( ) 调? 3.1 2 12 | 6 5.| 用 的 ( ) 方言? 生:回答演唱。

二、新歌教学

(一)、学唱黄梅戏选段《对花》片段

1、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对花》。(出现大歌谱)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范唱,找出与刚才戏曲接龙相同的旋律。 生:听后说出(色块标出)

2、学唱片段

(1)、学唱 师:表扬(出示接龙谱,增加歌词) 生:跟琴学唱 (2)、分析旋律线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四句旋律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注意附点节奏与切分节奏并唱一唱 此乐节旋律音高。)

生:(师带学生清唱、画旋律线) 生:旋律线条呈波浪形。(点击出示旋律线)

师:这就是黄梅戏唱腔的特点:旋律线条上下起伏,使曲调听起来特别婉转,特别动听。(点 击出示特点(1):曲调婉转动听)我们再来唱一唱,把这种起伏的线条,婉转的曲调用我 们的声音把它表现出来。 生:唱 (3)、分析节奏

师:同学们擦亮你们的眼睛找一找这四句旋律中出现最多的节奏型。 生:找出后回答(色块标出X.X 附点八分节奏; X X.切分节奏)

师:旋律中大量地运用了附点八分节奏与切分节奏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唱一唱,请说出你们不 同的感受。(对比法唱一唱) 生:回答

师:附点八分节奏与切分节奏的大量运用使旋律更具有流动感。(点击出示特点(2))

(4)、掌握一字多音 师用对比法唱一唱让学生感受歌词与旋律音的关系。(点击出示一字多音及其作用)。

3、完整学唱(回到有色块的大歌谱)

师:在这一段中间还有这四小节我们也来唱一唱(跟琴)。 (点击色块相连并完整唱一唱)

师:同学们戏曲的味道唱得真浓,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这中间有色块的部分由 你们来演唱,其余部分由老师来完成。(跟琴完整师生合作1-2 遍)

师:下面我们跟着录音完整地再唱一遍。 (掌握一字多音)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唱的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老师指着旋律谱清唱让学生 说出一字多音)

生:回答说出一字多音的特点(师点击课件出示:特点3 一字多音及作用。)

4、演绎、巩固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视频) 问题(1):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2):你能学一学他们的表演动作吗?

生:看录像学动作后回答问题(男女对唱)

师:设计动作带学生做一做 (师生合作分组完整对唱播放视频)

师:(出示大歌谱)请同学们看一看歌曲的间奏和以往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说出)【锣鼓经】 (大歌谱上用红色块显示再单击出示下图: X X X X|X X | X X X X X X | X X X ‖

乙台 台台|仓 台 | 台台 台台台台 |台台 台‖ (1)、介绍【锣鼓经】: 简称罗经,戏曲打击乐各种具有固定程式的打击乐“合奏谱”的泛称。锣鼓经都采用文字记 谱,所用文字及代表的含义并不统一,较为流行的记谱法中:“乙”代表板;“仓”代表大 锣;“台”代表小锣。(课件显示三件打击乐器图片,结合图片讲解。)

(2)、教师出示三件打击乐器实物让学生听一听三件打击乐器的音色,学学每件乐器的敲 奏方法,再让学生敲一敲,练一练。(把学生分成三组拍手念词——模仿动作念词——接龙 练习合奏) (3)、说一说锣鼓经的作用(课件出示) 师:下面我们再次完整地来唱唱这一戏曲唱段。(生跟伴奏音乐唱一唱、演绎戏曲。)

三、拓展:

(一)、黄梅戏的地位及影响。黄梅戏不仅在国内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近年来,湖北省艺术家 代表团到英国进行文化交流,在联欢会上,英国艺术家主动提出要唱一段他所喜爱的中国民 歌,结果唱的是黄梅戏选段;艺术家代表团结束在日本的访问回国时,日本朋友在机场唱一 段中国歌曲送行,开口一唱,也是黄梅戏;美国的、加拿大的黄梅戏爱好者还经常在网上向 中国的朋友求赠黄梅戏的音乐和录像带; 1994 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应邀去乌克兰参加第 七届世界短剧节,首场剧目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打猪草》、《夫妻观灯》。演出一结束, 乌克兰的舆论界一片哗然,他们惊呼:“中国的歌剧太神奇了。”他们“宁可放下手中的工 作,也要去看中国的歌剧。”评论、报道不断在各种杂志报刊上出现。(教师结合四个图片 讲解,学生了解黄梅戏的地位及影响。)

