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化学史化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28:0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化学史

一种放射性元素的提炼成功,在现代意味着一个世界巨富的出现,可在镭问世的几十年里,

我们随意提取着当初曾高达数十万美金的镭,它的发现者却从不过问。居里夫人把它献给了

全人类,献给了她最爱的科学事业,她只留下了五个东西,她留下了自己一种无私的精神,

她留给了自己一丝奉献的快乐,她留给了自己一点心灵上的财富,她留给了自己一些隐藏的

幸福,她留给了自己一个伟大的人格。

最伟大的居里夫妇发现镭后只有一个想法: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镭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财富,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荣誉,可对居里夫妇来说一切只是过眼云

烟如同最柔弱的蛛丝风吹丝断。为了改变科学,工作者那注定的贫穷生活,为了改变科学事

业的层次,他们作出了放弃。放弃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离成功与幸福只有一步的居里夫妇

从此再没有机会。放弃代表着居里夫妇让世界人民得到拥有镭的快乐。放弃代表着他们失去

了一切本应是自己的东西。其实,他们已经成功了,为世界人民造福才是科学家应该履行的

责任。居里夫妇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因为他们为人类与科学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现在有太

多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用了多少下流的手段,害了多少可怜的人。即便是现在的

科学家,哪个有了发明不申请专利,哪个在保障大众的福利时不先想到自己的利益,哪个不

都是把自己的创造据为已有,哪个不都会三番五次地往专利局申办处跑,哪个不都先狠狠地

给大众剥削一层皮后移植到自己的身上,有谁会像居里夫妇这样不会去想自己的利益,有谁

会只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做具有沉醉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梦想者,有谁在发现一种可以让自己

变成“超富”的东西后不会纸醉金迷,花天洒地,有谁会比居里夫人还大公无私,先公后私?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没有。原来,居里夫人真的好伟大。在人生的天平上,一端是你自己,一端人民,你只有一个很轻微的法码。虽然它微不

足道,但它却主宰着整个天平。居里夫人把法码放在了人民的一端,致使她伟大的人格举世

闻名。正如她所说的一样她真的是一个沉醉于事业的梦想者。她的心中只有公,便激励着她

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给了整个世界。居里夫人你是我们所有人崇敬的榜样,我也要像你一样,

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我的未来都要为世界而付出,

做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

推荐第2篇:化学史

化学史在教学中地位与作用

学校:四川师范大学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班级:2010级5班

姓名:蹇磊

摘要: “科学素养”是当今国际科学教育的中心议题。国内外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发现:科学史(包括化学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要求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而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本文对化学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讨论。在现代科技革命时代 ,化学也在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化学教育面临的任务是为 21 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化学人才.面对 21 世纪的期待 ,人们呼唤全面的化学教育 ,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除了给予受教育者以系统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培养他们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付膺教授曾多次讲过: “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 ,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 ,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 在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诸多途径中 ,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化学教学中 ,结合化学史进行讲授 ,可使学生掌握化学发展的规律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化学史教育也对学生正确认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关键字:科学素养,化学史,地位,作用

一. 化学史在教育教学地位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科学教育的目的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培养科学家转为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民。科学素养便成为当今国际科学教育的中心议题,相应的公众科学素养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口号题。但是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下,造成了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不佳,这一状况可以从我国学者魏冰的一项实证研究中得以证实。魏冰研究发现:我国高中生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程度并不乐观。不仅仅学生如此,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普遍也不高仁。所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众多的科学教育家已经意识到了科学史教育的重要作用。值得强调的是英国学者Driveer从科学素养的角度提出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纳入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并基于实用主义、民主、文化、道德和科学学习五个观点要求人们通过科学史理解科学的本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化学史材料列入“可供选择的学习情境素材”,教师可以在相关的主题中利用这些素材创设学习情境〔2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基本理念部分:提到了“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

史与化学科学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即“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又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目标体系。” 现代化学教育的任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向学生揭示蕴含于化学知识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要做到这一点,单凭化学知识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联系化学史实,才能使学生从历代化学家的成功中获得启发,学到有益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由此看出,化学史教育特殊的研究视角,决定了它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发挥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化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1.使学生全面把握化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化学家知道的物质种类、制取方法和研究范围都在不断扩大 ,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 ,化学现象和过程的理论都在不断被扩充完善和发展.如酸碱理论就经历了从波义耳(Boyle)最初的酸碱概念到阿累尼乌斯(Arrhenius)的电离理论、布朗施特德 — 劳莱(Bransted2Lowry)的质子理论、路易斯(Lewis)的电子理论到皮尔逊( Pearson)的软硬酸碱理论的发展过程;再如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也经历了汤姆生( Thomson)“葡萄干蛋糕” 模型到卢瑟福(Rutherford)模型、玻尔(Bohr)模型以及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又如对元素的分类及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针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学生 “思维定势” 及 “教科书都是正确的、无疑的” 负面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结合这些化学史的例子 ,以发展的动态知识 ,从它的孕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去阐述 ,首先可以使学生从发展的高度以全面发展的视野 ,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 ,把握化学发展的规律 ,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其次可以引导学生追踪科学发展的足迹 ,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 ,这些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 ,这样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理论解释 ,也使学生养成了 “不唯书 ,只唯实” 的良好风气和科学态度 ,并培养了他们的钻研创新精神。

2.有助于了解化学对社会影响

化学史不仅是研究化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化学的社会影响的历史。要正确认识化学在当今的社会影响,必须考察化学史。化学技术向社会的各方面全而渗透,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甚至人们的几活方式。化学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可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土地侵蚀、自然资源快速耗尽。于是,人们发现了化学的二重性—建设性和破坏性。人们对化学的积极作用产生了怀疑,甚至对化学产生反感。其实,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人类带来福社,一旦被滥用,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就要看利用它的人有何种价值取向。例如,原子能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也可以作为杀伤性武器,毁灭人类,甚至毁灭地球。科学产生不良后果的原因不在科学本身,而在于人类。科学本身不值得我们批判,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运用科学,科学可以产生最好和最坏的结果。因此,科学史使我们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有利于社会对科学的应用进行适当的控制,有利于制定科学技术政策。

有助于了解化学对社会的影响化学史不仅是研究化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化学的社会影响的历史。要正确认识化学在当今的社会影响,必须考察化学史。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

在化学发展史中 ,许多化学家以寻根问底、锲而不舍的精神 ,致力于所从事的科学研究 ,并且有许多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 ,其单质的制备被认为是上一世纪化学史上最困难的任务之一.企图发明这个新元素秘密的化学家表现出巨大顽强的精神 ,研究工作一直继续下来 ,仅在法国就经历了四代人 ,总共 106 年;为了征服该元素 ,先后有 3 位科学家献出了生命.最后法国化学家莫瓦桑(Moian)用电解法成功得到了单质氟 ,成为当时化学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 ,莫瓦桑也因此获得了 1906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Nobel)本人一生从事炸药的研究 ,虽遇许多不幸 ,但始终不渝.晚年诺贝尔积劳成疾 ,去世前将自已的全部财产捐献给科学和和平事业.居里夫人在提取镭和钋的过程中 ,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她去世后 ,医生证明 “夺取居里夫人生命的罪魁祸首是镭” .她无愧地把自已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法国科学家于尔班(Urbain)采用硝酸盐分步结晶法 ,经过 4 万次的分步结晶 ,从铒、铥中分离出一种混合物 ,再经过 15000 次分步结晶得到了新元素镥和镱.这些事例都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 ,也必将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科学家们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

4.有助于了解科学本质

一些实证研究者运用科学史进行教学,均发现科学史教育对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科学的本质(thenaotreofseienee,NoS)起到积极作用,国内也有相应研究,例如东北师范大学的王秀红、历晶等的研究工作。另有研究发现,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能进一步促进学习者对科学内容的习得、增进对科学的了解、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同时能够促进教学的多元化,以呈现科学本质在科学教学上的重要性。所以在科学教育中,科学的本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 是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科学课程的选择,还是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都应该符合那些被广泛接受的科学准则,即科学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科学的价值,真正实现个体科学素养的发展。其实,无论是化学史还是科学史的作用,总括起来就是:通过科学发展的历史,以科学家为中心、以科学家的科学思想为中心这一科学史研究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5.用化学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科学研究不是一墩而就的,它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出的。例如 元素周期率的发现者门捷列夫是在许多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桥牌的组合从中获得启发 ,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而最终总结出了元素周期率。又如 稀有气体氢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雷利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每升重 ,而从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重 ,雷利并没有忽视这微小的差异 ,继续与雷姆塞进行研究 ,终于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氢。稀有气体的发现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 。而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时就将与真相失之交臂。比如李比希就因为他的武断失去了发现单质嗅的机会。从这样一些例子中能让学生体会到严谨的态度在任何时刻都显得尤为重要 ,启迪学生要勤于思考,敢于提问 ,认真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的目的。

6.运用化学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 “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因此 ,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典故的讲解 ,令人觉得魅力无穷 ,深深回味。如 原子论的发展过程 氯气作为最早的化学武器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学生对氯气的毒性有

个深刻的认识 还有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生活中的加碘盐 玻尔用“王水”收藏诺贝尔奖章,使之免于沦落敌手 居里夫人用毕生精力提炼铀等等。这些小故事 ,无一不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和思考。这些生动的化学史实 ,引导学生沿着化学发展的足迹 ,追溯化学发展的源流 ,就如同把学生引进了科学家进行化学研究的氛围中,怀着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兴奋感 ,同先辈们一起在化学学科这个宽广的领域里遨游 ,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 ,也有助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川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6):6一12.

「2」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冬业组.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6.

[3」王永红.论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仁J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18一21.

[4」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氦 「5」王秀红,历晶.运用科学史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本质观[J」.化学教育,2005(12): 20~22

「6」王秀红,郑长龙,林长春,等.用STS观点分析美国化学教科书《Chemstiyr: AMdoemCuosre》内容结构的变迁(上)〔J逸.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7):1一3.篆 「7」王秀红,郑长龙,林长春,等.用STS观点分析美国化学教科书《Chemstir:y AModemCourse))内容结构的变迁(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8一9):3~1.2

[81」王芳,吴星.利用化学史料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又1一2):7~8.

「9」邓踪琼.李大光:没育科学素养也能活着,但不能好好活着.中国青年报[N三,2004一12一2

皿l叹乔治,萨顿著,刘堵职译.科学的生命—文明史论集「Mj.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1」刘兵.新人文主义的桥梁—解读萨顿《科学的生命》仁M〕.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200.2

[12」刘振中,熊召弟.国小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实践个案研究[Jj.国立台

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巧):285一314.

「13」许良荣,李田英.科学史在科学教学的角色与功能〔J〕.科学教育月刊,1995 仁179):15一27.

[14」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l.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0

[ 15 ] 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3 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 16]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上、下册,第2 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 17 ] 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 18] 郭保章,董德沛.化学史简明教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推荐第3篇:高三化学教案:化学用语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用语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用语,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用语

第5讲 化学用语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一、表示物质组成结构的化学用语、

1、化合价:它是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其实质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2、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表示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3、核素组成符号: X 式中各字母涵义是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X表示元素符号。

4、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用 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代表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5、电子式:在原子周围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可表示分子(或

晶体)的形成过程和结构。注意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6、分子式:可表示①物质的组成(元素种类),②物质的量的组成(原子数比、质量比、

百分比),③物质一个分子,④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分子晶体中存在真实的分子;;离子晶体、原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真正的分子,其分子式实质上是化学式。

7、结构式:原子在分子中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结构式不能表示分子的空间构型。结构简式:以原子团形式表示结构式,CH3CH2OH或CH3CH2OH或C2H5OH。最简式(实验式):原子个数最简比的式子。

二、表示物质变化过程的化学用语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变化的式子,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依据实验事实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并注明反应条件。

2、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电离成离子过程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热化学方程式:能表明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其系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由于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效应有差异,所以书写时应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5、电极反应式:表示在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发生的电极反应的式子。

6、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电离能:元素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而变成气态+1价阳离子,这时要吸收的能量叫做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通常叫做电离能,又叫做电离势。由气态+1价阳离子再失去1个电子而变成气态+2价阳离子,这时要吸收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I2)。以下I

3、I4等可以依此类推。逐级电离能逐步长高。

电负性: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能力相对大小的量度。

第1课时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人们确定了一套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如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等等。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离子符号:表示各种离子的符号。如OH-、SO42-、HCO3-、NH4+等等。

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S为例):

【例】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粒子是阳离子 C.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D.该粒子具有稳定的结构

[解析]由所给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该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为铝离子,结构稳定。其原子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答案] A

[方法技巧]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比较:以Cl和Cl-,Na和Na+为例

Cl Cl- Na Na+

第2课时 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

1.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如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 , 过氧化氢的分子式为H2O2。(最简式)n = 分子式 。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 CO2,SiO2,KNO3 。

有些化学式不仅能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同时也能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组成,也叫分子式。如CO2

3.电子式:用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4.结构式: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及分子中各原子的排列顺序和结合方式的式子。如过氧化氢的结构式为:H-O-O-H

5.结构简式:结构式的简写。如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6.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中原子个数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如乙酸的最简式为CH2O,过氧化氢的最简式为HO。

7.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例】(2018上海卷,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的表示、化学键、物质的构成等知识点。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A错;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C对;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错。

技巧点拨:在分析电子排布式的对错时,可以首先写出相应的电子排布式一一对照,得出答案;也可以依次验证电子数目的正误、填充顺序的正误、填充电子数的正误进行判断。

[方法技巧]

1.原子的电子式:

原子的最外层有多少个电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周围画多少个小黑点或小叉。如:Li, ︰Cl

2.离子的电子式:

①阳离子:简单的阳离子(一般指单原子形成的阳离子)是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此时若原最外层没有电子,其电子式就是它的离子符号,如钠离子写成Na+、钡离子写成Ba2+;复杂的阳离子是原子团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形成的,其电子式不仅要画出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以及它们的成键关系,而且要用[ ]将原子团括起来,并在其右上角标明所带的正电荷数,电子式中的小黑点和小叉总数为原子团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减去原子团所带的电荷数值。如:

[H︰N︰H]+

②阴离子:简单阴离子,一般最外层是2个电子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在元素符号周围画出最外层电子,并用[ ]将其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明所带的负电荷数,其中小黑点和小叉总数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加上所带的电荷数值的绝对值.如:[H︰]-、[︰Cl︰]-

复杂的阴离子,其电子式要根据各原子的成键关系画出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然后用[ ]将它们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明所带的负电荷数,其小黑点和小叉总数为原子团中

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加上所带的电荷数值的绝对值.如:SO42-写成 [ ]2-

3.单质分子的电子式:

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分子的组成判断出成键电子数和各原子的成键关系,再画出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如H2写成H:H ;Cl2写成︰Cl︰Cl︰

4.化合物的电子式:

①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原子间的单键即为一对共用电子,若为双键则有两对共用电子,依此类推。一般来说,8减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原子的成键数目(H例外)。写电子式时,共用电子对写在两成键原子之间,未成键的最外层电子,也应在元素符号周围画出。在共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都达到了8电子(或2电子)的稳定结构。 如:HCl写成 H︰Cl︰,CO2写成 O ∷C∷ O ;至于含氧酸的电子式,一般来说先由酸的元数确定其结构中所含-OH的数目(一元酸有一个-OH,n元酸有n个-OH),然后再根据含氧酸的分子组成来确定其结构式或电子式。如:HClO写成H︰O︰ Cl︰

②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若有多个阳离子或多个阴离子,书写时要使每一个离子都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相邻,并注意对称、规范。如:NaCl写成Na+[︰Cl︰]-;MgCl2写成[︰Cl︰]-Mg2+ [︰Cl︰]-;

5.游离基的电子式:

游离基是由分子失去一个或多个原子所形成的活性基团,它显电中性,电子式中的小黑点和小叉总数为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如:-OH写成O︰H

6.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共价化合物:如H2S的形成,H+S+H H︰S︰H 离子化合物:如CaCl2的形成,︰Cl+ Ca +Cl︰[︰Cl︰]-Ca2+[︰Cl︰]-

第3课时 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事实,要配平(即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还要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生成须注,溶液中有沉淀生成则须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要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时要清楚反应物的量对离子方程式的影响。所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要符合客观事实,等式两边要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如是氧化还原反应还要遵守电子转移守恒原理详见第4讲。

3.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发生电离的过程的方程式。要能正确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准确区分强、弱电解质;清楚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完全电离和部分电离之分,有一步电离和多步电离之分,书写时要注意可逆符号。详见第32讲。

4.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需标明反应物、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2)反应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再表示分子个数,所以可以用分数或倍数。

(3)⊿H表示反应热的数值,无需注明+或-号,但要有单位,且要与反应系数成比例。

(4)需注明测定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则指的是温度为25℃,压强为101kPa

5.电极反应式:表示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式子。要能正确书写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电解池的阴、阳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详见第36讲。

6.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HCl的形成过程:

【例】(2018山东卷)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____ ____、

______ _____(不必配平)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

3、FeO、SiO

2、AI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_____。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_____________。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_____。

[解析](1)由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易知,反应中Cu、O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2)从能够吸收SO2和变废为宝的角度出发可用b、c来回收。(3)Fe3+有氧化性,可氧化I-,而改变反应途径;Fe2+有还原性,可被K2S2O8氧化而改变反应途径。(4)Al(OH)3能溶于NaOH溶液,而Fe(OH)3不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Al(OH)3 ;利用Fe2+的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用稀硫酸、KMnO4溶液来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答案](1)Cu、O (2)b、c

(3)2Fe3++2I- 2Fe2++I2

(4)a.Al3+ + 4OH- == AlO2- + 2H2O

b.稀硫酸、KMnO4溶液 ;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使KMnO4溶液褪色

化学用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

A.Na+ B.C.D. 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NN:

3、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 )

A、硫 B、砷 C、硒 D、硅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SO42==== BaSO4

B、氯化铝溶液与氨水溶液反应:Al3+ + 3OH====Al(OH)3

C、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l2+ 2OH = 2ClO+ H2O

D、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OH)3 + OH==== AlO2 + 2H2O

5、已知同温同压下,下列三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以a、b、c表示。则a、b、c的关系()

①2H2(g)+O2(g)=2H2O(g) △H=-a ②2H2(g)+O2(g)=2H2O(l) △H=-b

③H2(g)+ O2(g)=H2O(g) △H=-c

A、ab,b=2c B、a=b=2c C、a

6、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A、XY B、X2Y C、X2Y3 D、X2Y5

7、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l2(OH)nClmyH2O]X ,式中m等于 A.3-n B.6-n C.6+n D.3+n

8、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A、B是两种可燃气体,C是A和B的混合气化则C中n(A):n(B)为

A.2:1 B.1:2 C.1:1 D.任意比

9、t℃时,将100 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2.5 g晶体;再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7.5 g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若A是CuSO4,则7.5 g晶体中含水2.7 g

C.t℃时A的溶解度为75 g D.原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40%

10、向下列分散系中滴加稀硫酸,先生成沉淀继而沉淀又溶解的是 ( )

A、Fe(OH)3胶体 B、H2SiO3胶体 C、NaAlO2溶液 D、Ba(HCO3)2溶液

11、将40ml1.5molL-1的CuSO4溶液与30mL 3molL-1的NaOH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假如溶液中 和 都已变得很小,可忽略,则生成沉淀的组成可表示为( ) A.Cu(OH)2 B.CuSO4Cu(OH)2 C.CuSO42Cu(OH)2 D.CuSO43Cu(OH)2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

2Cl-+2H2O Cl2+H2+2OH-

B、向C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

Ca2++2HCO3-+2OH- CO32-+CaCO3+2H2O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Ca2++3ClO-+H2O+CO2 CaCO3+2HClO

D、氢氧化铁溶于碘化氢溶液: Fe(OH)3+3H+ Fe3++3H2O

13、为检验某病人血液中的含钙量,现取10mL血液样品稀释后用草酸铵[(NH4)2C2O4]处理成草酸钙沉淀,将此沉淀溶于过量的稀H2SO4中,然后用0.5molL-1KMnO4溶液(生成Mn2+、CO

2、H2O)恰好消耗1.6mL,则该病人血液中含钙量为 ( )

A.2.4 g/L B.8 g/L C.6 g/L D.12 g/L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①无色溶液中:K+,Cl,Na+,H2PO4,PO43,SO42

②使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c (H+)=1012molL1的溶液中:Cl,HCO3,NO3,NH4+,S2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MnO4,NO3,Na+,SO42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S2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15.在4M2++nH++O2 =xM3+ + yH2O的离子方程式中,计量数x和n的值分别是 ( )

A.4, 4 B.6, 4 C.8, 2 D.10, 1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AlO2- + 4NH4+ + 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 + HCO3- CaCO3 + 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Ca2+ + CO2 + 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 Cl2 2Fe3+ + 2Cl-

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与NaOH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B.F2与NaOH溶液反应:F2+4OH-==2F-+O2+2H2O

C.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2NH3H2O==Ag(NH3)2++2H2O

D.Fe3O4与稀HNO3反应:Fe3O4+8H+==Fe2++2Fe3++4H2O

二、填空题

18.体积比为1∶1的氢气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反应,生成体积比也为1∶1的水蒸气和氮气,并且反应前后总体积不变。则这种氮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A的式量大于B),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有N和H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如何混合,N和H的质量比总是大于14∶3,由此可以确定A为 ,B为 ,其理由是 ;若上述混合物中N和H的质量比为7∶1,则在此混合物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在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为 。

20.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NaHCO3与Ba(OH)2溶液混和: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g(HCO3)2溶液与足量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矾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一定条件下,NanRO3和NaI在硫酸介质中反应,发生反应生成NaR、I2和Na2SO4。已知该变化过程中,0.1mol的NanRO3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6mol电子:

(1)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 (2)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3)写出该反应配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 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其测量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

(2) 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_________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_______ A.2H2(g)+O2(g)=2H2O(l);△H1 B.C(s)+1/2O2(g)=CO(g);△H2

C.CH4(g)+2O2(g)=CO2(g)+2H2O(g);△H3 D.C(s)+O2(g)=CO2(g);△H4

E.C6H12O6(s)+12O2(g)=6CO2(g)+6H2O(l);△H5

F.NaOH(aq)+HCl(aq)=NaCl(aq)+H2O;△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H7

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H8

23.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

(1) 硝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

(2) 0.3mol 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Cu失去的电子数是 ,如果得到的NO和NO2

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这些气体,可得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

(3) 如果参加反应的Cu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0,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没有对该反应中的某些物质的比例作限定,则方程式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

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8天津理综卷26)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

下述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请回答:

(1) 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 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5.加热2.436gRCl2mH2O晶体,使之失去全部结晶水得到1.14gRCl2,把这些RCl2溶解于水配成200mL溶液,取出50mL RCl2溶液恰好和20mL0.3mol/L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通过计算确定:

(1)R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2)m的数值

参考答案:

1、C

2、A

3、C

4、D

5、C

6、D

7、B

8、A

9、B

10、A

11、D

12、B

13、B

14、C

15、A

16、D

17、AC

18、N2O;N2O + H2 = N2 + H2O

19、N2;NH3;纯NH3气体中,N和H的质量比为14∶3,在纯氨气中混合任何比例的氮气都将使N、H质量比大于14∶3;1∶4;20%

20.(1)2AlO2-+3H2O+CO2=2Al(OH)3+CO32-(CO2不足时)

AlO2-+2H2O+CO2=Al(OH)3+HCO3-(CO2过量时)

(2)HCO3-+Ba2++OH-=BaCO3+H2O(当两物质为1︰1时)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当NaHCO3过量时) (3)Ca2++2HCO3-+2OH-+Mg2+=MgCO3+CaCO3+2H2O(当两物质量之比为1:1时)

2Ca2++2HCO3-+4OH-+Mg2+=Mg(OH)2+2CaCO3+2H2O

(4)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21.(1)+5价 (2)7个 (3)RO3-+6I-+6H+=R-+3I2+3H2O

22.(1)量热计 (2)DE FH

23.(1)氧化剂、酸 NO、NO2 (2)0.6NA 0.9mol 4.48L

(3)3Cu+10H++4NO3-=3Cu2++NO+3NO2+5H2O

(4)该反应式含两种还原产物,两者的比例和氧化剂、还原剂的用量都可以发生变化

24.⑴ NaI NaClO AgI ⑵ 2I + ClO + H2O = I2 + Cl + 2OH I2 + 5ClO + 2OH = 2IO3+ 5Cl + H2O ⑶ 2Fe3+ +SO2 +2H2O =2Fe2+ +SO42+4H+ ⑷ Cl2+2NaOH = NaCl+NaClO+H2O

25.(1)镁;Mg (2)m=6

推荐第4篇:高三化学教案:化学能与电能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能与电能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三化学教案:化学能与电能,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化学能与电能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学生应明确内容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2.初步学会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

重点难点 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构成条件

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易混淆知识点 1.电流方向,电子流动方向

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

教师编制内容 生成

问题

预习

提纲 阅读教材P39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内容,思考: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

名称 方式 优缺点

火力发电

简称_____ 化学能通过_________燃烧转化为______,加热水汽化为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化为________,带动发电机发电转化为_________。(间接转化)

原电池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实验24]

1.Cu,Zn活泼性不同,电子由_____片经导线流向_____片;

电流由_____片流向_____片。

2._____片作正极,_____片作负极。

3.H2SO4溶液中,H+ 向_____片作定向移动,得到电子。因而在_____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电极反应式: Zn片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__反应

Cu片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_____反应

思考: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

2、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是什么?