四、课堂小结: 师:“祖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大家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要留心生活, 用善于发现的耳朵、眼睛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五、结束课堂、师生再见! 学生在戏曲《对花》的范唱声中离开教室。

第18篇:浅析音乐教学中黄梅戏音乐元素的运用

浅析音乐教学中黄梅戏音乐元素的运用

——以《山野的风》为例

安定区红土学校 陈小红 吴小平

摘要:黄梅戏是在安徽发展起来的地方戏,其唱腔柔美动听,表演纯朴自然,唱腔有很强的亲和力,内容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来源于民歌又高于民歌,同时又进一步促进着民歌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歌曲《山野的风》中黄梅戏音乐元素的分析,希望能够唤起更多的民众和音乐人士来关注黄梅戏、热爱黄梅戏。从而促进黄梅戏的唱腔传播、丰富民族声乐的作品种类与演唱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黄梅戏;《山野的风》;音乐元素

目 录

1.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1

............................................................1.1黄梅戏的起源 1 ............................................................1.2黄梅戏的发展 1 ....................................................2.介绍歌曲《山野的风》 2

2.1歌曲《山野的风》的简介 ................................................2 2.2严凤英简介 ..............................................................2 2.3曲作者简介 ..............................................................2

3.分析《山野的风》中的黄梅戏音乐元素 .......................3

......................................................................3.1调式 3 ......................................................................3.2旋律 3

3.3语言和唱腔 ..............................................................4

......................................................................3.4表演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1.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

1.1黄梅戏的起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地理环境,人口众多,民族风俗等的千差万别,造就了每个地域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许多民歌和歌舞形式,其内容清新朴实,旋律委婉动听,大多都表达了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场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部分保持着它的朴实,一部分则逐渐吸收了各地民间的剧种元素和歌舞形式,集中发展演变成为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和角色且有特殊而稳定演唱模式的剧种,这就是安徽地区的黄梅戏。

黄梅戏最初孕育在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的农村,源于“黄梅采茶调”,后称“黄梅调”。它包括产生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以及外地流传到黄梅一带的民谣。“黄梅采茶调”通过长时间的演唱和传播,不断地在安徽扩大影响,又与三省邻近地区的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相结合,逐渐演变为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征和角色且有稳定的特殊演唱模式的戏种。因此可以说,黄梅戏是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后流传到安徽安庆一带,并在安徽发展成黄梅戏。

1.2黄梅戏的发展

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是从民间歌舞到小戏开始的,从业余活动到半职业班社的产生,这其间经历了从清朝乾隆末年到辛亥革命一百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后,黄梅戏进了京城成为农民和劳动者喜爱的文艺形式。后来有许多专业人员加入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通过新老文艺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从安庆小戏逐渐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剧种。概括地说,黄梅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等受当地戏曲青阳腔演出的影响,与莲湘、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结合,逐渐形成一些小戏。经过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走上了城市舞台,入城后在演出的 内容与形式上都有了很大变化: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演员和优秀的剧目。从此,黄梅戏一跃成为全国著名的剧种,并且轰动了海内外。

2.介绍歌曲《山野的风》

2.1歌曲《山野的风》的简介

《山野的风》是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为电视剧《严凤英》谱写的主题歌。其目的是纪念严凤英,同时也是为了传达黄梅戏在民歌中的运用,曲作者抓住剧种人物所经历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用极其简单的音乐语言,把“幸福回忆与悲惨遭遇”刻画出来,旋律以朴实无华、真挚感人的情感深深打动人们的心。曲作者选择了民歌素材为基调,揉进了黄梅戏的小调因素加以发展,使主题不仅有着民歌的特点,而且含有黄梅戏的风格特色。