教师精选精编内容

针对

目标

训练

用时

10-20 分钟)

1.在下图的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

2.右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电流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 B.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电极的质量会不断减少

3.有A、B、C、D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 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C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 C2+2eC,B2eB2+ ,则A、B、C、D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CD B.ADC C.DBC D.DAB

4.(1)下列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

Zn Zn Cu Zn Cu Cu Cu Fe Cu

稀硫酸 稀硫酸 酒精 稀硫酸 稀硫酸

① ② ③ ④ ⑤

(2)在选出的原电池中,______ 是负极,发生______ 反应 ,______ 是正极 ,该极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共同完成内容

推荐第5篇:化学史心得体会

化学史心得体会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化学史心得体会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原子概念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化学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习惯,改变了我们的出行习惯,也改变了我们医药方面的习惯。所以说化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足以影响影响整个世界,从未来到现在。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化学史文科课的东西我们理科生没有必要去学,但是回过头想想,完全是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是师范生,学的不多就会误人子弟,并且学习了也给自己补充能量,填补自己的空洞。回过头想想,原来化学的历史也这么精彩。我觉得应该把化学史也纳入历史中,这样不仅学习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了解了化学的鼻祖,以及来源。

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最先提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是由最微小,坚不可入且不可再分的微粒所构成。这种微粒叫做“原子”,希腊语原意即“不可分割”。牛顿在17世纪后期比较明确地指出,一切物质都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但这些论点都没有科学的实验来证明,既不能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无法推行运用。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通过化学分析,研究了许多地区的空气组成,得出这样的结论:各地的空气都是由氧、氮、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四种主要物质的无数个微小颗粒混合起来的。他利用了希腊哲学上的名词,也称这些小颗粒为“原子”。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①元素(单质)的最终粒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极其微小,是看不见的;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其本性不变;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不相同;③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了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这一学说合理地解释了当时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及倍比定律等,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但是,道尔顿的把原子看成是组成物质的“最后质点”,是“绝对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观点,又受到19世纪末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的有力冲击。电子的发现打开了原子内部的大门,放射性的发现则进一步揭示了原子核的奥秘。

这些是外国人的成就,下面我国的发展粉墨登场。我国的发展是从一些道士手中开始的,比如秦始皇想要的长生不老,永驻年华。以及在明朝时期的“红丸”时间,这些都是化学的开端,虽然不雅观,却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诺奖的得主——中国化学委员会的屠呦呦。虽然我国得奖有点来的迟,但充分说明中国后继有人,有望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学习了化学史就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是唤起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关键是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通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过去“填鸭式”照本宣科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引入化学史辅助普通化学教学是克服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讲述九年级化学绪论时,穿插很多化学史的知识,从远古时代人类独有的最伟大的成就——火的发现,到用火过程中得到启示,通过实践掌握了烧制粗陶瓷的技术,到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来,到2008 年神舟七号飞船的升空。一部化学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发展史,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化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书本的固定模式来讲授,会使学生认为化学就是简单的事实、定律和记忆过程, 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使学习兴趣降低。若在教学中适时的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秩事, 引导学生寻求化学发展的历程, 就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有机化合物苯时可以穿插凯库勒确定它的结构时梦见蛇咬尾巴的故事; 在讲氧化反应时, 讲一讲拉瓦锡因为否认燃素说而被送上断头台的故事等等。这些趣味横生又富有哲理的故事和趣闻, 不但能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加深对某些科学理论规律性的认识, 从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悟其中的道理,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不仅可以培养人才,还可以为世界创造福利。

(一)无机化学对世界的影响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起始。从冶金、冶铁、炼丹都是与无机化学息息相关的。19世纪的元素周期律为无机化学奠定了基础。例如无极新型材料的出现,改善了环境,促进了发展。

(二)有机化学对世界的影响 法国的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为有机化合物奠定了基础。例如宇航员耐高温材料的衣服,“白色垃圾”的产生,它功不可没。有机化学的出现也促进了计算机的发展。有机物的分离,分析方法向自动化,超微量化方向发展。核磁共振仪,电子衍射光谱等以用于有机化学结构的鉴定。未来有机无的发展会用于研究能源和资源开发。

(三)物理化学对世界的影响

物理化学是以热力学为主的。吉布斯自由能,范托夫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阿伦尼乌斯提出电离学说,这些都是对化学热力学的贡献。

(四)分析化学对世界的影响 分析化学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能源,医药,临床医学,环境保护。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由于社会的发展,物质合成已占了半壁江山。各种自然现象都可以用它来解释,所以化学是改变世界的重要武器,学习化学,就有必要了解化学史。

推荐第6篇:化学史 教案

高二化学选修课

化学史

授课教师:韩 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元素的发现、元素周期律及元素的力量的介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形成辩证的唯物史观和不畏艰险、顽强探索的科学精神,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实践,同时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

●课时安排 4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该课从元素的发现、元素周期律及元素的力量三个方面多角度全新的诠释了高中阶段学生们感觉抽象和难理解的知识。带领学生探究元素背后的故事。

第一部分 元素的发现

介绍化学元素发现的历史背景及其方法: 1.古代已知的元素:金,银,铜,铁,锡,铅,汞,七大金属及非金属类的碳,硫磺.金,银,铜,铁,锡,铅,汞,七大金属及非金属类的碳,硫磺.2.中世纪才被发现的元素: 燐,砷,锑,铋,锌 燐,砷,锑,铋,锌 3.空气与水: 氢,氮,氧 氢,氮,氧

- 1

在门捷列夫编制的周期表中,还留有很多空格,这些空格应由尚未发现的元素来填满。门捷列夫从理论上计算出这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最重要性质,断定它们介于邻近元素的性质之间。例如,在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格中,他预言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为类铝和类硅。就在他预言后的四年,法国化学家布阿勃朗用光谱分析法,从门锌矿中发现了镓。实验证明,镓的性质非常象铝,也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充分说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为以后元素的研究,新元素的探索,新物资、新材料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象重炮一样,在世界上空轰响了!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在世界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荣,人们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经指出。“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并不是完整无缺的。一八九四年,惰性气体氛的发现,对周期律是一次考验和补充。一九一三年,英国物理学家莫塞莱在研究各种元素的伦琴射线波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后,证实原子序数在数量上等于原子核所带的阳电荷,进而明确作为周期律的基础不是原子量而是原子序数。在周期律指导下产生的原于结构学说,不仅赋予元素周期律以新的说明,并且进一步阐明了周期律的本质,把周期律这一自然法则放在更严格更科学的基础上。元素周期律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门捷列夫除了完成周期律这个勋业外,还研究过气体定律、气象学、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度量衡等。由于他总是日以继夜地顽强地劳动着,在他研究过的这些领域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就。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1789年,拉瓦锡出版的《化学大纲》中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元素表》,在这张表中,他将当时已知的33种元素分四类。

- 3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认为,物质有4 种成分:土、气、火和水。2000多年间,他的理论被当做智慧,直到350 年前才被现代科学推翻。门捷列夫1869 年设计元素周期表时,表里有63种元素;现在化学课上使用的类似的表格里有118 种。休·奥尔德西把所有的元素分为5 种:权力、火、技艺、美和土。如跟权力有关的元素:经济方面的金、银和铂,工业力量方面的铁,还有核能方面的一些元素。”

我们生活在元素组成的世界。帝国靠金立国,如中世纪的西班牙。英国则是以炭(煤)和铁立国,美国是以炭(石油)和硅立国。元素周期表已变成了一种符号,被印到了杯子、领带和浴帘上。英国艺术家西蒙·帕特森曾经用电影明星的名字重新解释化学元素符号,金因为其化学符号是Au,就变成了奥黛丽·赫本,银(Silver)成了菲尔·西尔弗(Phil Silver)。

在滑铁卢战役打败拿破仑的英国的威灵顿将军之所以人称“铁公爵”,不是因为他在战斗中很英勇,而是因为他给在伦敦的家装上了铁窗以防备暴徒。希特勒崛起时,德国两位科学家马克斯·冯·劳厄和詹姆斯·弗兰克把他们的诺贝尔奖金质奖章交给丹麦物理学家玻尔保管。到了1940 年,丹麦被德国人占领。玻尔很为难:从纳粹德国出口黄金是违法的,被发现藏有金质奖章会被处死。同事建议他把奖章埋起来。玻尔选择了用王水把奖章溶解。后来德军搜查玻尔的研究所,没有发现金子,只看到了装有棕色液体的塑料杯。战后玻尔又从这些液体中提取出金送回瑞典,为劳厄和弗兰克铸造新的奖章。

我们知道,碲是最难闻的元素,要是科学家把它蹭到了皮肤上,好几个星期身上都会有大蒜一般的气味;铍则有点甜;铑是售价最贵的元素, 所以保罗·麦卡特尼1979 年成为最畅销的词作者和音乐家时,吉尼斯奖励了他一个用铑做的唱片。

元素处于化学和物理学的接合点,所以在给元素命名的时候引发了争议。最终物理学家占了上风。用化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元素只有3 种:门捷列夫(钔)、约翰·加多林(钆)和居里夫人(锔)。而居里夫人既是化学家也是物理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学奖她都得过。化学家会耍一些骗人的把戏。镓看上去很像铝,但是到29 摄氏度就会熔化。用它做一把勺子,给客人用来搅动他们的茶,看着勺子熔化,在杯子底部形成一个金属坑。

●评价方式

学生以上述化学史(元素相关知识)为主体撰写小论文,畅想一下充满元素美好未来。

- 5 -

推荐第7篇:《化学史》读后感

读《化学史传》有感

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原来我们接触的比较多的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对化学史更是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了解。最近读了读那本山冈望著的《化学史传》,它让我对化学有了新的发现与敬畏。

书中的那些化学家真的很伟大,很多都是10岁左右就对化学产生了兴趣,读了很多的化学著作,有种痴迷的感觉。记得有个为了研究,居然忘了结婚的日子,忘了自己居然活了这么多年。他们那种为了科学努力拼搏的精神真是常人无可比拟的。通常化学实验对身体也很不好,但他们并不在乎这些,为了科学献身对他们来说才是有意义的事情,记得有一个化学家说过,如果想在化学上有所成就,就应该有不怕牺牲的精神。他们的那种不怕死的精神现在还熠熠生辉。当时的那种环境,那种条件,真的难以想象。这些科学家不仅为了科学自己一个人研究,还要交流,还要留给下一代,为了研究的方便,自己建实验室,给那些对化学渴望的青年们更早更多接触化学的机会……

当然,当时的欧洲国家也是很重视科学家的培养的,国家出资成立了多少皇家化学学会,或者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对他们的称赞,对他们的鼓励和奖励……。这些都促使化学的发展越来越快

还有化学家都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也很会把握机会,为了科学执着的,献身的,认真的,甚至健忘的精神,这些倒是让我想起现在的那些荧幕上的明星们,为什么可以拥有那么多的钱?而那些科学家呢?只是平平淡淡,一个家,一个实验室,做出的成就却不只是为一个国家,而是为世界,为整个人类!让我们为那些为人类作出了贡献的化学家们致敬!

推荐第8篇: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化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导学案】

选修四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能说出盖斯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实质。

2、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热。

二、预习内容:

1.知识回顾:

1)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393.5kJ/mol,写出石墨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CO的燃烧热:△H=-283.0kJ/mol, 写出CO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思考:C(s)+1/2O2(g)==CO(g)的反应热测量非常困难,应该怎么求出?

2.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盖斯定律?

(2) 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3) 认真思考教材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的道理,深刻理解盖斯定律。 ⑷ 盖斯定律如何应用,怎样计算反应热?试解决上题中的思考:求C(s)+1/2O2(g)==CO(g)的△H=?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盖斯定律;

2.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3.初步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学习重难点:能正确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盖斯定律

一、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 和 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 。

思考: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

归纳总结: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

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H;

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H

1、△H

2、△H3.

如下图所示:

则有△H=

2、应用:通过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出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例:已知:①C(s)+O2(g)= CO2(g) △H1=-393.5kJ/mol

②CO(g)+1/2O2(g)= CO2(g) △H2=-283.0kJ/mol

求:C(s)+1/2O2(g)= CO (g) 的反应热△H3

三、反思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说说看。

四、当堂检测:

1.已知: H2(g)+1/2O2(g) = H2O (g) △H1=-241.8kJ/mol

H2O(g) = H2O (l) △H2=-44 kJ/mol

则:H2(g)+1/2O2(g) = H2O (l) △H= 2.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 CuSO4(s)+5H2O(l) △H=+Q1kJ/mol

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 )

A.Q1Q2 B.Q1=Q2 C.Q1

3.已知① CO(g) + 1/2 O2(g) = CO2(g) ;

H1= -283.0 kJ/mol

② H2(g) + 1/2 O2(g) = H2O(l) ;

H2= -285.8 kJ/mol

③C2H5OH(l) + 3 O2(g) = 2 CO2(g) + 3H2O(l);

H3=-1370 kJ/mol 试计算:

④2CO(g)+ 4 H2(g) = H2O(l)+ C2H5OH (l) 的H

五、课后练习与提高

1.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石墨,s)+O2(g)= CO2(g) △H1=-393.5kJ/mol

②C(金刚石,s)+O2(g)= CO2(g) △H2=-395.0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2.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 = -92.38kJ/mol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是什么?

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依次为CH4+2O2 CO2+2H2O,C3H8+5O2 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 C.减少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 O2(g)===H2O(g);H=-241.8 kJmol-1

②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

③H2(g)+ O2(g)===H2O(l); H=-285.8 kJmol-1

④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A.241.8 kJmol-1 B.483.6 kJmol-1

C.285.8 kJmol-1 D.571.6 kJmol-1

5.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1/2O2(g)=H2O(l);△H=-285.8kJ/mol

CO(g)+1/2O2(g)=CO2(g);△H=-283.0kJ/mol

C8H18(l)+25/2O2(g)=8CO2(g)+9H2O(l); △H=-5518kJ/mol

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H2(g) B.CO(g) C.C8H18(l) D.CH4(g)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

A.CO(g) +1/2O2(g) ==CO2(g); △H=-283.0 kJ/mol

B C(s) +1/2O2(g) ==CO(g); △H=-110.5 kJ/mol

C.H2(g) +1/2O2(g)==H2O(g); △H=-241.8 kJ/mol D.2C8H18(l) +25O2(g)==16CO2(g)+18H2O(l); △H=-11036 kJ/mol

7.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

(2)C(s)+O2(g)=CO2(g) △H=393.5KJ/mol

(3) H2(g)+ O2(g)=H2O(l) △H=285.8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O2(g)=CH3COOH(l)

8.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

4P(白磷,s)+5O2(g)====2P2O5(s);△H=== -a kJ/mol

4P(红磷,s)+5O2(g)====2P2O5(s);△H=== -b kJ/mol

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 ( )

A.ab D.无法确定

六、参考答案:

知识回顾:

1)C(s)+O2(g)= CO2(g) △H1=-393.5kJ/mol

2)CO(g)+1/2O2(g)= CO2(g) △H2=-283.0kJ/mol

盖斯定律

1、相同 始态 终态 无关

归纳总结:△H1+△H2+△H3

例:解法一:虚拟路径法

△H1=△H2+△H3

△H3=△H1-△H2=-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

解法二:加减法

①- ②= ③

△H3=△H1-△H2=-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

当堂检测:

1.△H1+ △H2=-285.8kJ/mol 2.A

3.①2 + ②4 - ③ = ④

H=H12 +H24 -H3

=-283.22 -285.84 +1370 =-339.2 kJ/mol

课后练习与提高

1.A 2.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3.B 4.C 5.B 6.A

7 (2)2+(3)2-(1)得 △H=488.3KJ/mol .

8.C

【总结】2018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查字典化学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

推荐第9篇:高三化学教案:化学计算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计算复习教案

【课前自主复习与思考】

1.阅读《必修1》课本或教参,自己整理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网络关系。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根据2018年江苏考试说明,化学计算的分值约占总分的12%。因此,值得重视。有些同学 【考纲点拨】

由于水平和时间关系,往往放弃计算,其实不是明智之举。近年来,计算考查难度下降,步骤简单,或许计算的数值有点繁琐,但计算的思维确实简单。

考查热点:

Ⅰ以NA为载体的计算;

Ⅱ守恒计算,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Ⅲ多步计算寻找首尾关系,多见于氧化还原滴定;

Ⅳ反应热和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和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Ksp等。

【自主研究例题】

工业上以海水为原料可获得金属镁及其多种化合物。其中Mg(OH)2是制备镁盐、耐火材料和阻燃剂等的重要原料。已知:①25℃时,Mg(OH)2的溶度积Ksp=5.610-12;

②Mg(OH)2(s)=MgO(s)+H2O(g) △H= +81.5kJmol-1。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从海水中获得Mg(OH)2工业上选择 NaOH作沉淀剂

B.Mg(OH)2能用作阻燃剂主要因为分解吸热且生成MgO覆盖可燃物

C.工业上由Mg(OH)2制金属镁的流程如下:

(2)已知酸碱指示剂百里酚蓝变色的pH范围如下:

pH 8.0 8.0~9.6 9.6

颜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25℃时,Mg(OH)2的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为 。 (3)达喜是中和胃酸的常用药物,其有效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碳酸盐。现进行如下实验确定化学式:

实验一:取该碱式盐3.01 g充分灼烧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减少了1.30 g;

实验二:再取该碱式盐3.01 g使其溶于足量的盐酸中,产生CO2的体积为112 mL(标准状况);

实验三:向实验二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1.74 g白色沉淀。

①达喜中Mg2+与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②计算达喜的化学式。

【高考链接】

【例1】(2018江苏高考第5题)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L1molL-1的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C.在 反应中,每生成3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6

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 键数为4

【例2】(2018江苏小高考第23题)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2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 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 g沉淀不溶。(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

B.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

C.c(CO32-)=0.01 molL-1,c(NH4+)c(SO42-)

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

【例3】(江苏2009高考第20题)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⑴已知:2NO2(g)= N2O4(g) △H= 52.70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NO2的浓度 D.升高温度

⑵25℃时,1.00g 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19.14KJ的热量。则反应2 N2H4(l)+ N2O4(l)= 3N2(g+ 4H2O(l)的△H= KJmol1。

⑶17℃、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 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0300

molL-

1、c(N2O4)=0.0120 molL-1。计算反应2NO2(g) N2O4(g)的平衡常数K。 ⑷现用一定量的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制得1.00L已达到平衡的N2O4 和NO2的混合气体(17℃、1.01105Pa),理论上至少消耗Cu多少克?

【例4】(江苏2018高考第20题)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

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N2 b.向装置中再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升高温度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

【例5】(江苏2018高考第14题)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 )

A.乙二醇 B.乙醇 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

【例6】(江苏2018高考第13题)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

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

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

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

【例7】(江苏2018高考第20题) 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 )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l)预氨化过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温下Mg(OH)2的 ,若溶液中 ,则溶液中 = 。

(2)上述流程中的滤液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

(3)高温煅烧碱式碳酸镁得到 。取碱式碳酸镁4.66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g和标准状况下 0.896L,通过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4)若热水解不完全,所得碱式碳酸镁中将混有 ,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 (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自我检测】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g CO2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NA

B.11.2L乙烯、乙炔的混合物中C原子数为NA

C.1 L1 molL-1Na2CO3溶液中含CO32 -离子数为NA

D.1mol乙醇和1mol乙酸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A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6g碳与3.36LO2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分子数一定为0.3 NA

B.6.9g钠与足量的CO2和H2O(g)混合气体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C.25℃时, 0.15mol/L的Na2CO3溶液中,Na+数目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氯仿中含有C-Cl数目为0.3NA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L 0.1molL-1的FeCl3溶液中有0.1NA个Fe3+

B.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NA

C.60g二氧化硅中SiO键个数为2NA

D.在标准状况下,Cl2和H2的混合气22.4升,光照后原子总数为2NA个

4.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 )

① 2.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在常温和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均为0 .1NA ② 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A

③ 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④ 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⑤ 10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含阳离子数大于0.1NA

⑥ 含有NA个NO

2、N2O4分子的混合气体,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小于NA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⑤⑥

5.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

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一定存在 B 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 Cl-可能存在 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B.1mol CnH2n含有的共同电子对数为(3n+1)NA

C.1mol CO2与1mol Na2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D.1mol/L的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NA 7.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 CH4 ( g )+4NO2( g )=4NO( g ) +CO2( g )+2H2O( g ) △H=一574 kJmol-1

② CH4 ( g )+4NO( g )=2N2( g )+CO2( g )+2H2O( g ) △H=一1 160 kJmol一1。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CH4 ( g )+2NO2 ( g )= N2( g )+CO2 ( g )+2H2O ( l) △H=一867 kJmol-1

B.CH4催化还原NOx为N2的过程中,若x=1.6,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2 mol

C.若0.2 mol CH4还原NO2至N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 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2 mol 8.在密闭容器中,将1.0 mol CO与1.0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发生下列反应:

CO(g)+H2O(g) CO2(g)+H2(g)。一段时间后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0℃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5

B.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则该反应的△H0

C.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CO(g),则平衡时CO物质的量分数为33.3%

D.800℃下,若继续向该平衡体系中通入1.0 mol的H2O(g),则平衡时CO转化率为66.7%

9.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无水FeCl3的熔点为555K、沸点为588K。工业上制备无水FeCl3的一种工艺如下:

(1)试写出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六水合氯化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50 80 100

溶解度(g/100gH20) 74.4 81.9 91.8 106.8 315.1 525.8 535.7

从FeCl3溶液中获得FeCl36H2O的方法是: 。

(3)捕集器中温度超过673K,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25的物质,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

(4)室温时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溶液pH为2.7时,Fe3+开始沉淀;当溶液pH为4时,c(Fe3+) = mol/L(已知:Ksp[Fe(OH)3]= 1.110-36)。

(5)FeCl3的质量分数通常可用碘量法测定:称取m克无水氯化铁样品,溶于稀盐酸,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定容;取出10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某一指示剂并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V mL。

(已知:I2+2S2O32-=2I- +S4O62-)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样品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10.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

(1)SO2转化为SO3是在接触室(如右图)里进行的,中部是一个热交换器,它是由导热性能良好的管状材料(如铜管)制成。温度低的气体A从管外流过,上层催化剂反应后的热气体从管内流过,通过导热材料进行气体与气体的热交换。实验室里有很多实验也需要进行热交换(除直接加热外),如在进行气体和气体热交换时,通常使用玻璃导管,气体和液体热交换时,通常使用 (填仪器名称),请你举一例有液体与液体热交换的化学实验 (填实验名称)。

(2)某温度下,2SO2(g)+ O2(g) 2SO3(g) △H=196 kJmol-1。开始时在10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0molSO2(g)和10.0molO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96kJ。此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g)和1molO2(g),发生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为a。若保持温度不变,以下列量作为起始量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SO2体积分数仍为a的是 (填字母)。

A.向体积为1L的容器中充入2molSO3

B.向体积为1L的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2molO2

C.向体积为1L的容器中充入1.8molSO

2、0.9mol O2、0.2mol SO3

D.向体积为0.5L的容器中充入1molSO2和0.5molO2

E.向体积为0.5L的容器中充入2molSO3和1molN2

(4)某学生设想以右图所示装置的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O2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

(5)若通入SO2的速率为2.24Lmin-1 (标准状况),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应维持50%,则左侧水的流入速率应为 mLmin-1。

11.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

(1)已知25℃时,Ksp(CaSO4)=7.1010-5 。在1L0.1molL-1CaCl2溶液中加入1L0.2molL-1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Ca2+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molL-1。

(2)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已部分脱水的生石膏的组成(xCaSO4yH2O),做如下实验:将固体放在坩埚中加热,经测量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则x:y=_________。t2~t3时间段固体的化学式为 。t5~t6时间段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产生了两种气体,其中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时间段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工厂生产印刷电路板后所得废液进行探究(生产原理:2Fe3++Cu=2Fe2++Cu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

从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得到FeCl3溶液。

[资料获悉]

①3Fe2++NO3-+4H+==3Fe3++NO+2H2O

②有关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Fe3+:2.7~3.7 Cu2+:5.2~6.4 Fe3+:7.6~9.6

[探究思路]

(1)先确定废液的组成及各金属离子的浓度;

(2)选择合适试剂回收铜,并重新得到FeCl3溶液。

[实验探究]

取几滴废液于试管中,加水稀释后,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可知废液中除含有

Fe2+、Cu2+外,还含有Fe3+。

甲同学取10 mL废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8.61 g ;乙同学另取10 mL废液,加入某试剂将pH调至4.0,使其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Fe2+、Cu2+仍留在废液中,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冷却后称重得0.32 g 。通过计算可知废液中c(Fe3+)= mol/L,c(Fe2+)= mol/L,c(Cu2+)= mol/L。

[交流讨论]

如何回收1 L废液中含有的铜,并重新得到FeCl3溶液?

丙同学认为应该先向废液中加入w g铁粉[w =c(Cu2+)1 L 56 gmol-1],使之充分反应置换出铜,过滤,得金属铜。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并进行尾气处理,即可达实验目的。有些同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不可行,请你评价丙同学的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不一定填满)

该小组同学根据讨论得到的合理方案进行操作,最终达到了预期目的。(方案内容略)

[拓展延伸]

请画出1 L废液中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与废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并利用图像计算,当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一半时,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g 。

推荐第10篇:科学家与化学史

科学家与化学史

舍勒(K.W.Scheele,1742—1786)18世纪中后期著名的瑞典化学家,氧气的最早发现者之一。1773年,舍勒用两种方法制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一种方法是加热硝酸钾、氧化汞或碳酸银等含氧的化合物;另一种方法是把黑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共热。他发现,当某一物质与这两种方法所制得的气体发生燃烧后,这种气体就会消失,他因此称它为“火气”。舍勒1742年12月19日生于瑞典南部。正式职业是一名药剂师,但他一直对化学有浓厚兴趣,很早就把当时化学书里的各种实验都重复做过一遍。他一生贫寒,却坚持用简陋的仪器在条件很差的实验室里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研究工作。后来因患哮喘病于1786年5月21日病故,终年才44岁。在舍勒有限的一生中,还有过许多其它重要的发明和发现。例如:1714年首次利用二氧化锰和盐酸制取了氯气,1781年发现了白钨矿;1782年首次制成了乙醚。此外,他还是著名绿色颜料“舍勒绿”的发明者。现在众所周知的事实“骨灰里含有磷”,也是由舍勒最早发现的,鉴于舍勒对化学做出的重要贡献,瑞典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广场上铸造了一座舍勒铜像。

普利斯特里(J.Priestley,1733—1804)18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英国化学家,和舍勒一样被认为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1774年8月1日,普利斯特里把氧化汞放在一个特制的玻璃瓶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很快分解放出气体。他利用排水集气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并分别把蜡烛和老鼠放在其中。结果发现:在这种气体中,蜡烛能剧烈燃烧;老鼠活的时间比在空气中长。随后他撰写了《几种气体的实验和观察》一书。在这部著作中,他在科学界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虽然普利斯特里独立发现了氧气,但却把它称作“脱燃素的空气”,而没有认识到它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组成气体。和同时代的其它化学家相比,普利斯特里在研究中采用了许多新的实验技术,因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还曾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他在电子、神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为了纪念他,英国利兹建有他的全身塑像。美国化学会专门设有普利斯特里奖章。

拉瓦锡(A.L.Lavoisicr,1743—1794)法国巴黎人,推翻燃素学说,建立燃烧的氧化学说的著名化学家。1773年舍勒首先制得了氧气(他称为“火气”);1774年普利斯特里也制得了氧气(他称为“脱燃素的空气”)。但是他们都没能发现这种气体在燃烧中的重要作用。拉瓦锡在1774年做了一个著名的金属煅烧实验,并得到了下面的事实:装有反应物的曲颈瓶和装有生成物的曲颈瓶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而金属的质量却增加了。拉瓦锡由此分析得出:所增之重只可能是金属结合了瓶中部分空气的结果。后来的实验证明了他的推测。这使拉瓦锡对燃素说的观点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并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假设:金属的煅灰可能是金属和空气的化合物。他利用铁煅灰进行试验,想从其中直接分解出空气,没有成功。后来从普利斯特里的氧化汞分解实验中受到启发,重复这一实验,取得了成功,并于1777年正式把分解生成的这种助燃、助呼吸的气体称为氧气(oxygene)。通过这一实验,拉瓦锡最终确信:可燃物的燃烧或金属变为煅灰并不是分解反应,而是与氧化合的反应,根本不存在燃素学说所谓的“金属-燃素=煅灰”,而是“金属+氧=煅灰(氧化物)”。在1772年至1777年的5年中,拉瓦锡又做了大量的燃烧试验,并对燃烧以后所产生和剩余的物质逐一加以研究,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分析,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名为《燃烧概论》的报告。此后不久,水的合成和分解实验也取得了成功,从此燃烧的氧化说才被举世公认了。这一学说的建立,把人们长久未能解释的燃烧的秘密揭开了,于是人们知道了氧气是具有确定性质、可度量、可采集的气体物质。燃素说完全破产,开始了现代化学的历史。拉瓦锡也因此被后人誉为现代化学的创始人。