2.2严凤英简介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祖籍安徽桐城罗家岭,生于1930年,享年38岁。她是一位富于学习与创造精神的艺术家,对黄梅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5岁开始登台演出到新中国成立初年,黄梅戏的生存环境艰难,表演艺术水平也处在粗糙的状态之中。新中国成立以后,严凤英和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为提高黄梅戏的艺术水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既虚心向前辈艺人学习,借鉴传统,更注重向兄弟剧种学习,曾拜北昆名家白云生为师,学习京昆的程式动作,并融会贯通,用之于自己的表演中,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她支持音乐改革,经常提出建议并带头试唱,同时又在充分把握角色思想感情创造,使黄梅戏的表演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她个人的表演与黄梅戏的声誉紧密相连,观众对黄梅戏熟悉也是从对她的熟悉开始的。严凤英的表演即为自己创立了典范之作,又为黄梅戏剧作家、音乐家架起了一座通往观众的桥梁。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 织女》、《蓝桥会》、《柳树井》、《砂子岗》、《红色宣传员》、《刘三姐》、《党的女儿》、《江姐》等。

2.3曲作者简介

作曲家金复载,1942年出生在浙江上虞,1957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学习。196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曲。金复载长期从事电影音乐及电影音乐的创作,他是扎根于民族土壤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以新颖独特的意境、多样化的旋律、浓厚的民族风格曾为百余部影片和电视剧作曲并深受听众欢迎。主要作品有:故事片《红河谷》音乐、故事片《小歌星》音乐、动画电影《哪吒闹海》音乐、动画电影《宝莲灯》音乐等。

3.分析《山野的风》中的黄梅戏音乐元素

3.1调式(见第七页谱例)

该作品的调式调性是我国典型的民族五声微调式“5 6 1 2 3 5”的五声音阶加偏音4,与黄梅戏音乐元素的结合。调式结构是以商为支持的徵调式。其上下句的唱词为不对称的八字句结构和五字句结构,唱腔通俗质朴,优美流畅。其中运用了黄梅戏的常用音乐语汇:5 3 2 1 6 5 并且对这些常用动机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化,稍加润色黄梅戏韵味便表现出来了。例如简单的重复某个音:如5.161 216 |5-|重复1;连续的级进:如5612 1235|5612 1235|;丢掉某个音;如5 12|5-|丢掉了3和6等,另外多用上行的级进,如5612 1235|;四度跳进:如1 2 5| 3.2 126| 5 12| 5-|其中2到5,5到1属于四度跳进。

3.2旋律

该作品选择了民歌素材为基调,揉进了黄梅戏因素,作曲家运用了重复、变奏、贯穿、再现等旋律发展手法,使主题歌不仅有着民歌的特点,而且含有黄梅戏风格的特色。作品的旋律音程已突破原来传统黄梅戏的二度三度音调因素,四度运用比较频繁。由于黄梅戏主要处在南北方音乐交融的地方,所以曲作者在主调音乐中运用了北方音乐基 本元素(5 12 |5-|)与南方委婉的音乐元素(332 126|6-|)相结合了的特点,先以四度大跳(1 2 5)为开始然后连续下行级进(3.2 126 | 5- ),这既形成了黄梅旋律风格,也体现黄梅戏音乐创新发展。第一乐句是由我国典型的民族五声微调式“5 6 1 2 3 5”的五声音阶变化而来,它有着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并给人一种亲切之感。随着歌词的感情变化,曲作者大量使用切分音、短句、休止、来强调曲调的乡土气味,,并巧妙地加进了衬词使旋律丰满并且加重语气,另外运用了歌曲中常见的一音拖长的旋律写法,使曲调含有戏剧性的色彩成份。在第二乐句的地方曲作者加进了偏音“4,,来丰富旋律的色彩,表达了主人所经历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音乐语言简练,旋律以朴实无华、情感真挚。