卡文迪许(H.Cavendish,1731─1810)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一生中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很广泛。他首次将氢气收集起来加以研究;首次发现水是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并通过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实验事实推翻了1784年以前人们的那种将水看作是一种单一元素的错误认识;1785年首先发现了空气中含有氮气(当时称作“浊气”)。卡文迪许更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著名扭秤实验只是他众多成就之一。卡文迪许1731年10月10日生于法国,11岁起进贵族中学学习8年。1749年到英国的剑桥大学学习。毕业后在自己家中建起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实验室,从此一直在家中从事实验研究。他是18世纪著名化学家中唯一的一位百万富翁,但他的生活却十分朴素。卡文迪许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著名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立的。

拉姆塞(W.Ramsay,1852—1916)英国化学家。1894年,拉姆塞利用镁受热后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物的方法,对大气进行处理。发现大气中氮含量逐渐减少。经过继续实验,终于发现有一种气体不受这种处理方法的影响,其密度超过了原始大气中氮的密度。经过光谱法鉴定和多次重复实验,证实了这是一种与氮不同的新气体,被称为氩气。此后又与他人合作分离出了氖、氪、氙;准确测定出氡的原子量为222;证明了从镭中放射出的气体是氦,并据此发现了放射化学的位移定律。拉姆塞因发现稀有气体,并在周期表中确定了它们的位置而荣获19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道尔顿(J.Dalton,1766—1844)英国科学家。近代原子学说的奠基人。道尔顿与法拉第、布朗、歌德等同属一个时代。他从15岁起就开始了边教课、边自学、边研究、边写作的道路。他的科学启蒙老师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学者。道尔顿的第一部科学著作是《气象观测论文集》。他曾经连续亲自记录气象数据达56年之久,全部观测记录超过22万条。这对他日后提出并用实验证明他的原子学说起到了有益作用。道尔顿一生勤奋、坚韧,他患有色盲症,但却从不妥协,而且把色盲症作为自己的一个研究课题。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不能毁灭的微粒——原子组成的;同一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都不同;化合物是由不同原子按简单整数比化合而成的。其实,原子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哲学著作之中。公元前5~4世纪,德谟克利特等人就提出了原子说的观点,但都没有科学的实验予以证明,因此既不能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无法推广运用。道尔顿利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许多地区的空气组成,还分析了沼气(CH4)和乙烯(CH2=CH2)两种不同气体的组成,发现它们中各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即如果甲乙两种元素能互相化合而生成几种不同的化合物,则在这些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质量互成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著名的倍比定律。也正是这一定律的发现,确立了原子论的实验基础,从而使道尔顿成为近代原子论的奠基人。不仅如此,道尔顿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了多种化合物的组成,从氢的原子质量为1,测出了20种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于1803年给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原子量表。道尔顿一生著书50多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学哲学新体系》(中国科学院藏有此书)。为了纪念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于1853年设立了道尔顿奖学金。

阿佛加德罗(A.Avogadro,1776—1856)意大利化学家、物理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市,出身于律师家庭。20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做过多年律师。24岁起兴趣转到物理学和数学方面,后来成为都灵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阿佛加德罗的主要贡献是他于1811年提出了著名的阿佛加德罗假说,即在同一温度、同一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包含的分子个数相同。根据这一假说可以得到下面的结果: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之下,任何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量都与其气体密度成正比。这样分子量(或化学式量)就可以被直接测定了。但是由于当时阿佛加德罗没有对他的假说提出实验证明,以致其假说不易被人接受。直到1860年康尼扎罗用实验论证并在卡尔斯鲁厄化学会议上予以阐述后,该假说才获公认,成为现在的阿佛加德罗定律。

汤姆生(J.J.Thomson,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并用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1879年,克鲁克斯在研究气体放电管中气体的放电现象时得到了一种叫做阴极射线的带电粒子流。当时的物理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试图阐明阴极射线的本质。汤姆生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微粒,并用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电荷e/质量m),并发现了电子的许多性质。后又于1904年提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汤姆生于190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启普(P.J.Kipp,1808—1864)荷兰人。启普是一位药品商,曾经学过一点化学。启普发生器是他根据前人制作的发生硫化氢气体的简单装置而设计、改进制得的。除了启普发生器外,他还有其它一些小发明,如画家绘画用的彩色铅笔等。启普56岁时因病去世。产业由其子继承,后来演变成为“启普父子公司”,至今仍然是荷兰著名的科学仪器公司。

加多林(J.Gadolin,1760—1852)芬兰人,第一位发现稀土元素的化学家。1794年,他34岁时,从一位研究矿物学的人那里,得到了一块奇特的黑色石头。加多林对它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证实了在这种矿石里面含有一种新元素。这就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稀土元素(钇Yttrium)。后来,这种矿石被命名为加多林矿。加多林1762年6月5日出生在赫尔辛基附近的埃坡城。从小受到既是天文学家又是物理学家的父亲的严格教育,他曾经和著名的化学家舍勒合作过。在芬兰大学担任了25年化学教授。研究过很多种矿石及其分析方法。他还是北欧最早反对错误的燃素学说的科学家。

波义耳(R.Boyle,1627—1691)英国人,是17世纪最有成就的化学家和近代化学的奠基人。1627年1月25日生于爱尔兰,出身贵族,父亲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波义耳是家中14个儿女中最小的一个,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阅读过大量英文、法文、拉丁文的化学著作和其它科学书籍。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化学实验,并很快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实验化学家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1644年建立了家庭实验室。波义耳像许多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一样,非常重视实验,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研究化学必须建立科学的实验方法。他自己就是一位成功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实验化学家。他一生中做了大量的实验,包括对气体的研究;对火、热、光等现象的产生本质的研究;对酸、碱、指示剂的研究;对冶金、医学、化学药品、染料,玻璃制造等的研究。著名的波义耳定律也是在对实验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波义耳写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在书中,他第一次对化学元素作了明确和科学的定义:“我所指的元素乃是具有确定性质的、实在的、可觉察到的实物,是不能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再分解为简单的物体的实物。”他坚决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和帕拉塞斯的“三元素论”,而比较赞同德谟克利特的物质观(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波义耳的元素概念和微粒学说在一开始曾被人们看作是异端邪说,一个世纪以后才得到公认。波义耳还是一位善于演讲的哲学家。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栋梁,是一位多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1691年,这位被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科学家在伦敦因病逝世,终年64岁。

贝采里乌斯(J.J.Berzelius,1779—1848)19世纪前期瑞典最杰出的化学家。1779年8月22日,贝采里乌斯生于瑞典东部的一个小村庄。四岁丧父、九岁丧母,在祖父和姨母、教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在很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中学学业。1746年进入大学学习,180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07年任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贝采里乌斯最早研究的课题是分析化学和矿物分类。在这期间,先后发现了碲、硒、硅和钍元素。他对化学的一大贡献是创造了一套用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即现在使用的元素符号),从而废弃了过去的象形表示方法。对于贝采里乌斯来说,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研究是对原子量的测定工作。他分析了两千种左右的化合物,测定了这些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重量组成关系,再制订出原子量标准,然后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出原子量,并用此方法先后制定了五张原子量表。贝采里乌斯对化学的贡献还涉及许多重要领域,如发现了异构现象、创立了电化学,提出了催化剂概念等。

原子概念的形成

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最先提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是由最微小,坚不可入且不可再分的微粒所构成。这种微粒叫做“原子”,希腊语原意即“不可分割”。牛顿在17世纪后期比较明确地指出,一切物质都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但这些论点都没有科学的实验来证明,既不能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无法推行运用。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通过化学分析,研究了许多地区的空气组成,得出这样的结论:各地的空气都是由氧、氮、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四种主要物质的无数个微小颗粒混合起来的。他利用了希腊哲学上的名词,也称这些小颗粒为“原子”。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①元素(单质)的最终粒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极其微小,是看不见的;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不可再分割的。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其本性不变;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不相同;③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了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这一学说合理地解释了当时发现的质量守恒定律、定组成定律及倍比定律等,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但是,道尔顿的把原子看成是组成物质的“最后质点”,是“绝对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观点,又受到19世纪末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的有力冲击。电子的发现打开了原子内部的大门,放射性的发现则进一步揭示了原子核的奥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原子概念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分子概念的形成

意大利化学家阿佛加德罗以意大利物理学家盖·吕萨克(J.L.Gay-Luac,1778—1850)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概括和推理,引入了分子的概念。盖·吕萨克在进行大量的气体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各种气体在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以简单体积比相结合。”由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没有分子的概念,未能看到单质分子会由双原子或多原子构成。因而,按照道尔顿的学说,在化合物的复杂原子中就会出现“半个原子”的矛盾现象。阿佛加德罗敏锐地看到,只要在物体和原子这两种物质层次之间再引进一个新的关节点或新的分割层次——分子,就可以把道尔顿的学说与盖·吕萨克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顺利地统一起来。对化合物而言,分子即相当于道尔顿的所谓“复杂原子”,对单质来说,同样包含这样一个层次,只不过是由相同的原子结合成分子。对盖·吕萨克的气体化合体积定律的解释,只要认为相同温度、压力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便可以得到圆满的回答;如果认为各种元素的单质都含有两个或多个原子,也就不会出现“半个原子”那样的矛盾了。由于阿佛加德罗的分子概念是对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发展,所以人们把它们统称为原子—分子论。

原子结构的发现

道尔顿把原子看成是“绝对不可再分”的微粒的观点,在19世纪末受到了新的科学发现的有力冲击。1879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克鲁克斯(Sir William Crookes,1832—1919)在高真空放电管中发现了一种带负电的微粒流——“阴极射线”;1879年,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汤姆生等人利用阴极射线能被电场和磁场联合偏转的作用,测定了这种粒子的荷质比(即电荷与质量之比)。实验表明,不论电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和在阴极射线管中充以什么样的气体,生成带负电的粒子其荷质比都是相同的,说明它是各种原子的一个共同组成部分,即电子。1903年,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浸入模型”:原子是由均匀分布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及浸入其中的运动的许多电子所构成的,电子的负电荷中和了正电荷。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ulherford,1871—1937)用一束高能的a粒子(带正电的氦离子)流轰击薄的金箔时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几乎不受阻碍而直接通过金箔,说明原子内部很空旷;但也有极少数(约万分之几)a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偏转,个别a粒子偏转程度较大,甚至被反弹回来。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无法解释这一实验现象。卢瑟福设想,这是由于原子中存在一个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正电荷的极小的核,是它对a粒子产生了静电排斥作用。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每个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Z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Z个电子绕核旋转,就像行星绕太阳转动一样。因此也称为“行星式模型”。后来,随着对原子光谱的深入研究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才逐步形成了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氧气的发现

瑞典化学家舍勒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1773年,舍勒用两种方法制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一种方法是将硝酸钾、硝酸镁、碳酸银、碳酸汞、氧化汞加热得到氧气;另一种方法是将黑锰矿(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舍勒将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论空气和火的化学》中,但这本书被出版商延误,直到1777年才出版。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于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研究论文,时间比舍勒早。普利斯特里制得氧气的方法是:把氧化汞放在玻璃制的密闭容器内,用聚光镜加热而制得氧气。但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由于受“燃素说”的错误影响,都未能对他们的重要发现做出正确的解释。只有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普利斯特里对氧气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合理的结论,并推翻了错误的燃素说。

燃素说

是形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一个解释燃烧现象甚至整个化学的学说。燃素说认为,可燃的要素是一种气态的物质,存在于一切可燃物质中,这种要素就是燃素(phlogiston);燃素在燃烧过程中从可燃物中飞散出来,与空气结合,从而发光发热,这就是火;油脂、蜡、木炭等都是极富燃素的物质,所以它们燃烧起来非常猛烈;而石头、木灰、黄金等都不含燃素,所以不能燃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也可以归结为物质释放燃素或吸收燃素的过程。例如,煅烧锌或铅,燃素从中逸出,便生成了白色的锌灰和红色的铅灰;而将锌灰和铅灰与木炭一起焙烧时,锌灰和铅灰从木炭中吸收了燃素,金属便又重生了出来。酒精是水和燃素的结合物,酒精燃烧后,便剩下了水;金属溶于酸是燃素被酸夺去的过程。在当时,燃素说不能自圆其说并受到最大责难的就是金属煅烧后增重的事实随着人们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更多的定量研究之后,燃素说就更加陷入了重重自相矛盾的境地。直到18世纪70年代,氧气被发现之后,燃烧的本质终于真相大白,燃素说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燃素说对燃烧现象正好做了颠倒的解释,把化合过程描述成了分解过程,但却使当时的大多数化学现象得到了统一的解释,帮助人们摆脱、结束炼金术思想的统治,使化学得到解放,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燃素说本身是错误的,但它却引导和启发人们去思考、探索,并不断地实践、验证、修正假说或是得到新的发现。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科学实验材料,为科学的燃烧理论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氮气的发现 1772年,英国植物学家丹尼尔·卢瑟福(Daniel Rutherford,1749—1819)将小动物放入密闭容器中,用苛性钾(KOH)不断吸收动物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剩余的气体不能使动物生存,也不支持蜡烛燃烧。他还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或碳,使生成的气体通过碱吸收后,所剩余的气体也是既不能维持生命和燃烧,也不溶于苛性钾溶液。同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和瑞典化学家舍勒也通过对空气的研究确定了这种气体的存在,从而发现了氮气,并确定为元素。

稀有气体的发现

氦的发现是在1868年。这一年的10月26日,巴黎科学院收到两封来信,一封是法国天文学家、米顿天体物理观象台台长詹森(P.Janen,1824—1907)寄来的,报告他在该年8月18日在印度用分光镜研究日全食时观察到在其它亮线中有一条新的黄线;另一封信是英国天文学家、皇家科学院太阳物理天文台台长洛基尔(J.N.Lockyer,1836—1920)写来的,信中的内容与詹森的报告几乎完全相同。经过查对,这条黄线只能是太阳上的一种未知的新元素。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地球上发现存在于太阳上的新元素。于是法国科学院将这种元素命名为“Helium”(氦),意思是“太阳的元素”。1895年,英国比学家拉姆塞指出:给钇铀矿加热时放出的气体也能够给出与氦相同的光谱,从而知道地球上也有氦存在。氩的发现是在1894年。英国化学家雷利(LordRayleigh,1842—1919)注意到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与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在密度上的差异,通过实验对空气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雷利在空气中加入过量的氧,用放电法使氮变为氧化氮,然后用碱吸收,剩余的氧用红热的铜除去。可是,即使把所有的氮和氧除尽,仍有很少量的残余气体存在。拉姆塞也使除去二氧化碳、水和氧气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镁以吸收其中的氮,也得到少量的残余气体(约占原空气体积的1%)。这种残留气体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要大得多,其光谱线过去从未见过。毫无疑问,它是一种新元素。这个被发现的新元素就是氩。氖、氪和氙都是拉姆塞和他的助手特拉威斯(M.W.Travers,1872—1961)等人分别在1894年和1898发现的。发现的方法都是在大量液态空气蒸发后所得到的残余物中将这些元素分离出来,并用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了它们的存在。它们的命名都源于希腊语,氖的意思是“新奇(Neon)”,氪的意思是“隐匿(Krypton)”,氙的意思是“异国人、陌生人(Xenon)”。

元素符号的形成

最早的元素符号来自古代的炼金术符号,而历史最久的炼金术符号则来自埃及的像形文字,因为像形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简明、

己的弟子使用的,这些符号除了他们自己能看懂之外,别人看不懂,因为炼金制丹的“天机”不可泄漏。不同的炼金术士使用的符号几乎完全不同。这样,炼金术符号越来越多,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随着化学知识的加速积累,人们深感建立一套统一清晰的化学符号体系的重要性。1787年,哈森弗拉兹(J.H.Haenfratz,1755—1827)和阿迪(P.A.Adet,1763—1834)提出了完全不同于炼金术符号体系的新方案。

简明、系统,但由于当时并不是每个化学家都意识到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再加上这套符号本身的再造能力不强,因而未被普遍采纳。19世纪初,道尔

这套符号的主要优点是它的定量性质,每个符号表示一个简单原子,化合物的符号由其组成元素的符号组成,能够反映“复杂原子”(分子)中所含简单原子的个数。但这套符号不便于记忆,使用起来也不方便。现代化学符号体系的奠基人是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他于1848年正式发表了《论化学符号以及使用这些符号表示化学比例的方法》一文,提出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开头的字母表示元素及该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用元素符号的组合作为化合物的符号。他所提出的元素符号体系延用至今。

第11篇:化学教案

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

桐梓县木瓜中学:张基灵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水的组成,

(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

2.教学难点(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www.51jsw.net无忧教师网): 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 实验探究:

1. 水的组成研究

2. 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 教学内容:

一.自然界的水 1. 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

(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

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 (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 (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

(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

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

(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水在人体内起这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

第1页 共4页 (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提供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

4.水污染情况: (1)水污染的来源

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a.加强对水的管理和对水质的监测; b.工业三废实行先处理后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二、水的组成及性质 1.水的组成

实验:水的电解实验

现象 :1.接通直流电源,看见两管子中都出现气泡,负极和正极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2:1 2.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电源正极,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

3.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电源负极处,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了氢气(Hydrogen)

氧气(O2) + 氢气(H2)点燃——→水(H2O)

解释:水在通电的情况下,被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H2O) 通电——→ 氧气(O2) + 氢气(H2) 气体体积比: 1 : 2 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中根据它的组成情况写成H2O 注意:

(1).纯净的水导电性很弱,在做水电解实验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而硫酸或氢氧化钠本身却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因为我们通常使用的是钠玻璃,焰色反应的影响,是反应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2.水的物理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2)在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boiling point)为0℃,水的凝固点(freezing point)为100℃

水蒸气(vapor) 水(water) 冰(ice) (3)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化学常用的溶剂

(4)在1大气压下,4℃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cm,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水的化学性质

第2页 共4页

3(1)通电分解:

水(H2O) 通电——→ 氧气(O2) + 氢气(H2) (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水(H2O) + 二氧化碳(CO2) → 碳酸(H2CO3) 水(H2O) + 二氧化硫(SO2) → 亚硫酸(H2SO3)

水(H2O) + 五氧化二磷(P2O5) → 磷酸(H3PO4) 热水情况下 (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水(H2O) + 氧化钙(CaO) → 氢氧化钙[Ca(OH)2] 俗称:生石灰 俗称:熟石灰

(4)能与某些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

水(H2O)+ 钠(Na)→ 氢氧化钠(NaOH)+ 氢气(H2)

三、水的净化(要依据用水要求来净化水)

1.过滤: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以将不溶于水的杂质与水分离。

(1)具体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被滤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作用: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3)如果水中的杂质颗粒比较小,我们一般加入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12H2O)等净水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

2.蒸馏:通过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比较纯净的水,一般认为蒸馏水就是纯净物。

蒸发:通过溶剂挥发获得溶液溶质的方法

具体要求:

(1) 蒸发皿中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2/3;

(2) 蒸发过程中,玻璃棒要不断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而使液体溅出; (3) 蒸发结束后,应用坩埚钳将蒸发皿转移是石棉网上; (4) 固体冷却后,应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至指定容器中;

练习:水受热蒸发与水通电分解是否是同种变化?

回答:水受热蒸发是物理变化,而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

3.软化:石灰岩地区的水含有较多钙、镁等离子,是硬水。不含或含有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是软水

(1)实验:硬水与肥皂水反应

现象:硬水中泡沫高度很低,而且在溶液中出现大量的絮状白色沉淀 结论:硬水中的成分能与肥皂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硬水的危害:影响加热效率,浪费能源,容易引起锅炉爆炸等

(3)硬水软化的方法:加热煮沸,蒸馏,离子交换法 4.自来水净化

水源→过滤→吸附→消毒→进入家庭

第3页 共4页 练习:请你设计一个具体的实验,鉴别以下4种无色液体: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纯净水

设计:分别取样。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如果出现大量气泡的试管中为过氧化氢溶液,剩余的3支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后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钙溶液,剩余的两液体分别重新取样,蒸发,在蒸发皿中出现白色固体的是氯化钠溶液,剩余的没有任何明显现象的纯净水。

P.S:鉴别氯化钠和纯净水的方法

(1)蒸发:在蒸发皿中出现白色固体的是氯化钠溶液,剩余的没有任何明显现象的纯净水

(2)导电性:用导线将溶液与电源、小电珠连接,电珠亮的是氯化钠溶液 (3)密度:用密度计测定液体的密度,较高的是氯化钠溶液 *(4)溶沸点:测定溶液的溶沸点,较高的是氯化钠溶液

补充练习测试题

(1)有人说,天然水都是混合物,无色无味的液体都是纯净水,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下列变化哪些是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为什么?

水电解;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蒸发食盐水得到水蒸气和食盐;过滤泥水得到水和泥沙。

(3)某种硬水煮开后,在容器底部出现白色的锅垢。你认为锅垢中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4)有人认为,如果能找到从水中获得氢气的简便方法,就可以从水得到氢气,氢气燃烧获得热能又生成水,从水再得到氢气,如此反复循环,就不会有能源危机了。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第4页 共4页

第12篇:化学教案

4 爱护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二)、过程与方法:

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并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短缺善以及水污染情况。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2、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一)重点

1、世界水资源的颁布情况、可利用水资源的情况。

2、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3、水浪费、水污染及解决措施。

(二)难点

水资源是丰富的,又是有限的,对此学生不容易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三、师生互动

1、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如:(1)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2)我国的“节水标志”。

(3)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 (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 D、恶臭物污染

、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 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习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

四、结束语

在优美的风景和诗篇中体会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以“我认识的水”为题,从名称、化学式、组成元素、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课后反思

本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再加上艺术欣赏与表演,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的多,整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我认为教师能将每堂课都设计好是上好一堂课的成功保证。不足的是我们还可以多让学生走出课堂,如:参观水厂,了解水厂收费情况;了解学校学生每个月的用水情况;了解中山市水的污染问题和歧江河改造工程以及一些矿泉水的水源来源等,使学生们更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第13篇: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的制取方法。

能力培养:通过丁达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等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的有关概念;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难点:制备胶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氯化钠溶液、泥水悬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振荡而成的乳浊液。

【提问】哪种是溶液,哪种是悬浊液、乳浊液?

【指导阅读】课本第72页第二段

思考:

(1)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概念。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分别是什么?

【提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辨认、回答。

阅读课本,找出三个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

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叫分散剂。

(2)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悬浊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质分别是:固体小颗粒和小液滴。

思考后得出结论:

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复习旧知识,从而引出新课。

培养自学能力,了解三个概念。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能力,了解三种分散系的异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比较。

【提问】两者在外部特征上有何相似点?

【设问】二者有无区别呢?

【指导实验】(投影)用有一小洞的厚纸圆筒(直径比试管略大些),套在盛有氢氧化铁溶胶的试管外面,用聚光手电筒照射小孔,从圆筒上方向下观察,注意有何现象,用盛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做同样的实验,观察现象。

【小结】丁达尔现象及其成因,并指出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另一种分散系——胶体。 不同点: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0-9m,是均

一、稳定、透明的;浊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7m,不均

一、不稳定,悬浊液静置沉淀,乳浊液静置易分层。

仔细观察后回答:

外观上都是均一透明的。

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光束照射氢氧化铁溶胶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氯化钠溶液时无明显现象。 培养观察能力,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设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没有。那么,二者本质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演示】实验2-8介绍半透膜

【设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小结】1.分子、离子等较小微粒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和胶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微粒的大小,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从而引出胶体概念。

2.介绍渗析方法及应用 观察实验,叙述现象。

现象:在加入硝酸银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水的试管里不发生变化。

思考后回答:氯化钠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而淀粉胶体的微粒不能透过。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培养思维能力。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胶体?

讨论,回答:淀粉胶体、土壤胶体、血液、云、雾、Al(OH)3胶体等等。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导阅读】课本第74页最后一行至第75页第一段,思考胶体如何分类? 看书自学,找出答案。

胶体按分散剂分为:

液溶胶(溶胶)

气溶胶:云、雾、烟等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了解胶体分类。

【过渡】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亲自动手制一些胶体。学生实验(投影)

1.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2.制取硅酸胶体

3.制取碘化银胶体

【指导实验】强调:1.制备上述胶体时要注意不断搅拌,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产生沉淀。2.在制取硅酸胶体时,一定要将1mL水玻璃倒入5mL~10mL盐酸中,切不可倒过来倾倒,否则

会产生硅酸凝胶。

【提问】如何证实你所制得的是胶体?请你检验一下你所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 分组实验:

用烧杯盛约30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

在一个大试管里装入5~10mL1mol/L盐酸,并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硅酸溶胶。

在一个大试管里注入0.01mol/L碘化钾溶液10mL,用胶头滴管滴入8~10滴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即得碘化银胶体。

思考后回答,胶体可产生丁达尔现象,然后检验。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亲自体验成功与失败,激发兴趣。

【提问】请学生写出制取三种胶体的化学方程式,请一个同学写在黑板上,然后追问:这个同学书写是否正确?

KI+AgNO3=AgI↓+KNO3

Na2SiO3+2HCl=H2SiO3↓

+2NaCl 把学生存在的普遍错误充分暴露出来,引起学生重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3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 对照课本找出错误。

但感到疑惑,提出问题。

1.书写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方程式时,中间为什么用“=”,而不用“”。

2.氢氧化铁、碘化银、硅酸是不溶性物质,为什么写化学方程式时不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小结】就学生谈的收获进行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随堂检测】

1.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蔗糖水(B)肥皂水

(C)碘酒(D)碘化砷胶体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产生布朗运动(B)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 (D)分散质直径在10-7~10-9m之间

3.填写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所用的物理方法:

(1)除去水中少量的溴;()

(2)除去碘化银胶体中含有的碘离子;()

(3)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碳酸钙;()

(4)从硬脂酸甘油酯经皂化后液体中,分离出硬脂酸钠,先_____,然后_______。

1~2两题

考查胶体的性质。(A级)

3.综合各种分散系的物理性质(B级)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八节胶体

一、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

二、胶体

1.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3.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现象

4.胶体的净化方法:渗析

5.胶体的制备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Na2SiO3+2HCl=2NaCl+H2SiO3(胶体)

KI+AgNO3=AgI+KNO3

附:随堂检测答案

1.(B)(D)

2.(D)

3.(1)萃取(2)渗析(3)过滤(4)盐析、过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

能(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力培养:通过胶体性质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

科学品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逻辑推理等方法。

重点、难点

胶体的性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1.什么叫胶体?它和溶液、浊液有何异同点?2.如何鉴别溶液和胶体? 思考后回答:

要点:1.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相同点:胶体、溶液、浊液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都属分散系的一种。不同点:主要是分散质颗粒大小、液体的均一性及稳定性的不同。

2.胶体可产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没有。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讲内容。

【设问】胶体除有丁达尔现象,还有无其他性质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明确研究意图,培养学生好奇心。

【板书】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讲述】日常生活中,如果把花粉悬浮在水里,用显微镜观察,就会发现花粉的小颗粒作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布朗运动。胶体也可作布朗运动,好 情境想像。

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加感性认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比电影院放映电影时,可看到受光束照射的空气里,尘埃小颗粒作无规则的不停地运动。

【板书】2.布朗运动

【设问】为什么胶体微粒的运动是不停顿地、无规则的运动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6页。

阅读思考得出结论:胶粒受水分子从各方面撞击、推动,每一瞬间合力的方向大小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粒运动速率和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 培养思维能力。

【演示】电泳实验(见课本77页)

【提问】1.通电后,U形管里阴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浅,这表明阴极附近什么微粒增多了?