3.3语言和唱腔

一个剧种必须有自己经过提炼并固定了的语言。安庆话的口音柔和甜美,发声位置靠前,介于南北方语系的中间。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在音调上,普通话里n l不分,如将“拿”读成“拉”。 另外将“爹爹”读成下滑音“爹爹” 在韵母上常用儿化音;还有比较常见的元音鼻化如“爱、恩、奥”读成“乃、嫩、闹”感觉就想捏着鼻子说话。但在演唱黄梅戏时他们会使用方法把字用明亮甜美的声音送出去,黄梅戏是由湖北黄梅调经过在灾民传播到安徽而形成的,原本就是一种用来讨饭时唱的小曲,近距离的演唱表演决定了黄梅戏音量小,声音自然甜美,咬字偏扁和白,表演自然不夸张,这些特点都归结于面对面取悦观众的演唱形式,并从而形成了黄梅戏易懂、易学、易唱和易传的艺术特点。经过民歌及其他剧种的影响和自身的发展,黄梅戏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方式。它的吐字要求不同于其他剧种,要求字头吐得重而短,不像京剧在字头上停留很长时间;也不像其他歌曲字头轻轻带过,吐字的中心放在元音上,唱的饱满而且要在口腔立住,这样会是黄梅戏的吐字更加圆润,而且黄梅戏的吐字要求每个字的转换要灵活,动作小而简单,达到清晰准确,能充分表达语气和情感。尽量减少多余和僵硬的动作,达到咬而不紧,自然松开,把握好分寸,处理好声与字的关系,能在气息共鸣之中去发挥每一个字的特点,这样才会又地方戏曲的语言韵 味,由于黄梅戏音乐与语言韵律有关,一般在演唱黄梅戏的时候,喉头位置摆放不宜过低,因为黄梅戏唱腔本身就产生于民歌小调,它的喉头位置更接近于自然地说话,音色追求本语言的自然音色,也就是要亮、甜、水、喋,这也是黄梅戏音色特点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在我们歌唱中,演唱一些创作歌曲的时候也要相对把喉头位置放得比唱风格性很强的民歌要低一些,而黄梅戏是以口腔为主的真声唱法,所以喉头摆放的较自然说话的位置就合适了,喉位摆放的高与低主要是根据本剧种的语言和音乐的音域宽窄而决定的。总体上,黄梅戏音乐旋律比较自然,倾向于说话的语感,唱腔流畅优美、通俗易懂所以形成音域不宽,生活气息很浓的风格特点。它既自由而又规律,既秀丽而又朴实,它是一种既有戏曲韵味又朗朗上口的民众喜爱的地方戏音乐。而歌曲山野的风中也灵活运用了黄梅戏音乐的唱腔和语言,如,儿化音“依子呀子吆,呀子依子吆”等。

3.4表演

现代黄梅戏艺术是歌、舞、乐融为一体,在戏曲演员的演唱中,形体表演和演唱的结合密不可分,形成一个完整、统

一、协调的表演特征。黄梅戏独特的生活化、乡土化气息,决定了黄梅戏表演只能走非程式化表演的道路 。黄梅戏的表演艺术既自然纯朴又区别于生活中简单的演唱,是从人物出发、从生活出发,而不受行当划分与程式的束缚,不论扮演哪个角色演员都讲究“一行为主 行行都行”。这样模糊的行当划分使黄梅戏演员的表演潜质得以大大的开发,也使得黄梅戏表演较其他古老戏曲更适合时代,更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黄梅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吸收借鉴其他艺术方面的新鲜成分,并融入自己明快的风格中,同时黄梅戏给其他剧种和歌曲带来了可鉴之路,这是黄梅戏的成功之处,也是在目前戏曲不景气的情况下,黄梅戏仍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黄梅戏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支持,希望有更多的音乐人士去关注和研究黄梅戏,也希望黄梅戏能够得到学校音乐教学者们更多的重视和支持,我相信黄梅戏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未 来。

【参考文献】 [1]时白林.《黄梅戏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7月.[2]徐锵.《黄梅戏音乐名段赏析》[J].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3]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艺术评论》[J].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2006年第九期.[4]麻国均、沈亢、胡薇.《剧种·剧目·剧人》——中国传统戏曲知识简介(下)[J].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

第19篇: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优质课教案

◆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

一、一对

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第20篇:幼儿园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教案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

一、一对

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黄梅戏主持词
《黄梅戏主持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