2.Fe(OH)3胶粒向阴极作定向移动,说明它具有什么样的电性?

【小结】电泳概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产生电泳现象的原因:因为胶体的微粒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泳现象。

【板书】3.电泳现象

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阴极附近颜色变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

思考、得出结论: 1.通电后,阴极附近Fe(OH)3胶粒增多了。

2.说明Fe(OH)3胶粒是带正电荷的。 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逐步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向学生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

【指导阅读】课本第77页第二段至第三段,思考:1.为什么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2.哪些胶体带正电荷?哪些胶体带负电荷? 自学、思考、总结出结论:

1.胶体微粒带电荷的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吸附阴离子的带上负电荷,吸附阳离子的带上正电荷。

2.带正电荷的胶体: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

【板书】带正电荷的胶体: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3.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不容易聚集:布朗运动能克服重力作用,胶粒不易沉积。

认识胶体所带电荷情况及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

【讲述】简介电泳原理的应用

1.在陶瓷工业中,借助它来除去粘土中所混杂的氧化铁杂质。简述方法。

2.气溶胶也可发生电泳现象,如在水泥、冶金等工业中,通高压电于含烟尘的气体时,可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环境,保护人民健康。 倾听、思考。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育学生关心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

【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胶体稳定的因素,那么我们能否有针对性地想出办法来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粒彼此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下来呢?

归纳总结,出示探究方案:(投影)

开展讨论,提出消除胶粒所带电荷的方案。

1.加电解质溶液;

2.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3.加热。

实验,观察现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1)浑浊

(2)浑浊

(3)产生沉淀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导阅读】教材第78页第1行至第16行,思考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胶体凝聚概念和凝聚方法。

【板书】4.胶体的凝聚

方法:(1)加电解质溶液

(2)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3)加热

阅读、思考,填好上表:

(1)MgSO4=Mg2++SO42-,其中带负电荷的SO2-4离子与带正电荷的Fe(OH)3胶粒发生电性中和而聚集沉淀。

(2)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粒带负电,混合后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凝聚为沉淀而析出。

(3)加热时,胶体微粒受热后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多,从而使胶体凝聚为沉淀析出。

【练习】解释下列问题(投影)

1.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2.豆浆里放入盐卤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腐?

3.氯化铁和硫酸铝溶于水形成胶体,它们为什么都有净水的作用? 分组讨论,解释实验现象,相互补充,得出正确答案。 联系实际,强调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这节课的知识重点是什么?

【课堂小结】 思考、讨论、回答。

感受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检测】

1.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一种液体,初滴入时氢氧化铁胶体发生凝聚而沉淀,继续滴入,沉淀消失则这种溶液应是()。

(A)0.5mol\\L硫酸镁(B)蒸馏水

(C)0.5mol\\L氯化钾溶液(D)0.5mol\\L盐酸

2.硅酸胶体微粒带负电,现把氯化钙溶液、蔗糖溶液、氢氧化铁胶体、硫化锑胶体分别加入到硅酸胶体中,发生的现象依次是:①_____,②____,③_____,④______。

3.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_______,若换成硫酸铜溶液,是否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

1、2题检测胶粒带电情况及胶体凝聚方法。3题针对少数优秀学生,考查知识应用能力。

【作业】课本第79页习题

2、

3、

4、5题。

板书设计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2.布朗运动

4.胶体的凝聚

方法:(1)加入电解质溶液(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3)加热

附:课堂练习答案

1.河水中粘土等胶粒,遇海水中电解质而发生凝聚作用,逐渐沉降为三角洲。

2.豆浆里的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形成凝胶。

3.Fe(OH)3和Al(OH)3胶粒带正电荷,而粘土胶粒带负电荷,相遇而发生凝聚作用。

随堂检测答案1.(D)2.①凝聚②无现象③凝聚④无现象

3.血液是胶体,FeCl3是电解质,可使血液发生凝聚。不能用硫酸铜,因为铜盐有毒,虽然也能使血液凝聚,但不能使用。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aodoc.com)查看更多与本文《数学教案-高中化学教案第一部分化学》相关的文章。

第14篇: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熟练的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练习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认识 2.加强对复分解反应的掌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归纳判断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

1.对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

2.对复分解反应发生过程中的现象的判断

教学难点

1.对化学式的正确书写

2.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判断一下下列方程式的书写和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是否正确。

(1) (2) (3) (4) Mg + O2 MgO2

化合反应 2H2O 点燃2H2↑+ O2↑

分解反应

Na2SO4 +2KNO3 === 2 NaNO3 + K2SO4 复分解反应

Fe + ZnSO4=== FeSO4 +Zn

置换反应

在以上的方程式中出现了许多错误,对基本反应类型的认识也存在着不足,那么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哪些内容呢。基本反应类型又有那些。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复习的内容。

一、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反应条件 2.配平3.正确的化学式 4.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

二、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 + B == AB 举例;4P +5 O2 2P2O5

3Fe + 2O2  Fe3O4

点燃点燃S + O2SO2

2 Mg + O2 2MgO

点燃点燃C+ O2CO

22CO + O22CO2 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通式:AB == A +B

△举例: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2KClO3 MnO==== 2KCl + 3O2↑

2 2H2O2 MnO==== 2H2O + O2↑ 点燃点燃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与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 + BC == AC+ B 举例:金属和酸的反应

Fe + 2HCl== Fe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Zn + 2HCl==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果能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则说明原因

(1) 铜和硫酸 (2) 锌和氯化铜 (3) 汞和盐酸 (4) 铜和硝酸银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 + CD == AD + CB 反应条件:(1)反应物:必须溶于水或酸

(2)生成物:有水、沉淀或气体

练习:1.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 HCl和Ca(OH)2

B : Na2CO3和 H2SO4 C : AgNO3和BaCl2

D : KNO3和NaCl

2.下列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你(

) A : HCl和CaCO3

B : Cu(OH)2和 FeCl3 C : Na2CO3和CaCl2

D : Fe(OH)2和H2SO4 3.完成下列方程式

(1)纯碱和熟石灰 (2)氯化钡和硫酸钠 (3)苏打和盐酸 (4)氢氧化钠和氯化铜 小结: 作业:对今天所写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总结:

第15篇:化学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钢等

作用,

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学过程

、认识在金属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关注生活→分析比较→归纳解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教学模式 探究式

四、教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合金

1

2 1.2.应。

、性质 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

2、用途

二、、概念 、性质 a、硬度 b、熔点 教学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 教学难点:

1.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教会思路: 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

教学准备:

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以及酒精灯,石

棉网、三角架、试管、镊子等。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1.课后习题

2.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活泼性

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 fe > cu zn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镁铝常温下很容易反应,铜铁常温下反应很慢,金在高温下也不反应。 结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u pt au

寻 教学反思: 活动性:mg、al>fe、cu>au 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弱 结论: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置换反应的应用 越在前面越活泼 氢前金属置换氢 金属之间互置换溶液里面可探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 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

源保护的重要性。

3.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懂得要

保护金属资源。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

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

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1 2fe+3co2

题:

80%=800t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 设备:高炉 3. 原理:3co+fe2o3 高温 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000t×

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

高温

2fe+3co2

160 2×56

800t x

160800t

= 2?56x2?56?800t

x=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560t÷96%=583t

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铁生锈的条件:有水和氧气 2.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 防止金属的腐蚀 2. 金属的回收利用 3.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 寻找代替品:如塑料等

160

=560t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金属的性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激情,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

(2)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动性强弱探究。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教学准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 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教学过程: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提起金属,同学们都不会感觉陌生。我们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水壶、菜刀等,他们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以下实验。

(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根据实验可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总结金属的其他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热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请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2)向4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注:

1、稀盐酸、稀硫酸具有腐蚀性,教师要强调实验的安全性。

2、向试管中加入酸的顺序是:cu、fe 、zn、mg,加入酸的体积约为试管的1/4,注意从侧面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用拇指按住镁条

与盐酸反应的试管管口10秒左右,松开拇指,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请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学生上台板演化学方程式。 思考:铁是银白色金属。在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问题?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并用多媒体展示查到的信息。

【学以致用】

1.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fe、x、ag、b.x、fe、ag

c.fe、ag、x d.ag、x、fe

2、一些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帮他鉴别一下这枚银元,是真?是假?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还有何疑惑。

板书设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第16篇: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化学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2.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3.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的体会和领悟。 课时安排:1课时 [引入] 化学实验是化学认识的源泉,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

[引入]化学实验从传统的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发展到探究性实验为主,教师通过启发性讲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板书]

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2.对照性的原则。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要想这个实验更能够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验。

3.等量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行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对某个实验的影响,会有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的。 [板书]

三、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1.探索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这类实验方案设计过程重在分析比较,操作中的现象是对方案设计合理与否的检验,以及探究性结论得出的重要依据。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可能会多种多样,实验方案相应也会教多,只要无明显失误或不妥,均可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之后再将方案修正完善。

例1.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分析]: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酸碱中和,则红色可能重现,如果红色消失的原因是因为被氧化,则红色不可能重现。

[实验设计]: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入一些NaOH溶液,若红色重现,则是因为HCl和HClO的酸性所致;若红色不再重现,则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

例2.对于CO32−和HCO3−结合H+能力,甲认为HCO3−结合H+能力强,理由是在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固体中产生气体速率快;乙认为CO32−结合H+能力强,理由是在同一温度下同浓度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分析]:CO32−与H+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CO32− +H+ = HCO3− HCO3− + H+ = H2O+CO2,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里滴加盐酸,若CO32-结合H+能力强,则不会马上产生气泡,HCO3-结合H+能力强,马上有气泡产生。

[实验设计]: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碳酸钠的碳酸氢钠溶液放入同一试管中,再滴加盐酸,如果马上有气泡产生,则是HCO3−先结合H+;如果是滴入一定量盐酸后才产生气泡,则是CO32−先结合H+。

例3.在室温下,把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对此,甲认为这是铜在浓硫酸里发生钝化现象;乙认为室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看不到明显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铜与浓硫酸在室温下反应速率很慢。

[分析]:如果铜发生钝化,则表面会覆盖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一般情形下难于反应。 [实验设计]:在烧杯中放入一块铜片,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使铜片浸没在酸中,稍待片刻,用镊子取出,用水洗净铜片表面的酸液。将用浓酸处理过的铜片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如果表面有白色的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变蓝,说明铜在浓硫酸里没有产生钝化现象,乙的说法正确。如果表面没有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也无明显变化,则甲的说法正确。

例4.加热稀氨水,溶液中的C(OH−)有什么变化?甲认为溶液中的C(OH−)增大,理由是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NH3+H2O NH3•H2O NH4++OH− ,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当升高温度后,平衡就会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氨水中的C(OH−)增大。乙认为一般加热有利于电离,但氨水受热时反而不利于NH3•H2O 的电离,这是因为受热时氨易逸出,下列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向左移动,使C(OH−)减小。

[分析]:C(OH−)改变可以由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酚酞试液遇碱显红色,如氨水中的C(OH−)增大,则颜色变深;若氨水中的C(OH−)减小,则颜色变浅。 [实验设计]:在试管中注入滴有酚酞的氨水,并在试管口套上小气球(防止氨污染空气),加热,如颜色变浅,则加热使氨水中的C(OH−)减小,乙正确;如颜色变深,则加热使氨水中的C(OH−)增大,则甲正确。

[板书]2.验证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注意说服力要强。

例5.请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证实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强,供选试剂:NaOH溶液、AlCl3溶液、CuSO4溶液、pH试纸、NaHCO3溶液、FeCl3溶液(仪器自选)。

⑴应选试剂;⑵操作要点;(3)能证明AlO2−结合H+的能力强于CO32−的反应的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如果AlO2−和HCO3−相遇时,生成 Al(OH)3白色沉淀,即可AlO2−结合H+的能力强于CO32−

[解答]:⑴应选试剂:NaOH溶液、AlCl3溶液、NaHCO3溶液

(2)操作要点:①取少量的AlCl3溶液于试管中;②向试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产生白色沉淀恰好全部消失;③向其中再滴入NaHCO3溶液至足量。

(3)离子方程式:AlO2−+HCO3−+H2O = Al(OH)3↓+CO32− [板书]3.综合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例6.已知镁能跟盐酸、醋酸反应,产生氢气。即:

Mg+2HCl = MgCl2+H2↑ Mg+2CH3COOH = Mg(CH3COO)2+H2↑

⑴请用镁粉、盐酸和醋酸为原料证明在同温同压下,当上述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反应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相同。

⑵若收集到的氢气体积不同,则请推测氢气体积不同的原因。 [分析]:⑴因为该实验是比较性实验,故在设计时要控制好两实验的条件(镁粉质量、盐酸、醋酸浓度体积要完全相同,产生氢气的实验装置要完全相同,实验时的外界温度压强要相同)。具体如下:A、组装如图装置

B、气密性检查

C、取下反应发生装置,分别加入镁粉和盐酸或醋酸,再重新连接好装置 D、打开分液漏斗向烧杯加入100mL、0.1mol•L−1盐酸或100mL、0.1mol•L−1醋酸

E、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比较两次实验结果。

⑵影响生成氢气的体积大小因素有:一是产生氢气的量,所取的两种酸的浓度,量取两种酸的体积大小;实际参加反应的两种酸的量(因反应放热,两酸挥发而减小的程度不同)。二是收集氢气时的温度压强不同,由于两者酸性强弱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瞬间放出的热量不等,导致容器中的温度压强不同。 板书设计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

一、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2.安全性3.可行性4.简约性

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的原则 2.对照性的原则 3.等量性的原则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

三、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1.探索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2.验证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3.综合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能力训练] 1.将双氧水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消失。甲认为这是由于H2O2是二元酸:H2O2 H++HO2−消耗了OH−,而使红色消失;乙认为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

第17篇:读书笔记化学史简明教程

读书笔记

《化学史简明教程》——张德生

《化学史简明教程》分为三章,第一章讲述古代和中古时期的化学,是化学的萌芽时期。主要介绍古代实用化学、炼金术和医药化学。第二章为近代化学的孕育和建立时期,主要内容有波义耳的科学元素说、燃素学说的兴衰、拉瓦锡建立科学燃烧氧化理论、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伏伽德罗的分子论、第一次国际化学会议等。第三章为近代化学发展时期,主要内容有近代有机化学建立、新元素的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近代物理化学建立与近代化学传入中国等。

“化学”这个词最早见于罗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在公元296年发布的一张告示,告示中命令焚毁埃及关于Chemeia的书。意思就是下命令焚毁亚历山大里亚关于制造金银的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化学”这一名词。从这个告示中,也证明亚历山大里亚城是“化学”的起源地。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希腊文著作是现在所知最早的化学著作,其中有许多在希腊文字典中查不到的技术符号与术语。它们往往用奇怪的名称、符号来掩盖原意。希腊文化学著作中第一次出现了有趣的实用化学知识以及许多化学装置图,其中实验操作有熔化、焙烧、溶解、过滤、结晶、升华、蒸馏等,加热的方法有用活火、灯、沙浴、水浴等。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及炼丹时期:

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二)近代化学的孕育和建立时期:

从17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期是近代化学建立与发展时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后期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前期是近代化学孕育建立时期,从1661年波义耳提出科学的元素概念,经燃素学说,到拉瓦锡的科学燃烧学说即氧化理论的建立,道尔顿创立科学的原子学说,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1860年第一次国际会议大论战,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原子--分子论确定,近代化学建立。而后期是近代化学发展成熟时期。

(三)现代化学时期:

这个时期基本上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在原子--分子论指导下,近代有机化学进一步发展。电化学的诞生,光谱学建立,新元素不断发展,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近代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

20世纪初,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涌现,促进了溶液理论、物质结构、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

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未决的问题,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蛋白质、酶等结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

自从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化学家们已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到了21世纪初,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使人类得以享用更先进的科学成果,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现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化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化学的每项成就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集体劳动与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为此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一直是化学工作者认识物质、改变物质的重要手段。凡是有所作为的化学家,都是勤奋好学、百折不挠、不断实践、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科学的人。

不管学习哪一门学科,我们都需要从整体上掌握它的发展史,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历史上的那些研究人员的人品和研究方法,了解其发展的动力及原因。要学好化学,我们当然也要如此。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习化学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并且了解一些化学的小故事、小知识,也可以增加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我的学习。

学习化学发展史,了解化学史上雄伟悲壮的重大事件,可以使我们确立正确的方法论。同时,通过学习化学史,可以了解为化学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尊重他们的劳动、智慧和成果,学习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以及重视科学实验的精神,学习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正确思想和方法,学习他们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学习他们在科学道路上那种坦率无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第18篇:学习化学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化学史的心得体会

接近11周的化学史即将结束了,体会很多,感触也很深刻。化学史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其内容却是融汇古今。在这几周的学习中,我们系统性的了解了关于化学的起源、发展以及无数科学巨人在化学史上留下的光辉。从古代炼丹术、炼金术到如今的成熟的化学学科,我们了解了古代运用化学的领域,从人类生存过程中对于火的运用,在绚丽的陶瓷中窥探古代化学工艺,以及从对金属的冶炼中领略古代化的古老且精湛的冶炼工艺。

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出中国古代化学的光辉。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度,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陶瓷,一个中国的象征,古代精美的陶瓷仍然使现代人陶醉于其中,有著名的唐三彩,有享誉全球的宋代五瓷以及吸引世人目光的青花瓷。

同样,在这个崇尚武力的国度,武器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著名的铸剑师欧冶子,干将莫邪,有著名的吴王剑和越王剑。剑,在战场发出耀眼的光芒,在那光芒之中,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华夏儿女应用化学的缩影。

在化学史中,我们不仅见识了古代中国在化学应用的面面俱到,而且还见到了许多伟人的身影。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学习化学的财富。了解了整个人类化学史,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它的曲折历史和坎坷道路,也不仅仅是人类在化学方面对世界所作出的种种贡献,我还学到了为世人所敬仰的伟大科学家的品质和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作为祖国乃至整个人类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我们现在处于储能的的阶段,这些大家风范以及他们成功的历史,无不是我们学习的,了解伟人的精神,了解整个化学史是我们学化学的学生,乃至从事化学教育,从事化学工作和研究的人,所应当掌握的。

放下化学家的贡献先不提,我想谈谈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个性,这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地方。

阿累尼乌斯刻苦钻研,具有很强的实验能力。他提出了电离理论的基本观点,作为博士论文送交乌普萨拉大学。但是,其导师对其观点不能理解,另一导师则持怀疑态度。最后,由于委员会支持教授们的意见,阿累尼乌斯的论文答辩没有通过。阿累尼乌斯并未因此而灰心。他认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为此寻求科学家的支持。1884年冬再次进行论文答辩时,论文被顺利通过。 玻耳兹曼在十五岁时父亲病逝,次年弟弟夭折。家庭经济状况极端困难。青少年时代的玻耳兹曼聪明伶俐、志趣广泛,学习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1863年,进入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学和数学专业。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866年2月6日,不满22岁的玻尔茲曼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力学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地位和作用”。

拉第是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很强的实验能力,工作热情和相应的耐性,使他能够迅速地分辨假象,从中找出实验规律。他具有的思想洞察力,以及善于持久思考的能力,恰好补偿了其数学上的不足。

吉布斯从不低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但从不炫耀自己的工作。他的心灵宁静而恬淡,从不烦躁和恼怒,是笃志于事业而不乞求同时代人承认的罕见伟人。他毫无疑问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在世时从未被提名。

上了化学史的课程才使我更加深入了解了我们的化学家,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才学,他们孜孜不倦的研究和学习精神,他们的人格魅力都另我折服,倾慕,敬仰和学习。

我认为,不理解化学所起的作用,就不能理解科学革命。而且我相信,在我们将来所知比现在所知更多之时,我们还会说,没有化学史知识,就不可能理解世界现代史。

第19篇:初中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化学式式量》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化学式式量》教案模板

时间:2013-1-23 17:17:31 点击:329 【大 中 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化学式概念的涵义,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将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熟练计算技能,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化学式的学习,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此节课是学生是否学好化学的一个分化点,对于元素符号记不下来的学生,要及时做好补救工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要精讲、精练,抓规律、做示范。使学生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对化学式的计算必须做到“正确”、“规范”、“熟练”。 教学建议:

从检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名称及物质的分类入手设疑激趣: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而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即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化学式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推算得出来的。每一个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都可以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同时可展示球棍式分子模型,使学生形成一种直观概念。

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归纳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以及书写化学式的方法。然后用课堂练习对化学式加以巩固、熟练。

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组成物质各成分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学生对计算应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对化学式的真实涵义的理解,尤其是对化学式中的符号、系数、右下角码的意义的理解,应及时分析、强调。培养学生依据化学概念、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化学式概念的涵义,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②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③初步掌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将化学概念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思维方法。熟练计算技能,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化学式的涵义,书写化学式。

2、难点: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

小测验:

①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铁、镁、氧、碳、硫、磷、汞、银、铜、钡、钙、氯

②指出物质类别:

水、空气、二氧化碳、氧化汞、铁、氧气、糖水

(学生整体测试,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5分钟后讲评)

元素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

学生阅读课本P39,讨论,得出化学式的概念。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注意:化学式是通过实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计算的出来得。每种纯净物都有它固定的组成,所以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用分子模型展示一些物质分子的结构。例如:

化学式除了能表示这种物质外,还可以表示什么意义?

2、意义:(学生看书,归纳总结)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

③表示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

例::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写法:(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归纳)

①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a、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碳C

硫S

铁Fe

铝Al

b、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构成的。

氦He 氖Ne

氖Ar

练习:

1、根据名称写化学式: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氧化钾

2、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H2 2H 2H

2二、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学生先阅读课本P41,教师再举例分析、规范格式。

投影例题:

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NH2)2CO,求:

①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③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要使某农田增加5.64千克的氮元素,问应向这块地施加尿素多少千克?

⑤若改施硝酸铵(NH4NO3),则需硝酸铵多少千克?

探究活动

以邻桌同学为一组,做下列有关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的练习,并互相订正。

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两个氢原子

②三个氮分子

③几个水分子

④5个氦分子

2.写出氯化钠、氧化铜、氧化铝、三氧化硫的化学式。

3.读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

第20篇:高二化学教案《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使学生对盖斯定律的学习从直觉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掌握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提高对热化学方程式内涵的认识,理解热量与物质的量的紧密联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和台阶,引起学生主动探究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2、培养学生从个别问题形成一般方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 【教学重点】

盖斯定律,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温 故

1.在25 oC、101kPa时,有两个由H2和O2化合成1molH2O的反应,一个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一个生成气态水,放出241.8kJ的热量。请分别写出这两个变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H2O(l) H1=-285.8 kJ/mol

②H2(g)+1/2O2(g)=H2O(g) H2=-241.8 kJ/mol

③H2O(g)=H2O(l) △H3=-44.0 KJ/mol

观察发现:①=②+③

H1=H2+H3

反应H2(g)+1/2O2(g)=H2O(l) 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两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知 新 2.已知: ①C(s)+O2(g)=CO2(g) ΔH1=-393.5kJ/mol

②CO(g)+1/2O2(g)=CO2(g)ΔH2=-283.0kJ/mol

③C(s)+1/2O2(g)=CO(g) ΔH3=?

①= ②+③

H1=H2 + H3

H3=H1-H2=-110.5kJ/mol

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何理解盖斯定律?

ΔHBA

ΔH1

ΔH2 C

ΔH、ΔH

1、ΔH2之间有何关系? ΔH=ΔH1+ΔH2

H1

S(始态)L(终态)

H2>0

H1+H2≡0 应用

例1: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 (25℃,101kPa时)。

说明:(1)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

(2)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理由。

查P7燃烧热表知: ①C(石墨,s)+O2(g)=CO2(g) H1=-393.5kJ/mol ②C(金刚石,s)+O2(g)=CO2(g) H2=-395.0kJ/mol

③C(石墨,s) = C(金刚石,s) H3=?

因为 ②+③=①,故H3= H1-H2 C(石墨,s)= C(金刚石,s) H3=+1.5kJ/mol

观察该热化学方程式,回答:金刚石能自动变成石墨吗?需要什么条件?

你知道神七的火箭燃料是什么吗?

例2: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

2、液态H2O。已知: ①N2(g)+2O2(g)=2NO2(g) H1= +67.2kJ/mol

②N2H4(g)+O2(g)=N2(g)+2H2O(l)  H2= -534kJ/mol

假如都在相同状态下,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2N2H4(g)+2NO2(g)=3N2(g)+4H2O(l)

H=?

2N2H4(g)+ 2NO2 (g)=3N2 (g)+4H2O(l)

H=-1135.2kJ/mol

小 结

若某一化学反应可分为多步进行,则其总反应热为各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即H= H1+ H2+ H3+……若某化学反应从始态(S)到终态(L)其反应热为H,而从终态(L)到始态(S)的反应热为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从已经精确测定的反应热效应来计算难于测量或不能测量的反应的热效应。

在100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 C(s)+1/2O2(g)=CO(g);H=-110.35 kJ/mol

CO(g)+1/2O2(g)=CO2(g);H=-282.57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C

) A.392.92 kJ

B.2489.44 kJ

C.784.92 kJ

D.3274.3 kJ

测量反应CaCO3(s)=CaO(g)+CO2(g) 的焓变

①Ca(s)+C(s,石墨) + 3/2 O2(g)=CaCO3(s) H1= -1206.8 kJ/mol②Ca(s)+1/2 O2(g)=CaO(s) H2=-635.1 kJ/mol③C(s,石墨)+O2(g)=CO2(g) H3=-393.5 kJ/mol

178.2 kJ/mol

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试测量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2C(s)+2H2(g)+O2(g)=CH3COOH(l) ;ΔH=?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1)CH3COOH(l)+2O2=2CO2 (g)+2H2O(l);

ΔH1=-870.3kJ/mol (2)C(s)+O2(g) =CO2 (g);

ΔH2=-393.5 kJ/mol (3)H2(g)+O2(g)=H2O(l);

ΔH3=-285.8kJ/mol

化学史化学教案模板
《化学史化学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